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城市文化与城市精神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的界定 • 现代汉语词典: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中所创造的物质
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 教育、科学等。 •文化(广义): 泛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 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其涵容的“器物文化”、“制 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面,包含了诸如生产资料、 衣食住行,社会制度、家庭伦理、道德规范、宗教信仰、 生活方式等极为广阔的内容。 •文化(狭义):即文化学意义上的文化,特指意识形态 领域的精神文化,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作 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它又 能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与经济。如文学、艺术、教育、 科学、道德等。城市文化,在这里应该较具广义文化的意 味。它注重研究的是城市所能对人产生影响的各类事物。
城市与文化
• “城市”与“文化”的联姻,是在历史进程中自然发生 的,是历史进步的必然产物。 • 城市,作 为一个复杂的有机体,更多的具有地理、行 政、区域、经济单位概念的意义,文化,则是一个城市 的灵魂和气质,是衡量城市文明程度和人们综合生活质 量的重要标志。 • 人造城市,城市造人。城市和人共同造就城市文化。宏 观地看,城市文化是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个区域、 一个国家的文化范式,与城市对于社会、人类的意义相 吻合,标志着一种社会体制下的文化语境。具像地看, 城市文化又因城而异,城市和城市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个 性和差异。
城市文化与城市精神
一、城市文化
• 城市:
• 城市, 是人类的伟大创造,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鲜 明标志。“城 市” 源自“城”与“市”的结合。 • “城”,乃设防之壁垒;“市”,则是交易之处所。筑城 守民,设市易货,古代的“城”与“市”遵循的是全然不 同的思维逻辑发展起来的,功能上有显著差异。 • 二者在时间上是继起的,在空间上是并存的。设防的城堡 需要充足的商品交换以维持物质的供应,贸易繁荣的市场 也需要完备的防卫设施以确保安全和秩序,互为依存的需 要自然而然地成为“城”与“市”合而为一的基础。随着 社会的演进发展,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 “城”与“市”逐渐走向逻辑与历史、形式与内容的高度 统一。
城市精神表述语选录
纽约:高度的融合力,卓越的创造力,强大的竞争力, 非凡的应变力
伦敦:历史与现实的和谐统一,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 坚强不屈的抗争精神
巴黎:时尚之都、服饰之都、文化之都
东京:干练、优雅、博爱、合作
杭州:精致和谐、大气开放 南京:厚德载物、同进文明
江阴:人心齐、民性刚、敢攀登、创一流
上海:海纳百川、追求卓越 苏州:刚柔相济 包容开放 崇文重教 精细雅致 温州:锐意创新 团结拼搏
城市文化精神形态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它隐含在城市的方方面 面,造就着扑面而来、鲜明可感的印象、感受、 记忆,赋予城市特有的风骨和气质,折射出城 市人的价值共识、生活态度、审美水准。 • 城市文化形态的构成: (1)城市的“物态环境”(硬件因素) (2)城市的“人文环境”(软件因素) • 物态环境和人文环境二者之间关系: 互为依存、双向互动
提炼城市精神表述语基本要求:
植根历史
体现传统
反映当前 引领未来
城市精神的提炼原则
• (1)前瞻性原则。城市精神应该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既不可脱离实际,又应比现存状态有明显提升,有明 确的目标感,有可以追求和努力的空间。这种前瞻性 所关注的不仅有城市本身的因素,还要考虑城市所在 的区域位臵、作用,以及时代潮流、文化走向等因素, 并具有一种广阔的全球化的视野。 • (2)本土化原则。城市精神不是空中楼阁,不能脱离 该城市的历史遗传和地域特色,更不能脱离目前的城 市现状,而应该是构筑在原有基础上的改造和出新, 若全盘摒弃原有的地域精神痕迹,也就丧失了其本身 的特色,所谓城市精神也就变得“千城一貌”,毫无 意义。
(5)全民参与原则。城市精神大讨论应引起全民关注, 争取全民参与,不能沦为一种浮于表面的“文化活动”, 而应沉淀为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建设”。要让市民意识到 自己对城市负有的义务和责任,使之充分享受城市的物质 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时,同时也是一个精神文化的参与者 和维护者。
城市精神大讨论和城市精神的提炼确立,是城市历史上 值得记忆的伟大社会实践活动,是浩大的精神文化建设工 程。而文化建设代表了一种思想观念和一种生活方式,它 引导人们在满足了基本生存需求、物质需求的同时唤起对 精神需求的渴望,文化建设的最终的目的在于为现在社会 的人们建立起一种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主流精神,展呈出 一种文明的、优雅的、合理的人生方式,而这种方式尝试 接近完美社会的人类理想、接近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
“硬件因素”——是指城市物态的、人 造的、直觉可感的城市外在形式,是物质 文明在时间与空间上的组合,是人类为自 身的生存和社会活动提供的舞台,是人类 聪明才智创造的文明成果的“物态存在”。 “硬件因素”包括城市建筑、道路、交 通、雕塑、广场、绿地、社区、教育设施、 文化体育设施、公益设施以及城市公共空 间(包括文化活动场所)等。 硬件因素既是构成城市文化的一个必 要条件,也是决定城市品位的外在显性标 识。
城市文化构成因素
1、空间特征——不可替代地成为城市第一层文化底色, 使城市具有自己与生俱来、与众不同的地域特色。 2、时间维度——城市文化的第二特征,城市独有的历 史背景和人文传统给城市留下抹不去的文化烙印; 3、制度、规章——直接影响着城市文化的属性、形态 和发展,规定着城市文化发展的机制与走向; 4、物态环境——直观而立体地凸现着城市的气质、形 象,是城市文化品位的显性标记和感性认知对象;
源自文库
•(3)以人为本原则。城市精神必须一切从人本 身出发,体现以人为本原则。一切服从于唤醒人 的自知、提升人的素质的需要,关心人的长远发 展的全过程,侧重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4)柔性原则。文化的魅力在于以柔克刚,城 市精神以柔软的方式在潜移默化中陶冶人、改造 人。与法律和制度的“刚性”相反,城市精神原 则应该属于软文化的范畴,应该遵循一种柔性的 原则,更多通过内心情感的调动、环境氛围的营 造、文化活动的感染以及榜样的力量等文化的手 段而达至。
“软性因素”——是指城市内在的、非物质 化的、可间接感知和体认的人文环境,它包 括历史遗传、文化传统、民情风俗、文化理 念、道德水准、文化活动、市民素质、教育 水平、舆论风气、人际关系、城市规划建设 水平和管理水平、城市智能化水平、信息化 程度、文化辐射能力等。 由这些软性因素构成了城市的内在品格、 气质、韵味和能量,是城市文化的隐性标识, 也是决定城市文化品位重要因素。
5、城市文化设施建设、文化活动和精神文化产品 的产出,是城市文化发育、发展的标识,直接从 数量和质量上反映城市文化的状态; 6、经济发达程度决定着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从 根本上规定和制约着城市文化发展的潜力和未来 高度,也制约着人们的文化消费心理和水平; 7、同时构建着城市文化的还有城市人口结构,市 民素质、精神面貌、生活态度、生活方式、风俗 人情、价值观念、行为特征、人格心理、婚姻家 庭、闲暇生活、消费心理、饮食习惯……等等, 难以穷尽。
• 城市文化是构建城市精神的基础,涵盖了精神 的内容。文化人类学创始人泰勒认为:文化是一 个综合的整体,包括知识、信仰、精神、艺术、 法律、道德、风俗、习惯以及社会成员所获得的 任何一种能力。
• 城市文化应包括的内容:道德观、世界观、价 值观、生活哲学、民族精神、群体人格、文化习 俗、社会结构、伦理亲情关系、宗教信仰、日常 生活、符号系统等各个方面。基于这样的认识, 我们可以地将城市的历史文化、发展变迁、功能 地位、社会结构、人口构成、文化产品、精神风 气,还有市民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 人格类型、价值准则及其人际间的交流和交叉作 用等都归入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