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Puy全膝关节置换手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髌 骨 截 骨
种类
(1)圆弧型假体 ---- 最常用 属中心轴对称型不存在旋转对位问题 (2)解剖型假体 安装位置要准确 应与股骨髁滑槽形状相对合 安装不慎 A. 加重聚乙烯磨损 B. 髌股关节运动轨迹异常
解剖型髌骨假体有较大的接触面积, 但需精确的旋转对线与轴向对线
与术后并发症相关因素 1. 适应证 2. 假体选择 3. 手术技术 ---- 最重要 股骨、胫骨截骨 ---- 有精确度很高的器械和技术 髌骨截骨 ---- 凭医生的经验和手感 髌骨假体安装并不困难 关键在于 ---- 术后髌股关节活动轨迹是否恢复正常
胫骨对线
膝关节极度屈曲,胫骨向
前脱位、固定。踝钳固定 到踝关节近端,胫骨截骨 模块升至胫骨平台平面。
方法1:用斜面截骨 模块
方法2:对线导杆下 部前移5mm产生约10 额外斜坡
下部组合垂直于 (1) 内外踝连线中点偏内 侧约3mm (2) 胫骨前嵴 胫骨平台中心与距骨中心 的连线构成机械轴线 距骨中心在内外踝连线中 点偏内侧
胫骨平台假体安置在 30 内翻位 ---- 模拟正常膝关节解剖 基本不用 ---- 因剪力易致假体松动
股骨定位器固定 到股骨髓内杆上
最初的旋转对线
方法(1)标定杆以股骨髁间 沟为中心,放置在轻度外旋 位,显露内髁的大部分 方法(2)标定杆外旋至垂直 于屈膝900时的胫骨机械轴
将定位器轻轻敲 击到髁部最明显 处(通常在内侧)
股四头肌V-Y成形术 胫骨结节截骨术
屈曲受限的膝关节 某些翻修病例




进入髓腔
PCL起点前7-10mm 股骨髁间沟中线上, 可稍偏外。 5-7cm深
钻头前进时,触摸股骨干远侧 保持方向正确,避免撞击皮质

缓慢、无阻碍地插入髓腔中央, 直至峡部 注意 ----降低髓内压
1. 骨髓从髓内杆凹槽流出 2. 髓内杆本身不折弯
屈膝位,将股骨试件固定到股骨髁表面。 注意:股骨试件平行于股骨远侧截骨面, 两边对等前进,保留其精确准备的轮廓。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试件出现向后滑动倾向最常见的原因: (1)前部截骨时上部斜面或前侧截骨不足 (2)后髁截骨不足 处理:将前后及斜面截骨模块重新放置在远侧面,不
足的截骨适当重截。
股骨髁有五个截骨面:远端、前、后和两斜面
质齐平,常规从后髁
截骨8mm,与假体后 髁厚度相符。
后参照导板
从后髁截骨8mm,
适合于假体后髁厚度
当股骨测量导板在二种型号之间时
必须决定使用大一号或小一号假体
型号大小决定截骨多少
如刻度为3.5,要选择 小一号的假体,将导板设 定3号,使用3号前后截骨 模块,导板使用前侧皮质 作为依据,前侧截骨保持 不变,后髁截骨较多。
股骨髁截骨、假体安装比胫骨、髌骨复杂 严格按照所选器械的操作步骤 仔细检查每一个截骨面的平整性 任何一个截骨面有问题 ---- 采用定位器械 五个截骨面全部重新截骨 假体重新安装
各种股骨髁远端截骨错误 引起假体无法与骨组织紧密贴合
试件复位
膝关节完全伸直,检查内外侧稳定性、前后及内 外侧所有平面的对线。 有不稳定存在时,调换更厚的胫骨垫再复位
股骨髓内杆
根据术前X片提示, 设定合适的外翻角。 与健侧相同
亚洲人推荐70
股骨定位器
多数假体
胫骨近端截骨线与下肢力线垂直 ---- 术后膝外翻角 完全由股骨髁远端截骨面决定 要求:膝外翻 50 ~ 70 ,误差 < 20
少数假体(如PCA型)
(正常胫骨平台与下肢力线常有 30 ~50 内翻)
注意保护后叉韧带及侧副韧带
胫骨平台截骨
胫骨假体定位系统
髓外定位系统----最常用
优点
1. 胫骨结节、胫骨嵴和踝关节
---- 术中容易触及的解剖标志 2. 简单易行、并发症少
髓内定位系统
优点
1. 组件简单,操作方便 2. 定位过程不受踝关节异常情况干扰 ---- 准确性和重复性优于髓外定位系统 缺点 1. 增加术中出血、破坏髓腔结构、造成脂肪栓塞 2. 胫骨干向前弓形突起 ---- 影响定位系统放置
正常解剖
髌骨假体的位 置偏于内侧
髌骨假体应向内侧安装,使其接近正常 髌骨内侧突起,而不是安装在骨床中央
如果有上下偏置余地
髌骨截骨面左右横径 > 上下纵径 假体选择以上下纵径为依据 一般不会出现上下偏置问题 如果出现上下移动范围 处理:向下偏置 假体可获得更多的骨组织支持
髌骨截骨导板
注意:
欲从对侧髁部截骨10mm
以上,视情况需要,以
骨水泥、骨移植或垫片 修补加强缺损。
正常胫骨关节面有 50~100 后倾角 胫骨平台假体种类: 1. 本身不带后倾角----最常用 要求:胫骨近端截骨面后倾 50~100 注意:大于 100 易损伤后叉韧带
2.本身带后倾角
要求:胫骨近端截骨面垂直胫骨纵轴
股骨测量导板
将股骨测量导板放在股骨髁远 端中央,与截骨面齐平,笔针
笔针置于前部皮质刚好近关节 面处锁定。股骨实际型号依笔
可在导板内自由移动。
针臂垂直轴来确定。
旋转对线
测量导板顶住后髁放置,可确 定旋转对线。 如有髁部缺损,可旋转导板, 放置在与胫骨机械轴垂直线上。
注意:需先准备胫骨。此时,股 骨前后截骨将根据髁部与已准备 好的胫骨截骨面的相互关系。
髌骨假体厚度 应等于或小于切除髌骨的厚度
残留骨组织过
残留骨过多,假
髌骨假体平
少,容易出现
应力性骨折
体无法与骨床完
全贴合
面与髌骨前
皮质不平行
选择能最充分覆盖 关节面又没有超出 的模板,将手柄固 定于翻转髌骨的内
侧。
若外侧有髌骨缺损 ,选择小一号的模 板,但位置稍靠内 侧。
如果有内外偏置余地 如果假体小于截骨面 ---- 圆弧型假体偏内安置 (1)接近正常髌骨中央嵴偏内的解 剖结构 (2)髌骨外侧支持带相对松弛 不必切除髌骨外侧超出假体边缘的多余 骨质 ---- 避免减少残余骨质强度
错误对线
正确对线
2,良好的软组织平衡
通过软组织松解获得软组织在伸屈状态的平衡 纠正膝关节屈曲挛缩畸形 内.外翻畸形要分别松解内.外侧的限制因素 假体植入后的内外侧张力保持一致,不能出现 过度紧张和松弛现象
3,相等的伸屈位间隙
通过测试和必要时调整切骨获得伸 直位和屈曲位相等的关节间隙和稳 定
4,正确的髌骨轨迹
胫骨假体随之适当外旋。
多数情况下 胫骨与机械轴线垂直截骨, 股骨假体放在大约30外旋, 使屈膝间隙对称。相应地,
选择后外侧及前内侧孔,
外侧截骨8mm,内侧截骨 10~11mm。截骨模块如此 放置产生30外旋截骨。
少数情况下 为使屈膝间隙对称,外旋需大于30。 屈膝900 ,用板状撑开器使侧副韧带紧张 安装胫骨髓外对线定位器,将上部
将髌骨截骨导
板上叉爪调至
标定的保留髌 骨厚度。
膝关节伸直位,
髌骨截骨导板上
叉爪插入、靠紧
髌前皮质;齿钳 在关节面上下边。
截骨方向参照面
1. 髌骨前方皮质
2. 髌骨关节切线面 ---- 既能切除髌骨所有关节面
又能最小程度地牺牲骨组织
两个参照面相互平行
手术时髌骨处于翻转状态
---- 无法直接观察髌前皮质实际走向
优点:增加关节侧副韧带稳定性
缺点:影响膝关节屈伸范围 ---- 特别是伸膝受限 选择衬垫标准: 1. 伸膝、屈膝稳定性最大
2. 膝关节完全伸直
膝关节完全伸直位, 以股骨试件为参照, 用对线手柄旋转胫骨 试件调整旋转对线。
在胫骨前侧皮质 用电刀标出位置, 提供假体安装时 参考。 ---- 通常前缘标记
胫骨截骨
固定胫骨截骨模块
极度屈膝,将胫骨 近端拉向前方
保护后叉韧带
可进行槽内截骨或 表面截骨
用宽骨凿插入胫骨近端截骨面
向上撬拨并用有齿钳夹住截骨块
向内或向外旋转牵拉 紧贴骨块后缘,切断附着的软组织 完整切除胫骨近端骨块
平台外侧截骨困难
原因:1.锯片较短; 2.平台较大; 3.模块阻挡 处理:卸掉模块 根据对内侧平台截骨面的手感,直接 截骨
髌骨测量卡尺
清理髌骨周围 的骨赘和滑膜 --- 防止术后嵌 入髌股关节 将测量卡尺置
于前侧皮质
--- 十分重要
最大矢状径在内嵴 髌骨置换条件 ---- 厚度至少21mm 髌骨最少保留厚度 12mm
依模板显示,合适的截骨量记录如下 髌骨大小 32mm 35mm 38mm 41mm 截骨量 8.0mm 8.5mm 9.0mm 11.5mm
注意水平密贴
股骨远端截骨模块
推荐: 1.5号~5号,远端截骨 9mm
6号,远端截骨 10mm
将标定杆及截骨模块钉在股骨髁上
股骨远端截骨
取出髓内杆和定位器 截骨模块上标明 -2mm,0,+2mm
每个孔额外提供标定杆上指示的截骨量
模块截骨方式
1. 槽内截骨
2. 表面截骨
注意:截骨刻度要增加4mm
截骨前后经常触摸髌骨 ---- 感知髌骨厚度、髌前皮质大致走向 引导截骨方向
截骨和钻孔
截骨,保持锯片与截骨面齐平
用测量规从各方向检查髌骨厚度,所 有厚度应该相等。
用锯或骨锉处理不对称处。
槽内截骨
手柄固定在髌骨
内侧,模板上有
三个钻孔。一个
在外侧,两个在 内侧,钻头钻孔
安装股骨试件
全膝关节置换手术学
内容提要
1,基本要求 2,手术入路 3,手术操作
基 本 要 求
1,精确的假体对线 2,良好的软组织平衡 3,相等的伸屈位间隙 4,正确的髌骨轨迹 5,合适的假体型号 6,可靠的骨水泥固定
1,精确的假体对线
准确的使用器械进行对线和切骨 适当外翻位进行股骨远端切骨 与胫骨长轴垂直在胫骨近端切骨 建立正确的下肢力线和关节线
正常胫骨平台与下肢力线呈 30 ~ 50 内翻 胫骨平台截骨方式 1. 截骨面与胫骨纵轴垂直---- 最常用
外侧平台截骨量 > 内侧
2.截骨面与胫骨关节面平行 外侧平台截骨量 = 内侧
可选择00、30、50截
骨模块
---- 30最常用
因为胫骨平台内 外横断面常与垂 直方向成30,计 划垂直于解剖轴 的截骨,总是在 外侧平台截骨较 多。
旋转对线
---- 决定假体旋转程度和屈膝间隙形状 截骨前预先进行内翻和外翻松解
如果截骨后进行内翻和外翻松解 屈膝间隙不再是矩形
当侧副韧带张力均等时,将 定位器外旋 30 ,股骨后髁内 侧截骨较多,得到矩形的屈 膝间隙。 1. 优化髌骨轨道; 2. 减少对紧张的屈膝间
隙内侧进行松解;
3. 股骨髁假体外旋位安装,
股骨髁后方过多切除,假体前移,屈膝位侧副韧带股 骨髁起点与平台距离相对缩短,伸膝位关节稳定,屈 膝位则松弛。
加厚胫骨平台假体,可改善屈膝稳定性,但伸膝受限。
股骨髁前方切除过多,假体后移,屈膝位侧副韧带股骨髁 起点与胫骨平台距离相对延长,屈膝位关节稳定,伸膝位 则松弛。
加厚胫骨平台假体,可改善伸膝稳定性,但屈膝受限。
如刻度为3.5,要选择大一 号的假体,将导板设定4号, 使用4号前后截骨模块,导 板使用前侧皮质作为依据, 前侧截骨保持不变,后髁 截骨较少。
选择相应的股骨截骨模块
槽内截骨
表面截骨
股骨前髁切割平面不正确,锯片切入股骨皮质,造成 切迹状损伤,术后假体上方易发生骨折
前斜面截骨使用后槽 后斜面截骨使用前槽
准确定位股骨及胫骨假体 精确修整髌骨表面 必要时松解髌骨支持带
5,合适的假体型号
股骨假体 偏小--屈膝松动 股骨皮质产生凹痕 偏大--屈膝过紧 加大股四头肌移动范围 胫骨假体 应获得最适合的覆盖率
6,可靠的骨水泥固定
髓腔冲洗 避免骨水泥过厚或不均
手 术 入 路
膝关节前正中入路
Insall倡导 髌骨上极5-10cm 胫骨结节内侧缘 长约15-20cm
截骨平台标记线
与胫骨结节内1/3 及外侧髁间隆起
内侧成一条直线。
胫骨笔针
笔针确定截骨的精确水平 槽内截骨 选择有槽端 表面截骨 选择无槽端
以损害较重侧平台 为基准,选择0, 可避免过多截除对 侧。 ----最常用
以损害较少侧平台为基 准,建议截骨8mm或10 mm。将胫骨笔针调至较 正常侧髁部中央。
截骨平台升至导针孔水平并平行于
平台安放 如需更多的外旋,将内侧孔向前再定位。 外侧髁发育不全的外翻畸形,外侧孔靠 后重新定位。
股骨假体大小选择
用前参照导板或后参照导板 ---- 选定股骨型号 锯齿状边缘显示股骨假体内外侧大小
前参照导板
----最常用
当股骨测量导板正对
应某型号时,假体前
翼恰好与股骨前侧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