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解时限,溶出度,释放度的区别

溶出度系指药物从片剂或胶囊剂等固体制剂在规定溶剂中溶出的速度和程度。

释放度系指口服药物从缓释制剂、控释制剂,肠溶制剂及透皮贴剂等在规定溶剂中释放的速度和程度。

溶出度一般是针对普通制剂而言,看药物在一定的时间内是否能够释放出来。一般测一个点。

释放度主要针对特殊制剂(包括缓控释制剂),测试时最少测三个点,第一个点看药物有没有突释,第二个点是药物释放一半左右的点,主要考察药物释放的特征,第三个点则是考察药物释放是否完全。

难溶药物检查溶出度,易溶药物检查崩解时限,检查溶出度的药物就不需要再检查崩解时限。

1. 对于确定的药物,如何选择“崩解时限”与“溶出度”

在上篇指导原则中介绍了固体口服制剂是否建立溶出度的判断方法:

①如果制剂设计为修饰释放,则需建立释放度的标准(包括缓释、控释、胃溶和肠溶等)

②如果制剂没有设计为修饰释放,则做如下考察:

考察一次剂量的原料药在37±0.5℃,pH1.2-6.8范围内, 在不多于250ml水中是否完全溶解。如果不溶解,则建立单时间点的溶出度检查标准,如果溶解,则继续考察③

以上考察的意义在于原料药的溶解性是综合剂量和胃容量来考虑的, 即验证一次服用量的原料药在胃中(250ml)是否完全溶解。这使一些溶解性能并不好、但剂量小, 在250ml中可以完全溶解的药品可选择做崩解时限而不做溶出度检查。

③该制剂在15分钟内,在pH1.2、4.0、6.8条件下能否达到80%以上的溶出量。如果达不到80%的溶出量,则建立单时间点的溶出度检查标准;如果能达到80%的溶出量,则继续考察④

③步考察的意义为在考察原料的溶解性能后, 还要考察在该处方和工艺条件下制成的固体口服制剂是否在胃中达到80%以上的溶出量,否则, 溶解性能好的原料, 由于处方工艺影响了制剂溶出, 依然要做溶出度检查。

④崩解时限与溶出度之间有否相关性。没有的话,则建立单时间点的溶出度检查标准;有的话就建立崩解时限检查标准。

在原料和制剂都达到判断程序的正结果后, 还要考虑制剂的崩解时

限和溶出度是否正相关。否则, 还是不能用崩解时限代替溶出度检查。

另外,为防止难溶性固体制剂在其崩解时限和溶出度相关、采用崩解时限测定后, 在贮存期内溶出量下降的情况, 可考虑增加加速试验后的溶出度稳定性考察, 如仍相关, 则可用崩解时限代替溶出度检查。

一般认为下列药物的固体制剂必须测定溶出度:

①难溶或难吸收的药物

②中毒量与治疗量接近的药物

③要求缓释、控释或长效的药物

④用于治疗严重疾病的药物

⑤急救、抢救用的药物

2.“崩解时限”与“溶出度”的实际意义

崩解时限和溶出度可进行新药处方的筛选、辅料的选择、制备工艺的研究、药物生产的质量控制,但它们只是体外检测的方法,是一种近似的方法,只有与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具有相关性时才有真正的意义。

片剂知识点归纳总结

片剂 第二节片剂的辅料 一、填充剂:增加片剂重量与体积以利成形。 1、淀粉:可压性差, 2、不 3、宜单独用, 4、与糖粉、糊精等合用增加粘性和片剂硬度。 5、预胶化淀粉:又称可压性淀粉, 6、水中部分可溶性, 7、良好流动性, 8、用于粉末直接压片。 9、糊精:微溶水,10、能溶于沸水,11、防颗粒过硬影响崩解,12、易出现麻点,13、水印。 14、糖粉:粘合力强,15、增加硬度,16、不17、影响崩解,18、易吸湿。除口含片或口溶性片剂外一般不 19、单独用。 20、乳糖:易溶水,21、无吸湿,22、可粉末直接压片,23、优良。价贵,24、用淀粉:糊精:糖粉=7:1: 1 代替 25、甘露醇:无吸湿,26、溶水,27、作咀嚼片填充剂。有清凉感,28、流动性差,29、价格贵。 30、微晶纤维素MCC:不31、溶水,32、粉末直接压片,33、还有润滑、助流、崩解和粘合作用。 34、硫酸钙:稀释剂和挥发油的吸收剂。 二、润湿剂:可使物料润湿以产生足够强度的粘性以利于制成颗粒的液体。

1、蒸馏水 2、乙醇:一般30-70% 三、粘合剂:能使无粘性或粘性较小物料聚集粘结成颗粒或压缩成型的具粘性的固体粉末或粘稠液体。 1、羟丙甲纤维素HPMC:溶水, 2、崩解迅速, 3、溶出快。 4、聚维酮PVP:溶水, 5、还可作干粉直接压片的干燥粘合剂。 6、淀粉浆:常用粘合剂、润湿剂, 7、适于对湿热稳定药物。5-10%, 8、常用10%。冲浆法、煮浆法 9、糖粉与糖浆:糖粉为干燥粘合剂,10、糖浆为溶液粘合剂, 11、10-70%,12、强酸强碱引起转化。 13、胶浆:粘性强,14、适于容易松散及不15、能用淀粉浆制粒的药物。 16、其他纤维素:MC、CMC-Na 溶水;EC:缓释制剂粘合剂 四、崩解剂:不溶水,吸水膨胀 机理:1、毛细管作用:淀粉及其衍生物,纤维素类衍生物 2、膨胀作用:CMS-Na 3、产气作用:泡腾片 1、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CCNa 5、羟丙基淀粉:水中膨胀好, 2、常用。 3、交联聚维酮PVPP 6、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L-HPC 4、淀粉7、泡腾崩解剂 5、羧甲基淀粉钠CMS-Na 300 倍, 6、常用2% 。8、表面活性剂:吐温80, 7、十二烷基硫酸钠 崩解速度:外加>内外加>内加

药剂学重点

填空 1.溶出度或释放度:普通片剂,规定在45min内溶出标示量的70%以上;缓控释制剂,规定至少取三个时间点,即在0.5-2h内累计释放约30%(考察突释),释放50%的时间点(考察释放特性),最后取样点的累计释放率为标示量的75%以上(考察释放是否完全) 2.中国药典规定的片剂崩解时限: 普通片15min, 薄膜衣30min,肠溶衣,糖衣1h 重量差异:糖衣片包衣前检查,薄膜衣包衣后。 3.制备高分子溶液要经过的两个过程有限溶胀和无限溶胀。 4.制剂技术,药用辅料,制剂设备是制备优良制剂不可缺少的三大支柱。 5.物料混合时,若各组分比例相差较大,宜采用等量递增法进行混合。 6.缓控释制剂的释药原理有:溶出,扩散,溶蚀,渗透压和离子交换。 7.药剂的稳定性考察可以分为加速试验和长期实验。 8.脂质体的组成成分是卵磷脂和胆固醇。 9.活性炭在酸性溶液中吸附作用强,使用之前应活化。 10.含有毒据药品的酊剂,每100ml 相当于原药物10g ,其他酊剂100ml 相当原药物20g 11.胃肠道吸收快慢顺序:溶液剂>乳剂>混悬剂>散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丸剂 12.滴丸常用基质,水溶性基质有聚乙二醇PEG,非水溶性基质如硬脂酸,很少用;滴丸的冷凝液,水性有水和不同浓度乙醇,油性有液状石蜡。影响滴丸的因素:处方,药液温度,滴嘴的内外径,冷凝液温度和黏度,滴距,滴速。 13.正吸附:表面活性剂在溶液表面聚集的现象。 14.Krafft点:随温度升高,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溶解度会增大,当升高至一定温度时,其溶解度急剧升高,该温度称为Krafft点,相应的溶解度即为该离子表面活性剂的CMC 15. 名词解释 1.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 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 2.药物剂型:为适应治疗和预防的需 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 3.药物制剂:为适应治疗和预防的需 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的具体品 种。 4.药品: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 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 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用 量的物质。 5.药典:由国家记载药品标准,规格 的法典,一般由国家药典委员会组织 编制出版,由政府颁布,执行,具有 法律约束力。 6.液体制剂:药物分散在适宜的分散 介质中制成的供内服或外用的液体形 态制剂 7.缓释制剂:在规定释放介质中,按 要求缓慢的非恒速释放药物,给药频 率比普通制剂减少,能显著增加患者 顺应性的制剂 8.控释制剂:在规定释放介质中,按 要求缓慢的恒速释放药物,给药频率 比普通制剂减少,血药浓度比缓释制 剂更平稳,能显著增加患者顺应性的 制剂 9.注射剂:原料药与适宜的辅料制成 的供注入体内的无菌制剂 10.乳剂:互不相容的两种液体混合, 其中一种液体以液滴状分散于另一种 液体中形成的非均相液体药剂 11.流浸膏剂:用适量的溶媒浸出药材 有效成分后,蒸去部分溶媒,调整浓 度至规定的标准而制成的液体药剂 12.灭菌制剂:采用某种物理化学方法 杀灭或除去制剂中所有或的微生物的 一类药物制剂。 13.无菌制剂:在无菌环境下采用无菌 操作方法或无菌技术制备的不含任何 活的微生物的一类药物制剂。 14.散剂:原料药与适宜辅料经粉碎, 均匀混合制成的干燥粉末状制剂。 15.气雾剂:含药溶液,乳状液或混悬 液与适宜的抛射剂共同封装与具有特 制阀门系统的耐压容器中,使用时借 用抛射剂的压力将内容物呈雾状物质 喷出,用于肺部吸入或直接喷至腔道 黏膜,皮肤的制剂。 16.分散片:在水中能迅速崩解并均匀 分散的片剂 17.表面活性剂:能使显著降低两相间 表面张力的物质。 18.热原:注射后能引起人体至热反应 的物质 19.临界胶团浓度:表面活性剂分子的 亲油基团相互吸引,缔合在一起,形 成亲油基团内向,亲水基团外向,在 水中稳定分散,大小在胶体粒子范围 的胶束或胶团,表面活性剂分子缔合 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即CMC 20.稀配法:将全部药物加入溶剂中, 一次配成所需要浓度,再进行过滤 21.冷冻干燥法:将干燥液体物料冷冻 成固体,在低温减压条件下利用冰的 升华性,使物料低温脱水而干燥达到 干燥目的的一种方法。 22.湿热灭菌法:用饱和蒸汽,沸水或 流通蒸汽进行灭菌的方法。 23.滴丸剂:原料药与适宜基质加热熔 融混匀,滴入不相混溶,互不作用的 冷凝介质中制成的球形获赞类球形制 剂。 24.起昙与昙点:原料药与适宜基质加 热熔融混匀,滴入不相混溶,互不作 用的冷凝介质中制成的球形获赞类球 形制剂。 25. 简答题 1.药物制剂的重要性:便于确定剂 量,便于使用与保存,有利于药物的 药效稳定和毒副作用的控制。 药剂对药效的影响:①剂型可以改变 药物的作用性质;②剂型可以改变药 物的起效速度和药效持续时间;③降 低药物毒副作用;④有些剂型可以产 生靶向作用。 2.热源的含义,组成,性质,主要污 染途径及去除方法 含义:注射后能引起人体致热反应的 物质 组成: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是一种 内毒素,有磷脂,脂多糖和蛋白质组 成,脂多糖是内毒素的主要活性成分。 性质:耐热性,水溶性,不挥发性, 过滤性,吸附性 污染途径:原辅料带入,溶剂带入, 容器用具管道及设备,制备过程,使 用过程 去除方法:①药液或溶剂中热原除去 方法:吸附,蒸馏,离子交换法,超 滤法,其他方法②容器或用具:高温 法,酸碱法

简要说明崩解时限与溶出度的关系

简要说明崩解时限与溶出度的关系 一、引言 在药物研发和制造过程中,崩解时限和溶出度是两个重要的指标。崩解时限是指药片在消化道中完全崩解所需的时间,而溶出度则是指药物从药片中释放出来的程度。崩解时限和溶出度的关系对于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崩解时限与溶出度之间的关系。 二、崩解时限与溶出度的定义 1.崩解时限:药片在消化道中完全崩解所需的时间。崩解时限的长短与药片的 成分、制备工艺、药物形态等因素相关。 2.溶出度:药物从药片中释放出来的程度。溶出度的高低与药物的溶解度、药 片的制备工艺、药物的物化性质等因素相关。 三、崩解时限与溶出度的关系 1. 影响崩解时限的因素 崩解时限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药物成分:药物成分的物理化学性质会影响药物的崩解速度。例如,一些药物具有较高的溶解度和溶解速度,其崩解时限相对较短。 •药片制备工艺:制备工艺中的压片力度、压片速度等参数会影响药片的崩解时限。压片力度越大、速度越快,药物颗粒间的结合越紧密,崩解时限相对 较长。 •药物形态:药片的形状、大小、表面积等因素也会影响崩解时限。例如,片剂相对于胶囊剂和颗粒剂,其崩解时限相对较长。 2. 影响溶出度的因素 溶出度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药物溶解度:药物的溶解度是影响溶出度的关键因素。溶解度越高,药物从药片中释放出来的速度越快,溶出度越高。

•药片制备工艺:制备工艺中的成型工艺、溶出介质、溶出温度等参数会影响药物的溶出度。合理的制备工艺可以提高药物的溶出度。 •药物物化性质:药物的晶型、晶粒度、溶解动力学等物化性质也会影响药物的溶出度。一些物化性质良好的药物,其溶出度相对较高。 3. 崩解时限与溶出度的关系 崩解时限与溶出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一般情况下,崩解时限较短的药片,其溶出度较高。这是因为崩解时限较短意味着药片更容易在消化道中崩解,药物从药片中释放出来的速度更快,溶出度相对较高。而崩解时限较长的药片,其溶出度相对较低。 然而,并非所有情况下崩解时限与溶出度呈正相关关系。有时候,药物的溶解度较高,但由于制备工艺等其他因素的限制,药片的崩解时限较长,导致溶出度不高。因此,崩解时限和溶出度之间的关系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四、结论 崩解时限和溶出度是药物研发和制造过程中的重要指标。崩解时限与溶出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但并非一定呈正相关关系。药物成分、制备工艺、药物形态等因素会影响崩解时限;药物溶解度、制备工艺、药物物化性质等因素会影响溶出度。在药物研发和制造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以实现理想的崩解时限和溶出度。 参考文献 [1] 邓敏,杨玲,吴伟华. 药物崩解时限与溶出度的关系研究进展[J]. 中国医药 导刊,2018,15(11): 125-127. [2] 李华,王丽. 药物崩解时限与溶出度的关系及影响因素[J]. 中国医药工程,2019,29(2): 131-134. [3] 张燕妮,李莉. 崩解时限与溶出度的关系及影响因素分析[J]. 药物分析杂志,2017,37(11): 2089-2093.

各种剂型的质量检查

各种剂型的质量检查: 1.散剂:水份≤9.0% 内服散——细粉(过6号筛) 儿科用及外用散剂——最细粉(过7号筛) 眼用散剂——极细粉(过9号筛) 2.合剂:①PH ②相对密度 ③装量 ④微生物限度 3.糖浆剂: ①含糖测定 >45% (单糖浆 85%g/ml或6 4.71%g/g) ②PH ③相对密度 ④装量 ⑤微生物限度 4.煎膏剂:①相对密度:凡加药材细粉的煎膏剂不再检查相对密度 ②不溶物(无焦屑) ③装量 ④微生物限度 5.酊剂酒剂:①乙醇量、甲醇量 ②总固体量 ③装量 ④微生物限度 6.流浸膏剂 浸膏剂:①乙醇量 ②有效成分含量 ③装量 ④微生物限度 7.茶剂:不含糖块状茶剂、煎煮茶剂和袋装茶剂的水份均不得超过12.0%,含的不得超过3.0% 8.口服溶液剂、口服混悬剂、口服乳剂:①重量差异 ②装量 ③干燥失重:<2.0%干混悬剂 ④沉降体积比:混悬剂不低于0.90%、单剂量混悬 剂可不检查 ⑤微生物限度 9.注射用水:保存:应在80℃以上保温,70℃以上保温循环或4℃以下保存,并在制备12 小时内使用,无菌保存 ①性状 ②PH应为5.0—7.0 《注:注射剂的PH一般是4—9》 ③细菌肉毒素:每1ml中含细菌内毒素应小于0.25EU ④微生物限度:细菌、霉菌和酵母菌<10个/100ml ⑤其他:氨<0.00002%,氯化物、硫酸盐与钙盐、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二氧化 碳,易氧化物,不挥发物与重金属检查符合规定 10.注射用大豆油:①性状:淡黄色的澄明液体,无臭或几乎无臭

②相对密度:0.916-0.922 ③折光率:1.472-1.476 ④酸值:≤0.1 ——>代表游离脂肪酸,酸值高,质量差 ⑤皂化值:188-195 ——>评定油的种类和纯度 ⑥碘值:126-140 ——>不饱和键,碘值高,易氧化 11.软膏剂:①粒度 ②装量 ③无菌:用于烧伤或严重创伤的软膏剂 ④微生物限度 12.胶囊剂:①水分:≤9.0% ②崩解时限:硬胶囊30 分钟,软胶囊1 小时; ③装量差异限度:误差±10.0;超限:≤2粒,超限1倍:<1粒 ④微生物限度 13.丸剂①水分:大蜜丸、小蜜丸、浓缩蜜丸<15.0%; 水蜜丸、浓缩水蜜丸<12.0%; 水丸、糊丸和浓缩水丸<9.0%; ②溶散时限:小蜜丸、水蜜丸和水丸:1h 浓缩丸和糊丸:2h 滴丸:30min 包衣滴丸:1h 蜡丸:人工胃液2h 无崩解;人工肠液1h 崩解 大蜜丸:不检查溶散时限 ③重量差异:Ⅰ包糖衣丸剂应检查丸芯的重量差异并符合规定,包糖衣 后不再检查重量差异;(与糖衣片相同) Ⅱ其他包衣丸剂应在包衣后检查重量差异并符合规定; Ⅲ凡进行装量差异检查的单剂量包装丸剂,不再进行重量 差异检查。 ④装量差异 14.颗粒剂:①水分:不得超过6.0%。 ②粒度:不能通过一号筛和能通过五号筛的颗粒和粉末总和不得超过15%。 ③溶化性:可溶颗粒剂加20 倍热水应全部溶化,允许有轻微浑浊;混悬颗粒剂 应能混悬均匀,并不得有焦屑等异物;泡腾颗粒剂加水后应立即产 生二氧化碳气体并呈泡腾状。 ④装量差异 15. 片剂:①片剂外观 ②重量差异 ③崩解时限:药材原粉片30 分钟内; 浸膏(半浸膏)片、糖衣片、薄膜衣片1 小时内。 肠溶衣片先在盐酸溶液(9→1000)中检查2 小时 ,每片均不得有裂缝、崩解或软化现象;再在磷酸盐缓冲液(pH6.8 中进行检查,1 小时内应全部崩解。 泡腾片5 分钟内崩解。 含片、咀嚼片及规定检查溶出度或释放度的片剂不检查崩解时限。 ④溶变时限:阴道片30分种

崩解时限

崩解时限检查法标准操作规程 1主要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崩解时限检查法标准操作程序。 2适用范围 崩解时限检查法。 3职责 QC主任:按本规定进行监督管理。 QC检查员:按本规定对需要崩解时限检查法检测的物料进行检测。 4内容 4.1 原理 本法适用于片剂(包括口服普通片、薄膜衣片、糖衣片、肠溶衣片、结肠定位肠溶片、含片、舌下片、可溶片及泡腾片)、胶囊剂(硬胶囊剂、软胶囊剂及肠溶胶囊剂)以及滴丸剂的溶散时限检查。凡规定检查溶出度、释放度或融变时限的制剂,不再进行崩解时限检查。片剂口服后,需经崩散、溶解,才能为机体吸收而达到治疗的目的;胶囊剂的崩解是药物溶出及被人体吸收的前提,而囊壳常因所用囊材的质量、久贮或药物接触等原因,影响溶胀或崩解:滴丸剂中不含崩解剂,故在水中不是崩解而是逐渐溶散,且基质的种类与滴丸剂的溶解性能有密切关系,为控制产品质量,保证疗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本检查项目。本检查法中所称“崩解”,系指口服固体制剂在规定条件下全部崩解溶散或成碎粒,除不溶性包衣材料或破碎的胶囊壳外,应全部通过筛网。如有少量不能通过筛网,但已软化或轻质上浮且无硬芯者,可作为符合规定论。 4.2 仪器与用具 4.2.1 崩解仪 4.2.1.1 仪器装置:采用升降式崩解仪,主要结构为一能升降的金属支架与下端有筛网的吊篮,并附有挡板。升降的金属支架上下移动距离为55mm±2mm,往返频率30~32次/min。 4.2.1.2 吊篮:玻璃管6根,管长77.5mm±2.5mm;内经21.5mm,壁厚2mm;透明塑料板2块,直径90mm,厚6mm,板面有6个孔,孔径26mm;不锈钢板1块(放在上面一块塑料板上),直径90mm,厚1mm,板面有6个孔,孔径22mm;不锈钢丝筛网1张(放在下面一块塑料板上),直径90mm,筛孔内径2.0mm;以及不锈钢轴1根(固定在上面一块塑料板与不锈钢板上),长80mm。将上述玻璃管6根垂直于2块塑料板的孔中,并用3只螺丝

药物分析

绪论 5G1A p3 1)药品非临床质量管理规范(GLP)评价药品安全性,在实验室条件下,用实验室系统进行的各种毒理试验;适用于为申请药品注册而进行的非临床研究。 2)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适用于药品制剂生产的全过程、原料药生产中影响成品质量的关键工序。 3)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保证经销药品的质量,保护用户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人民用药安全有效;包括药品进存销质量的确保,人员资格职责,质量管理程序制度和文件管理系统。 4)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GCP)保证药品临床试验过程规范,结果科学可靠,保护受试者权益和安全;适用于人体生物利用度或生物等效性试验等各期临床试验。 5)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 ) 6)分析质量管理(AQC)用于管理分析结果的质量。 第一章药典的概况 1.药品质量内涵:真伪,品质,纯度 p6 2.药典内容:凡例,正文,附录,索引 p8 3.计量:乙醇浓度95%(ml/ml)溶液 (1→10)指固体溶剂1.0g或液溶质1.0ml加溶剂使成10ml的溶; “:”指各液体混合时的体积(重量)比例; 称取“0.1g”,系指称取重量可为0.06-0.14g 称取“2g”,系指称取重量可为1.5-2.5g 称取“2.0g”,系指称取重量可为1.95-2.05g 称取“2.00g”,系指称取重量可为1.995-2.005g 4.精确度:称重量取四舍六入五成双 “精密称定”千分之一 约±10% 5.试验用水:纯化水 p10 6.中国药典进展:中国药典ChP 83年第一版,05年新版,至今8版 p12 7.各国药典缩写:美国药典USP 英国药典BP 欧洲药典Ph.Eup 国际药典 Ph.Int 日本药局方JP p14 8. 药品检验工作的基本程序: 1)取样基本原则: 均匀、合理(固体原料药: 当x≤3时,每件取样;当x≤300时, 1随机取样;当x> 300时, 1 按随机取样); + 2)鉴别:判断真伪; 3)检查:限度检查(纯度检查); 4)含量测定:有效成分含量; 5)检验报告的书写:真实 p20

崩解时限,溶出度,释放度的区别

溶出度系指药物从片剂或胶囊剂等固体制剂在规定溶剂中溶出的速度和程度。 释放度系指口服药物从缓释制剂、控释制剂,肠溶制剂及透皮贴剂等在规定溶剂中释放的速度和程度。 溶出度一般是针对普通制剂而言,看药物在一定的时间内是否能够释放出来。一般测一个点。 释放度主要针对特殊制剂(包括缓控释制剂),测试时最少测三个点,第一个点看药物有没有突释,第二个点是药物释放一半左右的点,主要考察药物释放的特征,第三个点则是考察药物释放是否完全。 难溶药物检查溶出度,易溶药物检查崩解时限,检查溶出度的药物就不需要再检查崩解时限。 1. 对于确定的药物,如何选择“崩解时限”与“溶出度” 在上篇指导原则中介绍了固体口服制剂是否建立溶出度的判断方法: ①如果制剂设计为修饰释放,则需建立释放度的标准(包括缓释、控释、胃溶和肠溶等) ②如果制剂没有设计为修饰释放,则做如下考察:

考察一次剂量的原料药在37±0.5℃,pH1.2-6.8范围内, 在不多于250ml水中是否完全溶解。如果不溶解,则建立单时间点的溶出度检查标准,如果溶解,则继续考察③ 以上考察的意义在于原料药的溶解性是综合剂量和胃容量来考虑的, 即验证一次服用量的原料药在胃中(250ml)是否完全溶解。这使一些溶解性能并不好、但剂量小, 在250ml中可以完全溶解的药品可选择做崩解时限而不做溶出度检查。 ③该制剂在15分钟内,在pH1.2、4.0、6.8条件下能否达到80%以上的溶出量。如果达不到80%的溶出量,则建立单时间点的溶出度检查标准;如果能达到80%的溶出量,则继续考察④ ③步考察的意义为在考察原料的溶解性能后, 还要考察在该处方和工艺条件下制成的固体口服制剂是否在胃中达到80%以上的溶出量,否则, 溶解性能好的原料, 由于处方工艺影响了制剂溶出, 依然要做溶出度检查。 ④崩解时限与溶出度之间有否相关性。没有的话,则建立单时间点的溶出度检查标准;有的话就建立崩解时限检查标准。 在原料和制剂都达到判断程序的正结果后, 还要考虑制剂的崩解时

固体制剂

一、固体剂型的吸收过程:散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丸剂 第二节散剂 一、散剂的含义、分类与特点: 散剂:指一种或数种药物经粉碎并均匀混合制成的粉末状制剂,可供内服或外用。 二、散剂的制备:物料---前处理---粉碎---过筛---混合---分剂量---质检---包装---成品 (一)、粉碎与过筛: 1、球磨机:投料量为筒的15%--20%,圆球加入量30-35%。临界转速的75%。 (二)、混合:临界转速30-50% 影响混合质量的因素: 1、组分的比例:等量递加混合法 2、组分的堆密度 3、组分的吸附性与带电性 4、含液体或易湿组分:有液体组分可用吸收剂:磷酸钙、白陶土、蔗糖和葡萄糖,含结晶水可用等摩尔无水物代替。本身吸湿迅速混合,混合吸湿不应混合。 5、含可形成低共熔混合物的组分:不利混全,有利于药效发挥。液化的共熔物可吸收、分散。 (三)、分剂量:目测法、重量法、容量法。机械化多用容量法。 临界相对湿度CRH:水溶性药物迅速增加吸湿量时的相对湿度。水溶性药物均有固定的CRH。 第三节颗粒剂 一、颗粒剂:药物与适宜的辅料制成的干燥颗粒状制剂。分可溶性、混悬性、泡腾性颗粒剂。 二、颗粒剂的制备:1、制软材2、制粒 3、干燥 4、整粒与分级 5、包衣 三、颗粒剂的质量检查: 1.外观颗粒应干燥、均匀、色泽一致,无吸潮、软化、结块、潮解等现象。 2.粒度不能通过一号筛和能通过四号筛的总和不得超过8%。 3.干燥失重除另有规定外,不得超过2%。 4.溶化性可溶性颗粒剂应完全融化或允许有轻微混浊,但不得有焦屑等异物;混悬型颗粒剂应能混悬均匀;泡腾性颗粒剂应立即产生CO2气体,并呈泡腾状 第四节胶囊剂 一、胶囊剂:指将药物盛装于硬质空胶囊或具有弹性的软质胶囊中制成的固体制剂。 分硬胶囊、软胶囊、肠溶胶囊 溶解、小剂量刺激性药物、易风化、吸湿药物不宜制成胶囊。 二、胶囊剂的制备: 1、硬胶囊:明胶,加增塑剂甘油、山梨醇、CMC-Na、HPC ,10000级,平口套合。 2、软胶囊:可塑性和弹性,由明胶、增塑剂、水比例确定。干明胶:干增塑剂=1:0.4-0.6 液体药物含水5%或为水溶液、挥发性,醇酮醛等不宜制成软囊。多为固药混悬在油性或PEG中。 制备方法:1、滴制法 2、压制法 3、肠溶胶囊:1、明胶与甲醛作用生成甲醛明胶,只在肠中溶解 2、明胶壳表面涂肠溶衣 三、胶囊剂的质量评定:1、外观 2、水分<9.0% 3、装量差异 4、崩解时限另作溶出度检查 第三章片剂 一、片剂的概念和特点 1.概念:片剂是指药物与辅料均匀混合后压制而成的片状制剂

药剂4

第七章片剂 Tablets 片剂:药物与适宜的辅料混匀压制而成的圆片状或异形片状固体制剂,可供内服和外用。 Excipients/adjuvants辅料:片剂中除有主药外还有其他的非治疗性物质。 Fillers填充剂(稀释剂):主要用来增加片剂的重量或体积,从而便于压片。 Adhesives 黏合剂:某些药物粉末本身不具有黏性或黏性较小,需要加入淀粉浆等黏性物质,才能使其黏合起来,这时所加入的黏性物质就称为黏合剂。 Moistening 润湿剂:本身具有黏性的粉末,只需加入适当的液体就可将其本身固有的黏性诱发出来,这时所加入的液体就是润湿剂。 Disintegrants 崩解剂:使片剂在胃肠液中迅速裂碎成细小颗粒的物质。 Effervescent disintegrant 泡腾崩解剂:专用于泡腾片的特殊崩解剂,最常用的是碳酸氢钠与枸橼酸钠的混合物。 Lubricants 润滑剂:降低药片与冲模孔壁之间摩擦力的物质。 Glidants 助流剂:降低颗粒之间摩擦力从而改善粉末流动性的物质。 Antiadherent 抗黏剂:防止原辅料黏着于冲头与冲模表面的物质。 Coating 包衣:在片剂的外表面均匀地包裹上一定厚度的衣膜,是制剂工艺中的一种单元操作。 Dissolution/release rate溶出度/释放度 1、片剂分为普遍压制片(素片或片芯)和包衣片。包衣片分为:糖衣片、薄膜衣片、肠溶 衣片、泡腾片、咀嚼片、多层片、分散片、舌下片、口含片、植入片、溶液片、缓释片和控释片、阴道片。 2、泡腾片和分散片的区别:泡腾片中遇水产生的二氧化碳使崩解,且药物应该是易溶性的。 分散片是遇水迅速崩解并均匀分布,所含药物是难溶性的。在20度正负一度的100ml 水中,振摇3分钟即可崩解分散并通过二号筛。 3、不用崩解剂的有咀嚼片、口含片、缓释片。 4、四大辅料:填充剂:1老三样(淀粉、糖粉、糊精),2粉末直压用的新型(乳糖,可压 性淀粉也叫预胶化淀粉,微晶纤维素也叫干黏合剂),3无机盐类(硫酸钙常用),4甘露醇。 5、润湿剂:蒸馏水和乙醇。黏合剂:1淀粉浆(最常用,制法有煮浆和冲浆,利用淀粉能 够糊化的性质)。2纤维素类:包括CMC钠(用于可压性较差的),羟丙基纤维素HPC,甲基纤维素和乙基纤维素MC和EC(常用于缓释中),羟丙甲纤维素HPMC,聚维酮PVP。 6、崩解剂:1干淀粉(最经典,内加、外加和内外加)2羧甲基淀粉钠CMS钠。3低取代 羟丙基纤维素L-HPC。4交联聚维酮PVP。5交联羧甲基纤纤素钠CCNa(有交联键,不溶于水)。6泡腾崩解剂。7大豆多糖。 7、润滑剂:包括助流剂、抗黏剂、润滑剂。1硬脂酸镁(疏水性润滑剂,用量过大会导致 溶出迟缓)。2微粉硅胶(最好,亲水助流剂)。3滑石粉(助流剂)。4氢化植物油(喷雾干燥法制得的优良润滑剂)。5聚乙二醇类与月桂酸醇硫酸镁(水溶性润滑剂) 8、粉末直压所用的辅料:1乳糖:填充剂。2预胶化淀粉:填充剂、黏合剂和崩解剂。3 微晶纤维素:填充剂、崩解剂、助流剂、粘合剂。4羟丙基纤维素HPC:既可做湿法制粒的黏合剂也可做粉末直压的干黏合剂。5羧甲基淀粉钠(CMS钠):崩解剂。6微粉硅胶:助流剂。 9、崩解速度最快的是外加法,溶出速度最快的是内外加法。 10、片剂制备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及解决方法:1裂片和顶裂,主要因为压力分布的不均

药物分析重点

崩解时限:是指固体制剂在规定的介质中,以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查全部崩解溶散或成碎粒并通过筛网所需时间的限度 杂质的限量:在不影响药物的疗效和不发生毒性的前提下,允许药物中存在有一定量的杂质,这一最大允许量称为杂质的限量 标准品:系指用于生物检定、抗生素或生化药品含量或效价测定的标准物质,按效价单位计,以国际标准品进行标定。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指定的单位制备、标定和供应。 定量限(LOQ):是指样品中被测物能被定量测定的最低量,其测定结果应具一定准确度和精密度。杂质和降解产物用定量测定方法研究时,应确定定量限释放度:是指口服药物从缓释制剂、控释制剂、肠溶制剂以及透皮贴剂等在规定溶剂中释放的速度和程度。检查释放度的制剂,也不再进行崩解时限的检查 薄层扫描法:系用一定波长的光照射在薄层板上,对薄层色谱有吸收紫外光和可见光的斑点,或经激发后能发射出荧光的斑点进行扫描,将扫描得到的图谱及积分数据用于药品的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的方法。薄层扫描法具有分离效能高、快速、简便等特点,适用于中药制剂的分析 检测限(LOD):是指试样中被测物能被检测出的最低浓度或量。LOD是一种限度检验效能指标,既反应方法与仪器的灵敏度和噪音的大小,也表明样品经处理后空白值的高低 溶出度:是指药物从片剂等固体制剂在规定溶剂中溶出的速度和程度。溶出度是片剂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指标,对难溶性的药物一般都应作溶出度的检查。凡检查溶出度的制剂,不再进行崩解时限的检查。 空白实验:指在与供试品鉴别试验完全相同的条件下,除不加供试品外,其它试剂均同样加入而进行的试验,其目的是消除试剂和器皿可能带来的影响耐用性:在测定条件有小的变动时,测定结果不受影响的承受程度。为常规检验提供依据。 一般鉴别试验:是依据某一类药物的化学结构或理化性质的特征,通过化学反映来鉴别药物的真伪。只能鉴别证实是某一类药物,而不能证实是那一种药物。

药剂学中软硬胶囊的相关知识

一、软胶囊的制备 (1)影响成型因素 1)囊壁组成的影响:(与硬胶囊相似)即:明胶为主成分,加入增塑剂,防腐剂、遮光剂等。 配比:干明胶:干增塑剂∶水= 1:0.4~0.6:1 2)药物与辅加剂的影响 A.不能囊化的液体:含水量为5%或为水溶性、挥发性的小分子有机物,如醇、酮、酸、胺等影响囊化。 B.O/W乳剂会使囊溶解 C.醛类使囊变性 D.液态药物的pH为2.5~7.5较适宜,过酸过碱可使明胶水解与变性 3)混悬液对胶囊大小的影响 介质常用PEG400,植物油加表面活性剂。 基质吸附率:指与1g固体药物制成可包制的混悬液所需液体基质(介质)的克数,即:基质吸附率=基质重量 / 固体重量 基质吸附率受固体药物粉末的形态、大小、密度、含水量等影响。 (2)制备方法 1)滴制法 2)压制法 3)肠溶胶囊的制备:两种方法①用甲醛改变明胶性质;②外包肠溶衣。 二、硬胶囊剂的制备 (1)空囊壳的制备 囊壳组成: ①囊材:动物皮、骨混合明胶(A型等电点pH7~9; B型等电点pH4.7~5.2) ②增塑剂:甘油、山梨醇、CMC-Na、HPC等 ③矫味与着色剂及防腐剂

工艺流程 溶胶→蘸胶(制坯)→干燥→拨壳→截割→套合(万级环境、相对湿度35%~45% ) (2)质量与规格:0号(0.75ml)、1号(0.55ml)、2号(0.40ml)、3号(0.30ml)、 4号(0.25ml)、5号(0.15ml) (3)物料的填充 根据填充量选择适宜规格,填充前要充分注意物料流动性,可加入润滑剂改善流动性,并根据物料性质选择填充机。 三、胶囊剂的概念和特点 1.定义:系指药物或加有辅料充填于空心胶囊或密封于软质囊壳中的固体制 剂。 填充物为:粉末、液体、混悬液、半固体 空囊壳:由明胶、甘油、水及其他药用材料。 2.特点: (1)掩盖药物不良臭味、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2)溶散迅速,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与片剂相比) (3)油脂类药或难溶性药物溶于适当的油中装入软胶囊中; (4)使药物具有定位,缓控释作用。 不适宜制成胶囊剂的药物: (1)水溶液或稀乙醇液的药物; (2)(2)易风化药物; (3)(3)易吸湿药物; (4)(4)易溶性的刺激性药物。 四、胶囊剂的质量检查及举例 1.质量检查

片剂崩解时限检查法

片剂崩解时限检查法 1 简述 1.1 本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X A)适用于片剂(包括口服普通片、薄膜衣片、糖衣片、肠溶衣片、结肠定位肠溶片、含片、舌下片、可溶片及泡腾片)、胶囊剂(包括硬胶囊剂、软胶囊剂及肠溶胶囊剂),以及滴丸剂的溶散时限检查。凡规定检查溶出度、释放度或融变时限的制剂,不再进行崩解时限检查。 1.2 片剂口服后,需经崩散、溶解,才能为机体吸收而达到治疗目的;胶囊剂的崩解是药物溶出及被人体吸收的前提,而囊壳常因所用囊材的质量,久贮或与药物接触等原因,影响溶胀或崩解;滴丸剂中不含有崩解剂,故在水中不是崩解而是逐渐溶散,且基质的种类与滴丸剂的溶解性能有密切关系,为控制产品质量,保证疗效,《中国药典》规定本检查项目。 1.3 本检查法中所称“崩解”,系指口服固体制剂在规定条件下全部崩解溶散或成碎粒,除不溶性包衣材料或破碎的胶囊壳外,应全部通过筛网。如有少量不能通过筛网,但已软化或轻质上浮且无硬芯者,可作符合规定论。 2 仪器与用具 2.1 崩解仪(见《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X A的仪器装置)。 2.2 滴丸剂专用吊篮按 2.1项下所述仪器装置,但不锈钢丝筛网的筛孔内径改为0.425mm。 2.3 烧杯1000ml。 2.4 温度计分度值1℃。 3 试药与试液 3.1 人工胃液(供软胶囊剂和以明胶为基质的滴丸剂检查用)取稀盐酸16.4ml,加水约800ml与胃蛋白酶10g,摇匀后,加水稀释成1000ml,即得。临用前制备。 3.2 人工肠液(供肠溶胶囊剂检查用)即磷酸盐缓冲液(含胰酶)(pH6.8)(见《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XV D缓冲液)。临用前制备。 4 操作方法 4.1 将吊篮通过上端的不锈钢轴悬挂于金属支架上,浸入1000ml烧杯中,并调节吊篮位置使其下降时筛网距烧杯底25mm,烧杯内盛有温度为37℃±1℃的水(或规定的溶液),调节液面高度使吊篮上升时筛网在液面下15mm处。除另有规定外,取供试品6片,分别置上述吊篮的玻璃管中,每管各加1片,立即启动崩解仪进行检查。 4.2 片剂 4.2.1 口服普通片按4.1项下方法检查,各片均应在15min内全部崩解。 如有1片不能完全崩解,应另取6片复试,均应符合规定。 4.2.2 薄膜衣片按4.1项下方法检查,并可改在盐酸溶液(9→1000)中进行检查,各片均应在30min内全部崩解。 如有1片不能完全崩解,应另取6片复试,均应符合规定。 4.2.3 糖衣片按4.1项下方法检查,各片均应在1h内全部崩解。 如有1片不能完全崩解,应另取6片复试,均应符合规定。 4.2.4 肠溶衣片按4.1项下方法,先在盐酸溶液(9→1000)中检查2h,每片均不得有裂缝、崩解或软化等现象;继将吊篮取出,用少量水洗涤后,每管各加档板1块,再按上述方法在磷酸盐缓冲液(pH6.8)中进行检查,各片均应在1h内全部崩解。 如有1片不能完全崩解,应另取6片复试,均应符合规定。 4.2.5 含片除另有规定外,按4.1项下方法检查6片,各片均不应在10min内全部崩

稳定性试验规定,稳定性指导原则,稳定性试验方法

FDA药物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 药品稳定性试验规定 每年底制定下年度原料和制剂成品稳定性试验书面计划,内容包括:规格标准、检验方法、检验周期、每批数量、考查项目、考查频次、时间等。经批准后执行,新开发的制剂品种在开发阶段应制定稳定性计划。 3 公司药品生产用原料稳定性试验可采用影响因素试验法: 3.1 将一批供试品除去包装以后,平放在平皿中,在以下条件下按规定贮存,检测重点考查项目各项质量指标的变化情况。重点考查项目包括:性状、熔点、含量、有关物质、吸湿性及根据药品性质选定的考查项目。 影响因素试验条件: 3.1.1 暴露在常温空气中; 3.1.2 高温试验,温度分别为60℃、40℃两个温度水平; 3.1.3 高湿试验,湿度分别为90%±5%、75%±5%两个湿度水平; 3.1.4 强光照射试验,照度为4500LX±500LX 4 制剂稳定性试验: 4.1 加速试验:取供试品三批,按市售包装,在温度40℃±2℃,相对温度75%±5%的条件下放置6个月,在第一个月、第二个月、第三个月、第六个月末取样检测各剂型规定的重点考查项目的质量指标变化情况。片剂的重点考察项目为:性状、含量、有关物质、崩解时限或溶出度。硬胶囊剂的重点考查项目为:外观、内容物色泽、含量、有关物质、崩解时限或溶出

度、水份。液体制剂的重点考察项目为:性状、相对密度、含量、pH值、微生物限度检查。3个月后测试符合要求,有效期暂定为2年,6个月后测试符合要求有效期暂定为3年。 4.2 长期试验:取供试品三批,按市售包装,在规定保存条件下贮存,每年检测一次,重点考查项目的质量指标变化情况,观察3年的检验结果,以确定产品的贮存期或有效期。 5 严格按照批准的书面稳定性计划,做好试验记录,如发现异常情况,采取措施及时调整。 6 试验结束后,对试验结果进行数理统计后处理,评定并作出结论。写出稳定性试验报告,所有资料归档保存。 留样观察管理制度 留样的环境及要求 根据本公司生产的品种的贮存需用,设专用的留样观察室,分为常温区、阴凉区,留样室要求避光、干燥、通风、防虫鼠。 4.2 设专人负责留样样品管理工作,留样管理员应了解样品性质和贮存方法。 4.2.1 每天记录留样室的温度与相对湿度(双休日、节假日除外),如有偏差,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使其符合要求。 4.2.2 留样品种要登记,并按品种、规格、批号分别排列整齐,每个柜内的品种、批号应有明确的标志,并易于识别,以便定期进行稳定性考察和用户投诉时查证。 4.2.3 按时观察一般留样并做好记录。 4.2.4 及时汇总重点留样检验结果,并做好留样观察记录。 4.2.5 凡在留样观察期间发现样品质量变化情况异常的或不符合质量标准的,应及时写出检验报告(一式四份:一份送质量部、一份送车间、一份送主管领导、一份留底),必要时请示总经理收回药品,以确保人民用药安全有效。 4.2.6 每年进行一次留样观察分析总结,分析留样中的质量问题,分送到分管领导及有关

崩解时限检查法标准操作规程

崩解时限检查法标准操作规程 1 简述 1.1本法(《中国药典》 2010年版二部附录 X A )适用于片剂(包括普通片、薄膜衣片、糖衣片、肠溶衣片、结肠定位肠溶片、含片、舌下片及泡腾片)、胶囊剂(包括硬胶囊剂、软胶囊剂及肠溶胶囊剂),以及滴丸剂的溶散时限检查。凡规定检查溶出度、释放度或融变时限的制剂,不再进行崩解时限检查。 1.2片剂口服后,需经崩散、溶解,才能为机体吸收而达到治疗目的;胶囊剂的崩解是药物溶出及被人体吸收的前提,而囊壳常因所用囊材的质量,久贮或与药物接触等原因,影响溶胀或崩解;丸剂中不含有崩解剂,故在水中不是崩解而是逐渐溶散,且基质的种类与丸剂的溶解性能有密切关系,为控制产品质量,保证疗效,《中国药典》规定本检查项目。 1.3本检查法中所称“崩解” ,系指口服固体制剂在规定条件下在检查时限内全部崩解溶散或成碎粒,除不溶性包衣材料或破碎的胶囊壳外,应全部通过筛网。如有少量不能通过筛网,但已软化或轻质上浮且无硬芯者,可作符合规定论。 2仪器与用具 2.1崩解仪(见《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X A的仪器装置) 2.2滴丸剂专用吊篮按 2.1 项下所述仪器装置,但不锈钢丝筛网的筛孔内径改为 0.425mm. 2.3烧杯 1000ml 2.4温度计分度值「C 3试药与试液 3.1人工胃液(供软胶囊剂和以明胶为基质的滴丸剂检查用)取稀盐酸 1 6 . 4ml ,加水约 800ml与胃蛋白酶10g,摇匀后,加水稀释成1000ml,即得。临用前制备。 3.2人工肠液(供肠溶胶囊剂检查用)即磷酸盐缓冲液(含胰酶)(PH6.8)(见《中国药典》 2010年版二部附录XV D缓冲液)。临用前制备。 4操作方法 4.1将吊篮通过上端的不锈钢轴悬挂于金属支架上,浸入1000ml烧杯中,并调节吊篮位置 使其下降时筛网距烧杯底部25mm烧杯内盛有温度为37 ± 1C的水(或规定的溶液),调节液面高度使吊篮上升时筛网在液面下 15mm处。除另有规定外,取药片6片,分别置上述吊篮的玻璃管中,每管各加 1 片,立即启动崩解仪进行检查。 4.2片剂 4.2.1口服普通片按 4.1 项下方法检查,各片均应在 15分钟内全部崩解。如有 1 片崩解

崩解时限检查法

目的:建立崩解时限检查法的标准操作程序,规范崩解时限检查法的操作 范围:适用于崩解时限检查法 职责:检验科主管、检验员 规程: 1 简述 1.1 本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X A)适用于片剂(包括普通片,薄膜衣片,糖衣片,肠溶衣片及泡腾片),胶囊剂(包括硬胶囊剂,软胶囊及肠溶胶囊剂),以及丸剂的溶散时限检查.凡规定检查溶出度,释放度或融变时限的制剂,不再进行崩解时限检查。 1.2 片剂口服后,需经崩散,溶解,才能为机体吸收而达到治疗目的;胶囊剂的崩解是药物溶出及被人体吸收的前提,而囊壳常因所用囊材的质量,久贮或与药物接触等原因,影响溶胀或崩解;尺剂中不含有崩解剂,故在水中不是崩解而是逐渐溶散,且基质的种类与尺剂的溶解性能有密切关系,为控制产品质量,保证质量,保证疗效,药内规定本检查项目。 1.3 本检查法中所称“崩解”,系指固体制剂于规定条件下在检查时限内全部崩解溶散或成碎粒,除不溶性包衣材料或破碎的胶囊壳外,应通过筛网。 2 仪器与用具 2.1 崩解仪(见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X A的仪器装置)。 2.2 滴丸剂专用吊篮,按2.1项下所述仪器装置,但不锈钢丝筛网的筛孔内径改为0.425mm。 2.3 烧杯1000ml 2.4 温度计,分度值1℃ 3试药与试液 3.1人工胃液(供办胶囊剂和以明胶为基质的滴丸剂检查用),取稀盐酸16.4ml,加水约800ml与胃蛋白酶10g,摇匀后,加水稀释成1000ml,即得.临用前制备。 3.2人工肠液(从肠溶胶囊剂检查用)取磷权二氢钾6.8g,加水500ml使溶解,用0.4%氢氧化钠

溶液调节pH值至6.8;另取胰酶10g,加水适量使溶解,将两液混合后,加水稀释成1000ml,即得,临用前制备。 4 操作方法 4.1 将吊篮通过上端的不锈钢轴悬持于金属支架上,浸入1000ml烧杯中,并调节吊篮位置使共下降时筛网距烧杯底部25mm,烧杯内盛有温度为37±1℃的水(或规定的溶液),调节液面高度使吊篮上升时筛网在液面下15mm处.除另有规定外,取药片6片,分别置上述吊篮的玻璃管中,每管各加1片,立即启动崩解仪进行检查。 4.2 片剂 4.2.1 普通片,按4.1项下方法检查,各片均应15分钟内全部崩解。 4.2.2 薄膜衣片,按4.1项下方法,并可改在盐酸溶液(9→1000)中进行检查,各片均应在30分钟内全部崩解。 如有1片崩解不完全,应另取6片,按上述方法复试,均应符合规定。 4.2.3 糖衣片,按4.1项下方法检查,各片均应在1小时内全部崩解。 4.2.4 肠溶衣片按4.1项下方法,先在盐酸溶液(9→1000)中检查2小时,每片均不得有裂缝,崩解或软化等现象,继将吊篮取出,用少量水洗涤后,每管各加档板1块,再按上述方法在磷酸盐缓冲溶液(pH6.8)中进行检查,各片均应在1小时内全部崩解。 如有1片不能完全崩解,应另取6片,按上述方法复试,均应符合规定。 4.2.5 泡腾片,取药片6片,分别置6个250ml伐杯(烧杯内各盛有200ml水,水温为15~25℃中,有许多气泡放出,当药片或碎片周围的氧化停止逸出时,药片应崩解,溶解或分散在水中,无聚集的颗粒剩留.除另有规定外,各片均在5分钟内崩解。 4.3 胶囊剂 4.3.1 硬胶囊剂,除另有规定外,取供度品6粒,分别置吊篮的玻璃管中,每管各加1粒,按4.1项下方法检查(若供试品漂浮在液面,应加档板),各粒均应在30分钟内全部崩解。 如有1粒不能完全崩解,应另取6粒复试,均应符合规定. 4.1项下方法检查 4.3.2 软胶囊剂除另有规定外取供试品6粒,分别置吊篮的玻璃管中,每管各加1粒, 4.1项下方法检查(若供试品漂浮在液面,应加档板) ,或改在人工胃液中进行检查,各粒均应在1小时内全部崩解。

实验五六片剂的质量检查和溶出

实验五片剂的质量检查与评价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片剂硬度、脆碎度、崩解时限的检测方法; 2、了解片剂质量检查与评价的重要意义。 二、实验指导 片剂的质量检查包括外观性状、片重差异、硬度、脆碎度、崩解时限等方面的检测。 1、外观性状:片剂表面应色泽均匀、光洁,无杂斑,无异物,并在规定的有效期内保持不变,良好的外观可增强病人对药物的信任,故应严格控制。 2、片重差异:应符合现行药典对片重差异限度的要求。片重差异过大,意味着每片中主药含量不一,对治疗可能产生不利影响,具体的检查方法如下:取20片,精密称定每片的片重并求得平均片重,然后以每片片重与平均片重比较,超出下表中差异限度的药片不得多于2片,并不得有1片超出限度1倍。 中国药典2005年版规定的片重差异限度 3、硬度和脆碎度:反映药物的压缩成形性,对片剂的生产、运输和贮存带来直接影响,而且对片剂的崩解,主药的溶出度都有直接影响,在生产中检查硬度的常用方法是:将片剂置于中指与食指之间,以拇指轻压,根据片剂的抗压能力,判

断它的硬度。用适当的仪器测定片剂的硬度可以得到定量的结果,一般能承受30~40N的压力即认为合格。常用的仪器有:孟山都(Monsanto)硬度计、片剂四用测定仪、罗氏(Roche)脆碎仪等。 4、崩解度:除药典规定进行“溶出度或释放度”检查的片剂以及某些特殊的片剂(如缓控释片剂、口含片、咀嚼片等)以外,一般的口服片剂需要做崩解度检查,具体要求见下表。 中国药典2005年版规定的片剂崩解时限 三、实验内容与操作 (一)硬度检查法: 采用破碎强度法,采用片剂硬度仪进行测定。方法如下:将药片径向置于两横杆之间,启动仪器后,其中的活动柱杆借助弹簧沿水平方向对片剂径向加压,当片剂破碎时,活动柱杆的弹簧停止加压,仪器显示屏所显示的压力即为片的硬度。测定3片,取平均值。 (二)脆碎度检查法: 取药片,按中国药典规定的检查法,置片剂于脆碎度检查仪内检查,记录检查结果。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