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虾白斑综合症的研究进展与讨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对虾白斑综合症的研究进展与讨论
摘要: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 WSSV)是对虾养殖的主要病害之一,能导致养殖的对虾大规模死亡。

WSSV是含有囊膜的无包涵体杆状双链DNA病毒,属于线形病毒科(Nimaviridae),白斑病毒属(Whispovirus)。

WSSV传染能力强,致死率高,且能感染多种虾、蟹。

本文对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的研究现状做了详尽的报道,以期为后来的研究提供便利,并在最后用哲学的观点对其进行了相关讨论。

关键词:对虾;病害;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检测;基因;蛋白质
1 对虾养殖及其病害
1.1 世界对虾养殖情况
由于全球对虾消费市场的不断扩大,且海洋中能捕捞的量逐年减少并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所以对虾养殖业便逐渐兴起。

1982年,对虾养殖产量在世界虾类总产量中的比重不到5%,到2003年,已上升到37%。

目前,虾类的消费主要集中在美国、欧盟、日本、中国,消费量约占世界虾类产销量的75%,而主要对虾类生产国,包括海洋捕捞和人工养殖对虾却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少部分在西半球。

1997年-1999 年养殖对虾的国际市场价格非常好,于是一个新的对虾养殖高潮突然掀起,越南和印度成为对虾主要出口国。

2002年,中国养殖对虾产量超过泰国居世界第一。

2004年全世界虾关产量达到607。

9x104t,全球最大虾类生产国依次为中国、泰国、印尼、越南等,而西半球国家只有拉丁美洲厄瓜多尔居于主要产虾国的第十位,其次是墨西哥[1]。

在此背景下,全球养殖对虾的面积激增,产量大幅度增加,给国家和地区带来了巨额利润,使对虾养殖业得到更迅猛的发展。

近几十年来,世界各国对虾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为全球粮食安全、食物供给、经济增长、国际贸易平衡、就业和扶贫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对虾养殖起源于亚洲,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许多南美国家基于本国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对虾养殖业,特别是南美白对虾的人工养殖,目前亚洲总产量仍然位居世界对虾养殖产量的80%以上[2]。

1.2 我国对虾养殖业发展
我国对虾养殖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经过数十年的不断努力发展,目前我国对虾产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一。

在我国水产品出口市场上,对虾占有重要的位置。

我国对虾养殖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为起步发展期:从上世纪80年代初到1987年,我国对虾养殖面积从几千公顷发展到近10万公顷,养殖对虾产量从几百吨增长到近20多万吨。

其特点为养殖中国对虾为主,人工育苗商业化,饮料生产工业化,水产冷冻加工业开始起步,对虾养殖成为辽宁、山东、河北三省水产养殖发展的最大亮点。

(2)第二阶段为萧条期:从1993年-1997年,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暴发流行,全国对虾养殖产量从1992年的22万多吨,下降到1994年的5。

5万吨。

对虾养殖产量的急剧下降,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给养虾养殖业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很多对虾养殖企业因病害严重,又无法控制,纷纷转移养殖其他经济种类海洋生物或者放弃。

(3)第三阶段为恢复-快速发展期:由于经历了灾难性瘟疫,对虾的病害防治引起了人们的不断重视。

从1998-2003年,历经多年的努力探索,政府和企业把对虾养殖业作为优势产
业发展。

特别是1998年凡纳滨对虾在广东省的深圳、汕头等地养殖成功后,对虾产量开始缓慢恢复。

此时对虾企业把握各种机遇,排除不利因素,积极开拓国外市场,养殖对虾的出口出取得了重大成绩。

目前我国对虾产业已经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2004年,我国海水养殖的对虾产量达到53。

5万吨,约占全球养殖对虾产量的31%,对虾养殖业进入了高峰阶段。

凡纳滨对虾又名南美白对虾,学名Litopenaeus vannamei,又称白肢虾,白对虾。

外形酷似中国对虾,平均寿命至少可以超过32个月。

成体最长可达24cm,甲壳较薄,正常体色为浅清灰色,全身不具斑纹。

在分类学上隶属于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甲壳纲(Crustacea)、十足目(Decapoda)、游泳亚目(Natantia)、对虾科(Penaeidae)、滨对虾属(Litopenaeus),是少数几种具有开放式纳精囊的对虾种类。

1.3 对虾主要病害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沿海各国的对虾养殖业的蓬勃发展,其病害也日益突出。

由于对虾病毒性疾病的爆发,使得对虾养殖产量急剧下降,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近年来已报道的对虾疾病种类有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黄头症病毒(YHV)、桃拉综合症病毒(TSV)和传染性皮下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HHNV)等数。

除给对虾养殖业带来严重经济损失之外,还对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巨大威胁,因此对虾病毒病的研究已成为当前世界虾病研究领域的焦点之一[3]。

我国对虾病毒病研究起步较晚,虽然近年有关对虾病毒病研究取得很大进展,但生产中存在很多问题仍未完全解决。

尽管在对虾养殖中可以加入抗生素增强对虾的抗病性,但大量的使用会抑制对虾自身免疫力。

对病毒引起的病害目前没有特殊治疗方法。

故国内外治疗对虾病普遍采用以防为主的方法,其根本目的是通过提高对虾自身免疫力以增强其抗病力。

因此研究甲壳类动物的免疫机制,有效的提高虾类本身的搞病能力,是解决病害问题的一条非常有效的途径。

据印度科钦大学科研人员在对虾养殖场长达2年的白斑病毒发病性研究,得出在常期使用的对虾养殖场,海水中低溶解氧、高含量的氨,以及温度、盐度、pH 值的不稳定波动对白斑综合症病毒的爆发会产生的相当大的阻力[4]。

自20世纪80年代末出现的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暴发流行病,90年代初相继蔓延到所有亚洲主要养虾的国家,且均遭受重大损失。

1997年在南美洲对虾养殖区也出现流行,并对该区养虾业造成重大影响。

至今,WSSV仍然是全球对虾养殖的头号杀手。

2 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的研究概况
2.1 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的命名、形态学特症和其分类学地位
1992-1995间,各地研究人员相继在对白斑综合症的病原体进行了研究,从中分离纯化到一种新型的非包涵体型杆状病毒,并各自根据所分离病毒株的地域分布、原始宿主、形态发生以及主要病理症状,对各个分离株进行命名[5],这期间共计出现了16个不同的名称。

到1995年,台湾学者Lo等[6]通过对从中国、印度、美国以及泰国分离的对虾白斑病毒DNA 进行研究。

结合发病对虾在临床症状、感染组织、病理变化、流行特点,发现各地的白斑综合症病毒差异极小,可能为同一种新型病毒。

1996年,Lightner[7]等建议将这类杆状病毒统一命名为白斑综合症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

此后,该命名逐渐得到普遍的认可,并于2005年,在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CTV)第8次报告中,正式将WSSV归属为线形病毒科(Nimaviridae),白斑病毒属(Whispovirus)。

电子显微镜负染观察表明对于不同分离株,其完整的病毒粒子形态结构十分相似。

经观察发现,该病毒呈纺锤状、无包涵体,其个体大小约250-380nm⨯70-150 nm,一端略平带轻微四陷,一端略细,略细端有一细长鞭毛状结构(日本报道的病毒粒子并未发现存在类似结构),大小约40mn⨯50mn,如图1所示。

完整的病毒粒子包括囊膜和核衣壳两部分。

囊膜
由2层单位膜组成,厚度约为6-7 nm,两膜之间有较宽阔的间隙;紧接囊膜向内是核衣壳,其大小约为380-330 nm 80-60 nm;结构为螺旋排列的亚单位形成的圆柱体,两端各有一帽状结构,一端为较扁的梯形,另一端为三角锥形;螺旋带与核衣壳长轴垂直,螺距30nm,每咀螺旋宽26 nm,螺旋间距4mn;据推测螺旋结构可能是由指环域(ring-structure)堆积形成的,而每一个环结构则一排直径为10nm的亚单位组成。

核衣壳中是由核酸组成的致密的髓核。

病毒粒子主要存在于对虾的细胞核中[8],但也有报道从福州地区分离到的白斑病毒仅存在于细胞质中[9]。

对WSSV的核糖核酸还原酶大小亚基因的进化分析的结果表明该病毒是一个新属。

此外,31个病毒(含WSSV)的DNA聚合酶(B家族)进化树分析的结果与此结果一致(图2)。

2.2 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的感染宿主和传播途径
WSSV的宿主非常广泛,已发现和确定的有近40种。

世界上所有的人工养殖对虾种类、大部分野生虾蟹类等都是WSSV的宿主。

主要养殖对虾斑节对虾、日本囊对虾、中国明对虾、长毛明对虾、凡纳滨对虾、刀额新对虾及野生短钩对虾、脊尾白虾体内均能检出WSSV 阳性,它们是WSSV的敏感宿主。

野生虾、沼虾、克氏原鳌虾、野生龙虾等虽不呈WSSV 阳性,但它们可被WSSV感染,且许多被感染个体不引起疾病症状,它们是WSSV的可能宿主[10]。

WSSV的经口摄食自然传播感染途径已得到认可,浸泡或共居是否为WSSV的传播感染途径还不很明确,有报道称WSSV在实验条件下确实可通过共居方式传播,但只能以潜伏的方式存在于感染对虾体内[11]。

但是,自然状态由于水体大小、水质以及动物行为等原因,尚不能确定是否如此。

自然状态下,WSSV似乎也不排除垂直转播的可能。

例如,朱山[12]用差异PCR在发病野生脊尾白虾组织及其卵扩增阳性,表明该病毒在野生脊尾白虾可经卵垂直传播。

2.3 对虾白斑综合症的症状、组织病理学分析以及感染动物模型
对虾白斑综合症是一种病程短,死亡率高的对虾疾病。

一口虾池从发现少量病虾到绝大部分死亡历时约一周。

发病的初期,同一虾池中的大虾先于小虾死亡。

一个虾池发病后,其对虾的累计死亡率一般达不到100%,仍有少量对虾存活下来。

患病对虾浮头、靠岸、离群静卧池边,厌食、空胃、昏睡,对外界的刺激反应逐渐迟钝,部分病虾鳃及体表附着聚缩虫、丝状细菌、藻类及污物,病虾头胸部肿大。

一般对虾感染WSSV 36小时后即出现红体症状,48 h后甲壳可见白斑,尤其头胸部及腹部尾节甲壳内表面,严重时对虾触角及附肢上也有白色[13]。

其中,上皮组织和造血组织是病毒侵染的主要部位,其中对虾甲壳下表皮的上皮细胞和胃的上皮细胞最易感染病毒,鳃的上皮细胞、中肠的结缔组织及其它部位的结缔组织对WSSV敏感程度仅次于上述组织。

由于WSSV目前没有可用于增殖的细胞系,克氏原螯虾已经成为WSSV研究中最常用的替代宿主。

原因主要有两点:首先,WSSV在淡水克氏原鳌虾体内的增殖过程和增殖特性与其在对虾体内的相应行为非常相似;其次,从发病或死亡螯虾体内观察到的病毒粒子,其形态大小与从中国对虾中分离的病毒粒子相似或相同[14]。

同时,因为克氏原螯虾较对虾更适合室内人工喂养,所以它不仅为研究WSSV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病毒增殖体系,而且为深入研究WSSV性质及与宿主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相对理想的实验模型。

2.4 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感染宿主的过程以及病毒的生活周期
以前的实验表明WSSV可能首先感染对虾血细胞并在其中增殖,进而随循环系统依次感染鳃组织、皮下组织、心脏、胃、淋巴器官和中肠等。

根据已经发表的报道WSSV感染宿主的主要过程为:首先,病毒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宿主体内;然后,病毒粒子与细胞表面特异受体结合后,病毒膜蛋白介导的病毒囊膜与宿主细胞膜融合作用进入细胞,核衣壳蛋白逐渐降解,病毒DNA进入宿主细胞核;接着,病毒DNA在细胞核内复制和转录,进行病毒的组装,病毒DNA首先出现在染色质的边缘,引起细胞核增大,病毒的形态形成始于膜在核质中的再形成以及分割的、空长管的精密形成,这些小管形成裸露的核衣壳,然后膜包被衣壳,核蛋白通过开口端进入衣壳,当核心形成后,囊膜在开口端收缩,形成成熟病毒粒子的顶端尾,无包涵体的病毒粒子形成后,细胞破坏后释放出病毒粒子,再感染其它细胞。

病毒粒子的包装主要在细胞核内进行,有时也可在细胞质中进行[15]。

但是这个过程中很多详细具体的过程尚不清楚。

比如,WSSV是如何进入细胞,并被运送到细胞核的具体过程。

与其它双链DNA病毒一样,WSSV的复制和组装也是在宿主细胞核内进行,通常在24小时内即可完成一个生命周期。

WSSV的形态生成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6]:
(1)在病毒感染的早期,感染细胞的细胞核出现轻微的肥大,由病毒的蛋白形成的纤维状结构组成的病毒核小体出现。

细胞的内质网膨大,出现许多游离的核糖体。

(2)细胞核内的纤维状物质介导了病毐膜结构的形成,病毐的核心物质被也裹到膜结构巾,这时在病毒来源的基质和边聚的染色质之间出现了Crowdry A氏包涵体。

细胞核膨大,变圆。

(3)病毒核衣壳逐渐由一端到另一端生成,同时獎膜逐步包裹核衣壳。

此时细胞内的Crowdry A氏包涵体变小,边聚染色质消失,核膜破裂,细胞器出现异常。

(4)病毒核衣壳完成组装,随后核衣壳被费膜完全位褒。

病毒粒子呈卵圆形、形成尾状结构,此时病毒的核衣壳在DNA与VP15的包装作用下被压缩变短。

(5)成熟的病毐颗粒呈椭圆形,外有封闭的囊股及尾状结构,内含成熟核衣壳。

在有些愦况下病毒的核衣壳形成是中独进行的,在的阶段再统一由囊胶进行包裹。

在病毒感染的最后阶段,细胞破裂,释放成熟子代病毒颗粒。

2.5 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的检测方法
WSSV对于对虾养殖业来说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病毒,所以对其进行及时准确的检测特别是在大规模爆发之前能够检测出来对于对虾白斑病的预防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主要的对于WSSV 进行检测的方法主要有传统的组织学方法、免疫学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等,分别总结如下。

传统组织学方法:针对WSSV 的组织学检测方法主要有H-E染色和T-E染色等方法。

病虾的患病组织通过组织切片和H-E染色可在组织细胞中观察到有非常典型的细胞核膨大和核内嗜酸两性着染病变这些典型的WSSV感染症状。

黄倢[17]提出了T-E染色法,可对WSSV进行现场检测,需时较短,仅10min就可以完成,但对于操作者的要求较高,检测能力有限无法同时进行较多样品的检测;另外特异性也不够,因为检测到病毒了不等于发病。

免疫学方法:战等[18]制备了WSSV的单克隆抗体,并且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间接ELISA 检测法、冰冻组织切片的免疫荧光检测和点杂交现场样品检测法。

黄捷[19]等也研制成功了WSSV 的单抗,并运用该抗体对新鲜的对虾样品进行了间接ELISA检测,发现阳性反应与对虾发病情况基本相符,且能实现对于白斑病的提前预报,最多可提前40天。

汪眠等[20]通过纯化WSSV,作为抗原免疫新西兰兔而获得WSSV抗血清,并对抗体进行了纯化和酶标,建立了双抗体夹心ELISA对WSSV的检测方法。

该方法优势在于对抗体进行了纯化,只保留了IgG,从而避免了血清中的IgM 与对虾血淋巴中的凝集素可能发生的非特异性吸附的假阳性反应。

分子生物学方法:(1)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PCR):PCR技术在对病原体进行检测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比如特异性强,样品要求不高等,是病原体检测的强有力工具。

由于其具有很多优点,已经成为对于WSSV进行快速诊断的一种最主要的方法[21-24]。

PCR反应的特异性是建立在引物基础上的,所以引物的设计就称为最关键的环节。

目前对WSSV进行PCR 检测所用的引物基本都是在WSSV基因组序列的基础上设计的。

本实验室在测定了WSSV 全基因组序列的之后,研制了PCR检测试剂盒,配以便携式PCR仪,可以在现场对WSSV 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

之后,其他研究者还对PCR技术做了不同的改进,创立了RT-PCR、巢式PCR、竞争PCR等方法,使检测更快速、结果更准确[25-27]。

徐等[28]在对WSSV 进行PCR定量检测的基础上研究了WSSV感染数量与是否发病之间的关系,认为对虾白斑病暴发的临界值为每毫克组织含103个病毒粒子,这与其他病毒是类似的。

(2)斑点杂交和原位杂交技术:该技术成功的关键在于制备病毒核酸探针。

朱建中[29]等通过PCR法制备了地高辛标记探针斑点杂交进行白斑综合症病毒的检测,雷质文[30]等通过斑点杂交的方法检测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青岛株在螯虾体内的动态分布。

(3)随即扩增多态性DNA技术(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RAPD是建立在PCR技术基础上的一种分子标记技术,
其基本原理是采用序列较短的引物(多为10个nt),对待分析对象的DNA进行PCR扩增,将PCR产物进行凝胶电泳可以达到其核酸指纹图谱,不仅可以检测同种病毒或对病毒进行鉴定,还可以对不同种病毒株系间DNA序列的同源性进行比较。

比如Lo等[31]利用一套随机片断作为引物,对不同来源的WSSV进行随机扩增并分析器DNA多态性。

对部分序列的比较结果表明,从不同地域不同宿主所分离的WSSV DNA与基因库中的WSSV序列具有很高的同源性。

2.6 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基因组学研究
WSSV基因组是双链环状的DNA,目前已经测定4株WSSV分离株的全基因组序列。

基因组序列分析显示[32],4株WSSV分离株的核苷酸序列有高度的同源性,在99%以上。

WSSV基因组中存在重复区。

以中国大陆株[33]为例,WSSV基因组中有3%是由9个同源重复区组成,其他的97%是特异性的序列。

重复区在杆状病毒的基因组中也是常见的,并且均匀分布在基因组上。

在杆状病毒中,这些重复序列与病毒早期基因的转录起始、DNA复制原点有关。

WSSV基因组重复区的功能未见报道。

WSSV病毒还容易发生变异,Lan等[34]运用PCR的方法,比较从患病的日本对虾、南美白对虾、草虾、中国对虾、刀额新对虾中纯化的WSSV-CN的基因组,发现存在不同程度的基因组缺失。

基因组缺失大概有4。

6、4。

8、8。

1kb。

并且发现基因组的缺失与病毒的毒力下降有关。

这个发现对探索WSSV病毒在分子水平上的致病机理有重要意义。

虽然WSSV与昆虫杆状病毒在形态上很相似,但是它的基因组序列和预测的蛋白质序列与已知的昆虫杆状病毒几乎没有同源性。

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WSSV所有的ORFs,发现,WSSV蛋白的ORFs编码的蛋白和GenBank中的己知的蛋白几乎没有同源性。

与已知的蛋白有较高同源性的ORF主要是与核苗酸代谢和DNA复制相关酶类,而且,WSSV基因组中还包含有一个类似胶原蛋白(Collagen)的基因。

这是属于WSSV特有的,之前报道的病毒的基因组都没有这种基因。

基于WSSV的特异性,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第8次报告将WSSV 归为线性病毒科(Nimaviridae),白斑病毒属(Whispovims),它是新科中唯一的成员。

2.7 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病毒mRNA在宿主细胞聚核糖体上翻译合成病毒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结构蛋白是病毒结构的组成成分,构成一个形态成熟的有感染力的病毒颗粒所必需的蛋白质,包括核衣壳蛋白、囊膜蛋白等;非结构蛋白虽然不是病毒的结构成分,但是在病毒复制中具有重要功能,大多是一些催化、调节病毒复制的酶类和调控蛋白。

随着病毒基因组测序的完成,WSSV的研究转移到病毒编码蛋白的功能研究中,尤其是病毒的结构蛋白。

近几年,蛋白质组学的方法被广泛的用在了病毒的结构蛋白研究中,纯化病毒的蛋白首先用SDS-PAGE分离,将分开的条带从胶体割下后,胰蛋白酶消化后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或电喷雾串联质谱得到肤序列的数据。

早期研究中用这种方法鉴定出18个病毒的结构蛋白[35]。

随后,利用双向电泳,辅以LC-Esl-QToF质谱鉴定出39个结构蛋白[36]。

为了解决某些结构蛋白低丰度的问题,近来的研究利用鸟枪法,辅以LC-MALDI TOF/ToF MS/MS研究了病毒的蛋白质组,有45个病毒的蛋白被鉴定,其中有13个是第一次被鉴定[37]。

这些被鉴定的蛋白中,一些己经被确认参与WSSV的感染、DNA结合、细胞核定位、病毒囊膜和核衣壳组成等[35-38]。

病毒蛋白质之间相互交叉作用形成网络,构成各项生理活动的基础,弄清WSSV的感染机理是有效防治病毒的基础,而对其感染机理的阐述则主要是搞清楚病毒各蛋白在感染中的作用,这些都是WSSV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内容之一。

因此阐明病毒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
对研究病毒成熟包装的分子机制意义重大。

3 关于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研究进展的讨论
有需求就会有市场,由于人对对虾消费量的增加,人们有意识的对对虾进行人工养殖。

存在决定意识,人们的一切意识都是对存在的反映。

一切存在都会反映到人们头脑中去。

正确的意识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错误的意识是对存在的错误反映。

人们的幻想与梦境其中包括一切宗教观念也都是人们对社会存在的曲折反映。

离开了存在,人们就什么意识也不会产生了。

为了生存,所以人们有意识的改变环境。

有意识的环境改造成员与自己存在的模式。

人们为了对虾能养殖成功,对于养鱼设施与场地,进行了有意识的改造与筛选,不断地尝试各种方法,由此人工养殖才能成功。

然而养殖成功的存在,同时也导致了对虾病害的存在,尤其是对虾白斑病综合症的出现,其极高的致死率使得对虾大面积的死亡。

对虾由病毒引起的死亡,导致了养殖效益的损失,损失的存在,使得人们有意识的避免损失,所以开始了对白斑病综合症病毒的研究。

这才有了以上所讲的关于白斑综合症病毒研究的相关知识。

知识是人们有意识的认识实践得来的。

认识是一个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感性认识,这只能从感觉与想象产生混乱的印象;第二阶段是理智认识,是对事物的区别性认识,是有确定性的指称,是对事物的推理知识;第三个阶段是思辨的理性,这个阶段发现认识中的矛盾是可以统一的;第四个阶段是直觉的认识,在知觉之中,理智所看成有区别的就归于统一了。

人们对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的认识也是经历的这四个阶段,对病毒的模糊认识,理智认识,思辨认识和直觉认识。

认识有不同的方法,每个方法有每个方法的优点和不足,比如文中也提到了很多关于白斑综合症病毒的检测方法,它们各有不足和长处,但最终的结果是人们对白斑病综合症病毒的认识更深一步,最后并分别从基因和蛋白质水平分别对其做了详细的研究。

意识可以反作用于存在。

人们有了对白斑病综合症病毒的知识,就可以指导实践,利用人们对白斑综合症病毒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甚至阻止其白斑综合症的发生。

在从本质上说,没有存在,就没有意识;存在决定意识,意识可以反作用与存在。

最终,我们会找到阻止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发病的方法,消灭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