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虚假信息的传播特征与发展演化特点 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邮电大学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基于Web的信息管理》
课程大作业
题目:网络虚假信息的传播特征与发展演化特点报告
院系名称:管理学院
专业名称: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班级:B101117
学号:B10111733
姓名:周亮
网络虚假信息的传播特征与发展演化特点报告实验项目名称:网络虚假信息的传播特征与发展演化特点
实验目的:基于微博平台跟踪某一(某些)虚假信息的传播,分析网络虚假信息的传播特征与发展演化特点。
虚假信息:就是不真实的信息。网络虚假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往往会被传传播者加以增删和修改的再创作,使一个虚假信息出现多个版本。这叫做虚假信息的变异特征。口传虚假常因记忆缺失或错误及口误等客观原因出现变异现象,而网络虚假信息因复制的方便,这种情况比较少见。网络虚假信息的变异往往是因传播者出于某种主观动机对原始版本加以改变而形成。
在网络上,人人都是消息传播者,过去被排拒在媒体之外的小道消息、八卦、耳语,如今可堂而皇之的公开传播。由于英特网的传播特点,虚假信息的发展达到了极致。无论从复制的速度和规模来看,谣网络虚假信息的发展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峰值,其杀伤力也更为强大。网络匿名、自由和交互的特点为网民提供了隐藏身份,不必显示任何社会责任感的机会,使得躲藏在网络背后的芸芸众生,没有了面对面的尴尬和法律的顾忌,各种不健康的心理垃圾肆无忌惮地在网络上进行倾泄,于是,网络成了虚假信息丛生的地方。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出现的虚假信息呈现出传播速度加快、社会影响增大和社会危害加重等新迹象。究其原因,与当今互联网技术广泛运用、网络信息传播发达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因此,网络时代虚假信息的传播情况,与过去相比又有不少新的特征:虚假信息借网络传播速度更快、范围更广。
在网络没有发展起来的年代。虚假信息传播的范围是比较有限的,尤其是非全国发行的报刊和地方电台、电视台。即便它们刊播了虚假信息,其传播范围往往只在一定区域内,即使有一些人际间传播,其速度也相对缓慢。而在网络时代,任何传统媒体上刊播的虚假信息,总会不胫而走,迅速传播。如一度传得沸沸扬扬的“史上最恶毒的后妈虐童”事件,由江西省某电视台于2007年7月15日播
出,当时,这条报道的影响可能只限于江西省内一些地方。然而,7月17日,一篇题为《我所见过的最没人性的事情!后妈毒打6岁继女,治疗现场千人哭成一片!》的文章在各大网站、论坛上传播,进而引起许多媒体的关注和报道,引发公众对“最毒后妈”强烈的谴责。7月24日。江西省鄱阳县公安局向公众通报该电视台报道不实,但此时这条不实新闻早已通过网络迅速传遍了社会。
早在1969年西方传播学家麦克卢汉就提出了著名的“地球村”概念,当时并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在网络兴起的今天,人们不由得感叹他思想的前瞻性。的确。网络时代的信息传播,已经能够跨越地域和国别,在瞬间传遍全球,虚假信息也不例外。
虚假信息引起的社会影响增大。2009年1月18日、19日,西南某报刊登了“中国海军索马里护航逼出跟踪潜艇”的报道,立即有报纸和网站论转载,并成为众多军事论坛上的焦点话题,引发人们关于中印关系的种种猜想。最后证实,这些稿件均为一个社会自由撰稿人杜撰。但这条新闻已经挑动了两国人的敏感神经。
2008年9月11日,北京某报刊载了题为《招行投资永隆浮亏百亿港元》的虚假消息,成为招商银行当日股价暴跌的诱因之一。并带动银行股板块整体下跌,当日招行A股流通市值损失127.5亿元,H股下跌5:16%。这条虚假消息出现的原因是该报记者对香港永隆银行的股价数据采集有误,得出招商银行浮亏逾百亿港元的错误结论,造成报道严重失实。虽然发现有误后媒体迅速更正、道歉,但恶劣的影响已经造成。相关企业的经济损失难以找回。
虚假信息传播呈散布型网状传播结构。为什么网络时代的虚假信息传播如此之快、如此之广呢?显然与网络传播的模式有关。网络传播融合了大众传播(单向)和人际传播(双向)的信息传播特征。在总体上形成一种散布型网状传播结构。在这种传播结构中,任何一个网结都能够生产、发布信息,所有网结生产、发布的信息都能够以非线性方式流入网络之中。”
一方面,从传播过程来说,在网络时代,虚假信息的传播者不仅仅是传统媒体的编辑记者,还有许多受众和网友的参与:大众看到虚假信息后,可能通过博客、论坛、BBS等进行转发,也可能在QQ群上留言,或者口口相传告诉自己认识的人,而这些人又可能在网络上传播给更多的人……每一位受众都可以成为新的传播者,大众传播媒体和广大受众一起,形成了散布型网状传播结构,最后这张传播的“网”越来越大,几乎呈无限蔓延的趋势,虚假新闻便在这张网络传播
“网”中迅速蔓延、传播。
另一方面,在网络传播结构中,每一个网结都能够生产、发布消息,也就是说,每一个网友都可以参与信息的生产和传播。也包括虚假信息的生产和传播。《新闻记者》评出的2008年十大假新闻中,有四篇消息来源是网络。其中,《上海方言“嗲(dia)”字收入<牛津英语词典>》一事,被证实原本为网友在自己博客上杜撰的,该作者是一名在上海学习的台北年轻学生;《北京房地产商协会会长赞成炸掉故宫盖住宅》一事,乃是网友2006年在网上所发的恶搞帖子,原帖前面已注明这是作者自己的臆想。署名为“网易乱弹日报”;而《郭晶晶怀上霍启刚骨肉欲离队》,也是来自网络论坛中流传已久的“新闻”;至于《孙中山是韩国人》一事,则是缘于天涯社区“国际观察”版网友发帖。这些网友原创性的恶搞、乱弹,经过媒体记者的改头换面,便堂而皇之变成了“新闻报道”。以致于一些新闻“打假”专家们叹息:“都是网络惹的祸”。
虚假信息在网络时代更具有“传播力”。“传播力”在这里指某个信息被媒介传播的潜质和能力。一般说来,虚假信息比真实信息具有更强的“传播力”。因为真实的信息受客观事实的限制往往接近生活的真实,而虚假信息则脱离客观事实进行虚构,可以更稀奇,甚至更怪异,更能满足人们的猎奇心理,因而更能为媒介和受众关注、传播。传统媒体因有内部审稿制度和“把关人”,可以过滤掉不少虚假信息,而在网络传播结构中,每一个网友都可以参与信息的生产和传播,虚假信息因其更容易满足人们的猎奇心理,往往就更容易被传播。
正因为网络传播的这种复杂性,使虚假信息在网络时代获得了空前的传播力。以前,一旦发现虚假信息,传播媒介进行更正,事实很快可以澄清,虚假信息可能不会再被传播。而现在,很多虚假信息借助网络传播借尸还魂、死灰复燃。因为说不定有哪个好事者会再次将其改头换面发到网上,某些喜欢猎奇的网友又会加以复制、传播。以“好色被偷肾”这类虚假新闻为例。2001年10月2日。我国南方某报刊登了题为《男子一时好色两肾被偷悉尼频发器官盗窃案》的稿件,被《新闻记者》杂志列为2001年十大假新闻之一。而据美国《华盛顿邮报》1991年的一篇关于偷肾流言的调查报告。作者查实当时流传甚广的偷肾故事。原来出自_部被退稿的电影脚本。1997年4月4日,美国肾脏基金会针对当时的一些传说,在官方网页上对盗肾事件郑重辟谣,说明这类事件是反科学的、不可能发生的。尽管类似报道再三被确认为虚假信息,但仍然还能陆续传播十几年而无法斩断根源,恐怕只有在网络时代才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