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山水毕业创作心得体会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画山水毕业创作心得体会篇一:毕业创作心得体会
《故乡》创作心得体会
作者宋丽乐
系(院)人文管理学院
专业美术学(国画)
年级 07级本科
学号 0
指导老师翟志立
成绩
日期
学生诚信承诺书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作品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创作成果。

尽我所能,作品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展出的成果。

签名:日期:
论文(作品)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安阳师范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毕业创作)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毕业创作或设计)的复印件,允许论文(毕业创作或设计)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毕业创作或设计)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毕
业创作或论文)。

签名:导师签名:
日期:
《故乡》创作心得体会
宋丽乐
(安阳师范学院人文管理学院河南安阳455002)
光阴似箭,毕业在即,学习国画专业也已经两年了,四年中各种形式的国画都有所涉及与学习,最后发现自己还是热衷于山水画的学习。

所以此次我创作的主体是写意山水,创作主题是想通过画面的意境来表现家乡风景的幽静天然和表达对自然风景的热爱。

因为从小就生活在山水环绕的环境之中,家乡洛阳栾川更是到处都有山水相伴,从小就对自然山水有一种别样的热爱之情。

当然在创作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和问题,在与指导老师的沟通与交流中渐渐学习,修改整理,最终完成了此作品。

水的灵动与山的沉稳,使家乡山水原始而又神秘,水有水的飘逸灵动,但始终保持着一种单调的蔚蓝色;山有山的沉稳厚重,但一年四季却能以不同的色彩、风光展示山的美丽。

活泼的有单调的一面,安静的有变换的色彩。

山和水的融合,是静和动的搭配,单调与精彩的结合,也就组成了最美的风景。

因此我想通过这次选择创作《故乡》这幅画不仅表现我对家乡的热爱,更能通过创作提高我对山水画的认识,加深对山水画技法的实践应用。

这次画面中采用写生与创作相结合、勾皴点染相结合的方法,托物言志,即兴抒情,对作品进行认真的创作,使人感觉山因水而巍峨,水因山而秀美;山有状而水无形,山有头而水无尽。

山是静止的,水则奔腾不息;水是永恒的蔚蓝,山则色彩绚烂。

山水相依便有了大自然的明丽。

山水产生了文明,山水延续了生命。

当沉稳的山与灵动的水交织在一起,山庇护起水,所以有了清潭,有了池塘;水滋润了山,所以有了花草,有了绿树;所以山明水秀,所以水秀山明!
产生一种绵延绵亘,新奇秀丽的美好意境。

创作的同时更是积累了深刻的创作心得,之中不仅有对绘画家乡山水时所特有的技法的深入领会,更进一步真正理解了中国山水画的整个创作过程,把山水画历史发展中古人所积累的技法真正结合于画面并加以了深入研究和认识。

以下是我这次创作心得的深刻体会:
首先是在创作之处我没有急于下笔绘画,而是先对山水画的一个文化背景、意境、章法、笔墨、设色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整体上的把握,先做到心中有数。

其次,在对以上六个方面整体上的认识和把握我就开始结合家乡风景的山的特征,参考并翻阅好多了现当代优秀
的山水作品加以学习和练习,对山其所特有的并应当加以注意的用笔用墨技法进行不断揣摩和研究,最终总结出了一些实践中的经验和心得。

在创作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赋予家乡山水全部的直观感受,同时还要在强调其特征完整、具体、生动的同时,体验着笔墨与造型结构上的统一。

更要注意到山水画水墨晕彰,笔势变化,我们要知道创作中强调笔墨独立性与书写性,将春、夏、秋、冬和晨、暮相集
中,作品有了深山幽谷,境界幽深,内涵自然就会相对充实。

这样通过画面就不仅让人们领略了山水的气象,也窥见到墨色意象内合的自我情感与家乡山水的新奇秀丽。

创作过程中在老师的指导提议下我鉴赏了好多的山水画,欣赏中国山水画我觉得应该首先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内在精神,中国山水画是中华民族艺术知会的宝贵结晶,是灿烂的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它自身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地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独立的艺术体系,所以民族性是中国山水画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中国山水画体现了中国人特有的审美情趣,即简练,恬静,含蓄和韵律等。

发现作山水要随机应变,不能死搬硬套,如果想表现出秀雅清新、情感细腻的山水,那就要水墨淋漓,浓墨淡墨要交相辉映,在笔触上一般用上等羊毫不急不火的书写开来,尽量以书入画,中锋侧锋并用,以求线质丰富的表现力。


设色上尽量淡雅一点,丰富一点,但冷暖对比要和谐,给人以安详宁静的感觉和享受。

那些成功的创作,无疑是缘于画家和山川极其亲密的关系,在画家和山川的主客体之间相互的融合包孕,达致了如此自由酣畅的创造的境界。

我从那些作品中受益匪浅,更是带给我好多创作的灵感。

其实山水画从一开始就与其它的道家,佛家,儒家有关,佛家的禅宗对中国山水画的创作影响也是值得讨论的,它没有连续性和次序性,认定在精神上能够出现自发性的领悟,这种领悟实际上是对人世解忧的解脱和心理障碍的排除,而这些又恰恰是中国山水画家们孜孜以求的佛家是对中国文化影响最大的思想体系,孔子最早提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是以道德价值来评价山水,但是这种对大自然的审美追求,客观上已超出了道德的范畴,其中的中和之美构成了中国传统山水画感情含蓄,气息平和的总体风格
此次创作中在处理近景中景远景三者之间关系时颇有心得,第一是:中远景树,在一幅山水画中,中远景树的表现非常重要(所谓近、中、远是相对的,这里讲的只是一般概念)在山水画中,它不仅有自身的价值,同时为丰富山水画的空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中远景树的画法,亦称丛树画法。

此法要求组树时要严谨,以密为主,以疏为辅,疏密关系和位置要根据情况而定。

笔法要求变化多,用中锋画主干,侧锋画小枝。

用墨时要重墨在前,淡墨在后,杂树排列于先,
枯树在后,树的根底部不要平齐,并用淡墨染之,可用此法,拉开远近关系。

点树叶时,先用淡墨点出部分叶,再以浓墨破顶,不仅使墨色有了变化,还使树木显华滋。

中景树的画法是山水画中较难表现的技法,此谓:“虚者,难也。

”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还是要到自然中去观察、体悟,并熟练掌握各种画树的技法,经验积累多了,一定能准确地把握住中景树在山水画中的虚实程度和准确位置。

所以在处理我的近景丛树时就深刻领会到其中真正的内涵与重要。

在一幅画里,远景树和中景树是相对存
在的,所以,它可以尽情地往虚里画。

因为中远景树都有着共同的特点,就是形体简散,因此,不宜多用笔,画实的地方,比如树干,可用淡湿墨画;虚的地方,比如树叶,可用稍浓干一些的墨画。

这样,在干、湿、浓、淡的笔墨交替中,会产生虚实相生、相益得彰的效果。

第二是:点皴和面皴,画石的方法很多,我们知道历代画家通过长期对自然界的山石的观察、体验,逐渐积累而成表现山石纹理、体面关系之造型手段。

传统的皴法很多,概括起来可分为点皴、面皴、线皴,也可分为长皴、短皴。

这些皴法可以混合交替使用。

点皴和面皴的结合使用,在目前的山水画中经常可以看到。

这是因为画家审美取向、思想理念变化而致,同时,它也是中西文化发生碰撞的结果。

点皴和面皴的使用,给山水画带来很大的变化。

点皴一般使用
在岩石上,而面皴主要表现植被或土层。

点皴要求点数遍墨,要厚重。

面皴时,墨和赭石可以同时注笔使用,这样能使被皴的石头显得更加立体。

一般说来,山石的正面、顶面用中锋线较多,山石的侧面、底面多为尖税锋利之处,用侧锋较多;大面积的、完整的山石多用中锋线,山石琐碎处多用侧锋钱。

这也是我在创作过程中多加注意和需要多加联系的皴法。

第三就是:勾、皴、擦结合法,勾、皴、擦是传统用笔技法。

勾是用来描绘物象轮廓的,皴是表现山石的类别、质感、阴阳的短线和长线,擦可以显示山体的厚重。

在一画中将诸技法有机地结合会丰富山水画的表现。

绘画要用勾、皴、擦结合的方法。

勾时一笔接一笔地画下去,有时如行云流水,闲庭信步;有时如疾风骤雨,势不可挡。

在行笔过程中,用擦、皴之法抹去小疵,在取势时采取欲擒故纵的手法,蓄势助奇。

勾勒完毕,心要静下来,慢慢地收拾。

先用短线搭接之法使其山石结构完整,用墨时要和已经勾出的线之墨色相近。

用擦的方法可使画面完整,看似不经心的擦,实际上需要全神贯注,苦心经营,这会使最后的作品看上去有平中见险苍厚雄浑之感。

勾、皴、擦这三种传统的技法结合好了,不仅对我们的创作有帮助,而且对我们下去写生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第四就是我通过创作总结的在用墨法、的经验和心得。

首先山水画中用墨最难的。

俗称墨分五色,岂不知用墨的好与坏和用笔有直接关系的。

用笔用墨的最高标准是沉着与痛快。

初学者只知痛快,却忘了沉着,或只记得沉着却忘了痛快,都会使笔墨呆滞,因此,二者均不可缺也。

墨法是指在原有的造型基础上进行修整和平衡画面的一种用墨方法(亦包含宿、焦二墨法)。

所谓沉着就包含用此技法在收拾画的过程中,行笔的穿插、交错和疏密、聚散,线条的粗细、长短、曲直,点的大小、横竖,笔的力度强弱、刚柔、起伏、虚实、顿、戳、揉等,以及墨的浅、深、焦、浓等等变化,
篇二:浅谈山水画学习的心得体会_1
【标题】浅谈山水画学习的心得体会【作者】罗礼洪【关键词】?山水画??学习方法??写生??艺术??【指导老师】陈文安【专业】美术学【正文】
引言
中国山水画从古到今流传几千年,有着悠久的历史。

中国山水画至今流芳百世,山水画的技法千奇百怪,变化多端。

应从实践中去理解、去学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只有写生才能形象地、真实而具体地深入认识客观世界丰富和提高形象思维。

写生是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认识再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

在写生的过程去学技法和规律,掌握一般规律,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自己审美观、价值观、人生
观。

当然艺术决不是某一种事物的图解和说明,它是艺术家在深入生活中得到了深刻的认识和强烈的感受。

艺术也是要求对生活进行高度集中和概括,要求典型化、理想化、从而创造出比现实更美好,更富有诗意,更理想的艺术境界,创造出革命时代新的意境。

美术是创造性的工作,真正搞好是不容易的。

路子要走正;还要下很大的苦功夫。

“生而知之,不学而能”是没有用的,只有学而知之。

对学画的人来说,天份是有高低区别,但也只是学习上有快慢之分,绘画本身应该说是很难的,因为它不仅是门学问,同时还要有很高的
技能。

因此我认为要了解很多学术知识。

首先了解绘画基本功如下:
一、学习山水画的基本功至少有三个方面的要求
1、是一般的造型能力。

绘画语言是以可视形象反映客观事物,造型能力不好等于没有绘画语言,造型能力,指对形象、轮廓、明暗、层次、透视等的描绘能力。

即对客观事物的刻划要准确,提高一般的造型能力,是艺术发展首要的前提。

怎样对待素描?我认为学中国画,山水画学点素描是可以的,或者说是必要的,素描是研究形象的科学,它概括了绘画语言的基本法则和规律,素描的唯一目的,就是准确的反映客观形象。

客观描绘的准确性、体面、明暗、层次。

光线的科学道理,对中国画的发展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我们的一些前辈画家。

特别是徐悲鸿把西洋素描的科学方法引进中国,对中国绘画的发展起了很大促进作用,这是近代美术史上的一大功绩,我想这是任何人都不能否认的。

有人说:学中国画的学了素描有碍民族风格的发展,我是不同意这样的看法,我学素描时间比较短,我曾有补习素描的打算,假若我的素描修养能再多些,对中国画创作会带来更大的好处,说西洋素描会影响发展民族风格,这是一种浅见。

缺乏民族风格关键在于对民族传统的各个方面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没有把自己民族的东西放在主要地位,而不在于学了素描。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徐悲鸿先生在欧洲学习素描功力最深,造诣也最高,后来他画了大量的中国画,能说他失去民族风格了吗?我看不光没有失去,反而是促进了中国民族绘画艺术的发展,使民族风格发出了新的光彩,中国是一个有高度发达的传统文化的国
家,在中国美术史上,一些外来的文化传入,中国都有能力吸收消化,都曾变成为有益有滋养,促进中国绘画向更广阔的道路上发展,这难道不是事实吗?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画突飞猛进,首先在于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各方面条件,而中国画得益于外来素描进一步提高了造型能力,丰富了表现力,这些事实,我看也是不容否信的,至于说有的画家没有学过素描而造诣很高,这也
可能通过别的渠道而达到造型能力的提高,这是另一个问题。

因为事情不是那么绝对,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是一个学术问题,值得专题研究和探讨,这里我只初步谈谈我的看法。

2、是专业的基本功。

专业的基本功,是指对于表现对象的深入研究和精确描绘的能力。

中国画专业,一般分山水、花鸟、人物。

例如画山水画的人,对自己专业的特定对象要进行深入研究,进行专业基本功的严格训练。

一个具备一般造型能力的人,不见得能画好山水画,画山水还要有画山水专业的基本功。

一定要对水、树、石、云、点景人物等进行专门研究,深入观察、研究大自然山川的组织规律,要超过一般人的认识程度,古人讲:“石分三面、下笔便凹凸之形,这就很难。

山有脉络,不同的岩石有不同的纹理,千变万化,要表现好是不容易的,得下很大功夫。

古人又讲:“树分四枝”。

要把树的前后、左右关系画出来。

画不好就只有左右两面,没有前后关系,画人物就更严格、要研究颜面、动态、手足、衣服、衣纹等等,不管画什么都要有专业的基本功,并不是只要有了一般的造型能力,就能解决一切。

3、是掌握绘画工具性能的基本功。

我们画画,对自己绘画专业的工
具性能、特点、表现手法、技巧、技法都要深入研究。

画中国画,对笔墨的研究要下很大功夫。

宣纸、笔墨是中国画的专用工具、画中国画就得对宣纸、用笔、用墨有所认识。

如何使用笔墨、笔墨在宣纸上的表现效果,都关系着中国画的特色,因此对中国画的工具运用、技法要进行专门刻苦的锻炼。

二、学习山水画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个善于学习的人,要向高手学习,甚至也可向比自己差的人学习。

如有的人,他的某一想象是对的、不能达到,你吸收这一点,达到了,就是一个进步。

所以我一再强调,学习面要广。

学习面窄了,非常吃亏,学习最大障碍是骄傲自满,一个人骄傲自满是最无知,最浅薄的表现。

学习山水画,要做到三点:第一是学习传统,广泛吸收中、外艺术的长处,要有读遍天下名迹、名著的气概。

第二是到生活中去,到祖国的壮丽河山中去写生,第三是集中生活资料,进行创作,三者有联系以有区别,循序渐进,相辅相成,逐步深入的一个全过程,绝不可偏废,作意舍掉其中一环,如果投机取巧,学序混乱,终将一事无成,在基本功中最关键的一条是写生。

按毛主席的思想、实践、直接经验是第一位的,学习古人,学习外国人都是间接经验。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生活是第一位的,写生是画家面向生活,积累直接经验,丰富生活感受,吸取创源泉的重要一环。

我们要到生活中去、观察、体验、研究、分析。

然后进入创作过程,使自己的作品富有时代气息和现实感。

有些同学不肯在基础工作上下苦功夫、好高骛远、作画
信笔涂抹,?以奇怪为创新,这是不对的。

创新是在传统的基础上,深入观察研究客观世界,从而得到新的启发,以至发现前人没有发现的规律,因而创造了与前人不尽相同的艺术风格表现方法,这绝不是随随便便可以幸得的,人离开客观世界和前人的成果不会创造出任何东西来的。

古人在客观世界中长期观察、分析、研究。

已经发现了很多规律,这都是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我们必须珍视认真继承。

中国画取得很高的成就,在世界艺术宝库中放出奇异的光彩。

但是还没有到头,还有许许多多的规律,有待我们去发现,深入生活,勇于实践是有所发现,大胆创新的前提。

前人发现近处物体清楚,颜色深;远处物体模糊,颜色淡,这是在一般条件下的规律,景物出现前面亮而淡,后面暗而深的情况,与一般条件下近深远淡正好相反,又如虚实关系,近景的树,如若要与后边的景物离开,就必须留出空白,这是虚中见虚,是一个规律。

但我们走进一密林,树隙的空间往往呈现黑色,同样感到虚空,这是实中见虚,与前者刚刚相反。

我们一般认识,画水要光亮就必须空折,但林荫下的小溪黝黑而光亮,光亮得像宝石,像小儿的眼珠。

传统要尊重它,但有时必须突破它。

前人讲各种皴、擦、点、染、线描。

都是规律的总结,但与自然界相比,与无孔不限丰富的现实生活相比,这些规律的发现和总结,又显得太少了,我们还应当在实践中不断加深对客观规律的认
识,不断去丰富它,发展它。

因此写生也是学好山水画的一方面。

篇三:国画创作心得
国画创作心得
国画创作心得一:国画创作的10心得
作一般的画并不难,只要掌握了基本技巧就可作画,难在把画画得美,要想画得美,应从十个方面下功夫:一是气韵生动,这是作画最重要的原则,南北朝著名书画评论家谢赫说;“画有六法,一曰气韵生动,二曰骨法用笔,三曰应物象形,四曰随类赋彩,五曰经营位置,六曰傳模移写。

”气韵生动作为六法之首,可见其重。

唐张彦远说:“以形似之外求其画,此难与俗人道也,今之画,纵得形似而气韵不生,以气韵求其画,则形似在其间矣。

”其意是画作只要有气韵,形状笔墨差一点也无妨。

所谓气韵生动,是指作品和作品中刻画的形象具有生动的气度韵致,显得富有生命力。

我总结的是人物画要注重神态,特别是眼神和体态,山水画注重气势,要大气磅博,花鸟画注重韵味,要典雅隽秀,简称态、势、味。

二是讲究法度,作画讲技法,包含两个意思,一是技巧,二是章法,绝大多数人的理解仅限于技巧却忽视法度。

法度是指作画应遵守的一些基本规则,之所以称法度,意即它象法律一样具有严肃性,重要性,绝非可有可无,在关乎
美感度上讲,它比技巧更重要。

法度最重要的是画幅的构图,即谢赫所说的经营位置,所谓经营位置,就是指整个画面安排布局,哪里画主景,哪里画副景,哪里画配景,各个景物怎样搭配,统一协调。

古人总结了许多模式,如半边型,占中型,对角型,工字型,s字型,z字型,c字型布局等,画面最怕就是布局不当,凌乱无章法,更忌讳上不见天,下不见地,满纸画得一点空间都没有。

三是要有古意,之所以强调古意,除关乎美感度外,古意更能体现传统中国画的神韵,它将中国传统写意为特色的风格与西方写实风格明显区分开来。

四是骨力用笔,骨力用笔是谢赫六法之一的重要内容,所谓骨力笔,是指用笔勾画的线条要有力度,国画线条有十八描之多,在山水画中,尤以铁线描,折芦描最显骨力,画石山石头树木多用这两种线条,而游丝描和兰叶描多用于画土山土堆。

其骨力就差多了。

五是笔法细腻,国画有粗笔细笔之分,粗笔豪放粗旷,细笔隽秀温婉,故国画总的发展
趋势是越来越精细。

在山水画中,区別主要在皺法上,大小斧劈皺,大小米点皺等属粗笔一类,芝麻皺,披麻皺等属细笔一类,而水墨暈染及没骨法等则不见笔痕,更显细腻,所以水墨画彩墨画成为了文人画家的最爱,其意就是求细腻传神。

六是暈染自然,暈染是考验水墨画家功底的技巧之一,画山石分阴阳,阴阳面多用墨色暈染以显现阴面和阳面,云雾水体也是晕染的重点和难点,墨色暈染多用混墨法和积墨法和分染法,混墨法是先将笔浸于清水或淡墨中,再用笔尖沾一点浓墨,一次染出深浅不同过渡自然的效果。

积墨法则是先用淡墨染头遍,再用浓墨染二三遍。

分染法主要用于熟宣纸,先用较浓的墨染,随即用清水将边缘暈开,暈染最重要的是墨色浓度要掌握恰当,浓淡过渡要自然不留迹痕,通常先要将纸喷湿再染。

七是简繁得当,画山水山石的层次宜多宜繁为佳,给人以山峦重叠,千峰万壑的感觉,单一层次的山体固然也可,但总不如多层山峰雄伟壮丽,故古人爱用立轴作画,这样就可设置三至六个层次山体,显得高大雄伟。

当然采用简笔风格也很好,要简就尽量简倒也有情趣,寒江独钓图全幅画就一只小船,上一老翁钓鱼,很有诗意,浪漫之极。

通常画北派风格的高山大川以繁为佳,画南派风格的江南风情则以简为要。

八是意境深燧,意境是什么,就是画家的思想境界,就是诗情画意,就是浪漫风流,前者指作品体现出的作者的志向操守,后者指作品体现出的作者风流倜伥的性情趣味,诗一般歌一般的浪漫情怀,画如其人,风流才子苏东坡,唐伯虎等因人品风流才能作出意境深燧的风流作品,只是此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