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_第一单元_氯_溴_碘及其化合物_第3课时_苏教版
化学:专题 第一单元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 教案多课时苏教版必修
![化学:专题 第一单元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 教案多课时苏教版必修](https://img.taocdn.com/s3/m/42354f102cc58bd63086bd37.png)
专题2第一单元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第1课时氯气的生产原理一、海水中的化学资源1.海水中蕴含的元素有______多种,它是一个巨大的宝藏,期待着人们的开发和利用。
2.海水中的氯化物主要为______,其次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3.地球上99%以上的溴蕴藏在大海中,海水中______的总储量高达1×1014t,______被称为“海洋元素”。
此外,海水中还含有丰富的______元素。
据估计,海水中______的总量可达8×1010t。
二、氯气的生产原理1.氯碱工业:以______________为基础制取氯气等产品的工业。
2.氯气生产的化学原理(1)电解装置和现象(2)电解产物的验证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试管移近酒精灯以后,发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电源负极相连的铁棒上产生________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________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石墨棒上产生________溶液颜色________左管溶液中有________产生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氯气的实验室制法(1)反应原理:1774年瑞典化学家舍勒在研究软锰矿(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时,把________与软锰矿混合在一起________,发现有黄绿色气体生成,反应为4HCl(浓)+MnO2错误!MnCl2+Cl2↑+2H2O。
(2)实验室制取氯气是采用固体和液体混合加热制气体的装置,主要有气体______装置、______装置和____________装置三部分。
(3)收集方法:向____排空气法或排____________法。
(4)净化方法:用__________除去HCl,再用________除去水蒸气。
(5)尾气吸收:用________________吸收。
(6)注意事项:1必须用________,MnO2与稀盐酸不反应。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2第1单元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知识研习课件 苏教版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2第1单元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知识研习课件 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d5225e6f960590c69ec376e7.png)
• C.先加入盐酸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有Cl-存在
• D.加入NaOH溶液,氯水黄绿色消失, 说明有HClO分子存在
• 【解析】 A项,只能说明有HClO存在; B项,Cl2的黄绿色决定了新制氯水的颜色, 故说法正确;C项,由于加入盐酸时引进 了Cl-,故不能证明氯水中是否含Cl-;D 项,氯水黄绿色消失,只能说明Cl2消耗完, 而不能说明HClO分子存在。
2.氯气的化学性质 (1)与金属反应 钠、铜、铁在氯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与非金属反应 •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3)与H2O反应 • ①氯气与水的反应 • 化学方程式为: • 离子方程式为: • (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 [想一想1](1)Cl2溶于水属于什么变化?(物 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 三、溴、碘的提取
• 1.溴的性质
• 颜色状态: 深红棕色液体 ;密度:比水大; 溶解性: 微溶 于水,易溶 于有机溶剂。
• 2.碘的性质 • 颜色状态 紫黑色固体 ;溶解性:微溶 于
水,易溶 于有机溶剂;特性:① 遇淀粉变, ② 蓝色 。
• 3.Cl2、Br2、I2之间的置换反应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 2.新制氯水与久置氯水的区别
外观
新制氯水 黄绿色
久置氯水 无色
成
分 子
H2O、Cl2、HClO
H2O
分 离 H+、Cl-、ClO-、 Cl-、H+、
子 OH-(极少)
OH-(极少)
化学性 强氧化性、漂白 酸性增强,
质
性、弱酸性
无漂白性
• 3.氯水的性质
苏教化学必修1专题3第一单元氯、溴、碘及其化合物(共16张PPT)
![苏教化学必修1专题3第一单元氯、溴、碘及其化合物(共1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ed420c048d7c1c709a14552.png)
3、氯气与水反应(可逆反应)
Cl2+H2O
HCl+HClO(次氯酸)
见光分解
2HClO
O2↑+ 2HCl
氯气的水溶液叫“氯水”。 氯水因溶有氯气呈黄绿色。
结论:氯水久置会发生变质。
保存:棕色瓶中,阴凉、蔽光处保存。
氯水受光照
液氯与氯水的区别?新制氯水与久置氯水的区别?
液氯
氯水
分 类
纯净物
新制
混合物
久置
分子:Cl2,HClO,
成 分
只有Cl2分子
H2O 离子:H+,Cl-,
分子:H2O 离子:H+,Cl-
ClO-
性 质
有氧化性,无酸 性和漂白性
有酸性,强氧化性, 能漂白,消毒,光照 时HClO分解
2、氯气是有毒气体,曾被德国法西斯制成毒气弹用
于侵略战争.当这种毒气弹顺风爆炸时,通常可选
用的防御办法是( )
①人躲到低洼的地方去 ②人躲到较高的地方去
③多饮豆浆和牛奶
④用沾有肥皂水的软布蒙面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②③④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l-和Cl2都是氯元素 B.Cl2有毒, Cl-也有毒 C.Cl-离子半径比Cl原子半径大 D.Cl2和Cl原子都呈黄绿色
溶解的氯气部分能够与水起 反应,生成盐酸与次氯酸。
次氯酸(HClO)的性质:
1. 次氯酸有强氧化性、漂白性
2. 次氯酸有弱酸性,酸性:H2CO3>HClO
HClO
H++ClO-
苏教化学必修1专题2第一单元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共16张PPT)
![苏教化学必修1专题2第一单元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共1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73874c4ce009581b6ad9eb62.png)
二、氯气的化学性质
1、与金属反应
2Na+Cl2=点==燃==2NaCl
现象:剧烈燃烧,黄色火焰, 产生大量白烟
2Fe+3Cl2=点==燃==2FeCl3
现象:产生棕色的烟,加水溶解 得到黄色 溶液。
Cu+Cl2=点==燃==CuCl2
现象:产生棕黄色的烟,溶于 水后溶液呈蓝色。
2、与非金属反应
氯气的性质(1)
一、氯气的物理性质
氯气是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 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密度大,能 溶于水。
易液化:氯气 -34.6度 液氯 -101度 固态氯
根据氯气的物理性质你还 能学到哪些知识?
Cl +17 2 8 7 得到1个e-Cl- +17 2 8 8
性质活泼 具有强氧化性
性质较稳定
1.关于Cl-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Cl-呈黄绿色 B.Cl-有毒 C.Cl-具有氧化性 D.Cl-是稳定结构
A.氯气在常温下能与铁反应,故不能用 铁罐存放液氯
B.液氯和氯水不是同一种物质 C.光照氢气和氯气的混合气体可以用来 制取氯化氢 D.用少量的氯气和足量的铁反应可以得 到氯化亚铁
以上表现了Cl2的什么性质?
Cl2的氧化性
练习巩固: 《作业本》P35-36 9、21、23题
小结
1.氯气与金属 2.与非金属反应
H2+Cl2=Biblioteka ==燃==2HCl现象:H2在Cl2中能安静的燃烧, 发出苍白色火焰,瓶口有白雾。
而H2和Cl2的混合气体在光照条件 下发生爆炸。
氯气与氢气反应时,瓶口的白雾是 什么?
氯气与氢气反应生成氯化氢,氯化 氢散逸到空气中,与空气中的水蒸 气结合成盐酸的小液滴,从而形成 白雾。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教案1苏教版3实用教案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教案1苏教版3实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5a7d596783e0912a3162a85.png)
氧化复原反响【学习目标】、知道氧化复原反响的实质、掌握氧化复原反响的相关观点【知识系统】一、氧化复原反响的定义、学会用“双线桥法”剖析氧化复原反响、能运用氧化复原反响的规律剖析问题.氧化复原反响的定义。
请你写出三个氧化复原反响,并剖析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氧化反响、复原反响的定义氧化反响:元素化合价,电子,发生反响复原反响:元素化合价,电子,发生反响【问题研究】.氧化复原反响中,化合价起落的实质是什么?它们在数目上的关系如何?.化合价高升的总价数与化合价降低的总价数关系如何?为何?【知识系统】二、氧化复原反响的实质.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实质,所以氧化复原反响的实质是.数目关系化合价起落数与转移电子数关系化合价高升的总价数化合价降低的总价数,原由是三、氧化复原反响的描绘.化合价高升的元素被氧化,化合价降低的元素被复原。
比如化合价高升被氧元素被氧化,是氧化产物,单质作复原剂;++元素被复原,单质是复原产物,作氧化剂。
练习:化合价降低被复原指出下边反响的被氧化元素、被复原元素、氧化剂、复原剂、氧化产物和复原产物,画出化合价变化与氧化、复原关系的箭头指向,计算化合价高升的总价数和化合价降低的总价数:+=+.“双线桥”法+=+式子中的元素得失电子的关系的箭头,叫做“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称为“双线桥”。
【知识介绍】氧化复原反响中,复原剂把电子转移给了氧化剂,所以也可用“单线桥”来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讲堂反应】.请对下边的氧化复原反响进行剖析:+=+()被氧化元素,被复原元素;()氧化剂,复原剂;()氧化产物,复原产物;()被氧化元素和被复原元素原子个数之比为;()用双线桥法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在反响+=++↑+中,是氧化剂,是复原剂;元素被氧化,元素被复原;是氧化产物,是复原产物;电子转移的总数为。
.某温度下,将通入溶液中,反响后获取、、的混淆液:++++()=(用含、的式子表示),=,=。
2019高中化学 专题2第1单元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 第3课时 溴、碘的提取学案 苏教版必修1
![2019高中化学 专题2第1单元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 第3课时 溴、碘的提取学案 苏教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66c62d563968011ca2009159.png)
第3课时 溴、碘的提取学习目标:1.了解溴、碘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2.了解溴、碘的提取和反应原理。
(重难点)3.掌握Cl -、Br-、I -的检验方法。
(重点)[自 主 预 习·探 新 知]1.溴、碘的制备与性质 (1)Br 2、I 2的制备①制取溴单质:在一支试管中加入2~3 mL KBr 溶液,滴加少量新制氯水,再滴加少量CCl 4,振荡,静置,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分层,上层为无色溶液,下层为橙红色液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 2+2KBr===2KCl +Br 2。
②制取碘单质:在一支试管中加入2~3 mL KI 溶液,滴加少量新制氯水,再滴加少量CCl 4,振荡,静置,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分层,上层为无色溶液,下层为紫红色液体。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 2+2KI===2KCl +I 2。
(2)Br 2、I 2的物理性质(3)①溴单质具有氧化性,能将碘化钾溶液中的碘置换出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r 2+2KI===2KBr +I 2。
②在水溶液中,溴离子能与银离子反应,生成难溶于水和稀硝酸的浅黄色溴化银沉淀。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Br +AgNO 3===AgBr↓+NaNO 3,实验室常用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来检验Br -。
③在水溶液中,碘离子能与银离子反应,生成难溶于水和稀硝酸的黄色碘化银沉淀。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I +AgNO 3===AgI↓+NaNO 3,实验室常用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来检验I -。
④I 2遇淀粉变蓝色,该性质可用于检验I 2。
(4)溴、碘及其化合物的应用①溴可用于生产多种药剂,如熏蒸剂、杀虫剂、抗爆剂等。
溴化银是一种重要的感光材料,是胶卷中必不可少的成分。
②碘是一种重要的药用元素,含碘食品的生产也需要碘元素,碘化银可用于人工降雨。
2.溴、碘的提取 (1)海水提溴提取粗食盐后的母液――→Cl 2Br 2的水溶液鼓入热空气或水蒸气――→冷凝粗溴――→精制溴单质。
高中化学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第3课时)教案3 苏教版必修1
![高中化学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第3课时)教案3 苏教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ca0709f4b9f3f90f76c61b2d.png)
第一单元第3课时氧化还原反应一、学习目标1.学会从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角度来分析、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2.学会用“双线桥”法分析化合价升降、电子得失,并判断反应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3.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4.辨析氧化还原反应和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之间的关系,并用韦恩图表示之,培养比较、类比、归纳和演绎的能力。
5.理解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得电子和失电子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对立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氧化还原反应。
难点: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变化与电子得失的关系,氧化剂、还原剂的判断。
三、设计思路由复习氯气主要化学性质所涉及的化学反应引入,结合专题1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对这些反应进行判断,从而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区别,并从电子转移等角度进行系统分析,再升华到构建氧化还原反应和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之间关系的概念。
四、教学过程[情景引入]由复习上节课氯气有关反应引入本节课的研究主题。
先由学生书写氯气与钠、铁、氢气和水,次氯酸分解、此氯酸钙和二氧化碳、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练习]学生自己书写方程式,并留待后面的学习继续使用。
[过渡]我们结合在第一章中学过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来判断一下这些化学反应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还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媒体]2Na+Cl2=2NaCl2Fe + 3Cl22FeCl3H2 + Cl22HClCl2+H2O HCl+HClOCa(ClO)2+CO2+H2O=CaCl2+2HClO2HClO O2↑+ 2HCl[练习]学生自己进行判断,或可小组讨论、分析。
[叙述]现在请大家在氯气与钠反应的方程式上,标出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在反应前后的化合价。
[思考与讨论]学生解决下列问题:1.元素的化合价是由什么决定的呢?2.元素的化合价在何种情况下会发生变化?3.在同一个化学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高和降低的数目有何关系?4.在同一个化学反应中,元素得电子数和失电子数有何关系?[叙述]讲述如何用“双线桥”法表示上面所得到的信息。
(教师用书)高中化学 专题2 第1单元 第3课时 溴、碘的提取同步备课课件 苏教版必修1
![(教师用书)高中化学 专题2 第1单元 第3课时 溴、碘的提取同步备课课件 苏教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e9730eca524de518964b7dd4.png)
(1)请你参与分析讨论: ①图中仪器B的名称:________。 ②整套实验装置中仪器连接均不能用橡胶塞和橡胶 管,其原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 (2)C中液体颜色为________。 (3)D中 NaOH溶液作用是________。
【解析】 采用分馏法提纯溴,Br2有毒,要防止污染 空气,溴有腐蚀性,不用橡胶塞和橡胶管。
2.溴单质和碘单质的氧化性强弱 Br2能氧化KI,其化学方程式为 Br2+2KI===I2+2KBr 。 3. Br 、 I 的检验 在水溶液中,溴离子、碘离子都能与硝酸银溶液反 应,生成难溶于水和不溶于稀硝酸的 淡黄 和 黄色 碘化银沉淀: 色溴化银沉淀
- -
NaBr+ AgNO3===AgBr↓+ NaNO3 NaI+ AgNO3===AgI↓+ NaNO3 实验室常用 硝酸银溶液 和 稀硝酸 来检验Br-和 I- 。
【解析】 海带提取I2的过程为:海带灼烧→溶解→过 滤→加Cl2→加CCl4→分液
【答案】 B
3.从溴化钠中制取单质溴可采用的方法是( A.蒸发至干,灼烧固体 B.滴入新制的氯水,用汽油萃取 C.通入新制的氯气,用酒精萃取 D.加入碘水,用四氯化碳萃取
)
【解析】
A不正确,因为NaBr同 NaCl一样,是热稳
【答案】 A
2.鉴别某溶液中是含有Br-还是含有I-,可以选用的 试剂较适合的是( ) B.淀粉溶液 D.四氯化碳
A.碘水、淀粉溶液 C.溴水、淀粉溶液
【解析】 淀粉溶液、CCl4不能鉴别I-。 【答案】 C
【教师备课资源】 1.氯、溴、碘性质的相似性与差异性 (1)相似性 氯、溴、碘的原子,最外层都有7个电子,所以它们具 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如其常见的化合价均为-1价,都能和 金属单质(如Na、Mg、Fe)反应,与非金属单质(如氢气)反 应,还都能够和碱(如NaOH)反应。
苏教化学必修1专题3第一单元氯、溴、碘及其化合物(共17张PPT)
![苏教化学必修1专题3第一单元氯、溴、碘及其化合物(共1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95818a8b80eb6294dd886ce9.png)
钠与氯气反应
现象
钠剧烈燃烧,火焰呈黄色,产生白
烟,生成白色NaCl晶体
点燃
2Na + Cl2 === 2 NaCl
反应规律:氯气可绝大多数金属(除Au、Pt外)反 应, 生成高价金属的氯化物
思考:FeCl3和CuCl2能用它们的金属与盐酸反应制取吗?
2、在一定条件下,氯气能非金属金属反应生成氯化物
点燃或光照条件下,氯气能与氢气反应
纯净的氢气可以在氯气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 白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瓶口冒白雾;
氢气和氯气的混合气遇强光照射会发生爆炸。 生成的气体HCl有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遇空 气中水蒸气,呈现白雾。
点燃
H2
+
Cl2
=== 2HCl 或光照
点燃下,氯气能与磷反应
白磷可以在氯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白色烟雾;
Ca(ClO)2 + CO2 + H2O === CaCO3 + 2HClO
想 一 氯气跟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规律吗? 想
三.氯气的用途:
消毒剂 漂白剂 氯化物
冶金
聚氯乙烯塑料
药品
知识与能力训练
1、不能由单质直接化合而成的是( C )
不能由单质和盐酸置换而成的是( D )
A、AlCl3 B、NaCl C、FeCl2 D、CuCl2
照是 HClO 分
解
4、氯气与碱反应
*将氯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Cl2 + 2NaOH === NaClO + NaCl +H2O
次氯酸钠
*工业上生产漂白粉,是通过氯气与石灰乳作用制成的。
2Cl2 + 2Ca(OH)2 === Ca(ClO)2 + CaCl2 + 2H2O
2013-2014学年高一化学苏教版必修一教案2.1氯、溴、碘及其化合物教学案
![2013-2014学年高一化学苏教版必修一教案2.1氯、溴、碘及其化合物教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e5b428566c85ec3a87c2c5e4.png)
专题二第一单元氯溴碘及其化合物教学目标: 1、掌握氯气的制备、性质和用途。
2、掌握氯水的组成和性质。
3、掌握溴、碘的提取和性质。
教学过程:【例1】家用消毒液的发生器是以精盐和自来水为反应物,通电时,发生器的电解槽的极 板上产生大量气泡,切断电源后,生成液具有强烈的杀菌消毒能力。
与该反应器工作原理 直接有关的化学方程式是( ) A 、2NaOH +Cl 2 == NaCl + NaClO + H 2O B 、H 2 + Cl 2 == 2HCl C 、2NaCl + 2H 2O == 2NaOH + H 2↑ + Cl 2↑ D 、2HClO == 2HCl + O 2↑【小结1】一、氯气的生产原理:1、电解饱和食盐水法制氯气:(1)原料: ;试纸与指示剂 、(2)电解饱和食盐水装置包括:(3)怎样检验电解饱和食盐水两极生成的气体产物?(4)电解食盐水的化学方程式为:2、氯气的工业制法:工业上制氯气通常是用 方法来制取氯气,写出化学方程 式 。
(1)阳离子交换膜电解槽构造特点:用 或 将电解槽分隔成两部分。
(2)阳离子交换膜的特点:具有很好的选择性。
只允许 通过,不允 许 及 通过。
3.实验室制法:①原理: ②制取装置类型: ③净化: ④收集: ⑤验满: ⑥尾气处理:【例2】当周围空间不慎有大量氯气溢出时,处在该环境中的人可以用浸有一定浓度某种物质的水溶液的毛巾捂住鼻子,以防中毒,最适宜采用的物质是( )A 、NaOHB 、KIC 、NH 3•H 2OD 、Na 2CO 3例3、自来水常用氯气消毒,某学生用自来水配制下列溶液,不会产生明显药品变质的是A 、石蕊B 、硝酸银C 、亚硫酸钠D 、氯化铝【例4】某温度下,将氯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得到NaCl 、NaClO 、NaClO 3的混合溶液,经测定ClO —与ClO 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则氯气与氢氧钠反应蛙时,被还原的氯元素和被氧化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小结2】二、氯气的性质1、物理性质:在通常情况下,氯气是一种 色、有 气味、比空气 、有 的气体,故在制取氯气时应用 将尾气吸收。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苏教版(教案)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苏教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6b25fad336c1eb91b375db4.png)
教课方案学生年级高一科目化学课时数小时教师日期年代日课题氯、溴、碘及其化合物.认识从海水或海产品中提取氯、溴、碘单质的基来源理和方法,知道氯、溴、碘单质的性质及其差别,认识卤素单质及其化合物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知道如何划分氧化复原反响和非氧化复原反响,认识氧化复原反响的本质是反响中发生了电子的转移。
能简单剖析氧化复原反响,指出氧化剂和复原剂,标示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量。
教课目的.经过研究实验,认识实验研究的过程和一般方法,形成化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术,知道化学实验是研究和认识化学物质的重要门路。
.经过察看、剖析实验现象,加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经过学习,认识到海水是人类的可贵自然资源,培育与大自然友善相处的感情。
教课内容一、作业检查二、知识梳理一、氯气的生产原理、海水利用()海水中的元素()海水制盐蒸发、结晶、分别、提纯、电解饱和食盐水实验( 氯碱工业 )实验现象通电后铁钉和碳棒上均有气泡产生将铁钉上方采集到的气体凑近结论通电后有气体物质生成有氢气生成火焰有爆鸣声。
用手轻轻扇动在碳棒上方采集有氯气生成到的黄绿色气体,闻到有刺激性气味;润湿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插入铁钉的溶液变红色。
有碱性物质生成.反响原理的化学方程式:(一)、工业制取原理、原理:、装置:发生装置采集装置尾气办理装置、食盐的精制:杂质:M+2-C2+试剂:盐酸(二)、验室制取氯气的原理及装置的设计、原理(浓)↑( (浓) ↑浓) ↑()(浓 ) ↑不行能完整反响,浓度降低为稀盐酸时,反响即停止。
、装置(书)如何制取纯净干燥的氯气?用浓盐酸制氯气的杂质是饱和食盐水(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溶解度比水中低,减少氯气的消耗)水可用浓或汲取,不可以用碱石灰,因氯气与它反响氯气的查验:用润湿的淀粉试纸查验——现象:变蓝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发生装置:固体+液体△气体()除杂试剂及装置:装有饱和食盐水的洗气瓶()干燥试剂及装置: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采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或排饱和食盐水法()尾气办理:用氢氧化钠溶液汲取、氯气的物理性质:在往常状况下,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
化学:2.1.3《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第三课时课件(5)(苏教版必修1)
![化学:2.1.3《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第三课时课件(5)(苏教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2dbd81e7700abb68a982fbde.png)
由于氯气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而次氯 酸见光易分解,Cl2 HClO HCl 这个 过程不断进行,使氯水中的氯气,以及次 氯酸最终全转化为HCl,所以在阳光下久 置后的氯水的主要成分应是HCl。
光照
2HClO
== 2HCl + O2↑
新制氯水的性质
具有氯气的性质 与CaCO3反应有气泡产生 具有漂白性 与AgNO3反应有白 色沉淀生成 光照分解
实验3 在洁净的试管中加入2mL新制氯水,再
向试管中加入几滴硝酸银和几滴稀硝酸, 观察现象。
二、化学性质
实验现象
结论(或化学方程式)
实验一 湿润有色布条褪色 氯水具有漂白性,而 干燥有色布条不褪色 氯气不具有漂白性 实验二 滴有新制氯水pH试 氯水呈酸性,具有漂 纸先变红后褪色, 白性 滴有盐酸的只变红 实验三 有白色沉淀 氯水中有Cl-离子
4.氯气与水的反应
Cl2 + H2O ==HCl + HClO
可逆反应:在相同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又能向逆方向进行的反应。 特点:1)相同条件下 2)同时 3)两个相反方向
新制的氯水中的成分 分子: Cl2 HClO H2O 离子: H+ OHCl- ClO
想一想
⒈为什么打开自来水龙头会闻到一股刺激 性气味? 2 为什么我们养金鱼的水要先放置一段时间 呢?
具有Cl-的性质
HClO的性质 HCl的性质 氧化性 HClO具有不稳定性
5. 氯气与碱的反应 氯气与NaOH反应
实验4:用一支针筒抽取80mL氯气,然后抽 取20mL50%氢氧化钠溶液 ,观察实验现象。 现象:溶液由黄绿色变无色
Cl2 + 2NaOH =NaCl + NaClO + H2O
化学苏教版高一必修一2.1氯、溴、碘及其化合物教案设计
![化学苏教版高一必修一2.1氯、溴、碘及其化合物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7858d6d856a561253d36f23.png)
高一化学必修一专题2 第一单元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第3课时《氧化还原反应》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 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原子之间的电子转移三者之间的关系,从本质上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2) 学会用化合价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判断氧化还原反应。
(3) 学习用双线桥法标明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4) 理解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和特征,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演变,由表及里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从氧化还原这一典型的矛盾,感知事物的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对立统一的观点。
二、[重点与难点]重点: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与本质难点: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掌握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双线桥法三、[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应先复习旧知识,然后采用“问题引导-深入探究”的教学模式,并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以氧化还原反应这一系统概念的建立为主线,从得氧失氧的原始特征到化合价升降的表面现象再到电子转移的本质原因层层推进,逐步深入;并以基本类型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氧化剂与还原剂、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等为辅线来充实基本概念; 通过练习,学会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双线桥法。
四、【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思考】Fe2O3+3CO 高温2Fe +3CO2属于何种反应类型?(抛出问题)(引出四种基本类型的缺点:①不能包含所有化学反应②不能反映化学反应的本质)【师归纳】Fe2O3失氧,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CO得氧,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
【引出】像这种一种物质被还原,另一种物质被氧化的反应叫氧化—还原反应。
【教师】氧化还原反应是对立统一,相互依存的,就好比商人要卖出一件物品,就必然要有人来买,买和卖是同时存在,同样,得氧和失氧也是同时进行,换句话说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必须是同时进行的。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2 第一单元氯、溴、碘及其化合物 课件(共20张PPT)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2 第一单元氯、溴、碘及其化合物 课件(共2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bac2f4331126edb6e1a1010.png)
MnO2
AI粉
NaOH 溶液
A BC
D E(收集瓶) F G
①装置 B中盛放饱和NaCl溶液,该装置的主要作用是 ___除__去__H_C__I ________。 ②F中试剂的作用是____吸__收__水__蒸__气______。
③用一件仪器装填适当试剂后也可起到F和G的作用, 所装填的试剂为__碱__石__灰___。
3、少量尾气可以集于气球中,选用C;
4、难以吸收的可以点燃处理,选用D。
练习:请选出Cl2 、HCl 、CO尾气处理的装置
安全瓶
练习
【递进题组】
1.实验室用下列两种方法制氯气:①用含HCl 146 g的浓 盐酸与足量的MnO2反应;②用87 g MnO2与足量浓盐酸
反应。所得的氯气 ( B )
A.①比②多 B.②比①多 C.一样多 D.无法比较
方法三、KClO3+6HCl=3Cl2↑+KCl+3H2O 方Mn法O2+四4、HCHl2S=△O4C(l浓2↑)++NManCCll△=2+H2CHl2↑O +NaHSO4
思考:这种方法制得的Cl2中常会混有 什么杂质?如何净化?
2、净化装置: ①试剂: 饱和NaCl溶液、浓硫酸 如果将饱和NaCl溶液改为NaOH行不行?
不行,因为Cl2 能与NaOH反应
3、收集装置: ①方法: 依据物理性质
向上排空气法、排饱和NaCl溶液
②验满: 淀粉KI试纸
4、尾气吸收装置: NaOH溶液
【思维发散】
常见尾气的处理(注意防倒吸)装置
说明:A
B
C
D
1、吸收溶解速度不很快,溶解度也不很大的气体用装置A;
2、若气体在吸收剂中溶速快且溶解度极大,易倒吸,选用B;
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1课件专题2第一单元《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第三课时》
![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1课件专题2第一单元《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第三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5fe6013079563c1ec5da719d.png)
2、为实现2000年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卫生部
规定食盐必须加碘,其中的碘以碘酸钾(KIO3)形
式存在,已知在溶液中IO3-可和I-发生反应:
IO
-
3
+5I-
+6H+=3I2+3H2O,根据此反应,可用试
纸和一些生中常见物质进行实验,证明食盐中
存在IO3-。可供选用的物质有: ①自来水,②蓝色 石蕊试纸, ③碘化钾淀粉试纸,④淀粉,⑤食糖,
海水中主要元素的含量表
元 浓度 元 浓度 素 (mg/L) 素 (mg/L)
锂 0.17 铷 0.12 硼 4.6 锶 8 钠 10770 钼 0.01
元 浓度 元 浓度 素 (mg/L) 素 (mg/L)
钾 380 铯 0.0005 钙 400 钡 0.03 钴 0.0005 金 0.000004
镁 1290 硫 885 氯 19350
银 0.00004 镍 0.002 镉 0.00011 溴 67 碘 0.06
汞 0.00003 铀 0.003
【实验1】在一支试管中加入2~3mLKBr溶 液,滴加少量新制氯水,再滴加少量CCl4, 振荡,静置。
原理:Cl2+2KBr=Br2+2KCl
溴单质 (液溴)
液溴和溴蒸气
【实验2】在一支试管中加入2~3mLKI溶液, 滴加少量新制氯水,再滴加少量CCl4,振荡, 静置。
原理:Cl2+2KI=I2+2KCl
碘单质
碘蒸气
练习:
1、要除去液溴中溶解的少量Cl2,可采的方法是( )
A.加入NaCl
B.加入适量的NaBr
C.加入适量的Cl2 D. 加入适量的Br2
⑥食醋,⑦白酒。进行上述实验时必须使用的物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2 第一单元氯、溴、碘及其化合物 课件(共20张PPT) (2)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2 第一单元氯、溴、碘及其化合物 课件(共20张PPT) (2)](https://img.taocdn.com/s3/m/e86a5c79763231126fdb1110.png)
密闭保存,常往盛溴的 试剂瓶中加入一些水— —水封
液溴Br2 溴蒸气
碘(I2):紫黑色固体、密度比水大,在水中
溶解度很小;易升华;易溶于酒精、四氯化 碳等有机溶剂。
特性:碘I2能使淀粉变蓝
碘(I2)单质
碘蒸气
物质的颜色
固体 液体 气体 水溶液 有机溶液
Cl2
黄绿色 淡黄绿
色
Br2
深红 红棕色 橙色 橙红色
氯气的化学性质: 1.与金属反应(变价金属,生成高价) 2.氯气与非金属的反应 3.氯气与水的反应 4.氯气与碱的反应 5.跟其他物质反应
[巩固练习]:
1、下列物质中,不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
蓝的是( C)
A.碘水
B.溴水
C.氯化钾溶液 D.氯气
2、下列物质与其用途相符合的是 制胶卷、感光纸 ③AgI—人工降雨 ④碘—预防甲状腺肿大 ⑤
B.②⑤①③④
C.①③⑤②④
D.②①③⑤④
思考:新制氯水分别滴加到下列溶液中, 会有什么现象?起作用的微粒是什么?
紫色石蕊试液 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AgNO3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Na2CO3溶液 产生气体
加有酚酞的 褪色
NaOH溶液
可能原因?
原因猜想: a:HCl、HClO和NaOH恰好完全中和
b:HClO的强氧化性使酚酞褪色 如何证明是哪种原因?
问题思考:
Br2能否从KI中置换I2单质?
Cl
Br
I
活动与探究
实验3:一支试管中加入2mlKI溶液,滴 加少量新制溴水
现象:
实验3: 再往原溶液滴加CCl4,振荡、静 置
现象:
化学方程式:
三、溴、碘的提取
苏教化学必修1专题2第一单元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共22张PPT)
![苏教化学必修1专题2第一单元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共2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fc0dab2866fb84ae55c8d5e.png)
化学让生活更美好
——让我们学会用化学的眼光和思维去审视 我们赖以生存的世界!
绿茶饮料的褐变主要有二个原 因:
一是茶多酚类的氧化,二 是叶绿素的破坏。由于绿茶中 儿茶素类多酚物质和叶绿素的 含量较高,在热水冲泡、放置 过程中容易受到高温、氧气的 影响造成多酚物质的氧化和叶 绿素的破坏,从而导致茶水汤 色褐变,影响绿茶特有的品质。
Na是还原剂, Cl 2是氧化剂
NaCl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是)
3. 2Cl2 + 2 Ca(OH)2 = CaCl2+Ca(ClO)2+2H2O(是)
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a(ClO)2是氧化产物, CaCl2 是还原产物
4. CaO + H2O = Ca(OH)2
(不是)
元素化合价与什么有关?元素化合价为 什么发生变化?你能以2Na + Cl2 == 2NaCl 为例,从原子结构角度来解释元素化合价变
活动与探究
设计简单实验,
如何“看到”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活动与探索 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转移
实验试剂 稀硫酸溶液
实验仪器 锌片、碳棒、导线、烧杯、电流表 ——制定方案、现象预测、实验操作
反应原理
Zn
C
Zn + H2SO4 = ZnSO4 + H2↑
H2SO4
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双线桥法”
失去 1 × 2 e-
A.为什么这些食品要采用真空包装?
B.新泡的绿茶是浅绿色的,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变黄
刚泡好的绿茶
放置2小时后的绿茶
C.2016-08-10在里约女子双人十米跳水决赛 中,赛场泳池里的水突然逐渐变绿。。。
D.2016年10月17日 7时30分搭载着航天员景海鹏、 陈冬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正式点火发射!
高中化学必修一课件-2.1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苏教版
![高中化学必修一课件-2.1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b468184158fb770bf78a558e.png)
【学习目标】 1.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 2.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
【教学重点】 氯气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氯水的成分和性质
2005年3月29日,京沪高速公路淮安
淮 段一辆满载液氯的液罐车和对面货车相
安 撞 ,大量液氯外泄。据目击者描述 : “一
氯 气
股黄绿色的气体 ‘唰’地射向高空,并
方案2:用玻璃棒蘸取氯水滴在pH试纸上。 现象:先变红后褪色
结论:氯水中有H+存在, 氯水中有一种成分具有漂白性 假设二成立。
新问题:氯水中哪一种成分具有漂白性?
实 方案1:把干燥的有色布条放入干燥氯气中
验 现象:干燥的有色布条未褪色
证 明
结论:起漂白作用的不是Cl2分子
方案2:将湿润的有色布条放入干燥氯气中
分子:H2O 离子:H+,Cl-
有酸性,强氧化性,
性 质
有氧化性,无 酸性和漂白性
能漂白,消毒,光照 时HClO分解
只有酸性
实验室中使用的氯水只能现配现用,并盛放在棕色试 剂瓶中
二、氯气化学性质
1、与水反应 Cl2 + H2O 2、氯气与碱反应
HCl + HClO
想一想
根据氯气与水的反应原理,推测 氯气与NaOH、Ca(OH)2等碱能 否发生反应?若反应,请写出其化 学方程式?
可逆反应:在相同条件下,该反应既可 以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又可以向逆反应 方向进行,这样的反应称为可逆反应。
特点:(1)相同条件下 (2)同时
【思考】液氯与氯水的区别?新制氯水与久置氯水的区别?
液氯
氯水
分
纯净物
类
混合物 新制
久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患甲状腺肿大是边远山区常见的地方病,下列元素对该 病有治疗作用的是 A.钠元素 C.碘元素 B.氯元素 D.铁元素 ( C )
6.下列物质不能使湿润的淀粉 KI 试纸变蓝的是( C ) A.碘水 B.溴水 C.碘化钾溶液 D.氯气
7. 盛放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溴的试剂瓶中要加入一定量的水, 其目的是( D ) A.制得溴水 B.比较水和液溴的密度 C.将液溴隔绝空气 D.防止液溴挥发
9.为检验某碳酸钠溶液中混有的溴化钠,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取样,加入过 量的稀硝酸 实验 现象 简答 加硝酸的目的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加入硝酸银溶液
答案 实验现象 产生大量气泡 简答 除去 CO2-,防止碳酸 3 钠对溴化钠检验的干扰 AgNO3+NaBr===AgBr↓ +NaNO3
(4)淀粉与碘(I2)相遇使物质的颜色显蓝色,这是淀粉与碘相 互检验的基础。 (5)AgI 在光照下分解生成 I2 和 Ag,这样生成的 Ag 单质颗 粒较小,颜色为黑色而不是银白色。
答案
分液 (4)将 光 I2 加在淀粉溶液中, 溶液显蓝色 (5)2AgI=====2Ag +I2 (1)FeI2 FeCl3 (2)c (3)萃取
中一定含有 I-或 Br-吗? 答:不一定。PO3-离子可与 Ag+反应生成 Ag3PO4 黄 4
色沉淀。但 Ag3PO4 可溶于稀 HNO3。
随堂训练
1. 稀的碘水和溴水的颜色非常浅,近乎无色。鉴别稀碘水 和稀溴水时,所用的最佳试剂是 A.淀粉溶液 C.NaOH 溶液 B.氯水 D.NaBr 溶液 ( )
8.将适量 Cl2 通入溴化钠溶液中,等反应停止后,从该溶 液中提取溴通常所需的主要仪器和方法是 A.蒸发皿;蒸发后灼热 B.烧杯;冷却、分液 C.分液漏斗;结晶、过滤 D.分液漏斗;加萃取剂,振荡静置后分液 ( D )
解析 反应停止后,溶液中存在 Br2、NaCl 等溶质, 需选用合适的有机溶剂来提取 Br2。 为便于分离可采用 萃取分液操作来完成溴的提取。
第 3 课时
溴、碘的提取
基础梳理
一、溴、碘的性质 1.单质的物理性质及其特性 Br2 色、 态 通常状况下为 深红棕 色液体
I2 通常状况下为 紫黑 色固体
微溶于水,易溶于 溶解 微溶于水,易溶于酒精、 四氯化碳 等 酒精 、 性 四氯化碳 等有机溶剂 有机溶剂 特性
易 挥发
①易升华 ②淀粉溶 液遇碘变 蓝 色
答案
(1)溶液由无色变为橙色
Cl2+2NaBr===Br2+2NaCl
溶液由无色变为褐色 Br2+2KI===I2+2KBr (2)Cl2>Br2>I2 从海水中提取溴和碘 (3)②④
课时作业
1.欲将食盐固体与碘的混合物分开,最好的方法是( D ) A.溶解、过滤 B.溶解、过滤、蒸发 C.溶解、加 AgNO3 溶解、过滤 D.加热使其升华
沉淀 ,则证明原溶液中有 I-。
(2)氯水/CCl4 法 取少量溶液于洁净的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氯水,振荡,再 加入 CCl4 振荡、静置。若下层显 橙红色 ,则证明原溶液 中有 Br-;若下层显紫红色,证明原溶液中有 I-。 (3)氯水/淀粉法 分别取少量溶液于洁净的试管中,滴加适量氯水,振荡, 滴入几滴淀粉溶液,若溶液变蓝 ,则证明原溶液中有 I-。
解析 内容指向· 联系分析 选项 碘水 A 变蓝 溴水 无明显现象 能够鉴别 结论
B
无明显 现象 反应,无 明显现象 不反应,无 明显现象
无明显 现象 反应,无 明显现象 不反应,无 明显现象
不能 鉴别 不能 鉴别 不能 鉴别
C
D
答案 A
2.(1)向溴化钠溶液中通入适量的氯气, 产生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液中加入适量的溴水,产生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性强弱的关系是 原理,在海水的综合利用中的应用是 。 ①贝壳 ②紫菜 ③鱼 ④海带
不能分层。
二、溴、碘的提取 1.从海水中提取溴 (1)原料:提取食盐后的海水。 (2)流程:
2.从海水中提取碘 (1)原料:一般从 海产品 (如海带等)中提取。 (2)流程:
三、卤素单质及卤素离子的检验 1.卤素单质的检验 (1)氯气的检验: 黄绿色 气体,能够使湿润的淀粉碘化 钾试纸变 蓝 。
思维拓展 2.某红棕色蒸气可使湿润的 KI 淀粉试纸变蓝,该气体一 定是溴蒸气吗? 答:不一定。NO2 气体也是红棕色气体,也可使湿润的
淀粉 KI 试纸变蓝。可用 AgNO3 溶液鉴别 NO2 气体和 溴蒸气, 通入 AgNO3 溶液产生浅黄色沉淀的为溴蒸气, 不产生沉淀的为 NO2。 3.某无色溶液滴加 AgNO3 溶液,产生黄色沉淀,该溶液
深红棕色 液体,能够使湿润的淀粉碘 (2)溴单质的检验:
化钾试纸变 蓝 。 (3)碘单质的检验:遇到淀粉变 蓝 。 2.卤素离子(Cl-、Br-、I-)的检验 (1)AgNO3 溶液/稀 HNO3 法
取 少 量溶 液于 洁净 的试 管中 ,加 入 足量 的 稀 HNO3 和 AgNO3 溶液。若产生 白色沉淀 ,则证明原溶液中有 Cl-; 若产生浅黄色沉淀,则证明原溶液中有 Br-;若产生黄色
无 色,下层 紫红 色。
(3)若把溴蒸气通入 KI 溶液中发生反应为:
Br2+2KI===2KBr+I2。
3.溴、碘的重要应用 (1) AgBr 常被用作感光材料。 (2)碘是重要的药用元素,可用来生产含碘食品。 (3) AgI 用于人工降雨。
思维拓展 1.能否用酒精萃取溴水中的溴或碘水中的碘? 答:不能。因为酒精和水以任意比互溶,溶液
2.Cl2、Br2、I2 之间的置换反应
(1)试剂瓶①中反应: Cl2+2KBr===2KCl+Br2 现象:无色溶液变为 橙 色。 向上述溶液中加入少量 CCl4,振荡,溶液分两层,上层 无 色,下层 橙红 色。
(2)试剂瓶②中反应: Cl2+2KI===2KCl+I2 现象:无色溶液变为 黄 色。 向上述溶液中加入少量 CCl4,振荡,溶液分两层,上层
解析 方法越简单易行越好。溶解、过滤比较麻烦, 加 AgNO3 会生成其他杂质。因此,直接加热固体,使 碘升华,将碘蒸气收集冷凝,这才是最好的方法。
2.将氯水注入 KI 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再加入 CCl4,振荡 后静置,看到的现象是 A.液体均一,呈紫红色 B.液体分两层,上层为紫红色,下层无色 C.液体分两层,下层为紫红色,上层无色 D.液体均一、无色 ( C )
, , 。
;向碘化钾溶
(2)由上述两个化学反应可知,Cl2、Br2、I2 三种单质氧化 ;这样的化学反应 。
(3)下列海产品中可以考虑用于工业上大量地提取碘的是
解析
Cl2 与 NaBr、Br2 与 KI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②Br2+2KI===I2+2KBr,
①Cl2+2NaBr===Br2+2NaCl
产生浅黄色沉淀
10.在已经提取氯化钠、溴、镁等化学物质的富碘卤水中, 采用如图的工艺流程生产单质碘:
试回答: (1)乙、丁中溶质的分子式:乙 字母编号)。 a.除去未反应的 NO- 3 c.除去未反应的 Fe b.除去未反应的 I- d.除去碱性物质 和 。 、丁 。 (填写 (2)第④步操作中用稀 H2SO4 浸洗的目的是
Br2、I2 在水溶液中分别显橙色、褐色。在反应①中 Cl2 是 氧化剂,Br2 是氧化产物,故氧化性 Cl2>Br2。在反应②中 Br2 是氧化剂,I2 是氧化产物,故氧化性 Br2>I2。以适当的 氧化剂将 Br-、 -氧化的化学反应原理可以应用于从海水中 I 提取溴和碘。 在①贝壳②紫菜③鱼④海带四种海产品中, 含碘相对较多的 是紫菜和海带。
3.能使溶液中的溴离子增加的是 A.把 Cl2 通入 NaBr 溶液中 B.把溴水滴加到过量的 AgNO3 溶液中 C.把溴水滴加到 NaI 溶液中 D.把溴水滴加到 CCl4 中
( C )
4.某学生为了测定加碘食盐中碘的含量,需要向食盐溶液 中加入碘化钾溶液和稀硫酸, 发生如下反应: KIO3+5KI +3H2SO4===3K2SO4+3I2+3H2O, 然后用四氯化碳把碘 单质提取出来,后一过程的操作叫做 A.蒸馏 C.萃取 B.过滤 D.分液 ( C )
(3)第⑦步操作可供提纯的两种方法是 (不要求写具体步骤)。 (4)实验室检验 I2 的方法是 示) 。
(5) 甲 物 质 见 光 易 变 黑 , 其 原 因 是 ( 用 化 学 方 程 式 表
解析
(1)①②两步, I-到甲, 由 甲肯定是 AgI。 再由甲(AgI)
到 Ag 和乙,这肯定是 Fe 置换了 AgI 中的 Ag,同时生成了 乙,则乙就是 FeI2。⑥通适量 Cl2 发生由乙(FeI2)到 I2 和丁 的化学反应,则丁应该是 FeCl3。 (2)在第③步操作中的化学反应是 Fe 置换了 AgI2 中的 Ag, Ag 中一般会混有 Fe。在第④步操作中得到的新物质是 Ag 和丙,则加稀硫酸溶液的目的就是洗去混在 Ag 中的 Fe。 (3)将 I2 从水溶液中分离出来, 一般采用萃取和分液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