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春-西南大学《教学论所有作业

2016年春-西南大学《教学论所有作业
2016年春-西南大学《教学论所有作业

2016年春《教学论》?

第一次作业?

1.班级教学: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序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2.行为目标:是以具体的、可操作、可观测的行为的形式来陈述的教学目标,它指明教学活动后学生所发生的行为变化。??

3.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之中,为使教师的专业水平继续提高、不断获取反馈信息,以便改进教学而进行的系统性评价。它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进行,目的是为了找出教师工作中的不足,为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提供依据。??

4.表现性评价:对学生在实际完成某任务或一系列任务时,所表现出的在理解与技能方面的成就,以及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学习态度、努力程度、问题解决能力等的评定,称为表现性评价。??

5、档案袋评价:是指教师和学生有意地将各种有关学生表现的材料收集起来,并进行合理的分析与解释,以反映学生在学习与发展过程中的努力、进步状况或成就。??

6.课程评价:是对老师一堂完整的教学课程的综合评价。??

7、发现式教学:是学生通过自己再发现知识形成的步骤,以获取知识并发展探究性思维的一种教学方式。??

8、个别化教学:是为满足每个学生的需要、兴趣和能力而设计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9、隐性课程:是指在学习环境,即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中习得的非预期或非计划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这种环境就是非正式的、潜在的课程。??

10、区分度:又叫试题的鉴别力,是指测验能否拉开分数距离的指标???

11、座位模式:是指为满足教学活动对教学空间的不同需要,将教室内课桌椅按照一定的形式的排列,它是一种教学空间的组织形式??

12.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要求,在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行为方式的总称。?? 13.教学设计:是指在进行教学活动之前,根据教学目的的要求,运用系统方法,对参与教学活动的诸多要素所进行的一种分析和策划的过程。简言之,教学设计是对"教什么”和"如何教”的一种操作方案。??

14、活动课程:又称"经验课程”、"儿童中心课程”,是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通过学生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而实施的课程?

15、校本课程:是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理念,适应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以本校教师为主,充分利用所在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所开发的课程。??

16、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比较性的研究和探究活动,探求问题的答案而获得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是一种学生的学习方法,就是以类似科学研究的过程、方法和形式进行学习.??

17、教学评价:是对教学工作质量所作的、分析和评定。它以参与教学活动的教师、学生、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教学设备、场地和时间等因素的有机结合的过程为评价对象,是对教学活动的整体功能所作的评价。??

18、课堂:是在一个大教室内设计若干个功能不同的活动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在不同的活动区进行相应的学习活动,形式不固定。教师的职责是为学生的学习创设并布置好学习环境,并提供指导??

19、教学:是指教师和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以教材为中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活动中,通过沟通、交流与合作,促进学生掌握知识与自我发展的活动。??

20.难度:难度指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方面的各种问题的难度。??

21.综合课程:是指打破传统的分科课程知识领域,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科领域构成的课程。综合课程是一种主张整合若干相关联的学科而成为一门更广泛的共同领域的课程??

总结性评价:是对活动结果的评价,它的目的在于评判活动的效果。??

第二次作业?

1.学校教学活动的基本功能有哪些??答:(1)传播知识与发展能力;(2)形成技能和培养能力;(3)培养与发展个性。??

2.什么是教学内容的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

答:纵向组织又称序列组织,是指按照一定的准则以先后顺序排列教学内容。?横向组织是指打破学科的界限和传统的知识体现,将各门学科的知识联系起来,以便让学生有机会更好地将各门学科的知识联系起来,从而更好地探索社会和个人最关心的问题。??

3.教师教学艺术风格的形成要经历哪几个阶段??

答:教师教学艺术风格的形成大致要经历四个阶段:模仿性教学阶段、**性教学阶段、创造性教学阶段、艺术性教学阶段。??

4.教学设计的程序有哪些??

答:教学设计作为对教学活动系统规划、决策的过程,其程序包括:教学设计背景分析、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评价。(1)确定教学目标;(2)进行教学任务分析;(3)起点行为分析;(4)编写教学具体目标;(5)设计标准参照试题;(6)开发教学策略;(7)设计教材选择与开发;(8)设计与实施形成性评价;(9)进行教学监控与调整;(10)设计与实施总

结性评价。?

5.上好一节课有哪些基本要求??

答:一堂好课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1)教学目的明确。即教师要明白这堂课要掌握哪些知识、技能,要养成哪些行为方式和品格、要有怎样的态度、要学会什么方法等。?

(2)教学内容正确。是指教师教授的知识必须是科学的、确凿的、符合逻辑的,技能或行为要符合规范,并且要求学生作出的反应同样是正确的。?

(3)教学方法恰当。是指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较佳的方法进行教学。?(4)课堂组织得当。是指课的进程次序分明、有条不紊、课的节奏紧凑,不同任务变换过渡自然,课堂秩序良好。?

(5)师生积极性高。气氛热烈,是指课应自始至终是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6)教学效果显着。??

6.形成性目标的含义和优点。?

答:形成性目标是在教学情境中随着教学过程的展开而逐渐形成的教学目标。?

其优点是形成性目标强调教学目标的过程性、逐渐形成性,这克服了过程与结果、手段与目的之间的二元对立,同时可以带来教学活动的丰富性、拓展性,使得教学目标更加切合

教学的实际情境。??

7.程序教学的原则要求是怎样的??

答:把教材分为小步子,学生对所学内容作积极反应,反应后即刻反馈,尽量降低错误率,教学应自定步调。??

8.分层次教学的优点是什么??答:(1)充分照顾了学生的发展差异,能够因材施教。?(2)消除了智力歧视,易被学生接受。?

(3)分层次教学内含的竞争机制,使得学生在不断流通的过程中,接受挑战,实现跨越,从而易形成生动活泼、互帮、互助、互赶的教学局面,形成多向互动的课堂教学局面,而且减轻了学生学习负担,提高了学生学习成绩。??

9.教学艺术的共性特征有哪些??

答:教学艺术的共性特征有:形象性、情感性、独创性、个性化、实践性。??

10.为什么说教育目标包含教学目标??答:(1)教育目标是一个关于教育活动之预期结果的总的概念,是指一定的教育活动所要促成的预期的身心变化。??

11.教学内容选择的基本准则是什么??答:(1)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基础性。?(2)教学内容应该贴近社会生活。?(3)教学内容应该符合学生实际。??

12.课堂管理的内容包括哪些??

答:课堂管理的内容至少包括两方面的内容:课堂教学管理

和课堂纪律管理。??

13.为什么说教学设计不同于传统备课。?答:(1)传统教学中的备课往往是从教师的主观愿望出发,以教师为中心,凭借教学经验、主观意志进行安排和策划,其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较低。?

(2)教学设计,在系统理论的指导下,在最大程度上摆脱了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树立了崭新的教学理念,即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要以学生的"学”为教学设计的出发点,遵循了学习的内在规律。??

14.教学环境的特点是什么??

答:教学环境的特点是具有特定的环境区域、具有特定的环境主体、具有特定的环境内涵。??

15.贯彻与实施教学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答:⑴发挥教学原则的整体性功能和作用。?⑵运用教学原则要处理好科学与人文的关系。?

⑶实施教学原则要处理好继承与发展、引进与吸收的关系。??

16、课的基本操作程序是怎样的??

答:课的基本操作程序是:组织教学、检查复习、教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1)组织教学,既是课堂管理又是指示一节课的教学任务和引起学生注意的过程。说它是课堂管理,是指教师要了解学生出勤情况,维持课堂纪律和秩序。?

(2)检查复习,是指检查学生的课外预习或复习情况,已学过的内容的掌握情况,适当复习旧知识等。检查复习可起到旧课向新课过渡的承上启下的作用。?

(3)教新教材,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获得进一步的发展,这是课的结构中最重要的一个程序。? (4)巩固新教材,是要求学生在理解新教材的基础上,当堂能牢记或熟练掌握新教材。为了巩固新教材,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复述、自学辅导、练习或概括性讲授等方法。? (5)布置课外作业,一方面要求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对新教材的理解,另一方面要求学生预习下一课或下一阶段的教学内容,为进一步发展做准备。预习是教学取得主动的重要保证,不可忽视。教师布置课外作业,要注意学生的用脑卫生,练习要少而精,不搞题海战术折磨学生。??

17、教师教学工作评价包括哪几种形式??

答:教师教学工作评价有以下五种形式:?1.领导评价。2.学生评价。?3.同行评价。?4.教师自评。5.专家评价??

18、运用讲授式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以问题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指教师或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在教师组织和指导下,通过学生比较**的探究和研究活动,探求问题的答案而获得知识的方法。?运用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如下:?

(1)教师要努力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发现的良好

的教学情境。?

(2)要依据学科教学目标的整体要求,依据具体教学内容的特点,依据学生实际已有的和可能的发展水平,选择和确定探究发现的问题(课题)与过程。?(3)有序组织教学,积极引导学生的探究发现活动。?

第三次作业?

1.研究性学习就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答:错误。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生的学习方法。就是以类似科学研究的过程、方法和形式进行学习。??

2.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很低,教学评价应以教师的外部评价为主。?

答:错误。教师的外部评价与学生的自我评价应该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我们仅重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只强调外部评价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而忽视学生的自我评价以及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我们的教学就很难发展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以及自我教育能力、终身学习能力。??

3.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不能由教师教的活动所取代的认知活动。?

答:正确。在教学过程中,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学习活动才能达到教学目标,其他任何人无法替代学生的认知活动和情感体验。学生唯有通过自己的思考才能认识客观世界、认识社会,把课程、教材中的知识结构转化、纳入到自身的认知

结构中去;学生唯有发挥主观积极性,才能在主动探究的学习中锻炼自己,发挥自己的才能;学生唯有经过自己的体验,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4.教学目标的表述包含行为动词、情境或条件两个要素。? 答:不全面。教学目标的表述应当包含四个要素:行为主体、行为动词、情境或条件、表现水平或标准。??

5.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

答:正确。所谓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是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掌握知识、发展能力,而且会形成和改变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是教学论中的一个基本教学规律。首先,教学过程中所传授的各门学科知识,总会使学生在获得一定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同时,形成相应的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立场、观点和态度,从而对学生的价值观、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旨在掌握特定学科知识的学习活动本身也具有巨大的潜在的教育性。就是说,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什么方法进行学习会极大地左右他们的态度和性格。比如,如果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或机械地模仿教师所传授的东西,则往往养成盲从的态度和性格;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唤起学生积极的探究精神,引导学生逐步自主地解决问题,就有可能养成学生自主地、创造性地实现目标的态度和性格。第三,教学过程中形成的特定的班级社会气氛和人际关系的性质也影

响着学生的品德和性格。??

6.在"教”和"学”这一主要矛盾中,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教”,即教师的教是教学中的关键问题。??

答:错误。学生的学是教学中的关键问题,教师的教应围绕学生的学展开。在教学过程中,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学习活动才能达到教学目标,其他任何人无法替代学生的认知活动和情感体验。学生唯有通过自己的思考才能认识客观世界、认识社会,把课程、教材中的知识结构转化、纳入到自身的认知结构中去;学生唯有发挥主观积极性,才能在主动探究的学习中锻炼自己,发挥自己的才能;学生唯有经过自己的体验,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7.课堂教学的生命价值观就是在教学活动中要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

不全面。?所谓课堂教学的生命价值观,所强调的是课堂教学是师生真实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师生人生中的一段重要的生命历程,在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不仅有学生生命的成长与发展,而且有教师的专业成长。??

8.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不能由教师教的活动所取代的认知活动。??

答:正确。在教学过程中,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学习活动才能达到教学目标,其他任何人无法替代学生的认知活动和情感体验。学生唯有通过自己的思考才能认识客观世界、认识

社会,把课程、教材中的知识结构转化、纳入到自身的认知结构中去;学生唯有发挥主观积极性,才能在主动探究的学习中锻炼自己,发挥自己的才能;学生唯有经过自己的体验,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9.教育目标即教学目标?

答:错误。教育目标是一个关于教育活动之预期结果的总的概念,是指一定的教育活动所要促成的预期的身心变化。教学目标是关于教学活动的预期结果所要达到的标准、要求所作的规定或设想.??

10.课堂气氛对学生学习及教学活动的开展影响不大。?

答:错误。课堂气氛,又称课堂心理气氛,主要是指学生在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情绪、情感状态。课堂气氛可以影响学生的态度、行为及学习结果,对教学活动的开展起着维持、定向的作用。??

11.苏格拉底式研讨评定法是把学生考试分数和考场表现作为学生学业成绩评定的一个部分,从根本上让学生更有效地思考,并为自己的见解提出证据。这是一种质性评价的方法。?答:错误。苏格拉底式研讨评定法是把“班级参与”和“课堂讨论"中表现行为学生学业成绩评定的一个部分,从根本上比学生更有效地思考,并为自己的见解提出证据,这是一种质性评价的方法。??

12.教学模式即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程序。?

答:错误。?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围绕某一教学主题,形成相对稳定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教学范型和活动程序。教学模式的要素包括:教学理念、结构、程序。??

13.教学设计与传统备课是有区别的。?

答:正确。教学设计作为对教学活动系统规划、决策的过程,其程序包括:教学设计背景分析、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评价。??

14、分层次教学模式是落实"因材施教”的有效策略。?答:正确。分层次教学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在思维发展水平、智力和认知结构方面存在的差异,确立不同的教育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既照顾了优秀学生"吃不饱”的现象,又解决了一般学生"吃不了”的问题,同时也为学生个性发展与选择学习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发挥其最佳水平。???

第四次作业?

1、如何为学生布置合理的作业??答:(1)布置有意义的学习任务。学习任务应该与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水平、经验水?

平相适应;学习任务应该与训练目标相关,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应该是巩固新知识的过程;学习任务应该是积极有效的。(2)布置学习任务应该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3)学习任务的内容与形式应该多样化。(4)针对学生不同的能力

水平,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

2.如何理解课堂教学的生命价值观??答:所谓课堂教学的生命价值观,所强调的是课堂教学是师生真实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师生人生中的一段重要的生命历程,在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不仅有学生生命的成长与发展,而且有教师的专业成长。?从学生的角度看,课程教学活动是他们学校生活的最基本的构0成部分,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主动的参与、积极的探究,达到对世界的认识,使自己的认识水平不断提高,与此同时,也使自己的学习兴趣和求知**得到满足,使自己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得到锻炼,从而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健全。?从教师的角度看,课堂教学是教师职业生活的最基本的构成,教师在课堂上不只是完成外界所交付给他的任务,不只是为了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单向付出,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逐步加深对教师职业的认识,形成责任感和使命感,产生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的愿望和动机,意识到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对于搞好本职工作的重要性等,而这些对于教师的发展完善而言,是有着积极意义的。教师能够在自己事业追求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服务社会,同时也提高自己,不断进步。??

3.如何理解教学过程的本质??答:(1)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一方面,教师与学生是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另一方面,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以课堂为主渠

道展开。?

(2)教学过程是教学认识过程与人类一般认识过程的统一。人类的一般认识总是始于对事物和现象的感性认识,再通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最后通过实践检验所获得的理性认识。教学认识过程的特殊性表现在学生认识的特殊性与教师认识的特殊性两方面。?

(3)教学过程是教养与教育的统一。"教养”是指体现于各门学科中的学科知识,"教育”道德教育、思想品德教育。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是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掌握知识、发展能力,而且会形成和改变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教学过程中的教养与教育彼此具有相对关联性,又互为基础、互为前提、相互制约。??

4.当前教学评价的发展趋势是什么??答:发展趋势是:(1)以质性评价整合与取代量化评价。质性评价是对量化评价的补充与革新。(2)既重视学生在评价中的个性化反映方式,又倡导学生在评价中学会合作。新的教学评价在功能上突破了传统评价那种甄别与选择的倾向,建立一种旨在促进每一位学生进步与提高的发展性评价。(3)强调评定问题的真实性、情境性。(4)评价不仅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结论,而且重视得出结论的过程。??

5.分组教学的优点。?

答:分组教学的优点有:?

(1)有利于因材施教。分组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水平,甚至不同的兴趣分成几个小组,对不同的组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能适应学生的能力和要求,照顾了学生的差异。?(2)有利于“英才教育”。班级授课,教师组织教学时更多是面向中等学生,优生常感到“吃不饱”和太容易而厌倦学习。分组教学能较好照顾尖子学生的特点,满足其强烈的求知欲和

需要,有利于英才的培养。?

(3)有利于教师组织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6.如何优化师生人际关系??

答:优化师生人际关系要做到以下几点:?

(1)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是建立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的根本保障;?(2)深入了解学生,从内心深处作学生的良师益友;?(3)解决好相关师生问题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 (4)掌握最基本的教育、教学方法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环节??

7.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的优缺点及二者在学校课程体系中是怎样的关系??答:学科课程的优缺点:?

学科课程也称分科课程,是一种主张以学科为中心来编定的课程。主张课程要分科设置,分别从相应科学领域中选取知识,根据教育教学需要分科编排课程,进行教学。??学科课程的优点在于:?

(1)以浓缩的形式集纳人类在各个基本学科领域探索的成果,间接经验的容量较大,有利于系统传承人类文化遗产;? (2)便于按知识逻辑顺序组织教材,使知识系统化,有利于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3)有助于组织教学与评价,便于提高教学效率。??学科课程的主要缺点有以下几点:?

(1)科目繁多的学科课程导致总体课程体系臃肿不堪,同时也会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

(2)学科课程以分门别类的方式组织和编排,而学生的现实生活却是完整的,这种课程上的人为的割裂,造成学生认知结构的支离破碎,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发展。??(3)由于学科划分过细,造成知识面过窄,内容偏深偏难。? (4)各学科相互分离,彼此孤立,造成学习内容相互分离甚至脱节。?

(5)具体的某门学科课程对于该学科的一位未来专家或专业工作者来说是必备的,但对于其他学生来说也许是多余的,因为它们与日常生活和学生的经验缺乏联系。学科自身的需要与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往往有冲突,学科教师面临这种冲突时,往往容易牺牲学生的利益,迫使学生服从学科的要求。?活动课程的优缺点:?

活动课程也称经验课程、儿童中心课程。是与学科课程对立的课程类型。它以儿童从事某种活动的兴趣和动机为中心组织课程。因此,活动课程也称动机论。?活动课程的思想可以

溯源到法国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家卢梭。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杜威和克伯屈发扬了这一思想,杜威的课程为“经验课程”或“儿童中心课程”。??相对于学科课程而言,活动课程具有以下优点:?

(1)重视学生的需要与兴趣,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

(2)强调教材的心理组织,有利于学生在与文化,与科学知识的交互作用的过程中,获得人格的不断发展;?

(3)强调实践活动,重视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直接经验,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重视课程的综合性,主张以社会生活问题来统合各种知识,有利于学生获得对世界的完整认识。??

活动课程的缺点主要有:?

(1)过分地夸大了儿童个人经验的重要性,忽视系统的学科知识的学习,容易导致“功利主义”;?

(2)忽视儿童思维力和其他智力品质的发展,往往把儿童日常生活中个别经验的作用绝对化而不顾及这些经验本身的逻辑顺序,结果学生只能学到一些支离破碎的知识,降低了学生的系统知识水平;?

(3)对于习惯了学科课程的讲授方式的教师而言,活动课程的组织较困难。?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关系:?

作为学校课程体系的两部分,活动课程和学课程都以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为自己的根本任务,只是二者发挥作用的角度和侧重点有所不同。学科课程的目标侧重于让学生掌握基础的系统文化知识,具备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在此基础上致力于学生基本素质全面和谐地发展;活动课程的目标则在于通过各类实际活动,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

第一,两类课程在目标上是一致的。第二,两类课程在内容上是互补的。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同内容的知识的互补。二是不同形式的知识的互补。第三,两类课程在学习活动方式上是互促的。第四,两类课程在功能上是整体优化的。?

综上所述,可以把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关系概括为:两类课程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所占的课时比例有多少之分,但在功能上无轻重之别。也就是说,两类课程既相互统一,又各有自己独特的育人功能,又有机结合,为共同的培养目标服务。同时,因为教学过程的特殊性,学科课程占课时总量的绝大部分,活动课程占课时较少。但是活动课程的功能与学科课程同样不可或缺,无论缺少哪一类课程,学校的培养目标都难以实现。??

8.教学过程的功能有哪些??答:(1)教学功能?

教学功能是指以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丰富知识武装年轻一代,教给学生**获得知识的能力,形成他们智力活动与实践活动的技能和熟练技巧,即使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和技巧。在三者中,知识是中心环节,它是形成技能和技巧的基础。? 教学功能是教学过程最主要的功能。教学功能也是教学过程最原始的功能。?(2)发展功能?

发展功能是指教学过程中注意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发展他们的观察能力、空间观念及审美感,并使他们获得情感、意志方面的修养,还要发展学生的运动机能和实践能力,即发展学生的智力有力以及情感。身体机能等各个方面。从表面上看,教学过程是通过教师向青少年一代传递人类和民族的科学文化遗产的过程,但教学过程内在的深刻性在于它还担负着青少年发展的重要任务。也就是说,学生的发展过程与教学过程是相互密切联系着的。教学功能与发展功能是密切联系的。?(3)教育功能?

教育功能是指年轻一代通过不同的教学目的、内容与发展,接受自己所处社会的影响。即处理好科学知识的传授与道德教育、世界观培养等方面的关系。?

以上学校教学所须完成的教学、发展和教育三大功能,在教学过程中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其中,教学的功能是基本的,因为教学过程以传授知识为基础,所以知识的传授和

西南大学动物学考试答案

动物学五次作业 一、[填空题] 1、哺乳动物的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 2、鸟类的视力调节既能调节晶状体的凸度,也能调节角膜的凸度,所以称为双重调节。 3、鲫鱼的脊椎骨的椎体类型是双凹型。 4、两栖纲动物的脊椎出现了颈椎和荐椎的分化。 5、白鳍豚是终生生活于淡水中的哺乳纲动物。 6、原生动物分为 5 个纲,分别为鞭毛纲、肉足纲、孢子虫纲、丝孢子虫纲、纤毛纲。 7、爬行纲动物的排泄物以尿酸为主。 8、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结构的最大区别在于细胞膜外是否还有细胞壁。 9、淡水中生活的水螅和桃花水母属于水螅纲。 10、蝴蝶的变态方式为完全变态。 11、具有完全消化系统的无脊椎动物,其消化道从前向后一般可分为三部分,分别为前肠、中肠、后肠。 12、家蝇和按蚊在动物界的分类地位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双翅目。 13、软体动物的贝壳由外向内依次分为角质层、棱柱层和珍珠层。 14、水沟系是海绵动物特有的水流动系统,根据水沟系统的复杂程度,可将其分为单沟型、双沟型和复沟型。 15、领细胞为海绵动物所特有。 16、河蚌是瓣鳃纲的代表动物。 17、七星瓢虫和金龟子在动物界的分类地位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鞘翅目。 18、动物的受精卵是由卵子和精子结合而成。 19、原生动物中以自养方式获得营养的代表动物是绿眼虫。 20、动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物种。 21、生物的五界系统包括植物界、动物界、真菌界和原核生物界,单细胞的原生动物属于原生生物界。 22、人的胎盘为盘状胎盘。 23、腺垂体调节甲状腺功能的主要激素是促甲状腺素。 24、脊椎动物最主要的排泄器官是肾。 25、最开始出现三胚层的动物是扁形动物。 26 哺乳动物的心脏是由_右心房, 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所组成。 27、哺乳类皮肤腺的类型有皮脂腺,汗腺,乳腺,气味腺四种。 28、哺乳动物具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能协调复杂的机能活动和适应多变的环境条件。 29、哺乳类脊椎分颈椎、胸椎、腰椎、荐椎、尾椎五部分。 30、与鸟类不同,哺乳动物具左体动脉弓。 31、刺细胞为腔肠动物所特有。 32、爬行类的血液循环方式为不完全双循环动物。 33、脊椎动物最主要的排泄器官是肾脏。 34、线虫动物门的代表动物是蛔虫。 35、原生动物的营养方式包括植物性营养、动物性营养和腐生性营养(渗透性营养)。 36、中胚层的产生是动物由水生进化到陆生的基本条件之一。 37、马氏管位于消化系统的中肠和后肠交界处。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2016年12月生活中的DNA科学

索,还能够直接指明犯罪嫌疑人,成为了打击犯罪的有利武器。尤其是在侦破凶杀以及强奸等重大疑难案件中,侦查人员可以从案发现场遗留的各种生物材料比如血迹、唾液等,从中提取DNA,然后将DNA和嫌疑人相比对,为案件提供有利的证据。DNA鉴定技术 在刑事侦查中可以应用到很多的案件的侦查,主要有凶杀案、强奸和强奸杀人案、以及拐卖儿童案等方面,下面我们将对这些案件中DNA鉴定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 第一,凶杀案件中DNA鉴定技术的应用。在凶杀现场最有价值的物证一般都是嫌疑人或者被害人遗留下的血迹,公安机关人员在对现场的物证进行采样后,递交司法鉴定中心进行DNA鉴定,通过嫌疑人或被害人遗留下的血迹的DNA检验结构进行比较,由此得到一定的侦查线索或者是直接锁定犯罪嫌疑人。利用DNA鉴定技术能够给凶杀案件提供一定的证据,帮助公安机关人员早日破案,将凶犯绳之于法。 第二,强奸和强奸杀人案件中DNA鉴定技术的应用。DNA鉴定技术能根据被害人阴道分泌物和男性精子结构上的差异将两者进行分离,提取纯精子的DNA,并且不受到阴道分泌物的影响,将案发现场中遗留下的混合版中精子的DNA进行分析,并且跟被害人体内遗留的精子的DNA进行对比,就可以得出相关的结论,利用这一鉴定技术,即使是轮奸案也能够得出正确的结论。第三,拐卖儿童案件中DNA鉴定技术的应用。近些年来我国的儿童拐卖案频繁发生,为了提高解救被拐卖儿童的工作水平,公安机关利用DNA鉴定技术,建立了被拐卖儿童以及其父母的DNA数据库,在成功解救被拐卖儿童之后,通过DNA鉴定可以准确的帮助儿童找到自己的亲生父母,给儿童拐卖案件有了一定的保障。 第四,交通肇事案件中DNA鉴定技术的应用。在肇事司机驾车逃逸后,为了确定肇事的车辆,公安机关部门可以根据车辆上遗留的血迹或者是相关组织的DNA 检验结果,将其和被害人的DNA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那么就可以分析出这辆车是否是肇事车辆,从而将肇事者缉拿归案。 DNA鉴定技术不仅仅能够准确迅速的锁定犯罪嫌疑人,为案件侦破提供一定的线索,或者是为串并案件提供相关的依据,DNA鉴定技术还能够帮无罪者洗刷冤屈,将真正的嫌疑犯缉拿归案,维护受害人的切身利益。 5、列举三种主要基于DNA科学的基因工程药物。 答:胰岛素、干扰素、降钙素、血清白蛋白、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生长激素、生长激素释放因子、红细胞生成素 6、简述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的原理。 答: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种用于放大扩增特定的DNA片段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它可看作是生物体外的特殊DNA复制,PCR的最大特点,是能将微量的DNA大幅增加。因此,无论是化石中的古生物、历史人物的残骸,还是几十年前凶杀案中凶手所遗留的毛发、皮肤或血液,只要能分离出一丁点的DNA,就能用PCR加以放大,进行比对。这也是"微量证据"的威力之所在。由1983年美国Mullis首先提出设想,1985年由其发明了聚合酶链反应,即简易DNA扩增法,意味着PCR技术的真正诞生。到如今2013年,PCR已发展到第三代技术。1973 年,台籍科学家钱嘉韵,发现了稳定的Taq DNA聚合酶,为PCR技术发展也做出了基础性贡献。 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是利用DNA在体外摄氏95°高温时变性会变成单链,低温(经常是60°C左右)时引物与单链按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结合,再调温度至DNA聚合酶最适反应温度(72°C左右),DNA 聚合酶沿着磷酸到五碳糖(5'-3')的方向合成互补链。基于聚合酶制造的PCR仪实际就是一个温控设备,能在变性温度,复性温度,延伸温度之间很好地进行控制。

2016年春-西南大学《教学论所有作业

2016年春《教学论》 第一次作业 1.班级教学: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序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2.行为目标:是以具体的、可操作、可观测的行为的形式来陈述的教学目标,它指明教学活动后学生所发生的行为变化。 3.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之中,为使教师的专业水平继续提高、不断获取反馈信息,以便改进教学而进行的系统性评价。它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进行,目的是为了找出教师工作中的不足,为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提供依据。 4.表现性评价:对学生在实际完成某任务或一系列任务时,所表现出的在理解与技能方面的成就,以及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学习态度、努力程度、问题解决能力等的评定,称为表现性评价。 5、档案袋评价:是指教师和学生有意地将各种有关学生表现的材料收集起来,并进行合理的分析与解释,以反映学生在学习与发展过程中的努力、进步状况或成就。 6.课程评价:是对老师一堂完整的教学课程的综合评价。 7、发现式教学:是学生通过自己再发现知识形成的步骤,以获取知识并发展探究性思维的一种教学方式。

8、个别化教学:是为满足每个学生的需要、兴趣和能力而设计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9、隐性课程:是指在学习环境,即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中习得的非预期或非计划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这种环境就是非正式的、潜在的课程。 10、区分度:又叫试题的鉴别力,是指测验能否拉开分数距离的指标 11、座位模式:是指为满足教学活动对教学空间的不同需要,将教室内课桌椅按照一定的形式的排列,它是一种教学空间的组织形式 12.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要求,在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行为方式的总称。13.教学设计:是指在进行教学活动之前,根据教学目的的要求,运用系统方法,对参与教学活动的诸多要素所进行的一种分析和策划的过程。简言之,教学设计是对"教什么”和"如何教”的一种操作方案。 14、活动课程:又称"经验课程”、"儿童中心课程”,是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通过学生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而实施的课程

2016年秋 西南大学网教[0948]《网络文化与伦理》新版作业及参考答案

2016年秋西南大学网教[0948]《网络文化与伦理》 新版作业及参考答案 1、下列属于网络违法犯罪行为的是( B )。 玩网络游戏用木马盗取别人的银行账号和密码长时间沉迷于网络下载音乐和电影 2、( B )原则既是对网络主体的最基本要求,也是保障人权基础的网络伦理规约原则。 诚信原则不伤害原则互利原则发展原则 3、网恋是以网络为媒介,利用聊天工具等进行沟通、互动进而相恋的一种新型的恋爱方式,恋爱双方应( B )。 对人虚情假意对人真诚隐藏自己的身份等信息行为失范 4、加强网络道德建设的关键是( B )。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网络社区教育网络道德教育 5、下列各项不能为保护网络知识产权提供伦理基础的是( B )。 劳动价值理论道德虚无主义财产权理论功利主义理论 6、作为一种信息搜索方式,“人肉搜索”的正当性直接与人们“为何运用”以及“如何运用”相关。一方面,人肉搜索”固然体现了技术的进步。但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有效的规范和约束机制,“人肉搜索”极易受个体主观性的影响,并由此造成负面的社会效应。因此,我们应( A )。 加强对“人肉搜索”的伦理道德的引导与法律规范在实践中随意使用“人肉搜索”这一工具对于“人肉搜索”来说,偏执一端的做法是可取的对“人肉搜索”给予一定限制但忽视其造成的后果 7、关于网络文化“霸权”,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D )。 "网络文化“霸权”是指技术强势者通过网络传播手段在文化领域对技术弱势者进行的控制

和支配" "网络文化“霸权”具有广发性、渗透性、隐蔽性和强制性" "网络文化“霸权”带来诸多伦理问题,应自觉抵制外来文化的负面影响" "网络文化“霸权”有利于网络文化的传播,应给予大力支持" 8、下列哪些举措可有效控制网络虚假信息?( B ) ①完善并严格执行网络法律法规 ②加强网络媒体的内部管理 ③发布虚假广告,误导公众 ④增强网民道德自律,提高传媒素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②③④" 9、网络规范是网络伦理的重要内容,以下关于网络规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网络规范指网络社会中人们约定俗成或明文规定的行为标准" "网络规范具有普遍性" "网络规范具有一致认同性" "目前,全球范围内的网络规范已经形成" 10、以下关于知识产权的特征,说法错误的是( D )。 "专有性" "地域性" "时间性" "独特性" 11、关于网络隐私权,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B )。 网络隐私权由隐私权的概念衍生而出,本质上即人格权与公民隐私权相关的法律文件可完全适用于网络社会我国较多地从法律角度而非伦理角度研究网络隐私权网络隐私权包含网络信息资料、网络生活安宁以及网络领域不受侵害三个部分 12、网络诈骗者向公众群发短信,然后利用打折等优惠措施或是通过发送大量声称来自于银行的诈骗信息,企图诱导消费者登录虚假网站以骗取用户的私人信息,该网络诈骗形式是( C )。 虚假机会诈骗网络拍卖诈骗“网络钓鱼”诈骗信用卡诈骗 13、以下关于网恋的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D )。 充满神秘性,缺乏浪漫性具有隐匿性,而无公开性仅限于精神层面,缺乏物质基础虚

2016西南大学免师硕士课程与教学论Word版

一、什么是教学?什么是课程?课程与教学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积极自觉地学习和加速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 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老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 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1.相互规约: 教学活动一旦展开便与课程发生了联系。教师必然以各种课程为中介,与学生进行互动与交往,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目标的确定源于课程目标;教学方法的设计也必然因教学内容不同而异,不同教育阶段、不同学科的内容不同,方法亦不同;教学评价也必然要参照课程中的教育目的和目标来进行。而课程实践在选择、确定目标、编排内容时也必须考虑教学实践的规律和可操作性,因此课程编制的过程也是对教学的规划过程;课程的评价也必然将重点放在教学实践中实际运行的课程,从而与教学评价密切相关。 2.相互融合 其一,教学作为课程开发过程教学的传统内涵是,教学基于教育心理学原理有效传递内容的过程,是忠实地实施既定课程计划的过程;教学的重心是有效传递内容,而不是变革内容,教学研究也因而成为关于内容传递的工效学。而实际上,由于课程在本质上不是对所有人都相同的普遍性的内容,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每一位教师和学生对给定的内容都有其自身的理解,对给定内容的意义都有其自身的解读,都有关于特定内容的自己的一套理论,这样,就使得教学成为教师和在具体教育情境中创造内容和建构意义的过程,教学成为课程的创生与开发的过程。由此,“学会教学”的核心问题是学会如何在复杂的教学情境中与学生共同创生课程。 其二,课程作为教学事件,当“体验课程”取代“制度课程”而处于教育的核心时,课程不再仅仅是表态的书面文件(教科书、教学指南等),而是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情境中不断生成的活生生的经验。在课堂教学情境中,教师与学生不

西南大学网络考试(物理化学)答案

《物理化学》 第一次 1.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称为临界胶束浓度,表面活性物质 的HLB 值表示表面活性物质的亲水性。 2.设N2和O2皆为理想气体,它们的温度、压力相同,均为298K、pθ,则这两种气体的化学势应该 A:相等 B:不一定相等 C:与物质的量有关 D:不可比较 参考答案:D 3:[单选题]区域熔炼技术主要是应用于 A:制备低共熔混合物 B:提纯 C:制备不稳定化合物 D:获得固熔体 参考答案:B 4.[单选题] 在25℃时,电池Pb(Hg)(a1)|Pb(NO3)2(aq)|Pb(Hg)(a2)中a1>a2,则其电动势E(B)A:<0 B:>0 C:=0 D:无法比较 5.[单选题] 在恒温抽空的玻璃罩中封入两杯液面相同的糖水(A)和纯水(B)。经历若干时间后,两杯液面的高度将是(A) A:A杯高B杯B:A杯等于B杯C:A杯低于B 杯D:视温度而定 6.[单选题]恒温下,在反应2NO2(g) = N2O4(g) 达到平衡后的体系中加入惰性气体,则 A: 平衡向右移动; B:平衡向左移动; C: 条件不充分,无法判断; D: 平衡不移动。 参考答案:C 7.[单选题]关于反应速率r,表达不正确的是 A:与体系的大小无关而与浓度大小有关 B:与各物质浓度标度选择有关C:可为正值也可为负值 D:与反应方程式写法无关 参考答案:C 8.[单选题]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C) A:任何液面都存在表面张力B:平面液体没有附加压力C:弯曲液面的表面张力方向指向曲率中心D: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力指向曲率中心 9.[单选题]某反应速率常数k = 2.31 × 10-2mol-1?dm3?s-1,反应起始浓度为1.0 mol?dm-3,则其反应半衰期为: A: 43.29 s ; B:15 s ; C: 30 s ; D:21.65 s 。 参考答案:A 10.[单选题]某同位素蜕变的半衰期为12h,则36h后,它的浓度为起始浓度的(C)A:1/2 B:1/4 C:1/8 D:1/16 11.[单选题]关于电极电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A:还原电极电势越高,该电极氧化态物质得到电子的能力越强B:电极电势是指电极与溶液之间的界面电位差,它可由实验测出C:电极电势只与电极材料有关,与温度无关D:电极电势就是标准电极电势

西南大学教学论四次作业

第一次作业: 1.班级教学: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序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2.行为目标:是以具体的、可操作、可观测的行为的形式来陈述的教学目标,它指明教学活动后学生所发生的行为变化。 3.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之中,为使教师的专业水平继续提高、不断获取反馈信息,以便改进教学而进行的系统性评价。它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进行,目的是为了找出教师工作中的不足,为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提供依据。 4.表现性评价:对学生在实际完成某任务或一系列任务时,所表现出的在理解与技能方面的成就,以及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学习态度、努力程度、问题解决能力等的评定,称为表现性评价。 5、档案袋评价:是指教师和学生有意地将各种有关学生表现的材料收集起来,并进行合理的分析与解释,以反映学生在学习与发展过程中的努力、进步状况或成就。 6.课程评价:是对老师一堂完整的教学课程的综合评价。 7、发现式教学:是学生通过自己再发现知识形成的步骤,以获取知识并发展探究性思维的一种教学方式。 8、个别化教学:是为满足每个学生的需要、兴趣和能力而设计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9、隐性课程:是指在学习环境,即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中习得的非预期或非计划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这种环境就是非正式的、潜在的课程。 10、区分度:又叫试题的鉴别力,是指测验能否拉开分数距离的指标 11、座位模式:是指为满足教学活动对教学空间的不同需要,将教室内课桌椅按照一定的形式的排列,它是一种教学空间的组织形式 12.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要求,在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行为方式的总称。 13.教学设计:是指在进行教学活动之前,根据教学目的的要求,运用系统方法,对参与教学活动的诸多要素所进行的一种分析和策划的过程。简言之,教学设计是对"教什么”和"如何教”的一种操作方案。 14、活动课程:又称"经验课程”、"儿童中心课程”,是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通过学生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而实施的课程。 15、校本课程:是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理念,适应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以本校教师为主,充分利用所在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所开发的课程。 16、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比较性的研究和探究活动,探求问题的答案而获得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是一种学生的学习方法,就是以类似科学研究的过程、方法和形式进行学习. 17、教学评价:是对教学工作质量所作的、分析和评定。它以参与教学活动的教师、学生、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教学设备、场地和时间等因素的有机结合的过程为评价对象,是对教学活动的整体功能所作的评价。 18、课堂:是在一个大教室内设计若干个功能不同的活动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在不同的活动区进行相应的学习活动,形式不固定。教师的职责是为学生的学习创设并布置好学习环境,并提供指导 19、教学:是指教师和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以教材为中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活动中,通过沟通、交流与合作,促进学生掌握知识与自我发展的活动。 20.难度:难度指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方面的各种问题的难度。

西南大学考试题部分答案.doc

生活中的 DNA 科学 51、 DNA 测序 DNA 测序: DNA测序是指分析特定DNA 片段的碱基序列,也就是腺嘌呤(A) 、胸腺嘧啶 (T) 、胞嘧啶 (C) 与鸟嘌呤的 (G) 排列方式。 52、染色质重塑 染色质重塑:基因表达的复制和重组等过程中,染色质的包装状态、核小体中组蛋白以及对应 DNA 分子会发生改变的分子机理。 53、隔裂基因 隔裂基因:真核类基因的编码顺序由若干非编码区域隔开,使阅读框不连续,这种基因称为隔裂 基因,或者说真核类基因的外显子被不能表达的内含子一一隔开,这样的基因称为隔裂基因。 54、野生型 野生型:在生物之自然族群中以最高频率存在的表现型,或指具有这种表现型的系统、个体或遗传基因。 55、启动子 启动子: DNA 分子可以与 RNA 聚合酶特异结合的部位,也是转录开始的部位。在基因的表达调控中, 转录的起始是关键。常常某个基因是否表达决定于特定的启动子起始过程。 56、什么是转录组和转录组学 转录组是特定组织或细胞在某一发育阶段或功能状态下转录出来的所有RNA 的集合,是研究细胞表型和功能的一个重要手段。 转录组学是一门在整体水平上研究细胞中基因转录的情况及转录调控规律的学科。简而言之,转录组学是从RNA 水平研究基因表达的情况。 57、简述 RT-PCR 技术的概念及其原理。 RT-PCR 是将 RNA 的反转录( RT)和 cDNA 的聚合酶链式扩增( PCR )相结合的技术。首先经反转 录酶的作用从 RNA 合成 cDNA ,再以 cDNA 为模板,扩增合成目的片段。 58、简述探针的种类。 (1)cDNA 探针:通过逆转录获取 cDNA 后,将其克隆与适当的载体,通过扩增重组质粒使 cDNA 得到大量扩增。提取质粒后分离纯化作为探针使用。它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探针。 (2)基因组探针:从基因组文库里筛选到一个特定的基因或基因片段的克隆后,大量扩增纯化,切取插入片段,分离纯化为探针。 (3 )寡核苷酸探针:根据已知的核酸顺序,采用DNA 合成仪合成一定长度的寡核苷酸片段作 为探针。 (4 ) RNA 探针:采用基因克隆和体外转录的方法可以得到RNA 或反义 RNA 作为探针。 59、简述突变类型及其遗传效应? 1、突变类型: A. 点突变: DNA 大分子上一个碱基的变异。分为转换和颠换。 B. 缺失:一个碱基或一段核苷酸链从DNA 大分子上消失。 C. 插入:一个原来没有的碱基或一段原来没有的核苷酸链插入到DNA 大分子中间。 D. 倒位: DNA 链内重组,使其中一段方向倒置。

2016年秋西南大学网教[0153]《成本会计》作业及参考答案

2016年秋西南大学网教[0153]《成本会计》作业及参考答案 1、41.副产品的计价额,一般从总成本的(D)成本项目中扣除。 A. 制造费用 B. 燃料及动力 C. 废品损失 D. 原材料 2、10.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应做好的基础工作是( D )。 A. 确定成本计算对象 B. 成本会计法规的制定 C. 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界限 D. 定额的制定和修订 3、23.某产品经过三个连续生产工序生产完工,单位产品工时定额为10小时,其中第一、 二、三工序分别为3.2小时、4.8小时、2小时,则第三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程度为( C )。 A. 10% B. 20% C. 90% D. 100% 4、27.约当产量比例法的适用条件是( A )。 A. 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 B. 各月末在产品商量变化较大 C. 产品成本中原材料费用和工资等加工费用的比重相差不大 D. 以上三项条件同时具备 5、6.下列各项目中,属于工业企业成本项目的有() A. 外购材料 B. 外购燃料和动力 C. 工资 D. 停工损失 6、43.产品成本计算的分类法适用于( D )。 A. 可按一定标准分类的产品 B. 品种规格繁多的产品 C. 大量大批生产的产品 D. 品种规格繁多,但可以按照产品结构、所用原材料和工艺过程划分为若干类别的产品 7、11.计入产品成本的间接计入费用,应() A. 任意计入各种产品成本 B. 计入某一种产品成本 C. 分配计入各种产品成本 D. 计入完工产品成本

8、36.一般来说,小型水泥厂应采用的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是( A )。 A. 品种法 B. 分批法 C. 分步法 D. 分类法 9、21.原材料在各工序开工时一次投入,分配材料费时所采用的在产品完工率,是指在产品()与完工产品材料消耗定额的比率。 A. 所在工序材料消耗定额的50% B. 所在工序材料消耗定额 C. 上道工序之累计材料消耗定额和所在工序材料消耗定额之半的合计数 D. 所在工序之累计材料消耗定额 10、31.生产组织和管理要求对产品成本计算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A )。 A. 成本计算对象 B. 成本计算期 C. 间接费用的分配方法 D. 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方法 11、42.产品成本计算的分类法其优点是( C )。 A. 能直接提供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品成本资料 B. 可以为半成品和在产品的实物管理和资金管理提供资料 C. 能够在产品品种、规格繁多的情况下,分类掌握产品成本水平 D. 能够提供各生产步骤的半成品成本资料 12、17.直接分配法是将辅助生产费用( D )的方法。 A. 直接计入辅助生产产品成本 B. 直接记入“辅助生产成本”科目 C. 直接分配给所有受益单位 D. 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各受益单位 13、33.品种法适用的生产组织是( A )。 A. 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 B. 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 C. 小批单件单步骤生产 D. 小批单件多步骤生产 14、 20. 某企业各项消耗定额和费用定额都比较准确、稳定,且各月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大的情况下,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划分的方法一般采用( C )。 A. 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价法 B. 约当产量法 C. 定额比例法 D. 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 15、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理论成本内容的是( C )

西南大学17-18年机考参考答案

1、关于PowerPoint2010保存格式说法错误的是( 4 ) 1. pptx格式是演示文稿的默认格式,一般在制作课件时都保存为此格 式 2. .ppsx格式是演示文稿的放映格式,双击该类型演示文稿文件,将直 接进入放映状态 格式是启用宏的演示文稿文件,如果演示文稿中有宏编秤程,则需要用此格式 格式是演示文稿的放映格式,双击该类型演示文稿文件,将直接进入放映状态 2、欲为幻灯片中的文本添加链接,可以用( 2 )菜单中的“超级链接”命令。1,文件 2,插入 3. 编辑 1. 视图 3、下列关于幻灯片放映的说法正确的是( 1 ) 1,幻灯片放映过程中可以通过鼠标对幻灯片进行标注说明。 2. 如果设置了/排练计时,则幻灯片放映的吋候只能通过排练计时自动 放映 3.幻灯放映中途,不能提前结束放映 4.幻灯片只能全屏幕放映 4、关十PowerPoint中声音开始播放方式的设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 ) 1.自动表示单击幻灯片上的声音图标时开始播放,当前幻灯片之后停止播放 2.单击时表示在放映当前幻灯片时开始播放,当前幻灯片之后停止播放 3.跨幻灯片播放表示在切换到下—张幻灯片时播放声音直到演示文稿结束

4.跨幻灯片播放表示在切换到卜一张幻灯片吋播放声音直到下一张幻灯片放完 5、根据科学性要求,在开发多媒体课件时不可以使用字符是( 1 ) 1. 繁体字 2. 简化字 3. 国标文字 4. 以上均不正确 6、根据评价主体的不同,由有关部门组织,专家构成专门小组,进行的具有较高权威性的多媒体课件评价属于( 2 ) 1.非正式评价 2.正式评价 3.形成性评价 4.总结性评 7、关于PowerPoint中“添加音频”文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4 ) 1.可以通过计算机上的文件添加音频 2.可以通过网络或“剪贴画”任务窗格添加音频 3.可以通过自己录制音频的方式添加音频 4.不可以通过自己录制音频的方式添加音频 8、以下方法不能用于创建演示文稿的是( 3 ) 1.根裾主题 2.根据模板 3.根据母版

2016年西南大学教学论

1学生通过自己再发现知识形成的步骤,以获取知识并发展探究性思维的一种教学方式,叫做(发现式教学)。 2在教学情境中随着教学过程的展开而逐渐形成的教学目标,叫做形成性目 标。 3、教师以教年龄大的学生为主,而后由他们中的佼佼者去教年幼的或学习差的学生,这 种教学组织形式叫做(导生制)。 4、对学生在实际完成某任务或一系列任务时,所表现出的在理解与技能方面的成就,以 及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学习态度、努力程度、问题解决能力等的评定,这种评价称为 (表现性评价)。 5、学生把自己有代表性的作品汇集起来,以展示自己的学习和进步的状况,这种评价叫 做(档案袋评价)。 6、通过典型事例和教材中的关键性问题的教授和探索,促使学生从个别到一般,带动学 生理解和掌握基础性和普遍性的知识的一种教学模式,叫做(范例教学)。 7、以师生相互作用的形式进行的,以教科书为主要认识对象的,实现教学、发展和教育 三大功能和谐统一的特殊认识和实践活动过程,叫做(教学过程)。 8、那些所有学生都必须掌握的共同学习内容,它被置于整个课程的核心,这种课程叫做(核心课程)。 9、以具体的、可操作、可观测的行为的形式来陈述的教学目标,能指明教学活动后学生 所发生的行为变化,这是(行为目标)。 10、没有明确计划的、广泛存在的、潜移默化地发挥作用的课程叫做(隐性课程)。 11、在一定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围绕某一教学主题,形成相对稳定的、系统化和理论化 的教学范型和活动程序,这叫(教学模式)。 12、由实施课程的学校自己决策、自己设计的课程,叫做(校本课程)。

13、根据年龄或知识程度把学生编成固定的班级,由教师按照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 规定的内容和固定的教学时间表对全班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叫做(班级教 学)。 . 14、教师和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以教材为中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教师的教和 学生的学的统一活动中,通过沟通、交流与合作,促进学生掌握知识与自我发展的活动,叫做(教学)。 15、以一定的方式将两门或两门以上的传统的分科课程整合成一门课程,或者注重传统分科课程之间的相互关联,叫做(综合课程)。 16、以下要点可以说明(综合课程具有多方面的作用)。 在知识方面,有助于融合学科领域,恢复人类知识经验的完整性;有助于教师和学生处理知识激增的问题。 在教育方面,有助于完成学校教育的整体目的;它由于比较注意按照学生的心理顺序来组织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保持密切联系,考虑了学生不同的学习方式,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有助于学生按照适合于自己的方式来学习;由于综合课程不仅包含学术性的知识,还包含着情感的、道德的以至于社会的经验,故有助于学生的智能和个性的协调发展。 在社会方面,有助于学校教育中更好地处理当代社会问题的内容;有助于沟通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联系。 17、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独立进行学习的模式叫做(自学辅导模式)。 18、把“班级参与”和“课堂讨论”中表现作为学生学业成绩评定的一个部分,从根本上让学生更有效地思考,并为自己的见解提出证据。这是一种质性评价的方法,叫做(苏格拉底式研讨评定法)。 19、为满足每个学生的需要、兴趣和能力而设计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叫做(个别化教学)。

2021西南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选择考研,让我们换一种生活方式,因为选择考研,不仅会让我们的学历提高,而且还能学会更多的知识。我们既然选择了考研这条路,就要坚定信念,在枯燥的学习过程中坚持下去。在此,我和大家分享一些我的经验。 我的政治成绩不是很高,险些折在政治上,所以具体的时间安排学习计划什么的就不说了,底子好的同学可以稍微晚点复习,像我一样不太好的同学可能就要稍微早一点了,但也不要太早,不建议暑假就开始,每天一个到两个小时,把时间多留些给英语和专业课,临考可以再多些时间。关于参考书,我买了李凡老师的《政治新时器》,这本书差不多涵盖了所有的知识点。第一遍复习,要注意总结自己错的题目,尤其错题多刷几遍,才能有效果。我就是没能刷完两遍,所以多选题还是没做好。11月开始,就真的要开始背书了。这个时候不妨给自己模拟几次,卡卡时间,也酝酿一下考试的感觉。建议花点时间认真的多看几遍李凡老师的《政治新时器》非常有必要,非常感谢学长推荐了这本书,从准备考研的前期一直到后期冲刺,一直都用得上,而且个人觉得《政治新时器》基本可以碾压其他机构的资料,并且李凡老师也有押题。建议看书的同时,做一些客观题巩固基本概念比较有效果。建议多读多练,会有更佳显著的效果。 英语在于积累,今年英语不难,但是本人考的不好,只有74。最开始的复习阶段,我是每天用《一本单词》背单词,效果很好,远远超出我的预期,按计划提前了大概1个月的时间完成单词背诵。然后开始做真题,当然每天也会用20分钟的时间巩固一下《一本单词》上背过的单词。英语的复习我秉承真题至上的原则,把每年真题的完形填空和4篇阅读理解刷了三遍(写作、翻译、partB 放在后面以专题形式集中看),并且坚持每天看两篇真题阅读理解,以保持语感,个人感觉《木糖英语真题手译版》真题复习资料真心不错。后来有同学给我推荐蛋核英语的课程,并且关注了蛋核英语考研微信公众号与木糖英语考研微信公众号,老师带着看真题讲真题,打破了自己既定的凭记忆做题的固定思维模式,取得了超过预期的效果。 专业课作为最大的拦路虎,必须从一开始就要重视,从第一天复习开始就要开始复习,故其重视程度可见一斑。个人觉得专业课有以下几点比较重要,首先知识点是核心,不管你采用什么办法知识点是最最基本的,虽然考研不考知识点,但是知识点是必须记住的,这一点没有条件可以谈。我用的是某老师的参考书,

2016年春-西南大学《教学论所有作业

2016年春-西南大学《教学论所有作业

2016年春《教学论》 第一次作业 1.班级教学: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序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2.行为目标:是以具体的、可操作、可观测的行为的形式来陈述的教学目标,它指明教学活动后学生所发生的行为变化。 3.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之中,为使教师的专业水平继续提高、不断获取反馈信息,以便改进教学而进行的系统性评价。它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进行,目的是为了找出教师工作中的不足,为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提供依据。 4.表现性评价:对学生在实际完成某任务或一系列任务时,所表现出的在理解与技能方面的成就,以及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学习态度、努力程度、问题解决能力等的评定,称为表现性评价。 5、档案袋评价:是指教师和学生有意地将各种有关学生表现的材料收集起来,并进行合理的分析与解释,以反映学生在学习与发展过程中的努力、进步状况或成就。 6.课程评价:是对老师一堂完整的教学课程的综合评价。 7、发现式教学:是学生通过自己再发现知识形成的步骤,以获取知识并发展探究性思维的一种教学方式。

8、个别化教学:是为满足每个学生的需要、兴趣和能力而设计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9、隐性课程:是指在学习环境,即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中习得的非预期或非计划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这种环境就是非正式的、潜在的课程。 10、区分度:又叫试题的鉴别力,是指测验能否拉开分数距离的指标 11、座位模式:是指为满足教学活动对教学空间的不同需要,将教室内课桌椅按照一定的形式的排列,它是一种教学空间的组织形式 12.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要求,在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行为方式的总称。13.教学设计:是指在进行教学活动之前,根据教学目的的要求,运用系统方法,对参与教学活动的诸多要素所进行的一种分析和策划的过程。简言之,教学设计是对"教什么”和"如何教”的一种操作方案。 14、活动课程:又称"经验课程”、"儿童中心课程”,是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通过学生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而实施的课程

西南大学网络测验考试物理化学答案

第一次 1:[单选题]一定条件下,一定量的纯铁与碳钢相比,其熵值是 A:S(纯铁)>S(碳钢)B:S(纯铁)=S(碳钢)C:不能确定D:S(纯铁) < S(碳钢)参考答案:D 2:[论述题] 5 mol单原子理想气体,从始态 300 K,50 kPa先绝热可逆压缩至100 kPa,再恒压冷却至体积为85dm3的末态。求整个过程的Q,W,△U,△H及△S。 参考答案:1346658460156.doc 3:[单选题]关于亨利系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其值与温度、浓度和压力有关B:其值与温度、溶剂性质和浓度有关 C:其值与温度、溶质性质和标度有关D:其值与温度、溶质和溶剂性质及浓度的标度有关参考答案:D 4:[单选题]1mol 单原子理想气体,从 p1=202650Pa,T1=273K 经 p/T=常数的途径加热使压力增加到 p2=405300Pa,则体系做的功为 A:大于零B:小于零C:零D:无法确定 参考答案:C

5:[单选题]分子数增加的放热化学反应在一绝热钢瓶中进行,则 A:Q>0,W>0 ΔU>0B:Q=0,W<0 ΔU<0C:Q<0,W>0 ΔU=0D:Q=W=0 ΔU=0参考答案:D 6:[单选题]对于封闭体系来说,当过程的始态与终态确定后,下列各项中哪一个无确定值:A:Q ;B:Q + W ;C:W (当Q = 0 时) ;D:Q (当W = 0 时) 。 参考答案:A 7:[单选题]吉布斯自由能的含义应该是: A:是体系能对外做非体积功的能量;B:是在可逆条件下体系能对外做非体积功的能量;C: 是恒温恒压可逆条件下体系能对外做非体积功的能量;D:按定义理解G = H - TS 。参考答案:D 8:[单选题]x为状态函数,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A) dx 为全微分; B:(B) 当状态确定,x的值确定; C:(C) ?x = ∫dx 的积分与路经无关,只与始终态有关; D:(D) 当体系状态变化,x值一定变化。 参考答案:D 9:[单选题]体系的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是状态函数的是: A:(A) T,p,V,Q ;B: (B) m,Vm,Cp,?V ; C:(C) T,p,V,n ; D: (D) T,p,U,W 。 参考答案:C 第二次 1:[单选题]关于反应速率r,表达不正确的是 A:与体系的大小无关而与浓度大小有关B:与各物质浓度标度选择有关 C:可为正值也可为负值D:与反应方程式写法无关 参考答案:C 2:[单选题]AgCl 在以下溶液中(a) 0.1mol?dm-3 NaNO3 (b) 0.1mol?dm-3 NaCl (c) H2O(d) 0.1mol?dm-3Ca(NO3)2 (e) 0.1mol?dm-3 NaBr溶解度递增次序为 A:(a) < (b) < (c) < (d) < (e) B:(b) < (c) < (a) < (d) < (e) C:(c) < (a) < (b) < (e) < (d) D:(c) < (b) < (a) < (e) < (d) 参考答案:B 3:[单选题]区域熔炼技术主要是应用于 A:制备低共熔混合物B:提纯C:制备不稳定化合物D:获得固熔体 参考答案:B 4:[单选题]某化学反应,△Hθ<0,△Sθ>0对于该反应来说 A:Kθ>1,且温度升高Kθ增大B:Kθ>1,且温度升高Kθ减小 C:Kθ<1,且温度升高Kθ增大D:Kθ<1,且温度升高Kθ减小 参考答案:B 5:[单选题]设N2和O2皆为理想气体,它们的温度、压力相同,均为 298K、pθ,则这两种气体的化学势应该 A:相等B:不一定相等C:与物质的量有关D:不可比较 参考答案:D 6:[单选题] 在恒温抽空的玻璃罩中封入两杯液面相同的糖水(A)和纯水(B)。经历若干时间后,两杯液面的高度将是 A:A杯高B杯B:A杯等于B杯C:A杯低于B杯D:视温度而定 参考答案:A

2020年西南大学春季[0304]大作业答案

西南大学培训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学期:2020年春季 课程名称【编号】:学前卫生学【0304】 A卷 考试类别:大作业满分:100 分 答题要求: 1.第一、二、三、四题选做三题,第五题必做。 2.认真审题,按要求回答。 3.表明要点、阐明理由;每个要点要用番号标明。 一、什么是健康和健康教育?学前儿童健康发展的目标是什么?(20分) 答:1.健康教育的含义 健康教育是通过健康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或群体掌握健康知识、树立健康观念、形成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其目的是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健康教育的着眼点是促进个体或群体改变不良行为习惯与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生活方式的养成或改变需要相应态度和理念的建立,态度和理念的建立需要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健康教育是一个传播知识—-建立态度—形成行为的过程模式,即KAP模式。 2.健康的含义 健康是卫生学的核心概念,因此,对于健康的了解和认识是研究和学习学前卫生学的基础和核心,关于健康的概念,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们有不同的认识,随着社会发展和科学进步,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也逐步深入。健康是人类生命存在的正常状态,是一个动态、具有相对性和发展性的概念。长期的、相对稳定的状态才能判断个体是否健康。不能根据偶尔出现的健康或者不健康表现来认定个体的健康状况。同时,健康也是动态的变化的。美国健康教育专家科纳千叶和尼克森曾与上世纪90年代就指出:“健康乃是有机体从良好健康至不良健康或从完好至疾病连续谱上所呈现的状态”。人在躯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等维度往往是健康与疾病的成分共存的,健康与疾病之间是一个连续变化的过程。 3.学前儿童健康发展目标 我国教育部2001年颁布并实施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的幼儿园健康领域的目标是:(1)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2)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3)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4)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2012年10月由教育部引发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又进一步明确指出了3-6岁儿童的健康发展目标:身心状况(1)具有健康的体态;(2)情绪安定愉快;(3)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动作发展;(4)具有一定的平衡力,动作协调、灵敏(5)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6)手的动作灵活协调。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7)具有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8)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9)具备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什么是体育锻炼?学前儿童体锻炼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20分) 1.体育锻炼是指人们根据身体需要进行自我选择,运用各种体育手段,并结合自然力和卫生措施,以发展身体,增进健康,增强体质,调节精神,丰富文化生活和支配余暇时间为目的的体育活动。 2.学前儿童体锻炼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适宜性原则 学前期是儿童基本运动技能迅速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个时期的体育锻炼应充分考虑学前儿童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因此,适宜性原则是学前儿童体育锻炼的一项基本原则。一方面要适合学前儿童的年龄特点。学前儿童的体育锻炼,应与其年龄所对应的身心发展特点相适应,不超出预期承受量。另一方面,要照顾儿童的个体差异。儿童个体的身体素质、健康状况各有差异,承受能力也各不相同。在开展体育锻炼时,教师应针对学前儿童体质、健康状况、运动水平等方面的发展差异情况,合理安排不同难度的动作和运动项目,并引导儿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体育锻炼。特别是对特殊儿童、肥胖儿童,以及有疾病、体质差等体弱儿童,应在体育锻炼中给予重点保护和指导 (2)全面性原则 全面性锻炼原则是指运用多种多样锻炼材料、组织形式和项目选择来促进学前儿童身体的各个部位、器官、系统机能,各种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可采取多种锻炼途径和活动类型,对于各类体育活动安排要考虑多样化和对称性。 (3)一贯性原则 由于学前儿童动作的习得需要反复练习,才能建立起条件反射,形成动力定型,体育锻炼对机体生理机能的良好影响,也是通过逐步适应经常变化的外界环境来实现的。因此,组织学前儿童进行体育锻炼,必须坚持一贯性原则。 (4)循序渐进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具体分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运动过程的循序渐进。在组织学前儿童进行体育锻炼时,首先应组织一些身体准备活动,帮助他们放松身体,消除肌肉和关节的僵硬状态,防止体育锻炼过程的运动伤害。运动过程中的运动负荷也应适度,避免产生过度疲劳或造成运动创伤。在锻炼结束之前,放松身体,逐步减少运动量,促使身体能量和心率的逐渐恢复。第二,运动内容的循序渐进。学前儿童如突然从事高难度动作,易因神经系统或其他器官的过度紧张而发生运动创伤。所以,在选择运动内容时,应注意从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熟悉到陌生,逐步提高练习难度,使其机体能够逐步适应,从而提高运动技能。第三,运动量的循序渐进。在确定儿童运动量时,不能一开始定的很高,应注意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提高运动负荷量后,也应给予一段时间适应再提高,再适应,从而确保学前儿童的健康发展。 二、根据学前儿童消化系统的特点谈谈如何应对幼儿的偏食挑食行为。(20分) 答:(1)首先孩子吃饭的地方要固定,吃饭前,父母尽量不要安排孩子进行看电视、听广播、看书、玩玩具等活动,应将电视等关掉,玩具、书籍收起来放好。 (2)父母要和孩子一起吃饭,研究表明,经常没有父母等亲人陪伴吃饭的孩子会滋生出孤独和被遗弃的感觉,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