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获得者给我国科学创新以及教育改革的启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摘要 (2)

一、诺贝尔奖的发展史 (2)

二、中华大地为何于若贝尔奖无缘 (2)

三、如何提高我国未来的科研水平 (3)

1. 提高原创性和元创新 (3)

2. 提高下一代的创新性思维 (4)

3. 教育体制改革和创新 (4)

四、总结 (5)

参考文献 (5)

诺贝尔奖获得者给我国科学创新以及教育

改革的启示

摘要

通过对诺贝尔奖得主的分析和西方教育思想的介绍,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教育体制进行了反省,指出创新思维培养是中国教育改革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诺贝尔奖创新思维西方教育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教育体制改革一、诺贝尔奖的发展史

诺贝尔奖是由瑞典科学家、发明家阿尔弗雷德﹒伯哈德﹒诺贝尔用自己的遗产设立的一门奖项,专门颁发给世界最有成就的人。自1901年世界第一次颁发诺贝尔奖至今已经有113年的历史了。纵观在这110多年里荣获诺贝尔奖的851人中,绝大部分为欧美科学家,发展中国家相对较少,而中华大地却只有一名文学奖,科学类奖项至今为零。获奖的 38 个国家中,以美、英、德、法为首的传统西方国家占了绝对的压倒优势。20 世纪 30 年代以前是德国人的天下,有获奖人数 32 人,英国人居第二,17 人。这从侧面反映了德国在 20 世纪初领先世界科技,而英国作为上一世纪的科技第一强国,雄风犹在。美国人从 1930年崛起(之前仅有 8 人),36 年以后年年都有人获奖,1976年竟囊括全部获奖人数,达 8 人;1984 年以来获奖人数连续 21 年独占鳌头,充分体现二次大战以后美国科技的崛起和霸主地位。

虽然至今文学类奖项已有一位中国公民以及科技类奖项的8位外籍华裔科学家,但是科技类奖项的科学家至今还没有一位是中国国籍。其原因何在?值得我们反思。我们要以诺贝尔奖为镜,从科学创新和教育改革这两个方面认真反思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我国的科技水平。

二、中华大地为何于若贝尔奖无缘

古代的中国曾出现过灿烂的文化、科学和技术,但近代科学革命却未曾在中国发生,这一现象被称为“李约瑟难题”。在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从希腊的抽象理学转变为近代机械的、物理的科学过程中,中国技术上的贡献(指南针、火药、造纸和印刷术)曾起了决定意义的作用。要了解这在中国本身为什么没有相同的作用,仍是历史上的大问题。去发现这个滞缓现象的根本性的社会上和经济上的原因,将是将来科学史家的任务。

针对这一难题,主要有三大历史根源:第一,社会根源,这也是最基本的根源。由于中国长期的体制在封建的“静态”之中,一直在有权势占支配地位的封建制度向资本占支配地位的资本主义制度转变中三次失时。第二,历史根源,这主要是在元、清两代时形成的历史迟滞现象。第三,认识根源,这是深层次上的根源,中国科学技术实在封建文化中期核心作

用的儒学环境下发展的,正是在儒学文化模式下产生了中国的科学模式,这也就导致了中国科学研究过程中缺乏理性自然观的精髓,更缺乏科学精神在于求真的价值观,从而形成了依附于封建社会结构的极端实用性科学体系,不能开拓自由的无限的思维空间,不能形成普适理论。这三种根源同时存在,并产生了协同效应。这也就最终导致了中国在近代文明时期走向衰落。

在今天,当代科学上最重要的突破莫过于美国人的相对论,德国人的量子力学和英国人的基因双螺旋结构。虽然中国的四大发明使中国在中世纪的漫长岁月里在科技方面领先于欧洲,然后遗憾的是四大发明最终却没有给自己的故乡带来近代科学和现代工业,而充分利用了四大发明的西方国家却强大起来了。

中国要想强大,必须解除思想上的禁锢。习近平主席曾在党的十八大上就创新做了精辟的阐述。他讲到创新就得要与时代同行,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引领时代潮流,与时俱进;他认为解放思想是创新的前提,思想僵化,固守教条就不能有所突破,不能有所发展;他认为创新的本体是实事求是,创新的过程就是认识深化、实践推进,把握规律与本质的过程,就是实事求是的过程。如果上至国家党政领导人,下至普通老百姓都能对创新思想进行宣传并身体力行,那么创新思想一定能家喻户晓,就一定能实现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三、如何提高我国未来的科研水平

1. 提高原创性和元创新

综观我国基础科学研究现状,虽然我国已在某些领域跨入世界先进水平行列,但总体上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原始性创新的艰巨性。所谓“厚积而薄发”,在科学研究中是没有半点儿捷径可走的。客观地说,我国在一些领域具备获得原始性创新成果的可能性,但是,获奖不是科学研究的目的,我们的目标是提升我国的基础研究水平。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需要更多脚踏实地、勇于奉献的科技工作者,扎扎实实地往前推进。

借用英国剑桥大学心理学教授巴特利的一句名言:测定智力技能的唯一最佳标准可能是检测并摒弃谬误的速度。因此,我们应以最快的速度摒弃谬误,就是要在有新的醒悟:进行创新,其核心就在于科技创新。在本质上,创新是要创造出前人未创造出的、显示上不存在的新事物的人类活动,要遍及及其复杂的思维和实践过程。创新中最基础也最重要的层次上的创新称之为元创新。

中国科学技术缺乏创新能力,很少有伟大的发现和发明,究其根源在于缺乏元创新的价值观念和求真的精神。这种求真的精神也将衍生出一系列必须的精神:其一,质疑精神。这就强调个人智力最大限度的发挥在于关于打破常规思维,像伽利略和哥白尼一样敢于挑战权威。其二,自由探讨的精神。即在研究过程中要抛弃一切世俗名利、社会不良风气的束缚,自由大胆的探索。1952年,爱因斯坦曾被邀请担任以色列总统,但被他婉言拒绝。其三,奉献精神。这强调科学技术是一种崇高的事业,是为人类谋福利的伟大事业。居里夫人淡泊名利,潜心研究,把一生都奉献给了科学事业。只有坚持求真的精神和元创新的动力,才能摆脱科学上的模仿和跟踪,才能有更多新的发现。

2. 提高下一代的创新性思维

对创新思想的宣传一定要包括对许多优秀科学家的思维方式进行介绍,这对于我们的科学发展,乃至于文化优化是大有裨益的。例如,他们看待问题的方式常常与众不同。他们认为在遇到新问题时,人脑子里的第一反应往往带有偏见性,往往会倾向于平时惯用的方法。思想者一定得放弃大脑里起源于过去经验的第一反应,从不同的角度重新审视和归纳问题。借重这种思维可以纠正中国文化中过于倚重传统和经验的惯性思维方式。

著名的艾滋病研究专家,美籍中国科学家何大卫1997 年在加尼福利亚科技大学毕业典礼上就曾经说过,如果一个人一辈子要想有所作为,就千万不要压制自己的个性,也不要总是坚持和群体一致。我国的文化强调发挥集体作用,看淡个体作用,于是常有“本秀于林而被风摧之”、“堤高于坝而被水毁之”之说。如果我们能集个体作用和集体智慧为一体,在一定的框架内提倡个人价值实现,那么我国的科研乃至于整个经济想必会更上一层楼。

优秀的科学家善于新的组合。想一想爱因斯坦的方程式,E= mc2:能量、质量和光速这些概念都不是他的发明,然而,借助于对这些概念进行新的组合,爱因斯坦提出了举世闻名的相对论。现代遗传学是基于奥地利修道士蒙德尔所发现的遗传的定律之上的。正是蒙德尔把截然不同的两门学科,数学和生物学,进行新的组合,才产生了这样一门新的科学。中国人如果想要在科研上做出成绩,交叉学科应该是一个竭尽努力的方向。优秀的科学家善于两极思维,头脑里存在多重思路。他们往往能容忍两个对立事物或两个矛盾之间的两可成分,从而打开思路,找出对应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优秀的科学家总是为机会的来临做好准备。天才不是等着机会来,而是积极主动地寻求意外的发现。斯金列在强调科学方法论的第一原则时说:当你对某事产生兴趣时,丢下手中的其他事去研究它。太多的人没有能成为发明家,因为他们必须按部就班地完成预定计划。但在我国现有的这种文化氛围里,很难想象一个科学工作者不去按部就班地完成领导规定的计划,或一个研究生不按部就班地完成导师交待下来的任务,而去追寻探究一个试验中意外出现的有趣现象。

3. 教育体制改革和创新

当然,仅仅靠宣传和了解创新思维是不够的。我们认为,非常重要的一环是要解决教育体制问题。直率的说,中国的应试教育钳制学生的思维。如果把统考看成是政府对教育的一种监管,那么这种监管必须体现出层次感,监管力度应该随着教育层次的升高而递减。对于学生来讲,学的知识越多,越得有空间和时间加以思考,融会贯通,最终形成自己的观点,不能人云亦云。对于教师来讲,大学堂应该是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地方。真理只能是越辩越明。过多的统考,只能是提倡一家之言,不利于思想创新。1984 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丁肇中曾强调说:“做科学最重要的是要自由发展”。这些年来在中国教育界有了一些令人振奋的发展,如民办私立学校的出现,高考开始各省自主出题等。如果最终能废除全国入学统考,让各个学校自主出题,发挥各校之特长;让各个教师自主教学考试,发挥各人之特长,其意义将是十分深远和重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