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独立与国家富强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代化(现代化)差异的原因
1、旧中国近代化速度慢、程度低、步履艰难。其原因:
根本: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先天不利条件:资金、技术、人才准备不足(没有资本原始积累; 只有手工技术,缺乏机械化操作技术;思想准备不足);民族资 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政治障碍:封建势力阻碍;外国资本主义阻扰破坏;官僚资本主 义压制。 2、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发展迅速、成就辉煌。其原因: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前提下改革开放;抓住机遇,不断调整发展 策略;重视科技教育等。
世界近现代化进程 经济工业化
(第一阶段) 16世纪前后-19世纪初 工场手工业时 期
政治民主化
全球一体化
工场手工业 (现代工业化 的准备阶段)
17-18世纪的 新航路开辟 启蒙运动; 早期资产阶 和早期殖民 级革命, 资本 扩张, 主义制度在 英. 美. 法确 立起来
19世纪自由主 义.社会主义. 民 族主义; 19世纪 60.70年代的资 产阶级革命和 改革资本主义 制度在世界范 围确立起来
考点: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两大历史任务
[智慧火花]
自2012年春天以来,日本右翼分子的购岛闹剧愈演愈烈,日 本政府趁机提出所谓的钓鱼岛国有化,企图霸占我国的固有领土 钓鱼岛,这一强盗行径激起了两岸三地以及世界华人的极大愤慨,
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全球华人保钓运动。
[历史回声] 1.近代中华民族面对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 (1)两大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 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2)关系: ①区别:前者是要改变中华民族受压迫、受剥削的地位和 状况,要从根本上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统治秩序,解决 生产关系问题;后者是要改变近代中国经济文化和社会落后的 地位和状态,是要充分发展近代民族经济,解决生产力问题。 ②联系:完成第一大任务是为完成第二大任务创造条件。 一方面,前者是前提条件,只有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另 一方面,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是使中国走向现 代化,实现国家繁荣和人民共同富裕,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 民族之林。
4.1924-1945 中美联合抗日 5.抗战胜利至新中国成立前(1945-1949) 二战结束后,支持蒋介石打内战 1946年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形成独占中国的局面 特点:扶蒋反共,独占中国 新中国成立后 6.1949-70年代 新中国成立后外交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 表现:1950年第七舰队包围台湾海峡、侵略朝鲜、发动越南战争 7.20世纪70年代 72年尼克松访华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79年,中美建交 特点:走向正常化 8.80年代-今 曲折发展
2.以不同史观看待近代中华民族面对的两大历史任务 (1)从国家关系的角度:是反侵略、求独立的过程。列强侵 略中国,把中国逐步地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抗 争,最终结束了屈辱历史,实现了民族独立。(革命史观) (2)从政治的角度:是反专制、求民主的过程。中国人民反 抗专制统治(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追求建立 民主政体,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这一愿望。(近 代化史观、文明史观) (3)从经济的角度:是反压迫、求发展的过程。中国民族工 业外受西方资本主义的压迫,内受封建势力、官僚资本主义的 压制和剥削,生存环境恶劣,发展缓慢。民族资产阶级能够成 为民主革命的领导力量(旧民主主义革命)和同盟军(新民主主义 革命),从根本上说是为民族资本主义争取独立发展的环境和条 件。(近代化史观、文明史观)
整体发展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
成就: 1、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初步发展和进一步发展; 2、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运动开展; 3、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兴起。 特点: 学习西方先进科技文化与变革社会制度 有机结合。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1949年以来) 1)过渡时期(1949—1956)—为现代化奠定基础。 政治上:建立人民民主专制政权,制定《中华人民 共和国宪法》,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民主协 商政治制度。 经济上: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奠定社会主义工 业化的初步基础。 2)全面建设时期(1956—1976)—探索中曲折前进 3)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年以来):成就显著 在坚持社会主义前提下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取得 了辉煌成就,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中国 成为一个民主、富强,人民安居乐业的发展中国家。
世界近现代化进程 一. 世界经济的现代化: 1. 含义: 指以现代工业、科技革命为推动力, 实现传统的 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 2. 主要内容: a. 三次工业革命的进程及其影响 b. 生产关系的调整 c. 经济政策的演变 d. 经济格局的演变 二. 世界政治的现代化: 1. 含义: 由专制社会向民主法治社会的转变 2. 主要途径: a. 革命 b. 改革 三.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与全球化趋势 a. 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 b.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c. 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形成 d. 全球化趋势的发展
美苏关系
一、敌视政策:1917-1941 1.原因 意识形态矛盾、苏俄退出一战 2.表现 武装干涉十月革命;拒不承认苏俄政权 二、战时同盟关系:1974-1945 1.原因: 法西斯战争损害双方利益 2.表现 组成反法西斯同盟 三、战时同盟破裂1945-1953 1.原因 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矛盾’ 2.表现 冷战
现代史 友好结盟-紧张对峙-睦邻友好 1.1949年苏联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中苏同盟 2.一五计划期间,援助中国 3.1960年以后,中苏交恶 4.80年代末以来,两国放弃对抗,逐渐正常化 启示: 1.中俄两国合则两利,分则弊 2.国家利益是政府外交政策的决定性因素 3.落后就要挨打,维护国家主权要有雄厚的经济实 力和强大的国防实力 4.中国在发展道路上不能轻易结盟,要坚持独立自 主 5.国与国之间应有良好的沟通平台及争端解决机制。
第三次科技革 命极大地提高 了生产力; 引起 产业结构的变 国家垄断资 化和世界经济 格局的调整; 本主义 资本主义国家 和社会主义国 (电子信息时代) 家都推行改革; 三种现代化模 现代化的稳 式并存; 定发展 90年代以来经 济区域化和全 球化趋势加强
中美关系知识点梳理
近代史 1.19世纪中期 1844年逼迫清政府签署《望厦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1858年《天津条约》 特点:追随英法侵略中国 2.19世纪末 1899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标志美国有了独立的侵华政 策 1900年,参与八国联军侵华 特点:参与瓜分 3.一战期间到20年代 一战期间,美国与日本争夺中国 1922年,美国打破日本独霸中国局面 1927年后,美国占据侵华优势 特点:与日本争夺中国
中美关系发展结论
1.中美两国合则两利,都则俱伤 2.中美两国有合作的基础和共同的利益 3.中美合作有利于亚太地区的稳定,也利于 世界和平与发展
中俄(苏)关系发展史
近代史 一、侵略中国 1.第二次鸦片战争1858年《瑷珲条约》、1860年《北京条 约》等割占中国领土 2.1900年参与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源自文库订《辛丑条约》 二、影响、指导帮助中国革命 1.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中国共产党 成立。 3.北伐战争期间,促成国共两党合作,苏联与共产党帮助孙 中山建立黄埔军校 4.20世纪30年代,扶植王明占据中央领导地位,对中国革命 过渡干预 三、并肩作战的盟国 抗日战争期间,苏联给予中国大量物质和道义上援助
第五阶段 1945年二战 后至今
经济工业化
政治民主化
资本主义政治 制度进一步完 善; 美苏冷战和争 霸威胁着世界 和平; 八九十年代东 欧剧变.苏联解 体标志两极格 局结束,多极化 发展趋势加强 , 客观上有利于 国际关系的民 主化进程
全球一体化
以信息技术为 中心的新科技 革命的兴起为 世界各国的密 切联系提供了 技术手段;两 极格局的结束; 20世纪90年代以 来全球化趋势 大大加强,主要 表现在: 经济全 球化加速. 国际 组织增多. 世界 各国交流日益 频繁. 全人类共 同利益的形成
近代化(现代化)
第 经济:工业化、 第 一 城市化 二 次 现 政治:民主化、 次 现 法制化 代 化 文化:理性化、 代 化
自由化
知识化 网络化
信息化
全球化 创新化
核心:工业化
中国近代化发展历程
起步阶段:19世纪60年代--1895年 成就: 1、洋务运动—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 近代海军,近代教育。 2、近代资本主义工业兴起。 3、早期维新思想产生 特点 1、由重工业到轻工业,由军事到民用,由国营到民营,由经济领 域逐渐向科技、文化、教育渗透; 2、政治体制近代化尚未提上日程; 3、不是资产阶级领导,而是依靠政权力量。 4、 一开始就受封建势力和外国资本主义的抵抗、压迫、阻碍; 实质 从传统手工生产向机器生产过渡
经济工业化
第二次工业革 命产生了垄断 组织, 主要资本 主义国家 建立 以重工业为主 导的工业体系, 基本上实现了 工业化
政治民主化 主要资本主 义国家进入 帝国主义阶 段,资产阶级 民主法制更 加健全; 政治 上呈现出两 种模式---民 主政体和专 制政体; 20世纪初, 欧 洲. 北美基本 完成现代化
第二阶段19 世纪初— 19世纪70年 代
自由资本主义
(蒸汽时代)
第一次工业革 命大机器生产 基本取代工场 手工业, 工厂制 度建立, 传统农 业社会向工业 社会转化,促进 了城市化进程
资本主义展 开全球范围 的殖民扩张, 19世纪中后 期资本主义 世界体系初
第三阶段 19世纪70年 代—20世纪 初 自由资本主 义向垄断资 本主义过渡 (电气时代)
全球一体化 世界被帝国 主义瓜分完 毕, 19世纪末 20世纪初资 本主义世界 体系最终确 立
第四阶段 20世纪初— 1945年
经济工业化
政治民主化
十月革命开创 了社会主义现 代化道路; 法西斯独裁专 制和侵略扩张 使世界民主进 程受严重挑战; 世界反法西斯 战争胜利显示 民主进程不可 阻挡; 国联和联合国 以维护世界和 平与安全为宗 旨
全球一体化 凡尔赛—华 盛顿体系的 确立加强了 世界各地的 联系; 世界反法西 斯统一战线 的建立使不 同意识形态. 民族. 地区的 人们紧密相 连, 极大地加 强了各国联系
30年代经济 危机危机美 国罗斯福新 政开创了国 战争. 革命. 危机. 调整的 家干预经济 发展的新模 交织 式; 1936年新宪 现代化的转 法的颁布标 型时期 志苏联确立 起高度集中 的计划经济 体制
中日关系知识梳理
古代中国与日本 1.秦:徐福东渡日本九州岛 2.汉魏:赐日本“汉倭奴国王印” 3.隋唐:日本派遣隋使、遣唐使、留学生、留学僧到中国, 进行中日文化交流 唐:鉴真东渡日本 4. 明:倭寇来袭,戚继光抗倭——闭关锁国、海禁 近代中国与日本 1.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马关条约》 2.日本侵华战争1931-1945 建国后: 1.中日建交1972 2.中日关系发展曲折:台湾问题、钓鱼岛问题、参拜靖国神 社等(以和平交往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