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静女》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经·邶风·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汝)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汝)之为美,美人之贻。
注释
1.男女青年的幽期密约。一说刺卫宣公纳媳。
2.静:娴雅安详。
3.姝:shū 美好。
4.城隅:城角隐蔽处。
5.爱而不见:通“薆ài”隐藏。见,出现
6.踟躇:chíchú徘徊不定。
7.娈:(luán)年轻美丽。
8.贻:yí赠送
9.彤管:至今说法不一,一说红色管的笔,一说和荑应是一物,为茅草的嫩芽,一说是乐器。
10.说怿:说,通“悦”。怿,喜爱
11.牧:野外。
12.归:通“馈”,赠。
13.荑:tí白茅,茅之始生也。引申之为草木嫩芽。象征婚媾。
14.洵:实在,诚然。
15.邶:bèi 周朝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汤阴东南。
16.有炜:wěi形容红润美丽。“有”为形容词的词头,不是“有无”的“有”
17.匪:通“非”。不,不是。
18.女:通“汝”,指“荑”。
课文译释
娴静的姑娘多么美丽可爱,她在城上角楼里等我到来。
她藏在什么地方我看不见,急得我挠头抓耳四处徘徊。
娴静的姑娘多么美丽柔婉,她珍重地赠送我一支彤管。
这彤管闪烁着红润的光芒,你的美好让我打心底喜欢。
送给我从牧地采来的茅荑,它实在是无比美好又奇异。
并不是你的茅草有多么美丽,是美人的礼物才这般珍奇。
《<诗经>两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诵读《静女》,引导学生把握诗歌的节奏感与音乐美。
2. 积累《诗经》的有关知识及赋、比、兴的艺术手法。
3. 通过学习诗歌优美的语言及表达的情感,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4. 引导学生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建立健康的爱情观。
教学重难点:
1.诗歌中的生僻字词,及通假字。
2.《诗经》中赋、比、兴艺术手法的运用。
3.赏析《静女》,品味语言,体会诗歌的意境美和节奏美。
教学方法:
1.反复诵读法
2.引导点拨法
3.提问讨论法
4.分析总结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老师提问:“风骚”一词是什么意思?学生自主回答。
老师引导:举例,如《红楼梦》中形容王熙凤“身量苗条,体格风骚”,指女子身段婀娜多姿;举例“卖弄风骚”等,指人举止轻佻;举例,如“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则指人的文学修养。
老师提问:那么“风骚”最初的意思是什么?
它是两个词,本用来指两大文学流派,风是指《诗经》的《国风》,骚是指屈原的《离骚》。在中国古代文学的长河中,现实主义的《诗经》和浪漫主义的《离骚》交相辉映,并称“风骚”。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诗经·国风》中的《邶风·静女》。
二、介绍《诗经》
老师提问:那么,同学们了解那些关于《诗经》的情况呢?
1.首先,学生自主归纳《诗经》的有关知识
2.教师补充并总结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
《诗经》没有明确的作者;
《诗经》由风、雅、颂三部分组成;
(1)“风”有十五国风,大都是民间歌谣,是当时人民的口头创作,反映了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喜怒哀乐,是《诗经》中的精华。
(2)“雅”分大雅与小雅,是宫廷乐曲歌词。
(3)“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诗经》的艺术手法为赋、比、兴
(1)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铺陈
(2)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比喻
(3)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联想
《诗经》中最重要的诗歌体式:四言诗,特点是:重章叠句,反复咏唱
三、诵读《静女》,掌握字音字义
1. 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把握诗的节奏和语调
2. 教师总结四言诗的诵读节奏特点
3. 学生一起朗读诗歌,初步了解诗的内容
4. 老师检查学生朗读情况
纠正字音:
踟蹰.(chí chú)姝. (shū) 俟. (sì)
彤.(tóng)管.炜.(wěi)洵.(xún)
归.(kuì)荑.(tí)说怿.(yì)娈.(luán)
指出通假字:
“爱”通“薆”:隐藏“说”通“悦”:喜爱
“女”通“汝”:你的“匪”通“非”:不是
“见”通“现”:出现“归”通“馈”:馈赠
四、分组讨论,了解诗意:
1.老师提出一下问题,学生自主讨论并回答
(1)这首诗歌叙述了一个什么故事,可以分为几层?
(2)从朗读中你发现这首诗歌的特点是什么?
2. 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整理出如下要点:
(1)《静女》是一首表现青年男女爱情生活的诗歌,写的是主人公喜爱一位温柔娴静又美丽无比的女子。他早早地赶到了约会地点,却看不到心上人的倩影。等待中的他急得抓耳挠腮,不住徘徊,抚弄着姑娘送给他的彤管,还有一束荑草,它们在主人公的心里都格外得美丽,表现了男子热烈而纯朴的恋情。
全诗共分三章。每章四句,共十二句。
第一章,写男子和心上人约好在城墙的角落见面,赶到了约会地点,却没见到美丽的女子,等待是一种幸福,更是一种煎熬,急得男子抓耳挠腮,不住徘徊。“搔首踟蹰”让人联想到男子焦灼不安的样子,一个痴情的、热恋中的主人公形象跃然纸上。
第二章,写男子在等待中想起女子是那么漂亮,她送给我的“彤管”那么好看,熠熠发光,令人爱不释手,写出男子喜爱女子的美丽。
第三章,写男子又想起女子送给他的荑草,既好看又奇异,因为是女子从远处郊野亲手采来赠送给他的,所以格外地喜爱,写出男子对女子诚挚的爱恋。
(2)这首诗的特点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通过人、物、情的巧妙融合,表现男子纯真、热烈的爱情。诗人通过喜爱情人的赠物之美,来体现情人的美丽,把自己的感情寄托在赠物之上,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