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方法探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方法探析
发表时间:2019-09-22T01:08:12.36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作者:胡宁翠
[导读] 摘要:近年来,新农村建设速度越来越快,农村在生活条件以及生活环境方面都有了巨大的改变。
陕西省旬阳县水利局
摘要:近年来,新农村建设速度越来越快,农村在生活条件以及生活环境方面都有了巨大的改变。近年来,国家对广大农村人民群众饮水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不断加大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的投资力度,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项目的数量增多,规模逐步扩大。但是,由于
“两栖”家庭的增多,偏远居住地域十分零散,农村供水工程的受益者仅为人数不多的体弱居家老人、妇女和孩子,供水人口严重流失,季节性供水人口变化较大,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已经成为目前重中之重的一项工作。本文对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方法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方法研究
引言
当前,工程管理缺乏经验,工程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尚不完善,因此须探讨采用水利行业切合实际的运行管理模式,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组建一支技术水平较高、管理经验较多的专业技术管理队伍,以确保农村供水工程管理工作的长效运行。
1供水工程主要组成
1.1取水设施
取水设施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取水设施。其中地表水可分为从水库、塘坝放水涵管取水,从河道上的引水闸取水,在河湖水库岸边通过泵站取水等不同形式;泵站取水又可分为固定泵站和不固定泵站(浮船、缆车)两种类型。地下水包括管井(机电井)、大口井、截潜流(渗渠)、引泉(泉室)等。
1.2输送原水的渠(管)道设施
当水厂与原水取水工程不在同一位置,机井、泵站、涵闸提引的原水需要通过渠(管)道输送到水厂。
1.3净水处理设施
水的净化处理设施是农村水厂的核心,通常使用钢筋混凝土等材料建设,通过混合、絮凝、沉淀、澄清、过滤等物理或化学过程,起到降低水的浊度、耗氧量和微生物等作用。不同的原水水质选用不同的净化处理工艺与设施结构。特殊的水质选用专门的处理工艺和设施。规模较小的水厂可采用一体化净水设备。
2管理模式分析和应用
2.1分析供水管理现状,确定运行管理模式
根据供水管理情况和用水需求,在现有管理经验的基础上,供水管理单位要不断开拓思路、继续深化改革、改进工作方法、提高技术水平,建立完善的运行管理制度,优化运行管理机制,使管理水平提档升级,提高管理效益,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结合神河镇柳林村供水工程实际,确定供水工程实行群众参与、分级管理的运行模式。
2.2组建供水管理委员会,推行用水者参与式管理
根据神河镇柳林村供水经验,分级管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能达到管理透明、群众监督的效果。由县水利局、受益镇、村社和群众代表组成供用水管理委员会,负责监督柳林村供水工程的年度工作计划和供用水管理,共同研究解决供水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监督完成当年供水任务。县水利局负责工程建设,镇政府监督,柳林村村委会负责泵站、干管系统和渠系建筑物的维修养护和运行管理,明确分工,落实责任,贯彻落实各项规章制度。由受益镇、村和用水户参与组成用水者管理协会,负责做好日常供水设施的维护及运行以及收缴水费工作。
3当前供水工程建设面临的问题
3.1专业技术人员缺乏
农村饮水工程涉及范围广、数量多,单村供水工程由村委会管理,村委会雇佣人员进行日常设备的运行,集镇供水工程由村镇供水公司各镇管理站工作人员进行管理,个别工作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直接上岗,仅仅掌握对设备单一的运用,一旦设备出现故障,不能做到及时抢修,从而影响供水保证率。
3.2 维修养护经费未按年度需求足额落实
维修养护资金不能足额落实,出现故障及其他问题就不能及时维修养护,导致小毛病积累成大问题,部分工程村级管护人员和责任没有得到落实,村上分散供水设施出现故障不能及时进行抢修维护,造成供水不畅,甚至造成用水纠纷和矛盾;部分工程因水源条件变化,调蓄设施不足,供水时断时续等。
3.3工程质量难以保证
我县山大、人稀、村民居住较分散地形十分复杂,绝大多数饮水工程依山而建,其施工难度是比较大的,再加上施工企业资质不够、前期工作不够完善、资金落实不到位等问题,施工质量很容易受到影响。另外,饮水安全工程的关键在水质检验,而这项工作的技术要求同样是非常高的,在实际上,当前很大一部分的农村供水工程与集水工程的水质检测设备都不够完善,同时还存在着水质检测人员较少、检测周期相对较长等现象,水质检测缺位也无法保证饮水安全。
4供水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4.1施工准备工作
充分有效的施工准备工作关系到供水工程施工效率以及施工质量,其中具体包括施工材料质量检测工作,根据施工设计标准与要求严格检测施工材料质量,明确材料的性能、规格、数量是否满足施工需要,如果存在问题,应及时进行现场协调以便能够实现顺利施工;符合质量要求的材料同时,做好施工现场布置,保障工序顺利衔接,减少因交叉施工、环境因素变化对正常施工的影响[1]。最后,对于现场施工所需的设备以及工具应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测,查看其状态与性能是否满足施工需要,并做好设备养护,减少因设备故障出现的质量问题、减少因设备故障对施工效率的影响。
4.2沟槽放线施工
沟槽放线是为了后续施工能够对现场标高、管线有准确的认识,因此,必须依照施工设计图以及供水工程施工规范展开,先放出沟槽
底部的宽灰线;再通过对土质情况的分析,精准计算放坡宽度,再放出沟槽开挖边线。施工放线是供水工程施工的重要环节,放线完成后施工单位与监理单位应根据工程施工标准与施工设计要求对中心线、沟槽底宽线、开挖边线进行复测,及时调整其中存在误差[2]。
4.3沟槽开挖施工
开挖环节耗费工时较长,是施工以及施工管理的关键点,其需要做好开挖效率以及厚度控制,如果选择机械设备开挖,应预留厚度为18cm的土层进行人工清理,以便减少对地下环境的扰动以及规避超挖问题。开挖后需要利用水准仪或经纬仪对开挖后的沟槽进行测量,保障其标高以及中心线位置准确。开挖完成后,还需要根据施工设计要求进行放坡,其需要考虑地形、地势等条件,如果地基基础不稳固,应对槽壁进行支撑处理。
4.4管道安装施工
管道安装过程中需要对所有管材进行质量检测,从外观以及性能等方面着手,避免将存在质量问题的材料应用到实际施工中。同时,施工中应对管材做好保护,避免吊装等环节导致管材出现碰撞,或利用管道的重量影响沟槽底部的平整性。具体安装时应从管道下游开始,逐步朝着承口位置安装;安装时做好中心与高程控制;同时做好管道之间的连接,对管道的密闭性以及性能检测,如果需要做防腐处理,应及时展开防腐施工;完成安装后需要对现场进行清理,管道内部、周围不能存在任何杂物,全方位做好管道封堵。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采用机械施工的方式,当地面坡度>15°时应做好安全防护,否则容易出现设备倾翻;如果纵坡坡度>18°,而安装管道为柔性管道时,应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管道下滑[3]。
5加强供水工程运行管理的建议
5.1健全供水管理机构
完善供水管理制度供水工程建设完成投入运行之后,工程设施、机电设备的管理成为工程管理的重要环节。因此,要健全管理组织,完善改进管理制度,实行民主管理。完善用水者管理协会,用水户参与供用水管理,实现自主经营,科学管理,自我维持,健康发展,保障农户持续受益。集约经营,降低成本,改善用水条件,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坚持“水权集中,统一调配,分级管理”的原则,按需分配与定量供水相结合,以面积定量,按面积配水,配水到户,按方收费。提出科学合理的种植计划,帮助镇、村和农户调整作物种植比例。本着“稳步提高,逐步到位”的原则,随着节水作物种植面积逐步扩大,适时调整水价,实现按成本收缴水费。
5.2细化各项管理制度,促进供水用水管理
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对受益区基本情况进行全面普查,对工程状况、所辖面积、用水户数、人口等基本情况进行梳理统计。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对《用水户协会章程》《用水户协会管理制度》《用水户协会会长职责》《用水户协会会员守则》等规章制度进行完善。根据运行管理工作的需要,对《供用水管理制度》《工程管理制度》《机电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考核制度》《人事分配制度》等规章制度进行完善,做到有章可循,依法依规办事。
5.3加大水质检测的力度
由于我县农村供水工程投入经费有限、相关管理人员的意识存在落后的现象,导致存在部分农村供水工程的开展没有以《村镇供水单位资质标准》作为依据或者基础,进而也就无法对水质进行合理的检测。另外,在偏远乡村,供水工程的监测设施以及设备等存在一定的问题的现象常有发生,进而导致农村地区的供水工程的水质不达标。针对这一情况,县水利局和所属镇政府应积极运用有效的措施,对供水工程的水质展开具体的检测,进而充分确保农民的用水情况。
5.4重视管理人员的培训与考核
为了了解供水管理工作的具体情况,领导层应始终保持与基层管理人员的密切联系,通过能力考核等方式了解管理人员实际情况,并根据考核结果确定管理人员培训内容,以便管理人员能够对行业目前先进的施工工艺、施工技术、管理方法、管理手段有全面的了解,从而能够自觉的将先进的工作方法引入到实际工作上,提升管理工作的合理性与先进性。此外,供水管理企业应重视管理人才储备,由于供水工程管理工作复杂、难度大、工作条件艰苦,很多人才并不愿意从事管理工作,从而导致管理队伍缺少智力支持,因此,应重视管理人才的引进,专业的管理人员对提升工程建设品质与效益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供水工程施工企业应认识到专业管理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结束语
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既是水利工程专业技术工作,又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管理工作,作为一个新成立的供水管理单位,只有不断借鉴学习水利管理单位的成熟经验,因地制宜地制定适合本单位的运行管理办法,完善运行管理制度,规范运行管理程序,才能做好工程运行管理工作,确保供用水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运行。
参考文献:
[1]高浩琦.给水工程市政管道设计[J].住宅与房地产,2019(18):101.
[2]丁丽梅.农村供水工程安全调控与自动化系统应用[J].中国农村教育,2019(17):35.
[3]王长军.市政给水排水工程施工管理关键点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08):84-85.
[4]胡宇辉.市政给水工程中节能给水技术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9(05):190.
[5]李斌,杨继富,赵翠,纪雪梅.农村供水工程主要设施运行管理要点[J].中国水利,2019(01):52-54+64.
[6]欧阳奇.给水排水工程规划设计与施工管理的思考[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10):53.
[7]李利军.试论给水工程规划的可持续发展性[J].绿色环保建材,2018(0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