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循环脑梗死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量研究表明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不仅是导致脑血管 病形成和发展的一项重要危险因子而且也是脑梗死的独立 危险因素 。 严江涛等[4] 对 196 例首发脑梗死患者相关危险 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 ,发现排除高血压等 高 危 因 素 ,血 浆 Hcy ≥ 18 μmol/L 仍与患者 5 a 内发生终点事件的概率呈显 著相关 。 王晶等[5] 的研究 ,通过多元回归分析 ,结果显示 ,在 修正了其他因素之后 ,高水平 Hcy 仍与患者预后不良密切相 关 。 病因可能为急性脑梗死后 ,高水平 Hcy 能加重脑细胞对 缺血 、缺氧的耐受性 ,并且可以加剧受损脑组织的炎性反应 和氧化应激进 ,影响脑细胞线粒体功能 ,阻碍 A T P 合成和代 谢 ,进而一定程度上加重脑细胞的功能损害 。 长期高水平的 Hcy 能破坏血管内皮 、影响脂质代谢 、增加血小板活性 ,进而 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或血栓形成 ,增加脑梗死风险 。
[15] Covarrubias DJ ,L uet mer P H ,Campeau N G畅 Posterior reversi‐
ble encephalopathy syndro me : prog nostic utility of quantita‐
tive diffusion‐w eig hted M R images [J ]畅 A JN R A m J N euro ra‐
△ 通讯作者 :白宏英 ,E‐mail :hy bai@ 126畅 com
· 68 ·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 年 5 月第 17 卷第 9 期 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N ervous Diseases M ay .2014 ,Vol畅 17 No畅 9
[13 ] Casey S畅 “ T 2 Washout ” :an ex planation for normal diff usion
w eig hted images despite abnormal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
cient maps [J]畅 A m J N euro radiol ,2001 ,22 (8 ) :1 450‐1 451畅
者(6 分)分为预后不良组 ,无残障 (0 ~ 1 分 )和轻度残障者 ( 2 ~ 3 分)为预后良好组 。 1畅 4 统计方法 采用 SPSS 17畅 0 软件进行统计 ,计数资料 运用卡方检验 ,计量资料用 t 检验 ,先进行单因素分析 ,然后 对经单因素分析有意义者进行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 ,其 中检验水准 α= 0畅 05 ,P < 0畅 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1 材料和方法 1畅1 对象 收集我院 2011‐06 — 2013‐10 住院 ,经头颅 CT 或 M RI/DWI 确诊为 PCCI 者 86 例 ,男 54 例 ,女 32 例 ;年龄 27 ~ 92 岁 ,平均 (56畅 6 ± 4畅 2)岁 。 入选标准 : (1 )首次发病 ; (2)发病时间为 7 d 内 ;(3)所有患者均符合后循环脑梗死的 诊断标准(中华医学会第 4 届脑血管疾病会议制定 ) ;(4 )卒 中前无神经功能缺损者 。 排除标准 : (1)经头颅 CT 或 M RI 检查确定为头颅出血性 、脱髓鞘性 、肿瘤性病变及前循环缺 血的患者 ;(2)未经头颅 CT 或 M RI 检查者 ;(3 )发病到就诊 时间超过 7 d 的患者 ;(4)合并有严重的心 、肝 、肾功能衰竭的 患者 。 详细记录所有纳入患者 :(1 )一般临床资料 ;(2 )既往 病史 ;(3)入院时的症状 、体征及并发症 ;(4)入院当天的一般 生命体征 ;入院第 2 天行血常规 、尿常规 、血糖 、血脂 、血清同 型半胱氨酸(HCY )等检查 ;(5 )入院当天所有患者均进行 NIH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评分 ,并根据评分结 果初步评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 。 1畅2 影像学检查 根据头颅 CT 或 M RI/DWI 影像学表现 , 将病变部位分为 :(1)近段组 (延髓和部分小脑 ) ;(2 )中段组 (脑桥和部分小脑) ;(3 )远段组 (中脑 、丘脑 、枕叶 、颞叶和部 分小脑) ;(4)混合组 :指伴有以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组同时 受累的区域 。 1畅3 预后评定 对所有患者预后情况的评估 ,均使用改良 的 Rankin 残障量表 (mRS ) ,根据其分值估测患者预后的程 度 ,将其分为四种程度 ,其中将重度残障者 (4 ~ 5 分 )和死亡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2 组比较后 ,预后不良组患者平均 年龄较大 、入院时 NIHSS 的分值较高 、高脂血症和高同型半 胱氨酸血症多见 ,P 值分别 0畅 014 、0畅 000 、0畅 036 、0畅 002 ( < 0畅 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而其他影响因素如性别 、高血压 、 糖尿病 、抽烟 、脑卒中史 、心脏病史以及饮酒史等在 2 组间的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 P > 0畅 05 ) 。 发病部位在 2 组中比较 (P = 0畅 004 < 0畅 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并发症对 2 组的影 响 ,其中呼吸系统感染 P = 0畅 000 ( < 0畅 05 )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 ;而泌尿系统感染和脑心综合征 P 值分别为 0畅 268 、0畅 653 (均 > 0畅 05)无统计学意义 。
1畅 587
27畅 523
2畅 874
25畅 386
1畅 669
17畅 294
3 讨论 针对 PCCI 患者的预后 ,目前国内外大量的研究其结果
相差甚远 。 传统观点往往认为 ,PCCI 患者的致残率和病死 率很高 ,有报道曾提出可高达 90畅 0% 以上 ;而 NEMC‐PCR 研究中 心[2] 发 现 361 例 患 者 中 无 或 仅 有 轻 度 残 废 的 占 78畅 7% ,1 周以内的病死率为 1畅 9% ,1 个 月 后 的 病 死 率 为 3畅6% 。 洛桑卒中后循环登记中心研究显示 ,急性缺血性卒 中患者 3 周内的病死率为 4% [3] 。 本研究发现 86 例患者预 后不良的发生率为 24畅 4% ,其中严重致残率为 22畅 1% ,病死 率为 2畅 3% ,与传统观点有差异 。
0畅 003 0畅 009 0畅 018 0畅 037
8畅 591 5畅 463 3畅 861 2畅 504
注 :B :回归系数 ;SE :标准误 ;W ald :卡方值 ;P :P 值 ;OR :相对危险度 ;95% CI :95% 可信区间
OR 值的 95% CI
下限
上线
1畅 083
30畅 415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 年 5 月第 17 卷第 9 期 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N ervous Diseases M ay .2014 ,Vol畅 17 No畅 9 · 67 ·
pat hogenesis of hypertensive encephalopot hy [J ]畅 Radiology , 2000 ,217 :371‐376畅 [8] U w ato ko T , T oyoda K , Hirai Y ,et al畅 Reversible posterior leukoencephalopathy syndrome in a postpartum w oman with ‐ out eclampsia [J]畅 Intern M ed ,2003 ,42 (11 ) :1 139‐1 143畅 [9] Yano Y ,Kario K ,Fukunaga T ,et al畅 A case of reversible poste‐ rior leukoencephalopathy syndrome caused by transient hyper ‐ coagulable state induced by infection [J]畅 Hy pertens Res ,2005 , 28 (7) :619‐623畅 [10 ] Schw artz RB畅 A reversible posterior leukoencephalopat hy syn‐
将预后良好和不良作为因变量 ,以上 6 个经单因素分析 有意义者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 ,结果示 入院时 NIHSS 评分 ≥ 15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呼吸系统感 染及混合组病变这四个因素 P 均 < 0畅 05 ,且 95% 置信区间 下限均 > 1 有意义 ,提示这些因素与预后密切相关 。
[14 ] Ayanzen R H ,Bird CR ,Keller PJ ,et al畅 Cerebral M R venog ra‐
phy :no rmal anatomy and potential diagnostic pitfalls [ J ] .
A JN R A m J Neuro radiol ,2000 ,21 (1 ) :74‐78畅
diol ,2002 ,23 (6 ) :1 038‐1 048畅
(收稿 2013‐12‐01 )
后循环脑梗死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Baidu Nhomakorabea
朱亚涛 白宏英 △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郑州 450014
【摘要】 目的 探讨后循环脑梗死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 。 方法 回顾性分析 86 例后循环脑梗死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 、 危险因素 、病变部位 、并发症及入院时 NIHSS 评分 ,运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这些因素与预后的相关关系 。 结果 86 例患者 中 ,预后良好者 65 例(75畅 6% ) ,严重致残者 19 例(22畅 1% ) ,死亡 2 例(2畅 3% ) 。 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发现 ,入院时 NIHSS 评分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呼吸系统感染并发症及混合组病变与预后相关 。 结论 入院时 NIHSS 评分高 、高同型半胱氨酸 血症 、梗死伴发呼吸系统感染及多组段病变者预后不良 。
【关键词】 后循环 ;脑梗死 ;预后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R743畅 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5110(2014)09‐0067‐02
后循环脑梗死 ( PCCI)占全部脑梗死的 15% ~ 20% [1] ,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及社会的发展 ,PCCI 有明显增多的 趋势 ,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 ,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 因 此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 ,以指导临床具有重要的意义 。
[12 ] Koch S , Rabinstein A , Falcone S ,et al畅 Diffusion‐w eig hted
imaging show s cy totoxic and vasogenic edema in eclampsia
[J ] .A JN R A m J Neuroradiol 2001 ,22 :1 068‐1 070畅
2 结果 86 例 PCCI 者中 ,预后良好者 65 例(75畅 6% ) ,其中男 42
例 ,女 23 例 ,平均年龄 (54畅 2 ± 2畅 1 )岁 ;严重致残者 19 例 (22畅 1% ) ,其中男 12 例 ,女 7 例 ,平均年龄 (69畅 4 ± 2畅3 )岁 ; 死亡 2 例(2畅 3% ) 。
表 1 PCCI 预后相关因素的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
因素
B
SE
Wald
P
OR
入院时 NIHSS 评分 ≥ 15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呼吸系统感染 混合组病变
3畅 182 2畅 647 1畅 889 0畅 936
0畅 820 0畅 774 0畅 423 0畅 267
4畅 732 4畅 418 10畅 557 13畅 130
dro me[J]畅 N Engl J M ed ,1996 ,334 (26) :1 743畅 [11 ] Casey SO ,Sampaio RC ,M ichel E ,et al畅 Posterio r reversible
encephalopathy syndrome :utility of fluid‐at 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 M R imaging in t he detection of co rtical and subcorti‐ cal lesions [J ]畅 A m J N euroradiol ,2000 ,21 :1 199‐1 206畅
[15] Covarrubias DJ ,L uet mer P H ,Campeau N G畅 Posterior reversi‐
ble encephalopathy syndro me : prog nostic utility of quantita‐
tive diffusion‐w eig hted M R images [J ]畅 A JN R A m J N euro ra‐
△ 通讯作者 :白宏英 ,E‐mail :hy bai@ 126畅 com
· 68 ·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 年 5 月第 17 卷第 9 期 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N ervous Diseases M ay .2014 ,Vol畅 17 No畅 9
[13 ] Casey S畅 “ T 2 Washout ” :an ex planation for normal diff usion
w eig hted images despite abnormal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
cient maps [J]畅 A m J N euro radiol ,2001 ,22 (8 ) :1 450‐1 451畅
者(6 分)分为预后不良组 ,无残障 (0 ~ 1 分 )和轻度残障者 ( 2 ~ 3 分)为预后良好组 。 1畅 4 统计方法 采用 SPSS 17畅 0 软件进行统计 ,计数资料 运用卡方检验 ,计量资料用 t 检验 ,先进行单因素分析 ,然后 对经单因素分析有意义者进行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 ,其 中检验水准 α= 0畅 05 ,P < 0畅 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1 材料和方法 1畅1 对象 收集我院 2011‐06 — 2013‐10 住院 ,经头颅 CT 或 M RI/DWI 确诊为 PCCI 者 86 例 ,男 54 例 ,女 32 例 ;年龄 27 ~ 92 岁 ,平均 (56畅 6 ± 4畅 2)岁 。 入选标准 : (1 )首次发病 ; (2)发病时间为 7 d 内 ;(3)所有患者均符合后循环脑梗死的 诊断标准(中华医学会第 4 届脑血管疾病会议制定 ) ;(4 )卒 中前无神经功能缺损者 。 排除标准 : (1)经头颅 CT 或 M RI 检查确定为头颅出血性 、脱髓鞘性 、肿瘤性病变及前循环缺 血的患者 ;(2)未经头颅 CT 或 M RI 检查者 ;(3 )发病到就诊 时间超过 7 d 的患者 ;(4)合并有严重的心 、肝 、肾功能衰竭的 患者 。 详细记录所有纳入患者 :(1 )一般临床资料 ;(2 )既往 病史 ;(3)入院时的症状 、体征及并发症 ;(4)入院当天的一般 生命体征 ;入院第 2 天行血常规 、尿常规 、血糖 、血脂 、血清同 型半胱氨酸(HCY )等检查 ;(5 )入院当天所有患者均进行 NIH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评分 ,并根据评分结 果初步评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 。 1畅2 影像学检查 根据头颅 CT 或 M RI/DWI 影像学表现 , 将病变部位分为 :(1)近段组 (延髓和部分小脑 ) ;(2 )中段组 (脑桥和部分小脑) ;(3 )远段组 (中脑 、丘脑 、枕叶 、颞叶和部 分小脑) ;(4)混合组 :指伴有以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组同时 受累的区域 。 1畅3 预后评定 对所有患者预后情况的评估 ,均使用改良 的 Rankin 残障量表 (mRS ) ,根据其分值估测患者预后的程 度 ,将其分为四种程度 ,其中将重度残障者 (4 ~ 5 分 )和死亡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2 组比较后 ,预后不良组患者平均 年龄较大 、入院时 NIHSS 的分值较高 、高脂血症和高同型半 胱氨酸血症多见 ,P 值分别 0畅 014 、0畅 000 、0畅 036 、0畅 002 ( < 0畅 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而其他影响因素如性别 、高血压 、 糖尿病 、抽烟 、脑卒中史 、心脏病史以及饮酒史等在 2 组间的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 P > 0畅 05 ) 。 发病部位在 2 组中比较 (P = 0畅 004 < 0畅 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并发症对 2 组的影 响 ,其中呼吸系统感染 P = 0畅 000 ( < 0畅 05 )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 ;而泌尿系统感染和脑心综合征 P 值分别为 0畅 268 、0畅 653 (均 > 0畅 05)无统计学意义 。
1畅 587
27畅 523
2畅 874
25畅 386
1畅 669
17畅 294
3 讨论 针对 PCCI 患者的预后 ,目前国内外大量的研究其结果
相差甚远 。 传统观点往往认为 ,PCCI 患者的致残率和病死 率很高 ,有报道曾提出可高达 90畅 0% 以上 ;而 NEMC‐PCR 研究中 心[2] 发 现 361 例 患 者 中 无 或 仅 有 轻 度 残 废 的 占 78畅 7% ,1 周以内的病死率为 1畅 9% ,1 个 月 后 的 病 死 率 为 3畅6% 。 洛桑卒中后循环登记中心研究显示 ,急性缺血性卒 中患者 3 周内的病死率为 4% [3] 。 本研究发现 86 例患者预 后不良的发生率为 24畅 4% ,其中严重致残率为 22畅 1% ,病死 率为 2畅 3% ,与传统观点有差异 。
0畅 003 0畅 009 0畅 018 0畅 037
8畅 591 5畅 463 3畅 861 2畅 504
注 :B :回归系数 ;SE :标准误 ;W ald :卡方值 ;P :P 值 ;OR :相对危险度 ;95% CI :95% 可信区间
OR 值的 95% CI
下限
上线
1畅 083
30畅 415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 年 5 月第 17 卷第 9 期 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N ervous Diseases M ay .2014 ,Vol畅 17 No畅 9 · 67 ·
pat hogenesis of hypertensive encephalopot hy [J ]畅 Radiology , 2000 ,217 :371‐376畅 [8] U w ato ko T , T oyoda K , Hirai Y ,et al畅 Reversible posterior leukoencephalopathy syndrome in a postpartum w oman with ‐ out eclampsia [J]畅 Intern M ed ,2003 ,42 (11 ) :1 139‐1 143畅 [9] Yano Y ,Kario K ,Fukunaga T ,et al畅 A case of reversible poste‐ rior leukoencephalopathy syndrome caused by transient hyper ‐ coagulable state induced by infection [J]畅 Hy pertens Res ,2005 , 28 (7) :619‐623畅 [10 ] Schw artz RB畅 A reversible posterior leukoencephalopat hy syn‐
将预后良好和不良作为因变量 ,以上 6 个经单因素分析 有意义者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 ,结果示 入院时 NIHSS 评分 ≥ 15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呼吸系统感 染及混合组病变这四个因素 P 均 < 0畅 05 ,且 95% 置信区间 下限均 > 1 有意义 ,提示这些因素与预后密切相关 。
[14 ] Ayanzen R H ,Bird CR ,Keller PJ ,et al畅 Cerebral M R venog ra‐
phy :no rmal anatomy and potential diagnostic pitfalls [ J ] .
A JN R A m J Neuro radiol ,2000 ,21 (1 ) :74‐78畅
diol ,2002 ,23 (6 ) :1 038‐1 048畅
(收稿 2013‐12‐01 )
后循环脑梗死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Baidu Nhomakorabea
朱亚涛 白宏英 △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郑州 450014
【摘要】 目的 探讨后循环脑梗死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 。 方法 回顾性分析 86 例后循环脑梗死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 、 危险因素 、病变部位 、并发症及入院时 NIHSS 评分 ,运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这些因素与预后的相关关系 。 结果 86 例患者 中 ,预后良好者 65 例(75畅 6% ) ,严重致残者 19 例(22畅 1% ) ,死亡 2 例(2畅 3% ) 。 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发现 ,入院时 NIHSS 评分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呼吸系统感染并发症及混合组病变与预后相关 。 结论 入院时 NIHSS 评分高 、高同型半胱氨酸 血症 、梗死伴发呼吸系统感染及多组段病变者预后不良 。
【关键词】 后循环 ;脑梗死 ;预后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R743畅 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5110(2014)09‐0067‐02
后循环脑梗死 ( PCCI)占全部脑梗死的 15% ~ 20% [1] ,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及社会的发展 ,PCCI 有明显增多的 趋势 ,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 ,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 因 此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 ,以指导临床具有重要的意义 。
[12 ] Koch S , Rabinstein A , Falcone S ,et al畅 Diffusion‐w eig hted
imaging show s cy totoxic and vasogenic edema in eclampsia
[J ] .A JN R A m J Neuroradiol 2001 ,22 :1 068‐1 070畅
2 结果 86 例 PCCI 者中 ,预后良好者 65 例(75畅 6% ) ,其中男 42
例 ,女 23 例 ,平均年龄 (54畅 2 ± 2畅 1 )岁 ;严重致残者 19 例 (22畅 1% ) ,其中男 12 例 ,女 7 例 ,平均年龄 (69畅 4 ± 2畅3 )岁 ; 死亡 2 例(2畅 3% ) 。
表 1 PCCI 预后相关因素的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
因素
B
SE
Wald
P
OR
入院时 NIHSS 评分 ≥ 15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呼吸系统感染 混合组病变
3畅 182 2畅 647 1畅 889 0畅 936
0畅 820 0畅 774 0畅 423 0畅 267
4畅 732 4畅 418 10畅 557 13畅 130
dro me[J]畅 N Engl J M ed ,1996 ,334 (26) :1 743畅 [11 ] Casey SO ,Sampaio RC ,M ichel E ,et al畅 Posterio r reversible
encephalopathy syndrome :utility of fluid‐at 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 M R imaging in t he detection of co rtical and subcorti‐ cal lesions [J ]畅 A m J N euroradiol ,2000 ,21 :1 199‐1 206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