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国人口政策演变历史概述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人口政策演变历史概述
人口政策,从其狭义的角度看,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从社会的、经济的、政治的、资源的、生态环境的综合战略利益出发,同时考虑到大多数群众的接受程度,对其人口的生育行为所采取的政府态度。
这种态度,或者鼓励生育,以促进人口增长,或者限制生育,以减缓人口增长。
在限制生育中,政府还要规定具体的限制要求,这种要求,往往与我们所追求的人口总量目标相联系。
回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生育政策的演变历史,大体上可划分为3大阶段为鼓励生育阶段、生育政策酝酿转变(含反复)阶段和推行限制生育政策阶段。
一、阶段时期
㈠、鼓励生育政策阶段:1949-1953,鼓励生育政策
㈡、政策转变酝酿阶段:1954~1959年:政策转变酝酿,上层思想反复。
㈢、实施限制生育政策阶段:
1960~1970年:实施限制生育政策,但没有全面开展。
1971~1979年:全面推行“晚、稀、少”政策(相当于“二胎化”)。
1980~1984年:生育政策紧缩,全面推行“一胎化”政策。
1984~1991年:在农村实行“一孩半”政策,但在城市继续实行“一胎化”
政策。
1991年至今:现行计划生育政策的稳定。
揭示生育政策演变的历程,是为了运用科学历史主义的方法进行梳理和评价过去,以史为鉴,实事求是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免蹈覆辙,指导未来。
一句话,就是为未来中国生育政策的继续完善与发展服务。
1、“晚、稀、少”政策创造了生育率下降奇迹的第一个十年。
从1970年到1979年的整个70年代,全国城乡推行的“晚、稀、少”政策,允许有计划地生育子女数是最多两个。
1971年,国务院批转了卫生部、商业部、燃化部《关于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报告》,指出在第四个五年计划期间,一般城市人口增长率要降到千分之十以下,农村要降到千分之十五以下。
1973年12月,全国第一次计划生育汇报会上,提出计划生育要实行“晚、稀、少”。
“晚”是指男25周岁、女23周岁才结婚;“稀”指两胎要间隔4年左右;“少”是指只生两个孩子。
此后在各地的宣传中出现了“一个不少、两个正好、三个多了”的口号。
可以说,七十年代的计划生育相当于“二胎化”。
由于其“从紧”,紧的合情,“从严”,严的有理有度,所以经过宣传教育与热忱服务,易受到大多数群众的普遍理解与拥护。
加之,适宜的奖罚措施,使“早、密、多”传统落后的生育模式,时过不久便初步形成了“晚、稀、少”式的生育控制模式,最终跻身到世界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
2、紧缩政策导致生育率大幅反弹与完善政策抑制反弹的第二个十年。
1981~1982年,全国总和生育率回升为2.63和2.86,第一、二孩出生间隔超常地缩短为2.2年,出生率回升为20.91‰和22.61‰,1980年至1984年初推行
的紧缩政策,不仅导致了生育水平急剧回升,而且还使第三次人口出生高峰提前一年多于1986年到来。
可见,80年代是紧缩政策酿成欲速则不达之果,是导致人口控制能力大幅滑坡,与完善政策尽最大努力抑制滑坡的十年。
(背景原因:1980年9月召开的五届人大第三次会议上确立了20世纪末将中国人口控制在12亿以内的奋斗目标,而这样的奋斗目标又是同人均1000美元的追求相联系的。
1980年9月, 《中共中央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发表, 由此定下了中国人口政策的基调:“一胎化”,表面上是“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但在计生实践中,“提倡”往往变成了强制。
3、稳定完善的生育政策继续抑制生育率反弹与出现转机的第三个十年。
1991年5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根据实际生育控制能力与政策间的差距,实事求是地做出了《关于加强计划生育工作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的决定》。
切合实际地将1991~2000年人口计划控制目标,定在年均自然增长率为12.50‰以内,即总人口2000年末控制在13亿以内。
1990年人口普查结果显示:要完成这一人口计划,非得尽最大努力不可,否则,该计划仍会落空。
90年代末期,全国生育水平已低于更替水平,自然增长率已降低到10‰以下。
可以说:90年代是在耗用10多年时间下大力气抑制生育率反弹后,控制能力才逐步回归到久违了的1980年生育水平,然后,继续有所下降,最终呈现转机的十年。
二、我国现阶段的人口政策:(我国可以实行“三步走”的人口发展战略)
第一步,把高生育率降低到更替水平以下,实现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转变,这一步已在1992年完成。
第二步,稳定低生育水平至人口零增长,同时注重人口素质提高和结构调整,预计这一步可在2030年前后实现。
第三步,零增长以后由于人口的惯性作用,总体人口将呈一定程度的减少趋势,届时再依据经济社会发展以及资源环境状况,作出理想适度人口的抉择。
这里所说的“理想适度人口”是全方位的,不仅人口的数量是适当的,而且质量是较高的,年龄、性别等的结构是合理的,同资源、环境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是相适应的。
三、评价中国人口政策:
㈠、取得的成绩: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实施计划生育,在人口数量控制方面取得了明显实效,遏制了人口快速增长的势头。
从l972年以来,由于开展计划生育,我国至少减少出生4亿人,我国每增加l亿人所需要的时间也因此延长了2.5—3年。
生育率的快速下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和资源的矛盾,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如果没有实施计划生育,每年的新增人口多出l500万人口,我国城市缺水必然更趋严重,整个环境资源会遭受更严重破坏,下一代人的生存条件必然进一步恶化。
㈡、存在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人口低增长率和高增长量长期并存,人口过多仍是我国长期面临的首要
问题。
我国低生育水平并不稳定。
由于人口增长的惯性作用,未来十几年,我国人口仍以每年净增1000万左右的速度增加,人口总量仍将保持强劲的增长趋势。
第二,现行人口政策对生育子女数量的规定,在中国传统生男生育文化的影响下,导致了新生人口性别比居高不下。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攀升。
“五普”数据表明,0~9岁男性比女性人口多1277万,约占同龄男性人口的15%。
从2005年开始,1985年以后出生的青年人群中将出现婚姻挤压现象。
到2020年左右,20~29岁婚育旺盛期的男性青年比女性多约3000万人。
这直接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影响人民群众小康生活的质量。
第三,现行人口政策的推行加速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但由于对过早到来的老龄化社会准备不足,从而使整个社会的养老保险问题变得复杂起来。
由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严格实行,生育率在较短的时间内迅猛下降,加速了人口老龄化的进程。
在“五普”的时候就表明,我国65岁以上人口达到8811万人,占总人口的6·97%,特别的,我国是在未富先老的情况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 “未富先老”是我国人口结构转换过程中所出现的独特问题,也是我国人口老龄化方面真正问题之所在。
这意味着,中国必须以比发达国家弱少得多的人均社会财富和长度短得多的时间来应对人类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这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带来了严峻挑战。
㈢、在对我国生育水平分析研究基础上,我们设计了四种能描述生育政策变化时间、生育水平及死亡水平的人口发展情景分析方案:
方案一:2050年以后调整计划生育政策,此前保持现行政策不变,1998—2050年妇女总和生育率为1.83,死亡为正常假设,这是一个长期人口快速下降方案;
方案二:2010年以前保持现状,2011年调整计划生育政策,1998—2010年妇女总和生育率为1.83,2011年以后妇女总和生育率为2.0,死亡为正常假设,这是一个人口慢速逐渐减少方案;
方案三:考虑到漏报可能非常严重,假设1992—2010年妇女总和生育率为2.00,2011年以后妇女总和生育率为2.1,死亡为正常假设,这是一个人口趋于稳定规模方案;
方案四:假设2050年男女期望寿命分别为85.5岁和90.3岁;生育假设按上述三种方案不变。
通过计算机仿真测算,可以看出:未来人口发展的主要趋势是:下世纪20年代后期我国将进入人口总数、劳动力总数和老年人口总数三大高峰。
从方案1—3来看,未来我国人口总数是一条单峰曲线,人口总数峰值在14.6—16.1亿(下世纪30或40 年代),无论那种人口发展方案2000年和2010年我国人口总数都不会突破13亿和14亿,即使按漏报最严重的方案3来看,2000年和2010年人口数也就分别为12.87亿和13.94 亿,完成中长期人口规划目标是完全可能的。
按照方案四,即生育仍为上述三种生育方案但期望寿命延长了10岁,无论那种情景,在2050年以前我国人口总数将不会进入零增长或负增长,2050年时人口总数将在15—17亿之间。
60岁以上人口数在5 亿以上,而方案1—3,60岁以上人口数不足4亿。
㈣、我的观点:
即紧缩生育政策不等于人口控制效果好,适当松动生育政策不等于放松人口控制或人口控制效果坏。
从历史的经验与教训中可以看出,问题的关键不在于紧缩或松动,而在这种紧缩或松动了的生育政策是否更符合我国国情,是否更贴近于民情,是否落在国情与民情都能接受的妥协坐标点上。
以此同时,俄罗斯正在鼓励人口增长,新西兰也在鼓励人口增加,澳大利亚、加拿大都如此。
为什么我们不借着这次经济危机的机会,将中国人口移民或者短期移民过去呢?国家可以在上述国家开辟农场,雇佣国内的劳动力,这样不但可以增加中国安全的粮食来源,还能缓解就业的困难;同时可以在这些国家建立一些配套的服务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