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小学生作文教学的几点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谈小学生作文教学的几点体会
语文教育家黄光硕先生说:学生的语文学得怎么样,作文可以作为衡量的重要尺度,学生的语文能力不过关,作文也是一个重要标志。可见,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但一提起作文,教师摇头,学生叹气,把作文视为语文学习中的“拦路虎”,即使是作文能力比较强的学生也宁愿做基础知识题,不愿做作文,这种现象实在令人担忧,根据这一现状我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尝试,对提高学生写作会有较大的帮助。
一、做好作文习作指导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对于小学生来说,老师如何指导学生习作,让学生想写、爱写、能写,这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在教学实践中,我从以下几点入手:
1、以看导写,以听激情
在《秋天》课后有一题描写秋天的,我为了让学生做好这题,在本文教学时,我就采用电教手段让学生先看一幅《秋天》的投影,再提问:“秋天到了,天气和树叶有什么变化?”直观的投影和简单的提问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就说:“秋天到了,天气慢慢凉了,树叶变黄了,从树上飘落了下来。”接着放录音听,把学生带到愉快的情境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大增。再提问:“秋天什么花开了?”学生有的说:“秋天菊花开了。”有的说:“秋天五颜六色的菊花开了。”这时学生思维更活跃了,老师转一话锋说:“秋天不光是五颜六色的菊花,还有其它的花,不光树叶发生了变化,还有一些小动物也发生了变化,田野里更有一番景色。”这时我又让学生听听别人是怎样描写秋天,由于都是农村儿童,对秋天的景色、田野的景象比较熟悉,一个个脱口而出,这样,学生写起作文来,也就轻松愉快有话可写了。
2.以玩导写,在玩中开启学生的思路。
好玩、好动,好奇心是小学生的特点。教师可以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一些学生喜欢的游戏、活动。让学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感兴趣的话题在同学之间进行相互地交流,然后再写一写。让学生在玩中学写,拓宽了学生的写作空间,充实了学生的写作素材,习作训练充满轻松愉快的氛围,使学生由过去的“要我写”变成“我要写”。
3.以画导写,丰富写作内容和兴趣。
大多数小学生都十分喜爱绘画。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有趣的一景一物,让学生认真观察后按自己的想象画下来,之后按照所画的图写出文。也可以由老师出示画图,让学生认真观察画图内容,并说一说、议一议后再写。如:我以“家”为习作题,先让学生自由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家”,或是经过认真观察后,画出了自己家的书架等家具陈设。通过学生绘画或观察图画来导写,学生兴趣更浓厚,思维更活跃,写出的文章更丰富多彩。
二、帮助学生找到写作的切入点
作为一位小学教师,该怎样引导学生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像写出来呢?通过十几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我认为:帮助学生找到写作的切入点是作文教学的关键。
怎样帮助学生找到写作的切入点呢?
1、将身边的生活引进写作训练
在学校里,一件偶然的事,一堂精彩的课,一次有趣的活动都可以拿来作为训练的题材。老师要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写作点,逐步引导学生学会写作。比如深秋的一天,刮起了大风,顿时落叶纷飞。树上的叶子飘然而下,地上的落叶也追着、赶着往前跑,好一幅大自然的美景,我马上召唤正在早读的学生出来观察。同学们一出教室,就被吸引了,争相追赶着飘飞的落叶,俯首
捡地上的落叶,还比谁捡的多。回到教室,我让同学们说说自己看到的景象。同学们七嘴八舌,争着说自己的发现,整个教室充满了热烈的气氛。在大家的讨论下决定以《落叶纷飞》为题写一篇短文,同学们有太多的话要说,很快就写出了一篇篇优秀的文章。
2、将写作训练纳入阅读教学
如果我们能以课文为写作的突破口,及时地把写作训练纳入阅读教学,就能发挥课文的“典型”优势,使学生学以致用,举一反三。如学过《凡卡》一课后,同学们对凡卡的信投入筒以后的故事颇感兴趣,因而写着热情高涨。我抓住时机,要求学生以《凡卡的信寄出之后》为题,大胆展开想象进行写作,学生很快,很成功地完成了这篇作文。但也有同学想象得不合理,如:“爷爷收到信以后把凡卡接了回去,爷孙俩过着快快乐乐的日子。”这样美好的结局当然是所有孩子的愿望,但在那种人吃人的社会里,这是不可能的,然而引导学生从人物的身份,所处的环境以及人物语言、心理活动等展开想象,再自改作文。
3、创设情境分解写作中的难点
作文训练必须有一个分解难点的过程,写人,要先写出人物的外表、动作、心理等,写物要先写出事物的形状,特点、功能等。学会分步练习,再综合起来写成文章,难度就能降低。比如,针对学生写人物动作、神态、对话、心理等不具体的现象,我采取集中训练的方法,创设一系列情境,,引导他们写作。如,一天上课,我让一位学生上讲台将未擦干净的黑板再擦一遍,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擦完同学都说:黑板擦得真干净。我问他们:“通过擦黑板,你能看出她是一个怎样的同学?”有同学说:“细心的同学”。我继续问:“从哪儿看出来的?”同学们纷纷发言。第一,她擦黑板不是乱抹几下,而是有次序地擦,第二,粉笔印重的地方她擦得很用力。第三,她磕黑板擦上的粉笔末
很细心,轻轻地在讲台边上磕,不让粉末飞起。第四,擦黑板时神态专注。这样,一点点分析下来,光这位同学擦黑板的动作就可以写几百字。而且让同学们明白:写擦黑板并不单是为了写这件事,而是为了突出“△△真细心”为中心。由此类推,再写妈妈做饭、打扫卫生等,就掌握了写作的具体方法。
三、构建“生活作文”体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1、走进生活,丰富素材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在生活作文的研究中,我们注重把学生的目光引向自然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指导学生做积累素材的有心人。
a、以社会为背景,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作文教学中的即兴观察或有意观察,都是认识生活,获取作文材料的常用方法。平时我们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并有意识引导学生去观察周围美好的人和事。如,观察乡村、街道的重大建设与细微的变化,留心家中添置的生活设施等。观察社会上各阶层人物的表现:如教师如何关心学生、爷爷奶奶勤劳俭朴、叔叔阿姨尊老爱幼,同学之间友爱互助等,观察大自然的花草树木、虫鱼鸟兽、日月星空、小河田野、爪果蔬菜等。通过观察激起学生作文兴趣,积累写作素材,陶冶学生情操。
b、以活动为载体,以实践为契机,引导学生参与生活、体验生活。实践出真知,我们从作文教学的需要出发,有计划地引导学生为积累作文材料而进行社会生活实践。如:种植花草树木,让他们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养虫鱼鸟兽,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参与家务劳动及公益劳动,体验劳动的滋味,考察乡村生态环境的变化,从而懂得保护环境,等等。在实践过程中,我们注重引导学生体会实践感受。
2、描绘生活、谱出七彩虹。
小学生作文,往往对客观事物描摹不够具体,不够真切,而单项素描是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