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的教学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的教学案例分析

数学教学不论采用何种教学方式,都就是不断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展开的,“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问题设计的优劣就是影响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教学中教师通过适时恰当地提出问题,给学生提问的示范,可使学生领悟发现与提出问题的艺术,逐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孕育创新精神,能保证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系统性、有效性与持久性、

目前,虽然问题设计已引起每个老师的重视,但也存在一些认识上的偏差,在问题设计上还存在许多虚浮与无效的现象:有的教师设计的问题偏离教学内容的关键,或仅仅限于低水平而流于形式;有的教师所设计的问题缺乏思维挑战性,学生轻而易举就能获得答案,没有探究的兴趣与愿望;有时教师设计的问题很凌乱、繁杂,学生不知道如何回答就是好等等,另一方面由于受到传统的教学方法束缚,应试教育的影响,小学数学教材中习题基本上就是为了使学生了解与牢记数学结论而设计的,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以死记硬背代替参与,以机械方法代替智力活动的倾向,这样大大抹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因此,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将大量采用操作实践、自主探索、大胆推测、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等活动方式,而课堂教学也必将打破原来封闭的状态,努力创设一种动态、开放、主动的学习环境与学习的态势。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鲜明的指向性,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要留给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那么怎样在教学中精心设计问题,来启迪学生的思呢?下面我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谈几点瞧法:

一、问题设计之前的分析与思考

现行数学教材的编写绝大多数就是高度简略的,没有阐述知识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以及研究方法,而在学生学习时,又必须让她们充分经历知识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体会探究未知知识的方法与快感。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思考以下三个问题:一就是该教什么?要分清教材中哪些就是基本的理论,哪些就是基本的结论,隐含了哪些研究问题的方法,经过了怎样的研究过程;二就是为什么而教?要明确所教的目的,即三维目标,学习这些内容有什么实际应用,能解决哪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什么能力;三就是该怎么教?根据学生思维能力与知识水

平设计什么样的程序,提出什么样的导学性问题,创设什么样的情境,怎样引导学生对结论与方法进行分析、总结,以及怎样进行反思。

二、问题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1、针对性原则。

紧紧围绕教学目标,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教材的重点、难点来进行设计,设计的问题题意清楚,条理分明,语言精练,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辨析疑难,纠正错误,完善认知结构。

2、基础性原则。

基础性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就是设计的问题要体现学生发展的需要,使学生学有所得;二就是设计的问题要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让学生有能力解决。

3、科学性原则。

首先,要求设计的问题从情景素材到具体内容都就是真实可信的,不违背科学常理;其次,设计的问题还应融入科学方法的要素,使学生学会建立模型、提出假说等;再者,设计的问题还要注重体现科学思想与科学价值观,体现新形势对学生发展的要求。

4、启发性原则。

教师应抓住教学的内在矛盾,把握时机,在新旧知识的结合点设计问题,使学生处于心求通而不解,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状态,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地进行思维活动。

5、求异性原则。

开放与发散的问题可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法与途径,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与求异思维。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的过程中,既要注意基本知识点的中心性,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通过发散思维,深刻领会与中心知识点有密切联系的相关知识。

6、有序性原则。

设计的问题要结合教学内容的层次性与系统性,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环环相扣,层层推进,有助于提高课堂的效率,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7、现实性原则。

设计的问题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科技、生产实际,要有时代气息,突出“应用性、实践性”,展示数学知识在人类文明中的巨大作用,使学生认识数学学习的意义,激发学习的动力,同时提高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8、发展性原则。

增加问题的开放性,促进多方位的发展。在设计问题时,或将学习引向深入,揭示其数学本质,或引发一些新的思考,打开通向新世界之门,让数学教学达到韵

味无穷的境界。

三、问题设计的一般性方法

(一)设计生活式问题,激活学生思维

复杂的学习领域应针对学生先前的经验与学生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使她们能迅速进入思维的“最近发展区”,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数学课程标准》也强调:数学教学要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特点,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趣味与作用,增强对数学的理解,增强学

习与应用数学的信心。因此,教师应为学生提供熟悉的生活情境、感兴趣的事物、可操作的材料等,作为学生探索的对象或内容,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使数

学教学具体、生动、直观形象。如:我在教学“比的应用”中“按比例分配”时,我们知道“按比例分配”就是在学习平均分的基础上学习的,因此,我创设了学生生活中非常熟悉的情景:“我们班某位同学的妈妈与她的朋友阿姨合办了一个鞋厂,当时

妈妈投资了3万元,阿姨投资2万元,结果她们一起赚了20万元。提问:(1)您们说怎么分这笔钱合理?说说您的理由。(2) 每人应分得多少万元?您就是怎么想的?(3)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也就是按比例分配的?”这就是一个贴近学生生活

的问题,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探索氛围中,对按比例分配的意义与计算方法理解比较深刻。

在教学中,教师如果善于启发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与原有认知,借以引起学生高度的学习与探究问题的兴趣,鼓励学生密切关注学生身边的数学,养成积极观察与思考问题的习惯,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

(二)设计探究式问题,训练学生思维

数学家G·波利亚指出:“数学有两个侧面,一方面,它就是严谨科学;但另一方面,它就是创造过程中的数学,就是一门实验性的归纳科学。”把课堂变成“小型的科学实验室”,实验程序并非完全给定,而就是开放式的,要求学生自己搜集资料、自己观察、自己分析、自己总结。从人类知识角度瞧,这类实验并未提出新的见解,不过就是一种重复,但就是对学生个体而言,却就是一种探究,就是独立的发现,就是知识的再创造。我们应利用实验型的问题,使学生在操作、观察、讨论、交流、归纳、猜想、分析与整理的过程中,理解数学问题的提出、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结论的获得与验证,以及数学知识的应用。提倡设计具有探究性的数学问题,其特点则就是问题可源于教材,可源于生活,可源于教师,也可源于学习主体──学生。教师要善于启发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问题答案可以不唯一,解答方式亦可多种多样。这样的问题情境,能较好的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满足学生解决问题的乐趣。需要注意的就是,教师要很好地把握问题的难度与深度,问题太难,学生没法入手;太容易,学生学不到新东西,没兴趣。寻找知识“固着点”,更应关注知识的“增长点”,这样学生便于将新知识同化,也使思维得以深化,还应积极创造条件使

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向“潜在发展水平”转化,进而形成良性循环,使学生思维向深层次发展。

如:在教学“除数就是两位数的除法”的复习课时,出示问题:( )÷15=( )

师:对于( )÷15`=( ),您有办法解决下面几个问题不?

问题1 要使商中间有0,您能想出被除数不?

问题2 您就是怎么思考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