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态女权主义视角解读《所罗门之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生态女权主义视角解读《所罗门之歌》
摘要非洲裔美国作家托尼·莫里森的不朽之作《所罗门之歌》被认为是继《最蓝的眼睛》和《秀拉》之后最重要的转型之作。
以往关于这部小说的文学评论都是围绕着故事中的立意思想、人物的情感变化以及故事中的神话原型展开的,本文则从一个全新的角度——生态女权主义视角,对这部作品进行分析,发现作品中的生态女权主义意识。
关键词:生态女权主义《所罗门之歌》解读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美国黑人女性作家托尼·莫里森有很多著名的文学作品,其长篇小说《所罗门之歌》是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可的巨著,它也被称为是继理查德·赖特的《土生子》与拉尔夫·埃里森的《隐形人》之后的美国黑人文学上的又一座丰碑。
一生态女权主义的含义
生态女权主义是将生态学与女性意识结合的一种思想,流行于上个世纪70年代。
它主张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反对以人为中心,或者以男性为中心的宇宙世界观,不赞同人对自然的主宰与控制,他们认为:人改造自然的思想根源在于人类的等级观念和压制政策。
生态女权主义对男权价值观提出了强烈的反对,却对女性的本质提出了支持和赞美。
反对压迫、控制和统治的思想,主张顺应自然的发展;人类应该融入自然,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生态,达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二生态女权主义视角下的《所罗门之歌》
1 生活自然中的自我愉悦
生态女权主义认为:由于女性是人类社会得以延续的主要力量,她们养育了后一代,这种特殊的任务使她们与大自然有一种极其亲近的感觉,与男性相比她们更容易走进大自然,与大自然亲近,理解大自然中的万事万物,生态女权主义认为“女性”是大自然的最佳代表,女性就是来自于大自然,是大自然的讲述者,是与大自然产生共鸣的人,是聆听大自然的人。
故事中的男主人公的姑妈,派拉特,与普通人相比,她自出生那天起就没有脐带,仿佛是自然孕育的女孩,仿佛她就是神赐予的女儿。
就连她没有文化的父亲给她取名字的时候,也只是随便翻一下《圣经》,给她取了一个感觉上很有气势很有力度的名字,她的名字听起来就像从一排小树中脱颖而出的一棵参天大树,突显着她自身高贵、挺拔的气质。
这一切仿佛都说明她的自然气质,与自然相融合的气质,而且在她的亲人的记忆里,派拉特自从出生那天起身上就带着一股气息,那是一种原始森林的感觉,她的亲人们都觉得她是自然所赐予的女孩,来自于神秘的大自然。
故事的主人公奶娃在第一次见到派拉特时,就感觉到得她整个人“长得像一株大黑树”。
所有这些都能够说明派拉特具备所有女性拥有的特征。
那就是:亲近大自然,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是大自然的最佳代表。
派拉特从很小的时候就和父亲生活在充满大自然气息的农场里面,那个农场的周边都是被树木所环绕,派拉特在那里可以自由地呼吸、畅
所欲言,没有任何约束和限制,这里就可以看出与男性相比,女性更能接近自然,理解自然中的万事万物,与自然融为一体,女性是大自然的最佳代言人。
派拉特能够在自然中快快乐乐地生活,然而,她的哥哥却在失去“林肯天堂”后,远离了大自然,仅仅是为了金钱的缘故。
与之相对的是,派拉特的生活却没有改变,她依然保持着与大自然的沟通和交流,她拒绝文明的腐蚀。
例如:她的房子坐落于交通要道很远的野外,房子的后面长着四棵高大的松树,和其他人不同,她和自己的女儿以及外孙女过着简单又朴实的接近自然的生活,一种近乎原始的生活。
派拉特的生活环境就好比非洲地区的原始村落,她没有利用任何现代化的设施。
例如,用蜡烛代替电力设备,她没有享受到任何现代化发明带来的便利。
尽管如此,他们的生活中也让奶娃感到无比的快乐,因为他们的生活中充满了歌声与微笑。
正是因为派拉特与自然融为一体,她才能抛开腐朽的文化的侵蚀,不受西方世界的奴役和控制,在大自然中尽情地展现自我,拥有完美又快乐的生活。
2 与自然融为一体,创建全新的自我
生态女权主义的目标和归宿就是自然界的整体利益,它把整个自然界称为“宇宙之链”,认为万事万物都是彼此相关的、彼此作用的,它们之间相互联系,协调配合,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人类只是自然界的整体生态关系中的一部分,和其他物种具有一样的地位,人只是自然界中万事万物存在的一种形式,自然中的其他事物也和人一样拥有同样的地位。
所以,生态女权主义认为自然界的万
事万物之间都是彼此相关的,没有太明显的区别,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只有通过彼此的协调与配合才能达到相互依存,和谐生长,共同生存。
故事中的主角奶娃,自小生活在一个高度现代文明的美国北方城市中。
在这个城市,物质生活资料极大丰富,他们完全被现代化的发明所围绕,完全失去了自然的气息,那里的人们都表现出极度的自私和唯利是图的形态,奶娃在那种环境下生长,也形成了自私自利的心态,尽管姐姐们把少女时代都放在了他的身上,为他的成长竭尽了全力,但是,他却从来不知道感恩,无视姐姐们对他的付出。
更离谱的是,他竟然与哈格尔发生了乱伦的关系,长达十二年之久,最终还将哈格尔抛弃,这是奶娃在北方城市时候的心理状态和生活态度,但是,随着他渐渐远离浮华的北方城市,来到宁静的南方以后,他的性格与生活态度甚至是价值观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朝着朴实、自然的方向转变,当他坐在车上全身心去观看外面的景色时,在那些城市人看来自然的事物不足为奇,甚至产生厌倦之感,他也有所动摇,但是当他加入集体打猎的黑人队伍时,他看到了黑人之间的配合和融洽的关系,这时候他才被大自然的力量所折服,这时候他明白了任何金钱和财产的东西都是一种牵绊,而在这里他才感觉到了与大自然的亲近,他感觉到了来自桉树的根部的清香,这是大自然的味道,仿佛是老父亲的一双手在亲切地抚摸着他,这里就是他返璞归真的转折点,这时候他把自己交给大自然,把手指插进草地,来倾听大自然的声音。
也正是这种和自然交融亲近感消除了
他复仇的情绪,他转变了想法,开始眷恋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他忽然发现大地带给他无限的惊喜和幸福,仿佛自己就属于大地,他的两条腿就好像庄稼的茎,他的身体在向深处延伸,直至扎进土壤里,他从这时开始意识到是女性的力量给了他关怀,是伟大的女性给了他母爱和情爱,养育了他,他真诚地意识到要对女性的付出给予回报。
3 离开自然,使自己不同
生态女权主义并不赞同西方现代科学,他们认为是这种现代科学把人与自然分裂开来,让人类分出了高低不同的级别。
如男尊女卑,白人至上等等级关系,现代文明常常把男性与文化或者理性等优良品质联系起来,然而女性则与感性、原始与自然联系起来,这样就自然产生了男性是世界的主宰,女性服从于男性,自然必须屈服于现代文明的状态。
生态女权主义揭露了西方男权中心主义,理性主义以及科学主义的弊端,认为是他们将自然或者情感的东西与人类相分离。
例如,故事的主角奶娃的父亲生活在“林肯天堂”中的农场里,他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所以保持了良好的天性,富有责任心,善良热情,即使在父母去世以后,他独自照顾妹妹。
可是后来现代化的工业文明吞噬了农业文明,斗争就开始了,冲突不断。
白人侵占了他们的土地,他和妹妹无家可归,过着艰难的生活,从那以后,麦肯受到的是工业社会文明的熏陶,他明白要想在这个世界上生活得好,就必须不择手段地获取财富,攫取权力,再用手中的财富和
权力来统治和控制别人,对利益的追求束缚了他曾经对感情和亲情的感受。
他的生活变得单调又庸俗,纯粹以获取钱财和势力为主要内容,甚至不惜以自身的婚姻为代价。
他和露丝结婚并不是因为爱她,而是为了得到她的家产和欲求的社会地位,为了这些,他忍受着露丝家人的冷言冷语,在结婚后,对露丝没有丝毫感情,对她实行性虐待,甚至在她怀孕的时候踢她的腹部,试图让她流产。
他对自己的孩子也没有丝毫的感情,将女儿们的自尊与才华肆意践踏,女儿在没有爱的生活中逝去了青春,麦肯从未把女性当成人来看,确保她们当作征服的对象恣意妄为。
4 亲近自然与远离自然的对比
在非洲传统文化里,自然是神奇的,女性是和大自然彼此融合的,有神秘的心灵感应的。
文中作者受到非洲传统文化的熏染,其故事中的自然景色总是拥有神奇的力量。
在作者看来,人只有生活在自然之中才会富有爱心,才会真诚待人,最后实现人类彼此的和谐;一旦远离自然,就会展现出贪婪、丑恶、空虚的本性。
例如,奶娃的父亲“麦肯”的父权制度就是疏远自然所产生的罪恶的深刻揭露,麦肯和派拉特在祖辈的“林肯天堂”里每天和自然生活在一起,心情放松舒畅,过着快乐自然的生活。
麦肯心里充满阳光,善良为人,可是,当这片自然的大庄园被掠夺后,他们经历了家破人亡,和其他人一样也走向了人们向往的现代文明,但是在现代文明的物质享受的诱惑下,他们也走上了精神的滑坡,一切向钱看齐,唯利是图,甚至为了利益不惜出卖婚姻和爱情,对女性采
取虐待的手段——这就是人离开自然,接受腐朽的现代文明的影响所产生的后果。
奶娃由于跟着父亲走入北方工业城市,自然而然地受到了现代文明的侵蚀,远离了自然,隔离了自然赋予的神奇的力量,只注重物质享受,穿着所谓的现代的西装,无所事事,胡作非为,丝毫没有人类的灵魂,已经被那充满铜臭味的利益关系所围绕,这时候的奶娃,已经完全脱离自然,陷入了现代文明的污染与侵蚀当中。
与此相反,当奶娃在派拉特的带领下南下的时候,他们走进了大自然,感受到自然的力量,与自然融为一体。
在这片自然的土地上,奶娃对人世间又有了新的认识,他有了新的发现、新的快乐、新的感悟,这种感悟与快乐是超凡脱俗的,他不再为世俗的物质享受所羁绊。
他一步步摆脱了西装革履的束缚,他感受到了自然的神奇力量,他从这种神奇力量中得到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也弥补了他曾经的空虚和缺陷,他仿佛感受到了大自然在和他用心交流。
在这里,他彻底地脱去了现代文明的侵蚀,他改掉了坏习惯,不再依靠别人,而是凭借自己天生的体质与优良的品性来亲近大自然。
听着来自于那里的声音,感受着古老文明的洗礼,奶娃在姑姑的带领下真正回归到南方,回到了大自然的氛围中,进行自己的寻根过程。
最后,派拉特为他挡住了子弹,保住了他的性命,牺牲了自己。
奶娃通过这一幕幕感人的事迹,重新审视了自己。
寻找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民族文化,也是在这时候,他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那就是男权意识,意识到了母爱、姑姑的疼爱,以及哈格尔对自己的情爱和关爱,
他对自己曾经的所作所为不禁汗颜,从那以后开始了对女性的爱护和尊重。
这就是奶娃在两种不同的生活环境中的不同品性与生活态度,其鲜明的对比,向世人展示了亲近自然、尊重女性的重要。
三小结
从一个全新的角度——生态女权主义角度,来理解莫里森的经典之作《所罗门之歌》会有更加深刻的发现,通过对新的发现的揣摩会得到更加深刻的感悟,使那些曾经被忽视的因素凸显出来,让读者和研究人员加深对文章的理解,生态女权主义主张弘扬关爱、平等和对女性的尊重。
所以,从生态女权主义角度来研究《所罗门之歌》这部作品,会塑造人们对于自然、男女和谐关系的理解,建立一个生态和谐的社会。
参考文献:
[1] worster,donald.nature’8 economy:a history of ecological ideas[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4. [2] ruether,rosemary radford.new woman/new earth:sexual ideologies and human liberation[m].theseabury press,2009.
[3] 金莉:《文学女性和女性文学:19世纪美国女性小说家及其作品》,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版。
[4] 柏拉图,谢文郁译:《蒂迈欧篇》,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作者简介:王立河,男,1972—,吉林人,硕士,讲师,研究方
向:翻译美学、文学语用学、语篇分析,工作单位:东北财经大学国际商务外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