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旅游地生命周期与空间竞争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旅游地生命期与空间竞争
[1]目的要求:
1.了解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基本理论;
2.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应用;
3.旅游地空间竞争的理论;名山旅游地与喀斯特旅游地空间竞争特点;[2]重点、难点: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应用。
[3]教学方法:理论辨析法
[4]思考题:
1.简述巴特勒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并谈谈你对此理论的看法。
2.试述旅游空间竞争理论的模型。
3.举例分析某旅游地空间竞争特点。
4.名山旅游地空间竞争特点
第一节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一、巴特勒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巴特勒根据周期的概念提出旅游地演化经过六个阶段:
1.探查阶段:旅游地发展的初始阶段;特点是旅游地只有零星的游客,没有特别的设施,其自然和和社会经济环境未因旅游地的产生而发上变化.
2.参与阶段:随着旅游者人数的增多,旅游逐渐变得有规律,本地的居民开始为旅游者提供一些基本旅游设施.旅游季节逐渐形成.有组织的旅游开始出现.
3.发展阶段:在大量的广告和旅游者的宣传下,形成了成熟的旅游市场,外来投资增多,旅游设施完善,旅游收入剧增.
4.巩固阶段:游客增长率将下降但游客量将继续增加并超过居民数量.旅游地服务功能完善,部分常住居民因没有参与旅游业和对旅游者的到来对生产生活带来的不便而不满.
5.停滞阶段:游客量达到最大,旅游环境容量趋于饱和,环境和社会问题出现,旅游形象出现危机,接待设施过剩.
6.衰落或复苏阶段:旅游市场衰落,竞争力下降,旅游设施逐渐被其他设施代替,更多的旅游设施对游客的吸引力下降而消失,旅游地逐渐失去旅游功能.
二、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评述
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
作为旅游地的解释模型;
指导市场营销和规划;
作为预测工具。
第二节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应用
一、具有广域旅游资源的国际市场
具有广域旅游市场的国际旅游地以北京颐和园为例。安徽黄山为例。可以没有探索阶段和参与阶段直接发展阶段,现颐和园、或者前两个阶段时间较短,但是成熟稳定阶段维持时间长。
二、具有区域旅游资源市场的国家级旅游地
由于面临的旅游地空间竞争,又连续的巴特勒生命各个阶段,稳定发展阶段短,导致较快进入停滞和衰退阶段,如肇庆七星岩—鼎湖山风景名胜区。原因:
1.喀斯特洞穴旅游资源是一种遍在性旅游资源存在着较大的旅游资源竞争压力。
2.共性大、独特性小,重游率低。
二、具有区域旅游市场的国家级旅游地
以广东肇庆七星岩为例。
三、喀斯特洞穴旅游地
喀斯特旅游地生命周的独特性:没有坦察和参与阶段,直接进入发展阶段。孤立的洞穴巩固阶段和停止阶段都很短,很快进入衰落阶段衰落代一定程度后会在某一个旅游水平上维持发展。
特点是:1.遍在型旅游资源;
2.共性大独特性小、重游率低;
第三节旅游地空间竞争
一、旅游地空间竞争的理论解释
由于多个旅游地在同一个地域内出现,他们各自的旅游吸引力往往会出现此消彼长或共同增长的动态变化和旅游地市场结构的在组织的现象。
理论模型:Tij=GPiAj/Dbij
Tij为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旅游次数的量度;__
G、b为经验参数;
Pi 为客源地的人口规模、财富或旅行倾向的量度;
Aj 为目的地吸引力或容量的某种量度;
Dbij 为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之间的距离;
某一旅游地与其附近的旅游地之间的空间相互作用可以概括为两种:一种是补充关系,另一种是替代关系。在同一等级旅游地之间,这种作用是相互的,在不同等级的旅游地之间,其作用是单向的,表现为上一等级作用于下一等级。
一、名山旅游地的空间竞争
二、喀斯特石林的空间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