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马铃薯大西洋高产栽培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质马铃薯大西洋高产栽培技术
作者:刘树凤
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第13期
摘要根据互助县高海拔的气候特点和大西洋马铃薯作物特性,阐述了大西洋品种的特征特性,并从选地整地、精选种薯、适期播种、科学施肥、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方面介绍了其高产栽培技术,以期指导生产实践。
关键词马铃薯;大西洋;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32.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3-0111-02
马铃薯是一种抗逆性强、适应范围广的高产粮食作物,也是重要的蔬菜、饲料和工业原料,用途十分广泛,其营养价值和经济效益为世界公认。前几年互助县种植马铃薯品种大同小异,仍然是大面积种植渭薯系列、陇薯系列和大白花等品种,而市场前景广阔的优质加工型马铃薯品种大西洋播种面积很小,市场供应不足,栽培技术水平亟待提高。目前,在加工型马铃薯大西洋的推广种植中,仍然沿用着广种薄收、管理粗放的传统观念,特别是大西洋的种植密度、施肥量和施肥比例等都按传统的方法进行,导致该品种产量低。随着互助县订单农业的发展,马铃薯加工型品种不断引进和推广,其生产已成为互助县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许多地区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地方经济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支柱产业。大西洋具有薯形好(圆形)、芽眼浅、还原糖含量低(0.1%以下)、干物质含量高(淀粉含量为18%)、耐贮藏等特点,是目前国际市场上加工薯片的理想品种,也是加工马铃薯全粉、颗粒淀粉的优质原料。
1 特征特性
大西洋马铃薯株型繁茂,株高40cm左右,叶片肥大,花淡紫色。生育期100d左右。块茎圆形,结薯集中,中薯比例大而整齐。薯皮淡黄色,有麻点网纹,薯肉白色。芽眼浅。薯块含淀粉18%,还原糖0.1%以下。不抗晚疫病,易退化。属中熟油炸加工型品种,一般产量30t/hm2左右。
2 栽培技术
2.1 选地整地
地块应选择土壤疏松、肥沃、土层深厚、旱能浇灌、涝能排水、交通便利、自然隔离条件好的微酸性土壤。前茬作物最好为小麦、蚕豆等,轻砂肥沃的土壤是保证马铃薯根系发育和块茎膨大的重要条件。马铃薯栽培在轻砂壤土上,发芽快,出苗齐,植株生长旺,结薯大且光洁美观,品质也好。黏重地、低洼地、涝湿地、过酸过碱的土壤,都不宜种植马铃薯。低洼地、涝湿地和黏重土壤,排水通气不良,影响根系生长,不利于块茎膨大,产量明显降低。在多雨和潮湿的情况下,病害发生严重,还容易发生烂种、烂薯。若是种在偏碱的土壤里,块茎容易得疮痂病。切忌重茬,也不宜在茄果类或白菜、甘蓝等为前茬的地块上种植,以防止共患病害的发生。同时要做到精细整地,达到地平、土细、地松、上实下虚的要求,以起到保墒作用。在播种前15~20d春灌1遍,地干后立即播种。马铃薯结薯是在地下,只有土壤中的水分、养分、空气、温度等条件达到良好保障时,马铃薯才能根系发达,植株健壮,多结薯、结大薯。
2.2 精选种薯
大西洋马铃薯芽眼较少且浅,为提高薯种的利用率,促进马铃薯早发出苗齐,对新收获的鲜种薯应打破其休眼期。方法是:对未萌芽的种薯,在种植前先进行晒种1~2d,在种薯表体发绿后采用3mg/kg的九二O浸薯5min。捞起后装筐,催芽4~5d,挑选皮光、薯形整齐、无病无烂、无虫蛀的种薯进行催芽。对于比较大的薯块,用经消毒的利刀,沿种薯顶自上而下纵切成小块,每块重30g,留1~2个芽眼,并用0.1%多菌灵水溶液浸种10min。浸种后的种薯当天播完不能过夜。播种时种薯按大小进行分级,促使苗全、苗齐、苗壮,切后用草木灰粘伤口,待切面愈合后即可播种。播种深度8~10cm,行距55cm,株距8~20cm,保苗9万株/hm2左右。播种量为3
000kg/hm2。
2.3 适期播种
播种期的确定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而定,根据气象资料,3月下旬至4月上旬有较强的冷空气活动,极易形成霜冻或雨雪天气,要避免在此之前出苗。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比较适宜。
2.4 科学施肥
重施基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施肥的原则以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补充;施肥方法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施足基肥是大西洋获得高产的主要因素之一。大西洋品种具有株高低、结薯早、喜光、不耐贫瘠和干旱等生理特点,对于肥料要求较高,特别是有机肥一定要充足。宜施腐熟的有机肥45t/hm2以上,草木灰15t/hm2,化肥基肥施尿素300kg/hm2(碳铵750 kg/hm2)、磷酸二铵225kg/hm2(过磷酸钙750kg/hm2)、氯化钾150kg/hm2,或者施马铃薯专用肥750kg/hm2。现蕾期结合培土追施尿素112.5kg/hm2,现蕾至开花期用施丰乐、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追肥。
2.5 田间管理
一是播后苗前除草。出苗前(播后20d左右)用铁锹铲翻地面表土,破坏杂草幼芽,减少出苗期杂草与幼苗之间的营养竞争。齐苗后及时进行人工除草,注意防止损伤小苗,同时用手铲或铲锄进行第1遍培土,以防早生小薯暴露于地面。二是早培土。苗高6~8cm时培土,同时进行追肥,追施尿素112.5kg/hm2。培土要多、厚,土塄形成“△”形楞。三是去杂去劣。马铃薯生长期间进行田间检查,如发现马铃薯黑胫病、环腐病等病株,应及时拔除,同时拔除杂株,保证田间纯度99%以上。
2.6 病虫害防治
主要以预防为主,主要防治对象是蚜虫和晚疫病。播种时重茬地用72%敌克松可湿性粉剂7.5kg/hm2,拌细土均匀撒于地表,耕翻耙匀播种。出苗后定期进行病虫害检测,前期用72%百菌清600倍液喷雾防病。如发现早疫病病斑,即刻用代森锰锌、锰杀生1.5kg/hm2对水450kg进行叶面喷雾防治;大西洋品种属于晚疫病高感品种,因此可重点做好晚疫病的预防工作。花期是马铃薯一生中抗病最弱的时期,应予以化学保护,即在初花期开始用药,每隔10d用药1次,共防治3~4次,药剂主要采用代森锰锌、克露等。发现晚疫病中心病株,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750~1 500 g/hm2进行叶面喷雾防治,每隔7~10d喷药1次。蚜虫发生危害严重年份,结合病害防治,喷施氯氰菊酯、一遍净、抗蚜威等药剂,以预防卷叶性病毒病的发生,减少病毒病的再次侵染。
2.7 适时收获
在马铃薯晚疫病流行年,马铃薯植株和地面都存在大量病菌孢子囊,应在收获前1周左右割秧,运出田外,让地面曝晒3~5d,再进行收获,即可减轻对块茎的侵染,使块茎表皮木栓化,不易破皮。采收期一般掌握在8月中下旬,当茎叶70%落黄,营养充分转化,块茎膨大到最大限度时采收。采收时要保证商品薯质量,去除小薯、绿头薯、烂薯及虫孔薯,做到轻收、轻运、轻放,尽量减少人为及机械损伤,并按商品质量收购质量标准及要求进行分级包装、收购、运输或贮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