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学习心得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大培训心得体会(1) 赴浙大科级以上干部培训班的学习短暂而难忘,每堂课的内容都是那么充实和精彩,可
谓理论观点鲜明,佐证案例生动,整个学习严肃活泼,引人入胜,触发思考。自己体会10
天的学习,既是对知识的丰富和更新,又是对思维的拓展和能力的提升,相信对今后的工作
一定会有所帮助。
一、学习认识上有提高。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是实践与理论推动的结果,而实践和理
论的推动始终与一个关键词密不可分,那就是“学习”。处于工作状态,特别是长期处于工作
压力状态下时间久了,不可避免会让人对学习有所倦怠,对地税部门来说,长期围绕着税收
征收管理和纳税服务开展工作,既辛苦又压力大,在当前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和社会对地税工
作要求和期待较高的形势下更是如此。但压力再大,也不能忽视学习,这从市局近年连续组
织科级以上领导干部赴高校集中学习培训可以看到,学习已成为领导干部工
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一种制度化的工作安排,因此我们没有理由不重视学习。当
下集中式的培训学习固然重要,但日常工作中的学习更为重要,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在日常工
作中要把学习当作工作的重要内容,把学习当作生活的重要方面,在努力工作的同时,努力
学习,学而不倦,学有所思,学以致用。
二、知识视野上有拓展。本次学习培训知识汇集丰富,开设的课程讲座包括:当前宏观
经济形势分析、创新思维与创新管理、中国税制改革的若干问题、儒道禅与现代管理、法律
风险防范、党风廉政建设、十八大精神解读、国际政治格局与中国外交战略等,可以说是经
济理论、社会热点、人文管理、廉政法律、内政处交、税收专业等全方位的知识涉猎。虽然
时下媒体和网络十分发达,获取相关知识和信息已十分容易,但身处知名高校讲堂,面对面
聆听各学科领域专家教授的授课,其感受是不一样的,因为透过他们的讲课,在体味他们深
入专业领域治学严谨、富有探索创新精神的同时,也集中分享了专家教授们长期教学和研究
积累的知识成
果,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自己的知识视野,对于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解放思想,
开拓思维,创新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能力促进上有帮助。理论来源于实践而又指导实践,地税干部学习培训的效果是要
体现在增长知识,提高素质,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但最终目标是要落实到高
效地服务于纳税人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上。浙大继续教育学院的学习培训,在理论知识上给
予了我们新的认识,在思维拓展上给予了我们新的想象,在能力提升上给予了我们新的空间,
相信在今后的税收工作中,自己一定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促进自身素质提升,促进工作水平提
高。
2012.5.17篇二:浙江大学学习心得
赴浙江大学学习体会
踏上去远在两千多公里之外的苏杭之地时起,装在我心里的不是“欲把西湖比西子”的
美景,而是强烈的想要学习到优秀的、先进的经验和方法,最大的希望就是能学有所得,能
学以致用。这就是我的学习目的,我想这也是此次学习培训的初衷。
感谢学校领导使我有幸参加了浙江大学---“教师教学能力与文化素养”专题培训研修班
学习。在时隔11年后,再次回到大学校园,而且是全国著名高校,我心情十分激动,曾经的
大学生活再次呈现在眼前。在浙江大学短短的三学习时间里,我通过聆听多名知名专家教授
的授课,让自己浮躁的心平静下来去思考、去学习,收获颇多,感触良多。
浙江大学专门为我们开设了《名师的成长之路》《专业的听评课模式》《教师的师德修养》
《德育的异化与回归》等专题讲座。讲课的有杭州市下城区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陈峰,杭州
市新课程高中生物评价研究组成员吴江林,浙江省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干训部主任李更生,
徐汇区教师进修学院德育室德研员张鲁川等知名教授学者。专家教授们的授课起点高、视野
新,既有理论前沿知识,又有深动的案例分析,让我们深受启发。
通过学习和参观,我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是通过短短的三天学习,让我对浙大“求是”的学风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有了深刻的了解,感受到了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永不满足,追求卓越;勇于创新,敢于突破;先人一步,快人一拍”的发展理念。
二是通过通过在浙江大学接受高校教授的讲课和参训教师的交流,是我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得到进一步充实和完善,思想得到进一步洗礼、灵魂得到进一步净化,能力得到进一步。为期三天的浙江大学学习培训,我觉得我站到了自己的对立面上,我在用从未用过的不同的角度在重新认识自我,总结自我,我想有如下几点是我要认真思考和必须做到的。
1、不断的了解自我,才会看到新的生命力。我们每一个人都潜力无限,只是可能一生都未曾使用过。那是因为,自己并未真正地去发现过,我们多数的时候在面对工作、面对生活我们都是在安于现状,只要的能够过得去,也就放缓了甚至是放下前进的步伐,那样的结果无疑是可悲的。曾经的体会告诉我,人需要压力,往往都是在山穷水尽疑无路的时候,才会逼迫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所以,总是在那样状态之下,自我最深层次的生命力才会得到解放,产生出惊人的力量。我想,我曾经这样的体会,在某一段时间内的时候,这种感觉在减弱。但现在,我在认真的告诉自己,那不是内心深处真实的我。现在的我、以后的我要不断地了解自我,在面对压力中一次又一次的释放新的生命力。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此次对我感悟较深的是后一句,透过心理专家的现场测试,我感受到人在宁静的状态下,才能更清晰的分析和理解问题。现在的社会浮躁、急功近利、价值观模糊不清,在这样的环境下,更需要自身要有清醒的认识,才不会走弯路、走错路,我想这一份认识正是来源于心中的
那份宁静。在面对以后的工作、生活中,要不断地加强学习、提高认知能力和修养,长久的保持一颗宁静的心,才会更有利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3、学会抓事物的关键点,做到“对症下药”。在培训中听到了浙江大学黄步琪教授的讲解,我将他的理论和方法,简单的总结为“对症下药”。因为,他总能在事件中,抓住关键点,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给了我极强的启示,作为初中学校的团队管理者,只有做到充分的了解这个年龄阶段学生的所思所想、才能更好的规避在团队活动和管理中的不足,才能更好的为学生成长服务,所以这是我需要认真学习和研究的,更是成熟管理者的基本价值体现。
4、理想的实现,需要的是每一步的脚踏实地。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理想,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更需要理想,因为在我们的身上承载的是学生的未来发展、更是承载着学生背后家庭的希望,也还承载着培养国家、民族未来的栋梁。所以,师者不能没有理想。要实现心中的教育理想,那就要理论联系实际,敢于追求,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其一,要有自我反省、反问、反思精神,对每一天的工作都要进行及时的梳理,养成多写多练的好习惯,及时地自我反馈工作中的不足,积极调整工作态度和策略,为下一步的工作做好铺垫。其二,要有改变、改善的能力,在平时的工作中要不断的磨砺自己,增强对工作中问题的处理能力。其三,养成多学好学的习惯,增加知识的积累,拓宽自身视野,有针对的激发对事物的创新和创造力,有创新才会有发展,才会与时俱进。其四,积极开展各项学生活动,在活动上要会设计、要好设计,让活动接地气,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需要;在活动的整个过程中还要会宣传,多宣传,增强校团委在群体中的影响力,做好做强校团委的精神阵地建设。其五,良好的角色定位,认清自身的工作职能,做到上通下达,及时地落实好。
——杭州冬月诗意浓,浙大归来话感受
向阳学校
张云亚
带着谆谆嘱托,殷殷期盼,非常有幸地在这深冬时节走进浙江大学,参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