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9课 美国南北战争教案 川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美国南北战争教案川教版
【教材分析】
美国南北战争是资产阶级统治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进一步巩固与扩大的典型事件。
本课讲述了美国领土的扩张和南北战争两个问题。
其中第一个问题《课标》未作要求,教学中不宜过多地展开;对于第二个问题,教学时不仅要落实目标,还应注意历史的纵横联系,特别要注意联系我国现实,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反对分裂,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性。
【学情分析】
通过《美国的独立》及两次工业革命的学习,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加之九年级学生的求知欲较强,对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更充满着向往。
有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
但由于他们仍以感性思维为主,对知识的了解往往缺乏整体性或仅仅浮于表面,需要教师在思维方式上加以引导,在学习方法上加以规范。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了解美国领土的扩张情况;了解和掌握美国南北战争中的主要事件、战争结局;认识战前美国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理解北方在南北战争中取胜的原因及南北战争的性质和意义。
二、能力与方法
通过对美国领土扩张的学习,培养学生识图的基本技能以及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掌握分析比较历史的方法;通过南北战争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以及科学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美国在西部开发中的野蛮掠夺和屠杀印第安人史实的了解,使学生认识资本主义的发展史是充满血腥的历史;通过对美国南北战争的学习,感悟林肯总统顾全大局,以国家利益为重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美国政府在南北战争中采取的措施;南北战争的性质和意义。
二、难点:美国南北方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和南北战争的性质。
【教学方法】
五步成功教学法:创设情境→问题探究与交流→朗读分析→引导活动→现实参与。
【课型】新授课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步:情境导入,激发成功欲望
师:同学们,我们来做一个调查,请知道当今美国总统是谁的同学举手。
(教师根据举手情况给予评价)请大声地把这位总统的名字说出来。
(奥巴马);(多媒体展示奥巴马肖像图)奥巴马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他能当总统,说起来得感谢140年前的美国总统林肯。
(多媒体展示林肯肖像图及林肯废除黑奴制的相关资料图片)正是由于林肯解放了黑奴,作为黑奴后裔的奥巴马才有可能在今天当选总统。
然而,内战刚结束,林肯就遇刺身亡了。
林肯在美国历史上贡献卓越,深受人们爱戴,怎么会被人刺杀呢?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想);那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场决定美国命运的南北战争吧!(多媒体展示课题)第二步:阅读探究,夯实成功基石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读后教师引导学生一步步探究本课问题。
疑难问题在小组内探究、交流,协作解决;并抽小组代表发言,全班分享其探究成果。
探究过程中教师充分借助多媒体的强大功能进行辅助教学,吸引学生的探究兴趣,并对学生的探究结果及时进行点拨、补充和评价。
)
1.听一听,找一找:听老师的讲述(师:美国独立战争使美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美国为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走上了领土扩张的道路),请从“美国领土的扩张”地图(教材122页)中分别找出美国最早宣布独立时的13个州、独立战争胜利后及之后扩张的区域,弄清美国领土扩张的方向是怎样的?(学生回答后,多媒体直观演示扩张过程)
2.看一看,说一说:看教材介绍,抓住有效信息,说说美国通过哪些方式来扩张自己的领土?
3.听一听,悟一悟:听教师讲述美国西进运动(多媒体配合展示相关图片),思考并感悟:你对美国西进运动有什么认识(用一句话评论)?
4.想一想,比一比:中国与美国的西部大开发有什么根本不同?(学生比较后多媒体展示归纳结果)5.说一说:随着领土的扩张,美国南北经济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出现了哪两种经济制度?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谁是积极的谁是消极的?(多媒体展示图片资料帮助学生理解)
6.说一说:经过上边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南北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学生回答后多媒体展示结论)
7.美国南北双方对待黑奴制度的态度各是怎样的?由此可以看出双方矛盾的焦点是什么?(多媒体展示南方与北方矛盾图示,直观地帮助学生理解)
8.说一说:南北战争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主张废除奴隶制的林肯当选后,南方种植园主有哪些叛国行动?你赞同他们的这些行为吗?(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资料帮助学生认知)
9.议一议:南北战争爆发标志性事件是什么?尽管北方代表着正义,更具备力量优势,但战争初期北方军为什么会节节失利?(多媒体展示《内战初期南北双方力量对比表》及《北方军队进攻里士满大败而归》的画面,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
10.说一说,画一画:如果你是林肯,为了扭转这种不利战局,你会出台怎样的决策?然后看看教材,在书上勾画出林肯政府采取的措施及起到的作用?
11.演一演:(多媒体展示《宅地法》、《解放黑奴宣言》及其主要内容,让学生从中获得有效信息,然后进入角色进行自我体验):“假如你是身在美国的一位战地记者,其它同学是当时的群众或黑奴,请你对“群众或黑奴”作一个现场采访(教师可对采访内容进行适当点拨--问他们的心情、对政府的评价、以后的打算等)。
12.议一议:南北战争最终的结果怎样?你觉得北方能在南北战争中取胜的原因有哪些?(学生回答后多媒体展示归纳结果,加深认知。
)
13.说一说:南北战争的性质是什么?为什么说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教师从战争的双重任务角度加以引导,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
)
14.议一议,读一读:同桌议论美国内战对美国政治、经济有什么影响?(多媒体展示“影响”,让全班齐读。
)
15.议一议:我们该如何评价林肯?他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多媒体展示林肯图片及相关资料,帮助学生感悟。
)
第三步:深化认知,扫清成功道路(多媒体顺次展示活动内容)
活动一:学学和尚念回经
根据下边图示的提示,回顾课堂所学,将每个知识点轻声地、快速地念读一遍。
没有记住的地方可以对照教材念读。
[美国内战:原因爆发结束性质意义]
活动二:历史若能改,我要猜猜猜
根据下边内容提示,请把你的猜想说出来,让大家分享。
猜想一:如果不是林肯当选总统,还会不会爆发美国内战?为什么?
猜想二:如果南北战争的结果是南方奴隶主取得胜利,那么,现在的美国会是什么样?
活动三:我有话说
学习美国南北战争后,你一定会联想到祖国尚未完成的统一大业吧。
针对当前海峡两岸的局势,你想对台湾当局、中国大陆和美国政府说几句心里话吗?请用日记的形式把它写出来,写好后先在小组中相互传阅,再由各小组选送两篇优秀日记在班级墙报中展示。
第四步:歌谣作结,开启成功殿堂
(多媒体展示歌谣,学生朗读,师生互动分析歌谣,提出课后检查要求。
)
美国领土的扩张,从东延伸向西方。
美国内战爆发前,南北双方矛盾尖。
黑奴存废的问题,双方矛盾的焦点。
后来林肯当总统,成为内战导火线。
南方挑起内战先,战争初期北方惨。
颁布《宅地法》,《解放黑奴宣言》。
调动群众积极性,成为内战转折点。
到了一八六五年,四年内战终于完。
美国内战性质定:资产阶级革命性。
内战意义应牢记:维护国家的统一。
终于废除黑奴制,障碍进一步扫清。
有利经济的发展,为超英法创条件。
第五步:知识竞赛,品尝成功盛宴
(多媒体展示竞赛试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与抢答。
教师掌控好活动并运用好评价功能。
) 1.林肯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总统,他领导美国人民从噩梦般的困境中走出来。
这里的“噩梦”是指()
A.英国的殖民统治
B.日本偷袭“珍珠港”
C.经济大危机
D.
2.马克思说:“在美国历史和人类历史上,林肯必将与华盛顿齐名。
”这是因为他()
A.颁布了《独立宣言》
B.颁布了《宅地法》
C.维护了北方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
D.维护了国家统一和废除了黑奴制度
3.假如你亲历了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你认为这两场战争相同的历史影响是()
A.摧毁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B.赢得了国家的独立
C.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D.废除了黑奴制度
4.林肯就任美国总统后,再次重申了美国《反联邦脱离法》的精神,这表明南北战争中,林肯政府的首要任务是()
A.实现国家独立 B.消除种族歧视 C.维护国家统一 D.发展资本主义
5.电影《乱世佳人》再现了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一段历史,剧中有这样一个镜头:“许多黑人行进在北方军队的行列中”。
这主要是因为林肯政府颁布了()
A.《人权宣言》
B.《权利法案》
C.《宅地法》
D.《解放黑奴宣言》
6.下边是喜羊羊向懒羊羊介绍的美国南北战争。
其中的哪一句话讲错了()
A.奴隶制的存废问题是战前南北矛盾的焦点
B.为废除奴隶制,北方首先挑起了战争
C.战争中,存在着南北两个首都——里士满和华盛顿
D.南北战争,是美国进行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7.1860年的一天,蓝猫警长前往美国调查案件,它了解到的真实情况是()
A. 南方一黑人正在为竞选州长做准备
B. 南方一对黑人夫妇正在为主人收割小麦
C.南方一位黑人农场主正在指挥白人奴隶抢收葡萄
D.南方一黑人惊闻林肯在剧院里遇刺杀身亡的消息。
(参考答案:1.D 2.D 3.C 4.C 5.D 6.B 7.B )
【课后练习】(略)
【教后反思】(略)
【“五步”操作建议】:
1.第一步:若无多媒体条件,不能按设计方法导入时,可直接使用教材中该课的导语。
2.第二步:探究的顺序宜相对固定的。
这些探究问题之间形成了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关系,能使学生始终保持探究的兴奋。
在具体操作中教师应尽可能地运用好教材中的图片及相关补充资料,以拓展学生的认知;尽可能地掌控好课堂探究的节奏和氛围,以提高探究的效果;尽可能地运用好教学评价功能,以激励学生不断地进取。
3.第三步:歌谣应于课前印发给学生,便于学生课内外诵读。
但不宜要求学生死记硬背。
可于课后请学习小组长随机选择几句歌谣,就其中包含的知识点向组员提问,回答正确率要求达到90%以上。
这样,可以督促学生主动地、自觉地借助歌谣去掌握与运用课本知识。
4.第四步:最多设计三个活动,每一活动都力求有一个新奇的、有趣的名称,以增强吸引力。
其中“活动一”属于本课知识的整合,要求学生快速回忆,整合知识,培养归纳总结能力。
该活动应安排在课内完成。
其余活动可视情况于课下实践完成。
5.第五步:首先,试题可选用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中考试题。
选取后可对试题进行再加工处理,使之更具人性化,更具现实性,更具趣味性;第二,为有利于抢答,不宜选用综合性太强的试题;第三,若无多媒体条件展示竞赛题,可改由教师读题,学生听后抢答;最后,竞赛过程中,应注意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及时评价与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