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及三维重建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维及三维重建技术
2008年12月22日星期一 17:25
一、二维重建
1、多层面重建(MPR):在CT任意断面上按需要划线,然后沿该划线将断面上的层面重组,即可获得该划线平面的二维重建图象。
MPR可较好地显示组织器官内复杂解剖关系,有利于病变的准确定位。
2、曲面重建(CPR):在容积数据的基础上,沿感兴趣区划一条曲线,计算指定曲面的所有象素的
CT值,并以二维的图象形式显示出来。
曲面重建将扭曲、重叠的血管、支气管、牙槽等结构伸展拉
直显示在同一平面上,较好地显示其全貌,是MPR的延伸和发展。
二、三维重建
1、多层面容积重建(MPVR):是将不同角度或某一平面选取的原始容积资料,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IP)、最小密度投影(MinMIP)或平均密度投影(AIP)方法进行运算所得到重组二维图象的方法。
这些二维图象可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显示。
MIP是取每一线束的最大密度进行投影,反映组织的密度差异,对比度较高,临床上常用于显示具有相对较高密度的组织结构,例如注射对比剂后显影的血管、明显强化的软组织肿块等,对于密度差异较小的组织结构则难以显示。
MinMIP的方法与MIP相似,是对每一线束所遇密度最小值重组二维图象,主要用于气道的显示。
AIP法因组织密度分辨率较低,临床很少应用。
2、表面遮盖显示(SSD):是通过计算被观察物体表面所有相关象素的最高和最低CT值并保留其影象,但超过限定CT域值的象素被当作透明处理后重组成三维图象。
此技术用于骨骼系统、空腔结构、腹腔脏器和肿瘤的显示,其空间立体感强,解剖关系清晰,有利于病灶的定位。
由于受CT域值选择的影响较大,容积资料丢失较多,常失去利于定性诊断的CT密度,使细节显示不佳。
域值高时易造成管腔狭窄的假象,分支结构显示少或不能显示;域值低则边缘模糊。
3、仿真内窥镜成像术(CTVE):将螺旋CT容积扫描获得的图象数据进行后处理,重建出空腔脏器内表面的立体图象,类似纤维内镜所见。
CTVE首先是调整CT域值及透明度,将不需要观察的组织透明度变为100%,从而消除其伪影,而需要观察的组织透明度为0,从而保留其图象(例如重气管腔CT值选择在-200Hu~-700Hu,其透明度为0)。
在调节人工伪彩,即可获得类似纤维内镜观察的仿真色彩。
利用计算机远景投影软件功能调整视屏距、视角、透视方向及灯光,以管道内腔为中心,不断缩短物屏距(调整Z轴),产生目标物体不断靠近观察者和逐渐放大的多幅图象,随后以动画方式连续重显这些图象,即可产生类似纤维内镜进动和转向观察效果的动态重建图象。
CTVR的缺点是不能显示管腔内肿瘤或异物的表面情况(如出血、炎症等),因而只能明确肿瘤或异物的位置,而不能判断其性质。
CTVE目前多用于气管、支气管、大肠、胃、鼻腔、鼻窦、鼻咽、喉、膀胱和主动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