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古代诗歌鉴赏知识清单总结(最新最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诗歌鉴赏
(
古代诗歌阅读涉及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四个基本点,其中“思想内容”是核心。
形象、语言和技巧是诗歌的“形”,“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则是评价诗歌的“神”,由“形”入“神”,体现了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
古代诗歌鉴赏是提高考生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理解与传承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
经常品读中国古代诗歌,可以感受古人的生活、思想与情感,能更加深刻地理解民族文化的内涵,丰富个人的情感体验,提高个人的修养,培养个人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审美品位。
一 鉴赏诗歌的形象
1.鉴赏景物形象
景物形象,是诗人的感情载体,也就是情中景。
抒情诗往往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的塑造,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
景象指作品中的景色、情景、状况、气象等,对应的手法是借景抒情;物象则是具体的某个物体的形象,如“柳”“月”“梅”,对应的手法是托物言志。
(1)景物形象的作用
主要作用 举例
营造氛围
如《琵琶行(并序)》中的“枫
叶荻花秋瑟瑟”,营造出与朋友离别时的萧瑟、落寞的氛围。
奠定情感基调
如柳永《雨霖铃》开头三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为全词奠定了凄凉、伤感的基调。
创设背景。
通过多个意象组合——意象群,为人物的活动提供背景或环境。
这种用法在山水诗、边塞诗中运用较多。
如王昌龄《从军行》中的“青海长云暗雪山”。
创设意境。
意境是作者描绘自然景物而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目的是让读者“临其境”或“入其境”,感知境界之妙和作者的情感。
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都是意境深远的诗句。
(续表)
主要作用
举例
衬托品性。
这种作用在咏物
如雪、竹、梅、松、鹤、荷
诗中较为普遍,在表达技巧上,常用象征手法或比喻修辞。
等,衬托人物品行高洁、性格坚毅、情感纯洁等。
表现情感。
诗歌结尾处的景物意象,一般起到渲染、突出情感的作用,甚至以景结情。
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唯见长江天际流”一句,就是以到天际流不尽的
长江水,表现对友人的依依
不舍和牵挂之情。
(2)常见意境的分类
类别举例
雄浑壮丽如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壮阔苍茫如李白《忆秦娥》“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苍凉悲壮如杜甫《旅夜书怀》“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闲适恬淡如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清幽明净如王维《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明丽清新如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萧疏凄寂如韦应物《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秋山起暮钟,楚雨连沧海”。
安谧美好如王维《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高远深邃如晏殊《蝶恋花》“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续表)
类别举例
淡雅幽远如秦观《浣溪沙》“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清冷幽静如王维《过香积寺》“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2.鉴赏事物形象
事物形象,指被诗人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
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情操和思想感情。
诗人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
诗歌中的事物形象主要是具有象征意义或具有特定含义的形象。
类别典型事物意象说明举例
送别类意象杨柳
“柳”与“留”谐音,
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
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
惜别的深情,以至许多
文人用它来传达怨别、
怀远等情思。
如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长亭
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
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
送行。
在古诗词中,它
成为一个蕴含着依依
惜别之情的意象。
如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南浦
南浦多见于水路送别
的诗词中。
如白居易《南浦别》“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酒
酒在排解愁绪之外,还
饱含着深深的祝福。
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以酒抒写别离
之情、祝福之意。
思乡类意象月亮
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
亮是思乡的代名词。
如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鸿雁
鸿雁是大型候鸟,常常
引起游子思乡怀亲和
羁旅伤感之情,因此诗
如李清照《一剪梅》“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人常常借雁抒情。
双鲤古时人们多以鲤鱼形
状的函套藏书信,因此
不少文人也在诗文中
以鲤鱼代指书信。
如赵令畤《蝶恋花》“蝶去莺飞无处问,隔水高楼,望断双鱼信”。
捣衣月下捣衣,风送砧声,
这种景象,不仅让思妇
伤情,也最易触动游子
的情怀,因此捣衣也是
思乡主题的传统意象
之一。
如李白《子夜吴歌(其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续表)
类别典型事物意象说明举例
愁苦类意象
梧桐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梧
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
如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芭蕉
在古诗文中,它常与孤
独、忧愁,特别是离情
别绪相联系。
如李清照《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
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
有余情”,把伤心、愁闷一股脑儿倾吐出来。
流水
水在我国古代诗歌里
常和绵绵的愁思连在
一起,多传达人生苦
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
哀愁。
如李煜《浪淘沙》“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猿啼
古诗词中常常借助猿
啼表达一种悲伤的感
情。
如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杜鹃鸟
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
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
宇。
后来禅位退隐,不
幸国亡身死,死后灵魂
化为杜鹃鸟,暮春苦
啼,以至于口中流血,
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
腑。
于是古诗中的杜鹃
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
征。
如李白《蜀道难》“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如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斜阳(夕
阳、落日)
多传达凄凉失落、苍茫
沉郁之情。
如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抒怀类意象
菊花
菊花一直受到文人墨
客的青睐。
有人称赞它
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
它清高的气质。
如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陶渊明也写了很多咏菊
诗,将菊花素雅、淡泊的形象与自己不流俗的志趣十分自然地联系在一起,如“采
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续表)
类别典型事物意象说明举例
抒怀类意象梅花
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
放,然后引出烂漫百
如陆游《卜算子·咏梅》中“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两句,借梅花来比喻
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王冕《墨梅》中“不要人
花,因此梅花傲雪、坚强、不屈不挠的品格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
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来写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
松柏《论语·子罕》中说: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
后彫也。
”后人多以松
柏的耐寒,来歌颂坚贞
不屈的人格,形象鲜
明,意境深远。
如李白《赠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
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
竹竹亭亭玉立,挺拔多
姿,以其“遭霜雪而不
凋,历四时而常茂”的
品格,赢得古今诗人的
喜爱和称颂。
如郑板桥《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
西南北风”,赞美了立于岩石之中的翠竹坚定顽强、不屈不挠的风骨和不畏逆境、
蒸蒸日上的禀性。
黍离“黍离”常用来表示对
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
伤感之情。
如王安石《金陵怀古》“黍离麦秀从来事,且置兴亡近酒缸”。
冰雪古代诗歌中,常以冰雪
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
贞、品格的高尚。
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草木古代诗歌中常以草木
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
盛衰兴亡的感慨
如姜夔《扬州慢》“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续表)
类别典型事物意象说明举例
爱情类意象
红豆
红豆,又称“相思子”,
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
思。
如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莲
与“怜”音同,所以古
诗中有不少诗句借
“莲”来表达爱情。
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连理枝、
比翼鸟
连理枝,指两棵树的枝
干合生在一起;比翼
鸟,此鸟仅一目一翼,
雌雄须并翼飞行。
古典
诗歌里用它们比喻恩
爱夫妻。
如白居易《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
愿为连理枝”。
战争类意象投笔
《后汉书》载:班超家
境贫寒,靠为官府抄写
文书来生活。
他曾投笔
感叹,要效法傅介子、
张骞立功边境,取爵封
侯。
后来就用“投笔”
指弃文从武。
如辛弃疾《水调歌头》“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
长城
《南史·檀道济传》记
载,檀道济是南朝宋的
大将,权力很大,受到
如陆游《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君王猜忌。
后来宋文帝借机杀他时,檀道济大怒道:“乃坏汝万里长城!”很显然是指宋文帝杀害将领,瓦解自己的军队。
后来就用“万里长城”指守边的将领。
楼兰“楼兰”代指边境之
敌,用“破(斩)楼兰”
指建功立业。
如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
楼兰终不还”。
柳营指军营。
《史记·绛侯
周勃世家》记载:汉文
帝时,细柳营主将为周
亚夫。
细柳营纪律严
明,军容整齐,连文帝
及随从也得经周亚夫
的许可才可入营。
后多
用“柳营”称纪律严明
的军营。
如王维《观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续表)
类别典型事物意象说明举例
战争类意象请缨
汉武帝欲派使节出访
南越,令南越归顺汉
朝,此次出访的危险性
可想而知。
终军主动请
求说:“愿受长缨,必羁
南越王而致之阙下。
”
后以“请缨”比喻主动
请求担当重任。
如岳飞《满江红·遥望中原》“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
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
渡清河洛”。
羌笛
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
到“羌笛”这个意象,
羌笛发出的凄切之音,
常让征夫怆然泪下。
如王之涣《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闲适类意象五柳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载:宅边有五柳树,因
以号为焉。
后来“五柳”
就成了隐者的代称。
如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
柳前”。
东篱
陶渊明《饮酒》:“采
菊东篱下,悠然见南
山。
”后来多用“东篱”
表现辞官归隐后的田
园生活或娴雅的情致。
如李清照《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三径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中有“三径就荒”一句,
后“三径”就用来指代
隐士居住的地方。
如白居易《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
3.鉴赏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人的艺术形象。
包括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和抒情主人公自身的形象。
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即诗人在诗歌中塑造的诗人以外的人物形象。
如《赤壁怀古》中的周瑜、《长恨歌》中的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形象。
抒情主人公自身的形象,即诗人自己。
如《雨霖铃》中的“我”、陶渊明《饮酒》中所塑造的形象。
常用术语有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心忧天下、忧国忧民、寄情山水、归隐田园、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矢志报国、慷慨愤世、送别友人、思念故乡、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爱恨情长、建功立业、悯农怜农、热爱山川、寂寞惆怅、饱经磨难、顾影自怜、形单影只、百无聊赖、零落漂泊、情趣高雅、悠闲自得、怡然自得、夜不能寐、幽独苦闷、辗转漂泊、羁旅天涯等。
常见形象举例
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如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李白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塑造了一个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胸怀。
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
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禁悲从中来,伤怀落泪。
诗中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有才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如陆游和辛弃疾。
两位诗人的许多诗歌都表达了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
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
送别友人、思念故
乡的形象
李白《赠汪伦》、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献身边塞、反对征
伐的形象
王翰《凉州词》、王昌龄《出塞》
爱恨情长的形象柳永《雨霖铃》
二鉴赏诗歌的语言
1.分析炼字型
(1)分析关键词语
类别作用举例
名词由于意象的独特性或
代表性,我们可以通过
一些意象名词理解作
者的思想或感情,尤其
是多个名词连用时,意
象的组合会营造出一
定的意境。
如杜牧的《江南春》“水村山郭酒旗风”,用多个名词罗列了水村、山城、酒旗、风几个意象,
让我们领略到了江南春天的特有风情。
动词巧用动词可以使诗歌
意象化静为动,形象生
动。
如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一个“闹”字,将烂漫的大好春光描绘得活灵活现,呼之欲出;
张先的“云破月来花弄影”,一个“弄”字把诗人欣赏月下花枝在轻风中舞动的美写出来了。
(续表)
类别作用举例
形容词形容词不仅可以从形、
声、光、色等方面点出
形象的特点,还能传达
出作者的感情。
巧用形
容词可绘景摹状,化抽
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
形,使人如闻其声,如
见其人,如触其物,如
历其境。
如“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纷纷”两字写出了蜂忙蝶乱的情状,动情地表现出
晚春雨后特有的美景。
活用的词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
字、炼意的需要,常常
改变诗词中某些词语
的词性,这些地方,往
往就是一首诗的“诗
眼”。
如何逊“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中的“暗”,王维“日色冷青松”中的“冷”,均为形容词
的使动用法,它们化腐朽为神奇,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感染力。
副词副词的锤炼恰到好处
时,可以获得疏通文
气,开合呼应,悠扬委
曲,活跃情韵,化板滞
为流动等艺术效果。
如“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作者用了一个“忽”
字,取漫不经心而恰到好处之意,“闺中少妇”登翠楼时兴冲冲,而因闯入眼帘的柳色想起了丈
夫,突然伤感起来,这种情绪上的变化仅一“忽”字就传达得淋漓尽致,而这正是本诗耐人寻味
之处。
数量词经过精心选择提炼的
数量词,可以产生丰富
隽永的诗情。
如杜甫的《曲江二首》之一中“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落下一片花瓣都要减掉一
层春色,而今万点飘坠,落花纷纷,更使人烦恼愁闷。
通过描写“一片花飞”“风飘万点”的残
春景色,抒发了诗人满腹的怨愁。
叠词叠词能增强语言的韵
律感或起强调作用。
如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拟声词拟声词可以使诗文更
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
其境之感。
如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萧萧”的落叶声唱和着“滚滚”的
水势,使人觉得气象万千。
更重要的是,从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苦痛。
表颜色的词
表颜色的词一般起到
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
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
气氛的作用。
欣赏时可
抓住以下几点:①抓住
能表现色彩组合的字
眼,体会诗歌浓郁的画
意与鲜明的节奏;②抓
住能表现鲜明对比色
彩的字眼,体会诗歌感
情色彩的浓度;③抓住
表现单一色彩的词也
能体会到诗人的浓情。
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
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感。
(2)分析诗眼
说明举例
诗眼就是一首诗或某句中最能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情感态度的,具有概如柳宗元的《江雪》,诗眼应为“独”字。
从全诗意思看,它紧承前文“鸟飞绝”“人踪灭”“孤舟”,勾画出一幅“冰雪独钓图”:千山耸立,万径纵横,但山无鸟飞,径无人行,只有一叶孤舟,一个孤独的垂钓者。
从诗歌形象上看,“独”字准确形象地刻画出钓者远离尘俗、傲岸不群的个性特征。
从本诗的写作背景看,“独”字准确地展示出作者“永贞革新”失败后连遭贬斥的孤独景况,也展现了作者始终顽强不屈的精神状态。
括性、生动性或
情趣性的词语,
它往往是诗中
最精练传神的
一个词语。
2.品味语言型
常用术语有清新、朴素、平实、华丽、绚丽、幽默、诙谐、庄重、简约、简洁、精练、精当、生动、凝练、洗练、含蓄、明快、通俗、口语化、明白如话、豪放、雄奇、直率、婉约、婉转、风趣、工丽、苍凉雄健、委婉蕴藉、飘逸洒脱、苍凉悲壮、自然流畅、沉郁顿挫、清新典雅、婉约凄切、新鲜活泼、气势磅礴、奇特新颖等。
类别特点举例
清新自然用语新颖,不落俗套,不加
雕饰,率真朴素,多用口
语,较少炼字,读来平白如
话,自然生动,韵味无穷。
常见于大部分山水田园诗
人的诗中,诗风比较亮丽,
语言浅显而有新意。
孟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
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平淡质朴语言朴实无华,选用确切
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
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
刻,又平易近人。
表面看来
句句平淡,平淡之中又蕴
含着诗人超脱尘世,悠然
自得的情趣。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
旧林,池鱼思故渊。
华美绚丽有富丽的辞藻、绚烂的色
彩、奇幻的情思。
辞藻华
丽,对仗工整,构成一幅色
彩鲜明的画面。
全诗显得
色彩缤纷,景象绮丽,变幻
莫测,充满绚丽飘逸之美。
李商隐《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委婉含蓄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
叙述,而是曲折地倾诉,言
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
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
体味。
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
时。
婉约细腻这种风格往往体现出“曲、
细、柔”的特点,曲径通幽,
情调缠绵,表达感情细如
抽丝。
李清照《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续表)
类别特点举例
明快简洁语言是直接的,明朗的,爽
快的,泼辣的,往往斩钉截
铁,一语破的。
白居易《白云泉》: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悲壮慷慨出语高昂,充满着对时代
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于
时,或感时伤乱,忧国忧
民,心中郁结,愤慨不平。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雄奇豪放骨力挺健,气势雄伟。
多用
气势雄昂和节奏奔放的语
言来塑造博大新奇的形
象,营造恢弘阔远的意境。
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沉郁顿挫深沉蕴藉,用一种苍老遒
劲的笔调去描绘广阔的社
会生活,而在所描绘的生
活画面上笼罩着凝重深沉
的忧郁色彩和悲剧气氛,
配之相适应的严格诗律和
铿锵的音韵。
作者似乎有
千言万语积压在胸,而后
沉吟再三,勃发于笔端。
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
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三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1.表达方式
类别特点举例
记叙记叙人物的经
历或事情的发
生、发展、变化
过程。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陆游《书愤》)用叙述的方式写诗人在抗金前线的值得纪念
的往事。
描写用生动形象的
语言对人物、事
件、环境作具体
的描绘和刻画。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皓月当空,月光洒在松树间;山泉清冽,淙淙流泻
于山石上。
描写出了山居幽清明净的自然美。
议论对人和事物的
好坏、是非、价
值、特点、作用
等所表示的意
见。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稹《菊花》)点出喜爱菊花的原因和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
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抒情表达作者的爱
憎、好恶、喜怒、
哀乐等主观感
情。
有直接抒
情,也有间接抒
情。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温庭筠《商山早行》)首联中起句以时间、事件、环境三者相互照应,
写出旅客的辛劳,对句直抒诗人的感慨。
“客行”与“故乡”相比较,自然生出一个“悲”字来。
2.修辞手法
类别特点举例
比喻化深奥为浅显,
化平淡为生动,
化抽象为具体,
化烦冗为简洁。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望洞庭》)诗歌巧妙地以“螺”来打比方,将皓月
银辉下的山比作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
比拟化物为人,亲切
自然,生动活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
锦官城。
”(杜甫《春夜喜雨》)诗歌细腻生动地描绘了春夜雨景,以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夜雨的神
泼,具体形象。
奇,作者的喜悦之情跃然纸上。
谐音双关在有些诗歌,尤
其是民歌中,作
者为了表达出
一种委婉含蓄
的情感,往往采
用谐音双关的
修辞手法。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刘禹锡《竹枝词》)“晴”
与“情”同音,是双关隐语。
从前两句诗意看,女方在杨柳飘拂、波平浪静的江边行船,听到岸上爱恋
她的青年在对她唱歌言情,但情传得含蓄。
排比结构紧凑,文意
贯通;增强诗歌
的气势及感染
力。
“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
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为击贼笏,逆竖
头破裂。
”(文天祥《正气歌》)诗歌句式呈现散文化的特点,但通过一系列的排比句的使用,同样达
到了工整绵密的艺术效果,增强了诗歌气势。
夸张突出特征,强化
感情;烘托气
氛,增强感染
力。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李白《秋浦歌》)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竟有“三千丈”那么
长,可见愁思的深重。
对偶结构对称,形式
整齐;节奏鲜
明,音节和谐;
高度概括,富有
表现力。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这首诗四联八句,句句皆对仗,对得圆浑自然,
不见斧凿之痕。
“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
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
更重要的是,从这里感受到了诗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苦痛。
借代不直接写出事
物的本名,而是
借用与它相关
的事物来代替
所要表达的事
物,使用借代的
手法可以使语
言形象生动。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如梦令》)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
花,写出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续表)
类别特点举例
反问用问句的形式
表达确定的意
思。
用来加强语
气,表达强烈感
情。
“江东弟子今犹在,肯为君王卷土来?”(王安石《叠题乌江亭》)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历
史之必然。
设问先提出问题,接
着自己把看法
说出。
问题引
入,带动全篇,
中间设问,承上
启下,结尾设
问,深化主题,
令人回味。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
”(阿鲁威《双调·蟾宫曲》)以设问开篇,点明题旨,引
起下面分层次地叙述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
3.表现手法
类别特点举例
细节或写人物的一“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杜牧《过华清宫》)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