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报任安书》读后感5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司马迁《报任安书》读后感五篇
篇一
记得苏东坡曾说过这样的话,原文记不大清楚了,大意是:读《报任安书》如果没有悲痛流泪,就不可为人。
当时没有读过此文,直到现在也只阅览了节选,但深觉苏子之话无虚言。
司马迁写此信,可谓借信言志。
道出了渴望被人理解的心愿,可世人不慧,至今尚有人无法体会太史公一片雄心壮志。
更何况当时,人们大概均认为太史公是贪生怕死之徒耳。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这句话让后世之人终于明白了太史公忍辱负重的原因。
即使我们明白了,但如果换成我们呢?我们自己能有这样伟大的勇气吗?我们也许会推脱:司马迁有那么广博的知识,那么傲世的才华。
可是,那就一定可以成功吗?成功还要1%的灵感。
所以司马迁是冒了不成功,便成仁的风险。
那么,如果《史记》失败了呢?可能他的名誉,他的理想,他的灵魂便连同他自己那不全的躯体被历史的长河所卷走。
就是说,司马迁是托福神灵,得传《史记》?非也,《史记》的成功与否并不重要,真正的解脱是司马迁精神的升华,他摆脱了世俗的一切,融入了《史记》之中,使《史记》获得了生命,才能不朽地流传下去。
信中作者感情的流露,无不使人为之动情。
“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
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司马迁不是神,肉体上的创伤对于他是有如蛆附骨的影响。
而从他发自肺腑的话中,更使我看到他内心深处的伟大。
这已经不是语言的表述,早已上升到了心灵的传递,受此齐天大辱,才真可叫忍辱负重了。
有人说,司马迁因受腐刑而作《史记》,这话未免过于恶毒。
逆境中创造奇迹虽话不假,但这绝非根本因素。
重要的,是他那颗高傲、纯洁又伟大的心,把一滴滴血与泪凝聚成了一部伟大的作品,在历史的长河中煜煜闪光。
司马迁用他人格的伟大远远超过了他所受到的大辱。
而《报任安书》则记录下了他品质的点点滴滴,更是让我们后世之人使其作为自己心中的榜样,受益终生。
篇二
《报任安书》是司马迁回给好友任安的一封书信,信中陈述了他为完成《史记》的编撰,而不得不忍辱负重、坚持活下去的心境。
文章情感浓郁,司马迁矢志不渝的形象跃然纸上。
作为一名基层纪检监察干部,读之每每产生强烈共鸣。
他心怀正义之情,仗义执言,虽祸及自身,却无怨无悔。
司马迁和李陵同朝为官,并没有多少私交。
但他通过日常观察,认定李陵是一个有品德的人。
因此,当传来李陵战败投降奏书时,司马迁不像其他大臣那样见风使舵、明哲保身,
而是仗义执言,极力陈述李陵投降是权宜之计,遭来罪祸。
“仆窃不自料其卑贱,见主上惨凄怛悼,诚欲效其款款之愚”,司马迁并非不知道直言进谏的危险,只是他要坚守做人的原则和底线。
党赋予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执纪问责的职责,我们就要坚持原则秉公用权。
特别是在基层,处于熟人社会当中,决不能当“老好人”,“该做的事就要做,该得罪的人就得得罪”。
他怀揣理想,重新认识生死,死得其所,生而有为。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司马迁的理想是收集天下散失的历史传闻,考订事实综述本末,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遭受宫刑,对司马迁而言简直是奇耻大辱。
他被乡里之人、被朋友羞辱和嘲笑,连为先人上坟祭扫都觉得没有脸面。
但是他一想到父亲的遗志还没有完成,就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扑在创作上,广泛收罗历史资料,去伪存真,对黄帝至汉武帝3000年左右的史实进行整理,成为历代修史的典范和遵循。
因有未竟之理想和事业,所以司马迁在身体和精神上都受到极大创伤的情况下,凭着执着的信念,顽强地活了下去,前后历经14年,终于写成《史记》这部辉煌巨著,实现了毕生的理想。
“我是一名光荣的纪检监察干部,我郑重宣誓,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纪检监察事业……”从入职宣誓的那一刻起,
我们就坚定了理想信念,要努力成为让党放心、让人民信赖的纪检监察干部。
不管遇到什么艰难险阻,都要牢记最初的理想和信念,坚持下去,不辱使命。
司马迁矢志不渝的坚守,给中华民族留下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精神财富,也时时刻刻启迪着我们,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
篇三
要让心灵先抵达那个地方,然后凭着召唤前进。
诗人海顿曾言:“人的最大痛苦在于苦求而不得。
”诚然,每个人在一定的时间里都有自己的局限性,那时,他奈何不了世间任何一件事,除却他自己。
然则何以突破自身的局囿?
司马迁自受腐刑后,忧郁寡欢,自知人低言微,主动认清目前的形势,而不是像跳梁小丑一般,厚着脸皮说自己没有受辱。
即便他坦言对命运不公的抱怨,但他坦视自己的生活,接受了现实的打击。
如果已经明白了现实给自己带来的局限,却不能寻得方向,我想,那亦是痛苦的。
但司马迁寻得了他的方向——写完《史记》,所以即便他身心受辱,也否定不了他精神上的伟大。
例如勾践卧薪尝胆,韩信忍胯下之辱,这一切皆因他们寻得了方向,所以甘愿隐忍,只为突然崛起一击。
他们失败后反省自己,让自己的心灵站起来了,这世界才会属于他
们。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连读书学习都要靠实践,更何况要干成大事。
苦难挫折使司马迁跌落谷底,又使他重新站立,行动起来,最终造就的是人生的赢家。
他一边忍受牢狱之苦,一边搜集资料写《史记》,他用行动告诉世人,没有什么不可能。
人所不能,却为局囿,然太史公司马迁破局囿,书《史记》,流传千古,令吾震撼,令吾感动,叹古今何人可至此?
篇四
近日,利用假期阅读了汉代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写给好友任安的一封书信《报任安书》。
原文主要讲的是任安在任益州刺史时写信给司马迁,要他利用担任中书令的机会,“推贤进士”。
司马迁当时并未回复,直到编辑《史记》草创成功,才回信告知叙述自己蒙受耻辱的经过,倾吐内心痛苦与悲愤,说明自己“隐忍苟活”的原因,表现出了历经磨难仍坚持理想的不屈精神!
司马迁心怀正义之情,仗义执言,虽祸及自身,却无怨无悔。
司马迁和李陵同朝为官,并没有多少交集。
但他通过日常观察,认定李陵是一个有品德的人。
当传来李陵战败投降奏书时,司马迁不像其他大臣那样见风使舵,明哲保身,而是仗义执言,极力陈述李陵投降是权宜之计,却遭来罪祸。
司马迁并非不知忠言进谏的危险,只是他要坚守做人的原则
和底线。
身为新时代的纪检监察干部要坚持原则、秉用权。
在人情社会中决不能当“老好人”,“该做的事就做,该得罪的人就得得罪。
”要坚定理想和信仰,要努力成为党放心、人民信赖的“忠诚卫士”。
一路上不管遇到什么艰难险阻,都要始终牢记初心和使命,坚持下去,不辱使命!
司马迁矢志不渝、无怨无悔的坚守之举,给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也时时刻刻启迪着我们,激励着我们砥砺前行!
篇五
司马迁为西汉武帝时人,生活在2100多年前,因撰写《史记》而名垂史册。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通史,记载了上起黄帝下迄汉武帝时期大约三千年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历史,具有中国古代百科全书般的意义。
这既是一部史学著作,又是一部文学著作,鲁迅先生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报任安书》是司马迁写给友人任安的一封复信,人称“自有文字以来第一书”。
在信中,司马迁探讨了生命价值和人生意义,提出了一个著名论断:“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在《报任安书》中,司马迁以解释不能及时复信和不能按照任安的要求推荐贤良人士为引线,一倾心中愤懑和志向,详细诉说了自己清白无辜而蒙受冤屈的不幸遭遇,着力抒发了惨遭宫刑之后蒙羞含辱的愤懑心情,坚定表达了为完成撰
写《史记》的宏伟理想不能自杀、甘愿受辱的顽强意志。
全文近3000字,可谓字字血泪,声声衷肠,气贯长虹,催人泪下。
文章分为七段,第一、二段是写不能及时回信以及现在回信的原因,这是因为司马迁的复信晚了一年多时间。
在这两段中,司马迁还表达了受刑后的忧郁心情和无处倾诉的困境。
第三段是写对“士”即知识分子标准的理解和志向不得伸展的委屈,以及宫刑对自己生理和心理造成的巨大伤害。
司马迁认为,“士”应该在智、仁、义、勇、行五个方面有所作为。
第四段是写少年时代的志向和因李陵案获罪的原委。
李陵为汉朝名将,汉武帝天汉二年率五千步兵深入匈奴苦战十多天,兵败被俘投降。
司马迁因为替李陵辩护而获宫刑。
第五段是写对人生特别是对生与死的看法。
司马迁认为,有的人死得重于泰山,有的死得轻于鸿毛,关键在于死的原因和目的不同。
自己受刑之后没有死节,是因为还有事业和心愿没有完成。
第六段是写历史上先贤圣哲的典故以激励自己忍辱负重、发愤著书。
第七段是写受宫刑之后的痛苦,以及不能推贤进士的原因,从而回到主题。
全文用典甚多,读之艰涩,一旦对典故有所通晓,则豁然开朗,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题和观点;辞句如怨如泣,意境却高远开阔,饱含着大丈夫慷慨激昂之气势。
品读《报任安书》,不仅为司马迁所受的宫刑和屈辱感到痛心,而且为司马迁崇高的人生信念和坚韧不拔、矢志不
渝的意志毅力所震撼,更为司马迁对生命价值和人生意义的追问和诠释击节赞叹。
《报任安书》实质是超越生与死、荣与辱,诠释了生命价值和人生意义。
在司马迁看来,生命价值和人生意义不是物质的,而是精神的;不是生理的,而是心理的;不是有限的,而是无限的。
因此,司马迁在《史记》里歌颂了很多像屈原、荆轲那样为正义和崇高目标而献身的人,认为他们死得其所,重于泰山;赞扬了管仲、晏婴、陈胜、项羽、李广等英雄人物,这些人物都有积极上进、想干一番事业、勇于为国家和社会作贡献的特点。
司马迁要求自己为了理想信念和精神追求,“虽万被戮,岂有悔哉”,即使经受上万次的屠戮,也绝不会感到后悔。
《报任安书》展示了司马迁崇高的理想志愿。
理想志愿并不都是轰轰烈烈的,尤其是成年人的理想志愿,总是和从事的职业联系在一起的。
所谓崇高的理想志愿,不是为了个人的享受,而是为了整体的利益;不是为了个人在人生中获取物质名利,而是为给后世留下精神产品,正如孔子所说:“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
司马迁的理想志愿就是要撰写完成《史记》。
《史记》不仅是司马迁的人生使命,而且是司马迁的精神支柱。
司马迁以左丘失明、孙子断足为例,说自己要像他们一样:“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意思是自己伤残之后,是不可能得到重用的,就要退居起来著书立说,以此抒发自己的愤慨,
让倾尽情思的文章留传下来,以便让后世了解自己。
司马迁所说的“书策”和“空文”就是指《史记》。
为了撰写《史记》,司马迁说,我私下里不自量力,近年来把自己的抱负寄托在愚拙的文辞上,去搜罗天下散佚遗落的旧闻,简略地考察以往的事件,综合它们的来龙去脉,研究它们成功与失败、兴盛与衰败的因果关系,将上起轩辕氏下至目前的历史,编成十表、十三本纪、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计一百三十篇。
据统计,《史记》近53万字。
在司马迁的年代,没有发明纸张,完全是用刀刻在竹简上,这是一项多么艰辛的劳动!司马迁挥刀竹简,拼命刻写,他拿刀的手磨破了,流了血,结了茧;茧又破了,流着血,又结茧,周而复始,整整12个岁月。
司马迁对《史记》倾注了毕生心血,目标是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苍天有眼,司马迁终于成功了,他树起史学著作的第一座丰碑,写就了震撼历史的鸿篇巨制。
《报任安书》表达了司马迁忍辱负重的意志品格。
为了完成《史记》和实现理想,司马迁可以忍受别人对他的工作的轻视。
司马迁一直在朝廷任职,在常人看来,他的工作可能很显赫,实则不然。
司马迁说,我的先辈并不是封拜爵位受赐丹书的功勋之臣,而是掌管文史典籍和天文历法的职守。
这一职业与卜官和巫祝的身份相近,原本就是供皇上戏弄的一类人,就像宫中喂养的乐工和戏子一样,是“流俗之所轻
也”。
司马迁还说,自己依赖先人从事文史典籍工作,虽然在京城作官二十多年了,但是一项默默无闻、很难显达于当时的工作。
因为按照高的要求,我不能为朝廷“纳忠效信”,博得足智多谋和才能超群的名声,从而被圣明天子赏识;其次,我又不能为皇上拾缀遗漏,弥补缺失,招请贤才,推举能人,从而使山林洞穴中的隐士显身扬名;对外,我不能加入军队的行列,去围攻城邑或野外交战,从而有斩将拨旗的战功;按照低的要求,我也不能靠长年累月的辛苦去换取尊崇的官位和丰厚的俸禄,从而使宗族和朋友为我感到光彩。
更令人崇敬的是,为了完成《史记》和实现理想,司马迁宁愿忍受宫刑之后所带来巨大的生理和心理创伤。
司马迁所处时代,除死刑外,大概还有十种刑罚:首先是不玷辱祖先;以下是不玷辱自身;再下是不在道理和面子上受玷辱;再下是不在语言上受玷辱;再下是长跪着受侮辱;再下是换上囚服受侮辱;再下是戴上木枷,套上绳索,遭受抽打;再下是剃掉头发,脖子上套上铁圈而受侮辱;再下是毁伤肌肉、皮肤,截断肢体受侮辱;最下等是受宫刑,这就达到了极点。
司马迁所受的刑罚恰恰是“最下腐刑极矣!”。
为此,司马迁“幽于粪土之中”,处于下贱的地位。
司马迁说,自己身体已经残废,且又处在污秽可耻的宦官地位,动不动就会受到责难,想要做点好事,反倒造成损失。
只好自己忧愁烦闷,却又不能对人诉说。
为此,司马迁要遭受别人的嘲讽和侮辱。
“仆又佴之蚕室,重为天下观笑。
悲夫!悲夫!事未易一二为俗人言也。
”蚕室,是指受宫刑的人因为有一段时间不能感受风寒而住的地方,最为可悲的是遭到天下人的讥笑。
司马迁还说,我因为说了几句话遭遇这样的灾祸,就深为乡里人羞耻和耻笑,还污辱了先辈,以后又有什么面目再去拜祭父母的坟墓呢?即使过了百代之后,这种污垢只会更加厉害罢了。
为此,司马迁心里痛苦不堪,每日以泪洗面。
“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
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
”意思是,我痛苦的心情每天都要反复地回旋许多遍,呆在家中就恍恍惚惚好像丢失了什么,出门之后又不知往哪里去。
每当想起这种耻辱,没有一次不是背上渗发冷汗,沾湿了衣服的。
面对宫刑和巨大的痛苦,司马迁既可以选择生,也可以选择死。
他确实想到过死,“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即奴仆、婢妾尚且能够果断地自杀;同时,他又认为:“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因而他说,我虽是怯懦的人,但也多少知道应该舍生就义的界限,何至于自己愿意沉溺下来去受囚禁的侮辱。
这样做的原因是因为我个人的志向还没有实现,倘若就这样落个卑鄙孤陋的名声死去,那么我文章的风采就不能流传到后世了。
所以,司马迁看破了生与死,超越了生与死,为了理想志愿毅然决然地选择了隐忍苟活,从而为我们留下了千古绝唱之《史记》。
对于司马迁来说,当时选择死比选
择生更容易,但有的时候,真正勇敢的人不是轰轰烈烈地去死,而是为了事业和理想而苟且偷生地活着。
《报任安书》呈现了司马迁崇尚的先贤圣哲。
人在困难和逆境时,不仅需要信念的指引和意志的支撑,还需要榜样力量的激励,司马迁也不例外。
他认为,古代以来,虽有富贵但名声埋没的人多得记不起来,只有那些才华卓异的特殊人物才会受到人们的称赞和怀念,并列举了许多先贤圣哲的例子来激励自己。
周文王被囚禁,推演出了《周易》;孔子受困,编撰《春秋》;屈原被流放,写成了《离骚》;左丘明眼瞎了,才有《国语》;孙子被割去膑骨,才论述了《兵法》;吕不韦被贬到蜀地,才有了世上流传的《吕览》;韩非被秦国囚禁,写下了《说难》、《孤愤》;而《诗》三百篇,也大多是贤达圣明之人抒发愤慨而创作的,即“《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司马迁还说,这些人之所以要发愤著书,是因为心中有忧郁不解的意念,他们的理想无法实现,只好追述以往的事情,寄希望于未来。
在这里,与其说司马迁在感叹厄运对人精神境界的砥砺,不如说,在抒发自己的一种情怀、一腔抱负。
一方面,司马迁以先贤圣哲经受磨难而不屈不挠的例子激励自己,顽强地活下来,以便撰写完成《史记》;另一方面,又透露了司马迁的人生境界和对生命价值的理解,这就是人生不要只追求物质的享受和身外的名利。
因为物质和名利都不会长久,很快就会灰飞烟灭,
只有事业成功和精神追求,才会永恒和天长地久。
诚如《典论》所论:“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
”
《报任安书》描述了司马迁理想的君子标准。
君子是古代知识分子尤其儒家知识分子追求的做人楷模,换言之,君子是古代知识分子人生的价值取向、奋斗目标和行为规范。
君子标准和人生理想一起,激励着司马迁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完成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仆闻之:修身者,智之符也;爱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义之表也;耻辱者,勇之决也;立名者,行之极也。
士有此五者,然后可以托于世,而列于君子之林矣。
”在司马迁看来,士人也即知识分子的基本标准,一要修养自己的德行,这是智慧的标志;二要乐于施舍,这是仁爱的发端;三要安分地获取和给予,这是义气的表现;四要懂得耻辱,这是勇敢的先决条件;五要建立声誉,这是品行的最高准则。
一个士人具备了这些条件,才可以在世上立足,被列入君子的行列。
司马迁是这样认识君子标准的,也是这样实践君子标准的,突出表现在为李陵的说情和辩护上。
司马迁与李陵并无特殊的交往,个人志趣也并不一致。
“仆与李陵俱居门下,素非能相善也,趋舍异路,未尝衔杯酒,接殷勤之馀欢。
”但是,司马迁认为李陵是位能自己守住节操的奇特士人,他侍奉双亲孝顺,与士人交往讲究信用,面对钱财廉洁,获取和给予都遵守道德,懂得名分的差别而
能礼让,谦恭俭朴而能尊重他人,还经常思念着要奋不顾身地为国家的危难捐躯。
这些都是李陵平时积累的修养,具备了国家优秀人物的风范。
作为臣子出于宁肯万死而不求一生的思虑,奔赴国家的危难境地,这是很难能可贵的了。
所以,司马迁在众人都在对李陵案唯恐避之不及或落井下石的时候,愿意站出来为其辩护。
为此,司马迁付出了沉重代价,在李陵投降匈奴后,受到了宫刑的处罚,但司马迁思虑和实践君子标准的行为,仍然是令人尊敬的。
宋代文豪苏东坡日:“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诚哉斯言。
《报任安书》所展示的司马迁正是这样一个伟岸形象:生命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在于干大事,但这个大事不是个人名利,不是做官,不是财富,而是“士志于道”,对国家、民族和人民有利的事业,是发现、发明而泽被天下的科学技术,是思想、著述、文章等影响后世的精神产品。
要干大事,则必须有相应的才能和能力,否则,就是叶公好龙,就会空中楼阁。
一个人有才华能力,如果虚度光阴、玩物丧志,也不可能干成大事,只有像司马迁那样勤奋努力,“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才力,务一心营职”,才可能有所作为或成就大业。
更重要的是,干大事是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既会有睛天和阳光,也会有阴霾和风雨,特别是在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要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矢志不渝。
因此,生命价值和人生意义的等式是理想信念,加
才华能力,加勤奋努力,加意志毅力,这就是品读《报任安书》给我们的启示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