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考生物考前核心突破 17微生物与发酵工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考前突破——高考核心考点
微生物与发酵工程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酿酒和谷氨酸发酵工程的一般程序或内容是
①灭菌②菌种的选育③扩大培养④培养基的配制
⑤发酵过程或发酵条件的控制⑥接种⑦产品的分离提纯
A.①②③⑤④⑥⑦ B.②④①③⑥⑤⑦
C.②④③⑥①⑤⑦ D.④①③②⑥⑤⑦
2.有4个代谢产物:u、p、q、s和影响其代谢的相应的突变基因。第一个突变型的缺陷可以在加有u、s或q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而不能在加p的培养基中生长;第二个突变型的缺陷是只有在加q的培养基上才能生长;而第三个突变型在加u或q时均可生长。这些代谢物的形成顺序为
A.s→p→u→q B.p→q→s→u C.q→u→s→p D.p→s→u→q
3.下列有关不同种类的培养基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固体或半固体培养基都要加入凝固剂如琼脂,用于微生物分离和鉴定等
B.含有碳源、氮源及能量的玉米粉和牛肉膏等配成的天然培养基用于工业生产
C.含有伊红—美蓝的培养基上长出蓝色的、金属光泽的菌落,则此为大肠杆菌
D.培养基上生长的各种细菌都是以二分裂方式繁殖,各菌落形态、大小、颜色、光泽度、硬度、透明度等是一致的,所以菌落不能作为菌种鉴定重要依据
4.谷氨酸棒状杆菌合成谷氨酸的途径,如右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为A.此种调节具有精细、快速的特点,且是酶丧失了其活性、不可逆性的一种调节
B.该微生物各种代谢产物的积累都是抑制直接催化该代谢产
物生成的酶的活性
C.改变细胞膜透性,使谷氨酸排放到细胞外可降低其抑制
D.此种调节即保证了代谢的需要,又避免了细胞内物质和能
量的浪费,增强了微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5.甲型H1N1流感病毒能在宿主细胞内繁殖,其主要原因是该病毒
A.利用宿主细胞的酶完成基因复制和表达
B.基因复制和表达过程过于简单
C.基因和蛋白质的结构与宿主的相似性很高
D.基因组变异过快
6.自然界中存在着许多微生物。下列有关各种微生物的描述错误的是
A.有些微生物在生物工程技术实施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B. 具有细胞结构的微生物不一定有细胞核
C. 只有附着在豆科植物根部的微生物才能生物固氮
D.有些微生物虽然无线粒体,但仍能进行较强的有氧呼吸
7.甲、乙、丙是三种微生物,下表I、Ⅱ、Ⅲ是用来培养微生物的三种培养基。甲、乙、丙都能在Ⅲ中正常生长繁殖;甲能在I中正常生长繁殖,而乙和丙都不能;乙能在Ⅱ中正常生长
繁殖,甲、丙都不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丙都是异养微生物
B.甲、乙都是自养微生物、丙是异养微生物
C.甲是异养微生物、乙是固氮微生物、丙是自养微生物
D.甲是固氮微生物、乙是自养微生物、丙是异养微生物
8.实验测定链霉素对3种细菌的抗生素效应,用3种细菌在事先准备好的琼脂块平板上画3条等长的平行线(3条线均与下图中的链霉素带接触),将平板置于37℃条件下恒温培养3天,结果如图所示。从实验结果分析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链霉素可以用于治疗伤寒病人 B.链霉素对结核菌比对霍乱菌更有效
C.链霉素对结核菌比对伤寒菌更有效 D.链霉素能阻止结核菌的生长
9.试分析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下列不正确的是
A.微生物是生态系统中的主要分解者
B.所有的微生物参与了物质循环
C.光能和化能自养型微生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D.固氮微生物为豆科植物光合作用提供必不可少的物质和能量
10.图3为细菌的生长曲线。下列对该曲线叙述正确的是
A .1时期,细菌代谢活跃,数目增长较快且易合成诱导酶
B .2时期,细菌代谢旺盛,个体形态和生理特性稳定。
C .3时期,细胞内积累了大量代谢产物,特别是初级代谢产物
D .4时期,细菌出现多种形态(甚至畸形),开始产生次级代谢产物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2分。)
11.(9分)将酵母菌分为a 、b 、c 、d 四组,用不同方式培养,其种群增长曲线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 呈现 型增长,该种群的生长在20h 之前处于 期,20~40h 处于 期。
(2)d 呈现 型增长,在100~120h ,d 的增长率趋于 。如果在现有条件下继续培养,其种群数量趋于 。(A 增多 B 减少) c (每24h 换一次培养液)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0 50 100 150 200250300 时间(h ) 酵母种群增长曲线
酵母数 a (每3h 换一次培养液) b (每12h 换一次培养液) d (不换培养液)
(3)随着更换培养液的时间间隔延长,酵母菌种群的增长率趋于,其可能的限制因素是不足和积累以及pH的改变。
12.(5分)苯酚是工业生产排放的有毒污染物质,自然界中存在着降解苯酚的微生物。某工厂产生的废水中含有苯酚,为了降解废水中的苯酚,研究人员从土壤中筛选获得了只能降解利用苯酚的细菌菌株,筛选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①为土壤样品。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②中培养目的菌株的选择培养基中应加入作为碳源,②中不同浓度碳源的培养基(A.影响;B.不影响)【细菌的数量,如果要测定②中活细菌数量,常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活菌计数或菌落计数)法。理解此知识点】
(2)④为对照,微生物在④中不生长,在⑤中生长,④与⑤培养基的主要区别在于
;【使用平板分离(稀释涂布平板或平板划线分离)法可以在⑥上获得单菌落。采用固体平板培养细菌时进行倒置培养是为了避免培养过程产生的水分影响微生物的生长。理解此知识点】
(3)如何比较不同菌株降解苯酚能力的大小?
(4)实验过程中如何防止其它微生物的污染?
13.(8分)乙醇等“绿色能源”的开发备受世界关注。利用玉米秸杆生产燃料酒精的大致流程为:
(1)玉米秸杆经预处理后,应该选用酶进行水解,使之转化为发酵所需的葡萄糖。写出发酵产生酒精的反应式。
(2)从以下哪些微生物中可以提取上述预处理所需的酶()
A.酿制果醋的醋酸菌
B.生长在腐木上的霉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