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酸的分解代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8章脂肪酸的分解代谢

28.1 本章主要内容

1)脂肪酸代谢的主要途径

2)脂肪酸代谢中的能量变化

3)酮体的代谢

28.2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饱和脂肪酸的β-氧化途径和能量变化以及酮体的代谢,了解代谢障碍引起的疾病的发病机制与防治。

28.3 重点难点

1. 脂肪酸的β-氧化途径和能量变化

2. 酮体的代谢

28.4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与交流互动相结合,采用多媒体教学。

28.5授课内容

一、脂类的消化和吸收

1.脂类的消化(主要在十二指肠中)

食物中的脂类主要是甘油三酯80-90%,还有少量的磷脂6-10%,胆固醇2-3%。

胃的食物糜(酸性)进入十二指肠,刺激肠促胰液肽的分泌,引起胰脏分泌HCO-3至小肠(碱性)。脂肪间接刺激胆汁及胰液的分泌。胆汁酸盐使脂类乳化,分散成小微团,在胰腺分泌的脂类水解酶作用下水解。

胰腺分泌的脂类水解酶如下:

①三脂酰甘油脂肪酶(水解三酰甘油的C1、C3酯键,生成2-单酰甘油和两

个游离的脂肪酸。胰脏分泌的脂肪酶原要在小肠中激活。)

②磷脂酶A2(水解磷脂,产生溶血磷酸和脂肪酸)。

③胆固醇脂酶(水解胆固醇脂,产生胆固醇和脂肪酸)。

④辅脂酶(Colipase)(它和胆汁共同激活胰脏分泌的脂肪酶原)。

2.脂类的吸收

脂类的消化产物,甘油单脂、脂肪酸、胆固醇、溶血磷脂可与胆汁酸乳化成

更小的混合微团(20nm),这种微团极性增大,易于穿过肠粘膜细胞表面的水屏障,被肠粘膜的拄状表面细胞吸收。被吸收的脂类,在柱状细胞中重新合成甘油三酯,结合上蛋白质、磷酯、胆固醇,形成乳糜微粒(CM),经胞吐排至细胞外,再经淋巴系统进入血液。

小分子脂肪酸水溶性较高,可不经过淋巴系统,直接进入门静脉血液中。

3.脂类转运和脂蛋白的作用

甘油三脂和胆固醇脂在体内由脂蛋白转运。

脂蛋白:是由疏水脂类为核心、围绕着极性脂类及载脂蛋白组成的复合体,是脂类物质的转运形式。

载脂蛋白:(已发现18种,主要的有7种)在肝脏及小肠中合成,分泌至胞外,可使疏水脂类增溶,并且具有信号识别、调控及转移功能,能将脂类运至特定的靶细胞中。

4.脂蛋白的分类及功能

1)皮下脂肪在脂肪酶作用下分解,产生脂肪酸,经血浆白蛋白运输至各组织细胞中。

2)血浆白蛋白占血浆蛋白总量的50%,是脂肪酸运输蛋白,血浆白蛋白既可运输脂肪酸,又可解除脂肪酸对红细胞膜的破坏。

二、甘油三酯的水解

甘油三酯的水解由脂肪酶催化。组织中有三种脂肪酶,逐步将甘油三酯水解成甘油二酯、甘油单酯、甘油和脂肪酸。

分解甘油三酯的三种酶是:

脂肪酶(激素敏感性甘油三酯脂肪酶,是限速酶)

甘油二酯脂肪酶

甘油单酯脂肪酶

1.甘油代谢

在脂肪细胞中,没有甘油激酶,无法利用脂解产生的甘油。甘油进入血液,转运至肝脏后才能被甘油激酶磷酸化为3-磷酸甘油,再经磷酸甘油脱氢酶氧化成磷酸二羟丙酮,进入糖酵解途径或糖异生途径。

2.脂肪酸的氧化

1)饱和偶数碳脂肪酸的β氧化

脂肪酸进入细胞后,首先被活化成酯酰CoA,然后再入线粒体内氧化。

RCOO-+ ATP + CoA-SH →RCO-S-CoA + AMP + ppi

生成一个高能硫脂键,需消耗两个高能磷酸键,反应平衡常数为1,由于PPi 水解,反应不可逆。

细胞中有两种活化脂肪酸的酶:

内质网脂酰CoA合成酶,活化12C以上的长链脂肪酸

线粒体脂酰CoA合成酶,活化4~10C的中、短链脂肪酸

2)脂肪酸向线粒体的转运

中、短链脂肪酸(4-10C)可直接进入线粒体,并在线粒体内活化生成脂酰CoA。

长链脂肪酸先在胞质中生成脂酰CoA,经肉碱转运至线粒体内。

线粒体内膜外侧(胞质侧):肉碱脂酰转移酶Ⅰ催化,脂酰CoA将脂酰基转移给肉碱的β羟基,生成脂酰肉碱。

线粒体内膜:线粒体内膜的移位酶将脂酰肉碱移入线粒体内,并将肉碱移出线粒体。

线粒体内:膜内侧:肉碱脂酰转移酶Ⅱ催化,使脂酰基又转移给CoA,生成脂酰CoA和游离的肉碱。

脂酰CoA进入线粒体后,在基质中进行β氧化作用,包括4个循环的步骤。

3)脂酰CoA脱氢生成β-反式烯脂酰CoA

线粒体基质中,已发现三种脂酰CoA脱氢酶,均以FAD为辅基,分别催化链长为C4-C6,C6-C14,C6-C18的脂酰CoA脱氢。

4)△2反式烯脂酰CoA水化生成L-β-羟脂酰CoA

5)L-β-羟脂酰CoA脱氢生成β-酮脂酰CoA

6)β-酮脂酰CoA硫解生成乙酰CoA和(n-2)脂酰CoA

3. 脂肪酸β-氧化作用小结

1)脂肪酸β-氧化时仅需活化一次,其代价是消耗1个ATP的两个高能键。

(1)长链脂肪酸由线粒体外的脂酰CoA合成酶活化,经肉碱运到线粒体内;中、短链脂肪酸直接进入线粒体,由线粒体内的脂酰CoA合成

酶活化。

(2) β-氧化包括脱氢、水化、脱氢、硫解4个重复步骤

(3) β-氧化的产物是乙酰CoA ,可以进入TCA

2)脂肪酸β-氧化产生的能量

以硬脂酸为例,18碳饱和脂肪酸

胞质中: ⑴活化:消耗2ATP ,生成硬脂酰CoA

线粒体内:⑵脂酰CoA 脱氢:FADH 2 ,产生2ATP

⑶β-羟脂酰CoA 脱氢:NADH ,产生3ATP

⑷β-酮脂酰CoA 硫解:乙酰CoA → TCA ,12ATP

(n-2)脂酰CoA → 第二轮β氧化

活化消耗: -2ATP

β氧化产生: 8×(2+3)ATP = 40

9个乙酰CoA : 9×12 ATP = 108

净生成: 146ATP

饱和脂酸完全氧化净生成ATP 的数量:(8.5n-7)ATP (n 为偶数)

硬脂酸燃烧热值:–2651 kcal

β-氧化释放:146ATP ×(-7.3Kcal)=-1065.8Kcal

转换热效率

3)β-氧化的调节

⑴脂酰基进入线粒体的速度是限速步骤,长链脂酸生物合成的第一个前体丙二酸单酰CoA 的浓度增加,可抑制肉碱脂酰转移酶Ⅰ,限制脂肪氧化。

⑵[NADH]/[NAD +]比率高时,β—羟脂酰CoA 脱氢酶便受抑制。

⑶乙酰CoA 浓度高时;可抑制硫解酶,抑制氧化(脂酰CoA 有两条去路: ①氧化。②合成甘油三酯) %2.402651

8.106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