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美术教育专业毕业论文范文之欧阳家百创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本科论文
欧阳家百(2021.03.07)
论文题目:浅谈如何在中学美术欣赏课中促进
学生的素质教育
——以吉林省某地区中学为例
学生姓名: X X X
指导教师: X X X
学科专业: X X X
学号: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学习中心: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东北师范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X XX X年X X月
独创性声明
本人对本文有以下声明:
1.本人所呈交的论文是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已按相关要求及时提交论文稿件,最终形成本文;
2.在撰写过程中主动与导师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接受导师的指导;
3.本文符合相关格式要求,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的地方外,论文中单篇引用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不超过800
字;
4.本人本文成稿过程中不存在他人代写、抄袭或和他人论文雷同的现象。
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年月
摘要
随着国家在基础教育阶段大力提倡素质教育,艺术教育也在近几年的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艺术欣赏课尤其是美术欣赏课在学校的整体素质教育环境中,取得很大的进步。美术教育不仅承担其特殊的人才培养的任务,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和艺术修养,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帮助学生形成健康,高尚的情操和优秀的审美观。传统教育到素质教育,艺术欣赏课,在其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提高素质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素质教育是指高质量的教育,学生轻负,教师轻松的的教育模式,以提高质量为目标的素质教育,重视思想道德素质,能力,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艺术教育教学与其他学科知识有所不同,美术教育注重的是学生的道德,审美,以及许多其他的教育功能。
美术教育日益受到重视,在整个艺术欣赏素质教育无法替代的。虽然义务教育阶段,艺术鉴赏课在我国的一些地区的开课量仍然很少,一些地区学校甚至占用美术课,上其他的课程,来提高学校的升学率。如何进行高效素质教育,把素质教育真正的落到实处,是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找准位置才能新一轮的教育改
革得到主动权。
关键词:美术欣赏课;创意;美学;素质教育;人生观
前言
笔者作为吉林省的一名普通基层美术教师,在美术教育中做了大量积极的探索。搞好美术教育要掌握专业基础的教学技巧的同时,提高艺术鉴赏,从而艺术教育走出低层次,实现其素质教育的价值。必须提高和改变美术教学的技能和技巧使之更好融入教学,做到读透课本的知识并且教学中要应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注。纠正美术教学两个常见的问题从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建立健全的审美的知识结构,提高艺术修养,形成健康,高尚的审美直觉。努力建立一套新的美术教育。作为教学的主阵地,美术课堂是美术欣赏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艺术素养,培养审美能力和理解,帮助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符合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
一、吉林省某地区基础美术教育现状概述
吉林省位于东三省的中部,在全国范围内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中等水平。农村和城市的发展水平差距较大。我们仔细了解就会发现城市学校和农村学校美术教学实施情况存在较大的差异,一些经济社会发展较为先进的地区美术教学开展较好,但仍有很多地方和学校或者说是更多的农村乡镇(即经济欠发达地区)美术基础教育总是没有起色,真正相当一大部分学校还没落实美术课,由于片面强调给语文、数学教师的作业课、自由课、轻松
课;长期如此语文、数学成为老师的责任田,而艺术学科则成为被遗弃的一片荒土,无种无收。大部分农村学校老师将美术课视为副科,可上可不上,有美术活动任务就上一上,活动一过,学生就再也想不到上美术课,在各级各类美术竞赛活动中,农村学生获奖甚少。严重的是使学生失去一个最重要的培养开发创造性思维的最佳时机,因为多数农村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毕业后就不升学了,他们再也没有机会接受应有的美术教育,于是许多人在艺术方面就成了终生“荒废”,造成农村人口素质低下,长期以来制约了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1]
总体来看吉林省的基础美术教育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教学理念的陈旧
新课程下的美术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农村教师因信息闭塞、教学设施等条件的限制,传统的教学磁场仍强于新课程的理念。因此,在教学观念上仍旧是:美术教学就是传统知识与技能,教室是唯一的教学场所,教材是唯一的教学内容;教学还是重视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忽视了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的片面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社会、家庭和学校等各领域只重视语、数教学质量的评价。因为美术在整个学科体系中“地位”不高,又不需要应付考试,从而导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丢弃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的培养;最后教师仍然是教学内容的决定者,教学方法的选择者,教学过程的设计者,教学
效果的检测者;学生是美术作品的“复制者”,教师仍是应试教育的“效仿者”。而忽视了美术等其它艺术学科的探索。
(三)教学方式的落后
教师用简单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感悟,仍然只重视单纯的技能与技巧的训练,轻视美术文化的学习;只重视教师的示范演习,轻视了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过程。
(四)评价标准的单一
教师以传统的眼光看待作品,强调美术的技能技法,往往以画面干净、比例适当、涂色均匀为标准,忽视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及表现力。认为只要学生完成作业,教师一个人给予适当的评价。课堂上,学生作业刚完成,教师便凭主观意识给出一个等级评价,往往使学生不知好在哪里,差在何处,导致学生未能及时掌握学习信息,压抑了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因此,评价方式、评价人都是单一的。在评价中忽略了学生的多元创新素养的养成。
(五)环境条件的制约
1、目前摆在各校面前的突出问题就是美术教学师资严重缺乏。有的农村小学几乎没有一位美术教学专业毕业的专任教师;个别学校有美术教学专业毕业的教师,在其他学科教师紧缺的情况下安排担任语文或者数学课的教学工作;而美术学科通常都是由本班语文或者数学教师兼职美术教学工作;多数都是赶鸭子上架,明知不能而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