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龋病(Dental Caries)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患龋情况也不尽相同。 2005年12岁组龋均仍处于很低水平。与1983年和1995 年相比,患龋情况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 1983年:0.67 1995年:0.88 2005年:0.50
全球龋病流行趋势和特征
5 发达国家 世界各国 发展中国家
4
3
2
1
0 1980 1981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认为釉质中蛋白溶解,产生具有螯合剂作用的产物,与钙离
子螯合,形成可溶性的钙螯合物,导致牙脱矿。在中性和碱性环 境中也可发生
不足: 釉质中有机物很少1%,不足以引起牙的破坏
4、“ 三联因素”学说(three primary factors throry)
60年代初,keys等提出细菌、食物、宿主三个主要因素
龋破坏的早期现象,釉质龋脱矿的四种方式:
表层脱矿 表层下脱矿:一般龋多为此现象
深层脱矿重于表层:老年性龋
釉牙本质界处脱矿:在釉板下方脱矿
2、窝沟龋
镜下特点:
窝沟侧壁
窝沟底部 融合成三角形 进展快、程度严重
整个龋的进展过程都存在脱矿和再矿化
pH Ca2+、P3-达到一定浓度,晶体形成稳定。
pH 晶体溶解。 pH 可见比正常大的晶体,此为再矿化现象。 FOH-形成氟磷灰石,结构更稳定。
牙本质龋成洞时各层的病理变化;
牙骨质龋的病理变化。
熟悉:窝沟龋及釉质龋发展的特点。
了解:慢性龋、急性龋及静止性龋。
•概念:是牙硬组织感染性疾病,在细菌为主的多
因素作用下,牙无机物脱矿、有机物分解,导致
牙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 •口腔医学中最常见、最重要的疾病,人类三大疾 病之一。
殷虚甲骨文(3000年前)
年份 1983 1995 2005 龋均 dmft 城市 4.78 4.32 3.10 农村 2.63 4.80 3.90 患龋率 % 城市 79.6 75.7 62.0 农村 58.5 78.3 70.2
三次全国调查城乡恒牙患龋状况
年份 1983 1995 2005
龋均 DMFT 城市 1.04 1.10 0.50 农村 0.65 0.89 0.50
龋 均
6.4/8.3 8.1/2.4 7.0 6.7 4.7 5.0 6.0
1987/1988 1990 1995 1995 1993 1989
加拿大 1994/1995
澳大利亚 丹麦 1993 1995
1.9
1.1 1.2
菲律宾
拉脱维亚 尼加拉瓜
1992
1993 1988
6.1
5.7 5.9
(WHO 2000)
发达国家与龋均排前10位国家12岁组龋均
国 家 调查年份 龋 均
美国 英国 法国 德国 日本 意大利 西班牙 1991 1993 1998 1993/1994 1993 1995 1998 1.4 1.4 1.9 2.6 3.6 2.2 1.2
国 家 调查年份
洪都拉斯 危地马拉 秘鲁 智利 玻利维亚 黎巴嫩 伯利兹 1987
(二)、牙本质龋
来源:釉质龋、牙骨质龋
特点:进展快 方向:潜行,向深部
形态:三角形
牙本质龋成洞时有四层变化
1. 2. 3. 4. 透明层: 脱矿层: 细菌侵入层: 坏死崩解层: 又称硬化层,为牙本质龋病变最深层的改变。 位于透明层病变的表面 位于脱矿层的表面。 牙本质龋损的最表层,也是龋洞底部的表层
好发部位:咬合面点隙窝沟、邻面接触点下方、
唇颊面的近龈缘牙颈部及磨牙颊侧点隙。
龋病初期
脱矿
黄色
色素 釉质白垩色 沉着 褐色 棕褐色 硬组织 缺损 龋洞
颌骨骨髓炎
根尖周病
牙髓病
第一节 病因和发病机制
细菌
食物
Caries
牙本身 结构
环境
时间
1、化学细菌学说(酸原学说 )( chemico-parasitic theory ) Miller:1889 年首次提出,1905年进行了进一 步补充。 无机物溶解 分解 口腔微生物 分泌 碳水化合物 产酸 有机质破坏 酶 第一次提出致龋三要素: 细菌 局限性: 碳水化合物 牙 龋洞
亚太地区五国12岁龋均变化趋势
6
5
菲律宾 日本 马来西亚 澳大利亚 中国
4
3
2
1
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三次全国调查城乡乳牙患龋状况
未指出致龋的特异菌群
未阐明微生物在牙面的存在方式
2、蛋白溶解学说 (proteolytic theory)
Gottlieb等(1947)学者提出 认为有机物破坏在先,牙硬组织脱矿在后 既有机物多的部位(釉板、釉丛)先破坏,然后产酸菌产酸 溶解无机物形成龋洞 。
Leabharlann Baidu
局限性在于: 它强调有机物分解在前,然后才是无机物分解。
菌斑(bacterial plaque)
1.
2. 3. 4.
是细菌在口腔存在的方式,薄的生物膜。
未矿化的细菌性沉积物
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无机离子 是细菌生长的微生态环境
5.
6.
是龋病牙周病的重要致病源
附在牙或牙龈表面 由细菌、唾液糖蛋白、细胞外多糖构成的菌斑基质。
菌斑的构成:
菌斑的组织学结构:
基底层--无结构的唾液糖蛋白即唾液薄膜;
患龋率 % 城市 40.5 48.3 29.2 农村 29.7 40.8 28.5
三次全国调查乳恒牙患龋率比较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983年 1995年 2005年 32.1 45.8 乳牙 恒牙 76.5 66
72
28
三次全国调查乳恒牙龋均比较
4.5 4 3.5 3 2.5 2 1.5 1 0.5 0 1983年 1995年 0.67 0.88 0.5 2005年 乳牙 恒牙 3.96 3.5 4.48
早期釉质龋磨片用光镜、偏光镜及显微射线观 察,可分四层:
透明层 :50% 暗层 : 85-90 % 病变体部:所有病损中
表层 :
90 %
表层
透明层
暗层
透明层、暗层、病损体部、表层的形成机制
1、最早的表现为釉质表面下方出现透明层。 2、透明层区域扩大,其中心出现暗层,即有再矿化现象。 3、随着病变区的扩大,更多矿物盐丢失,暗层中央出现病 损体部,可见明显的生长线、釉柱横纹,表面出现白垩色 4、病损体部由于外源性色素沉着而着色、棕色斑块。 5、当龋达到釉牙本质界即向侧方扩展,釉质出现广泛性损害。 6、表层崩解、龋洞形成。
牙髓反应
• • •
修复性牙本质形成 炎症 炎症的扩散途径
(三 ) 、 牙骨质龋
条件:牙骨质暴露
人群:老年人群
特点:多发于牙颈部、进展快、累及牙本质 发生:菌斑下、沿层板及穿通纤维进展
第九章 龋病(Dental Caries)
学习要求:
1. 龋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
掌握:菌斑的形成过程、结构及和龋病的发生关系。 熟悉:龋病是由细菌、食物和宿主三个主要因素相互
作用产生的;变形链球菌与龋的关系。
了解:酸原学说、蛋白溶解学说及蛋白溶解-螯合学说。
2、龋病的组织病理学
掌握:釉质龋肉眼所见; 釉质龋的病理变化;
中性 pH
再矿化
龋病
2).食物因素 主要是含糖的精致的碳水化合物。即食物的化学 组成和物理性状 精致的碳水化合物 患龋率
粗糙或纤维性食物
粘稠性食物 3).宿主因素 牙的结构 表面形态 口腔唾液环境 机体免疫功能和敏感性 遗传因素
自洁作用
粘附牙面
龋病
龋病
龋病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故时间是形成龋的必要条件。 20世纪70年代四联因素学说产生: 即细菌 食物 宿主 时间共同决定龋病形成。目前广
第二节 龋病的组织病理变化
(一)、 釉质龋(enamel caries)
1 、平滑面龋(smooth surface caries)
部位:常发生在邻面接触点下方,颊舌面 近龈缘牙颈部。
肉眼:白垩色、灰白色或褐色,暗灰色, 如墨浸状。表面粗糙
2. 光镜所见: 病变大多为三角形, 底部向釉质表面, 顶部向釉牙本质界。
泛接受。
B F H B:bacteria F:food H:host T:time
T
caries
龋病分类
依据病变进展速度:急、慢性及静止龋
依据病损程度:
依据受累组织: 依 据 部 位:
浅、中、深龋
釉质龋、牙本质龋、 牙骨质龋 平滑面龋、沟窝龋、邻面龋 颈部龋、根龋 原发性龋 、继发性龋
依据龋病病因:
实验证明: 未脱矿牙本质+蛋白水解酶≠胶原破坏; 先加酸脱矿,可见胶原破坏 无菌动物+蛋白溶解细菌≠龋, 无菌动物+产酸菌=龋
3、蛋白溶解-螯合学说 (proteolysis-cheletion theory ) Schatz等:1955

螯合是络合物的一种特殊形式。金属离子通过配位键与螯合
剂结合,形成环状结构的稳定络合物,即螯合物。不受PH影响。

英国发现的新石器时代(公元前2500-3500)
患龋率:龋病存在或流行的频率
龋均:每个患者所患龋齿的均数
时间分布
* * * 发达国家60年代是高峰,70年代起逐渐下降。 一些发展中国家近20年来龋病呈上升趋势。
我国第三次口腔健康调查显示乳恒牙龋病呈下降趋势。
国内分布(Domestic Distribution)
中间层--致密的微生物层和菌斑 表 层--为松散的各种细菌、残渣、和脱落的上皮等
菌斑的形成过程
唾液薄膜的形成:20分钟形成,1-2小时稳定
细菌的粘附和聚集:链球菌95%
菌斑的成熟:7-14天厌氧丝状菌,后期:球、杆、丝、螺旋体菌
菌斑致龋的原理
分解糖 细菌 产酸 代 谢 脱矿 再矿化
pH 5.5以下 脱矿 唾液 缓冲
相互作用,为龋的病因学现代理论的基本要素。流行半个世
纪。 致龋菌 敏感牙 蔗糖
Caries
1).细菌和菌斑: Orland 20 50 分离 证实
{
无菌条件下牙不患龋
细菌可使离体牙产生龋样病变
变形链球菌 龋病 产酸能力 耐酸能力
Keyes
细菌
粘附能力 糖类食物 代谢能力
致龋
致龋菌: 链球菌属( 变形链球菌 ) 乳杆菌属(干硌乳杆菌 嗜酸乳杆菌 )(牙本质龋) 放线菌属(粘性放线菌 内氏放线菌) (根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