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人遗忘的“英德普洱茶”

合集下载

英德红茶的功效与作用

英德红茶的功效与作用

英德红茶的功效与作用英德红茶的功效与作用红茶是一种在中西方国家都非常受欢迎的茶叶,它以其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营养价值而备受赞誉。

其中,英德红茶以其浓郁的口感和柔和的香气而脱颖而出。

下面将介绍英德红茶的功效与作用。

一、提神醒脑英德红茶中含有较高的咖啡因和茶氨酸,这两种成分在体内能够刺激神经系统的活力,提高人的警觉性和注意力。

适量饮用红茶可以帮助改善注意力不集中和思维迟缓的症状,提升工作和学习效率。

二、抗氧化英德红茶中的茶多酚是一种强大的抗氧化剂,可以中和自由基,保护细胞免受损伤。

长期饮用红茶能够有效抵抗衰老,预防各种慢性疾病的发生。

研究还表明,红茶中的茶多酚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有着显著的预防作用。

三、降低胆固醇英德红茶中的茶多酚和单宁酸可以阻断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减少胆固醇的积累。

同时,红茶中的茶叶多酚还可以促进胆固醇的代谢,从而降低体内胆固醇水平,减少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的风险。

四、防治口腔疾病英德红茶中的多酚类物质具有杀菌消炎的作用,可有效预防口腔细菌的滋生,减少牙菌斑和蛀牙的发生。

此外,红茶中的单宁酸还能够减少口腔中钙质的流失,增加牙齿的硬度,保护牙齿健康。

五、促进消化英德红茶中含有丰富的鞣花酸,这种物质能够刺激胃液的分泌,提高食物的消化率。

鞣花酸还可以收敛肠道黏膜,减轻腹泻和胃痛的症状。

适度饮用红茶可以帮助消化不良和胃部不适问题。

六、促进新陈代谢红茶中的咖啡因和儿茶素可以促进脂肪的分解和代谢,增加脂肪的燃烧速度。

长期饮用红茶能够加速新陈代谢,帮助身体更有效地消耗热量,达到减肥的作用。

七、提高免疫力英德红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E,这两种维生素对于提高免疫力和抵抗感染起着重要的作用。

饮用红茶可以增加抗氧化物质的摄入,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综上所述,英德红茶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包括提神醒脑、抗氧化、降低胆固醇、防治口腔疾病、促进消化、促进新陈代谢和提高免疫力。

尽管红茶具有多种好处,但也需要注意适量饮用,以免因过量摄入咖啡因而产生副作用。

英德红茶调研报告

英德红茶调研报告

英德红茶调研报告英德红茶调研报告1. 调研背景英德红茶是中国广东省英德市的特色茶品,具有独特的口感和香气,深受消费者喜爱。

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英德红茶的生产情况、市场需求以及竞争优势,为进一步推广和发展英德红茶提供参考。

2. 调研方法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调研,包括实地考察、问卷调查、访谈等。

3. 调研结果3.1 生产情况经过实地考察,英德红茶生产基地分布于英德市的山区,有适宜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有利于茶叶的生长。

目前,英德市有大约2000多家红茶农场,年产量约为5000吨。

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农场采用有机种植方式,注重环境保护和品质控制。

3.2 市场需求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我们发现英德红茶在消费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消费者对英德红茶的口感和香气表示满意,并认为其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同时,消费者对红茶的健康功效也表现出较高的关注度。

根据调研结果,我们认为英德红茶在广东省及周边地区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3.3 竞争优势英德红茶独特的生产环境和种植方式使其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农场中有很多采取有机种植方式的茶园,这种种植方式能够更好地保持茶叶的品质和口感。

此外,英德红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是其竞争优势之一。

在市场上,英德红茶能够与其他茶叶品牌形成一定的差异化竞争。

4. 发展建议4.1 推广和宣传针对英德红茶的优势特点,可以加大对其的推广和宣传力度,提高消费者对英德红茶品牌的认知度。

可以通过媒体宣传、参加茶叶展览会等方式,扩大英德红茶的影响力。

4.2 开拓新市场除了广东省及周边地区的市场,可以考虑开拓更广阔的国内外市场。

可以通过建立线上销售渠道和加强与茶叶经销商的合作,将英德红茶推向更多国内外消费者。

4.3 加强产品品质为了保持英德红茶的竞争优势,农场可以进一步加强产品的品质控制,提高茶叶的质量和口感。

可以通过引进先进的加工设备和科学的种植技术,提高英德红茶的产量和质量。

5. 总结通过本次调研,我们了解到英德红茶在生产和市场上具有较好的情况,同时也发现了一些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最贵的十大普洱茶,你知道哪几种

最贵的十大普洱茶,你知道哪几种

最贵的十大普洱茶,你知道哪几种?古树普洱的看法,广泛讲为野生或人工栽种100 年以上的云南大叶种乔木茶。

古茶树的根植较深,不需要人工浇水施肥,所需水分及营养靠树根自己吸取,所以茶叶自己所含的矿物质相对较高,更为耐泡,更具香气,味道醇厚,回甘生津,属于环保型茶叶。

名山名寨,声名远播,古树茶的稀缺性造成了其价钱的快速飙升。

下边,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云南十大古树茶吧 ! 老班章老班章茶的地位,在云南普洱茶中好似大红袍在福建乌龙茶中的地位。

老班章讲究所谓的茶气,纯正血统的老班章茶气是普洱茶中茶气最足的一款茶品,其特色是茶的苦味、涩味最重回甘成效长久、汤色鲜亮、叶底柔嫩、均匀、略带蜜香。

香气纯正浓重、安稳、味道浓烈,有化痰、喉润、两颊生津作用。

自古以来,老班章村民沿用传统古法人工保养古茶树,按照风气手工采摘鲜叶,土法:日光晒青,时到现在日,老班章普洱茶是云南省境内罕有不使用化肥、农药等无机物,是纯天然、无污染、原生态的茶叶产地。

老班章普洱茶,茶气刚强,厚重醇香,霸气实足,在普洱茶中向来被尊为“王者” 、“茶王”、“班章王”等至高无上的盛情。

特色:茶气霸道,苦味进口即化,嘴里长久甘甜且香气高远,袅袅不停,茶汤一进口,激烈的香气就贯串一直。

与香气相同激烈的是苦味,霸道而强盛阳刚。

但这类苦多集中于舌面,瞬时化开后两颊生津,水道顺滑,回甘,喉韵到处彰显个性。

冰岛冰岛古茶园是云南大叶种茶的发源地之一,被誉为“云南大叶种之正宗”,栽种范围主要是在临沧市双江县勐库镇大雪山中下部的冰岛村、公弄村和大中山等地。

它是典型的勐库大叶乔木树,长大叶、墨绿色,叶质肥厚柔嫩、茶香浓烈,特别独到,它是勐库茶的极品、也是云南普洱茶的极品。

特色:冰岛古茶兼具东半山茶香高味扬、口味丰富饱满,甘甜质厚及西半山茶质量气强之长,茶气强而有力,气足韵长。

进口苦涩度低到几乎没有感觉,但香气盛气凌人,古茶应有的冲击力会从舌根慢慢向前延伸。

甜美的茶汤会从口腔上颚向来洋溢到整个鼻腔,经过喉咙会有丝丝凉气。

英德红茶不好喝,这是怎么回事呢?

英德红茶不好喝,这是怎么回事呢?

英德红茶不好喝,这是怎么回事呢?英德红茶外形粒状紧结重实,色泽油亮,鲜嫩匀整,金毫突显,茶香味鲜纯深厚,花香非常明显,茶汤滋味深厚甜润,茶汤颜色红艳明亮,金圈非常明显,叶底柔软红亮,特别是加奶后茶汤颜色棕红瑰丽,味深厚清爽,美味可口。

但有些人说英德红茶不好喝,这是怎么回事呢?英德红茶难喝的原因一、投茶量的把控有人喜欢喝浓茶,特别是老茶客,因此每一次泡茶的时候,都是会往玻璃杯或盖碗里抓一把茶叶,而红茶多较为鲜嫩,要是没有准确量的把控,这一把茶叶非常容易抓多,导致投茶量过多,而过多会提升茶汤的酸涩度。

因此,建议新手喝茶,也是需要用小称称一下,不可嫌麻烦,时间久了,依据茶叶的幼嫩水平,紧结水平,就会晓得抓多少为适合。

二、冲泡茶的水的温度英德红茶是全发酵类茶,比鲜嫩的绿茶要“老一点儿”,比乌龙茶要“嫩一些”,有一些红茶也是红碎茶,因此对冲泡的水的温度有着特别的标准。

冲泡红茶的水的温度在90°-95°两者之间。

要是品质优异的,纯芽类红茶,能够选用85°-90°的水的温度。

要是是野生古树红茶,能够沸水冲泡,简洁明了说,泡茶的水的温度并不是死记硬背的,具体看茶叶的幼嫩水平。

通常情况下,野生茶,多为芽叶粗广,耐泡度高,茶汤滋味醇厚芬芳,因此需要用沸水才可以激起出它的特别茶香。

三、洗茶速度较慢尽管我常跟茶友们说,英德红茶无需洗茶,由于红茶性温和,其营养成分头泡最高。

但也是很多茶友无意识洗一下。

要是真的要洗,就留意注水的水流,水流轻柔迟缓,顺杯沿而下滑,最好不要“惊扰”到茶,随后加盖,迅速出汤。

别觉得等三秒又三秒,这样再好的茶叶坏在了这步。

四、出汤时间不规律冲泡英德红茶,每一泡的出汤时间都是有规律的。

如,前三泡控制在3-5秒内出汤,第四五泡提升到7-10秒,第六七泡10-15秒内出汤,不可差别非常大(这只是对于绝大部分红茶来讲,并不是所有红茶)。

绝大部分红茶都不需要闷泡的,由于红茶的揉捻发酵时间长,因此,茶汤颜色很快就出味了,一闷反倒涩。

了解英德红茶

了解英德红茶

英德红茶一、英德红茶属于什么茶?中国六大茶之一·红茶·性温二、英德红茶的产地广东市清远市英德市三、英德红茶的历史1963年,一个奇妙的英国女王宴会上,英国女王喝到了英红,大加赞誉,认为英红的品质堪比锡兰红茶,而后即被指定为御用的顶级红茶,成为了英国皇室贵族的茶宠儿,贴上了高贵的标签。

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英德红茶畅销于西方社会,后逐步蔓延到世界五大洲、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1996年9月19日,香港《东方日报》以“英德红茶香滑不苦提神醒脑”为题刊文称:“英国皇室所享用的靓红茶都是中国货,如福建的正山小种和英德红茶。

英德现代茶业始于1955年,当年试种国内著名茶树良种——云南大叶种茶成功;1959年用云南大叶种茶成功试制英德红茶。

英德红茶与云南滇红、安徽祁红并称中国三大红茶。

四、英德红茶的滋味特点1、香气:鲜纯浓郁,花香明显。

2、汤色:红艳明亮,金晕明显。

3、滋味:甘美怡神,清心爽口,适合调饮。

加上牛奶、白糖后,色、香、味俱佳。

五、英德红茶的等级,及如何辨别英德红茶(一)特级1、形状:细紧匀齐实2、色泽:乌润3、汤色:红艳明亮、金晕明显4、香气:鲜醇浓郁、花香明显5、滋味:醇厚鲜爽6、叶底:柔软红亮(二)一级1、形状:细紧匀齐实、显金毫、有峰苗2、色泽:乌润3、汤色:红艳4、香气:鲜浓5、滋味:浓醇6、叶底:柔软、红匀(三)二级1、形状:肥壮紧实、有金毫2、色泽:尚乌润3、汤色:红亮4、香气:浓醇5、滋味:浓厚6、叶底:尚嫩匀、红匀尚亮六、英德红茶的加工工艺鲜叶→萎凋→揉捻→发酵→干燥。

萎凋:萎凋时间为12小时至24小时;含水量为56%至58%。

揉捻:揉捻时间为全程60分钟至90分钟,分30分钟至30分钟至30分钟三个时段揉捻,中间下机解块1次或2次。

发酵:发酵时间为3小时至5小时干燥:温度为毛火110℃至120℃,足火90℃至95℃;干燥后毛茶含水量≤6.5%七、英德红茶应该如何储存?红茶的保质期一般为24个月。

东方金美人——英德红茶

东方金美人——英德红茶

制茶
位于广东省西北部的英德市是中国的一个古老茶区,有着悠久的产茶历史,种茶的渊源甚至能追溯到距今1200多年前的唐朝。

明朝时,英德的土质茶是能进贡朝廷的优品。

清朝时,英德茶叶生产已普及民间并在19世纪前中叶的国际贸易中盛极一时。

英德现代茶业则始于1955年,当年试种国内著名茶树良种———云南大叶种茶成功;1959年用云南大叶种茶成功试制英德红茶,优异的品质使它享誉中外,就连英国女王也用它来招待贵宾。

英德红茶因外形匀称优美、色泽乌黑红润、汤色红艳明亮、香气浓郁纯正等特点,被誉为“东方金美人”。

至今,英德红茶已成为与云南滇红、安徽祁红并称的中国三大红茶之一。

一杯上好的英德红茶被冲泡前,其茶叶
要经历鲜叶、萎凋、揉捻、发酵、烘干五步。

茶农们在茶树前忙碌着,他们凭着经验采摘
下最适合的叶片,再根据其特点分好类别,
这便是“鲜叶”。

紧接着茶农们会将采摘下的鲜叶摊晾开
来,使茶叶的水分均匀地散失,逐渐萎蔫凋
谢,这就是“萎凋”。

经过萎凋的茶叶已经皱缩,茶农们会将
茶叶团起来不停地揉搓,直至茶叶卷曲成条,这是“揉捻”。

这一步可使茶叶细胞破碎,令茶叶中的茶多酚更易与氧气接触,发生酶促反应,为下一步的发酵打基础。

接下来便是将茶叶静置“发酵”了。

这一步中对温度和湿度的控制尤为重要,其直接决定了红茶的色泽、香味和口感,是英德红茶制作成功的关键。

完成发酵后的茶叶会送去“烘干”。

烘干后,崭新的英德红茶便制作完成了。

民间有奇遇
32。

给英德红茶写一篇推文

给英德红茶写一篇推文

英德红茶:一缕茶香,千年传承在中国的茶叶世界里,英德红茶以其独特的品质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赢得了茶友们的喜爱。

它不仅是一款口感醇厚的红茶,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历史的见证。

英德红茶产自广东省英德市,这里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茶叶的生长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英德红茶以其独特的“浓、强、鲜、爽”的品质特点,深受茶友们的喜爱。

在英德红茶的背后,有着一段悠久的历史。

早在明朝时期,英德就有了种植茶叶的记载。

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和沉淀,英德红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品质特点。

英德红茶的制作工艺非常讲究,需要经过采摘、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多个环节。

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控制温度、湿度等条件,以保证茶叶的品质和口感。

在品尝英德红茶时,你会被其浓郁的香气所吸引。

这种香气既清新又醇厚,让人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之中。

同时,英德红茶的口感也非常独特,它既有绿茶的清爽,又有红茶的浓郁,让人回味无穷。

除了独特的品质和口感外,英德红茶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茶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文化符号。

英德红茶作为中国茶叶的代表之一,自然也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英德红茶的生产和销售过程中,也形成了许多独特的习俗和文化活动。

例如,每年都会举办盛大的茶叶文化节,吸引众多游客前来参观和品茶。

此外,在英德红茶的生产和销售过程中,还形成了许多独特的习俗和文化活动。

例如,每年都会举办盛大的茶叶文化节,吸引众多游客前来参观和品茶。

此外,在英德红茶的生产和销售过程中,还形成了许多独特的习俗和文化活动。

例如,每年都会举办盛大的茶叶文化节,吸引众多游客前来参观和品茶。

英德红茶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历史的见证。

在品尝英德红茶的同时,我们也在品味着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历史。

在今天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和生活品质。

英德红茶作为一种健康的饮品,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提神醒脑、增强免疫力,还能够让我们在品茗的过程中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红茶--英德红茶介绍

红茶--英德红茶介绍

红茶--英德红茶介绍英德红茶是创建于1959年,英德红茶产于广东,它色泽乌润,颗粒均匀结实,香气高锐,茶汤红亮,滋味浓烈,饮后甘美怡神,清心爽口,适合清饮。

加上牛奶、白糖后,色、香、味俱佳。

九十年代初出品质超卓的“金毫茶”产品,成为红茶之最,被誉为“东方金美人”,令世人瞩目。

1茶叶历史英德种茶历史可追溯到距今1200多年前的唐朝。

据唐代陆羽所著《茶经•八之出》(公元764年)载:“岭南生福州、泉州、韶州、象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

”当时韶州植茶包括英德、曲江等。

又据中国茶叶研究所程启坤、庄雪岚两研究员主编的《世界茶业100年》中研究论证;“唐朝、五代韶州的曲江、仁化、英德等县均已产茶”,“明代以前英德便成为当时广东省11个产茶县之一;明代时是广东省70个产茶县之一;鸦片战争后是广东84个产茶县之一。

”可见英德植茶和产茶历史悠久。

2茶叶特点英德红茶的外形颜色光泽乌黑油润乌润,颗粒均匀结实,茶叶细嫩匀整,茶叶上的金圈明显,泡茶后叶底柔软红亮。

3加工工艺英德红茶加工技术精湛,加工全程实现机械化。

1959年英德茶场与英德茶叶试验站和英红茶机厂等为主组成攻关工作组,在华南农学院,中国茶叶进出口公司等有关单位的协助下,试制出第一批英德红碎茶之后,继续较系统地研究初制加工技术,直至1964年红碎茶初制工艺基本定型。

其加工技术为:鲜叶原料必须具有嫩、匀、鲜、净;适时萎凋,萎凋叶含水量在64±1%;大机揉捻打条40~50分钟,短时多次切碎(盘式机三要三筛,各次10~20分钟;适度偏轻发酵;105~115℃温度簿摊一次干燥。

)该技术工艺被省内及广西、湖南等红茶区广泛采用,后被称之为“传统法”。

一直延续到七十年代中期。

踏入七十年代,英德率先进入红碎茶转子式揉切法研究和生产新的时期。

1970年,英德茶科所和英德茶场组成试验小组,最早在红旗茶厂开展研究试验工作。

1973年,红碎茶转子式揉切法工艺取得初步成功,接着向省内及滇、湘部分茶厂推荐应用。

英德红茶文案

英德红茶文案

英德红茶文案英德红茶,源自英国,经典红茶的代表之一,以其浓厚的口感和独特的香气而闻名于世。

它是一种红茶,但与其他红茶不同的是,它具有独特的英式风味,深受茶客们的喜爱。

英德红茶的制作工艺非常考究,采用的是优质的茶叶,经过精心的揉捻和发酵,使得茶叶的香气更加浓郁,口感更加醇厚。

在冲泡的过程中,英德红茶释放出浓郁的茶香,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仿佛置身于英国的乡村风情中。

品尝英德红茶,首先会感受到的是其浓郁的茶香,随后是一股醇厚的口感,仿佛在口中舞动着。

这种独特的口感和香气,让人无法忘怀,每一口都是一种享受。

英德红茶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无论是在清晨醒来时,还是在下午休闲时,一杯英德红茶都能给人带来愉悦的心情。

它不仅仅是一种茶,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一种对生活的热爱。

英德红茶,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它承载着英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情感,是英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英国,无论是在家庭聚会还是在下午茶时间,英德红茶都是必不可少的。

英德红茶,是一种红茶,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

它散发着浓浓的英伦风情,让人仿佛置身于英国的乡村风光中。

品尝一杯英德红茶,就像是在品味一种生活,一种情感,一种文化。

英德红茶,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

它让人感受到英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情感,让人仿佛置身于英国的乡村风光中。

品尝一杯英德红茶,就像是在品味一种生活,一种情感,一种文化。

英德红茶,是一种红茶,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

它散发着浓浓的英伦风情,让人仿佛置身于英国的乡村风光中。

品尝一杯英德红茶,就像是在品味一种生活,一种情感,一种文化。

英德红茶,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它承载着英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情感,是英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英国,无论是在家庭聚会还是在下午茶时间,英德红茶都是必不可少的。

英德红茶,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无论是在的心情。

它不仅仅是一种茶,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一种对生活的热爱。

关于英德红茶的故事

关于英德红茶的故事

英德红茶,一种著名的中国红茶,产自中国广东省的英德市。

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末期,但它的名声真正大噪却是在近几十年。

英德红茶以其汤色红亮、香气浓郁、口感醇厚的特点,赢得了众多茶饮者的喜爱。

英德红茶的诞生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

当时,为了满足对外贸易的需求,英德红茶的种植和生产逐渐发展起来。

当地的气候适宜,雨水充沛,土壤肥沃,为茶叶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改良,英德红茶逐渐成为了中国红茶的代表之一。

然而,英德红茶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

在20世纪中期,由于政治和经济的原因,英德红茶一度陷入了困境。

生产停滞,品质下降,使得英德红茶的名声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然而,即便在这样的困境中,依然有一些茶农和制茶师傅坚持着传统的制作工艺和品质,他们认为英德红茶有着独特的魅力,只要坚持下去,一定能够重振雄风。

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文化的复兴,英德红茶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茶农们开始注重品质和品种的改良,制茶师傅们也开始探索和创新。

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英德红茶的品质和口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同时,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加,英德红茶也开始走向世界舞台。

如今,英德红茶已经成为了中国的一张名片。

每年的茶叶节和茶文化节更是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茶叶爱好者前来参观和学习。

在品尝英德红茶的同时,人们不禁会为那些坚守传统、追求品质的茶农和制茶师傅们点赞。

他们的执着和坚持让英德红茶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介绍英德红茶的说明文500字

介绍英德红茶的说明文500字

一、英德红茶的起源英德红茶是一种来自英国和印度的传统茶叶。

它起源于19世纪,当时英国殖民者在印度种植了大量茶叶,以满足他们对茶的需求。

英德红茶以其独特的醇厚口感和浓郁香气而闻名于世。

经过多年的发展,英德红茶已成为世界茶叶市场的一大特色。

二、英德红茶的特点1. 茶叶选取英德红茶的茶叶选取非常讲究,一般选取三两新鲜茶叶,茶叶需保持完整,不可碎裂。

茶叶的新鲜度和完整度对于茶叶的品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2. 加工工艺英德红茶的制作工艺十分考究,严格遵循传统的加工工艺和配方。

在制作过程中,需要进行揉捻、发酵、烘焙等环节,以保证茶叶的口感和香气。

3. 口感与香气英德红茶因其醇厚的口感和浓郁的香气而备受喜爱。

其口感浓烈而饱满,带有一丝清甜;香气独特而持久,散发着温暖的木质调和。

英德红茶的品种繁多,其中最有名的包括阿萨姆红茶、锡赫特红茶、达力安红茶等。

每一种品种都有其独特的风味和特点,供用户选择。

1. 阿萨姆红茶阿萨姆红茶产自印度阿萨姆邦,以其浓厚的醇香和醇正的口感而受到广泛赞誉。

阿萨姆红茶具有明显的果香和麦芽香,滋味醇厚浓郁。

2. 锡赫特红茶锡赫特红茶产自印度锡赫特邦,采用特殊的加工工艺,呈现出鲜艳红润的茶汤和浓烈的香气。

锡赫特红茶口感饱满,余味悠长。

3. 达力安红茶达力安红茶产自印度达力安邦,以其鲜明的红棕色茶汤和浓郁的麦芽香而著称。

其口感饱满,甘甜可口,深受用户的喜爱。

四、英德红茶的饮用方式1. 冲泡方式英德红茶可以采用泡茶的方式进行冲泡。

首先需取一定量的干茶叶放入茶壶中,然后倒入热水,盖上茶壶盖,焖泡片刻后即可饮用。

泡茶的方式能够更好地保留茶叶的香气和口感。

2. 搭配美食英德红茶在饮用时可添加牛奶、糖或柠檬等调料,根据个人口味调配。

英德红茶搭配糕点或面包等甜点效果更佳,能够增添饮茶的乐趣。

五、英德红茶的功效与作用英德红茶不仅口感醇厚,香气浓郁,还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

其中最主要的功效包括:1. 调节情绪英德红茶中的茶多酚和咖啡碱能够帮助人们改善情绪,缓解压力,使人感到宁静和放松。

英德茶区优良茶树品种简介

英德茶区优良茶树品种简介

英德茶区优良茶树品种简介英德市是我国重点茶叶生产基地,拥有丰富的茶树品种资源,保存有国内外茶树品种种质资源526份,并建有多个茶树良种基因库及茶树良种繁育基地。

这些茶树品种按形态分为乔木、小乔木、灌木三大类型;按叶片大小分为大叶种、中叶种和小叶种;按适制茶类分为红茶、绿茶、黑茶、黄茶、白茶等品种。

其中,属国家级良种31个,省级良种9个。

英德市茶区现在栽培面积较大并且效益显著的高香型良种有英州一号、英红九号、英红一号、秀红、五岭红、小叶黄木炎、黄叶水仙以及黑叶水仙等,具体介绍如下。

一、英州一号英州一号是英德市茶叶局1992年从外地引进的优良品种,经过多年的选育提纯,已完全适应英德市茶区的土壤及气候条件,消除了地域差异。

该品种属灌木型,树枝矮密,横张分枝,芽头密;叶深绿色,椭圆形或长椭圆形,小叶种;抗寒、抗旱及抗病能力强。

持嫩性强。

可加工制作成乌龙茶和绿茶,其中称为“英州一号”的乌龙茶品质最为优异,其外形颗粒紧卷肥壮,色泽乌润,干香明显;冲泡开立即清香飘逸,玉兰花香沁人心脾,汤色黄绿明亮,醇厚鲜爽,饮后口齿留香,喉底回味悠长,是乌龙茶中的佼佼者。

1996年在全省名优茶评比中以98分高分获得广东省“乌龙茶类优质茶”,深得省农业厅及华南农业大学茶叶专家、学者高度称赞和推崇。

“英州一号”品种是英德茶叶发展的主导和支柱品种。

该品种亩产值达8000元以上。

二、英红九号英红九号是省级茶树良种,1988年由省茶叶研究所育成。

该品种属乔木大叶种,树姿直立,顶端优势特强;叶椭圆形,中尖渐尖,叶色淡绿而柔软,叶面隆起而富有光泽。

英红九号产量高,成年茶园亩平均产干茶185公斤以上,比云南大叶种增产29.76%,产值可达7000元以上,效益是常规品种的5~6倍。

芽叶生化成分丰富。

制作成红茶品质优异,其外形颗粒紧结重实,色乌润,汤色红艳,滋味浓强鲜爽,香气鲜高持久,叶底红亮;还可加工成金毫茶,其外形秀丽,色泽金黄,满披金毫,汤色红艳,香气持久花香,滋味嫩鲜,醇厚浓酽甜爽,被誉为“金美人”,入编《中国名优茶选集》,1992~1996年连续三届获省名茶金奖。

话说英德红茶

话说英德红茶
19 9 6年 已出版 ;9 8年开发建设 了游客参与采茶 、制茶 、 19 品
16 9 4年 3月 1 日, 4 时任 中南局 第一 书记兼 广东 省委
第一 书记 陶铸在取 道英德赶 赴 阳山考 察途 中 , 英德茶 叶长
茶等茶事 活动 的专 项茶 叶生态旅游景点 “ 茶趣园”, 率先在
全 国发展推广茶叶旅游项 目;0 0年 , 20 省农科 院茶科所创 办
鱼湾 乌泥坑茶 、 盘龙曲茶 、 石灰铺亚婆障茶 、 1滑水 山茶等 沙2 1
就是 当时著名 的地方名茶。 英德 的现代茶业经历了半个世 纪的发展历史。 直至解放 初期的 15 , 9 6年 在广东省农业厅 的帮助支持下 , 广东省地方
的资金支 持 , 陶铸 还 即席挥 毫写 了 “ 东省英 德茶 场 ”七 广 个 大字 ( 可惜 的是这 些题字 在文 化大 革命 中被砸 掉 了 ) ,
数 量 : 叶茶七十斤七 两 , “ 国朝 , 芽茶一十 四斤 五两 , 贡朝 进 廷 ”。 由此观之 , 从唐 代至清代英 德茶 叶产 饮兴盛 , 出贡 还
茶。
第 一步 种 茶 1 0万 亩 ( 营 、 体 各 5万亩 ) 国 集 ”的发 展 规 划 , 亲 自给 云南 省 委打 电话 , 求茶 种 和技 术 支持 , 他 请 还
话 说 英 德 红 茶
口 侯 凯 东
英德是个古老茶 区 , 产茶历史悠 久。据史料记载 : 德 英 种 茶可追溯 到唐朝 。《 英德县 志 》中记载 : 若 中隅西华 山 “ 茶 ,相传 六祖 手植 ” 。说 明唐代禅 宗六祖 慧能 ( 3  ̄ 1 68 73
年) 曾在英德 西华 山植茶 , 距今 已有 1 0 3 0多年的历史 。另 外, 唐代 英德县城南郊南 山已建 有 “ 煮茗 台”, 可证 明, 也 那

英德红茶的历史故事

英德红茶的历史故事

英德红茶的历史故事
英德红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期。

在当时,英国东印度公司开始在印度种植茶叶,并将其运往英国。

由于茶叶在印度的生产成本低廉,因此印度茶叶很快就成为英国茶叶市场的主要来源。

然而,在19世纪40年代,由于质量问题和贸易竞争,英国茶叶市场受到了来自中国的竞争。

为了应对中国茶叶的竞争,英国开始在印度改良茶叶的品种和生产工艺,并在1856年在印度东北部的阿萨姆州发现了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茶叶品种。

在此之后,茶叶种植业在印度迅速发展起来,出现了不少茶叶庄园。

其中,英德红茶的发展便是由德国探险家罗伯特·福尔克斯发现了在印度种植的中国茶树,并对其进行了改良,使其适应了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

福尔克斯于1869年在德国茶庄园种植了第一批英德红茶,并将其命名为“阿萨姆红茶”。

英德红茶很快就成为全球知名的茶叶品种之一,其口感浓郁、芳香四溢、甘爽可口,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如今,英德红茶已经成为印度茶叶的代表性品种之一,也是世界茶叶市场上的重要产品,具有广泛的市场和影响力。

英德红茶历史,带你寻访英红的前世今生!

英德红茶历史,带你寻访英红的前世今生!

英德红茶历史,带你寻访英红的前世今生!若你因为喜欢英德红茶而去翻开它的历史,怕是要惊讶的,这誉满天下的名茶,竟只有数十年的历史。

接下来,让我们寻访英德红茶的前世今生!寻访英德红茶的前世今生1、历史:茶龄数十年英德红茶年龄不长,英德产茶却历史悠久。

据中国第一部茶叶专著,唐朝陆羽所著《茶经﹒八之出》(764年)载:“岭南生福州、泉州、韶州、象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

”当时英德是韶州的主要植茶之地。

据中国茶叶科学研究所程启坤、庄雪岚两研究员的研究认证:英德茶叶生产始于唐朝,是韶州三个产茶县之一。

适宜的温度,充沛的降水,微酸性的砂砾岩……这里有着最适合茶树生长的自然环境。

南宋英州知县汪任就有“游汲灵泉煮佳茗,渴心滋润困魔醒”的诗句传世。

至明朝,英德“丛生茎小而长,叶尖如指”的小叶种茶制成的“土青茶”已成朝廷贡品。

十九世纪前中叶,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英德茶叶兴盛一时。

后因战事不断,茶叶出口受阻,贸易不景气,茶业逐渐萎缩,至二十世纪初进一步凋零。

当我们把时间轴拉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看到的景象是清远茶园存者寥寥,其中英德稍多,但零星分散不成规模。

彼时英德茶在周边虽小有名气,然而多为中、小叶种茶树,管理粗放。

每两年低剪一次,是其获取产量的重要手段,产品加工依旧沿用“土青茶”的手工式制法。

据资料记载,1950年英德境内茶园面积仅有30公顷,茶叶产量仅3吨。

1951年,广东省公安厅创办英德农场,茶是其中一种经济作物,然未能带来较高的效益。

转变,既是偶然,也是必然。

2、创制:1958年建厂当我们在时光的长河中驻足、回首、钩沉,总会感叹命运、造物、机遇的巧妙。

然而具体到每一个特定的时间节点里,做出决策的每一个人对未来其实并不能预测。

1955年,时任广东公安厅厅长寇庆延主持,广东省茶叶进出口协调,从云南引进大叶种茶(简称“云大”)到英德农场试种,并于1956年春试种成功,后大面积推广。

当时,他们并不知道此举将对整个英德及中国红茶带来深远的影响。

英德红茶 香飘千万家

英德红茶 香飘千万家

英德红茶香飘千万家作者:暂无来源:《农产品市场周刊》 2016年第3期实习记者叶飞雅初冬时节,我们出发前往广东清远英德市,由广州至英德的高速路转到英德境内国道,沿途喀斯特地貌奇峰连绵起伏,一座接连着一座,极目之处层峦叠嶂, 甚为壮观。

一场雨过后,路边的树随风轻摆摇曳,天空显得格外清澈,青山被洗得更加清新壮美,平坦开阔的田野上矗立着一座座似螺子似圆锥的山峰,仪态万千,真是大自然的一道奇观,青翠欲滴的绿点缀着每一个角落,处处显露着勃勃生机,如此美景令人惊叹,一路上伴随着清朗欢快的歌声,欣赏着沿途如诗如画的美景,不觉如痴如醉。

英德红茶的前世今生说到英德,最出名的莫过于英德红茶,它是与“安徽祁门红茶”“云南滇红”齐名的中国三大红茶之一。

相传1963 年,英德红茶现身英国女皇的贵宾宴上,被英国女皇用于招待贵宾, 后成为指定的皇室用茶,由此英德红茶便开始“红了”,声名鹊起,享誉世界。

英德是广东最大的红茶产区,享有“中国红茶之乡”的美誉,英德红茶以其鲜爽、浓强、醇厚、甜润的独特品质风格驰名中外,堪与世界著名的斯里兰卡红茶媲美,然而较之祁红、滇红又别具风格,被称为中国红茶的后起之秀,其品质超群卓越,成为红茶中的一朵鲜花、一枝奇葩,被誉为“东方金美人”,令世人瞩目。

英德茶业生产和饮用始于何时呢?据悉,英德红茶生产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唐朝。

据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程启坤、庄雪岚等编著的《世界茶业100 年》称,英德茶业始于唐代,是唐代韶州三个产茶县之一,到明代是广东27个产茶县之一,到鸦片战争前是广东70 个产茶县之一,是鸦片战争后广东84 个产茶县之一。

据中国第一部茶学专注唐代茶圣陆羽所著《茶经·八之出》记载,“岭南生福州、泉州、韶州、象州…… 往往得之其味极佳。

”由此可知,唐朝时期,英德红茶已经广获世人的认可,同时也印证了英德茶叶发展史在广东茶叶发展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英德红茶种植于1959 年,2006 年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普洱茶界十大谎言

普洱茶界十大谎言

普洱茶界十大谎言普洱茶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茶叶,由于其健康功效和独特的口感,深受广大茶友的青睐。

但是,在普洱茶的世界里,也存在一些谎言和误解。

今天,我们就来揭开普洱茶界的十大谎言。

1. 普洱茶越陈越好。

这是普洱茶界最普遍的误解。

虽然普洱茶的陈化会使茶叶的质量变得更为柔和、厚重,但是过长的陈化也会让茶叶变味,影响口感。

所以,普洱茶的陈化期因茶而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

2. 普洱茶每年必须买新茶。

这也是一种迷信。

虽然新茶鲜活、清香,但是陈化的茶叶同样具有独特的风味。

不必追求新茶不可。

3. 普洱茶越贵越好。

贵并不代表好。

档次高或者年份老的普洱茶价格往往比较昂贵,但并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的口味。

4. 普洱茶是神仙茶。

虽然普洱茶有很多好处,比如可以美容养颜、降血脂、降血糖等,但并不是说喝了普洱茶就可以不吃药,更不能万能。

5. 普洱茶必须配药材。

普洱茶本身就有大量的药效成分,不需要额外加入。

如果过多的搭配药材,会极大的影响普洱茶的本色。

6. 普洱茶搭配不能混合。

这是一种极其偏执的说法,俗话说得好:合理搭配,营养更全面。

普洱茶可以和其他食物搭配,只要不是相互冲突的,就可以起到更好的效果。

7. 普洱茶一定要用陶瓷杯。

这是一种错误的说法。

普洱茶用什么杯子都可以,关键是让自己喝得舒适、愉悦。

8. 普洱茶喝多了会上瘾。

普洱茶没有让人上瘾的成分,过量喝茶的问题只是一个人的个人习惯而已。

9. 普洱茶和其他茶叶的茶歇不能混合。

这也是一种偏见。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将普洱茶和其他茶歇结合在一起,尤其是在泡茶的时候,来创造不一样的口感和乐趣。

10. 普洱茶只有喝过才知道好不好。

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

普洱茶的好坏取决于自己的感觉和体验,不必去追逐别人的口味偏好。

英德红茶复出记

英德红茶复出记

英德红茶复出记作者:暂无来源:《农产品市场周刊》 2014年第34期本刊记者高凤每年6 月份,是岭南茶农最犯愁的季节,因为6 月份是茶园内最容易生虫、虫害最严重的时候,面对虫害怎么办?诸多茶农的选择理应是杀虫,不管是物理杀虫,还是药物灭虫,总之虫害是一定要处理的。

可偏偏有那么一小部分人喜欢与众不同,广东省内最大茶商之一英德市上茗轩茶叶有限责任公司想了一奇招,“我们不杀虫,让它吃便是。

”任虫吃,不喷洒农药,不施化学肥,半野生种植的上茗轩牌英德红茶,再次让这种古老的岭南茶品大放异彩,将源自唐朝的古老茶种的原始味道得以延续。

色泽乌润,香气高锐的英德红茶,是广东省内历史最为悠久的茶种之一。

英德是广东省最大的红茶产区,英德红茶的历史可追溯到距今1200 多年前的唐朝。

据唐代陆羽所著《茶经?八之出》载:“岭南生福州、泉州、韶州、象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

”当时韶州植茶包括英德、曲江等。

可见英德植茶和产茶历史悠久。

因此,英德市被誉为“中国红茶之乡”。

小盆地,产好茶!据英德当地茶农介绍,英德市之所以能产出品质上乘的英德红茶与当地特殊的自然环境有着极大的关系。

英德市茶区峰峦起伏,江水萦绕,独特的喀斯特地形地貌,构成了洞邃水丰的自然环境,土壤肥沃,酸碱适中,大小茶场即建于地势开阔的丘陵缓坡上。

记者在英上茗轩茶叶有限公司茶园所在地英红镇云岭茶园内远眺,周边近是群山环绕,茶园负责人余先生告诉记者,英德当地有很多这样群山环绕形成的小盆地,这种小盆地成为生长上好茶叶的沃土。

余先生表示,“高山环绕的小盆地早晨多雾,茶园的早晨,最常看到的景象是,整个茶园笼罩在蒸腾的雾气里,茶叶不断从雾气中吸取天然养分,正是这样特殊的自然环境,使英德茶叶的味道格外醇厚甘香。

”因此,早在上世纪60 年代,英德红茶就成为馈赠国外贵宾的礼品,还成为英国皇室用茶的指定生产商。

60 年代初,英国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品尝英德红茶后,称道英德红茶口感好。

直到90 年代前后,随着广东制造业时代的兴起,传统农业似乎被人们遗忘在脑后,英德红茶的品牌宣传上略显后劲不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被人遗忘的“英德普洱茶”
侯凯东
拥有优越自然环境的英德,古称英州,原属韶关,清远划出韶关后属清远的一个县级市,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20。

7℃,年均降水量1883。

9毫米,土层深厚肥沃。

好山好水出好茶,英德是个古老茶区,产茶历史悠久。

据史料记载:英德种茶可追溯到距今1300多年前的唐朝。

《英德县志》中记载:“若中隅西华山茶,相传六祖手植”。

说明唐代禅宗六祖慧能曾在英德西华山植茶,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清朝康熙年间的《重修英德县志》记载有贡茶数量:“叶茶七十斤七两,国朝,芽茶一十四斤五两,进贡朝廷。

”由此,得知唐代至清代英德茶叶产饮兴盛,还出贡茶。

特殊年代,特殊产物。

英德的现代茶业也经历了半
个世纪的发展历史,1959年成功研发了英德红茶,1960
年开始英德茶以其优异的品质扬名中外。

英德还有被人
所遗忘生产熟普洱茶的历史,70年代未还生产过英德茯
砖茶,熟普洱茶是英德黑茶生产其中产量最大的,民间
还有生产陈年果合茶黑茶,当时广东省韶关红星茶场
(英德)和英德茶树良种场等地都有生产过。

主要有散
装和“宝晶宫牌”红盒装,宝晶宫牌红盒装为出口版,
有中英文介绍,盒面主色为红色,广东省英德县茶叶公
司监制,因盒面有一老人头图像,下面有普洱茶三个大字,俗称老人头红盒普洱茶。

据英德原茶叶局干部介绍,英德普洱茶俗称“发水绿茶”,人工加速后发酵技术工艺主要流程为:晒青(有时也用烘青)毛茶原料——润水——渥堆——翻堆(解块)——摊晾——起堆——筛分——拼堆——装包——贮旧——成品。

这是广东茶叶进出口公司40年前发明的技术,具有非常浓的地方风味特点和时代感,汤色清透红褐,有很强的甘蔗渣甜味,与云南产的熟普洱茶有很大区别。

红盒装普洱从70年代开始生产,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至90年代初停产。

自唐宋以来,广东省的潮汕、客家汉人和粤北瑶族同胞
就有将土青茶(即晒青绿茶及后来的大叶青)、乌龙茶存放
起来,然后经多年自然陈化成为陈年黑茶饮用的习惯,当地
人叫之为“老茶”。

客家人为女儿准备的陈年老茶叫做“女
儿茶”。

据考证,至少在明清时期以前,粤北曲江、乳源、
三连一带的瑶胞和少数山民就发明了茶叶“人工陈化”工
艺。

新中国成立初期,广东省茶叶公司奉国家之命生产和供应陈年老茶和陈年普洱茶。

于1955年由袁励成、曾广誉、张成等同志组成“普洱茶人工加速后发酵技术攻关小组”,在广东茶叶进出口公司属下的大冲口简易仓库进行发水发酵试验。

经过两年的反复实验研究,于1957年成功总结出“快速人工陈化加工陈年老茶的技术体系”。

当时广东普洱茶的原料以广东土青茶(后改为大叶青茶)为主,还有其他产区的中小叶种,也有进口茶。

主要以大叶种为主,用于压制“广云贡”饼茶、“七子饼普洱茶”出口供应香港和东南亚市场;日本则以大叶种拼中小叶种为主,还有精制成为分级散普洱茶供应粤港澳市场。

这就是熟普洱茶技术工艺的创立与应用过程。

英德是大叶青主产地,50年代至60年代初,黄茶兴起(俗称大叶青),英德年产大叶
青茶近千吨。

英德自1956年引进云南大叶种后,也有相当批量的黑茶生产,主要通过省茶供外贸出口及广州、香港等市场。

1972年国家下达任务,英德曾派出技术员去云南,参与研发现代普洱(熟普),73年熟普正式生产面市,所以广东英德制茶全国有名。

1984年广东茶叶进出口公司在英德召开普洱茶专业会议,对普洱茶的加工生产和出口做了一个较为全面的总结,对今后的生产计划做了详细安排,并邀请省茶科所、中山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院校参与进一步深入研究普洱茶加工过程中有关微生物变化及卫生等深层次问题。

70年代茶叶产销还是因为产品短缺,供不应求。

英德县茶叶公司为适应市场需要,增加茶叶出口,70年代末开始以英德名义生产普洱茶出口,到80年代中,因是国营体制生产,主要出口为主(高峰时期)质量好,大受消费者喜爱。

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国家取消出口配额,对农业投入的控制被取消,茶只能出口转内销为主,茶类产品趋向多元化、优质化,注重经济效益,兴起了高香乌龙茶和名茶热。

英德普洱茶销量急降,质量参差不齐,80年代末英德普洱茶生产开始衰落,1990年后英德普洱茶完全停产,英德普洱茶见证广东普洱茶的辉煌与衰落。

2005年在陈杖洲的指导下,我走遍英州县城,找到
了几盒广东省英德县茶叶公司监制的老人头红盒普洱
茶。

但都是90年代后期用本地茶生产的,我还不满意,
只身到英德乡镇下面去找寻找遗留的旧老人头红盒普洱
茶。

终于在英西小镇找到一盒80年代初以云南大叶茶生
产的老人头红盒普洱茶。

这盒普洱茶来之不易,产品保
存完好更难,是全密封包装的陈化慢,现在只发现这一
盒完整的,对于普洱的历史研究和全密封包装陈化有一定的引证作用。

本不想拆开,为了研究和引证才打开一盒并拍下照片。

老人头红盒普洱茶的品质特点:外形条索粗壮肥大,色泽黑润;汤色红浓,清透明亮;滋味醇厚,有独特的陈香味;叶底褚红,是陈年熟普的上品。

在建国初期,广东茶叶进出口公司发明了专利技术:人工加速后发酵加工普洱茶工艺技术,即“熟普”加工工艺术。

希望后人不要忘记广东的“熟普”加工历史和巨大的贡献,特别是始创“熟普”加工工艺。

我收集这些不同时期生产的红盒普洱茶只想为后人留下这些宝贵实样。

这是历史证物,价值巨大,见证了普洱熟茶的发源地在广东。

不仅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经验和实样,还给后人留下了巨大的、可重新挖掘的文化遗产和创新探索的空间。

英德茶文化底蕴深厚,有技术、有人才、有影响,英德茶产业完全可以创造像当年一样的辉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