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露历史真相 红溪惨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溪惨案华侨溯源
1740年10月,荷兰殖民当局在爪哇巴达维亚城(今雅加达)大规模屠杀华侨的事件。

因城西有一条河,名红溪,是肇事地点之一,故称为红溪惨案。

1619年荷兰殖民者占领雅加达,当地劳动力甚缺,荷兰殖民者不择手段从各地诱骗华侨,甚至到中国东南沿海掳掠人口,供其役使。

后殖民者嫉视华侨在发展经济上所起的作用,又怕他们同当地人民联合起来反抗殖民统治,转而采取严格限制入境,乃至推行排华政策。

1727年和1736年作出规定,逮捕“失业”和无居留证的华侨。

1740年7月,殖民当局下令捉拿被诬为窃贼的华侨。

有些无辜被捕的华侨或被虐杀,或被投入大海。

城内华侨纷纷逃往城外,公推黄班为首领,准备进攻巴达维亚城。

但走漏消息,殖民当局有所准备。

10月9日,殖民者以搜查军火为名,命令城内华侨交出一切利器,荷军挨户搜捕华侨,不论男女老幼,捉到便杀,对华侨进行血腥洗劫。

屠杀持续7天,城内华侨被杀近万人,侥幸逃出者仅150人,被焚毁和劫掠的华侨房屋达六、七百家,财产损失,无法估计。

荷兰殖民者在爪哇、巴达维亚(今雅加达)制造了“红溪惨案”,屠杀华侨近万人。

但当第二年荷兰派使者来华谢罪时,乾隆大帝却回答说:“天朝弃民,不惜背祖宗庐墓,出洋谋利,朝廷概不闻问。


据文献记载,从1740年荷兰殖民当局制造的“红溪惨案”开始,印度尼西亚曾发生过许多起大规模的排斥、屠杀、迫害华侨华人的惨剧。

如1945年11月的泗水惨案、
1946年3月的万隆惨案、
同年6月的文登惨案、
8月山口洋惨案、9月的巴眼亚底惨案、
1947年1月巨港惨案等。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印度尼西亚仍经常发生许多较大规模的反华、排华动乱,如1963年3月至5月从西爪哇蔓延到中、东爪哇的排华骚乱、1965年至1967年全印尼性的排华浪潮、1974年由反日运动引起的排华骚乱、1978年雅加达由学生示威引发的反华骚乱、1980年11月中爪哇的排华暴动等。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各种大小程度不同的反华、排华流血事件此起彼伏,几乎每年都在印尼各地上演。

1998年5月,本是一场反对当时印尼总统苏哈托的政治运动也演变成为一场震骇世人的排华暴乱。

据不完全统计,暴乱期间,仅印尼首都雅加达就有5000多家华人工厂店铺、房屋住宅被烧毁,约170名华人妇女被强暴,近1200名华人被屠杀。

同时发生在梭罗、巨港、楠榜、泗水、棉兰等地的类似暴乱所造成的华人生命财产损失更是无法估量。

1999年,棉兰华人的数十艘渔船和数十辆卡车被焚毁,5000多吨货物被抢劫;万隆的一家华人纺织厂被焚烧。

2000年5月骚乱二周年之际,数以千计的暴徒集结雅加达,对华人商店进行了攻击和抢劫。

印度尼西亚华人的命运引起了全
世界人民的同情与关注。

马克·柯提斯,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和报纸独立撰稿人。

1996年,他根据伦敦公共档案馆收藏的英国政府解密档案,率先披露了1965年到1966年间的印尼大屠杀过程中,英国政府和美国政府所扮演的罕为人知的角色,并提出了令人震惊的大量证据,证明正是在美国政府和英国政府的秘密支持和纵容下,才发生了印尼军方的政变及其后发生的血腥大屠杀事件。

华侨溯源
英文“Overseas Chinese”的意译是“飘扬过海的中国人”。

“华侨”一词通常被译成“Overseas Chinese”,其含义是“中国旅居者”。

因为“侨”包括旅行、暂时居住的意思。

“侨”与“居(住)”联成一词,就成为“暂时居住”的同义词。

我国两晋南北朝时,北人南迁也称“侨”。

在早期的中国史料里,找不到一个与“定居移民”(卡萨多,Casado)相对称的字眼,因为封建时代的中国为了防御和安全原因,一贯禁止国人出海,而这项政策晚至1893年才被废除。

古代移居国外的中国人并不称为华侨,而是多称为“唐人”、“华人”、“中国人”、“中国贸人”、“北人”、“住喜”、“中华人”和“汉人”等等。

鸦片战争以后,海外中国人被称为“华工”、“华民”、“华人”、“华商”等。

据海外华侨史学者考证,…华侨”一词使用始于清末,最早见于1883年郑观应呈李鸿章《禀列洋通商大臣李傅相,为招商局与治和,太古订立合同》有云:“凡南洋各埠华侨最多之处,须逐渐布置,亦派船前往。

”一说,1898年日本横滨华侨学校成立,华侨一词才正式见于文字。

1904年(光绪三十年),清朝外务部在一份奏请于海外设立领事的折子里说,设领事“经费支出无多,在华侨受益什大。

”宣统元年(1909年)二月,清朝政府农工商部尚书博廷页向皇帝上呈关于居住在印度尼西亚(当时为荷属东印度)的华侨国籍问题的奏析中,也明确地使用了“华侨”一词。

其实,“华侨”一词在19世纪叨年代末已大量使用。

邹容的《革命军》首次在上海出版时,同时问世的还有章炳麟答康有为的文章和两首革命歌曲,其中一首(可能出自章炳麟之手)名为《革命歌》,已提出“华侨”一词。

1906年,孙中山先生在海外对许多华人社团宣讲也使用“华侨”这个名词,许多海外华人也开始以“华侨”来称呼他们自己。

1911年,辛亥革命前后,孙中山在华侨中的那些对革命支持者所作出的贡献,使“华侨”成为“海外爱国华人”的代用词了。

出处:海南侨报2003-3-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