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可能性案例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能性”案例分析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不同颜色的球摸出颜色的可能性的探索与分析,使学生发现事件“一定”发生,“可能”发生,“不可能”发生的现象与规律,并会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发生的状况。
2.通过对事件发生可能性的猜想、实践、验证等探索研究与发现问题,使学生形成研究问题,探索问题,发现规律的思想方法。
3、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态度。
教学准备:
1、装有各色小球的纸袋18个。
2、学生分成6人小组。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谈话引入
猜猜我是谁:老师和小朋友做个游戏,叫做猜人游戏,老师说出她的特征,你猜猜看。她扎了个小辫子?你觉得可能是谁?她穿了一件红外套,你觉得一定是谁?今天我们来学习可能性。出示课题:可能性。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1.游戏1
师:蔡老师想和小朋友玩一个游戏。
(1)这个袋子里可能是什么颜色?
(2)老师怎么摸?学生观察闭着眼睛摸。摇一摇,再摸一次。
(3)八人一组摸第一个袋子,轮流每人摸一次。
(4)猜到袋子里是什么球的同学举手?
(5)为什么我们摸出的都是红色?您能用一个词表示吗?“一定”
(6)检验一下是不是全是红球。
(7)看大屏幕,豌豆老师是你们的好朋友,从口袋里摸出的一定是什么?2.游戏2
(1)拿出粉红色袋子摸一摸,小组合作轮流摸。
(2)组长汇报:有的是绿球,有的是黄球。
你们猜到口袋里可能是什么球吗?
(3)看大屏幕。从口塞里摸出一个球,摸出的一定是红球吗?(不可能)为什么?(袋子中没有红球)
3.游戏3
(1)拿出绿色袋子,再摸一摸,小组合作。
(2)袋子里装的是什么球?(可能是红球,也可能是绿球)
(3)再摸一次,你摸到几个红球,几个黄球?从袋子里摸到的一定是红球吗?
4.小结:我们刚才摸了三次,第一次摸的结果是什么?(一定是红球),为什么?第二次摸的结果是什么?(不可能是红球),为什么?第三次摸的结果呢?为什么?指着黑板说。
三、联系生活,学以治用
1.摸奖游戏
分析:(师出示转盘)这是一个转盘,观察一下,上面有几种颜色?想一想,转
盘停止转动后,指针会指在哪里?如果学生只说停在某一种颜色上,继续追问:能肯定吗?那应该怎么说?(转盘停止转动后,指针可能会指着红色,可能会指着黄色,还可能会指着蓝色。)
体验:是不是真的会出现这些情况呢?请你们轮流拔动转盘试试看,注意:每个同学只转两次,别的小朋友看清并且记住,每一次转动停止后,指针指在哪里?
师:现在再来说说看,转盘停止转动后,指针会停在哪里?
师:的确,在生活中有些情况一定会发生,有些情况不可能会发生;还有些情况有可能发生,也有可能不发生。真正的摸奖活动的组织者才不会向你这么大方,他们总把大奖放得很少,这样中奖的人才会很少,他们才能赚到钱。不过如果是为社会作贡献的摸奖活动,老师还是希望你们献上一份爱心。
2.装花片比赛。
说明规则:每组都有一篮各种颜色的花片和一个小塑料袋,请小朋友按要求选出一些花片装入袋内,注意一定要想好了再装。
(1).要求:任意摸一个,一定是红花片。
在小组里讨论,你认为袋子里应该怎样装花片?然后在班内交流,说说为什么这样装。
(2).要求:任意摸一个,不可能是红花片。
活动:六人小组合作完成。
反馈:师有目的地请只装一种颜色花片的小朋友把袋子举起来,并说说是怎么想的?集体检查装得是否符合要求。
还能有其他的装法吗?请装两种和三种颜色花片的小朋友分别把袋子举起来,集体检查装得是否符合要求。如果发现错误,并加以纠正。
现在你知道要不可能摸到红花片,应该怎样装?
小结:任意摸一个,不可能是红花。有很多种装法,可以装一种、两种、三种甚至更多种颜色的花片,但是不能装红色的花片。
(3).要求:任意摸一个,可能是红花片。
活动:每个小组开始装花。看看哪个小组装得快。
交流:你们在袋子里装了几种颜色的花片?请装两种和三种颜色花片的小朋友把袋子举起来,集体讨论装得对不对?如有错误,加以纠正。
现在你知道要求任意摸一个,可能是红花片,应该怎样装?
讨论:任意摸一个,可能是红花,只装红花片行不行?为什么?你觉得在装花片时要注意些什么?(至少要有两种颜色,其中一种颜色是红的。)
3.师:摸球比赛、抽奖活动中有可能、不可能、一定发生的事,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事,看图你能用“可能、不可能、一定”说一句话吗?先说给好朋友听一听。
实物投影展示:太阳落山图、天气预报图。
全班交流。
师:说说你身边可能、不可能、一定发生的事。
全班交流。
四、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什么?在生活中,有些事可能发生,有些事不可能发生,有些事一定发生?你能说说看吗?
评析:
每个学生的生活与数学知识背景、数学活动经验、所处的文化环境、自身思维方式都各不相同。因此新课程标准教学新理念指出,数学内容的呈现形式应多样化,以保证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整个学习过程,使他们的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如何把握这一理念的指导,向学生提供的是数学活动的基本线索、基本内容和主要的数学活动机会,而不再是定论式的客观数学知识结构?反思"可能性"的课堂教学实践,我认为数学课堂上要达到教学设想所期望的目标,要具备以下几点:
一、创设有趣和谐的学习情境
在课堂开始的时候,老师从猜谜语出发,让学生一开始进入学习情景,猜谜游戏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谜语中的人物是学生朝夕相处的同学,学生感到十分有趣,激发学生想进一步学习的愿望,拉近了师生之间距离,缓解了学生的心理压力。用学生熟悉的,有兴趣的,贴近他们现实生活的内容进行教学,才能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知识是密不可分的,使数学课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从而产生学习和探求数学的动机,主动应用数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二、简明复杂的教学问题
可能性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课题,如何让学生能够掌握这个概念,关键是在活动让学生体验,感知。活动是儿童学习数学的一种最基本的方式。活动既是儿童认识数学的源泉,又是儿童发展的基穿将“可能性”这种深奥的教学内容设计成符合学龄初期儿童的思维特点的数学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让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从被动听讲变成了主动探索,并通过参与具有教育价值的数学活动,初步领会到一个深奥的“可能性”问题的意义。
三、发挥群体合作的效应
这节课如果让每个学生都用一个袋子去摸一摸,想一想在40分钟的课堂上显然是不和实际的,学习内容的特点也决定了个人学习探究的困难。因此,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三个摸球的数学活动,并尽可能地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发挥群体效应。在群体猜想,验证过程中,教师作为组织者和引导者,留下了学生自由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尽可能让所有学生在活动中都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