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语文瘦身课堂,让语文教学回归本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打造语文瘦身课堂,让语文教学回归本位
发表时间:2018-08-13T15:34:11.303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8年8月总第274期作者:王天军[导读] 吴教授的教改,早有耳闻,但今日亲眼目睹,听其辩驳,犹如讲故事一般,娓娓道来,渐入佳境。

——听吴教授报告后的反思◆王天军山东省安丘市官庄镇管公学校262108
踏着冬日的霜雪,裹紧身上的棉衣,我与同行一大早就驱车赶到安丘兴华学校礼堂,聆听了教育教改专家、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吴忠豪教授所做的调查报告。

报告观点之鲜明、论据之恰当、说理之充分,令人佩服。

吴教授的教改,早有耳闻,但今日亲眼目睹,听其辩驳,犹如讲故事一般,娓娓道来,渐入佳境。

果然使人有豁然开朗、醍醐灌顶之感觉。

常言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听了吴教授的报告,让我不得不反思自己十多来年的语文课堂上都干了些什么。

曾几何时,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斥了太多的人文说教和伦理情商,想象人物的内心、说出读文的感受、学了课文得到的收益成了语文课堂上的主要内容。

有人说,语文课似政治课、品德课,又似说理课。

也有人说,语文课是社会科或综合科。

更有人说,语文课就像杂货铺,柴、米、油、盐、酱、醋、茶什么都有或者说什么都没有。

语文课上,我们常常看到老师和同学,或激动、或振奋,一脸的慷慨。

老师分析课文内容头头是道,学生理解课文步步深入。

而教材内容的编排给本就具有浓浓色彩的东西又重重地抹上了一笔。

老师在备课上下了很多功夫,收集了很多材料。

课堂上老师感情激扬,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很高。

优秀教师们的语文课堂也像在排演一步步情感剧,有趣极了。

但一节课下来,学生除了激动外,还有什么呢?几乎一无所获。

你看一看我们学生的作文就知道了,句子不成句子,空话套话连篇,没有中心,没有句群,乱加标点符号,文章丑态百出。

这难道就是我们语文教学的结果吗?我们的语文课堂这是怎么啦?
吴忠豪教授指出,这是我们的语文教学出了问题。

我们不是在教语文,而是在教课文,犯了舍本逐末的错误。

“教课文”或“教语文”的主要依据是什么?吴教授认为主要观察对象不是教师在课堂里教了什么,而是学生学习后在语文知识或语文学习行为上有什么收获、发生了哪些变化?因此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应是用课文教语文。

那么如何用课文来教语文?那就是利用课文这个例子来教给学生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关于语文课到底“教什么”的问题,吴忠豪教授提出了语文教学应围绕“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展开教学。

所谓“一个中心”,即以语言训练为中心,特别要强调语言的运用。

“两个基本点”即培养语文的听、说、读、写、书的能力,提高人文素养。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概括,回答了语文应该教什么的问题,这也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

吴忠豪教授说,语文教学不姓“思”,也不姓“考”,语文教学归根结底应该姓“语”。

姓“语”就是要以语言训练为中心,单纯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课或者其他学科的事。

语文教学的思想性和人文性要有机地融合在语言的训练中,而不是重“思”轻“语”,重课文内容学习,忽视语言训练,即深刻挖掘课文的微言大义,将语文课上成带妆上彩的情感剧。

可我们语文老师都在课堂上干了些什么呀?是的,我和大多数语文教师一样,语文教学的大部分时间用于讲一篇篇课文,上语文课就是讲课文。

尽管诸多有识之士反复批评,学生的语文能力不是教师讲出来的,但语文课程的主要形态仍然是讲课文。

我们的语文教学改革,主要也是聚焦在如何讲好一篇篇课文、怎样提高讲课文的效率?语文教学竞赛,也是在比谁讲得精彩、讲得有深度,有新意、有水平,谁能讲得听课老师佩服得五体投地才好。

讲课教师找材料、练讲法,费尽心思地去挖空教材,可这样的结果是什么呢?教师教得越来越累,学生疲于应付,最终也没有习得语文的方法和提高语文素养。

是到了给语文课正名的时候了,语文课不是抹了油彩的“花脸课”,也不是五香俱全、品味十足的大杂烩,而是应该有语文味道的语言文字运用实践课。

语文课堂应该干语文课堂的事,不应该把语文课上成品德课、思想政治课或社会课。

我们应该大刀阔斧、删繁就简,还原语文学科的本来面目。

扎实做好基本功,简简单单教语文。

让我们所有的语文老师携起手来,共同为语文课堂做瘦身运动,让语文教学回归本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