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式教学培训心得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与式教学培训心得体会
参与式教学培训心得体会(一)
通过培训,我自己认为参与式教学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中恰当的运
用小组工作、实物教学、提问和学习活动、学习游戏,就能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
教学中,我着重对小组工作进行了尝试,下面就小组工作方面谈谈我自己的体会:小组工
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我几乎在每堂课中都尝试着采用,因为我认为有效的小组合作
学习,有利于调动学生进行自主探索,有利于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和
信息交流,尤其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大有裨益的。
那么,如何提高小组工
作的有效性呢?我认为:
来到虎外,听到最多的词语是“服务意识”,任何一个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优质的服务,一个学校更是如此,我们要把服务意识放在第一位。
作为一线的老师,提高服务意识
应该中带做好以下两点:
一、合理分组
在分组的问题上,我认为应采取异质分组,当然可以有不同的分法,可根据学生和知
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的差异进行分组,也可根据固定座位来分、自由组合等,这
些方法都有各自的优势,但也有各自的不足,应考虑男女生的搭配,学生能力强弱的搭配,尽量减小小组间的差异,便于各小组之间的竞争,每小组人数一般以4--6人为宜。
每小
组的成员基本固定,但也可以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需要将小组成员临时组合。
二、合理分工
小组成员要明确职责,合理分工,安排好组长、记录员、汇报员等,明确各自要做些
什么,怎样做。
经过一段时间后角色要轮换,为每个学生提供均等的学习机会,使每个学
生在不同的位置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主要收获:我参加工作十多年来,主要时间是改作业,与学生交流,上课还是上课,
说实在的教研对于当时的我来说,不懂,也认为没有必要。
然而,我心里特别清醒,我的
课存在很大的隐患,随意性太强,现在有效有益的授课过程在新课程中的表现我并不知晓,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从他们身上学到了课堂教学和课下指导的最有效的方法。
这也增强
我继续把课讲好的信心。
所以这次培训对于我来说,是一场及时雨,一次再教育,一次生
动的手把手的教练。
教学工作是辛苦的,但是我们做工作要始终保持一颗火热的心,不能
忽视师生沟通,生生沟通,我们要走进学生之中,做他们的良师益友,亲其师方能信其道,与学生心心相通才能让我们的感受到教学相长,收获到学生的成长,进步以及教学带给我
们的快乐。
三、给予时空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头脑、自己的性格、自己的知识和思想基础。
小组工作前让学生通过读书、自己观察、分析、思考,对所提出的问题,形成自己独特的
见解,教师给足自主学习的时间,学生就有反复阅读的机会,有认真思考的机会,有深入
探究问题的机会。
这一过程完成之后,再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组内成员交流自主学习所得,谈出各自疑惑之处。
随后进行合作阅读,合作探究,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万一还有不明之处,通过合作学习后的全班交流,教师的讲评,问题自然会得到进一步的解决,这样合作
学习才不会出现“搭便车”现象,使所讨论的问题更深一些。
在出示讨论题后,留给学生
看题审题的空间,让学生理解题意,诱导学生联想、猜想,唤起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还要特别关心后进生,鼓励他们积极发言,大胆说出自己的意见,即使同答错了,也要耐
心引导,给予鼓励和帮助。
四、积极参与
在学生开展合作与交流的时候,教师需要深入到小组中,了解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
分析他们的解法,及时发现他们的失误,以便提供必要的提示或矫正,并能及时回答学生
提出的问题。
对个别学生或个别小组有独到见解或出现创新性思维火花时,教师要及时给
予鼓励和支持。
小组合作学习不是学生的参与,教师的旁观,而是学生与教师的共同参与,教师可以把自己也当成小组中的一员参加到某个小组的学习中。
由于教师及时加入学生讨论,会使学生讨论学习的热情高涨,真正使合作学习的效用发挥出来。
只有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不断的进行小组工作,使其不断充实,成为我们教学的常态,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潜能,从而更加有效地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
健康地全面发展。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要多学习、多探索,提高小组工作的有效性。
参与式教学培训心得体会(二)
20XX年7月,我很荣幸参加了融水县教育局举办的“参与式”教学培训。
通过“参与式”教学培训我们得知:学生如果在轻松﹑活跃﹑融洽的民主气氛中勇于发现自我﹑表现
自我,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体会,会逐渐成为具有大胆创新﹑个性丰富的人。
因而,和
谐的师生关系,能产生情感期待效应。
学校要提倡“微笑教育”,教师要用自己的神韵、
语调等表达对学生的爱,创造一种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
如何设计参与式活动过程呢?
一般来说有三个环节:提出问题——探究问题——总结反思。
跟岗学习,同伴交流中,在导师项建达老师指导下,使我更加清晰地明白数学课的各
环节的具体要求:导入得当,新课有序,练习扎实,突出重点,及发展学生能力等方面的
重要性。
以及一些评课的要领等。
一、提出问题,是参与式学习活动的第一个环节。
提出问题与创设情境相结合是参与
式学习中设计活动环节的首选方式。
第一个环节设计成功了,后面的学习就顺利多了。
俗
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
二、探究问题,是参与式学习活动的第二个环节。
探究问题与讨论活动相结合,是设
计参与式教学活动环节、提升学习境界的常用方法。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再很早的时候我们先辈就说出了这句话,那么作为
一个年轻的教师,要怎么做呢?下面是由心得体会网培训心得体会频道为大家推荐的新教
师培训心得范文,欢迎参考。
其次,从家庭教育来看,问题也很多。
问题之一:现在很多家长对孩子在物质上的要
求总是尽其所能给予满足,未加节制。
古人言“欲不可纵”,又言“欲是深渊”,过度地、不加限制满足孩子的欲望,结果只能是增长孩子的自私和贪欲。
自私的孩子怎么懂得感恩,自私的孩子怎么懂得体谅他人。
是故,古人才有“宠子不孝”之感叹。
三、总结反思,是参与式学习活动的第三个环节。
总结反思与开放性活动相结合,是
设计参与式教学活动、强化创造性动机的极好方式。
在这个活动中,学生的探究过程是开
放的,学习思维是创造性的。
没有唯一的答案,学生的创造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新教师培训的课程设置合理,涉及了各个层面的内容,为新教师转变角色,踏上成功
路铺好了垫脚石。
然而,金无赤足,新教师培训的课程设置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下面我
提一些小建议,我觉得实践不够,学校尽管请了一些有经验的一线小学教师来给我们上课,但是有些问题仍然是抽象的,为何不带我们去一些小学参观参观,听听课,这样更接近真
实的情境,使我们更容易理解课程内容。
我觉得如果能为新教师提供一些讲课的机会更好,这样能暴露一些新教师的共性问题,大家一起来想办法解决,这样收到的效果更具体更实在。
不断的提出问题,探究问题,总结反思,就会不断的强化学习动机,不断的发现新的
知识,教师和学生共同获得发展。
从课堂上,我发现,总结反思和开放性活动相结合,是
设计参与式学习活动、强化创造性动机的好方式。
教研室组织的数学教材培训对我的教学帮助很大,使我在教学中知道了应注重什么,
应注意什么和这册书的教学编排。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