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基础》期末考试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学基础》期末考试复习提纲

一、考试题型

1、单项选择题,10题,20分(2分/题)

2、判断题,10题,10分(1分/题)

3、简答题,4题,20分(5分/题)

4、计算题,3题,30分(10分/题)

5、案例分析题,1题,20分(20分/题)

二、复习范围

绪论

了解经济学产生的客观必然性,理解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及其解决的问题,熟悉经济学基本概念,了解经济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考核知识点:

●稀缺性与基本经济问题

●生产可能性曲线与机会成本

●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

第一章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微观经济学用价格机制研究资源的配置问题,其核心内容是价格决定理论。均衡价格取决于供给与需求。本章在介绍需求与供给一般知识的基础上,讨论均衡价格的决定与应用,树立经济学基本分析方法—供求分析。

考核知识点:

• 需求的表示:需求函数、需求表、需求曲线

• 供给的表示:供给函数、供给表、供给曲线

• 需求规律、供给规律、供求规律

• 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决定

• 均衡价格理论的简单应用

• 弹性原理

第二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本章主要介绍对消费者行为进行分析的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使学生了解两种

效用理论的基本内容,理解两种理论关于消费者达到效用最大化的前提条件和均衡条件,并在此基础上说明需求定理。

考核知识点:

• 效用的含义和效用的测量:总效用和边际效用

•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 无差异曲线和消费预算线

• 边际商品替代率

• 价格—消费曲线

第三章厂商理论

生产函数是厂商利润函数的组成部分,生产理论是分析厂商利润最大化行为的基础。通过本章的学习,能够了解厂商生产函数的含义与表示,理解生产要素合理投入和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的意义,掌握生产规律。成本理论给出了有关成本的概念,通过对短期成本和长期成本的学习以及生产与成本之间的关系,掌握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短期分析和长期分析。

考核知识点:

1、生产函数

2、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及其曲线特征

3、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4、生产的三个阶段及可变要素的最佳合理投入区域

5、等产量曲线及其特征

• 边际技术替代率及其递减规律

• 等成本方程的表示和等成本曲线的特征

• 生产要素最优组合

6、成本的概念

7、短期成本及其曲线之间的关系

8、长期成本

第四章市场理论:垄断与竞争

本章阐明不同市场结构条件下利润最大化的情况,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决定,并对不同的市场结构进行比较。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建立一个开放的、竞争的、统一的市场经济的重要性。

考核知识点:

1、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

2、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线

3、完全竞争厂商利润最大化的条件

4、垄断市场的特征与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线

5、完全竞争市场和垄断市场的效率比较

第五章外部性和公共产品

在以上各章中,我们用了大量的篇幅论证市场机制在调节社会资源配置与产品产量中的作用。但是市场机制不是万能的,它不可能调节人们经济生活的所有领域。对于市场机制在某些领域不能起作用或不能起有效作用的情况,我们称为市场失灵。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垄断、以及不完全信息。本章将就上述几种情况,以及政府的微观调节进行讨论,以便使学生对市场经济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考核知识点:

1、垄断导致市场失灵的表现

2、垄断的行业管制与反垄断法

3、公共物品导致市场失灵的表现

4、公共物品的最优供给量

5、外部经济导致市场失灵的表现

6、矫正外部经济影响的政策

7、不完全信息导致市场失灵的表现

第六章国内生产总值、总需求和总供给

从本章开始进入宏观经济学的学习。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而衡量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的基本尺度是国内生产总值。通过本章的教学,旨在学生掌握GDP 的核算、通货膨胀及其衡量、失业及其衡量。

考核知识点:

• 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及其核算方法

• 通货膨胀的衡量与价格指数

• 失业的衡量

第七章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通过本章的教学,旨在学生掌握总需求、总产出、消费函数、乘数、两部门经济中的均衡产出决定模型、三部门经济中的均衡产出决定模型和四部门经济中的均衡产出决定模型。

考核知识点:

1、总需求和总供给的构成

2、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

3、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的条件与图示

4、投资乘数、政府购买乘数、税收乘数和平衡预算乘数

第八章失业和通货膨胀

通过本章的教学,旨在使学生掌握失业、通货膨胀的概念及其它们之间的交替变化,产生的原因等。

·考核知识点:

·失业者

·充分就业

·周期性失业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

·流动偏好

·流动偏好陷阱

第九章经济周期、经济增长和开放经济

经济增长理论试图解释,经济实现充分就业的长期稳定均衡增长的条件和决定因素。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考核知识点:

• 经济增长的含义

•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 哈罗德—多马模型关于经济稳定增长的条件与含义

• 新古典增长模型关于经济稳定增长的条件与含义

第十章宏观经济政策

通过本章的教学,旨在学生掌握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实现目标的工具、宏观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和政策效应的时滞性特点。掌握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类型、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和挤出效应、货币政策的效应、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应的极端情况和政策组合。

考核知识点:

• 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

• 财政政策及其手段

• 中央银行的职能与商业银行的性质

• 货币政策及其手段

• 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类型

• 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和挤出效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