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解剖生理问答题

口腔解剖生理问答题
口腔解剖生理问答题

五、问答题及答案

(一)问答题

1.何谓口腔解剖生理学?

2.简述牙的演化规律。

3.根据《口腔解剖生理学》第5版教材牙体外形内容,请列简表回答下列问题:

(1)如何区别上颌中切牙与上颌侧切牙?

(2)下颌中切牙与下颌侧切牙有何区别?

(3)上、下颌尖牙主要有何区别?

(4)上颌第一前磨牙与第二前磨牙的主要区别。

(5)下颌第一前磨牙与第二前磨牙的主要区别。

4.为何下颌第一前磨牙被认为是一种过渡形式的牙?

5.根据下颌第一前磨牙与下颌第二前磨牙的解剖形态和功能,拔牙矫治时,从牙体解剖生理和正畸治疗方面分别考虑,两者有何不同?

6.上颌第一、二、三磨牙主要有哪些区别?

7.简述下颌第一、二、三磨牙的主要区别。

8.前牙外形有哪些主要应用解剖?

9.后牙外形的应用解剖主要有哪些?

10.任选5个后牙,各简述一主要解剖特征。

11.乳牙与恒牙有何主要区别?

12.第二乳磨牙与第一恒磨牙有何主要区别?

13.何谓根管系统?有何临床意义?

14.恒牙髓腔形态的增龄变化和病理变化有哪些?

15.试述髓腔解剖的临床意义。

16.上颌中切牙的髓腔形态有何特点,并述其临床应用。

17.试述上颌第一前磨牙的髓腔形态及其临床应用。

18.下颌第一前磨牙的髓腔形态有何特点,并述其临床应用。

19.试述上颌第一磨牙的髓腔形态及其临床应用。

20.下颌第一磨牙的髓腔形态有何特点,并述其临床应用。

21.试述牙合平面。

22.前牙覆胎、覆盖关系分类对口颌系统的生理功能有何影响?

23.牙尖交错胎正常的标志有哪些?

24.为什么用牙尖交错胎替代了过去所称的正中胎?

25.牙尖交错位的定义、正常标志及意义。

26.长正中有何生理意义?

27.后退接触位的定义、形成机制及意义各是什么?

28.下颌姿势位的定义、特点、生理机制及意义。

29.三个基本颌位的相互关系?

30.试述上颌骨的血供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31.上、下颌骨牙槽窝骨板有何结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32.颞下颌关节由哪些部分组成?

33.开闭口运动时颞下颌关节如何运动?

34.下颌前后运动时颞下颌关节怎样运动?

35.下颌侧方运动时颞下颌关节有哪些运动?

36.试述开口过程中TMJ关节盘的运动。

37.颞下颌关节有哪些毗邻关系?

38.试述胎型与颞下颌关节的关系。

39.颞下颌关节的解剖生理有何特点?

40.简述口颌系统肌链及其临床意义。

41.某患者因病情需要进行颈外动脉结扎,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颈外动脉结扎的切口部位及层次。

(2)如何鉴别颈内、外动脉?

(3)颈外动脉结扎后其分布部位的血供是否受到影响?

(4)为何要在甲状腺上动脉与舌动脉之间结扎颈外动脉?

(5)若误扎颈内动脉可能出现哪些后果?

(6)若误扎颈总动脉可能出现哪些后果?

42.颈外动脉有哪些重要毗邻关系?

43.叙述舌动脉的行程、分支、分布及其临床意义。

44.试述面动脉的行程、分支、分布及其临床意义。

45.根据上颌动脉的解剖特点,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颌动脉分几段?各段有何临床意义?

(2)上颌动脉每段有哪些分支?

(3)上颌动脉主要营养哪些部位?

46.上、下颌牙及牙龈的血供有哪些来源?

47.试述面静脉的行程、交通及其临床意义。

48.描述翼丛的位置、收集范围及交通。

49.说明颈内静脉的起止、毗邻及其临床意义。

50.试述头颈部环形组和纵形组淋巴结群的名称及其关系。

51.环形组淋巴结群中哪一淋巴结最重要?为什么?

52.纵形组淋巴结群中哪一淋巴结最重要?为什么?

53:说明三叉神经的分布范围。

54.无痛拔牙时不仅要麻醉分布于牙髓的神经,而且要麻醉分布于牙周组织的神经,根据《口腔解剖生理学》第5版教材中上、下颌神经在口腔的分布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1)拔除21|12,应麻醉哪些神经?

(2)拔除3|3,应麻醉哪些神经?

(3)拔除54|45,应麻醉哪些神经?

(4)拔除6|6,应麻醉哪些神经?

(5)拔除87|78,应麻醉哪些神经?

(6)拔除43211 1234,应麻醉哪些神经?

(7)拔除87651 5678,应麻醉哪些神经?

55.上、下颌神经在口腔的分布有哪些变异?

56.简述面神经的纤维成分及分布部位。

57.显露面神经主干有哪些标志?试比较其优缺点。

58.说明面神经核上瘫及核下瘫的解剖基础。

59.解释面神经不同部位损伤定位症状的解剖学基础。

60.叙述美容角。

61.试述表浅肌腱膜系统。

62.叙述面部皮肤皱纹线与面部Langer皮肤裂线。

63.说明舌下神经的行程,分布范围和单、双侧损伤后症状的区别。

64.解释颈交感干损伤后出规霍纳(Horner)征的解剖学基础。

65.试述口腔壁的血液供应、淋巴回流和神经支配。

66.硬腭的软组织结构有哪些特点?并述其临床意义。

67.叙述软腭的层次及其结构特点。

68.试述腭帆张肌和腭帆提肌的起止、功能及其临床意义。

69.何谓腭咽闭合?有哪些生理意义?

70.描述舌的血管。

71.舌的淋巴回流有何特点?

72.舌各部的淋巴如何回流?

73.简述咽的层次及其临床应用。

74.试述腮腺的位置、形态和毗邻。

75.腮腺鞘有何解剖特点?并述其临床意义。

76.腮腺内主要血管、神经如何排列?试述其临床意义。

77.描述腮腺、下颌下腺及舌下腺的神经支配、血液供应及淋巴回流。

78.翼内肌的浅面及深面各有哪些结构?

79.解释翼外肌为何被视为是面侧深区的外科解剖学钥匙。

80.试述颊间隙的位置、内容和交通。

81.叙述咬肌间隙的位置、内容和交通。

82.描述颞下间隙的位置、内容和交通。

83.试述舌下间隙的位置、内容和交通。

84.某患者因病情需要摘除下颌下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下颌下腺摘除术的切口部位及层次。

(2)下颌下腺有哪些毗邻关系?

(3)试述下颌下腺导管与舌神经的位置关系及二者的辨认方法。

85.某患者因急性喉阻塞需进行气管切开,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气管颈段前方有哪些层次?其周围有哪些毗邻?

(2)说明气管切开的切口部位和层次。

(3)根据解剖关系,行气管切开时应注意哪些?

86.胸锁乳突肌浅面和深面各有哪些主要结构?

87.为何前斜角肌被视为是颈根部的解剖学钥匙?

88.颅底主要孔、裂、管内各有哪些重要神经和血管穿行?

89.试述颅底不同部位损伤可能出现的主要症状及其解剖学基础。

90.颅底由哪些骨组成?在结构和紧邻关系上有哪些特点?

91.列表说明下颌运动的神经通路。

92.正常和异常咀嚼肌肌电图有何主要区别?

93.何谓咀嚼效率?其影响因素有哪些?

94.试述在咀嚼运动中,前后牙的胎运循环及其生物力学杠杆原理。

95.咀嚼对胎、颌、面生长发育有哪些主要影响?

96.试述吞咽中枢的传入和传出途径。

97.吞咽对口腔、颌、面生长发育有哪些主要影响?

98.口腔器官缺损或畸形对语音有哪些影响?

99.唾液有哪些作用?

100.舌的不同区域对酸、甜、咸、苦味的敏感性有何不同?

(二)问答题答案

1.答:口腔解剖生理学是一门以研究口腔、颅面、颈部诸部位的正常形态结构、功能活

动规律及其临床应用为主要内容的学科。

2.答:动物在由低等向高等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生活条件和功能需要,使牙的演化具有

下列特点:①牙形由单一同形牙向异形牙演化;②牙数由多变少;③牙替换次数由多牙列向双牙列演化;④牙根从无到有;⑤牙的分布由广泛至集中于上、下颌骨;⑥牙附着于颌骨的方式由端生牙至侧生牙,最后向槽生牙演化。

3.答:(1)上颌中切牙与上颌侧切牙的主要区别列于下表:

主要区别点上颌中切牙上颌侧切牙

体积大小

唇面光滑平坦窄小圆突

切角近中切角为直角近中切角似锐角

远中切角略为圆钝远中切角呈圆弧形

舌窝宽大窄深

牙根颈横断面呈圆三角形呈卵圆形

(2)下颌中切牙与下颌侧切牙的主要区别:

主要区别点下颌中切牙下颌侧切牙

体积为全口牙中最小者较下颌中切牙稍大

唇面近、远中缘对称切缘略向远中倾斜

切角近、远中切角对称远中切角较近中切角圆钝

(3)上、下颌尖牙的主要区别:

主要区别点上颌尖牙下颌尖牙

唇面体积较宽大的五边形

近远中斜缘相交约成90°

近中斜缘短于远中斜缘细长的五边形

近远中斜缘相交大于900 近中斜缘:远中斜缘=1:2

舌面舌轴嵴明显舌轴嵴不如上颌尖牙者明显唇面观的冠根近中缘形态不呈直线相续呈直线

邻面观的冠根唇缘形态冠根唇缘连线不呈弧形冠根唇缘连线呈弧形

(4)上颌第一前磨牙与第二前磨牙的主要区别:

主要区别点上颌第一前磨牙上颌第二前磨牙

体积为前磨牙中之最大者小于上颌第一前磨牙

颊、舌面大小颊面>舌面相差不大

颊舌尖颊尖长大锐利,偏向远中颊舌尖均偏近中

近中沟越过近中边缘嵴至近中面无

牙根80%分为颊舌两根40%分为颊舌两根

(5)下颌第一前磨牙与第二前磨牙的主要区别:

主要区别点下颌第一前磨牙下颌第二前磨牙

颊、舌面大小牙尖颊面为舌面的2倍

二尖,颊尖长大,舌尖短小

舌面》颊面

颊舌尖高度相近,发育沟呈

“H”或“U”形者为二尖型,

呈“Y”;形者为三尖型

横嵴有无

牙根近中面常有根分叉痕迹无根分叉痕迹

4.答:理由是下颌第一前磨牙兼有前、后牙的特点而又不典型:①像后牙:具有4轴面和一

合面,有颊、舌尖和横嵴等;但颊、舌尖间距小,行使功能不如其它后牙;②像尖牙:颊尖

特别长大,舌尖特别短小,髓腔更像尖牙髓腔。

5.答:从牙体解剖形态考虑:①下颌第一前磨牙具有前后牙的过渡形式,其远中面外形与

下颌第二前磨牙相似,若拔除下颌第二前磨牙后,下颌第一前磨牙能与下颌第一磨牙达到良好的接触;②下颌第二前磨牙不具有前后牙的过渡形式,若拔除下颌第一前磨牙后,下颌第二前磨牙难以与下颌尖牙建立良好的接触,不仅影响美观,且易嵌塞食物。因此,从牙体邻接关系考虑,拔牙矫治时拔除下颌第二前磨牙较下颌第一前磨牙更便于恢复生理邻接关系。

但从临床拔牙矫治考虑,当所有恒牙均正常时,应拔除第一前磨牙,这是因为①第一前磨牙功能较小;②第一前磨牙拔除后,其拔牙间隙便于前牙或后牙利用。此外,除第一前磨牙以外,牙弓上任何恒牙如有严重病变、严重错位或严重畸形时,才可代替第一前磨牙而被拔除。故第一前磨牙是矫治治疗时最常拔除的牙。

6.答:上颌第一、第二、第三磨牙的主要区别:

主要区别点上颌第一磨牙上颌第二磨牙上颌第三磨牙

体积最大较小最小

最宽较宽较窄

颊面近远中颊尖等高远中颊尖较近中颊尖稍短远中颊尖更短

远颊根尖弯向近中远颊根较直牙根向远中倾斜

续表

主要区别点上颌第一磨牙上颌第二磨牙上颌第三磨牙

舌面远舌尖发育良好远舌尖较小远舌尖通常消失

可能有第五牙尖极少有第五牙尖无第五牙尖

牙面呈斜方形呈狭长的斜方形呈三角形或心形

斜嵴明显斜嵴较小,多有远中沟越过常无斜嵴

牙根三根分开三根较靠近三根常融合

7.答:下颌第一、第二、第三磨牙的主要区别:

主要区别点下颌第一磨牙下颌第二磨牙下颌第三磨牙

体积最大

最宽较小

较宽

最小

较窄

颊面有近、远中颊沟

近、远中颊尖和部分

远中尖有颊沟

近、远中颊尖

有颊沟

近、远中颊尖

牙面呈长方形

有五个牙尖

发育沟呈“大”字形呈正方形

多为四个牙尖

发育沟呈“十”字形

呈卵圆形

有四或五个牙尖

副沟多

牙根近、远中根分开较宽

有时远中根再分为颊

舌根近、远中根相距较近

或在颊侧融合呈“C”

形根,有时近中根再

分为颊、舌根

牙根短通常呈融合根

8.答:(1)切牙外形的应用解剖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上颌中切牙位于牙弓前部,易受外伤而折裂;其牙冠唇面外形常与面型相协调,修复时要注意其形态、色泽与面型及邻牙的协调性。

2)上颌切牙的邻接区及上颌侧切牙的舌窝顶点是龋的好发部位。

3)上颌中切牙牙根圆直,拔牙时可用旋转力拔出;上颌侧切牙和下颌切牙,因牙根弯或扁根不能使用旋转力拔出。

(2)尖牙外形的应用解剖主要有以下几点:

1)牙冠各面光滑,自洁作用较好,较少发生龋坏。

2)位于口角,牙根长而粗壮,支撑口角。若上颌尖牙缺失口角上部塌陷,影响面容。

3)由于牙根长,常是口内保留时间最长久的牙,修复邻缺牙时多作基牙。

4)上颌尖牙牙根为圆锥形单根且较直,拔除时可使用旋转力;下颌尖牙由于根稍扁圆,拔除时在松动后可适当配合使用较小的旋转力。

9.答:(1)前磨牙外形的应用解剖主要有以下几点

1)胎面点隙及邻面是龋的好发部位,充填或修复时,应注意恢复其正常形态及邻接区的关系。

2)由于牙根扁或双根,拔牙时主要使用摇力。

3)由于第一磨牙缺失机会较多,第二前磨牙常作为基牙修复第一磨牙。

4)上颌前磨牙与上颌窦接近,根尖感染可波及上颌窦,摘除断根时应避免使用推力。

5)前磨牙可发生错位,亦可发生龋坏;其胎面中央窝内可能出现锥形的畸形中央尖,常因磨耗而穿髓。

(2)磨牙外形的应用解剖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上、下颌第一磨牙的位置关系,对建立正常咬合起重要的作用,故应尽量治疗保留,如拔除后也应尽早修复,以免影响正常的咬合关系。

2)第一磨牙是恒牙中萌出最早、胎面点隙窝沟最多、易患龋坏的牙,充填或修复时,应注意恢复其正常解剖形态。

3)第三磨牙易出现先天缺失或形态、位置异常,若因阻生引起冠周炎或第二磨牙的龋坏,则应拔除。若咬合关系正常,则应保留。

4)上颌磨牙与上颌窦邻近,根尖感染时可引起牙源性上颌窦炎,摘除断根时应避免使用推力,以免断根进入上颌窦。下颌磨牙与下颌管邻近,摘除断根时,不宜使用压力,以免损伤下牙槽神经。

5)第一磨牙与第二乳磨牙形态相似,位置邻近,拔第二乳磨牙时,应特别注意鉴别。

6)上颌第二磨牙牙冠相对的颊粘膜上,有腮腺导管口,上颌第三磨牙可以此作为寻找腭大孔的标志。

10.答:(1)上颌第一前磨牙:颊尖偏向远中,是全口恒牙中唯一牙尖偏向远中者。

(2)下颌第一前磨牙:颊舌尖的牙尖三角晴在胎面横形相连成横嵴。是全口恒牙中唯一有横嵴者。

(3)下颌第二磨牙:胎面方圆形,发育沟呈“十”字形。

(4)上颌第一磨牙:远中颊尖三角晴与近中舌尖三角晴在胎面中央相连呈斜岭。

(5)下颌第二前磨牙:胎面发育沟呈“H"形、“y;形或“U"形。

11.答:乳牙与恒牙的主要区别有:

主要区别点恒牙乳牙

体积较大,磨牙体积从近中至

远中依次减小

较小,磨牙体积从近中至远中

依次增大

冠色乳黄色乳白色颈嵴略突起明显突起冠根分界明显特别明显

牙根根柱较乳牙为长

根分叉度较乳牙小

根柱短

分叉度较大

12.答:第二乳磨牙与第一恒磨牙的主要区别:

主要区别点第二乳磨牙第一恒磨牙体积较第一恒磨牙小较大

冠色乳白色乳黄色

颈嵴明显突起略突起

牙位由第二前磨牙替换位于第二前磨牙远中

牙根根柱短,根分叉度大根柱稍长,根分叉度较小

颊尖下颌第二乳磨牙的二个颊

尖及远中尖等大下颌第一恒磨牙二个颊尖及远中尖自近中向远中依次减小

13.答:根管系统是指髓腔除髓室以外的部分,包括根管、管间吻合、根管侧支、根尖分歧、根尖分叉及副根管,它们共同组成根管系统。由于根管系统的存在,通过根尖孔和侧、副孔,密切了牙髓和牙周组织的联系;但在另一方面,却成为牙髓病和牙周病互相传播的途径,可使牙髓病和牙周病互为因果,相互影响。即牙髓病可通过根分叉处副根管的副孔或根管侧支的侧孔甚或根尖孔引起牙周病,反之亦然。复杂的根管系统尚可影响根管治疗的效果。因此熟悉根管系统的解剖形态,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4.答:髓腔的形态随年龄的增长不断变化,乳牙的髓腔从相对比例看比恒牙者大,青少年恒牙的髓腔又比老年者大,表现为髓室大,髓角高,根管粗,根尖孔亦大。随年龄的增长,髓腔内壁有继发性牙本质沉积,使髓腔逐渐减小,髓角变低,根管变细,根尖孔窄小,有的髓腔部分或全部钙化阻塞。

此外,髓腔病理性变化,如因外伤、酸蚀、龋病或非功能性磨损等致牙本质暴露时,在受伤处相对的髓腔壁上形成修复性牙本质,使髓腔缩小,这是牙髓组织的一种保护性的反应。15.答:髓腔形态是临床进行牙体、牙髓和牙周疾病治疗的重要依据,包括髓室的大小、位置、髓角的高低、根管口的位置、根管数目、根管的弯曲程度和方向以及根管与牙周组织间的关系等,否则牙体及牙髓治疗时,可发生意外。例如:高耸的髓角,在备洞或做嵌体针道时,容易发生意外穿髓,治疗设计应尽可能避开以保护牙髓。弯曲的根管,进行去髓和扩大时,容易造成器械折断或根管侧穿,应改变角度摄X线片观察清楚,仔细操作。根尖孔或牙根尚未完全形成者,器械、药物或充填物容易穿出根尖孔,刺激根尖周组织,引起根尖周炎。

16.答:上颌中切牙的髓腔解剖形态主要有:①上颌中切牙的髓腔较大,根管较粗,单根管,髓室与根管间无明显界限。②唇舌剖面观,髓腔呈梭形,颈缘附近最厚,向切嵴方向缩小成尖形,接近牙冠中1/3,髓腔从颈缘向根尖逐渐缩小变细。③近远中剖面观,整个髓腔约呈三角形,髓室顶即三角形的底最宽,接近牙冠中1/3处。④牙根颈横切面呈圆三角形。

上颌中切牙髓腔的临床应用:①上颌中切牙的髓腔在牙颈部最大,开髓时应从舌面窝中央向牙面垂直钻人,待牙釉质钻透后,钻针与牙体长轴平行进行。②上颌中切牙根管的特点是粗大而直的单根管,如有冠折可考虑桩冠修复;作根管治疗时操作方便,效果较好。③上颌切牙在活髓牙预备针型嵌体的针道时,应注意避开髓角。

17.答:上颌第一前磨牙的髓腔解剖形态如下:①髓室类似立方形,颊舌径大于近远中径,髓室位于牙冠颈部及根柱内。②髓室顶形凹,最凹处约与颈平齐,颊侧髓角较高,接近牙冠的中1/3处,舌侧髓角较低,位于牙冠颈1/3处(少数接近牙冠中1/3)。③髓室底有一个、两个(占87%)偶尔有三个根管口,与相应的根管相通。

上颌第一前磨牙的根管可分为下列4种类型:

(1)单根单管型:从髓室延伸至根尖孔为单一根管。此型根管窄扁,颊舌径大,近远中径较小,多至根尖1/3才缩小,此型约占28%。

(2)单根双管型:从髓室延至根尖为2个分开的根管,由2个根尖孔或合并成一根尖孔通出牙体外,此型约占31%。

(3)单根单双管型:一个根管离开髓室,再分为2个根管;或2个根管离开髓室,再合成一根管,亦可再分而复合,合而复分,形成复杂的根管形态,此型约占27%。

(4)双根双管型:颊舌二根内各有一个根管,’从髓室内延伸至根尖,此型约占14%。

上颌第一前磨牙髓腔的临床应用:①上颌第一前磨牙因髓室底较深,开髓时勿将暴露的髓角误认为是根管口。②上颌第一前磨牙双根管较多,进行根管治疗时应注意寻找根管口,以免遗漏,影响治疗效果。③上颌第一前磨牙的牙尖内有较为突出的髓角,在充填备洞时,髓角处易发生意外穿髓,应注意保护。

18.答:下颌第一前磨牙的髓腔解剖形态如下:①颊舌剖面观,颊侧髓角特别长,位于牙冠中1/3,舌侧髓角短圆而不明显,位于牙冠颈1/3。②髓腔多在根尖1/3明显缩小成管,少数在根中1/3或根颈1/3缩小成管,三者共占83%,或在根中部根管形成双管型或单双管型,也有在根尖1/3分成颊舌两管者共占17%。

下颌第一前磨牙髓腔的临床应用:①下颌第一前磨牙因牙冠向舌侧斜度大,故颊尖位于牙冠中份,髓角又高,牙体预备时应避免穿髓;②作根管治疗时,器械应顺着牙体长轴的方向进入,以免穿通根管壁。

19.答:上颌第一磨牙的髓腔解剖形态如下:①髓室似矮立方形,髓室高度很小,颊舌径>近远中径>髓室高度。②髓室顶形凹,最凹处约与颈缘平齐。③髓室顶上近颊髓角和近舌髓角,二者均接近牙冠中1/3a远颊髓角和远舌髓角较低,均位于牙冠颈1/3处。④髓室底上有3-4个根管口,排列呈颊、舌径长,近远中径短的四边形或三角形,近颊根管口距远颊根管口较近而距舌侧根管口较远,远颊根管口位于近颊根管口的远中舌侧。⑤各根管口的形态是:近颊根管口较扁,若其再分为颊、舌两根管口,两根管口较圆小,近颊根管的舌侧根管口位于远颊根管口的舌侧,距舌根内的舌侧根管口最近,远颊根管口略圆,舌侧根管口较宽大。近颊根管为双管型或单双管型者共占63%,远颊侧根管分为两管者占9%,舌侧根管较宽大。上颌第一磨牙髓腔的临床应用:①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舌侧髓角较高,制备洞形时应避免意外穿髓;②进行嵌体修复时,针道应避开髓角,应从合面的近中窝、远中窝、颊沟及舌沟的釉牙本质界处人手;③近中颊根多有2个根管,根管治疗时应仔细探查根管口的位置及根管的行走方向。

20.答:下颌第一磨牙的髓腔解剖形态如下:①髓室呈矮立方形,近远中径>颊舌径>髓室高度(约1 mm)。②髓室顶形’凹,最凹处约与颈缘平齐。③近舌髓角与远舌髓角高度相近,二者均接近牙冠中1/3;近颊髓角,远颊髓角和远中髓角较低,位于牙冠颈1/3或颈缘附近。

④髓室底轮廓为近远中径长颊舌径短的四边形或五边形,髓室底上有2-4个根管口。⑤近中根管为双管型或单双管型者共占87%。远中根管为双管型或单双管型者占40%。

下颌第一磨牙髓腔的临床应用:①下颌第一磨牙因髓室顶与髓室底相距较近,开髓时应防止穿通髓室底;②下颌第一磨牙因舌侧髓角高于颊侧髓角,近中髓角高于远中髓角,牙体预备时勿伤及髓角;③下颌第一磨牙有时出现较细而弯曲的远中舌侧根管,常给治疗带来困难。21.答:胎平面(occlusal plane)分为修复学胎平面和解剖学胎平面两类。

(1)修复学胎平面:即从上颌中切牙的近中邻接点到双侧第一磨牙的近中颊尖顶所构成的假想平面,该胎平面与鼻翼耳屏线平行,基本上平分颌间距离,并与上唇缘有一定的位置关系,因此,在口腔修复的临床中,常以此平面作为制作全口义齿胎堤和排列人工牙的依据。在文献报道中,也有人采用双侧第二磨牙的近中舌尖顶或远中颊尖顶作为定位点定义该胎平面。

(2)解剖学胎平面:在解剖学研究中,为了准确记录与上、下颌牙咬合有关的下颌运动以及下颌骨或下牙列相对于上颌骨或上牙列的位置关系,常以下颌牙列为基准定义胎平面,称其为解剖学胎平面,其定义是:从下颌中切牙的近中邻接点到双侧最后一个磨牙远中颊尖顶所构成的假想平面。

22.答:根据前牙的覆胎、覆盖关系,可以将牙尖交错殆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正常覆胎、覆盖:由于切牙大小有一定的范围,以绝对数值来描述前牙覆胎覆盖的大小,有时不能客观反映前牙的覆胎覆盖情况,因此通常用浅覆胎、浅覆盖来作为覆胎覆盖正

常的指标。

(2)对刃胎(edge to edge bite):指牙尖交错胎时,上下牙切缘接触,覆胎、覆盖均为零的前牙咬合关系。该种胎型对切割功能及面型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3)深覆胎(deep over bite):指牙尖交错胎时,上切牙盖在下切牙的切2/3以上。该胎型由于下切牙大部分被上切牙包盖,切割食物时下颌滑行的距离较大,张、闭口时上切牙对下切牙的限定作用时间较长,因此对切割功能以及有关组织结构的健康有一定的影响。而重度内倾型深覆胎者,上切牙常咬伤下切牙唇侧牙酿,影响局部组织健康。

(4)深覆盖(deep over jet);指牙尖交错胎时,下切牙咬在上切牙的切2/3以上,而且上前牙向唇侧倾斜程度较大。深覆盖者常伴有上颌前突的面型,对美观有一定的影响。重度深覆盖,下切牙咬在上切牙腭侧粘膜上,造成局部组织损伤;患者常伴有口呼吸,影响咽腔健康;另外深覆盖对唇齿音的发音也常有明显的影响。

(5)反胎(cross bite):牙尖交错胎时,下前牙咬在上前牙之前,覆盖为负值。该胎型对切割功能、面型、唇齿音的发音等有较大的影响。

(6)开胎(open bite):牙尖交错胎时,上下牙列部分前牙甚至前磨牙均不接触,上下牙切缘之间在垂直方向有空隙。开胎与上颌前突(深覆盖)前牙无咬合接触的区别是,开胎者无覆胎,而上颌前突者,尽管上、下切牙在水平方向上距离较大,互相不接触,但在垂直方向上仍有覆胎关系存在,因此,不能简单地将上、下前牙不接触称为开胎,而需根据垂直方向上有无空隙而定。开胎常因上颌牙槽骨发育不足所致,这种胎型使切割功能完全丧失,对发音和面型的影响也较大。

23.答:牙尖交错胎的正常标志如下:

(1)上下牙列中线对正(当不存在牙列拥挤时),正对着上颌唇系带。

(2)除上颌最后一个磨牙及下颌中切牙外,每个牙都与对颌的两牙相对应接触。

(3)上颌尖牙的牙尖顶对应着下颌尖牙的远唇斜面及唇侧远中缘,下颌尖牙的牙尖顶对应着上颌尖牙的近舌斜面及舌侧近中缘。

(4)上颌第一磨牙的近颊尖正对着下颌第一磨牙的颊面沟,下颌磨牙的近颊尖对着上颌第一磨牙与第二前磨牙之间的胎(侧)楔状隙。

(5)前、后牙的覆胎覆盖关系正常。

24.答:牙尖交错胎(intercuspal occlusion)是指上、下颌牙牙尖交错,达到最广泛、最紧密接触时的咬合关系。该胎关系过去被称为正中胎(centric occlusion),即上、下颌牙达到该咬合状态时,下颌的位置相对于颅骨而言,是位于正中的,无左右、上下、前后的偏移。然下颌相对于颅骨是否位于正中,并非这种咬合关系存在的前提,在达到上、下颌牙最广泛、最紧密接触的咬合关系时,下颌可以不在正中。例如:单侧后牙反胎者,下颌明显偏向于反胎侧,此时该患者有明确的上、下牙最广泛、最紧密的咬合接触(牙尖交错胎)状态,也就是说有过去所称的“正中胎”,但该胎并不“正中”。显而易见“正中胎”一词不如“牙尖交错胎”确切地描述该患者此时的咬合特征,因此现在已将“正中胎”一词改称为“牙尖交错胎”,以使关于该咬合关系的描述,能够全面而准确地反映所有个体的这一咬合关系特征。

25.答:(1)定义:牙尖交错胎时下颌骨相对于上颌骨或颅骨的位置,称为牙尖交错位( intercuspal position, ICP),它是以牙尖交错胎为前提,并随牙尖交错胎的变化而变化的下颌位置。无论牙尖交错胎为何种形态,它所确定的颌位就是牙尖交错位,故又称为牙位。与牙尖交错胎类似,牙尖交错位曾被称为正中胎位(centric occlusion position),现已将正中胎位一词改为牙尖交错位。

(2)牙尖交错位正常的标志。常用来描述下颌位置的变量有两个:即髁突在下颌窝中的位置和上下牙的咬合对应关系。牙尖交错位时这两个参考标志的特点是:①颞下颌关节:髁突在下颌窝中基本处于中央位置,即关节的前、后、上间隙基本相等。髁突的关节前斜面、关节

盘中带、关节结节后斜面,三者之间密切接触,双侧髁突形态和位置对称,关节内压力正常。

②咬合关系:首先需要有正常的咬合垂直高度,在正常垂直高度状态下,上、下牙牙尖交错,接触广泛而紧密,具有正常的牙尖斜面引导作用,即当下颌自然闭口至上、下牙尖接触时,由于牙周膜本体感受器的反馈调节作用,咀嚼肌作相应的收缩,下颌牙沿着上颌牙牙尖斜面的引导,很自然而且稳定地进入牙尖交错位。

由于下颌位置的维持,需要有肌的收缩来完成,左、右两侧升、降颌肌相对平衡的收缩作用,对于维持正常的牙尖交错位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通常也将下颌骨的对称运动中,双侧咀嚼肌收缩对称、有力,作为牙尖交错位正常的重要标志之一。

(3)牙尖交错位正常的意义:牙尖交错位是下颌的主要功能位,咀嚼、言语、吞咽等功能活动,均与牙尖交错位关系密切;而且牙尖交错位是最易重复的下颌位置,临床上可作为许多检查、诊断和治疗的基准位;牙尖交错位正常,则双侧咀嚼肌可发挥相对均衡、对称的收缩力,有利于下颌的各种口腔功能运动的协调与稳定,对于防止运动时产生的创伤作用,具有积极的意义。

26.答:长正中的生理意义在于:人类牙列具有与机械相似的特征。下颌牙颊尖在进入上颌牙的中央窝时,若无一点活动余地,势必产生很大的冲击力。若存在一长正中区域,则可使下颌进入牙尖交错位时的最大胎力得到缓冲,使牙周、关节和肌等结构不至遭受创伤。因此,长正中是咀嚼系统功能协调所必须的。

27.答:(1)定义:从牙尖交错位开始,下颌还可以后下移动少许(约1 mm左右),此时后牙牙尖斜面部分接触,前牙不接触,髁突位于其在下颌窝中的最后位置,从该位置开始,下颌可以作侧向运动,下颌的这个位置称为后退接触位(retruded con-tact position),是下颌的生理性最后位。

(2)后退接触位的形成机制:下颌之所以能从牙尖交错位退至后退接触位,主要是由以下诸因素决定:①髁突后方关节窝内为软组织结构,具有一定的缓冲空间,使得髁突向后移动具有可能性。②颞下颌关节韧带具有一定的可让性,它对髁突向后的运动有一定的限定作用,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缓冲范围,设想,如果该结构不是韧带,而是骨性结构,那么这种硬组织结构是不可能允许髁突向后移动的。可见,在一定程度上,是颞下颌韧带(主要是其水平部)决定了下颌能够向后方作一定的运动,以及其移动的幅度,故有人将下颌的后退接触位称为韧带位。③肌收缩是各种运动所必不可少的,下颌从牙尖交错位向后下运动至后退接触位的过程中,以及该位置的维持,主要由题肌后束和二腹肌前腹、下颌舌骨肌、须舌骨肌等舌骨上肌收缩而实现。

(3)后退接触位的意义:由于后退接触位属于韧带位,为物理性定位,重复性好,当全口牙或大多数牙丧失后,以牙尖交错胎为前提的牙尖交错位也就丧失,或失去了其明确的标志,但此时后退接触位仍然存在,临床在修复缺牙过程中,可以后退接触位作为取得牙尖交错位的参考位。

后退接触位是吞咽时下颌经常到达的位置,有报告证实,咀嚼硬物时下颌常到达此位。因此,后退接触位也是下颌的功能位之一。另外有人指出,颞颌关节紊乱症患者,一位的比例增高,后退时单侧后牙接触的比例增高,因此检查后退接触位存在或正常与否,对于颞颌关节紊乱症的检查、诊断与治疗,也具有重要的价值。

28.答:(1)定义:当人直立或端坐,两龈平视前方,不咀嚼、不吞咽、不说话,下颌处于休息状态,上下牙不接触时,下颌所处的位置称为下颌姿势位(mandibularpostural position)。

(2)下颌姿势位特点:下颌姿势位时,上下牙均无接触,上下颌牙之间从前向后有一个楔形间隙,前端大而后端小,称之胎间隙或息止胎间隙(free way space),牙间隙的前端上下切牙切缘之间的距离比覆胎小约1~3 mm,也有人报道为2~4 mm或2~5 mma下颌姿势位时,双侧髁突位于关节窝的中央略向前下的位置,双侧颞肌、咬肌、翼外肌上头均有电位活动,颞

肌的电位活动最为明显。

(3)下颌姿势位的形成机制:下颌姿势位是升颌肌对抗下颌骨本身的重量所保持的下颌位,其形成机制的实质是升颌肌的牵张反射—下颌骨因其本身的重量而下垂,使升颌肌的肌纤维拉长,刺激了升颌肌中的牵张感受器肌梭,通过神经系统的反馈调节,使升颌肌轻度收缩,以对抗下颌骨的重力下垂作用。因此,升颌肌的牵张反射调节,是形成下颌姿势位的主要机制。此外,牙周组织、颞下颌关节囊与关节韧带中的本体感受器对升颌肌的神经反馈调节,软组织的弹性与粘滞性,对下颌姿势位的保持也起着一定的作用。

(4)下颌姿势位的意义:下颌姿势位有其重要的生理意义,在此位时上、下牙不接触,从而避免了非咀嚼性磨损,牙周及颞下颌关节组织基本不承受负荷,口颌肌比较放松,这是维持口颌系统健康所必须的。如果不咀嚼时上、下牙持续咬合数分钟,就会令人感到疲劳不适,咀嚼肌酸困甚至出现疼痛。实际上正常人在24小时内,上下牙接触的时间总共才十几分钟。紧咬牙或磨牙症患者,在非咀嚼情况下,例如夜间睡眠状态下,也保持上、下牙的密切接触或接触运动,这不仅可造成牙的严重磨损,而且增加了牙周组织、咀嚼肌以及颧下颌关节的负荷,对口颌系统有关组织结构,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因此,保持下颌姿势位的相对稳定及正常的胎间隙是十分重要的。

下颌姿势位主要是靠肌张力和下颌骨重力的平衡来维持的,因此并非恒定不变。头位的改变,下颌骨重量的改变(如缺牙、牙磨损、戴义齿等),口颌肌的功能状态,精神心理因素调节下的神经系统活动的变化等,均可对下颌姿势位产生影响。但是,在正常条件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下颌姿势位又是相对稳定的,而且下颌姿势位并不以上、下颌牙的咬合为存在条件,因此,在全口牙缺失作总义齿修复确定颌位时,下颌姿势位可以作为恢复牙尖交错位的重要参考颌位。

29.答:三个基本颌位的关系如下:

(1)后退接触位与牙尖交错位:从后退接触位,下颌向前上移动约1 mm左右到达牙尖交错位,这两个颌位的关系主要为水平方向的关系。在此移动过程中下颌无偏斜或偏斜小于0.5 mm,双侧后牙均匀对称接触,无单侧的咬合性接触,通常将这两个颌位之间的这种无偏斜的以前后向为主的位置关系,称为“长正中”(long centric),意在从牙尖交错位向后退,或从后退接触位向前伸的对称性运动过程中,下颌相对于上颌始终处于正中的位置,没有偏斜或侧重。长正中的存在,可使下颌在进入牙尖交错位时的最大胎力得到一定的缓冲,有利于保护牙周组织及颞下颌关节、咀嚼肌等组织结构的健康。因此,长正中是正常生理现象。如果在此移动过程中仅单侧后牙接触,或移动时下颌有较大的左右偏斜,则说明后退有咬合干扰,就没有长正中。

(2)下颌姿势位与牙尖交错位:从下颌姿势位,下颌向前上移动1-3 mm到达牙尖交错位,这两个颌位主要表现为垂直方向的关系。在移动过程中,如向上的距离小于1 mm,或有向后移动或过度的向前移动,以及出现左、右方向的移动时,表明可能存在颌位或肌功能的异常。

三个基本颌位的相互关系及其与肌力闭合道的关系可以简单表述为以下关系:30.答:上颌骨的血液供应极为丰富,既接受骨内上牙槽动脉的血供,又接受颊、唇、腭侧粘骨膜等软组织的血液供应,此一多源性的血供特点,为成功地进行正颌外科截骨术提供了重要的解剖学基础。由于上颌骨血运较下颌骨丰富,故抗感染能力强,骨折愈合较下颌骨迅速,但外伤后出血亦较多。

31.答:上颌骨牙槽窝的唇、颊侧与腭侧骨板的厚薄不一,一般上颌牙的唇、颊侧骨板均较腭侧者为薄。上颌第一磨牙颊侧骨板因有颧牙槽嵴而使之增厚,上颌第三磨牙牙根远中面的牙槽骨骨质甚松。

下颌切牙、尖牙唇侧牙槽窝骨板较舌侧者为薄,但在前磨牙区者,颊、舌侧牙槽窝骨板厚度

相近,下颌磨牙的牙槽窝骨壁坚实而致密,且牙体倾向于牙槽突的舌侧,故其颊侧骨板较厚。下颌第一、二磨牙的颊侧尚有外斜线使其骨质增厚。

了解牙槽窝的骨板厚薄关系,有利于拔牙时的脱位运动。

32.答:颞下颌关节上由颞骨关节窝及关节结节(二者合称颞骨关节面)、下由下颌骨裸突及介于二者间的关节盘、外包以关节囊、周围有韧带所构成。

33.答:开闭口运动是下颌两侧的对称性运动,小开口约20 mm时,课突仅有转动,运动的轴心在裸突,活动发生在关节下腔,关节盘基本不动。大开口时,颞下颌关节的运动既发生在下腔,又发生在上腔。在关节上腔,骸突及关节盘协调地沿关节结节后斜面向前下方滑动,滑动的轴心在下颌孔附近;在关节下腔,裸突既有转动又有滑动,转动的轴心仍为裸突的横轴。当最大开口时,裸突滑动到关节结节处,在关节结节下方或前下方进行转动而不再向前滑动。闭口时颞下颌关节的运动是与开口运动相反方向的运动。

34.答:前后运动为下颌两侧对称性运动,裸突及关节盘沿关节结节后斜面向前下方滑行。因此,前伸运动主要是关节上腔的滑行运动,但亦配合有关节下腔裸突转动,这和前牙的覆胎、覆盖程度有关;后退运动大致循前伸运动轨迹作相反方向运动,裸突偕同关节盘,沿关节结节后斜面向后上滑行,回归至关节窝。

35.答:侧方运动为两侧不对称性运动,即非工作侧裸突进行滑动,工作侧裸突在一定范围内转动、每侧的侧方运动均有两种位置,即从牙尖交错胎位至侧方胎位和从侧方胎位回到牙尖交错胎位。现以右侧侧方运动为例加以说明:侧方运动时,左侧(非工作侧)深突及关节盘沿该侧关节结节的后斜面向前下内滑行,同时右侧(工作侧)裸突在一定范围内转动(即在以工作侧骸突中心为顶点,以向外最大限度3 mm为半径,以60“为夹角所做的圆锥体范围内运动),使右侧上下颌磨牙的同名牙尖接触,形成侧方胎。从侧方胎回牙尖交错胎位时颞下颌关节的运动与上述运动相反。

36.答:在小开口运动(下颌下降约20 mm)时,骸突仅作转动而关节盘基本不动,即关节盘和颞骨关节面的关系不变。在大开口运动(下颌下降约20 mm以上)时,裸突既有转动又有滑动。由于关节盘的内、外侧直接附着在裸突的内外极,所以关节盘随着骸突的滑动被带动向前移动。关节盘向前移动使关节盘双板区的颞后附着弹性纤维拉紧,因此,关节盘在向前移动的同时沿裸突表面向后方转动。这种转动的程度随开口运动的加大而明显。

37.答:颞下颌关节上邻脑膜中动脉前、后支及大脑颞叶,外为皮肤和筋膜,前为翼外肌附着,后邻腮腺、颞浅血管和耳颞神经,内邻蝶骨角棘、蝶下颌韧带、腭帆张肌、耳颞神经、鼓索、棘孔和穿行其内的脑膜中动脉。

35.答:关于胎型与颞下颌关节的解剖关系,特别是前牙覆胎与颞下颌关节窝的解剖形态有无直接关系,目前仍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关节与胎型有直接关系。关节窝浅者,其前牙多为切胎或浅覆胎;关节结节斜度大者,关节窝深,其前牙多为深覆胎;有正常胎型的人,其关节结节斜度和关节窝深度多为中等。另一则认为,关节与胎型无关。但多数学者认为从功能解剖观点看,胎、胎型与颞下颌关节有密切关系。

关于后牙与颞下颌关节的解剖关系,Niles (1977)提出了第四磨牙概念。他认为邵突与关节窝的关系,与下颌磨牙的颊尖和相应上颌磨牙中央窝的关系极为相似。因此,颞下颌关节可视为第四磨牙。

39.答:(1)颞下颌关节盘和上、下关节面均覆以纤维软骨而不是透明软骨。纤维软骨具有耐压、耐磨和耐挤搓的作用。

(2)关节的运动不完全取决于关节的形态,有关肌的收缩起着重要作用。

(3)颞下颌关节与胎关系密切,可视为第四磨牙。因此,胎在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的致病因素中起重要作用。

(4)左右颞下颌关节为一联合或联动关节,两侧功能必须高度统一协调。因此,当一侧关

节发生病变时,常可波及对侧。

(5)颞下颌关节在功能上为一既具有转动又具有滑动的关节;在结构上是由盘一颞关节和盘一颌关节组成的复合关节。

(6)颞下颌关节也是一多运动轴心关节。小开口最大开口时以裸突为轴心,大开口时则分别以下颌孔及裸突为轴心。侧方运动时,以工作侧裸突一下颌支后缘为轴心转动,平衡侧向前、下、内滑行。上述轴心是随着下颌运动在瞬息变化着。

40.答:口颌系统具有三条肌链:即水平肌链、垂直肌链和姿态肌链。

(1)水平肌链:由口轮匝肌、颊肌和咽上缩肌从前向后呈环状连接组成。该肌链类似括约肌,与舌肌形成既互相拮抗又相互协调的肌组,影响牙弓及胎的形成。

单侧唇裂和双侧唇裂破坏水平肌链,影响前牙弓和前腭突的正常发育;巨舌症破坏舌与水平肌链的平衡,可造成前牙开胎和下颌前突。

(2)垂直肌链:由腭帆张肌、腭帆提肌、腭垂肌、腭咽肌和腭舌肌组成。腭帆张肌、腭帆提肌、腭垂肌使软腭向上活动;腭咽肌和腭舌肌收缩使软腭向下活动,以便软腭行使发音和吞咽功能。腭裂破坏垂直肌链,可影响上颌骨和腭弓的正常发育以及发音、吞咽等功能。 (3)姿态肌链:由项部肌通过枕肌、帽状筋膜连接颞肌、咬肌和舌骨上、下肌群组成。该肌链和胸锁乳突肌等支持和平衡头的垂直位置。斜颈病人破坏姿态肌链,影响上下颌骨及颧骨等发育,导致颜面不对称畸形。

综上所述,口颌系统肌链对颌骨的发育、,牙弓的形成及胎的建立与维持下颌骨的位置均有明显影响。

41.答:(1)颈外动脉结扎的切口部位为起自下颌角,沿胸锁乳突肌前缘作5 cm左右的切口,依次切开皮肤、浅筋膜及颈阔肌、颈深筋膜浅层即可显露颈外动脉。

(2)鉴别颈内、外动脉的方法是:

1)颈内动脉初在颈外动脉的后外侧,继而转至其后内侧。

2)颈内动脉在颈部无分支,颈外动脉在颈部发出一系列分支。在颈动脉三角内,颈外动脉发出甲状腺上动脉、舌动脉、面动脉、枕动脉及咽升动脉5个分支。

3)暂时阻断颈外动脉,同时触摸颞浅动脉或面动脉,如无搏动,即可证实被阻断的动脉即颈外动脉。

(3)颈外动脉结扎后其分布部位的血供不受影响,这是因为颈外动脉的侧支吻合十分丰富,不仅在两侧颈外动脉同名分支(如甲状腻七动脉、面动脉、颞浅动脉和枕动脉)之间吻合丰富,而且在同侧颈外动脉与锁骨下动脉和颈内动脉的分支之间也有吻合(如龈动脉与面动脉的吻合,甲状腺上、下动脉的吻合,枕动脉与颈浅动脉、颈深动脉和颈横动脉的吻合)。

(4)结扎颈外动脉的结扎点之所以选择在甲状腺上动脉与舌动脉之间,而不选择在甲状腺上动脉与颈总动脉分叉点之间,是因为后者在结扎点以下,致使颈外动脉形成血管盲端,容易形成血栓,易扩散至颈总动脉甚至颈内动脉,造成该侧脑部血液循环障碍;但在甲状腺上动脉与舌动脉之间结扎颈外动脉,血流可通畅地经颈总动脉、颈外动脉至甲状腺上动脉,即使有血栓形成,也不致逆流经颈总动脉到达颈内动脉。

(5)临床上施行颈外动脉结扎的主要危险之一,在于误将颈内动脉认为是颈外动脉而加以结扎。误扎后可能引起同侧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偏瘫,甚至死亡,其死亡率可高达49%。

(6)由于甲状腺上动脉可起自颈总动脉,故在甲状腺上动脉与舌动脉之间结扎颈外动脉时,若周围解剖关系不清楚,就有可能误扎颈总动脉,可引起同侧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偏瘫,甚至死亡,其死亡率可高达28%。

42.答:颈外动脉的毗邻:在颈动脉三角内,颈外动脉的浅面自上而下有舌下神经、舌静脉和面总静脉越过;内侧为咽侧壁及喉上神经的内、外侧支;后有舌下神经降支及迷走

神经。故在甲状腺上动脉与舌动脉之间结扎颈外动脉时,务须分离清楚,以免误伤上述神经。

43.答:舌动脉在甲状腺上动脉起点的上方,平舌骨大角处起自颈外动脉。该动脉先向前上行,依其位置可分为三段:第一段在颈动脉三角内,呈弓形,弓的浅面有舌下神经跨过;第二段在舌骨上方,舌骨舌肌深面;第三段即舌深动脉,出舌骨舌肌前缘,前行于颊舌肌与舌腹粘膜之间。舌动脉分支如下:

(1)舌背支:起于舌骨舌肌后缘深面,向上分为数支,布于舌根、腭扁桃体等处。

(2)舌下动脉:起于舌骨舌肌前缘处,前行于颇舌肌与下颌舌骨肌之间至舌下腺,供应舌下腺、口底粘膜、舌肌及下颌前部舌侧牙龈。

(3)舌深动脉:为舌动脉直接延续,在颊舌肌外侧迂曲前行至舌尖。舌深动脉供应舌肌。

舌动脉是舌和口底动脉主干,其起点可作为颈外动脉结扎术的标志;行舌体手术时,若先在舌骨大角水平结扎舌动脉,可减少出血。临床上可将导管插人舌动脉起始处,灌注化学药物以治疗舌部的恶性肿瘤。

44.答:面动脉或称颌外动脉,在颈动脉三角内于舌动脉稍上方发自颈外动脉,经茎突舌骨肌和二腹肌后腹深面达下颌下三角,在下颌下腺的深面和上面的沟内,或埋于腺实质内,前行经咬肌附着处的前缘,钩绕下颌骨下缘到达面部,向前上行,经口角和鼻翼外侧至内毗,更名为内毗动脉。

在下颌下三角内,面动脉发出分支布于软腭、腭扁桃体及下颌下腺;在面部发出下唇动脉、上唇动脉、鼻外侧动脉、内毗动脉等分支。

面动脉钩绕下颌骨下缘处,仅被皮肤和颈阔肌覆盖,此处可供测脉和压迫止血用。临床上利用含有上唇或下唇动脉、静脉的唇瓣进行整复组织缺损时,可不受唇瓣长度和形状的限制。有时可将皮瓣供血的主要动脉与面动脉端端吻合,用于游离皮瓣整复面部缺损。 45.答:(1)上颌动脉分为三段:第一段又称下颌段,横行于下颌骨跺突颈部深面,颞下颌关节手术时,应注意保护裸突深面的上颌动脉及脑膜中动脉;第二段又称翼肌段,位于翼外肌浅面或在深面,行上颌窦扩大根治术时,可在此段结扎该动脉,以代替结扎颈外动脉;第三段位于翼腭窝内,又称翼腭窝段,翼腭管麻醉时应注意勿损伤该段的分支腭降动脉。

(2)第一段的分支有下牙槽动脉和脑膜中动脉;第二段的分支主要营养咀嚼肌、颊肌和颞下颌关节囊等结构;第三段的分支有上牙槽后动脉、眶下动脉、腭降动脉和蝶腭动脉。

(3)上颌动脉主要营养上下颌骨、上下颌牙、鼻腔、口腔、咀嚼肌及上颌窦等部位,分支众多,吻合丰富。

46.答:上牙槽后动脉布于上颌后牙,上牙槽前动脉布于上颌前牙。

上牙槽后动脉和颊动脉布于上颌颊侧牙酿,眶下动脉的分支布于上颌唇侧牙龈,腭大动脉的分支布于腭侧牙龈。

下牙槽动脉在分出切牙支以前布于下颌后牙,切牙支布于下颌前牙。

颊动脉布于下颌颊侧牙龈,颊动脉布于唇侧牙跟,舌下动脉布于下颌舌侧牙龈。 47.答:面静脉以内毗静脉起于龈的内角,循面动脉后方下行。在颌面部行程中接受面动脉分布区的静脉血,其中面深静脉起于翼静脉丛,引流面深部的血液,注入面静脉。面静脉在龈内角处借内毗静脉与龈上静脉交通,并由此通向海绵窦。

面部的静脉位于表情肌内,肌的收缩可以推进血流;同时面部的静脉瓣膜很少,在一定条件下血液可以逆流。当头面部感染,特别是在鼻根部与口角连线的三角区内感染时,若处理不当,细菌或毒素等可逆行至颅内,导致海绵窦血栓形成。

48.答:翼静脉丛分布于翼内、外肌和颞肌之间,并围绕在上颌动脉的周围,收集上颌动脉分布区的静脉血,翼静脉丛血液主要通过上颌静脉注入下颌后静脉,也可由面深静脉流人面静脉,尚可经卵圆孔静脉网及破裂孔导血管通向海绵窦。

49.答:颈内静脉为头颈部血液回流最粗大的主要静脉,上端在颈静脉孔处续乙状窦,下端在胸锁关节的深面与锁骨下静脉合并成无名静脉。在颈内静脉上端与颈内动脉之间,有IX~XII对脑神经,其中,舌咽神经往前经颈内动脉浅面与二腹肌后腹深面,舌下神经向前越过颈内、外动脉的浅面,迷走神经在颈内动静脉之间垂直下行,副神经则经过颈内静脉的浅面(或深面)行向后外。颈淋巴清扫术处理颈内静脉上端时,应注意此关系。在颈内静脉与前斜角肌之间,主要有隔神经及横过隔神经浅面之颈横动脉及肩脚上动脉,左侧有胸导管之末段,右静脉角尚有右淋巴导管注入。颈内静脉下端后邻锁骨下动脉第一段及胸膜顶。由于上述解剖关系,在颈淋巴清扫术中处理颈内静脉下端时,应避免过分向下剥离,以防误伤胸膜顶引起气胸,或使空气进入纵隔造成纵隔气肿,也应避免伤及胸导管或右淋巴导管。

颈内静脉与颈鞘结合紧密,使管腔经常保持扩张状态,颈鞘周围有颈深淋巴结围绕。在颈部肿瘤或淋巴结核病变时,颈内静脉常与颈鞘及其周围受累的淋巴结粘连紧密,手术时极易撕破并可能发生空气栓塞。因此,可作预防性的颈内静脉结扎。结扎一侧颈内静脉,不影响脑的血液回流。

50.答:环形组的淋巴结群位置较浅,由后向前环绕颌面颈上部,包括枕淋巴结、耳后淋巴结、腮腺淋巴结、下颌下淋巴结、面淋巴结及颊下淋巴结;纵形组淋巴结群位置较深,常沿血管、神经或器官附近呈纵形排列,包括咽后淋巴结、颈前淋巴结、内脏旁淋巴结、颈浅淋巴结、颈深上淋巴结、颈深下淋巴结、脊副淋巴结和锁骨上淋巴结。两组淋巴结群的基本关系是:环形组淋巴结群的输出管注入纵形组淋巴结群,纵形组淋巴结群的颈深下淋巴结输出管组成颈淋巴干,左、右颈淋巴干分别人胸导管或右淋巴导管。

51.答:环形组淋巴结群中最重要的是下颌下淋巴结,这是因为口腔颌面部的大部分淋巴(包括下颌下腺、舌下腺、上唇、下唇外侧、颊部、鼻、牙跟、上颌牙、除下颌切牙以外的下颌牙、眼睑内侧部、软腭、舌前2/3,颇下淋巴结、面淋巴结的输出管的淋巴)引流至下颌下淋巴结和颊下淋巴结(收集下唇中部、颊部、口底前部、下颌切牙及舌尖的淋巴),而颊下淋巴结的淋巴又引流至下颌下淋巴结或颈深上淋巴结,可见下颌下淋巴结与口腔颌面部炎症或肿瘤关系的重要性仅次于颈深上淋巴结。

52.答:纵形组淋巴结群中最重要的淋巴结是颈深淋巴结主链,该链位于胸锁乳突肌鞘深面,沿颈鞘外排列,该链上起颅底,下达颈根部,以肩脚舌骨肌为界,将其分为上方的颈深上淋巴结及其下方的颈深下淋巴结。颈深上淋巴结收集耳后淋巴结、腮腺淋巴结、下颌下淋巴结输出管的淋巴,引流至颈深下淋巴结或颈淋巴干;颈深下淋巴结收集颈深上淋巴结的输出管和颈前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脊副淋巴结、下颌下淋巴结及咽后淋巴结输出管的淋巴,最后颈深下淋巴结的输出管组成颈淋巴干,左、右颈淋巴干分别人胸导管或右淋巴导管。颈深淋巴结主链是头颈部癌瘤最常转移之处。而口腔颌面部癌瘤的颈淋巴结转移,则常累及颈深上淋巴结,如颈二腹肌淋巴结(或称角淋巴结)与舌根癌的淋巴转移密切相关。

53.答:兰叉神经系脑神经中之最大者,为颅前部、面部、眼眶、鼻腔及口腔等处之感觉神经以及咀嚼肌的运动和感觉神经。

54.答:(1)拔除21|12,应麻醉上牙槽前神经和鼻腭神经。

(2)拔除3|3应麻醉上牙槽前神经、鼻月鄂申经和腭前神经。

(3)拔除54|45,应麻醉上牙槽中神经和腭前神经。

(4)拔除6|6,应麻醉上牙槽中神经、上牙槽后神经和腭前神经。

(5)拔除87|78,应麻醉上牙槽后神经和腭前神经。

(6)拔除4321 1234,应麻醉下牙槽神经和舌神经。

(7)拔除8765 5678,应麻醉下牙槽神经、颊神经和舌神经。

55.答:上、下颌神经在口腔分布的变异如下:

(1)1 1可受双侧下颌神经分支支配,故拔除一侧下颌中切牙时,除作传导阻滞麻醉外,

尚须在同侧作局部浸润,以麻醉对侧来的吻合支。

(2)上牙槽前神经的分布区可后延至前磨牙或第一磨牙区。

(3)上牙槽中神经约有40%缺如,其分布范围则由上牙槽后神经或(和)上牙槽前神经所代替。

(4)上牙槽后神经的分布区可前伸至前磨牙或尖牙区。

(5)颊神经在颊侧牙眼的分布可前伸至下颌尖牙或后缩至下颌第二磨牙区。、

(6)颊神经可被上牙槽后神经的分支或下牙槽神经人下颌孔以前分出的一支所代替。

(7)颊神经可参与支配下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

(8)颊神经有时可代替上牙槽后神经的上牙跟支。

(9)舌神经在下颌舌侧牙跟的分布有时止于尖牙区,其变更的范围由对侧舌神经支配。

(10)下颌舌骨神经内有时混有感觉纤维,由下颌骨正中内面进入下颌骨,其分支直接分布于下颌切牙和牙跟或参与同侧或对侧的下颌切牙神经。

(11)颈皮神经的上部分支可经下颌骨内面前磨牙区的舌侧骨孔进入该骨,布于前磨牙区。故有时施行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时,前磨牙仍有麻醉不全之感。

56.答:面神经为混合性神经,含有三种纤维:

(1)运动纤维:为面神经的主要成分,起于脑桥的面神经核,其纤维支配面部表情肌、颈阔肌、橙骨肌、二腹肌后腹和茎突舌骨肌。

(2)副交感纤维:发自脑桥上涎核,由上涎核发出节前纤维至下列二副交感神经节:①经鼓索至下颌下神经节交替,节后纤维分别至下颌下腺及舌下腺;②经岩浅大神经至蝶鳄神经节,节后纤维分别至泪腺、鳄及鼻腔粘膜的腺体。

(3)味觉纤维:其感觉神经元的胞体位于面神经管内的膝状神经节内,该节内神经元之周围突布于舌前2/3的味蕾;其中枢突止于延髓的孤束核。上述副交感纤维和味觉纤维合成一条细干出脑,故也可单独称为中间神经。

57.答:显露面神经主干的标志有五:很口①乳突前缘标志;②鼓乳裂标志;③外耳道软骨标志;④茎突标志;⑤二腹肌后腹标志。由于茎突有时缺如,二腹肌后腹的解剖关系可发生变异,外耳道软骨标志操作较难,故乳突前缘标志及鼓乳裂标志优于前三者。

58.答:面神经核上部的细胞接受两侧皮质脑干束的纤维,.其轴突组成面神经运动纤维,支配同侧眼裂以上的表情肌。、面神经核下部的细胞仅接受对侧皮质脑干束的纤维,其轴突组成面神经的运动纤维,支配同侧眼裂以下的表情肌。因此,当一侧中央前回下部巨型锥体细胞及其轴突(上位神经元)发生病变时,则引起病变对侧眼裂以下的表情肌瘫痪,如鼻唇沟消失、不能上提口角、食物易存留于_口腔前庭等,但肌不萎缩,额纹仍存在。因该病变发生在面神经核以上的上位神经元,_故称为面神经核上瘫。如面神经运动核及其轴突组成的面神经运动纤维(下位神经元)发生病变所生成的面瘫,则称面神经核下瘫。病变可在脑桥下部(如出血、肿瘤等)、中耳或腮腺等部位,其临床表现为损伤侧面部全部表情肌瘫痪,如眼睑不能闭合,不能提眉,额纹消失。口周围肌群瘫痪与核上瘫相同。核下瘫如经久不愈,面部表情肌可逐渐出现肌萎缩。

59.答:面神经的行程较长,其副交感、味觉和运动纤维成分又在沿途陆续分出,因而面神经不同部位的损伤,其症状亦有所差异,借此可作为面神经损伤定位诊断的依据。

面神经在不同部位损伤可出现下列症状:①面神经在鼓索分出处的远端损伤,仅有同侧面肌麻痹;②面神经在分出鼓索与分出橙骨神经之间损伤,出现同侧面肌麻痹+同侧舌前2/3味觉丧失+唾液分泌障碍;③面神经在分出橙骨神经与膝状神经节之间损伤,出现同侧面肌麻痹+同侧舌前2/3味觉丧失十唾液分泌障碍+听觉过敏;④面神经在膝状神经节与内耳门之间损伤,出现同侧面肌麻痹+同侧舌前2/3味觉丧失十唾液、泪液分泌障碍,若听神经受损则常伴有耳聋;若听神经未受损,则有听觉过敏、情感性和反射性泪腺分泌障碍。

60.答:在颜面的局部与器官之间、器官与器官之间,或者局部与局部之间形成一定的角度,该角度与颜面美的关系密切,故称为美容角。从侧面观察较为明显,现分述如下:

(1)鼻额角(nasofrontal angle):由鼻根点分别与眉间点和鼻尖作连线,两线相交构成鼻额角,正常为1250~135。。鼻额角的大小决定于额部形态和鼻尖突度。

(2)鼻面角(nasofacial angle):沿眉间点至颊前点画线,沿鼻尖至鼻根点画线,两线相交构成鼻面角。鼻面角的正常范围是360^-400。颊部、下颌骨的正颌手术常可造成该角度的变化。

(3)鼻唇角(nasolabial angle):为鼻小柱与上唇构成的夹角,正常为90°~100°。上颌骨手术对鼻唇角的影响较明显。

(4)鼻颏角(nasomental angle):由鼻尖分别至鼻根点和须前点连线,两线相交构成鼻须角,正常为120°~132°。上、下颌骨手术均可影响该角度变化。

(5)颊颈角(mentocervical angle):测量时由颈点至须下点作连线,再沿眉间点向颊前点作连线,两线相交成颇颈角,正常约为85°。下颌骨、颊部的正颌手术、整形外科手术、面颈部皮下脂肪吸除术等,可改变须颈角的角度。

61.答:1976年Mitz和Peyronie对面部进行解剖研究,首先提出面部表浅肌肉腱膜系统(superficial musculoaponeurotic system, SMAS)。1991年Morales将SMAS的概念扩展到整个颅面颈部。SMAS的提出,将面颈部整形美容外科,尤其是面颈部除皱上提术置于正确的解剖学基础上,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表浅肌肉腱膜系统是指连续布于颅顶和面颈部浅筋膜深面的一层肌肉腱膜结构。根据SMAS所含的结构不同,可将其分为肌性区、腱膜性区和混合性区。SMAS的肌性区为表情肌,即上有枕额肌、前有眼轮匝肌、颧肌、提上唇肌、笑肌、口轮匝肌、后有耳周肌、下有颈阔肌。脾膜性区实为上述肌的中间腱,自上而下为帽状键膜、颞浅筋膜、耳前腱膜和胸锁乳突肌区的颈浅筋膜。混合区处的肌和腱膜不甚连续和完整。上述三区在浅筋膜深面相连续形成一层完整结构,在面神经的支配下参与完成表情功能。

成功地将SMAS与深部组织结构分离开而又不损伤重要的血管和神经,是美容除皱术的关键。在SMAS的深面,脂肪较少,不构成一连续的脂肪层。深面有脂肪的区域如:颞区、咬肌区、下颌区较易剥离;无脂肪区与深部结合紧密,如腮腺区、胸锁乳突区需锐性分离。

62.答:面部皮肤皱纹线与面部Langer线为两种不同的结构,现分述如下:

(1)面部皮肤皱纹线:按照皱纹产生的原因,面部皱纹线主要分为两类。

1)动力性皱纹线:动力性皱纹线(dynamic wrinkles)系面部表情肌收缩牵拉皮肤的结果。表情肌属于皮肌,它们起于骨面或筋膜,止于皮肤,收缩时肌纤维缩短,牵引皮肤形成与肌纤维长轴相垂直的皮肤皱纹线。该线一旦形成,即使此部表情肌不收缩,皱纹线亦不会完全消失。因此,动力性皱纹线为老化的征象。面部主要的动力性皱纹线如下:①额纹(frontal wrinkles),俗称抬头纹;②眉间纹(glabellar wrinkles);③鼻根纹(nasion wrinkles);④眼睑纹(palpebral wrinkles);⑤鱼尾纹(fish tail wrin-kles);⑥鼻唇沟纹(nasolabial wrinkles);⑦须纹(mental wrinkles);⑧唇纹(labialwrinkles);⑨颊纹(buccal wrinkles)。

2)重力性皱纹线(gravitation wrinkles):系因皮下脂肪逐渐减少,肌松弛、骨萎缩和皮肤弹性减弱松弛下垂所致。如在上睑部,皮肤下垂形成“肿眼泡”;在下睑,因眶隔萎缩,眶内脂肪突出,致使皮肤臃肿下垂,形成“眼袋”。

(2) Langer皮肤裂线(Langer cleavage lines):1934年,Duputren用圆锥穿刺尸体皮肤时,其穿刺口不呈圆形,而呈宽窄不一的线状裂缝,且身体不同部位其裂缝排列方向亦不相同。尔后,Langer重复了Duputren的试验,绘出第一张人体皮肤裂线图,并指

出皮肤裂线的排列方向是与皮肤真皮内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的排列方向一致的,故称此线为Langer皮肤裂线,简称Langer线。

(3)面部皱纹线与Langer皮肤裂线的区别:面部皮肤皱纹线与Langer线无论在产生原理或表现形式上都是不同的:在面部,随年龄增长皮肤皱纹线清晰可见,且可作为衡量老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其产生原理或是由于面部表情肌收缩牵拉皮肤所致;或是由于皮下脂肪减少、肌松弛、骨萎缩和皮肤弹性减弱,松弛下垂的结果。

Langer线在体表不能显现,仅能通过穿刺尸体皮肤产生缝状裂线证实,其走向与真皮内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排列的方向一致,出生后其走向不再改变。

从解剖学的角度认为,上述两种线虽其形成的原因不同,但在面部的大部分范围内,二者的走向基本是相似的,仅在下列数处有所差异:①眉间:皮肤皱纹线为垂直向,Langer 线为水平向;②外毗:皮肤皱纹线呈放射状,Langer线为斜行;③下唇:皮肤皱纹线为水平向,Langer线呈垂直向。

63.答:舌下神经为舌的运动神经。穿舌下神经管出颅,经二腹肌后腹的深面,下行进入颈动脉三角,弓形向前,越过颈内、外动脉的浅面,再经二腹肌后腹深面进入下颌下三角,在此舌下神经位于下颌下腺的深面,伴随其上方的下颌下腺导管,经舌骨舌肌与下颌舌骨肌之间进入舌下间隙。舌下神经在舌骨舌肌浅面布于舌外诸肌,至舌骨舌肌前缘分支深人舌内肌群。根据舌下神经的行程,在下颌下区及舌下区手术时,应避免损伤舌下神经。两侧舌下神经受损时,导致完全性舌麻痹,舌在口腔不能活动,言语不清,饮食困难,舌可向后缩人咽腔,因而呼吸困难,需行气管切开术。反之,一侧舌下神经损伤时,功能障碍极轻,伸舌时舌尖偏向患侧,舌位于口腔内时则舌尖偏向健侧。

64.答:交感干的颈上神经节上端发出颈内动脉神经(节后纤维),分支包绕颈内动脉,组成颈内动脉神经丛,随之进入颅内。由丛发出分支,布于瞳孔开大肌、眼睑的米勒肌、血管和腺体等。颈上神经节的下端发出颈外动脉神经,分支围绕颈外动脉形成颈外动脉神经丛。由丛发出分支伴随颈外动脉的分支分布,主要支配面部血管、汗腺及三对大唾液腺。因此,若颈交感干受损,可出现霍纳(Horner)征,临床表现如下:

(1)瞳孔缩小:伤侧瞳孔缩小,为支配瞳孔开大肌的交感神经受阻所致。

(2)眼睑微下垂睑裂狭窄:由于米勒肌麻痹所致。

(3)眼球稍内陷:为睑裂狭窄,外观似眼球内陷。

(4)面部皮肤汗腺分泌减少:支配汗腺分泌的交感神经功能障碍引起。

65.答:口腔壁由唇、颊、腭和舌下区组成,现将各壁的血液供应、淋巴回流和神经支配分述如下:

(1)唇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面动脉的分支上、下唇动脉。静脉血经面静脉回流。唇的淋巴管丰富:上唇及下唇外侧部的淋巴管注入下颌下淋巴结;上唇的淋巴管有时可注入耳前淋巴结或颈深上淋巴结。下唇中部的淋巴管注入须下淋巴结,下唇中线或近中线的淋巴管,尚可相互交叉至对侧的下颌下淋巴结。下唇外1/3的淋巴管,还可通过须孔进入下颌骨。因此,下唇癌有可能扩散至下颌骨。感觉为三叉神经上、下颌支支配,运动则由面神经管理。

(2)颊部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面动脉、眶下动脉和面横动脉,彼此之间有众多的吻合支,因此切断一支动脉,不致影响该区的血供。静脉血主要回流至面静脉。淋巴管注入下颌下淋巴结。感觉为三叉神经上、下颌支支配,运动则由面神经管理。

(3)腭部血液主要由上颌动脉的分支腭降动脉供应,软腭尚有咽升及腭升动脉分布。静脉回流至翼丛。淋巴主要引流至颈深上淋巴结。腭部感觉神经来自三叉神经上颌支,软腭尚有舌咽神经分布。软腭运动主要由副神经的延脑根经迷走神经咽支支配,但腭帆张肌由三叉神经支配。

(4)舌下区的血液供应来自面动脉发出的颊下动脉和舌动脉的分支舌下动脉。舌

下区的淋巴回流至颈深上淋巴结。舌神经支配舌下区的粘膜,副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通过面神经的鼓索,经舌神经达下颌下神经节交换神经元,节后纤维再经舌神经至舌下腺。交感神经纤维由颈上节发出,随颈外动脉、舌动脉及其分支至舌下腺。

66.答:硬腭软组织具有下列特点:①粘膜下层在硬腭前后部各不相同,前部含有少量脂肪,无腺体;后部则有较多的腭腺,故腭腺肿瘤多发生在硬腭后部。②硬腭的骨膜具有附于粘膜和粘膜下层较附于骨面更为紧密的特性,腭裂手术时常将粘膜、粘膜下层及骨膜视为一整层而称粘骨膜从骨面分离,以便形成一个血运充足的组织瓣,用以修复腭裂。③粘骨膜不易移动,能耐受摩擦和咀嚼压力,其在腭中线者甚薄而两侧在近牙槽骨部分却显著增厚,这是由于其中含有腭腺及神经和血管之故。因此,腭部浸润麻醉多在两侧近牙槽骨的粘膜下注射;在作腭两侧松弛切口时,亦应尽量靠近牙眼切开,才不致损伤腭部的主要神经和血管。

67.答:软腭主要由粘膜、粘膜下层、腭腱膜及腭肌等组成。此处粘膜与硬腭粘膜相延续。粘膜下层中含有较多的粘液腺。粘膜下层在腭垂、腭舌弓及腭咽弓处特别疏松,炎症时易于水肿。在粘膜下层深面为腭腱膜及腭肌。腭腱膜位于软腭前1/3,构成软腭的支架,向前附着于硬腭后缘。腭肌位于软腭的后2/3,前续腭健膜,肌细小,共计5对:①腭帆张肌:其作用为紧张腭帆及开大咽鼓管,实验及临床观察证实腭帆张肌完全切断可引起咽鼓管闭塞,翼突钩单纯折断,可弓}起咽鼓管通气下降。②腭帆提肌:其作用为使软胯上提及咽侧壁向内侧运动,因而是参与腭咽闭合的主要肌。③腭舌肌:其作用为下降腭帆,紧缩咽门。④腭咽肌:其作用为上提咽喉;向前牵引腭咽弓,并使两侧腭咽弓接近。⑤腭垂肌:其作用为上提腭垂。

68.答:腭帆张肌呈三角形,位于翼内肌内侧,起于翼内板的基部及咽鼓管软骨和膜部,沿翼内板外侧垂直下行,几成直角以其肌键绕过翼内板尖端之翼突钩,向内移行于腭腱膜。其作用为紧张腭帆和开大咽鼓管。行腭裂手术时,须凿断翼突钩或板间劈开,以减轻该肌的张力。

腭帆提肌呈圆柱形,位于腭帆张肌的后内侧,与咽鼓管方向平行,起自颞骨岩部下面,颈动脉管外口的前方及咽鼓管软骨和膜部,行向前内下方,经腭咽肌二束之间,其附着处分为3份,前份参与形成腭腱膜,中份(该肌的大部)横越中线,形成腭帆吊带,后份与腭垂肌相融合。其作用为使软腭上提及咽侧壁向内侧运动,因而是参与胯咽闭合的主要肌。

腭裂者软腭肌的起始正常,但附着点异常,其中腭帆提肌不仅两侧中断、肌纤维数量减少,而且附着点前移,有的附着于短缩的硬腭后缘,有的则与鳄咽肌、腭垂肌的肌纤维聚集成束,伸人到鼻后棘的后半部和硬腭裂侧的内缘。鉴于腭帆提肌在腭咽闭合中的重要作用,因而腭裂手术中恢复腭帆提肌的位置及其两侧的完整性极为重要,正常腭帆提肌在翼突钩内侧后方,两者间有一定距离。腭裂者该肌靠近翼突钩,在凿断翼突钩将内侧组织整块向中线移动时,易损伤此肌。

69.答:腭咽闭合系指鼻咽部的咽腔缩小,与上提的软腭形成广泛而密切的接触,从而分隔鼻咽腔与口咽腔。因而腭咽闭合是言语时获得清晰语音的前提,‘也为吞咽初期阻止食物返入鼻腔提供了保证。

70.答:舌的血液供应来自舌动脉,舌后1/3尚有咽升动脉的分支。舌的静脉较为特殊,除存在舌动脉的伴行静脉外,尚有舌下神经伴行静脉,二者向后均注入舌静脉。

71.答:舌的淋巴管极为丰富,主要起于粘膜下层及肌层内,舌的全部淋巴管最终汇入在二腹肌后腹与肩脚舌骨肌之间沿颈内静脉排列的颈深上淋巴结,即其最上的淋巴结为颈二腹肌淋巴结,其最下的淋巴结为颈肩脚舌骨肌淋巴结,舌的淋巴管与颈深上淋巴结的引流关系具有一定的规律:即愈近舌尖而起的淋巴管,其注入的颈深上淋巴结所在部位愈低;愈近舌根部而起的淋巴管,其注入的颈深上淋巴结所在部位愈高。

72.答:舌各部的淋巴回流如下:

(1)舌尖淋巴管:大部分至颊下淋巴结,另一部分至颈肩脚舌骨肌淋巴结。

(2)舌前2/3的边缘或外侧淋巴管:一部分至下颌下淋巴结,另一部分淋巴管引流至颈深上淋巴结(特别是颈总动脉分叉处的淋巴结)。

(3)舌中央淋巴管:引流舌中缝两旁的淋巴,经颊舌肌之间下行,然后向左右汇入颈深上淋巴结(多注入颈二腹肌淋巴结及颈肩脚舌骨肌淋巴结),亦有穿过下颌舌骨肌注入下颌下淋巴结者。靠近正中面的淋巴管,部分交叉至对侧。

(4)舌后1/3的淋巴管:引流至两侧颈深上淋巴结。

由于舌的淋巴管极为丰富,引流广泛,血运充足,加之舌的运动频繁,这些都是促使舌癌转移的因素。因此,熟悉舌的淋巴流向,对于舌癌的转移诊断,以及在手术中淋巴清扫的范围,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73.答:咽壁自内向外分为粘膜、纤维膜层、肌层和外膜4层:

(1)粘膜。

(2)纤维膜。

(3)肌层:咽肌由3对斜行的咽缩肌及3对纵行的咽提肌组成。

(4)外膜:为咽筋膜,系颊筋膜的延续。

在咽后壁与椎前筋膜间即为咽后间隙。咽后壁组织瓣手术即在椎前筋膜之前进行,咽后瓣组织包括粘膜、咽纤维膜和咽上缩肌在内。因咽的主要血管神经皆循咽侧壁走行,故咽后壁组织瓣手术时不易伤及。

74.答:腮腺位于腮腺间隙内,分为_匕外、前内及后内4面。各面隔腮腺鞘与下列结构相毗邻:上面形凹,邻外耳道及颞下颌关节后面;外面邻浅筋膜(含耳大神经及颈阔肌);前内面邻近咬肌、下颌支及翼内肌后部;后内面与乳突、胸锁乳突肌、二腹肌后腹、茎突及茎突诸肌、颈内动静脉和IX~XII对脑神经相毗邻。

临床常以面神经主干和分支平面为界,将腮腺分为浅深两叶,分别位于面神经主干和分支的浅面和深面。此种分法有其实用意义,因临床作腮腺切除保留面神经手术时,通常是按面神经主干和分支平面,分离腮腺浅、深两叶。

75.答:腮腺鞘来自颈深筋膜浅层,该层筋膜在腮腺后缘分为浅、深二层,包被腮腺,形成腮腺鞘。腮腺鞘具有下列特点:①浅层特别致密,但其深层薄弱,在茎突和翼内肌之间有一裂隙,腮腺深叶经此与咽旁间隙和翼颌间隙相通,故腮腺化脓时,脓液不易向浅层穿破,通过深层薄弱部位,形成咽旁脓肿。②腮腺鞘与其腺体紧密结合,并发出许多间隔,伸人腺体,将其分为多数小叶,化脓时形成独立散在小脓灶,切开引流时应注意分开各腺叶的脓腔,以利引流通畅。③腮腺鞘上部与外耳道紧密相连,并发出索状纤维束,伸人外耳道前下壁软骨部的裂隙(santorini fissure)中,腮腺内的小动、静脉及神经也经该裂隙进入外耳道,外耳道前下部的淋巴亦经此裂隙流人腮腺区的耳前淋巴结。由于上述解剖特点,因此,化脓性感染可在腮腺与外耳道之间互通。

76.答:根据腮腺内血管神经的走向,可将其分为纵行和横行两组:纵行组为颞浅动静脉、耳颞神经、下颌后静脉及颈外动脉;横行组为面神经、上颌动静脉及面横动脉。

颈外动脉上行于下颌支中、下1/3交界处进入腮腺,位于下颌后静脉的前内侧。面神经出茎乳孔后,从腮腺后上部进入腮腺,自后向前与上、下行走的下颌后静脉及颈外动脉相交错。由于上述解剖关系,故腮腺炎症或肿瘤,除使腮腺肿大外,尚可产生压迫症状:如耳颞神经受压,除感腮腺部位疼痛外,尚可放射至耳、颞下颌关节及颞区等处;面神经及其分支受侵,可出现面肌瘫痪;静脉受压,可出现面部水肿等症状。

77.答:(1)腮腺的感觉由三叉神经的耳颞神经腮腺支及耳大神经的分支支配,分泌纤维由副交感的节前纤维通过舌咽神经的鼓室神经和岩浅小神经到达耳神经节,交换神经元,节后

口腔解剖生理学试题及答案

口腔解剖生理学(A1型题1) 口腔解剖生理学(A1型题1) 一、A1型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上颌侧切牙牙冠唇舌面外形高点应在 A.牙冠唇舌面中1/3处 B.牙冠唇舌面1/2处 C.牙冠唇舌面切1/3处 D.牙冠唇舌面颈缘处 E.牙冠唇舌面颈1/3处 正确答案:E 2.关于管间吻合的描述错误的是 A.管间吻合又称为管间侧支或管间交通支 B.多见于双根管型 C.根尖1/3吻合最多 D.根中1/3吻合多于根尖1/3 E.可为1~2支 正确答案:C

3.口周围肌群上组不包括 A.三角肌 B.上唇方肌 C.笑肌 D.颧肌 E.尖牙肌 正确答案:A 4.哪个牙的舌窝窄而深且有沟越过舌面隆突的远中A.上颌中切牙 B.下颌中切牙 C.上颌侧切牙 D.下颌侧切牙 E.上颌尖牙 正确答案:C 5.下列关于唇的解剖层次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最外层为皮肤,富于毛囊,皮脂腺和汗腺B.皮肤下为浅筋膜 C.中间为肌层,主要是口轮匝肌 D.肌层内侧为粘膜 E.粘膜上有粘液腺开口

正确答案:D 6.第一恒磨牙牙胚形成于 A.出生前后 B.胚胎第四个月 C.胚胎第四周 D.胚胎第二个月 E.胚胎第二周 正确答案:C 7.不属于舌下区主要内容的是A.舌动脉 B.舌下动脉 C.舌下神经 D.舌神经 E.舌下腺和颌下腺深部 正确答案:A 8.左右上6牙冠第五牙尖通常位于A.近中颊尖的颊侧 B.远中颊尖的颊侧 C.近中舌尖的舌侧

D.远中舌尖的颊侧 E.远中舌尖与颊尖之间 正确答案:C 9.咀嚼肌力由大到小排列应为 A.颞肌最大,嚼肌次之,翼内肌最小 B.颞肌最大,翼内肌次之,嚼肌最小 C.嚼肌最大,颞肌次之,翼内肌最小 D.嚼肌最大,翼内肌次之,颞肌最小 E.翼内肌最大,嚼肌次之,颞肌最小 正确答案:A 10.下列面神经走向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穿内耳道底入面神经管 B.经茎乳孔出颅 C.在面神经管内发出三条分支 D.以茎乳孔为界分为面神经管段和颅外段 E.穿腮腺浅叶,扇形分布于表情肌 正确答案:E 11.在后牙合运循环研磨食物的后阶段存在的杠杆作用为A.I类杠杆作用

口腔解剖学题库教学提纲

口腔解剖学题库 一、名词解释 第一章 口腔解剖学:是一门研究正常人体的口腔、颌面等部位的形态结构及临床应用的一门学科。 第二章 髁突:又称为髁状突或关节突。髁突上端膨大有关节面,与颞下颌关节盘相邻。 在眶下缘中点下方约0.5-0.8cm处有椭圆形的眶下孔,孔内有眶下神经、血管通过。 上颌窦:位于上颌体内,上颌窦下壁由前向后盖过上颌第二前磨牙至上颌第三磨牙的根尖。 翼从上颌结节:上颌体后面的下部有粗糙的圆形隆起,成为上颌结节,为翼内肌浅头的附着处。 颏孔:在外斜线上方,下颌第二前磨牙下方或第一、二前磨牙之间的下方,下颌体上、下缘之间的稍上方有一骨孔,称颏孔。 牙槽嵴:牙槽窝入口的边缘。 下颌孔:下颌升支内侧面略偏后上方有下颌孔,开口朝向后上方,向下通入下颌管。 牙槽窝:为牙槽突容纳牙根的深窝。 固有牙槽骨:牙槽窝周壁成为固有牙槽骨,包被于牙周膜周围,因骨面上有许多小孔,又称筛状板。 第四章 前牙:切牙和尖牙位于口角之前,成为前牙。 牙列:上下颌牙按一定顺序和规律紧密地排列在牙槽骨上,形成一个弓形整体,称为牙列。 髓腔:牙本质内部有一容纳牙髓的腔隙称为髓腔。 根干:多牙根的未分叉部分称为根干或根柱。 牙本质:是构成牙的主体,其冠部表面覆盖牙釉质而根部由牙骨质而根部由牙骨质覆盖,不如牙釉质坚硬。槽生牙:有较完善的牙根位于牙槽窝内称槽生牙。 临床牙冠:指牙体暴露于口腔的部分,牙冠与牙根以牙龈缘为界。 解剖牙冠:指牙体表面有牙釉质覆盖的部分,牙冠与牙根以牙颈为界。 恒牙列期:恒牙自6岁左右开始萌出,12-13岁以后,乳牙已全部被恒牙所替代,称为恒牙列期。 乳牙列期:从出生后6个月左右至6岁左右,口腔内只有乳牙,称为乳牙列期。 第五章 牙尖:尖牙的切端及后牙合面上的近似椎体形的显著突起成为牙尖。 中线:将颅面部平分为左右两等份的一条假想垂直线称为中线。 横嵴:两个相对牙尖的三角嵴横过牙合面相连,形成细长的牙釉质隆起,称为横嵴。 斜嵴:牙合面上斜行相对的两条三角嵴相连形成的长条状隆起,称为斜嵴。 点隙:几条发育沟相交处或沟的末端所形成的点状凹陷,称点隙。 轴嵴:为牙轴面上从牙尖顶伸向牙颈部的纵形隆起。 边缘嵴:是指前牙舌面近、远中边缘及后牙牙合面边缘的长条状牙釉质隆起。 三角嵴:从后牙牙尖顶端斜向牙合面中央的嵴,称为三角嵴。 接触区:相邻两牙邻面接触的部位称接触区,也称邻接区、接触面或接触点。 外形高点:相对于牙体长轴而言,牙冠各轴面上最突出的部分称为外形高点。 牙体长轴:通过牙冠与牙根中心的一条假想直线称为牙体长轴。 第六章 楔状隙:在正常接触区周围均有向四周展开呈“V”字形的空隙,称为楔状隙。 邻间隙:在龈方的楔状隙称为邻间隙。 第七章 髓室:髓腔朝向牙冠的一端扩大成室,称为髓室。 根管:髓腔朝向牙根的一端逐渐缩小呈细管状,称为根管。 髓角:髓室顶与牙尖相对应的部分突起呈角状,称为髓角。

口腔解剖生理学综合测试卷二与答案

口腔解剖生理学综合测试卷二及答案 一、选择题 【A型题】 1.根据形态与功能特点,恒牙可分为 A.切牙、尖牙、磨牙 B.同形牙、异形牙 C.前牙、后牙 D.单根牙、双根牙、多根牙 E.切牙、尖牙、前磨牙、磨牙 【答案】E 2.舌隆突的位于 A.切牙的舌面 B.上颌第一磨牙的舌面 C.位于前牙舌面颈1/3处 D.切牙和尖牙颈部的隆起 E.牙釉质的长形隆起

【答案】C 3.上颌尖牙牙冠 A.远中边缘嵴较近中边缘嵴长 B.远中牙尖嵴较近中牙尖嵴短 C.牙尖偏远中 D.邻面较切牙平坦 E.近中接触区靠近近中牙尖嵴,远中接触区距离远中牙尖嵴稍远【答案】E 4.下颌第一前磨牙的最显著的解剖标志是 A.体积最小 B.舌面短小 C.横嵴 D.舌尖特小 E.he面呈卵圆形 【答案】C 5.上颌第一磨牙he面的发育沟有 A.颊沟、舌沟、近中沟、远中沟、中央沟 B.颊沟、舌沟、近中沟、远中沟

C.颊沟、舌沟、近中沟 D.颊沟、近中沟、远中舌沟 E.颊沟、舌沟、远中沟 【答案】D 6.he面沟嵴多而不清,副沟最多的牙是 A.第一磨牙 B.第二磨牙 C.第三磨牙 D.磨牙 E.前磨牙 【答案】C 7.有关上下颌磨牙的区别,下列哪一说法是不正确的? A.下颌磨牙牙冠呈斜方形 B.下颌磨牙近远中径大于颊舌径 C.下颌磨牙舌尖锐而颊尖钝 D.下颌磨牙牙冠倾向舌侧 E.下颌磨牙多为双根 【答案】A

8.下颌第一乳磨牙he面边缘最短的是 A.近中边缘嵴 B.远中边缘嵴 C.颊侧边缘嵴 D.舌侧边缘嵴 E.各边缘嵴一样长 【答案】A 9.两牙接触区周围的间隙称 A.唇或颊楔状隙 B.楔状隙 C.he楔状隙 D.切楔状隙 E.邻间隙 【答案】B 10.上颌中切牙的发育沟描述正确的是 A.切1/2见两条纵行的发育沟 B.切1/3见两条纵行的发育沟 C.切1/2见一条纵行的发育沟

口腔解剖生理学试卷二

口腔解剖生理学试卷二 姓名---------------成绩-----------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上颌骨后面的颧牙槽嵴位于下列哪一个牙的上方() A上颌第二前磨牙B上颌第一磨牙C上颌第二磨牙D上颌第三磨牙2.哪一类牙的牙槽窝最深() A尖牙B侧切牙C磨牙D前磨牙 3.下颌舌骨线的后端附有() A颞下颌韧带B蝶下颌韧带C茎突下颌韧带D翼下颌韧带 4.畸形中央尖最常见于() A下颌第三磨牙B上颌第一前磨牙C上颌第二前磨牙D下颌第二前磨牙5.下颌第一磨牙正常情况下与对颌的哪些牙有接触()A上颌第一磨牙B上颌第一磨牙与第二前磨牙 C上颌第一与第二磨牙D上颌第二与第三磨牙 6.附于TMJ的肌肉是() A翼内肌B颞肌C翼外肌D嚼肌 7.下列哪一个牙的颊尖不在**平面上() A上颌第一前磨牙B上颌第二前磨牙 C上颌第一磨牙D上颌第二磨牙 8.下颌哪一部位牙槽突颊舌侧骨板厚度相近() A中切牙区B侧切牙区C前磨牙区D磨牙区 9.牙萌出的时间指() A牙出龈的时间B牙冠完全萌出的时间 C牙达到咬合的时间D牙冠萌出2/3的时间 10.根管最细的部位是() A根尖孔处B根中1/3C距根尖孔1mm处D距根尖1mm处

11.上颌第一磨牙哪一个髓角最高() A近中颊侧B近中舌侧C远中颊侧D远中舌侧 12.下列哪一个牙**面发育沟呈”十”字型()A下颌第一前磨牙B下颌第二前磨牙 C下颌第一磨牙D下颌第二磨牙 13.下列哪一个牙有两个颊沟() A上颌第二前磨牙B下颌第二前磨牙 C上颌第一磨牙D下颌第一磨牙 14.颞下颌韧带的主要作用是()A刺激关节B限制下颌运动C引起收缩D连接颞骨和下颌骨15.上颌骨与下列哪块骨不接触() A鼻骨B额骨C腭骨D颞骨填空题(每空0.5分,共15分) 二、填空题(每空 二、 1.下颌运动的决定因素有、、。 2.恒牙中最大的牙是,最小的牙是,牙根最长的牙是,离体后最不易辨认的牙是,最常缺失的牙是。3.乳牙的髓腔特点 。4.下颌第一磨牙**面三角嵴最长,最短。5.牙根未分叉的部分称为或。6.约6~7岁以后,直到12~13岁,乳牙直接为恒牙所替换,此时期称为 或。 7.牙与牙在邻面相互接触的部位,称为或。 8.颞下颌关节韧带每侧三条,即 ,和颞下颌韧带。 9.咀嚼运动一般可归纳为,

口腔解剖生理学模拟试题2

《口腔解剖生理学》测试题(二) 一、名词解释(2*5=10) 1、口腔解剖生理学 2、腮腺床 3、牙体长轴 4、固有牙槽骨 5、牙合 二、填空(0.5*20=10) 1 可重复的三个基本颌位有---------------,--------------,------------------;口腔的功能有------------------,------------------,--------------------,--------------------。 2面神经五大分支为为----------------,------------------,-------------------,---------------,------------------。 三叉神经的三个分支为---------------,--------------,------------------;三个基本颌位是 ------------------,------------------,--------------------。 3.测定咀嚼效率方法:----------------,--------------------,比色法。 三、简答(2*5=10) 1、上颌中切牙的特点

2、简述下颌骨在结构上已发生骨折的部位 四、问答(1*10=10) 1牙尖交错牙合的特征? 五、 1.骨可分为:() A.一体和四突 B.一体和一突 C.一体和五突 D.四体和一突 E.两体和四突 2.上颌窦底最近的牙根是:() A.上颌第三磨牙牙根 B.上颌第一磨牙牙根 C.上颌第一前磨牙牙根 D.上颌第二磨牙牙根 E.下一磨牙牙根 3.骨喙突附着的肌肉为:() A.颞肌 B.颞肌和咬肌 C.翼内肌 D.咬肌 E. .以上均不正确 4.结构中不属于下颌体内侧面的有:() A.上、下颏棘 B.二腹肌窝 C.颌下腺窝 D.颏结节 E.舌下腺窝 5.颌关节的负重区为:() A.颏突的斜面和外侧斜面 B.颏突的内侧面和外侧斜面 C.颏突顶部的横嵴与关节窝顶部 D.颏.前斜面和关节结节的后斜面 E.颏突的内侧面和关节结节的前斜面 6上颌神经出:()

口腔解剖生理学习题-重点试卷(含标准答案)

口腔解剖生理学习题-重点试卷(含答案)

————————————————————————————————作者:————————————————————————————————日期:

口腔解剖生理学 一、单选25(25分) 1、根据牙形态与功能特点,恒牙可分为:() A、前牙与后牙 B、同形牙与异形牙 C、切牙、尖牙、磨牙 D、单根牙、双根牙、多根牙 E、切牙、尖牙、前磨牙、磨牙 2、不属于牙体组织的结构是:() A、牙釉质 B、牙骨质 C、牙本质 D、牙髓 E、牙髓腔 3、牙体长轴是指:() A、通过牙冠中心的一条假想轴 B、通过牙根中心的一条假想轴 C、通过牙体中心的一条假想轴 D、通过牙冠与牙根中心的一条轴 E、贯穿牙冠与牙根中心的一条轴 4、下列关于生长叶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生长叶交界处为发育沟 B、牙发育钙化的中心称为生长叶 C、每个生长叶都发育为一个牙尖 D、多数牙是由4个生长叶发育而成 E、部分牙是由5个生长叶发育而成 5、上颌侧切牙与上颌中切牙比较:() A、上颌侧切牙形态窄而长 B、上颌侧切牙舌窝窄而浅 C、上颌侧切牙唇面唇缘平直 D、上颌侧切牙唇面窄小平坦 E、上颌侧切牙舌面边缘嵴不显著 6、上、下颌切牙区别中不正确的是:() A、下颌切牙牙冠较窄 B、下颌切牙牙冠唇面较光滑 C、下颌切牙牙根窄而扁 D、下颌切牙的切嵴靠近牙体长轴

E、下颌切牙舌面边缘嵴明显,舌窝较浅 7、全口牙中牙根最长的牙是:() A、上颌尖牙 B、下颌尖牙 C、上颌中切牙 D、上颌第一磨牙 E、上颌第一前磨牙 8、有关前磨牙组的外形特征中哪个是正确的? ( ) A、牙根为单根 B、邻面似三角形 C、颌面均有两个牙尖 D、下颌前磨牙颊尖低而圆钝,舌尖长而锐 E、牙冠有颊面、舌面、近中面、远中面及颌面五个面 9、牙尖偏远中的牙为:() A、上颌尖牙牙尖 B、下颌尖牙牙尖 C、上颌第一前磨牙颊尖 D、上颌第一前磨牙牙尖 E、下颌第一前磨牙牙尖 10、有沟跨过颌面至舌面称为远中沟的牙为:() A.上颌第一前磨牙 B.上颌第二前磨牙 C.下颌第一前磨牙 D.下颌第二前磨牙 E.上颌第一磨牙 11、上颌第一磨牙颌面的发育沟有:() A、颊沟、舌沟、近中沟 B、颊沟、舌沟、远中沟 C、颊沟、近中沟、远中舌沟 D、颊沟、舌沟、近中沟、远中沟 E、颊沟、舌沟、近中沟、远中沟、中央沟 12、临床拔牙时,可用旋转力拔除的牙是:() A、上、下颌中切牙 B、上、下颌尖牙 C、中切牙与尖牙 D、上颌中切牙与尖牙 E、上颌中切牙与上颌尖牙

口腔解剖生理学执业医师试题1

1、上颌侧切牙牙冠唇舌面外形高点应在 A、牙冠唇舌面中1/3处 B、牙冠唇舌面1/2处 C、牙冠唇舌面切1/3处 D、牙冠唇舌面颈缘处 E、牙冠唇舌面颈1/3处 正确答案:E 2、关于管间吻合的描述错误的就是 A、管间吻合又称为管间侧支或管间交通支 B、多见于双根管型 C、根尖1/3吻合最多 D、根中1/3吻合多于根尖1/3 E、可为1~2支 正确答案:C 3、口周围肌群上组不包括 A、三角肌 B、上唇方肌 C、笑肌 D、颧肌 E、尖牙肌 正确答案:A 4、哪个牙的舌窝窄而深且有沟越过舌面隆突的远中 A、上颌中切牙 B、下颌中切牙 C、上颌侧切牙 D、下颌侧切牙 E、上颌尖牙 正确答案:C 5、下列关于唇的解剖层次描述哪一项就是错误的 A、最外层为皮肤,富于毛囊,皮脂腺与汗腺 B、皮肤下为浅筋膜 C、中间为肌层,主要就是口轮匝肌 D、肌层内侧为粘膜 E、粘膜上有粘液腺开口 正确答案:D 6、第一恒磨牙牙胚形成于 A、出生前后 B、胚胎第四个月 C、胚胎第四周 D、胚胎第二个月 E、胚胎第二周 正确答案:C 7、不属于舌下区主要内容的就是 A、舌动脉

B、舌下动脉 C、舌下神经 D、舌神经 E、舌下腺与颌下腺深部 正确答案:A 8、左右上6牙冠第五牙尖通常位于 A、近中颊尖的颊侧 B、远中颊尖的颊侧 C、近中舌尖的舌侧 D、远中舌尖的颊侧 E、远中舌尖与颊尖之间 正确答案:C 9、咀嚼肌力由大到小排列应为 A、颞肌最大,嚼肌次之,翼内肌最小 B、颞肌最大,翼内肌次之,嚼肌最小 C、嚼肌最大,颞肌次之,翼内肌最小 D、嚼肌最大,翼内肌次之,颞肌最小 E、翼内肌最大,嚼肌次之,颞肌最小 正确答案:A 10、下列面神经走向的描述哪项就是错误的 A、穿内耳道底入面神经管 B、经茎乳孔出颅 C、在面神经管内发出三条分支 D、以茎乳孔为界分为面神经管段与颅外段 E、穿腮腺浅叶,扇形分布于表情肌 正确答案:E 11、在后牙合运循环研磨食物的后阶段存在的杠杆作用为 A、I类杠杆作用 B、Ⅱ类杠杆作用 C、Ⅲ类杠杆作用 D、I类+Ⅱ类杠杆作用 E、Ⅱ类+Ⅲ类杠杆作用 正确答案:E 12、下颌开口型正常的就是 A、稍偏左 B、有轻度偏摆 C、稍偏右 D、直向下 E、轻微震颤 正确答案:D 13、下列关于腭大孔的描述哪项就是错误的 A、位于硬腭后部 B、在硬腭后缘前约0.5cm C、相当于腭中缝至龈缘的外、中1/3交界处

口腔生理解剖期末知识题

口腔解剖生理学复习题2 A1型题(1-60题,每题只有一个备选答案) (答题说明: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5个被选答案。请从中选择1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后牙髓室呈立方形,组成为(A ) A.顶、底、近、远中髓壁,颊、舌髓壁 B.顶、近、远中髓壁,颊、舌髓壁 C.底、近、远中髓壁,颊、舌髓壁 D.四壁:即近、远中髓壁,颊、舌髓壁 E. 顶,底,近、远中髓壁 2.根管最狭窄处常在(B ) A. 根尖孔处 B. 约距根尖孔1mm处 C. 约距根尖孔5mm处 D. 约距根尖孔2mm处 E. 根管口处 3.上颌第一磨牙髓角最高处常在(A ) A.近中颊髓角 B.近中舌髓角 C.远中颊髓角 D.远中舌髓角 E.近、远中舌髓角 4.下颌第一磨牙的最小牙尖是哪一个尖(B ) A.近中颊尖 B.远中尖 C.近中舌尖 D.远中舌尖 E.远中颊尖

5.关于牙冠唇、颊、舌面的凸度说法错误的是(E ) A.前牙唇面及舌面凸度在颈1/3处 B.后牙颊面凸度在颈1/3处,舌面的凸度在中1/3处 C.牙冠唇、颊、舌面的凸度正常时,咀嚼时排溢的食物对牙龈起到了生理性按摩作用,促进血液循环正常,保证了牙龈的健康 D.牙冠唇、颊、舌面的凸度过大时,牙龈因缺乏食物的按摩而失去正常张力,可能产生废用性萎缩 E. 牙冠唇、颊、舌面的凸度过小时,牙颈部会因失去自洁作用而引起龈炎,或成为龋病发展的条件 6.牙合平面的构成是由(D ) A.上颌所有后牙的颊尖相连所构成 B.下颌所有后牙的颊尖相连所构成 C.下颌切牙到下颌双侧第一磨牙相连所构成 D.下颌中切牙切缘的近中切角与下颌双侧第二磨牙远中颊尖顶相连所构成 E.上颌中切牙切缘和尖牙尖顶及双尖牙颊尖相连所构成 7.下面关于牙齿排列的描述哪个是错误的(E ) A.左右两侧相互对称排列 B.牙齿在牙列中均按一定的倾斜规律排列 C.下颌在功能运动过程中,上下颌牙的咬合接触是承受接近轴向的牙合力 D. 上下颌前牙的牙冠均向唇侧倾斜 E.上下颌后牙的牙冠均向颊侧倾斜 8.对于牙体长轴在牙弓中排列的近远中倾斜情况,下面描述哪个是错误的(C )

滨医成人教育《口腔解剖生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

《口腔解剖生理学》复习题 1、动物在由低等向高等发展的过程中,牙的演化规律是怎样的? 2、简述牙的功能和牙的分类方法。 3、牙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4、。名词解释:接触区;外形高点;线角;点角;牙合面;舌面隆突;轴嵴;边缘嵴;三角嵴;斜嵴;颈嵴; 5、什么是横嵴?什么是斜嵴? 6、请描述上颌中切牙的解剖外形。 7、上颌中切牙与下颌中切牙的区别是怎样的? 8、试述上颌尖牙的解剖外形。 9、上颌第一前磨牙的解剖外形是怎样的? 10、上颌前磨牙与下颌前磨牙的区别是怎样的? 11、试述下颌第一磨牙的解剖外形。 12、上颌磨牙与下颌磨牙的区别是怎样的? 13、第二乳磨牙与第一恒磨牙的外形区别是怎样的? 14、请叙述髓腔各部的名称。 15、什么是横牙合曲线(wilson曲线)?什么是纵牙合曲线? 16、牙尖交错牙合的正常标志有哪些? 17、什么是牙尖交错位?什么是后退接触位?什么是下颌姿势位?它们的关系是怎样的? 18、试述下颌骨的薄弱部位。 19、颞下颌关节?关节盘? 20、颞下颌关机的功能解剖特点有哪些? 21、咀嚼肌的名称、起止点、功能是怎样的? 22、试述舌动脉的行程及其分支。 23、面动脉、上颌动脉的行程、分支及其分布是怎样的? 24、试述颈外动脉的八大分支。 25、试述口腔颌面部静脉的回流途径。 26、试述上颌神经、下颌神经的分支及其分布。 27、试述面神经的分支及其分布。 28、名词解释:翼丛、腮腺乳头、磨牙后区、翼下颌皱襞、 切牙乳头、腭大孔、翼钩、腮腺床、翼腭间隙 29、试述舌下区的内容、境界及其排列。 30、试述颌面部的分区。 31、试述腮腺浅叶上缘、前缘和下端传出的神经血管的排列顺序。

《口腔解剖生理学》试卷.docx

《口腔解剖生理学》试卷 一、 名词解释(每题5分) 1?牙冠: 2.牙本质: 3.根尖孑L : 4 ?肌力轨道 5 ?咀嚼周期 6 ?味觉适应 二、 单选题(每题1分) 1. 牙的分类方法有:( ) A. 根据分在口腔内存在时间的长短分为乳分和恒分 B. 根据牙与口角的位置关系分为前牙和后牙 C. 根据牙的形态和功能不同分为切牙、尖牙、而磨牙和磨牙或乳切牙、乳尖牙 和乳磨牙 D. A+B+C 2. 咀嚼时前磨分的主要功能是:( ) 4?正常情况下,下列线角中最靠前的是:( ) A. 颊胎线角 B.近唇线角 C.远唇线角 D.唇切 线角 5?下颌第一磨牙最小的牙尖是:( ) A.近颊尖 B.近舌尖 C.远颊尖 D.远中尖 6.通常哪一恒牙的根尖距上颌窦下壁最近( ) A. 上颌笫二前磨牙 B.上颌笫三磨牙 C.上颌笫一磨牙 D.上 颌笫二磨牙 7?屈于牙数目异常的牙是:( ) A.多生牙 B.融合牙 C.错位牙 D.易位牙 &牙体唇颊舌面凸度的生理意义是:( ) A.稳定牙列 B.保护牙龈 C.协助咀嚼 D.保持垂直距离 9. 上颌笫一磨牙最高的髓角是:( ) A. 撕裂食物 B. 磨细食物 C. 捣碎食物 D. 切割食物 3?乳牙开始萌出的时间是;( A. 婴儿出生后5飞个月 C.婴儿出生后10~12个月 ) B ?婴儿出生后6'8个月 D.婴儿出生后14~16个月

A.近屮舌侧髓角 B.近屮埶侧髓角 C.远屮舌侧髓角 D.远屮埶侧髓角 10.横牙曲线是:() A.连接两侧磨牙频尖所构成的凸向下的曲线 B.连接两侧磨牙级、舌尖所构成的凸向卜?的曲线 C.连接两侧磨牙舌尖所构成的凸向下的曲线 D.连接两侧同名磨分频、舌尖所构成的凸向下的曲线 11?正常覆盖时,上颌切牙切缘到下颌切牙唇而的距离是:() A. 7mm 以上 B. 5^7mm C. 3^1. 5mm D. 3mm 以内 12?没有咬合关系的颌位是:() A.牙尖交错位 B.下颌姿势位 C.下颌后退接触位 D.肌位 13.咬合时上颌磨才与对颌才无咬合接触的斜面是:( ) A.频尖的频斜而 B.频尖的舌斜而 C.舌尖的频斜面 D.舌尖的舌斜面 14.正中关系是指_______ 时下颌对上颌的关系:( ) A.后退接触位 B.牙尖交错位 C.从ICP自然张口至最大 D.从RCP开口至最大绞链开口度15?判断开胎时下颌应处于:( ) A.牙尖交错位 B.卜?颌姿势位 C.止中关系位 D.肌位 16.上颌窦的下壁由前向后盖过________ 的根尖:( ) A. B. 5^8 C. 4~7 D. 5~7 17.下颌神经沟在下颌支内侧面的位置相当于:( ) A.下颌濟牙胎平而上方约lcm高处 B.卜?颌磨牙胎平面卜?方约lcm高处 C.下颌磨牙牙合平面上方约0. 5cm高处 D.下颌磨牙胎平面下方约0. 5cm高处 18 .乳突是下列何骨的一部分?( ) A.颜骨 B.额骨 C.蝶骨 D.枕骨

口腔解剖生理学试题含答案

**医院局部解剖学试题-口腔 科室:姓名:成绩: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 1、牙冠: 2、牙本质: 3、根尖孔: 4、肌力轨道 5、咀嚼周期 6、味觉适应 二、单选题(每题1分) 1.牙的分类方法有:() A.根据牙在口腔内存在时间的长短 分为乳牙和恒牙 B.根据牙与口角的位置关系分为前牙和后牙 C.根据牙的形态和功能不同分为切牙、尖牙、 前磨牙和磨牙或乳切牙、乳尖牙和乳磨牙 D.A+B+C 2.咀嚼时前磨牙的主要功能是:() A.撕裂食物 B.磨细食物 C.捣碎食物 D.切割食物 3.乳牙开始萌出的时间是;() A.婴儿出生后5~6个月 B:婴儿出生后6~8个月 C.婴儿出生后10~12个月 D.婴儿出生后14~16个月 4. 正常情况下,下列线角中最靠前的是:() A.颊胎线角 B.近唇线角 C.远唇线角 D.唇切线角 5. 下颌第一磨牙最小的牙尖是:() A.近颊尖 B:近舌尖 C.远颊尖 D.远中尖 6. 通常哪一恒牙的根尖距上颌窦下壁最近() A.上颌第二前磨牙 B.上颌第三磨牙 C.上颌第一磨牙 D.上颌第二磨牙 7. 属于牙数目异常的牙是:() A.多生牙 B.融合牙 C.错位牙 D.易位牙 8. 牙体唇颏舌面凸度的生理意义是:()

A.稳定牙列 B.保护牙龈 C.协助咀嚼 D.保持垂直距离 9.上颌第一磨牙最高的髓角是:() A.近中舌侧髓角 B.近中颏侧髓角 C.远中舌侧髓角 D.远中颏侧髓角 10.横牙曲线是:() A.连接两侧磨牙颏尖所构成的凸向下的曲线 B.连接两侧磨牙颏、舌尖所构成的凸向下的曲线 C.连接两侧磨牙舌尖所构成的凸向下的曲线 D.连接两侧同名磨牙颏、舌尖所构成的凸向下的曲线 11. 正常覆盖时,上颌切牙切缘到下颌切牙唇面的距离是:() A.7 mm以上 B. 5~7 mm C. 3~1.5 mm D. 3 mm以内 12. 没有咬合关系的颌位是:() A.牙尖交错位 B.下颌姿势位 C.下颌后退接触位 D.肌位 13. 咬合时上颌磨牙与对颌牙无咬合接触的斜面是:()A.颏尖的颏斜面 B.颏尖的舌斜面 C.舌尖的颏斜面 D.舌尖的舌斜面 14.正中关系是指______时下颌对上颌的关系:() A.后退接触位 B.牙尖交错位 C.从ICP自然张口至最大 D.从RCP开口至最大绞链开口度 15.判断开胎时下颌应处于:() A.牙尖交错位 B.下颌姿势位 C.正中关系位 D.肌位 16.上颌窦的下壁由前向后盖过__________的根尖:() A..4~8 B.5~8 C.4~7 D.5~7 17.下颌神经沟在下颌支内侧面的位置相当于:() A.下颌磨牙胎平面上方约1cm高处 B.下颌磨牙胎平面下方约1cm高处 C.下颌磨牙牙合平面上方约0.5cm高处 D.下颌磨牙胎平面下方约0.5cm高处 18.乳突是下列何骨的一部分?() A.颞骨 B.颧骨 C.蝶骨

口腔解剖生理学测试题

《口腔解剖生理学》测试题一、选择题 1、在咬合时,上颌磨牙与对颌牙无咬合接触的是哪个斜面 A.颊尖的颊斜面 B.颊尖的舌斜面 C.舌尖的舌斜面 D.舌尖的颊斜面 2、下颌隆突由前向后排列的结构为 A.颊神经、下牙槽神经和舌神经 B.舌神经、颊神经和下牙槽神经 C.颊神经、舌神经和下牙槽神经 D.下牙槽神经,颊神经和舌神经 3、关于牙冠轴面突度生理意义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正常突度使咀嚼过的食物擦过牙龈表面起按摩作用 B.突度过小,食物将给牙龈过大的压力 C.突度过大,食物不能触及牙龈 D.适当的轴面突度能提高咀嚼效能 4、下面关于下颌第一磨牙的描述正确的是 A.发育沟为颊沟、舌沟、近中沟、远中沟 B.颊尖为3个,且等大 C.牙根为近中颊根、远中颊根、舌根 D.颊尖圆钝、舌尖锐利5、牙在牙槽骨中的排列有一定的倾斜度,其生理意义错误的是 A.倾斜方向与咀嚼运动方向有一定角度,有利于发挥咀嚼效率 B.保护和维持牙周组织的健康 C.增大直接发挥咀嚼食物的上下牙的接触面积 D.避免咬伤唇、颊、舌 6、形态不同于任何恒牙的乳牙是 A.上颌第一乳磨牙 B.下颌第一乳磨牙 C.上颌乳中切牙 D.上颌第二乳磨牙 7、穿行于腮腺内的血管是 A.颈内动脉 B.颈外动脉 C.颈外静脉 D.面动脉 8、以下哪个不属于腮腺床的结构是 A.第Ⅸ~Ⅻ对脑神经 B.颈内动脉、颈内静脉 C.乳突与附着于乳突的结构 D.茎突与茎突诸肌 9、下列关于轴嵴的位置的描述准确的是 《口腔解剖生理学》试卷(第 - 1 - 页共 3 页)

A.尖牙的舌面 B.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尖的舌面 C.上颌第一磨牙的颊面颈1/3处 D. 前牙的唇面 10、所谓“解剖牙冠”是指 A.显露于口腔的部分牙体 B.牙体被牙龈覆盖的部分 C.被牙本质所覆盖的牙体部分 D.由牙釉质所覆盖的牙体部分 二、填空题 1、横嵴为颊尖三角嵴和相连并且横过牙合面,为的解剖特征。斜嵴为的解剖标志,为与相连并斜过牙合面构成的。 2、从腮腺前缘穿出的神经血管结构,从上到下 为、、、、 、。 3、腭大孔位于腭侧,相当于之外、中1/3交界处,孔内有 和通过。 4、面动脉的主要分支有、、、 、 5、颈二腹肌淋巴结收纳、、、部的淋巴,上述部分癌肿转移时,首先累及此淋巴结。 6、根据面部形态及解剖特点,可将其分为以下各 区、、、、、、、、、、。 三、名词解释 1、牙体三等分: 2、线角: 3、颏孔: 4、关节盘: 5、翼腭间隙: 6、翼丛 《口腔解剖生理学》试卷(第 - 2 - 页共 3 页)

口腔解剖生理学---模拟试题(四)

口腔解剖生理学复习题 选择题 一、A型题(最佳单项选择题) *为正确答案 1.构成颈动脉三角, 除了( ) A.二腹肌后腹B.肩胛舌骨肌上腹C.胸锁乳突肌前缘 D.斜方肌前缘*E.椎前筋膜 2.不参与构成腮腺床的结构是( ) A.颈内动脉*B.颈外动脉 C.副神经D.迷走神经E.舌咽神经 3.不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的神经是( ) A.耳大神经*B.面神经颈支C.颈横神经D.枕小神经E.锁骨上神经 4.关于下颌下腺,叙述正确的是( ) A.腺体外有由气管前筋膜形成的筋膜鞘B.下颌下腺管由浅部前端发出 *C. 浅部较大位于下颌舌骨肌浅面D.深部位于舌骨舌肌深面 E.上述皆不正确5.关于翼点说法下列何者错误( )

*A.由顶、额、颞、筛四骨在此相接形成的缝B.翼点位于颧弓上方二横指处 C.翼点是颅骨的薄弱点D.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通过 E.翼点表面有颞肌覆盖 6.额顶枕区浅筋膜的特点是( ) A.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B.是该区血管和神经最丰富层次, 视为该区血管和神经通道 C.感染时炎症渗出物容易扩散D.创伤后血管断端易回缩闭合 E. 该区的主要血管是颞浅动脉 7.构成眶内侧壁的是( ) A.额骨、筛骨、泪骨 *B.筛骨、泪骨、上颌骨额突 C.额骨眶板与蝶骨小翼 D.上颌骨体上面和颧骨 E.颧骨、蝶骨大翼 8.关于二腹肌后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为颈动脉三角与下颌下三角的分界标志 B.手术中是颈部与颌面部的主要分界标志 *C.下颌后静脉经过其深面

D.颈外动脉经其深面 E.E.面神经颈支经其浅面 9.不属于颅中窝的结构是( ) *A.鸡冠B.三叉神经压迹C.垂体窝D.棘孔E.海绵窦 10.不属于颞区层次结构的是( ) A.皮肤B.浅筋膜 C. 颞筋膜*D.枕肌E.颞肌 11.关于甲状腺悬韧带和囊鞘间隙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状腺悬韧带由甲状腺假被膜形成 B. 甲状腺真被膜与甲状腺假被膜之间形成囊鞘间隙 C. 囊鞘间隙含有甲状腺血管、喉的神经和疏松结缔组织 D. 甲状旁腺也位于囊鞘间隙 *E. 以上均正确 12. 对颈部浅层结构的叙述下列哪项不正确( ) A.颈前外侧部皮肤移动性大B.颈前外侧部浅筋膜内有颈阔肌*C.颈静脉弓位于浅筋膜内 D.颈外静脉属于皮下静脉E.面神经颈支走行于颈阔肌深面 13.关于颈丛皮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枕小神经沿胸锁乳突肌前缘上升B.耳大神经分布于耳郭、腮腺区皮肤

口腔解剖生理学试题和标答

《口腔解剖生理学》试题(A卷) (考试时间: 90 分钟)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 临床牙冠: 2. 牙合平面: 3 spee曲线: 4 危险三角: 5 咀嚼压力: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 下颌运动的三种形式是开闭口运动,(),()。 2. 咀嚼运动可分为(),()两类。 3. 从外观上看,牙由(),(),牙颈组成。 4. ( )是指在轴面上,从牙尖顶端伸向牙颈部的纵形隆起。()是上颌第一磨牙的解剖特征。 5. 颈外动脉的两终支为(),()。 % 6. 颞下颌关节由下颌骨的()与颞骨关节面,居于两者之间的关节盘、关节周围的( )和关节韧带所组成。 7. 咬肌间隙位于( )和( )之间. 8. 闭口时,由上下牙列,牙龈及牙槽骨将口腔分为(),()。 9 .舌乳头按形态分为(),菌状乳头,轮廓乳头,()。 10. 舌的一般感觉有(),().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根据形态与功能特点,恒牙可分为() A.切牙、尖牙、磨牙 B.同形牙、异形牙 C.前牙、后牙 D.单根牙、双根牙、多根牙 E.切牙、尖牙、前磨牙、磨牙 2.舌隆突的位于() \ A.切牙的舌面 B.上颌第一磨牙的舌面 C.位于前牙舌面颈1/3处 D.切牙和尖牙颈部的隆起 E.牙釉质的长形隆起 3.上颌尖牙牙冠() A.远中边缘嵴较近中边缘嵴长 B.远中牙尖嵴较近中牙尖嵴短 C.牙尖偏远中 D.邻面较切牙平坦 E.近中接触区靠近近中牙尖嵴,远中接触区距离远中牙尖嵴稍远 4.下颌第一前磨牙的最显著的解剖标志是() A.体积最小 B.舌面短小 C.横嵴 D.舌尖特小 E. 面呈卵圆形 5.上颌第一磨牙面的发育沟有() A.颊沟、舌沟、近中沟、远中沟、中央沟 B.颊沟、舌沟、近中沟、远中沟 C.颊沟、舌沟、近中沟 D.颊沟、近中沟、远中舌沟 E.颊沟、舌沟、远中沟 》 6. 面沟嵴多而不清,副沟最多的牙是() A.第一磨牙 B.第二磨牙 C.第三磨牙 D.磨牙 E.前磨牙 7.有关上下颌磨牙的区别,下列哪一说法是不正确的() A.下颌磨牙牙冠呈斜方形 B.下颌磨牙近远中径大于颊舌径 C.下颌磨牙舌尖锐而颊尖钝 D.下颌磨牙牙冠倾向舌侧 E.下颌磨牙多为双根 8.下颌第一乳磨牙面边缘最短的是() A.近中边缘嵴 B.远中边缘嵴 C.颊侧边缘嵴 D.舌侧边缘嵴 E.各边缘嵴一样长 9.两牙接触区周围的间隙称() A.唇或颊楔状隙 B.楔状隙 C. 楔状隙 D.切楔状隙 E.邻间隙 ~

口腔解剖生理学习题 试卷(干货)

口腔解剖生理学习题试卷 口腔解剖生理学 一、单选25(25分) 1、根据牙形态与功能特点,恒牙可分为:( ) A、前牙与后牙 B、同形牙与异形牙 C、切牙、尖牙、磨牙 D、单根牙、双根牙、多根牙 E、切牙、尖牙、前磨牙、磨牙 2、不属于牙体组织的结构是:() A、牙釉质 B、牙骨质 C、牙本质 D、牙髓 E、牙髓腔 3、牙体长轴是指:( ) A、通过牙冠中心的一条假想轴 B、通过牙根中心的一条假想轴 C、通过牙体中心的一条假想轴 D、通过牙冠与牙根中心的一条轴 E、贯穿牙冠与牙根中心的一条轴

4、下列关于生长叶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生长叶交界处为发育沟 B、牙发育钙化的中心称为生长叶 C、每个生长叶都发育为一个牙尖 D、多数牙是由4个生长叶发育而成 E、部分牙是由5个生长叶发育而成 5、上颌侧切牙与上颌中切牙比较:( ) A、上颌侧切牙形态窄而长 B、上颌侧切牙舌窝窄而浅 C、上颌侧切牙唇面唇缘平直 D、上颌侧切牙唇面窄小平坦 E、上颌侧切牙舌面边缘嵴不显著 6、上、下颌切牙区别中不正确的是:() A、下颌切牙牙冠较窄 B、下颌切牙牙冠唇面较光滑 C、下颌切牙牙根窄而扁 D、下颌切牙的切嵴靠近牙体长轴 E、下颌切牙舌面边缘嵴明显,舌窝较浅 7、全口牙中牙根最长的牙是:( ) A、上颌尖牙 B、下颌尖牙 C、上颌中切牙

D、上颌第一磨牙 E、上颌第一前磨牙 8、有关前磨牙组的外形特征中哪个是正确的? ( ) A、牙根为单根 B、邻面似三角形 C、颌面均有两个牙尖 D、下颌前磨牙颊尖低而圆钝,舌尖长而锐 E、牙冠有颊面、舌面、近中面、远中面及颌面五个面 9、牙尖偏远中的牙为:() A、上颌尖牙牙尖 B、下颌尖牙牙尖 C、上颌第一前磨牙颊尖 D、上颌第一前磨牙牙尖 E、下颌第一前磨牙牙尖 F、有沟跨过颌面至舌面称为远中沟的牙为:() 7、上颌第一前磨牙 8、上颌第二前磨牙 9、下颌第一前磨牙 10、下颌第二前磨牙 11、上颌第一磨牙

口腔解剖生理学试题和标答

口腔解剖生理学试题和 标答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口腔解剖生理学》试题(A卷) (考试时间: 90 分钟)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 临床牙冠: 2. 牙合平面: 3 spee曲线: 4 危险三角: 5 咀嚼压力: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 下颌运动的三种形式是开闭口运动,(),()。 2. 咀嚼运动可分为(),()两类。 3. 从外观上看,牙由(),(),牙颈组成。 4. ( )是指在轴面上,从牙尖顶端伸向牙颈部的纵形隆起。()是上颌第一磨牙的解剖特征。 5. 颈外动脉的两终支为(),()。 6. 颞下颌关节由下颌骨的()与颞骨关节面,居于两者之间的关节盘、关节周围的( )和关节韧带所组成。 7.咬肌间隙位于( )和( )之间. 8.闭口时,由上下牙列,牙龈及牙槽骨将口腔分为(),()。 9 .舌乳头按形态分为(),菌状乳头,轮廓乳头,()。 10. 舌的一般感觉有(),().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根据形态与功能特点,恒牙可分为() A.切牙、尖牙、磨牙 B.同形牙、异形牙 C.前牙、后牙 D.单根牙、双根牙、多根牙 E.切牙、尖牙、前磨牙、磨牙 2.舌隆突的位于() A.切牙的舌面 B.上颌第一磨牙的舌面 C.位于前牙舌面颈1/3处

D.切牙和尖牙颈部的隆起 E.牙釉质的长形隆起 3.上颌尖牙牙冠() A.远中边缘嵴较近中边缘嵴长 B.远中牙尖嵴较近中牙尖嵴短 C.牙尖偏远中 D.邻面较切牙平坦 E.近中接触区靠近近中牙尖嵴,远中接触区距离远中牙尖嵴稍远 4.下颌第一前磨牙的最显着的解剖标志是() A.体积最小 B.舌面短小 C.横嵴 D.舌尖特小 E. 面呈卵圆形 5.上颌第一磨牙面的发育沟有() A.颊沟、舌沟、近中沟、远中沟、中央沟 B.颊沟、舌沟、近中沟、远中沟 C.颊沟、舌沟、近中沟 D.颊沟、近中沟、远中舌沟 E.颊沟、舌沟、远中沟 6. 面沟嵴多而不清,副沟最多的牙是() A.第一磨牙 B.第二磨牙 C.第三磨牙 D.磨牙 E.前磨牙 7.有关上下颌磨牙的区别,下列哪一说法是不正确的?() A.下颌磨牙牙冠呈斜方形 B.下颌磨牙近远中径大于颊舌径 C.下颌磨牙舌尖锐而颊尖钝 D.下颌磨牙牙冠倾向舌侧 E.下颌磨牙多为双根 8.下颌第一乳磨牙面边缘最短的是() A.近中边缘嵴 B.远中边缘嵴 C.颊侧边缘嵴 D.舌侧边缘嵴 E.各边缘嵴一样长 9.两牙接触区周围的间隙称() A.唇或颊楔状隙 B.楔状隙 C. 楔状隙 D.切楔状隙 E.邻间隙 10.上颌中切牙的发育沟描述正确的是()

口腔解剖生理学习题整理版

5.口内最先萌出,不替换任何乳牙的恒牙是 E : 口腔解剖生理学课堂跟踪练习题 第一章 绪论 一、填空: 1.口腔解剖生理学是一门以研究( )、( )、( 正常形态、功能活动规律及临床应用为主要内容的学科。 2.学习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基本观点是( )、( ( ),右侧上颌第一乳磨牙的部位记录法是 磨牙的部位记录法是( )。 4.中线为通过( )、( 的接触区,平分颅面为左右两等分的一条假想线。 5.上颌中切牙唇面与近中面相交所成的角为( 6.上颌中切牙舌面与远中面相交所成的角为( 7.下颌第一磨牙颊面与牙合面相交所成的角为( 8.下颌第一磨牙颊面与远中面、牙合面相交所成的角为( 9.下颌第一磨牙舌面与近中面、牙合面相交所成的角为( 10.乳牙的发育过程分为( )、( 二、选择题: 1.作为判断下颌中切牙左右的依据的结构是: E A 、近中切角近直角 B 近中接触区离切角较近 D 远中接触区离切角较远 E 、牙根远中面的长形凹陷较近中者略深 2.关于牙釉质正确的说法是: A A 、为牙体组织中高度钙化的最坚硬的组织 B 、色泽较黄 C 、覆盖牙体表面 D 覆盖牙根表面 E 、以上说法都不对 3.关于牙本质不正确的说法是: C A 、不如牙釉质坚硬 B 、位于牙釉质与牙骨质的内层 C 、白色透明 D 围成牙髓腔 E 、是牙体的主质 4.全口牙中体积最小的牙是: B )诸部位的 )和 1.人类的牙列为( ),包括( )和( )。( )共有 20 个,( )共有 32 个。 2.根据牙的形态和功能不同, 乳牙分为( )、( )和( ) 三类;恒牙分为( )、( )、( )和 ( )四类。 3.右侧上颌尖牙的部位记录法是( ),左侧下颌第一 磨牙的部位记录法是 )和( ) )。 )。 )。 )。 )。 )和( )三个阶段。 C 远中切角为钝角 ( )。 第二章 牙体解剖生理学 一、填空: ),左侧下颌第二乳

口腔解剖生理学试卷A卷

西安生物医药技术学院期末考试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口腔解剖生理学(A卷) 试题 专业:班级: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人类的牙属于() A.槽生牙 B. 侧生牙 C.端生牙 D.多牙列 E.单牙列 2.下列组织中最坚硬的组织是() A.牙本质 B. 牙釉质 C.牙周膜 D.牙骨质 E.牙髓 3.与乳牙的特点无关的是() A.乳牙的根干比恒牙长 B.牙冠相对短小 C.颈嵴明显 D.乳牙牙冠颜色比恒牙白 E.乳切牙根尖向唇侧弯曲 4.是哪个牙位() A. 左上第一恒磨牙 B. 左下第一恒磨牙 C. 右上第一乳磨牙 D. 右上第一恒前磨牙 E.右上第一恒磨牙 5.乳牙列中不包括() A.乳中切牙 B.乳侧切牙 C. 乳尖牙 D.乳前磨牙 E.乳磨牙 6.从牙体的纵剖面观察,牙体组织的组成不包括() A.牙釉质 B.牙本质 C.牙周膜 D.牙骨质 E.牙髓 7.上颌第一磨牙最高的髓角是() A.近中颊侧髓角 B. 近中舌侧髓角 C.远中颊侧髓角 D.远中舌侧髓角 E.第五尖下方的髓角 8.上颌第一磨牙最小的牙尖是()A.远中颊尖 B 远中舌尖 C.第五牙尖 D.近中颊尖 E.近中舌尖 9.牙的功能不包括() A.切割食物的功能 B.捣碎和磨细食物的功能 C.发音和言语功能 D.保持面部的协调美观 E.保持口腔清洁 10.牙萌出的时间是指那个时间() A.牙出龈的时间 B.牙冠完全萌出的时间 C.牙到达咬合接触的时间 D.牙冠在牙隐窝中移动开始的时间 E.牙冠萌出2/3的时间 11.舌隆突的位置在哪里.() A.切牙的舌面 B.上颌第一磨牙的舌面 C.位于前牙舌面颈1/3处 D.切牙和尖牙颈部的隆起 E.牙釉质的长形隆起 12.对牙尖的解释哪个是正确的() A.牙釉质三角形隆起 B.牙釉质过分钙化所形成的小突起 C.牙冠上近似锥形的显著隆起 D.两个斜面相交而成 E.两个轴面相交而成 13.对三角嵴的解释哪个是正确的() A.两斜面相交而成 B.位于合面,由牙尖的两个斜面相遇而成 C.三个面相交而成 D.从牙尖顶伸向牙颈部的纵形隆起 E.两轴面相交而成 14.上颌中切牙牙冠唇面形态中哪一点是错误的() A.梯形 B.合龈径小于近远中径 C.近中切角似直角 D.远中切角圆钝 E.切1/3有两条发育沟 15.上颌尖牙牙冠唇面形态中哪一点是错误的() A.圆五边形 B. 两牙尖嵴相交成近九十度 C.牙尖偏近中 D.外形高点在颈1/3与中1/3交界处 E.发育沟不明显 16.下颌尖牙形态中哪一点是错误的() A.近中牙尖嵴较远中牙尖嵴短 B.唇面五边形 C.牙尖偏近中 D.舌轴嵴较上尖牙明显 E.发育沟不明显 17.下颌第一双尖牙形态中哪一点是错误的() A.可见近中沟 B.唇面五边形 C.颊尖明显大于舌尖 D.可见横嵴 E.牙冠舌倾 18.上颌第一磨牙形态中哪点是错误的() 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