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途径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途径
摘要:在现代高等学校教育中,学校应该响应我国制定的关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有关方针、政策,对在校大学生开展思想教育,进行大学生政治素质的培养,这是新时期为我国培养现代化人才、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根本要求。
思想教育课程作为大学生学习的一部分,学生从精神层面上得到教育和指导,大学生通过思想教育课程的学习,能更好地指导学生自身的学习和社会实践,更好的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教育
前言: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课程统一连接起来,教师也要明确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意义,使大学生牢固树立在党的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增强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
另外,在高校的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学习要与社会的生产和实践相结合。
通过大学生加强思想教育的途径进行了阐述和详细分析。
一、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意义
随着我们进入到21世纪,迎来了各种各样的机遇,同样也存在很多挑战。
在新世纪里,各个国家都在进行综合实力的竞争,在这场综合素质的竞争中,其核心是人才的竞争。
新世纪,我国的战略是科教兴国,就是依靠科技发展和技术进步,提高我国的综合竞争力,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其重点是大力开展人才的培养和教育。
通过大学生细想教育的实施,让学生全面了解党的各项方针、政策,
使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得到加强,有利于造就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通过思想教育提高大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因此,除了了解课堂上的理论知识,还主张我们大学生走出校园、深入实际、了解社会、熟悉国情,参观访问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使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充分调动了大学生学习和自我教育的主动性,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重新塑造自我,进行自我完善。
在思想教育实践课的课余时间,要使学生也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关心社会问题、走向社会,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进一步确切地了解国情、开阔眼界,进一步锤炼思想、提高认识,从而使学生在实践中接受教育,在实践中确立信念。
可以组织大学生开展纪念“一二九”运动、“五四”爱国运动日,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爱国演讲比赛。
使大学生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
此外,可以把自学、阅读、学习心得以及课堂讨论、调查报告相结合,通过这种途径使学生在自学中发现问题,并努力寻找答案,如果出现学生实在搞不懂的地方,还可以进行小组讨论。
这样既能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提高了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毛泽东思想这一理论的过程中兴趣得到激发。
组织讨论是大学生非常欢迎的学习形式。
这一形式可以在讲座中、电教课、社会实践后进行,也可以采用知识竞赛、演讲、辩论等形式有利于大学生思想的活跃和提高其概括事物的能
力,从而使大学生既学到了知识,有提高了综合素质,达到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三、大学生思想素质培养的途径
1.坚持党的建设。
在大学生思想教育过程中,我们要坚持以党的建设,积极引导大学生的政治追求,引导大学生积极要求加入党组织,同时在大学生群体中树立榜样。
要坚持对大学生群体中特别是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进行党的基础知识的教育,引导大学生把积极入党的要求与改造自己的愿望统一起来,用正面引导的方式下大气力克服部分大学生在入党问题上的功利思想,保证大学生党员的质量;在大学生正式群体里形成以党员和骨干为主的集体核心,积极引导他们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在大学里,可以通过班干部联席会、校系学生会等学生自治组织,发挥学生党员在学生群体中的核心骨干作用。
2.重视引导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
通过大学生的社会实际来帮助学生在社会大课堂中学习政治和人生。
大学生学习马列主义,学习政治理论,脱离开社会生活必将毫无意义。
将大学生放在社会之中,为他们提供接触社会生活,了解社情民情,处理社会事务的环境和机会,是一个党的工作者的重要工作任务。
要不断推动学生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帮助他们了解中国,了解社会;通过大学生做社会调查和研究,不仅会增加大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可以影响一部分大学生的人生道路;把大学生放在社会工作和社会事务之中,让他们承担义务和责任。
责任教育的关键问题在于承担责任和义务
的身份和体验,缺少这种承担责任的体验,责任的概念就是空泛而抽象的。
组织大学生到街道竞聘居民委员会主任助理,在街道居民面前公开竞选,并在任职其间接受居民的监督,在大学生中试行”义务服务制”,规定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完成一定时间的社会义务服务等等。
3.营造大学生政治素质发展的良好环境。
大学生是一个人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最容易接受外界影响的时期。
所以,为大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是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大学生政治素质培养的客观要求。
要对校风、学风的建设要常抓不懈。
校风是一个学校的精髓和灵魂的集中体现,是一个学校历史的回声与沉淀,但同时它又是一种动态的发展和不懈的建设。
我们要努力营造”认真刻苦,精益求精”的良好学风,对学生形成了积极的影响,保证了大学生较好的知识基础和学习精神;还应建设好的学生集体。
在目前的教育管理体制下,班级集体是大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阵地,一个好的班集体将会影响学生未来一生的发展;抓好以宿舍为主的校园文化建设。
宿舍是大学生生活的重要阵地,它不仅具备休养身体的功能,而且有陶冶情操、增加文化修养、全面提高素质的功能。
结语:随着我国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长期进行,我国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品质和素养有了很大的提高,在今后的时期,我们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开展不能放松,还要注意开展多种形式的思想教育,使我国整体的国民素质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做
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白学龙.论大学生思想发展趋势[j].思想教育研究.2002.
[2]王树林.对21世纪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几点认识[j].中国高教研究.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