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习得性无助的成因分析与防治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习得性无助的成因分析与防治对策

1 前言

自信作为健康的心理品质与积极的人生态度,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有利于他们的成长与发展,应该是每位学生都具备的。但现实生活中却并非如此,习得性无助感的产生使学生渐渐丧失了自信、丧失了斗志,这种习得性无助感的存在严重阻碍了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通过对习得性无助进行深入研究,并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法,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走出困境,同时也有助于我国的教育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2 习得性无助的概念

习得性无助感是指由于连续的失败导致对行为结果感到无法控制、无能为力、自暴自弃的心理状态。习得性无助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较低,他们对自己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持怀疑态度,倾向于制订较低水平的学习目标以避免获得失败的体验,他们经常体验到强烈的焦虑,这使他们身心健康受到损害。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同样如此,如果一个人在长期从事一个工作或学习中一直失败,那么就容易丧失信心,进而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甚至全方面的否定自己,最后会把这种失败归因成个人长期而普遍的原因,从而选择放弃这项工作或学习。

3 习得性无助的成因

习得性无助的学生在认知、动机、情感甚至个性品质上都会存在一定的问题,而且它是由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非由单一因素所引起的。

(一)外部因素

首先,不良的学校教育环境。当前我国教育正处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型时期,在这一时期,应试教育并未真正退出教育舞台,考试分数仍然是评价学生的重要指标。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为了考试而学习,为了成绩而学习,学习成为负担,丝毫感受不到由其带来的乐趣。一旦考试失常、成绩下滑,就会产生恐惧心理,认为自己不行,自己瞧不起自己,进而自暴自弃、心灰意冷。同时,在这样的环境里,教师只关注学生的最终考试成绩,忽视过程中的进步与发展,其他兴趣、爱好、特长在教师眼里更是玩世不恭,成绩不好就意味着一无所用。因此,那些成绩相对不好的学生就被老师、同学边缘化。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失去信心,认为自己是个失败者。另外,教师对学生普遍有较高的要求,但学生的层次不同,肯定不会达到同一水平。那些长期达不到教师过高要求的学生就会面临失败,这时教师就会严厉呵斥。学生经常受挫,就会怀疑自己的能力,久而久之就会产生习得性无助感。

其次,不良的家庭教养方式。从古至今,我国都存在着“读书至上论”。所以,家长对子女的学习格外重视,认为只有学习好,才能出人头地。对此,家长

会对其子女提出一些高出他们能力的目标或要求,当他们达不到那些目标而失败时,家长不是关心询问原因,给出适当的建议,而是不明缘由地呵斥与责骂。经常性的批评,使学生渐渐失去了学习的欲望,情绪变得烦躁,遇到困难就自动放弃。同时,不合理的比较也会造成学生的习得性无助感,家长总是拿一些学习较好的学生跟自己的子女比较,伴随着“怎么事事不如别人”、“你怎么这么不争气”等话语,其子女就会产生一种“我很笨”“我不如别人”的思想,进而丧失信心,失去冲破困境的勇气。

(二)内部因素

首先,过多的失败经历。学生基本上还处于青少年时期,心理尚未成熟,还很脆弱,需要关心和呵护。但这个时候,各种内外部因素不断冲击,可能会造成他们一次次的失败。过多的失败经历,使他们体会不到成功的滋味,久而久之就会习惯了失败,丧失信心。无论难易,都认定自己无法学会,不敢再去尝试,产生退缩行为。甚至有些学生自尊心很强,过多的失败经历一次一次地破坏着他们的自尊,为了维护自尊,他们采取消极的防御措施,避免参加一些学习活动。长此以往,学习情况日益恶化,学习成为他们的负担,呈现出自暴自弃、心灰意冷的无助感状态。

其次,消极的失败归因方式。事实上,失败是人人都有的,但并不是所有的人在经历失败后,就会产生无助感,关键还在于对失败的原因分析上。Abramason 等人在1978年的归因理论中指出,人在不可控状况下体验并认识到失败和挫折后,会对失败和挫折的原因从内部、外部,稳定、不稳定,普遍、特殊这样三个维度来进行归因。当失败归因于内部、稳定且普遍因素时,就会产生结果不可控的思想,这时就会造成习得性无助感。在习得性无助感学生的眼里,事情不受他们控制,失败是因为自己笨,能力不够,面对这一事实,他们也无能为力。即使在成功后,他们也难以表达喜悦,因为他们认为成功是自己运气好或者是事情太简单。

4 针对习得性无助的防治对策

(一)引导学生理智对待失败,积极地进行归因

习得性无助感的学生总是倾向于从内部、稳定、不可控等因素进行归因,在他们眼里,失败是不可控的,是他们内在能力的不足造成的,即使再努力也无法改变。由此以来,他们就放弃努力,放弃学习,自暴自弃。因此,引导学生理智地对待失败,对失败进行积极的归因是防治习得性无助感的重要途径。首先,要教育学生,失败乃兵家常事,每个人都会失败,只要勇敢地面对它,找出原因所在,它就不再可怕。同时,失败乃成功之母,要教育和引导学生把失败看作是成功路上的垫脚石,是成功过程中的一个小环节,没有必要全盘否定自己,丧失信心。其次,对失败进行原因分析时,要引导学生采用积极的心态和方式,正确认识失败,认识自己。避免“你怎么这么笨”“你就不是学习的料”等语言的使用,

要强调原因是其粗心大意或努力不够造成的,不要怀疑自己的能力,要相信自己。这样,学生就会相信自己仍然是聪明的,对自己充满信心,只要更加努力就会做得更好。

(二)提高学生自我效能感及成就动机

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在执行某一行为之前,对自己能够在什么水平上完成该行为所具有的信念、判断或自我感受。也就是说,如果学生能感到自己可以将英语提高到某一程度,比如通过某一个级别的英语考试,那么学生的学习信心就会提高,也就是具有较高的自我效能感,从而推动学生去加强练习并且拥有自信。所以,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分解英语学习任务,让学生提高自我效能感。比如,现在学习软件的普及,老师也开始应用一些英语学习软件给学生进行课后练习,比如口语练习,学生可以通过模仿电影等有趣的短视频来体会英语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如果学生能够在这些碎片式的学习中找到成就感,也有利于提升他们的兴趣,从而愿意接受更加富有挑战的英语学习任务。

而成就动机就是指个体希望从事有意义的活动并在活动中获得满意结果的内在心理动力。这个概念适用于所有个体,每个人都希望能从事有意义的活动,并获得满意的结果,那么,学生如果能具有较高的自我效能感,能够从英语学习的细节中感到满意,那么他就容易具有较高的成就动机,这个积极的动机也就会再次激活学生的行为。

(三)学会合理设置目标

人不能没有目标,也不能总去变换目标,必须明确一个不轻易变更的奋斗目标,这是取得成功的基本保证。习得性无助的学生也明白自己在人生中应该做些什么,但往往轻易改变自己的目标。因此,老师要帮助学生制定合理的目标,目标要有一定的挑战性,但不能好高骛远,同时指导学生合理地分解自己的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走。当人们的行动有了明确目标,并能把自己的行动与目标不断地加以对照,就会克服一切困难,努力达到目标。在学习中,之所以很多人会半途而废,往往不是因为难度较大,而是觉得距离成功太遥远。他们不是因失败而放弃,而是因为心中无明确而具体的目标而倦怠才放弃的。

(四)采用积极、多元、平等的评价方式

教师和家长作为成年人、过来人,他们的评价在学生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果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能够经常得到老师和家长的称赞与表扬,那么他们就会产生信心,增强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但若是学生经常得到批评与责骂,那他们就可能会丧失信心,怀疑自己的能力,进而逃避学习。对此,教师和家长必须转变自己的评价方式,采取积极、多元、平等的方式进行评价。

首先,当学生面临失败时,教师和家长不能不论原因就狠狠批判、冷眉相对,要及时给予他们关心、鼓励和帮助,教导他们不要气馁、不要灰心;而当他们取得成功时,也要及时地给予表扬、赞赏,使他们再接再厉。

其次,评价应当是多元的,而不是单一的。正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