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鸠摩罗什的佛经翻译_喻湘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 对专有名词的译法。鸠摩罗什在处理专有名词如人名、神名 和一些不可翻译的名词上都有他的独到见解,对于那些难以在汉语 中找到对应的梵文辞汇,他都会坚持音译,而且力求统一译名,避 免一辞多译,使译文更见易读,同时亦不失异国文化色彩,多添了 一份文字的美感。如“菩萨”、“欢喜”、“神通”、“清净”、“极 乐”、“微妙”、“如来”、“慈悲”、“精进”、“智慧”、“因缘”、 “境界”、以及音译词,如“菩提”、“舍利”、“罗刹”、“涅槃”、 “罗汉”、“夜叉”、“伽蓝”、“沙门”、“阿鼻”、“般若”、“比 丘”、“释迦”、“佛陀”“弥勒”。这些用以翻译佛教概念的新名词 以及外来语的音译词自然和新思想、新观念联系在一起,这些词语 流转的过程,不仅丰富和扩展了汉语言,而且拓展了思维的时间和 空间,扩大了人们的想象世界,给人们带来了前世、今世、来世以 及因果、轮回的观念,人活着不但要考虑今世,还要考虑前世尤其 是来世,今世的善恶是因,种下了来世的幸与不幸的果。
4.结语 鸠摩罗什对佛经翻译为中土上自皇帝、下及平民提供了一个语 言的渊薮,使得自士大夫阶层到一般的平民百姓都能了解佛教。自 汉代以来政府诏令中频繁出现的佛教词语说明佛教文化已被当时的 人们普遍接受。而中土人运用儒道语词对佛教进行的解释,则成为 了佛教与儒教的缓冲与桥梁,再加上儒佛道三家思想内在深层的相 通性以及政府对其发展的支持,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华夏文化。 综上所述,佛经翻译这桩公案无论在当时还是现代,在中国文化史 上都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对于现代文化的交流和中国文化新的生长, 佛经翻译既提供了一个范本和指南,其翻译的产物――佛教语言也 成为了交流互动中衔接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的桥梁。它为中国文化 的不断发展提供了契机。洪汉鼎认为:佛经的翻译超出了宗教的范 围,具有广阔的社会文化意义。由此可见,无论从宗教抑或文化的 角度来看待鸠摩罗什,他都功不可没。
参考文献: 【1】 李喜所, 梁启超晚年的佛学研究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5 年 1 期 【2】 王挺, 佛经翻译与中古时期的言意之辩, 《西北大学学报》第 34 卷第一期 【3】 黄焰结, 鸠摩罗什的佛经翻译思想,《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 年 01 期
257
交流园地
浅谈鸠摩罗什的佛经翻译
喻湘波 张瑛
江西九江学院外语系 332005
[摘 要]本文探讨了中国姚秦时期的佛经翻译大家鸠摩罗什的翻译理论及其译文特色。 [关键词]鸠摩罗什 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佛经
1.引言 自汉代以来,佛教逐渐传入中国,在佛学的传入过程中,对佛 经的翻译成为不可避免的重大课题。从东汉桓帝建和二年(148 年) 到北宋仁宗景佑四年(1037 年)译场停顿,共计 889 年,翻译了 1333 部佛教经典,共计 5081 卷,印度大小乘几乎所有的经律论三 藏都被译成汉文。可以说,佛教传入中国并与中国文化合流的历史, 就是一部经典翻译史。而鸠摩罗什、真谛、玄奘及不空更被誉为 “四大译师”,他们的翻译理论及翻译作品,对中国的哲学、美学、 语言,以至文化生活都产生了深邃的影响,他们严谨的翻译态度为 中国翻译学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鸠摩罗什更被梁启超称为 “译界第一流宗匠”,他所提出的意译的独特风格使其所译经典得到 了同时代及后世的广泛接受和传播。他的译经对中国佛教的理论发 展及后世中国佛教教派的创立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但扩大了 中国思想界认识的广度和深度,而且也深深地渗透到中国传统文化 的各个领域之中。 2 翻译理论 鸠摩罗什(344- 413)在阅读前人的佛经译著时(在鸠摩罗什 之前,汉代的译经数量也不少。但据《高僧传》所述,译文“多滞 文格义”,“不与胡本相应”),深深感到这些经典或晦涩难懂、或词 不达意、或错误百出、或与原意相悖,如果不改变这种现状,佛经 真意在中原必然难以广泛传播。他译经改变了过去硬译、直译之法, 采用不拘泥形式的达意译法,着意经义再现,使中土诵习佛经者能 易于理解接受,而为佛教的传播开辟了广阔的园地。罗什对翻译事 业有高度的责任感,他组织译出的经典既能传意达旨,而且文字优 雅、行文流畅,俭约流利,特别是传译富有文学趣味的大乘佛典如 《法华》、《维摩》、《大智度》等经论,使他感到翻译上兼顾信与达 的困难。因此,他的译籍在力求不失原意之外,更注意保存原本的 语趣,他开创了意译一派。他翻译了《大品般若经》,《妙法莲花 经》《十二门论》《大智度论》,《中论》《白论》等涵盖经律论三 藏的重要经典,许多经典成为中国佛教史上的定译 。正如唐朝释澄 观所说:“会意译经,姚秦罗什为最;若敌对翻译,大唐三藏称 能”。 3 译文特色 3.1 译文的整体印象。此外,他亲自考察印度众多地域并博览 其古典,因而其梵文极有根柢,又因留华日久,其汉文素养也颇高, 同时他对于文学还具有高度的欣赏力和表达力。由于具备了这些条 件,故能创造出一种读起来使人觉得具有外来语与华语调和之美的 文体。,鸠摩罗什认为,梵文辞体华美,可以配以音乐诵唱,但译入 汉语后,虽然还能保存原义,却失掉了那份美感。《高僧传?鸠摩什 传》记载他的翻译观提到:「天竺国,必有赞德见佛之仪,以歌叹 为尊。经中偈颂,皆其式也。但改梵为秦,失其藻蔚,虽得大意, 殊隔文体,有似嚼饭与人,非徒失味,乃令呕哕也。」主要原因乃为 顾及原文大意,其宫商韵便不能透过译文表达出来,失却原文文藻 美妙之处,有见及此,鸠摩罗什不但要译出原意,同时力求文字通 俗化,兼富优美文学色彩。鸠摩罗什创造出了一种融和梵语与汉语 之美感又不失佛经原有韵味的译经文体。 他的译文以“曲从方言, 趣不乖本”(见慧观《法华宗要序》)为原则,再考虑到中土诵习者 的要求,在传译上或增或削时,极其慎重,如他译《维摩经》时, 常一言三复,精求原意;译《大品般若》则与诸宿学对校旧译,详 其意旨,并以释论校经,必求文合然后付写,可见他在传译上惨淡 经营的苦心。因此他所译经论,特为中土佛徒所乐诵,且对于后来 的佛教文学发生了一定的影响,大乘根本教理的移植和弘传,应归 功于这位大家。南怀瑾认为:“(鸠摩罗什)他翻译了许多经典,其 中《金刚经》以及《法华经》影响中国文化极大,尤其它的文字格 调,形成了中国文学史上一种特殊优美,感人的佛教文学。此外还 有维摩经的文字也很特别,是另创一格的文字意境。后来玄奘法师 等人的翻译,在文学境界上,始终没有办法超越鸠摩罗什,这就是
3.3 宏观特色。除此之外,佛教的许多经典譬喻也加入到汉语言 文学的宝库中,如三千大千世界、不可思议、五浊恶世、盲人摸象 等。这些精致形象的譬喻能够表现出非常复杂细致的意蕴。鸠摩罗 什翻译佛经时一般不用那些中土文人写文章时爱用的“之乎者也矣 焉哉”,也不用骈文家的绮词俪句及古文家的绳墨格调,在他的译著 中,倒装句法极多,词多连缀,含无数形容词,一篇之中,散文诗 歌交错;鸠摩罗什属文派的译经大师,他的译经融洽了汉语与梵文, 文笔空灵,辞藻优雅动人。但由于他认为只要不违背原本经义且能 传达经旨主张,及使语言文字带趣味性,可以对原经字句进行增加 或删掉,更可在文字上加以润饰,故遇有文字上的损失,实在所难 免,根据加达默尔的看法,经典是不可翻译的,从完美性和正确性 的要求出发,要将经典的意蕴全面客观地再现出来,是不可能的。 但能保留佛经的原意。在《佛教的翻译》一文中,胡适指出:“在 当日过渡时期,罗什的译法可算是最适宜的法子。”
文字般若不同的缘故。”(《金刚经说什么》 7 页 南怀瑾 复旦大学 出版社 2001)南怀瑾所说的文字般若,乃是一种文字运用的智慧, 正是鸠摩罗什所拥有的基于母语的文字智慧,才会写出令中国人耳 目一新的翻译文字,并且成为定译本。若将原文和译文都放在当时 的中国作比较,则读起来有异曲同工之妙。中国人读来,听来,梵 汉两种本子都会铿锵悦耳。鸠摩罗什在这方面已达到当时的高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