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军运用的心理战实例及作战方法原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军运用的心理战实例及作战方法原则

心理战是战胜敌人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和一般的作战行动不可分割,相辅相成。实施心理战的目的是:降低敌人的土气,削弱其精神力量、动摇其军心,摧毁其作战意志;使其丧失信心和勇气,使其紧张、恐惧、惊慌、动摇、悲观、疑虑、犹豫、疲惫或冲动,从而造成敌军的混乱、分裂、瓦解或失误。心理作战的方法是:

一、用宣传手段对敌施加心理影响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至今,各国专职心理战机构和部队的主要任务就是用宣传手段对敌施加心理影响,主要方法是:

1、使敌丧失信心。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交战双方都用传单向对方前线士兵报道了其国内的天灾、饥饿、疾病流行情况。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美军的传单报道了德军的惨重伤亡和德国的饥娥问题。这些宣传都是为了在敌军中制造失败主义情绪,使其丧失信心,降低士气和作战效能。

2、鼓励、逼迫敌军投降或逃跑。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法军的传单鼓励德军士兵逃跑,并宣传协约国如何优待逃兵。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军将沙丁鱼罐头与劝降传单一同投给日军,并指出这是俘虏口粮的样品,对饥肠辘辘的日军士兵产生了一定的诱惑作用。美军还采用火力突击与扩音器喊话相结合的方法促敌投降。随后进行猛烈的火力突击,在突击间歇再用扩音器喊话,迫敌陆续来降。美军认为,这种战术在敌军被分割或包围时最为有效。

3、使敌分化瓦解。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军的宣传特别重视分化瓦解敌方阵营的内部关系。例如,用传单宣传“士兵死亡,资本家发财”,提出“希特勒把德国推向什么样的灾难”、“你们为什么打仗”等问题,使德军士兵对其政府产生怀疑。战争期间,盟军在广播中透露德国飞行员潜逃及其与盟军方面达成默契的事实,其用意是使德国空军当局怀疑每个飞行员并对他们采取更严的控制措施,从而使德国飞行员对空军当局产生不满。

4、使敌思乡厌战。苏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灌制了大量德、罗、匈、芬、意等国的音乐、民歌、戏剧唱片,用于对敌宣传,以引起他们忧郁的思乡之情。1982年马岛战争中,每到夜晚,英军就向阿军阵地播放阿根廷的流行歌曲,女播音员用缠绵悱恻的声调广播:“士兵们,赶快回家吧,在电

视中观赏一下世界足球赛多么惬意。”这种宣传使阿军官兵斗志松懈,无心作战。

5、使敌畏惧惊慌。1940年4月8日,驻挪威首部奥斯陆的德国使馆为挪威军政要人举行了一次电影招待会,电影显示了德军闪击波兰的情况以及德国轰炸机对华沙等城市的毁灭性轰炸。次日,德军即对挪威发起进攻,余悸犹存的挪威军政要员们不敢反抗,使德军轻而易举地占领了奥斯陆。美军在侵越战争中,常常于夜深入静之际,从飞机和直升机上播放祈祷声、妇女孩童的哭声、佛教的殡葬哀乐,以及野兽的吼叫声,中间穿插播放要求对方放下武器、停止抵抗的内容。1982年马岛战争中,英军通过电台与报刊大力宣传廓尔喀步兵营的勇猛强悍、骁勇善战,有些报刊还登载了这些尼泊尔士兵手持锋利的廓尔喀刀的照片,以加剧阿军的恐惧感。6月10日晚,当廓尔喀营向阿根廷港近郊的威廉山发起攻击时,阿军竞闻风而逃。

6、使敌麻痹迷惘。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德军在向法国发动大规模进攻之前,采取了不少麻痹前线法军的心理战措施。有时德军在开炮之前,用扩音器广播说:“现在要炮击某某地点了,法国朋友们,利用地形避开危险地区吧。”他们所说的炮击地点都是准确的。一次德军得知法国士兵缺乏香烟,便马上派飞机向法军阵地空投了大量香烟,同时投下

传单并广播说:“法国朋友们,现在停火一小时炮击,请你们休息吸烟。”德军在前线做的这些小动作削弱了法军的警惕性和斗志,后来有人把它称为“情感战术”。另一次,法军的一支部队秘密开赴前线,刚刚到达,德军就将其番号及指挥官名字广播出来,并说:“你们远路到来,真是辛苦了。我们明天和你们炮战,请你们准备,免得手足无措。”几句“客套话”,说得对方又惊又疑,茫然不知所措,只得立刻自动转移阵地而去。

7、使敌受骗上当。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军的无线电台冒充法国统帅部向一些法军部队发出退却命令,使这些部队不能继续作战。德军在荷兰作战时,放出空气说:“德国伞兵穿的是荷兰兵的制服”,弄得荷兰军队自相残杀。1967年阿以战争中,当埃军第四装甲师从西奈前出,准备实施反突击时,以军电台向这个师的无线电网发送了一道假命令,令其向苏伊士运河撤退。第四装甲师信以为真,便没有实施反突击。

二、用作战手段对敌施加心理影响

使用作战手段对敌施加心理影响不是心理战部队的任务,而是所有作战部队的任务,主要方法是:

1、把机动当作一种心理武器。西方军事著作指出,机动可不断给敌军制造难题,迫敌作出反应,使敌被动应付,陷

敌于不利的或危险的处境,使其惊慌失措。—支规模较小的部队,实施一系列出敌不意的快速机动,可以在精神上给敌以很大的震撼。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军的闪击战就是把机动当作心理武器来使用的,其目的就是要在敌人后方造成恐惧、困惑、疑虑和混乱,使之谣言四起,直到产生最严重的张惶失措。

2、使用武器(火力)施加心理影响。使用武器能在精神上影响敌人。苏军材料承认,在卫国战争初期,德国空军掌握制空权,这使苏军官兵“产生一种沉重而压抑的心境,当时称为‘飞机恐惧症’,而与此同时,这种情况却使德军士气大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盟军对德国的轰炸,尽管并未波及所有城市,但却使全体德国居民都变得神经过敏了。美军认为,使用核武器产生的心理震撼将比核爆炸本身的杀伤力大得多,因此要求心理战部队利用核突击的效果。苏军要求指挥员了解各种武器能对敌军产生什么样的心理影响,例如,飞机能对暴露的分队特别是摩步分队产生强烈的心理影响,因此,在进攻对最好用飞机来突击正在开进和展开、准备实施反冲击的敌预备队。此外,使用坦克追击退却的敌军,对进攻的敌步兵使喷火器,都能对敌产生强烈的心理影响。

3、以突然性震憾敌人。苏军十分推祟突然性的心理震撼作用,认为突然使用核武器,突然实施航空兵密集突击,突然发扬炮兵火力,或突然以部队实施迅猛突击,能够重创敌人,压制其士气,挡毁其抵抗意志,从而能保证以最小的代价完成作战任务。突然使用新式武器也可以给敌造成强烈的心理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毒气和坦克的最初使用曾给敌军以巨大的精神震撼,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军“喀秋莎”火箭炮的突然使用也曾使德军大为恐慌。

4、重视速度和时间的心理作用。美军认为,快速进攻能对防御者的士气与心理产生强烈的影响,使其陷入混乱和无所作为,从而使进攻变得势不可挡。比敌人更快地定下决心和采取行动,可以打乱敌军,使之惊慌失措。苏军材料认为,逐渐使敌遭到伤亡,每次数量不大,不能给敌造成深刻的印象,敌军部队还能长时期地保持战斗力;但短促的猛烈突击使敌遭受重大损失可以给敌造成强烈的心理影响。—个分队或部队在短时间内遭受50-60%的伤亡,它就丧失了战斗力。美军研究防御战役的材料指出,如果进攻一方已攻入对方防御地域的纵深,并相信能达成尔后的目标,同是攻方指挥官可以接受70%的损失。相反,在进攻初期遭受30%的损失,攻方就可能接受不了,就可能停止进攻,撤出战斗,或寻求增援。根据这一心理的分析,要在作战初期使敌进攻部队遭受重大损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