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什么是文化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彼得·伯克的《什么是文化史》

“文化史尽管没有本质,但它却有自己的历史”,①这句话是出自英国历史学家彼得·伯克的《什么是文化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第一版),个人理解这句话也道出了伯克写作此书的整体脉络,即从文化史的过去、现在、未来来告诉读者什么是文化史。彼得·伯克在文化史领域的地位,正如耶鲁大学杰伊·温特所言,“在文化史领域,没有人比彼得·伯克更清晰、更博学、更有人间情怀……”,此书一经出版,就引起史学界的关注,随后,北京大学出版社即出版了由蔡玉辉对本书的中文译本。

那么,伯克为什么要创作此书呢?他通过此书要让读者认识到什么呢?作者在导论中就明确提出了这本书的目的,②概括为三点即:一是解释什么是文化史;二是解释文化史重新发现的原因,包括对新文化史的解释;三是解释文化史学家的对话与讨论。文章言简意赅,文字精练,篇幅虽短,但内容详尽充实,对于我这样的初学者而言,实属专业入门教材之首选,使我很好的了解西方新文化史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我觉得本书最大的特色就是在文化史发展的沿革中,作者通过与不同时期的历史学家对话,来解释作者希望讨论的主题。作者通过阅读这些史学界的著作并与之交流,就像作者自己所说的,“本书会不时的评论文化史的文化史”,③以此来呈现作者的研究成果。伯克对此方法的运用贯彻始终。我觉得这极大的体现了作者对史料的驾驭能力,其对史料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运用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等都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为完成本书的目的,作者把本书分为六章,主要介绍了文化史的“经典时期”及问题,新文化史的兴起和发展,最后总结新文化史的前景。作者在本书最主要的还是花大篇幅的介绍新文化史,希望新文化史在面临当前的危机下,可以安然度过,得到长足发展。接下来就我理解的介绍下本书的各个部分。

第一章主要介绍了传统文化史。伯克认为,自1800年至1950年这一时期可以称作文化史的“经典时代”。④对这一时期的文化,伯克主要介绍了雅各布·布克哈特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和约翰·赫伊津哈的《中世纪之秋》,这两位作者都致力于寻找文化的时代精神,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布克哈特的凭直觉写作,这在之后也是伯克否定的地方。史学就应以史料说话,任何描述都应以史料为基准。作者还介绍了对大众文化影响最大的爱德华·汤普森的《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该书生动的描写了工人阶级的情感结构。之后作者对大众文化史提出了许多问题,并在第二章逐一展开讨论。

在第二章伯克首先介绍了对经典著作的再评价,伯克的质疑有三点:史料的运用、研究方法和理论假设。仍是以布克哈特和赫伊津哈的著作为例,伯克指出这一时期文化史研究存在的缺陷,诸如过于依赖史料、凭主观印象创作、依赖于逸闻趣事、机械的计量方法、理论假设陷于黑格尔的“时代精神”、研究方法过于“空中楼阁”、过高估计了文化的同质性而罔顾文化冲突,后两点也是马克思主义者所批判的,但其本身又被斥责为“经济主义”。这些问题都促进了文化史的研究更近一步,借用人类学的“文化”概念,文化史学家开始创造他们自己的时代,即历史人类学和新文化史时代,这就是伯克之后几章的重点所讲。

①彼得·伯克《什么是文化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第一版,第3页

②彼得·伯克《什么是文化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第一版,第1页

③彼得·伯克《什么是文化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第一版,第3页

④彼得·伯克《什么是文化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第一版,第7页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文化史的发展渗透到各个学科中,更多的不同学科的学者开始研究文化史,而不同学科的文化转向亦有不同的含义、并产生不同的影响,这场新文化史运动波及世界各个国家,人们开始用文化解释各种现象,包括经济、政治等各个领域。在七八十年代,人类学和历史学的文化碰撞,引起的系列历史人类学运动,促进了文化史的发展,包括区域文化、地方知识价值的发现、后殖民主义、女权主义等都对新文化史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历史学家从人类学家那里获得知识的补充,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克利福德·吉尔兹,他的戏剧类比的研究方法,对文化史学家的影响不可谓不深,从罗伯特·达恩顿的《屠猫记》便可看出。

历史学和人类学的这种碰撞引发了文化史意义上的最大的创新,这便是伯克在第四章所要表达的内容。从新文化史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形式而探究新文化史的新,新文化史的发展可谓是博彩众长的结果。新文化史的特征之一就是关注理论,伯克于此提到了四位理论家,⑤这四位都提出文化史学家应多关注实践和表象,其著作对新文化史的实践者来说极其重要,新文化史的口号之一就是实践,实践史的发展领域涉及语言史、宗教实践、旅游史、收藏史、科学史、阅读史等。表象历史学的研究成果当属萨义德在《东方主义》中表达的西方人眼中的“东方”形象,⑥这也是新文化史研究的特征之一。文化史学家以其研究传统而言,是不重视物质文化的研究的,甚至将此推给经济学家,但从八九十年代开始,文化史学家开始投入到物质文化的研究。诚然,物质的丰富及变化,与文化息息相关,文化史学家对物质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三个领域:即食品、服装和住宅。这更体现了在历史人类学时期的一种文化转向,开始转变传统文化史中注重思想,而忽略物质的观点,把对物质文化的研究作为新文化史的一个体现。在本章末,伯克指出新文化史,实非革命,而是一场改革,是对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只是借助一些新概念让许多新的主题得到了发现和探索。⑦

新文化史的理论来源经常遭到传统的批判,⑧于是,伯克在第五章集中介绍了支撑新文化史的理论——建构主义。在建构主义的兴起中,作者重新引用了米歇尔·德·塞尔托提出的文化理论,⑨有些学者认为,过去本身就是一种建构,文化史的建构并非中断式的,而是具有传承性和延续性。社会分类永远不会一成不变,过去研究的事物可能因为时代的转变而有所改变,当下,阶级建构和性别建构成为新的文化建构,是新文化史时代的新进步、新发展。表演和场合这两个对立又联系的实践,表明新文化史的发展演变过程。表演呈现出一种僵化的文化发展,以一种预设好的形式在现实中去实践,并最终形成某种“认同行为”。而场合,在我理解,是一种偶然性,是表演的意外。因此,场合论是从固定反应的观念向灵活反应的观念的转变,这种“随机应变”在新文化史的发展中极为重要。

⑤伯克提到了四位理论家分别是:米哈伊尔·巴赫金、诺贝特·埃利亚斯、米歇尔·福柯、皮埃尔·布尔迪厄

⑥由于歌剧《阿伊达》使西方人把东方人物的形象固定化,使“他者”的表象成为“他者”所认知的模样,而萨义德在《东方主义》中,否定了之前的形象观,使表象更具现实真实意义。(拉尔夫·洛克和理查德·塔鲁什金的著作更进一步的支持了萨义德的观点)

⑦彼得·伯克《什么是文化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第一版,第85页

⑧彼得·伯克《什么是文化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第一版,第86页

⑨塞尔托与他人合著的《发过日常生活》一书,塞尔托把其研究对象称作“实践”,而塞尔托所分析的实践是普通人的实践,是主动而非被动的实践,这种实践在限定范围内做出选择,将已知或已占用的置于新的环境中,对选择对象进行重新组合,这种通过转用的实践而形成的日常建构,即为塞尔托提出的“技巧”的一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