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的图腾与地狱的信使——谈中国、希腊神话中蛇意象的不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松洋,裴浩星

(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吉林长春 132000)

摘要:无论是恢弘壮丽的中国古典神话还是神秘浪漫的希腊神话,都有很多关于蛇的神话故事。而蛇意象在两种不同特质的神话中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形象和意义。中国神话中的蛇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渊源和图腾崇拜,而希腊的蛇在《圣经》的文化底色中,依旧禁锢于耶和华对于它们原始的诅咒,永远摆脱不了诱惑和邪恶的本性,是祸乱之始、灾难之源。由此,中国、希腊神话的不同文化气质可见一斑。

关键词:中国古典神话;希腊神话;蛇的意象

中图分类号:B9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2)09-0160-04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1],在鸿蒙伊始,太初混沌的远古蒙昧时期,斗转星移,风云交替的大自然虽是原始初民生存的依赖,其威力也让人敬畏不已。把这种对自然力量的崇拜做为精神内核,以诸多无法理解的自然现象作为砖瓦,再镀之以想象的光辉,终砌成中国古典神话这一恢弘壮丽的文化长城,闪烁着华夏智慧的光芒和文明的芬芳。

同时,作为古希腊文学和艺术源泉的希腊神话,以其完整的体系、浓郁的诗意和优美的形象,几千年来不断被歌咏、传承和发扬,犹如一部古书,记载着神秘的传说和文化的火种,又犹如一座灯塔,在西方文艺的发展史上不断为伟大的作品提供素材和精神食粮。

然而,无论是古色古香的中国神话,还是神秘浪漫的希腊神话,都有着诸多关于蛇这一意象的记载。东方的蛇,是神圣的图腾,是神秘的灵兽;希腊的蛇却是邪恶的魔鬼,是罪恶的根源。究竟中希神话中的蛇有着怎样的不同?“人类文化在发展中具有普遍性或同质的一面,但由于发展背景的差异,不同群体拥有不同的文化准则,包括不同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以及与之相关的崇拜、信仰、性格与趣味等。”[2]现将中国古典神话和希腊神话中蛇的意象比较如下。

一、中国古典神话中蛇的意象

(一)蛇是创世之神,功勋卓越

伏羲、女娲二神在“古未有天地之时”(《淮南子·精神训》),就经天营地,刚柔相成,化育了万物,是中国古典神话中的创世元勋。

“娲,古之圣女,化万物者也。”[3]这位被后人敬仰的女神在创世之时“抟黄土做人”,后又在“四级废,九州裂,火滥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淮南子·览冥训》)的上古浩劫中,炼五色石以补天,使得“苍天补,四极正”,而后又成为了掌管婚姻的女神。这位孕育并保全了华夏文明的女神应该有着怎样的魅力?《山海经·大荒西经》中提到:“女娲,古神女而帝者,人面蛇身,一日七十变。”这样神圣的华夏之母在神话中竟以蛇的形象出现,可见,蛇已经早早地盘踞在中国神话的创世之初。汉中晚期,女娲像普遍出现于各地石墓画像中,皆以人面蛇身的形象,或独自而立,或与伏羲相对。“女娲有体,孰制匠之?”

作为华夏太古三皇之首伏羲氏,与女娲同被尊为人类始祖。他“做网罟,画八卦,造琴瑟,设官职”[4],结束了结绳记事的时代,开辟了华夏文明。具有如此丰功伟绩的人物,其形象理应高大伟岸、英勇神武,然而自春秋战国以来,关于伏羲的形象却也是“人首蛇身”。阿斯塔娜古墓中出土的伏羲女娲像中,女娲右手执规,伏羲左手执矩,二人腰际相连,下尾盘曲交错。其实自春秋之后,伏羲人首蛇身的形象已经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并广为流传。

夏曾佑先生在《中国古代史》中论到:“中国自黄帝以上,伏羲、女娲、神农诸帝,其人之形貌、事业、年寿皆在半人半神之间,皆神话也。”[5]据考证,中华上古祖先,除伏羲女娲之外,还有黄帝、西王母等人都是以蛇的形象出现在人们的面前。据统计,《山海经》中所记载的四百多个人物中与蛇形有关的人物就达到一百三十多个。

“上古二皇风流事,绘藏西域百姓冢”[6],绘有伏羲女娲蛇身的古墓壁画体现了用蛇形来描述先祖是上古时期的一种比较常见的崇拜方式。大地之母就应该如蛇一般亲近自然,匍匐于

草间林里,与自然同尊同卑,同生同在。所以蛇身上维系着着华夏民族对于祖先的崇拜,是文化的图腾,是民族的创世元勋。

(二)蛇集天地灵气,永生不灭

在中国古典神话中,蛇总与天地灵气、日月精华以及长生不老相联系。

首先,中国第一部集中记录神话片段的《山海经》中就充满了千奇百怪的蛇的形象。它们神秘莫测,或游走于草木之间,或盘踞于荒山野岭。它们似乎已成为了神法力的象征、灵气的写照,是神身边不可或缺的元素,为人所崇拜敬畏:

“巫咸国在女丑北,右手操青蛇,左手操赤蛇。”

“雨师妾在其北,其为人黑,两手各操一蛇,左耳有青蛇,右耳有赤蛇。”

“开明西有凤皇、鸾鸟,皆戴蛇践蛇,膺有赤蛇。”

“北海之渚中,有神,人面鸟身,珥两青蛇,践两赤蛇,名曰禺强。”

古代神话中,就有蛇修炼成仙的传说,它们或是在紫竹林中韬光养晦,或是在石洞中磨砺千年,神秘高贵,遥不可及。人们自古就赋予蛇以某种神性并对其敬畏有加。

其次,神话中的蛇是长生不老的。古往今来,人们最美好的愿望都是多福多寿,长生不老。而蛇身上所焕发出的顽强生命力,无疑让人们崇拜不已。第一,主管婚育的大母之神女娲的蛇身,就象征着生殖繁衍,多子多孙。人们对于蛇的崇拜,带有希望繁衍生息的意义。第二,蛇生命力顽强,无论多么艰苦的环境都能生存。《山海经》有云:“有蛇焉,名曰肥‘虫遗’,六足四翼,见则天下大旱。”这样干旱的环境中蛇依旧能够生存,可见其生命之顽强。第三,从蛇的生活习性来看,蛇会伴随着生长而蜕皮,在古人眼中,蛇的每一次蜕皮都是重获一次新生;蛇在冬天的蛰伏,也是为了延续和积蓄生命的能量,到了春季便复苏,行动敏捷,体力充沛,飞速游走于草间。所以,至今人们还保留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也指的是冬眠的蛇精神饱满地重生。

所以,在古代神话中,蛇往往居于奇山怪石之间千百年,成妖成仙,长生不死,寄托了人们对于贴服着大地生存的蛇这种顽强又常换常新的生命力的无限崇拜。

(三)蛇有君子之德,富贵吉祥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蛇的寓意虽不能与象征权势、高贵和吉祥的龙相比,但蛇总会与吉祥富贵、福禄功名有着紧密的联系:

在庄周的《外篇·达生》中载有齐桓公遇蛇的故事。齐桓公在藻泽地里打猎,突然看见了鬼影,而为其驾车的管仲却没有看到。如此齐桓公便吓得失魂落魄而病倒。一位叫皇子告敖的读书人便向齐桓公解释说:“委蛇,其大如毂,其长如辕,紫衣而朱冠。其为物也,恶闻雷车之声,则捧其首而立。见之者殆乎霸。”桓公冁然而笑曰:“此寡人之所见者也。”当听说见到此蛇的人必要成就霸业,齐桓公的病随即康复。

在《搜神记》中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个叫冯绲的人遇见两条赤蛇,非常担忧。但精通占卜的人说:“此吉祥也。君后三岁,当为边将,东北四五里,官以东为名。”[7]后来的五年,他果然随大将军南征,官居尚书郎,后做了辽东太守,南征将军。

由此可见,蛇常常象征王权和富贵。所以,后世历代帝王也无不以龙蛇的种属自比,秦统治者被比作白帝子(白蛇),汉统治者被比作赤帝子(赤蛇),正所谓“高帝子孙尽隆准,龙种自与常人殊”。

除皇权富贵之外,蛇也有着其他吉祥的寓意。在《山海经·海内南经》中,“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君子服之,无心腹之疾。”暂且不看古人“蛇吞象”的想象有多么夸张,只是服食蛇吐出的象骨都可以祛病消灾,可见蛇被看做吉祥之物。《小雅·斯干》中提到“维虬维蛇,女子之祥”,又道出了蛇是女子的吉祥之兆。十二生肖中,象征着大雾散去、艳阳高照的巳时属于蛇,而且自古以来人们都认为肖蛇之人“聪颖机敏,福禄厚重,为官能大权在握,学艺能天下闻名,是人间大富大贵之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