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无字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泰山无字碑
到了民国18年,泰山顶上的无字碑,突然有了字。
‚党权高于一切‛,六个尺余大小的字,在碑的正面。这座高六米、宽一米二的石碑,究竟为何人何时所立,历史上尝有辨议。明清大儒顾亭林,即写《日知录》的那个人,铁口直断:此碑‚非秦碑‛,而为汉武所立;有人不以为然,驳之:刘彻本是一个好大喜功之人,立其碑而‚绝无字痕‛,似不像他的性格……所以,更多的人还是相信,无字碑为始皇嬴政所立,‚隐然于来者,此意即焚书‛,这是万历年间进士钟惺的一首五言古诗《无字碑》中的末二句,直指秦始皇,不满其‚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的政策。
民国18年,也就是1929年。我们的话题,却要从1928年说起。 1928年,在中国发生的最大一件事,莫过于6月15日,蒋介石以南京政府的名义发表宣言,通告‚统一完成‛。尽管后来有人认为,此时所谓‚北伐成功,全国统一‛,有名而无实(汪荣祖、李敖语)。其理由,张学良‚东北易帜‛非在此时,而是这一年的12月29日。这是史家们的一种‚论定‛,且不去说它。倒是这一年的‚济南事件‛不能不提。1928年5月3日,在华日军为阻挠北伐,借保护日侨,出兵济南,屠杀我军民数千余人。蒋介石以‚各方隐忍‛为由取妥协之策,令北伐军绕道北上。5月8日,蒋本人也从济南附近的党家庄退至泰安,致使日后日军占领济南一年有余。蒋到泰安后,翌日,即率员登泰山。5月29日,南京国民政府明令在泰组建山东省政府,
泰安为临时省会。6月9日,国民党山东省党部迁至泰安,有着孙中山头像的银币成为泰安市面上的流通主币。8月,在泰的省府拨款十万余元,将岱庙前半部改为‚中山市场‛,后半部改为‚中山公园‛。10月10日,从前线归来的孙良诚正式就任山东省政府主席(前由石敬亭代理)。在此之前,国民党将领吉鸿昌一行曾游泰山,即兴作《登泰山诗》。
这一节似乎写得有点‚繁冗‛。
之所以,说白了,是想把国民党当年变泰安为省会的那种‚煞有介事‛再现出来。说它‚煞有介事‛,是因有日军仍踞济南这一事实,而百里之外的泰城却是另一番‚重文偃武‛的繁忙景象,让人心头不是滋味。无字碑上‚党权高于一切‛六字,就是这时已在泰安的国民党山东省党部于第二年所制,也就是民国18年。有关‚无字碑‛的文章不少,今人或旧人的,所能读到、且言及‚党权高于一切‛的似只有一篇,还是在附后的‚小注‛里。作者是谁未有说明,但其中‚无字碑已变为有字碑矣,贻非‘党权高于一切’,无此伟力欤‛之句,辛辣、调讽且一针见血,让人读后不忘。而在此之前,有关泰山无字碑的一切‚辨议‛,此刻显然都成了多余的了。秦皇也好,汉武也罢,恐怕都无及于这千年之后更有甚者的‚政治杰作‛,‚一党专政‛、‚以党治国‛再也不必遮遮掩掩而‚隐然于来者‛。因为这时,国民党公开说,中国的一切,由它‚独负全责‛(《革命文献》第七十六辑)。
由此而来,无字碑在1929年的‚变奏‛,就不足为怪了。
历史从不空穴来风。即便是一块小小的石碑,也有着自己的‚起承转合‛。更何况,‚党权高于一切‛——绝非仅仅是一些狂热党徒的即兴之作,它已然成了那个‚专制时代‛的缩略图,同时还暗示着某些重大历史事件隐微复杂的政治背景。
由于‚北伐成功‛,1928年的国民党成了执政党。按照孙中山《建国大纲》的设想,国民党在夺取政权后,‚军政时期‛即告结束,而‚训政时期‛开始。所谓‚训政‛,就是由党一手控制的政府,对落后民智进行民主训练,为将来‚还政于民‛做准备。这一年的10月3日,国民党中执会常务会议通过并公布了《中国国民党训政纲领》。‚纲领‛由胡汉民、孙科二人提出,同时胡还起草了一个《训政大纲提案说明书》,将‚一党专政‛表述得十分‚到位‛,也很坦率:‚一切权力皆由党集中,由党发施。‛有了这个大前提,《国民政府组织法》中规定:政府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院,其正副院长均由国民党中执会来选任……此时的国民党,何以权力之大,且‚高于一切‛呢?一方面,自然与他们上台执政有关,在形式上又统一了中国;另一方面,受其‚以俄为师‛政治迷思的侵淫,‚民主政治‛理念发生了动摇,从而步入‚一党专政‛的歧途。所谓‚以俄为师‛,是孙中山晚年‚从顿悟中发现了一个新方法……‛(唐德刚语),就是接受苏俄经验,引进‚党治制‛,全面实行‚一党专政‛。蒋介石向以孙中山的学生而自居。1926年6月7日,他在黄埔军校
发表演讲,将孙晚年的这种‚迷思‛发挥得淋漓尽致。他说:‚俄国革命之所以能够迅速成功,就是社会民主党从克伦斯基手里拿到了政权……什么东西都由他一党来定夺,像这样的革命,才真是可以成功的革命……中国要革命,也要一切势力集中,学俄国革命的办法,革命非由一党专政和专制是不行的。‛所以,1928年《训政纲领》和《国民政府组织法》的颁布,实际上是标志着‚一个完整的以一党专政为特征的政治体制‛(《蒋氏秘档与蒋介石真相》)出现在中国,与孙中山早年所追求美国模式的‚民主共和‛以及建立‚合众政府‛的理想相去甚远。这种政体上的‚冰炭之殊‛,意味着政治理念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而这种政治理念又被强行纳入‚党化教育‛,于是到了民国18年,泰山无字碑上出现‚党权高于一切‛这样极端反民主的口号,也就不难理解了。
‚党化教育‛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人政治生活中的一次‚流感‛。
曾几何时,从南至北,漫漶于中国大地,让当时的不少中国人内心‚惴惴不安‛(袁伟时语)。1927年8月,国民政府教育行政委员会出台了一个《学校实施党化教育办法草案》,大力推行‚党化教育‛(1931年改称‚三民主义教育‛),其目的,无非是想培养出一代唯诺的‚顺民‛。‚党化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愚民政策,也是国民党实施‚训政‛的一种政治手段,与秦始皇‚燔百家而愚黔首‛的做法毫无二致。
我辈生晚。只能从各种史料和回忆文章中来体味当时的‚党化教育‛。在美的陈定炎教授近年撰文追忆,说‚党化教育‛在二十年代‚曾是一个普遍流行的名词‛。它最大的特点,就在‚党化‛二字上。陈定炎以当时广东教育界为例,‚……强迫所有教育行政人员、教师等全部入党,同时鼓励学生入党,在学校设立国民党党支部,进而规定‘三民主义’为必修课,控制与改订教科书。孙中山去世后,规定每周举行纪念周。到了1926年底,广东所有的公、私立学校,都成了国民党的政治工具。‛(《漫谈党化教育》)陈定炎何许人也?就是历史上曾经‚叛变革命‛的军阀陈炯明的儿子。他曾在广东生活多年,后来成为哈佛大学的工学博士。1928年,胡适在上海任一私立大学的校长,也不无抱怨地说,我们‚可以否认上帝的存在,但不能批评孙中山。可以不上教堂守礼拜,但不能不读总理遗嘱,也不能不参加每周孙中山的纪念周……‛(《胡适文集》)可见胡适对‚党化教育‛的憎恶与不满。也就在这一年,胡适、罗隆基、马君武、张元济等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向国民党当局发出挑战,纷纷激扬文字,其锋芒直指‚训政‛和‚党化教育‛。胡适在《人权论集》序中这样写道:‚……我们要建立的是批评国民党的自由和批评孙中山的自由。上帝我们尚且可以批评,何况国民党与孙中山。‛那么,胡适等人要批的是什么呢?简言之,大要为三点:一是批没有人权保障;二是批‚训政‛,他说,没有宪法或约法,则训政只是专制;三是批以‚三民主义‛和孙文的‚遗教‛来统一思想,推行‚党化教育‛,没有思想言论的自由。这本《人权论集》由新月书店于次年出版,在当时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