华南理工大学操作系统期末考试卷考点整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南理工大学操作系统期末考试卷考点整理

第一章

1.操作系统

扩展的机器

资源管理

操作系统是由程序模块组成的系统软件,它能够以尽量有效、合理的方式管理计算机底层硬件资源、规划计算机工作流程、控制程序的执行、提供各种服务功能,为用户提供计算机抽象接口,使得用户能够方便、灵活的使用计算机,计算机系统得以高效运行。

2.操作系统的特征

并发

共享

虚拟

异步性

3.操作系统的功能

处理机管理

存储管理

设备管理

信息管理

用户接口

4. 操作系统的设计原则

可维护性:改错性维护、适应性维护、完善性维护。

可靠性:正确性、稳健性。

可理解性:易于理解,以方便测试、维护和交流。

性能:有效地使用系统资源,尽可能快地响应用户请求。

5.操作系统结构

1)单体系统:主过程,服务过程,实用过程

•特点:模块由众多服务过程(模块接口)组成,可以随意调用其他模块中的服务过程。

•优点:具有一定灵活性,在运行中的高效率。

•缺点:功能划分和模块接口难保正确和合理,模块之间的依赖关系(功能调用关系)复杂,降低了模块之间的相对独立性,不利于修改。

2)层次式系统:(5)操作员(4)用户程序(3)I/O管理(2)操作员-IPC(1)存储器和磁鼓管理(0)处理器的分配和多道程序设计

·优点:功能明确,调用关系清晰(高层对低层单向依赖,调用有序性),有利于保证设计和实现的正确性;低层和高层可分别实现(便于扩充);高层错误不会影响到低层;

避免递归调用。

·缺点:降低了运行效率。

3)客户/服务器模型:把操作系统分成若干分别完成一组特定功能的服务进程,等待客户提出请求;而系统内核只实现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如:虚拟存储、消息传递)。

优点:

•良好的扩充性:只需添加支持新功能的服务进程即可。

•可靠性好:调用关系明确,执行转移不易混乱。

•便于网络服务,实现分布式处理:以同样的调用形式,在下层可通过核心中的网络传送到远方服务器上。

缺点:

•消息传递比直接调用效率要低一些(但可以通过提高硬件性能来补偿)。

4)微内核(micro-kernel):将更多操作系统功能放在核心之外,作为独立的服务进程运行。第二章

进程的特征

•动态性:进程具有动态的地址空间(数量和内容),地址空间上包括:

–代码(指令执行和CPU状态的改变)

–数据(变量的生成和赋值)

–系统控制信息(进程控制块的生成和删除)

•独立性:各进程的地址空间相互独立,除非采用进程间通信手段;

•并发性、异步性:"虚拟"

•结构化:代码段、数据段和核心段(在地址空间中);程序文件中通常也划分了代码段和数据段,而核心段通常就是OS核心(由各个进程共享,包括各进程的PCB)进程与程序的区别

•进程是动态的,程序是静态的:程序是有序代码的集合;进程是程序的执行。通常进程不可在计算机之间迁移;而程序通常对应着文件、静态和可以复制。

•进程是暂时的,程序的永久的:进程是一个状态变化的过程,程序可长久保存。

•进程与程序的组成不同:进程的组成包括程序、数据和进程控制块(即进程状态信息)。

•进程与程序的对应关系:通过多次执行,一个程序可对应多个进程;通过调用关系,一个进程可包括多个程序。

PCB:进程控制块

引入线程的目的是简化线程间的通信,以小的开销来提高进程内的并发程度。

•线程的优点:减小并发执行的时间和空间开销(线程的创建、退出和调度),因此容许在系统中建立更多的线程来提高并发程度。

–线程的创建时间比进程短;

–线程的终止时间比进程短;

–同进程内的线程切换时间比进程短;

–由于同进程内线程间共享内存和文件资源,可直接进行不通过内核的通信进程和线程的比较

•地址空间和其他资源(如打开文件):进程间相互独立,同一进程的各线程间共享--某进程内的线程在其他进程不可见

•通信:进程间通信IPC,线程间可以直接读写进程数据段(如全局变量)来进行通信

--需要进程同步和互斥手段的辅助,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

•调度:线程上下文切换比进程上下文切换要快得多;

进程间的关系

•完全无关(异步):不同进程间无任何关联

•使用共享数据(互斥):有效保护各个进程的正确运行

•存在先后顺序(同步):保证进程运行顺序的正确

1.导致进程创建的事件

1)系统初始化

2)执行进程创建系统调用

3)用户请求创建一个新进程

4)初始化一个批处理作业

2. 中断发生后操作系统最底层的工作步骤

1)硬件压入堆栈程序计数器等。

2)硬件从中断向量装入新的程序计数器。

3)汇编语言过程保存寄存器值

4)汇编语言过程设置新的堆栈

5)C中断服务例程运行(典型地读和缓冲输入)

6)调度程序决定下一个将运行的进程。

7)C过程返回至汇编代码。

8)汇编语言过程开始运行新的当前进程

3. 避免竞争条件的关键是不允许多于一个进程同时读写共享数据。

竞争条件:两个或多个进程读写某些共享数据,而最后的结果取决于进程运行的精确时序,称为竞争条件。

临界区:对共享内存进行访问的程序片段称作临界区

4.避免竞争条件解决方案的四个条件

1)互斥原则:不允许两个进程同时在临界区

2)通用原则:对处理的速度和cpu的数量不应当有任何假设

3)有效性原则:运行于临界区外的进程不能阻塞其他进程

4)合理性原则:进程不应当无休止地等待临界区,无法进入应放弃CPU资源

4.互斥解决

1)屏蔽中断:则上下文切换不会发生。因此,允许用户禁止中断是不明智的。但是,但

有时禁止中断是很方便的(甚至是必需的)(写、读之间可能会有)

2)锁变量:设共享(锁)变量,当要进入,测得锁为0方可,并设置为1,否则等到变为

0。(当退出没有置为0,会出现违背原则1)

3)严格轮换法:进程分别为0或者1,turn的值也为0或1,相同时进入(违背了条件3。

因为进程必须严格按顺序进入临界区)

4)Peterson解法:要进入置为自己的turn,同则进入,不同等待。(满足4个)

5)TSL指令:使用TSL指令,进入置1,不允许其他,直到退出置0。

5.IPC机制三种模型

•忙等待模型(只解决互斥问题)

–进程进入临界区时进行严格的检查

•睡眠和唤醒模型(互斥与同步)

–通过改变进程的状态来实现互斥和同步

•消息传递模型(复杂的IPC机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