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柠檬酸发酵液中提取柠檬酸的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柠檬酸发酵液中提取柠檬酸的方法
第28卷第1期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2002年3月JOuRNALoFB即NGvol28No【POLYTEc}Ⅱ、1cLJMvERs丌YMar2002
从柠檬酸发酵液中提取柠檬酸的方法
彭跃莲,姚仕仲,纪树兰,马重芳
(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北京lo0022)
摘要:总结了国内外从柠糠酸发酵藏中提取柠檬酸的主要方法,并详细阐述了萃取法,离子交换吸附法.电
渗析法和摸法分离的原理、研究进展.优缺点及应用概况.
关■词:柠檬酸发酵{戎;柠檬酸;提取
中田分类号:Ts20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4—0037(20
02)0l一004606
0引言
柠檬酸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洗涤剂、包装、金属清洗、建筑、环保等行业,每年需要几十万t.多年来,世界柠檬酸的年消耗增长速度一直在7,5%左右.过
去柠檬酸主要是从柠檬、柑橘、菠萝等果实中提取.现在生产柠糠酸的方法大致有两种:
一种是化学合成法,另一种是生物发酵法.其中化学合成法由于原料、产率,污染、经济
等问题无法与发酵法相比,发酵法则由于原材料丰富、产量高、成本低而倍受青睐,所以
现在以发酵法生产为主.柠檬酸是目前世界上以生物化学方法生产产量最大的有机酸,全
球年产量(50~60)万t”1.我国是一个柠檬酸的生产大国,1995年的产量为
16万t…,1999年底达到20万t,其中80%以上都出口国外,在国际市场上占
有重要地位.
柠檬酸发酵液成分复杂,并且因原料和发酵工艺不同而各不相同.除柠檬酸外,还包
括苗体、残糖、蛋白质、色素、胶体、有机杂酸、无机盐等多种杂质,总的来说,它们来
源于原材料、未消耗的营养盐或发酵的中间副产物.所以从柠檬酸发酵液中提取柠檬酸是
比较困难的.我国独创的薯粉直接深层发酵法工艺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且自行开发的黑曲
霉菌产酸效率与国外接近.但在提取率、机械化程度和劳动生产率等方面比较落后,因而
在国内研究从发酵液中高教、低能耗地提取柠檬酸是一个极有意义的课题.从柠檬酸发酵
液中提取柠檬酸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钙盐法、萃取法、离子交换吸附法、电渗析法、
超滤膜法.下面就这几种方法分别作一个简要介绍.
1钙盐法
钙盐法是一种传统的从发酵液中提取有机酸的方法,在中国用得最为普遍.它是利用
柠檬酸钙不溶于水,但能溶于酸的特点,在含柠檬酸的上清液中加入已00、或ca(OH):中和,使柠檬酸生成柠檬酸钙沉淀,固液分离后,柠檬酸钙经过洗涤再用硫酸酸解,生成柠檬酸水溶液.再经过脱色、去除阴、阳杂离子后得到提取液进入浓缩、结晶工序得
到纯柠檬酸固体产品.我国常用的钙盐法流程如图1所示.
图l钙盐法提取柠檬酸的工艺流程
收请日期:20叭-06.08.
作者简介:彭跃莲(196争_1,女,讲师,博士
第1期彭跃莲等:从柠矬酸发酵液中提取柠檬酸的方法47
美国和前苏联的提取流程与我国常用的流程有所差别”1.为了提高产品质量,降低
生产成奉,人们对钙盐法进行了很多改进工作.如1983年湖北省化学研究所与黄石柠
檬酸厂进行了“改性石灰乳代替碳酸钙中和新工艺”试验,获得成功….这种新工艺明显
缩短了中和时间和柠檬酸钙的洗涤时间,中和时无大量气体逸出,改善了劳动条件,提高
了设备利用率,并且产品质量稳定.李秀”1还研究了用电石废癌代替碳酸钙作为中和剂,提取效果不亚于石灰.
钙盐法因为工艺成熟、设备简单、原材料易得和产品质量稳定等特点而在国内外被广
泛使用.但经过这么多年的应用,其缺陷日益显露:一是得到的提取液中柠檬酸质量分数
较低,一般低于20%“1,增大了后续浓缩段的负荷;二是单元操作损失多,总收率低,国内厂家一般在60%~75%w“,超过70%的很少…,对_以薯于为原料的生产工
艺收率耍低(我国主要以薯干为原料);三是在提取过程中柠檬酸经历了多次相变,消耗
化工原料多,固液分离量太,能耗高;四是环境污染严重,产生大量的固体废弃物C£I
sq,其排放量1.0~2.5t废物/t柠檬酸…’,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这
种方法越来越不适应环保的要求.另外还有提取工艺长、工人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恶劣、提取设备腐蚀严重等缺点.因此,改革现行的柠檬酸提取工艺势在必行,国内外在这方面
确实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2萃取法
萃取法提取柠檬酸较早采用的是溶剂萃取(LLE),这种方法已在国内外工业化,
我国在80年代初就发表了用萃取法提取柠檬酸的研究论文.这种方法能提取浓度在(O.1~2.0)hn01/订的有机酸”1,多级萃取可使葶取效率达到90%“….
美国第二大的柠檬酸生产厂Ⅶles公司1981年采用溶剂萃取法从发酵液中提取
柠檬酸.萃取液是40%三月桂胺和60%异丁醇,反萃取剂是80℃热水¨¨.美国的}
Iaarnlan锄d耻imer公司和欧洲的陌1zer公司则都采用烷基叔胺萃
取”“.
目前常研究的萃取剂包括:丁醇、丙酮、磷酸三丁酯“”“、咖IA,N,Ⅳ.二烷
基酰胺“…、三烷基氧磷““、N一烷基酰胺”6’和石油亚砜等,但研究得更多的是有
机胺”“”。

”。

1“.反萃取剂大多是热水”““”1.但因为热水反萃效率较低,为
了提高反萃效率,有人还研究了醋酸水溶液、盐酸””的反萃效果.
实践证明,萃取剂种类不同,其最佳用量不同,水的反萃效果亦不同.如用N一烷基
酰胺作萃取剂时,柠檬酸与N~烷基酰胺的最佳体积比为1:5~5:l,反萃取剂——
水的温度范围较宽,lO~70:℃均可“….而用有机胺与烃.乙醇的混合物作萃取剂时,水的反萃取温度至少比萃取温度要高20℃…’.周彩荣等”“研究了纯水反萃取有
机溶剂相中柠檬酸的动力学,以及水温和不同萃取体系对反萃速率的影响规律.
发酵原料不同,萃取法提取柠檬酸的流程亦不同.当以葡萄糖或精制蔗糖为原料时,
发酵液含杂质较少,可以用萃取法一次直接从发酵液中提取柠檬酸“”.当以甜菜糖蜜作
为发酵原料时,发酵液中含大量阳离子杂质,这些阳离子会与柠檬酸发生络合反应,如钾
离子就会与柠檬酸反应生成柠檬酸钾,减少柠檬酸从水相转移到油相的比例.这时直接用
萃取方法提取柠檬酸的救果较差但如果在萃取前去除发酵液中的高浓度无机离子则是很不
经济的,所以从甜菜糖蜜发酵液直接用胺有机混合溶剂一次萃取柠檬酸不现实.BerⅡ
ish等”“将提取过程分为两步,先采用溶剂萃取的方法提取发酵液中的大部分柠檬酸,水相中剩余的柠檬酸用离子交换法提取.由于发酵液事先未经脱色处理.色素也会被有机
溶剂萃取,用水反革后仍滞留在有机相中,可以用氢氧化钠水溶液反萃取色素,使有机溶
剂得到再生,可循环利用.提取甜菜糖蜜发酵液中柠檬酸的流程如图2所示.柠檬酸质量
分数为15%的甜菜糖蜜粗发酵液经过图2的流程分离
发酵液
图2萃取法提取甜菜糖蟹发酵液中柠糠酸的工艺泷程
48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2年后得到w(柠檬酸)=20.5%的柠檬酸水溶液
和w(柠檬酸)=12.2%的柠檬酸钠水溶液.反萃分离后的有机溶剂经w(NaoH)=4%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处理后可直接回用,与新鲜萃取剂没有区别””.
溶剂萃取法省略了钙盐法的中和和酸解等步骤,大大节省了化工原料,特别是不用石
灰或石灰石和硫酸,所以不会产生硫酸钙废渣,有利于环境保护;连续生产,大大减少了
占地面积;简化了操作过程,改善了劳动条件,且萃取过程简单,提取液浓度高,蒸发结
晶所用设备少.
但溶剂萃取柠檬酸一般是在萃取塔或混合沉淀器(mixer-settler)中
完成的.这些设备有水、油两相易混合,易形成乳化液、相分离、流速限制以及两相必须
存在密度差才能分离等缺点.针对上述传统的革取器存在的这些问题,近年来开始利用膜
接触器作为萃取器”1和反萃取器”“,水相和油相分别在多孔膜的两侧流动,两相通过膜孔接触.由于膜的阻隔,两相之间不会发生相互扩散,两相分离也不需密度差,也不存在气体吸附的问题,萃取效果和反萃取效果更好.
随着液膜分离技术的发展,液膜萃取法(ELM)也用于柠檬酸的提取.柠檬酸作为三元有机酸,当水溶液中的pH<2时,主要以分子形式存在.由于柠檬酸在某些有机相中的溶解度较低,在油相中的扩散传递得很慢.在液膜内加入可流动的载体,它能迅速地与柠檬酸作用形成络合物.促进它在有机膜相中的溶解和扩散,通过液膜而得到分离和浓缩.这种载体就是萃取剂.林立等”31采用油包水型乳化液膜,以N赴s03作反萃剂在内相中接受柠檬酸.萃取法对发酵原料要求比较严格,一般只使用于成分较简单的发酵液+且因为添加了萃取剂,如分离不完全会影响产品质量,有些萃取剂甚至是有毒的,可能会限制柠檬酸产品的使用范围.
3离子交换吸附法
离子交换吸附法是利用特定的有机高分子树脂对柠檬酸或柠檬酸盐的高选择性,将柠檬酸或柠檬酸盐从发酵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对离子交换吸附法提取柠檬酸的研究很多,国内一般的流程是发酵液过滤后用离子交换柱提取,氨水洗脱后用阳离子交换柱转型,经脱色和除杂质后进人浓缩和结晶.国内有代表性的流程是张鸿勋等…研究的流程,见图3.圈叫蛩川}堰}堙翌h固珈明—帅发酵液经过滤除大颗粒未发酵的原料和细菌后又精滤去除较大粒径的杂质及沉淀物,活性炭脱色后
圈3离子变换吸附法提取拧糠酸的典型工艺
直接进入弱碱阴离子交换柱吸附和交换柠檬酸,再用柠檬酸和柠檬酸铵缓冲液洗脱易碳化合物,并用氨水解析,得到的稀柠檬酸铵溶液再经H型阳离子树脂转型,洗脱后的柠檬酸分别用732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和315型阴离子交换树脂除荷正电和负电的杂质离子,最后得到高纯度的柠檬酸溶液经浓缩、结晶,制成产品.总提取收率大于85%.
国外一般不用氨水洗脱,而用稀无机酸,如心Sq、HCl.}州O,和}Lpo。

洗脱,直接得到柠檬酸稀溶液,省去了转型这一步”“2“.也有用水或丙酮的水溶液洗脱的¨“.
交换吸附到有机高分子树脂上的柠檬酸可以是柠檬酸分子也可以是柠檬酸盐的形式.因为柠檬酸和柠檬酸盐的混合物解吸比单独的柠檬酸解吸时间长,所以大多数文献报道的是以柠檬酸分子形式吸附的”412“….发酵液的DH值保持在3.13以下,即在柠檬酸的第一电离常数的条件下,柠檬酸才能以分子形式存在.日本专利公开第58.164541号和中国专利1090264则都将发酵液调至碱性,以柠檬酸盐的形式吸附.
提取柠檬酸的离子交换树脂主要是阴离子树脂,大多是具有叔胺和吡啶官能团的弱碱型树脂“。

”“,但也有带季铵官能团的强碱型树脂”””和中性…。

2“阴离子树脂,
如交联的聚苯乙烯聚合物和非离子疏水性聚丙烯酸酯聚合物,并且还有酸性阳离子树脂““.
秦涛”1在离子交换的基础上运用了工业色谱的原理,采用多级串联离子交换柱模拟
移动床分离、提纯柠檬酸,不需要转型步骤,提取液中柠檬酸质量分数在20%~40%,提取率在95%~98%,提取液中硫酸
苎!塑彭跃莲等:从柠糠酸发酵液中提取拧檬酸的方法49根及易碳化合物浓度均比
钙盐法低,其费用是每生产1t柠檬酸要消耗0.55t浓Hs04和0.2tN}
b.浓缩结晶后可得0.5~O.7t(NH}):S04.国内已有几个柠檬酸厂家开
始用离子交换吸附法进行大规模生产.
与钙盐法相比,离子交换法有着巨大的进步,完全杜绝了caSn的产生,产品的收
率亦达到85%~99%.但离子交换树脂需要频繁再生,会产生大量废液.如用N}b
水洗脱时,会产生大羹的(NH‘):s0‘废液.另外离子交换树脂的交换能力随时间
的延续会逐渐减弱,工作稳定性差;生产中用到大量的离子交换树脂,并且需频繁更换树脂,也会产生不少的固体废弃物.
4电渗析
电渗析(ED)是一种高效的膜分离技术,主要用于海水淡化.20世纪60年代就
有人研究用电渗析的方法从柠檬汁中脱酸,70年代国内开始研究用电渗析的方法从发酵
液中提取柠檬酸.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M.Da衄等…用电渗析法提取葡萄糖糖蜜
发酵液的工艺流程如图4所示.发酵液(pH=
15~30)经过滤预处理后,用电渗析器分离,并图4电渗析法提取柠糠酸的工艺
流程浓缩2倍,这种粗提取液再利用活性炭和离子
交换除去色素和杂质离子,得到淡黄色、高纯度柠檬酸水溶液.王传怀等o“则将脱
色段置于电渗析前.
电渗析器提取柠檬酸的原理是利用阴,阳离子交换膜的选择透过性,在电场力的作用
下分别将混合液中的柠檬酸根和}r分离出来,生成柠檬酸,而不需要离子交换法中的转
型步骤,所以其工艺简单;又因为不用柠檬酸钙沉淀和柠檬酸钙酸化两道工序,柠檬酸损
失少.回收率能达到85%”1;未向系统中投加任何化学试剂,不会排放有害物质污染
环境,也不会影响产品质量.工人的工作环境改善,生产人员减少一半,生产周期短,易
实现自动化.但当电渗析液中柠檬酸超过20%以后,耗电量大增,所以提取液中柠檬酸
质量分数较低(6.5%左右”…),增加了浓缩段负荷.能耗高.王传怀等”1对电渗
析器的工艺进行了改进,能耗降低到原来的l/4.5,每提取1虹柠檬酸合O.75kw.h,柠檬酸质量分数也提高到20%;D呲a掌”的实验结果是当电流密度为500
A/m2时,每提取l妇柠檬酸耗电量在(0.3~0.5)kw_h;另外,由于阴、
阳离子交换膜不能截留电中性的小分子糖类化台物,提取液中残糖含量较钙盐法高,对于
含大量易电离的色素的发酵液(如山芋粉发酵液),色素浓度也有所增加”。

….所以,
电渗析膜及膜工艺需要改进.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开始研究双极膜电渗析(BED)”1,一个膜包括
双极膜、阴膜和阳膜各一张,有3个室:酸室,碱室和料液室.经过这种电渗析器后提取
液分成3种:以柠檬酸为主的酸性溶液、碱液和稀释的料液.这种方法较普通的电渗析来说,其明显的优点在于碱室产生的碱可循环使用,即中和发酵液,不仅能分离柠檬酸,同
时还能对它进行浓缩,技术简单.
双极膜也存在致命的缺点:能耗高,膜费用高,尤其是双极膜费用昂贵.当提纯像柠
檬酸这样的犬分子、荷高电荷有机酸时,这些费用更高.为了降低髓耗和膜费用,蒋维均等””和sNovalic等‘…对双极膜电渗析器的工艺进行了调整,用一个普通的电
渗析器串联一个改造后的双极膜电渗析器,取代传统的EDB,分离提纯发酵液中的柠檬
酸时能降低能耗,在恒定电流密度下,每提取lk旦柠檬酸能耗为2.19kw_h,降
低了25%;并降低双极膜的使用面积27%,可以在高电流密度的条件下操作,最高达
到1500~m2,从而降低总投资.这里使用的双极膜电渗析器仅由双极膜和阳膜组成,只有酸、碱两个室.
各种电渗析器存在的一个共同同题是当发酵液中杂质较多时,膜污染严重.为了减弱
膜污染,Mao等”“在双极膜电渗析前加了纳滤和螫合剂吸附工艺,去掉大部分会污染
电渗析膜的杂质.具体流程是在用微滤除去部分颗粒物质后继续用孔径1~5nm的纳滤
膜除大部分糖,蛋白质类和其他大分子物质,其透过液再通过一个填充有螫台剂的固定吸
附床去掉部分高价离子,这种经过进一步净化的提取液杂质少.
5膜技术除电渗析中用到的电场驱动膜外.压力驱动膜如微滤、超滤和纳滤在柠檬酸
提取中用得越来越广泛
50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2年超滤和微滤这种高效分离装置可作为一种预处理手段,能截留发酵液中未发酵的原料颗粒、糖.蛋白质等大分子有机物”。

”’…,减轻后
续的离子交换树脂或电渗析膜污染.
walch等…1则直接用特殊的压力驱动膜提取柠檬酸.他用到两种膜,一种是交
联了酸性基团的有机高分子膜,另一种是交联了碱性基团的有机高分子膜.将DH=2.0、Ⅳ(柠檬酸+异柠檬酸)=10.1%、w(无机盐)=0.129%的发酵液
通过一带磺酸基的管式膜,膜面流速12cm,s,膜操作压力3MPa,100%的柠
檬酸和异柠檬酸能透过,20%的无机盐被截留,这种透过液再通过交联了碱基的管式膜,工作压力10MPa,膜面流速30cm/s,99.8%柠檬酸和异柠檬酸被截留.无
机盐的截留率是90%.整个提取流程中,在浓缩6倍的情况下,柠檬酸和异柠檬酸的收
率在99%,无机盐流失了50%.
chang等””用膜生物反应器直接生产、提取柠檬酸.黑曲霉B60直接接种在
聚丙烯中空纤维膜内,外用硅胶管支撑.在停留时间4.02h,体积产率达到l62g
-(L-h)1。

,比摇瓶发酵高27倍、停留时间增至20.1h,柠檬酸质量分数26%,产率80%~90‰体积产量1.3g.(L-h)~,比批式发酵的均有显著的
提高.6结束语
目前,我国还大量采用传统的钙盐法,针对这种落后局面,加强对新工艺.新技术的
研究开发,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减少环境污染,对于保证我国柠檬酸在
国际市场上的优势,使我国柠檬酸行业跨人世界先进行列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高效,省能,污染少的膜技术将会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这一领域.如可以采取多种膜技术组合,既可得到
高纯度的柠檬酸,又可将发酵的中间产物循环,减少浪费.参考文献:
【l】张鸿勋,刘德明.薛茂杰.等.柠檬酸提取新工艺[P].中国专利:cNl
I5382lA,1997_07-09.
【2】尤新,李红兵.发酵工业面临的问题与采用膜分离技术的前景叨.膜科学与技术,1997,17(4):8-l3.
[3】金其荣,张继民,棣勤.有机酸发酵工艺学[M】.北京:轻工业出版社,1
989.
[4J曹海星.我国柠檬酸生产概况及发展趋势【J】.湖北化工,1988(”:
34-36.
[5】李秀.生产柠檬酸的方法唧.中国专利:cNl03327lC,199
6.11一l3.
【6]秦涛.从柠檬酸发酵液中提取柠糠馥的方法【P].中国专利:cm0350
00c,1997_05・28.
f7]王侍怀,张国宝,吕希化.电渗析提取柠糠醴技术跚.膜科学与技术,1992,12(3):44_48.
【8】DATTARa“n,BERGEMANNEe曜eTn肌n'EUPENEP.Ptocessforprodl】cjngofci砸cacidandmono
V甜ent
cjtfa姆sal招【P].uSPa屺nt:5532148,1996-07・02.
[9J儿JANGR耻y—S“ll,C脏N历un-DoⅡg.M踮s协l墙fe
rmo曲ling0fcibicandl越dcacidsinaIrIicropo
mlls
mcmbramextract邮].JMembrsci.2000,164:67.77.
【10】王志华,高自立,孙思修,等.伯胺N1923莘取柠檬酸的研究咖.高等
学校化学学报.1992,13(9):1153一1156.n1]李玲.世界柠糠酸
生产和应用进展【J】.现代化工,1989,9:28-31.
n2]MAuROMo咒si,FABIANAsappin0.DccⅡodia
I扣cn。

0v}巧ofsoⅡEfc工Ⅱ1蛐嘶oT】prod∞乜f姗modcIs
ol埘oT】s:
techno_eco呻tIlicf豳ibilnysh埘[J].JMembr
Sci,2000,1“:129—140.
【13]M舢硎REANuGa蜘cl如GlJIMANN刚e“ch.Pro∞s
sfn舯)d∞i雌ci砸cacid[P】-UsP趾m:4855494,
1989-08一08.
【14]刘世斋.一种提取柠糠酸的方法【P】.中国专利:cNll“794A,
1997-03一12.
[151张丹枫,苏元复.用反萃取法从含柠糠酸的有机溶剂中制备柠糠酸钠[J】.化学世界.1990,ll:497-499.
[161Au厂ERJE'BLUmERGRuIll.hⅡac吐onofci仃
icacid[P】.usPalenl:4251671,1981.02-l7.
[17lBEⅦsHT^c叭NGJ0hnP1P^TⅣARDHANBHProd
懈d0士lofci廿icacida11dtrisodjt咖ci帆把fmm
mol鼬ses【P].usPammt:5237098,1993—08-17.
【18】BANIELAMEYALAM.concumntproductiol
lofd—c砌danda1埘icit眦s【P】UsP砒em:5231225,1
993.07-27.
第J期
【】9】R1EoERM,xJousTELlDls彭跃莲等:从柠檬酸发酵液中
提取柠檬酸的方法JProcess5of删11chlg出k出lmeIalorar
nmoll】umc啪Ies㈣.ⅦPalent:3944
606.1976.03.16.
f20]BAMELAM,BLuMBERGRH∞uK.R∞m℃fy。

faci
出humaqueo甜solu“ons[P]:usPa妊nt4275
234.198l一06-23.
[2l】周影荣,葛庆平,钟贤,等.有机瞎萃取发酵清液中柠檬酸的研究[J].郑州工业太学学报,1998,19(I):85-90[221TONGYallplllg,
holloW}ⅡRAT0Mako咄JTAKANASl皿哳rok北u’eI柚.Backextrac60noflacdca‘=idwitll俩c”poroIlsmembralle[J1MembrScl。

157(2):l89-198
123]林立,金美芳,温铁军,等.乳化液膜提取柠糠酸及其潜胀的研究Ⅲ.水处理技术,1995,2l(6):33l-336.[24】KLJLPRAT}凹ANJA
w油aS,0RoSKARARP砌E(孙ⅡTzJw.Separadon85lofcInc鲥d什omfem"nt血onhmweauybaslca11io血cexchange稽sin
Ladsorben虻P].UsP舭m:4573,1989-07—25.[25】德雷兹FGH,范德旺迪伦P
[26JJ.碱金属柠檬酸盐的制备方法删.中国专利:cN10356ll,1997’08-13.KULP队T唧】AⅪAS.SeparaⅡonofc确cacidfmmfennen诅donbromwitha_1euⅡal耐y眦血adsorbcn讧Pl-
LJsPa把nt:4720579.1988-0l—19.
【27]KULPRAlH口AMA
reslnS.separaⅡonofcj伍cacidhDmfcmlen切面onbrothwjtl】astfoll91yb聃lc枷蚰icexchangcadsorben“P].LJsPa证nt:485l574,1989-07—25.
[28】高年发,杨枫,李颖宪分离提纯柠檬酸工艺【P1.中国专利:cNll56183A,1997—08-06
[29lHERRICK
PaIentD’L如蛐.Bern捌.№thod衙岫埘d忡Drord缸越jdf渤altquorcontaining她s跗PfP】Us5032686.1991-07・16.
【30]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编.{救生物资料汇编:第4集【咖.北京:科学出版社,1972.6‘76.
『3l】蒋维均,#爱光,李琳.双极膜电渗析法制备有机酸的设备与工艺【P】.中国专利:cNl036178c,1997-10-22[32lN0、’AUCS,KONGBANGKERDT,KUu}EKD.Rccoveryofor璺anicacidswjtll11ighrnolec山arwelght吲119
【33]晰a0,Fudu.胁t110d柚d删啮for恤晰dvcry醐d
1997.1o_28.acom“mdelec廿odiaIy【icprⅨess【J】.JMembrSci,2000,166:99一104-pl】|i厅ca6帅oforgaIlicaclds【P1.Us晰t:5681728,
【34】WALCH^KuMMEKA,w0LU肿LNNK.PrDce船of址par撕ngci研cac-d明d,0risocitricacidor岫计sal乜
矗锄aqueouss01ud∞s【P】.Usp啦nt:4
B075093.1978-02-21.[35】C}IANGHN,CHuNGH.Method
910f研c0r16nu0懈1yprodllcingcl衄cac|dbydualhoIIownbermem‰bio托越todP】.usPaleⅡt:4l39,1990-03-20.
IkviewonSepara廿OnofCitric
pENGYue—li锄,YAoAc埘fromFermentationBrothChong—f缸gS11i-zhong,JIShu-Ian,MA
P01yIechrIic(嘲Iege
Abstl-舵t:AofEIIviTon眦Ⅱ“ar.d陆rgyreview
onEllginec^士lg,BeUingu11ivc商睁,Bcoing100022,c}li怕)on(hemainsepam60nme山odofci啊cacidfromfennen删on
rrIicro印∞usbfothjsconductedb舔edtIIecit撕onof361i也ra山ms,whichmainlyandadsorp60Il’irmoduces吐坨plinci科e,Iesearch肿dandappIic“on
sepam吐on
Keywords:ofex昀甜omi砌cexchallgeelectrodialysIs呲mbmncfennent缸0nbrom;ci砸cacid;sepam丘on
从柠檬酸发酵液中提取柠檬酸的方法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被引用次数:彭跃莲,姚仕仲,纪树兰,马重芳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北京,100022北京工业大学学报JOURNAL OF BEIJI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2002,28(1)9次
参考文献(35条)
1.张鸿勋.刘德明.薛茂杰柠檬酸提取新工艺 1997
2.尤新.李红兵发酵工业面临的问题与采用膜分离技术的前景 1997(04)
3.金其荣.张继民.徐勤有机酸发酵工艺学 1989
4.曹海星我国柠檬酸生产概况及发展趋势 1988(01)
5.李秀生产柠檬酸的方法 1996
6.秦涛从柠檬酸发酵液中提取柠檬酸的方法 1997
7.王传怀.张国宝.吕希化电渗析提取柠檬酸技术 1992(03)
8.DATTA Rathin.BERGEMANN Eergemann.EUPENE P Process for producing of
citric acid and monovalentcitrate salts 1996
9.JUANG Ruey-Shin.CHEN Jiun-Dong Mass transfer modeling of citric and lactic acids in a microporousmembrane extractor[外文期刊] 2000
10.王志华.高自立.孙思修伯胺N1923萃取柠檬酸的研究[期刊论文]-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1992(09)
11.李玲世界柠檬酸生产和应用进展 1989(02)
12.MAURO MORESI.FABIANA Sappino Electrodialytic recovery of some fermentation products from modelsolutions:techno-economic feasibility study[外文期刊] 2000
13.MARGUREANU Gabriela.GUTMANN Friedrich Process for producing citric acid 1989
14.刘世斋一种提取柠檬酸的方法 1997
15.张丹枫.苏元复用反萃取法从含柠檬酸的有机溶剂中制备柠檬酸钠 1990(11)
16.ALTER J E.BLUMBERG Ruth Extraction of citric acid 1981
17.BEMISH T A.CHIANG John P.PATWARDHAN B H Production of citric acid and trisodium citrate frommolasses 1993
18.BANIEL A M.EYAL A M Concurrent production of citric acid and alkali citrates 1993
19.RIEGER M.KIOUSTELIDIS J Process of producing alkali metal or ammonium citrates 1976
20.BANIEL A M.BLUMBERG R.HAJDU K Recovery of acids from aqueous solutions 1981
21.周彩荣.葛庆平.钟贤有机胺萃取发酵清液中柠檬酸的研究 1998(01)
22.TONG Yanping.HIRATO Makoto.TAKANASHI Hirokazu Back extraction of lactic acid with microporoushollow membrane[外文期刊]
23.林立.金美芳.温铁军乳化液膜提取柠檬酸及其溶胀的研究[期刊论文]-水处理技术 1995(06)
24.KULPRATHIPANJA S.OROSKAR A R.PRIEGNITZ J W Separation of citric acid from fermentation broth witha weakly basic anionic exchange resin adsorbent 1989
25.德雷兹FGH.范德旺迪伦 P L J 一种皮肤增光美容装置 1997
26.KULPRATHIPANJA S Separation of citric acid from fermentation broth with
a neutral polymericadsorbent 1988
27.KULPRATHIPANJA S Separation of citric acid from fermentation broth with
a strongly basic anionicexchange resin adsorbent 1989
28.高年发.杨枫.李颖宪分离提纯柠檬酸工艺 1997
29.PIERRICK D L Jean-Bernard.Method for the recovery of citric acid from a liquor containing thesame 1991
30.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微生物资料汇编 1972
31.蒋维均.林爱光.李琳双极膜电渗析法制备有机酸的设备与工艺 1997
32.NOVALIC S.KONGBANGKERD T.KULBE K D Recovery of organic acids with high molecular weight using acombined electrodialytic process[外文期刊] 2000
33.Miao.Fudu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e recovery and purification of organic acids 1997
34.WALCH A.KLIMMEK A.WOLLMANN K Process of separating citric acid and/or isocitric acid or theirsalts from aqueous solutions 1978
35.Chang H N.CHUNG B H Method for continuously producing citric acid by dual hollow fiber membranebioreactor 1990
引证文献(9条)
1.张凯.任婷艳.朱新锋.杨海玉.张校申.杨家宽国内工业副产石膏的排放及综合利用现状[期刊论文]-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 2019(12)
2.韩德新.高年发.丁鑫.周雅文减少CO2排放的柠檬酸生产新工艺[期刊论文]-发酵科技通讯 2019(3)
3.黄金.陈宁.温廷益 L-苏氨酸发酵液有机膜过滤工艺研究[期刊论文]-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9(2)
4.郑建光.李忠杰.项曙光柠檬酸生产工艺技术及进展[期刊论文]-河北化工 2019(8)
5.龚燕.戴玲妹.唐宇.王晓琳.刘德华 1,3-丙二醇发酵液电渗析脱盐中离子膜影响的实验研究[期刊论文]-膜科学与技术 2019(4)
6.伍时华.路敏.童张法从发酵液中提取柠檬酸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广西工学院学报 2019(3)
7.闫智慧.高静.周丽亚.赵学明乳酸的应用与发酵生产工艺[期刊论文]-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2019(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