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淋巴结分区_2013版
颈部淋巴结分区及转移特征分解
![颈部淋巴结分区及转移特征分解](https://img.taocdn.com/s3/m/a80735c0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1b.png)
• 定义
• 颈内静脉〔v.jugularis interna〕为颈部最大的静脉干。上于颈静脉孔处与颅 内乙状窦相续。与颈内动脉和颈总动脉同行在颈动脉鞘内。至胸锁关节前方 与锁骨下静脉集合成头臂静脉。
•
解剖位置
•
颈内静脉的属支有颅内和颅外支两种。
•
1〕颅内支 通过硬脑膜窦搜集脑膜、脑、视器、前庭蜗器及颅骨的血液。
臂丛brachial plexus是由第5以 下〔至颈8〕颈神经前支和第 1胸神经前支的大部分组成, 经斜角肌间隙走出,行于锁 骨下动脉后上方,经锁骨前 方进入腋窝。臂丛的支分布 于胸上肢肌,上肢带肌、背 浅部肌〔斜方肌除外〕以及 臂,前臂、手的肌、关节、 骨和皮肤。组成臂丛的神经 根先合成上、中、下三个干, 每个干在锁骨上方或前方又 分为前、后两股,由上、中 干的前股合成外侧束,下干 前股自成内侧束,三干后股 集合成后束。三束分别从内、 外、后三面包围腋动脉。
颈部淋巴结的解剖分区
9.颈外侧淋巴结 颈外侧浅淋巴结:位于胸锁乳突肌外表,沿颈外静 脉排列。 颈外侧深淋巴结〔颈深淋巴结〕:沿颈内动、静脉 和颈总动脉排列 颈外侧上深淋巴结〔颈深上淋巴结〕:位于乳突尖 至肩胛舌骨肌横过颈动脉的程度处 前组〔颈内静脉前淋巴结〕:沿颈内静脉排 列 外侧组〔颈内静脉外侧淋巴结〕:沿颈内内静脉外 侧分布 颈外侧下深淋巴结〔颈深下淋巴结〕:沿颈内静脉、 锁骨下动脉和臂丛的周围排列 前组:沿颈内静脉配布 外侧组〔颈横淋巴结〕:沿颈横血管及其分支排列
转移淋巴结形态及边缘
表现为形态规那么且边缘清楚与形态不规 那么且边缘不清楚者,其原发肿瘤之间存在 极显著性差异 。鼻咽癌及甲状腺癌中,形态 规那么且边缘清楚者分别为 88 % 和 86 % 。 口咽癌,喉癌及下咽癌中形态不规那么且边 缘不清者分别为59 % 和68 % , 且外侵明显。 这与口咽癌、下咽癌及喉癌分化差, 恶性程 度高有关。
颈部淋巴结详细分区PPT参考课件
![颈部淋巴结详细分区PPT参考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6242b1a453610661ed9f43e.png)
下颌下腺后缘、二腹 颈内静脉后缘 肌后腹后缘
颈内静脉后缘
胸锁乳突肌后缘
胸锁乳突肌内面、颈 同IIA 阔肌、腮腺、二腹肌 后腹
颈内动脉内缘、斜角 同IIA 肌
12
III区 颈内静脉中组(舌骨体下缘-环状软骨下缘)
口腔、鼻咽、口咽、下咽和喉部肿瘤
13
IV区 颈内静脉下组(环状软骨下缘-胸骨柄上缘)
14
颈部淋巴结分区
1
概述
颈部淋巴结引流十分丰富,全身约有800枚淋 巴结,其中约300枚位于颈部。
正常颈部淋巴结直径多为0.2-0.5cm,其不仅 接受头颈部器官的淋巴引流,也接受胸、腹、 盆腔及四肢的淋巴引流。
颈部淋巴结肿大主要见于转移瘤、淋巴瘤、 淋巴结反应性增生和淋巴结结核等。
2
3
1991年颈部淋巴结分区
XB(枕淋巴结)
枕外隆突
V区上界(舌骨体上 缘)
乳突前缘、外耳道后缘
胸锁乳突肌后缘
胸锁乳突肌后缘
斜方肌前外侧缘
皮下组织
皮下组织
头颊肌、颞骨
头颊肌
25
26
IX 面颊淋巴结
27
XA 耳后、耳下淋巴结
28
VIII 腮腺淋巴结
29
VIIB 茎突后淋巴结
30
XB 枕淋巴结
31
VIIA 咽后淋巴结
32
VII 椎前淋巴组: VIIA 咽后淋巴结;VIIB 茎突后淋巴结
VIII 腮腺淋巴组
IX 面颊淋巴组
X 颅底后组: XA 耳后、耳下淋巴结;XB 枕淋巴结
5
I区 颏下及颌下淋巴结
位于舌骨体、下颌舌骨肌、下颌下腺后缘 以二腹肌为界内下方为IA区,外上方为IB区
颈部淋巴结分区及诊断PPT课件
![颈部淋巴结分区及诊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8200d44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4e.png)
诊断性穿刺活检术
细针穿刺活检
用细针进行穿刺,抽取淋巴结组织进 行病理检查。
粗针穿刺活检
切开活检
在局部麻醉下切开皮肤,暴露淋巴结并 切取部分或全部淋巴结进行病理检查。 此方法创伤较大,一般较少采用。
用较粗的针头进行穿刺,获取更多的 淋巴结组织进行病理检查。
04
常见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
淋巴结炎
症状
局部红肿、热痛,淋巴结肿大、 压痛,可伴有发热、头痛等全身
06
预防保健措施建议
保持良好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
充足睡眠
01
保证每天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和免疫力提升。
均衡饮食
02
摄取丰富的蔬菜、水果、全谷类和优质蛋白质,减少油腻、辛
辣食物的摄入。
避免过度劳累
03
合理安排工作和学习时间,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适时进
行休息和放松。
加强锻炼,提高身体免疫力
身体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转移至颈部淋巴 结,导致淋巴结肿大,质地较硬且与周围 组织粘连固定。
02
颈部淋巴结分区
I区:颏下及颌下淋巴结
颏下淋巴结
位于颏下三角内,收纳颏部、下 唇中部及舌尖的淋巴,注入颌下 淋巴结及颈内静脉二腹肌淋巴结 。
颌下淋巴结
位于颌下腺附近,收纳面部及口 腔器官的淋巴,注入颈外侧上、 下深淋巴洁。
则。
淋巴瘤
症状
无痛性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全身各组织器官均可受累,伴发 热、盗汗、消瘦、瘙痒等全身症状。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淋巴结活检和病理组织学检查,可作出诊断。
治疗
以化疗为主,辅以放疗、免疫治疗等综合性治疗措施。
转移性肿瘤
症状
科室影像讲座系列之颈部淋巴结分区的意义
![科室影像讲座系列之颈部淋巴结分区的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7e8519a5172ded630b1cb694.png)
IV区 颈内静脉下组(环状软骨下缘-胸骨柄上缘)
下咽、喉、甲状腺和颈段食管肿瘤
2013版:以胸骨柄上缘2cm为界分IVA区和IVB区
IVA区 下颈淋巴组 IVB区 锁骨上内侧组
V区 颈后三角淋巴结群(舌骨体上缘-锁骨)
鼻咽、口咽、声门下、甲状腺和颈段B区
科室影像讲座系列 颈部淋巴结分区的意义
概述
颈部淋巴结引流十分丰富,全身约有800枚淋 巴结,其中约300枚位于颈部。
正常颈部淋巴结直径多为0.2-0.5cm,其不仅 接受头颈部器官的淋巴引流,也接受胸、腹、 盆腔及四肢的淋巴引流。
颈部淋巴结肿大主要见于转移瘤、淋巴瘤、 淋巴结反应性增生和淋巴结结核等。
2013版头颈部淋巴结分区指南
I区:颏下及颌下淋巴结(IA:颏下淋巴;IB:颌下淋巴) IIA 上颈淋巴组;IIB 上颈淋巴组 III 中颈淋巴组 IVA 下颈淋巴组;IVB 锁骨上内侧组 V 颈后三角淋巴组: VA 上颈后三角淋巴组;VB 下颈后三角淋 巴组;VC 锁骨上外侧组 VI 颈前淋巴组: VIA 颈前淋巴结;VIB 喉前、气管前和气管 旁淋巴结 VII 椎前淋巴组: VIIA 咽后淋巴结;VIIB 茎突后淋巴结 VIII 腮腺淋巴组 IX 面颊淋巴组 X 颅底后组: XA 耳后、耳下淋巴结;XB 枕淋巴结
上界 下界
前界 后界 外界 内界
XA(耳后、耳下) 外耳道上缘 乳突末端
XB(枕淋巴结)
枕外隆突
V区上界(舌骨体上 缘)
乳突前缘、外耳道后缘 胸锁乳突肌后缘 皮下组织 头颊肌、颞骨
胸锁乳突肌后缘 斜方肌前外侧缘 皮下组织 头颊肌
IX 面颊淋巴结
XA 耳后、耳下淋巴结
颈部淋巴结详细分区
![颈部淋巴结详细分区](https://img.taocdn.com/s3/m/4cac6f04c5da50e2534d7f11.png)
外界
二腹肌前腹内缘
内界
无
二腹肌前腹外侧和后腹
口底、舌前、下颌骨前牙槽突和下 唇肿瘤
口腔、鼻腔前部、面中部和下颌腺肿瘤
II区 颈内静脉上组(第1颈椎横突下缘-舌骨体下
缘)
II区
以颈内静脉后缘为界分IIA区和IIB区
多见于鼻腔、口腔、咽、喉、涎腺肿瘤, 且常为喉癌转移首发部位。 IIB多见于鼻咽和口咽肿瘤。
口腔、鼻咽、口咽、下咽和喉部肿瘤
IV区 颈内静脉下组(环状软骨下缘-胸骨柄上缘)
下咽、喉、甲状腺和颈段食管肿瘤
2013版:以胸骨柄上缘2cm为界分IVA区和 IVB区
IVA区 下颈淋巴组
IVB区 锁骨上内侧组
V区 颈后三角淋巴结群(舌骨体上缘-锁骨)
鼻咽、口咽、声门下、甲状腺和颈段食管肿瘤
外科:以环状软骨为界分VA区和VB区
IX 面颊淋巴组(眼眶下缘-下颌骨下缘)
X 颅底后组(XA 耳后、耳下淋巴结;XB 枕淋巴
结)
VIIA(咽后)
VIIB(茎突后)
上界
下界
C1上缘、硬腭
舌骨体上缘
颅底、颈静脉孔
C1横突下缘(II区上界)
前界
上、中咽缩肌后缘
茎突前咽旁间隙后缘
后界
头长肌、颈长肌
C1椎体、颅底
外界
内界
颈内动脉内侧
头长肌外侧平行线
VII区 上纵隔淋巴结 (胸骨上缘至无名 静脉水平、左右颈总动脉之间) 锁骨上淋巴结 (锁骨水平至锁骨以下、 颈总动脉外侧) 咽后淋巴结 (颅底至颅底下2cm,位于 双侧颈内动脉内缘之间)
鼻咽、咽后壁、软腭等肿瘤
2013版
VII 椎前淋巴组(VIIA 咽后淋巴结;VIIB 茎突
头颈部肿瘤颈部淋巴结分区指南_2013版更新介绍
![头颈部肿瘤颈部淋巴结分区指南_2013版更新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117675166bd97f192279e988.png)
doi:10.3971/j.issn.1000-8578.2014.01.021头颈部肿瘤颈部淋巴结分区指南——2013版更新介绍谭文勇,胡德胜Delineation Guideline of Neck Node Levels for Head and Neck Tumors:Introduction of Update Version in 2013 TAN Wenyong,HU DeshengDepartment of Radiation Oncology,Hubei Cancer Hospital,Wuhan 430079,China关键词:头颈部肿瘤;淋巴结;分区;指南中图分类号:R739.91 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13-11-12;修回日期:2013-11-13基金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3CBF059)作者单位:430079武汉,湖北省肿瘤医院放疗中心作者简介:谭文勇(1974-),男,博士,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放射肿瘤学临床科研工作2013年11月,欧洲放射肿瘤学协会(European Society of Radiotherapy & Oncology ,ESTRO )官方杂志——Radiotherapy & Oncology (绿皮杂志)在线发表了新的颈部淋巴结分区标准[1],与10年前所发表的旧标准相比,本次更新的内容较多克服了以前标准中的诸多不足,新版的颈淋巴结分区更科学合理,临床实用性更强;这将对放射肿瘤学、肿瘤影像学和头颈肿瘤外科学等有重要的影响和临床意义。
为了更好的向中国同行推荐,在此对2013版指南做一个解读。
在头颈部肿瘤的调强放疗(i n t e n s i t y -modulated radiotherapy, IMRT )中 放疗医师对靶区的定义存在明显的观察者差异,由于靶区勾画的不确定性可能降低IMRT 的最终获益,如靶区遗漏导致局部区域复发或靶区中包括了过多的不必要的正常组织导致正常组织并发症发生率增加[2]。
颈部淋巴结分区
![颈部淋巴结分区](https://img.taocdn.com/s3/m/a9c0e64a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a1.png)
02
掌握颈部淋巴结分区的检查方法
03
注意颈部淋巴结分区的异常表现
04
结合临床症状和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和治疗
谢谢
01
04
颈部淋巴结分区有助于 评估治疗效果,指导后 续治疗
03
颈部淋巴结分区有助于 监测肿瘤复发,及时调 整治疗方案
02
颈部淋巴结分区有助于 评估肿瘤分期,制定治 疗策略
颈部淋巴结分区有助于 明确病变范围,指导手 术方案
颈部淋巴结分区在预后评估中的应用
颈部淋巴结分 区有助于明确 肿瘤的扩散范 围和程度
下淋巴结区
颈深淋巴结分区: 包括颈深上、中、
下淋巴结区
颈部淋巴结分区的临床应用
01 颈部淋巴结活检:用于诊断和 鉴别诊断颈部淋巴结病变
02 颈部淋巴结清扫术:用于治疗 颈部淋巴结转移性肿瘤
03 颈部淋巴结放疗:用于治疗颈 部淋巴结转移性肿瘤
04 颈部淋巴结化疗:用于治疗颈 部淋巴结转移性肿瘤
颈部淋巴结分区 的详细内容
颈部淋巴结分区 的临床意义
3
颈部淋巴结分区在诊断中的应用
STEP1
STEP2
STEP3
STEP4
颈部淋巴结分 区有助于明确 病变的部位和 范围
颈部淋巴结分 区有助于判断 病变的性质和 程度
颈部淋巴结分 区有助于制定 治疗方案和评 估预后
颈部淋巴结分 区有助于监测 治疗效果和评 估复发风险
颈部淋巴结分区在治疗中的应用
2
颈部淋巴结分区的详细内容
颈部淋巴结分区:颈部淋巴结 可以分为多个分区,包括颈前、
颈侧、颈后、颈深等。
颈前淋巴结:位于颈部前部, 包括颌下、颏下、颈前等分区。
颈侧淋巴结:位于颈部两侧, 包括颈外侧、颈内侧等分区。
颈部淋巴结分区
![颈部淋巴结分区](https://img.taocdn.com/s3/m/215fdf257375a417866f8f77.png)
• V区(level V)为副神经 链淋巴结,包括锁骨上淋 巴结,位于颈后三角内。 界限:前界为胸锁乳突肌 后缘,后界为斜方肌前缘, 下界为锁骨。一般将沿副 神经走行的淋巴结称为VA 区,沿颈横动脉走行的淋 巴结称为VB区,而解剖上 这两个亚区以肩胛舌骨肌 下腹为界,后上方的为VA 区,前下方的为VB区。
颈部淋巴结分区
• I区(level I)包括颏 下区及颌下区淋巴结。 IA区 颏下三角区淋巴 结界限:两侧二腹肌 前腹和舌骨体围成的 三角。IB区 颌下三角 区淋巴结 界限:下颌 骨体、同侧二腹肌前 后腹围成的三角 。
• II 区(level II)为颈内静 脉淋巴结上组,相当于颅 底至舌骨水平。界限:前 界为胸骨舌骨肌侧缘,后 界为胸锁乳突肌后缘,为 该肌所覆盖,上界为颅底, 下界为舌骨水平(临床标 志)或颈总动脉分叉水平 (手术标志)。II 区内有 副神经穿过,以副神经为 界将II 区分为两个亚区— —IIA和IIB区,副神经前下 方为IIA区,后上方为IIB区。
• VI区(level VI) 为内 脏周围淋巴结,或称 前区,包括环甲膜淋 巴结、气管周围淋巴 结、甲状腺周围淋巴 结。界限:两侧界为 颈总动脉,上界为舌 骨,下界为胸骨上窝。
• Ⅶ区为上纵隔淋巴结界限:两侧界为颈总 动脉,上界为胸骨上窝,下界为主动脉弓 水平。
• III区(level III)为颈 内静脉淋巴结中组, 相当于舌骨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至环 甲膜水平。界限:前 后界与II区同,上界为 II区的下界,下界为环 甲膜水平(临床标志) 或肩胛舌骨肌与颈内 静脉交叉处(手术标 志)。
• IV区(level IV)为颈 内静脉淋巴结下组, 从环甲膜水平到锁骨 上水平。界限:前后 界与II区同,上界为III 区的下界,下界为锁 骨上水平。位于胸锁 乳突肌胸骨头下方的 淋巴结称为IVA区,而 胸锁乳突肌锁骨头下 方的淋巴结称为IVB区。
颈部淋巴结详细分区
![颈部淋巴结详细分区](https://img.taocdn.com/s3/m/fc87bd2c680203d8cf2f2400.png)
同IIA
下颌下腺后缘、二腹 颈内静脉后缘 肌后腹后缘
颈内静脉后缘
胸锁乳突肌后缘
胸锁乳突肌内面、颈 同IIA 阔肌、腮腺、二腹肌 后腹
精品课件
颈内动脉内缘、斜角 同IIA 肌
III区 颈内静脉中组(舌骨体下缘-环状软骨下缘)
精品课件
口腔、鼻咽、口咽、下咽和喉部肿瘤
IV区 颈内静脉下组(环状软骨下缘-胸骨柄上缘)
管旁淋巴结
精品课件
VII 椎前淋巴组: VIIA 咽后淋巴结;VIIB 面颊淋巴组
X 颅底后组: XA 耳后、耳下淋巴结;XB 枕淋巴结
I区 颏下及颌下淋巴结
位于舌骨体、下颌舌骨肌、下颌下腺后缘 以二腹肌为界内下方为IA区,外上方为IB区
精品课件
上界 下界 前界 后界 外界 内界
精品课件
VIIB 茎突后淋巴结
精品课件
XB 枕淋巴结
精品课件
VIIA 咽后淋巴结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II 上颈淋巴结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IB 颌下淋巴结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V 颈后三角淋巴结
精品课件
IA 颏下淋巴结
精品课件
III 颈内静脉中组
精品课件
VIA 颈前淋巴结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下咽、喉、甲状腺和颈段食管肿瘤
2013版:以胸骨柄上缘2cm为界分IVA区和IVB区
IVA区 下颈淋巴组 IVB区 锁骨上内侧组
精品课件
V区 颈后三角淋巴结群(舌骨体上缘-锁骨)
精品课件
鼻咽、口咽、声门下、甲状腺和颈段食管肿瘤
外科:以环状软骨为界分VA区和VB区
2013版:
颈部淋巴结
![颈部淋巴结](https://img.taocdn.com/s3/m/ff07502a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14.png)
颈部淋巴结颈部淋巴结分区:为便于临床应用,1991年美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基金学会将颈部淋巴结分区划分,文献上应用渐多趋向一致。
颈部淋巴结分区划分规定如下:第I区(level I):颈la区上界:颏舌骨肌或下颌骨下缘切线;下界:舌骨:两侧边界:二腹肌前腹内侧缘。
颈lb区位于二腹肌前后腹、茎突舌骨肌和下颌骨体之间第II区(level II):为颈内静脉淋巴结上组,即二腹肌下,相当于颅底至舌骨水平,前界为胸骨舌骨肌侧缘,后界为胸锁乳突肌后缘,为该肌所覆盖。
第III区(level III):为颈内静脉淋巴结中组,从舌骨水平至肩胛舌骨肌与颈内静脉交叉处,前后界与II区同。
第IV区(leveIV):上界:环状软骨下缘:前界和后界与颈III区相同,即胸锁乳突肌的前内缘和后缘;外界:锁乳突内缘;内界:颈内动脉的内缘和椎旁肌(头夹肌)。
第V区(levelV):为枕后三角区或称副神经链淋巴结,包括锁骨上淋巴结,后界为斜方肌,前界为胸锁乳突肌后缘,下界为锁骨。
第VI区(levelVI):为内脏周围淋巴结,或称前区(anterlorcompartment),包括环甲膜淋巴结、气管周围淋巴结、甲状腺周围淋巴结,咽后淋巴结也属于这一组。
这一区两侧界为颈总动脉,上界为舌骨,下界为胸骨上窝。
颈部淋巴结分区及转移特征:淋巴结是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是接受抗原刺激产生免疫应答反应的场所,有过滤、增殖和免疫作用。
正常人体浅表淋巴结很小,直径多在0.5cm以内,表面光滑、柔软,周围组织无黏连,亦无压痛。
当机体受到致病因素侵袭后,信息传递给淋巴结,淋巴细胞产生淋巴因子和抗体,有效地杀伤致病因子。
两者“斗争”的结果是淋巴结内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反应性增生,使淋巴结肿大。
颈部囊性肿块影像学诊断:1.脏层间隙2.颈动脉间隙3.颈后间隙4.椎旁间隙5.咽后间隙6.颈前间隙I a 区是一个位于中央的三角形区域,包括颏下淋巴结。
引流颌、下唇中部、舌尖和口底前部的淋巴结。
2013颈部淋巴结分区
![2013颈部淋巴结分区](https://img.taocdn.com/s3/m/5214ee32aaea998fcc220edd.png)
Level IVa
IVa 水平(Table 3) 包含下颈淋巴结, 位于颈内静脉( IJV)下1/3周围。从III 水平的尾侧缘到人为设定的胸锁关节头侧 2cm。这个下界是经过Iva水平淋巴结清扫 等严格的检查确定的,这个水平的特点是 不会向下达锁骨,并且可以明确的是在胸 锁关节水平从未到锁骨中份。前界在头侧 是胸锁乳突肌的前缘,尾侧是胸锁乳突肌 的体部;后界在头侧是胸锁乳突肌的后缘, 尾侧是斜角肌。Iva水平外界在头侧是胸锁 乳突肌的深面(内侧面),而在尾侧是该 肌肉的外侧缘;Iva水平内界是颈总动脉的 内侧缘、甲状腺的内侧缘和头侧是斜角肌 而尾侧是胸锁乳突肌的内侧缘。 Iva水平接受来自III 和 V 水平的输出淋 巴管,以及某些来自咽后、气管前和喉返 淋巴结的输出淋巴管,并收集来自下咽、 喉和甲状腺的淋巴引流。IVa 水平淋巴结 最常见转移是来自下咽、喉和甲状腺、颈 段食管癌。罕见来自口腔前部的转移癌 ,可 能表明这个位置极少的或无近位的淋巴结 病变。
包括颊部和颊面部淋巴结
群,包括颊肌外表面围绕在面静脉 周围不连续的浅表淋巴结。这些淋
巴结从眼眶尾侧缘(头侧)向下延
伸到下颌骨的尾侧缘(尾侧)并与 Ib 相连。它们位于紧贴在颊肌(内
侧)表面的皮下组织中从咀嚼肌和
Bichat’s脂肪垫前缘(后)到面部 的前皮下组织。 颊面部淋巴结接受鼻、眼睑、颊部 的输出淋巴管。常见的转移癌来自 面部皮肤、鼻、上颌窦(面颊部软组 织)和颊粘膜。
Ⅱa组
颈内静脉周围淋 巴结
Ⅱb组
颈内静脉后方淋巴结
Level III III 水平包含中颈淋巴结, 位于颈内静脉( IJV)中1/3. 它是II水平向尾侧的延伸. 从舌骨体的尾侧缘到环状软骨尾侧缘。 前界是胸锁乳突肌前缘或 甲状舌骨肌的后1/3T, 后界是胸锁乳突肌的后缘。 外侧是胸锁乳突肌的深面, 内界是颈总动脉的内侧缘和斜角肌。 Level III 水平接收来自II 和 V水平的输出淋巴管, 还有某些来自咽后、气管前和 喉返淋巴结的输出管。 它同时收集了舌根、扁桃体、 喉和下咽以及甲状腺的淋巴回流。 III水平淋巴结的转移最常见的是来自 口腔、鼻咽、口咽、下咽和喉的癌肿。
新版头颈部肿瘤颈部淋巴结分区指南
![新版头颈部肿瘤颈部淋巴结分区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ad45415cf7ec4afe04a1df97.png)
该层面解剖学标志:胸骨舌骨肌,短白箭头:颈前静脉;短红箭头(左右各 一):颈外静脉;黄色箭头(左右各一) :颈内静脉;蓝色箭头(左右各 一) :颈总动脉。 短粗红箭头:斜角肌;长粗红箭头:前锯肌。 小十字箭头:肩胛提肌;大十斜方肌前缘(大红箭头所示)
重要解剖学标志: 本层面:4b区外侧界:斜角肌外侧缘(图单箭头所示);内侧界:6b区外侧缘(气 管前部分);前界为锁骨后缘;后界:斜角肌、肺尖及第一肋骨的前缘,但要包括 头臂静脉、头臂干(右侧)、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下)。 6a区外侧界:胸锁肌所骨头;前界:颈前皮下软组织,较瘦的病人可达皮肤,通常 平双侧胸锁肌连线。后界:甲状下肌群前缘(需抠除相关肌群) 6b区前界:左侧勾画时,包括气管前间隙,抠除肌肉,沿着气管左侧、椎体前缘间 隙直到食管旁,右侧勾画时沿着血管间隙直达食管前缘。
此层面出现颈横血管(箭头所示),5c区消失,开始出现5b区。
斜角肌
此层面出现甲状腺下极(箭头所示),4a区内侧和6b区前缘都要避开甲状腺。
本图显示了4b区(锁骨上区内侧组、蓝色)、6a区(颈前淋巴组、浅紫色)、6b (喉前、气管前、气管旁淋巴组、深紫色)
本图显示了4b区(锁骨上区内侧组、蓝色)、6a区(颈前淋巴组、浅紫色)、6b (喉前、气管前、气管旁淋巴组、深紫色)
本图显示了4b区(锁骨上区内侧组、蓝色)、6a区(颈前淋巴组、浅紫色)、6b (喉前、气管前、气管旁淋巴组、深紫色)
该层面是4b区消失,开始出现5c区(锁骨上外侧组,黄褐色)、4a区(下 颈淋巴结,粉红色)和6a区、6b区。
本图显示右侧四大血管(注意左锁骨下动脉开始出现横向走行)。 5c区本层面外侧界为锁骨,前界为皮肤,后界为前锯肌前1cm;内侧界为 4a区外侧缘(胸锁肌外缘)。 4a区外侧界为胸锁肌外缘,前界为胸锁肌后缘,后界为中斜角肌前缘,内 侧界为颈总动脉内缘(长红箭头)。 白色箭头为斜角肌,大红箭头为前锯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5 6
7
8
9
请描述以上解剖
解剖
颈部淋巴结分区——2013版
2016级 严川
概述
➢1991年,美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将淋巴结按Level分区法 划分为6个区(Ⅰ区、II区、III区、IV区、V区、VI区)
➢2002年,美国头颈协会和美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对Level 分区法做了更新,补充了VII区,并细化了Ⅰ区、II区、V区,进 一步分为IA区、IB区、IIA区、IIB区、VA区、VB区
26:胸骨舌骨肌
• 颈部淋巴结分区——VIa区:颈前淋巴结
上界:舌骨下缘或颌下腺下缘(以最靠下 的层面为准) 下界:胸骨柄上缘 前界:皮肤、颈阔肌 后界:甲状下肌群前缘 外界:双侧胸锁乳突肌前缘 内界:无
16:胸锁乳突肌
25:甲状舌骨肌
• 颈部淋巴结分区——VIb区:喉前、气管前和气管旁淋巴结
17:二腹肌前腹 19:颈阔肌 34:舌骨
• 颈部淋巴结分区——Ib区:颌下淋巴组
上界:颌下腺上缘、下颌舌骨肌
下界:通过舌骨下缘和下颌骨下缘的平面
前界:下颌联合
后界:颌下腺后缘(上)、二腹肌后腹(下)
外界:下颌骨内侧、颈阔肌(下)、翼内肌(后)
28:颌下腺
内界:二 腹 肌 前 腹 外 侧(下)、二 腹 肌 后 腹(上)
13:翼内肌
• 颈部淋巴结分区——II区:上颈淋巴组
上界:第1颈椎横突下缘
下界:舌骨体下缘
前界:下颌下腺后缘、二腹肌后腹后缘
后界:胸锁乳突肌后缘
外界:胸锁乳突肌内面、颈阔肌、腮腺、二腹肌后腹
内界:颈内动脉内缘、斜角肌
注:其中以颈内静脉后缘可分为IIa、IIb区
18:二腹肌后腹 2:颈内动脉
22:斜角肌
——VIIa区:咽后淋巴结 VIIb区:茎突后淋巴结 VIII区:腮腺淋巴组 IX区:面颊淋巴组 X区:颅底后组
——Xa区:耳后、耳下淋巴结 Xb区:枕淋巴结
• 颈部淋巴结分区——Ia区:颏下淋巴组
上界:下颌舌骨肌 下界:颈阔肌(二腹肌前腹下缘) 前界:下颌联合 后界: 舌骨体、下颌舌骨肌 外界:二腹肌前腹内缘 内界:无
22:中斜角肌
内界:Ⅵ区外侧界(气管前部分)、颈总动脉内侧缘
7:右头臂静脉
• 颈部淋巴结分区——Va区:上颈后三角淋巴结
上界:舌骨体上缘 下界:环状软骨下缘 前界:胸锁乳突肌后缘 后界:斜方肌前缘 外界:颈阔肌、皮肤 内界:肩胛提肌、斜角肌(下)
20:斜方肌 23:肩胛提肌
• 颈部淋巴结分区——Vb区:下颈后三角淋巴结
40:环状软骨 25:甲状舌骨肌 1:颈总动脉 22:斜角肌
• 颈部淋巴结分区——IVa:下颈淋巴组
上界:环状软骨下缘 下界:胸骨柄上缘上2cm 前界:胸锁乳突肌前缘(上)、胸锁乳突肌(下) 后界:胸锁乳突肌后缘(上)、中斜角肌(下) 外界:胸锁乳突肌内面(上)、胸锁乳突肌外缘(下) 16:胸锁乳突肌 22:中斜角肌
17:二腹肌
• 颈部淋巴结分区——Ib区:颌下淋巴组
上界:颌下腺上缘、下颌舌骨肌 下界:通过舌骨下缘和下颌骨下缘的平面 前界:下颌联合 后界:颌下腺后缘(上)、二腹肌后腹(下) 外界:下颌骨内侧、颈阔肌(下)、翼内肌(后) 内界:二 腹 肌 前 腹 外 侧(下)、二 腹 肌 后 腹(上)
18:二腹肌后腹
外界:斜方肌(上)、锁骨(下)
内界:斜角肌、胸锁乳突肌外侧、Ⅳa区外侧
20:斜方肌 24:前锯肌
22:斜角肌
• 颈部淋巴结分区——VIa区:颈前淋巴结
上界:舌骨下缘或颌下腺下缘(以最靠下 的层面为准) 下界:胸骨柄上缘 前界:皮肤、颈阔肌 后界:甲状下肌群前缘 外界:双侧胸锁乳突肌前缘 内界:无
16:胸锁乳突肌
• 颈部淋巴结分区——II区:上颈淋巴组
上界:第1颈椎横突下缘
下界:舌骨体下缘
前界:下颌下腺后缘、二腹肌后腹后缘
后界:胸锁乳突肌后缘
外界:胸锁乳突肌内面、颈阔肌、腮腺、二腹肌后腹
内界:颈内动脉内缘、斜角肌
28:下颌下腺 1:颈总动脉
22:斜角肌
• 颈部淋巴结分区——III区:中颈淋巴组
上界:舌骨体下缘 下界:环状软骨下缘 前界:胸锁乳突肌前缘、甲状舌骨肌后1/3 后界:胸锁乳突肌后缘 外界:胸锁乳突肌内面 内界:颈总动脉内缘、斜角肌
上界:环状软骨下缘 下界:颈横血管下缘平面 前界:胸锁乳突肌后缘 后界:斜方肌前缘 外界:颈阔肌、皮肤 内界:肩胛提肌、斜角肌(下)
20:斜方肌 22:斜角肌 23:肩胛提肌
• 颈部淋巴结分区——Vc区:锁骨上外侧组
上界:颈横血管下缘平面
下界:胸骨柄上缘上2cm
前界:皮肤
后界:斜方肌前缘(上)、前锯肌前1cm(下)
1:颈总动脉
内界:颈总动脉内缘、甲状腺外侧缘、中斜角肌(上)、胸锁乳突肌内侧(下)
• 颈部淋巴结分区——IVb区:锁骨上内侧组
上界:胸骨柄上缘上2cm
下界:胸骨柄上缘
前界:胸锁乳突肌内面、锁骨内面
后界:中斜角肌前缘(上)、肺尖、头臂静脉、头臂干
(右侧)、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下) 外界:斜角肌外侧
➢2009年,美国甲状腺协会外科组、美国内分泌外科医师协会、 美国耳鼻喉头颈外科学会以及美国头颈学会进一步定义VI区淋 巴结统一术语
➢2013年,欧洲放射肿瘤学协会发表新的颈部淋巴结分区标准, 新增、并对原有分区进一步细化
概述
2013版分区: (1)根据解剖学、外科学和影像学知识尽可能将边界准确地 整合到放疗医师所用的轴位CT影像上。 (2)将不同淋巴结区域边界的描述差异最小化,并详细分析 了每个淋巴结区所接收的淋巴回流的解剖部位和可能的原 发肿瘤。 (3)新的淋巴结分区标准包括头颈部所有的浅表和深部淋巴 结,并进行了合理的调整。如增加了下颈(如锁骨上淋巴 结)、头皮(如耳后、枕淋巴结)和面部(如颊部、腮腺 淋巴结区域)淋巴结区。
• 颈部淋巴结分区——十分区
I区: ——Ia区:颏下淋巴组 Ib区:颌下淋巴组
II区:上颈淋巴组 III区:中颈淋巴组 IV区:
——IVa:下颈淋巴组 IVb区:锁骨上内侧组 V区:颈后三角淋巴组
——Va区:上颈后三角淋巴结 Vb区:下颈后三角淋巴结 Vc区:锁骨上外侧组 VI区:颈前淋巴组
——VIa区:颈前淋巴结 VIb区:喉前、气管前和气管旁淋巴结 VII区:椎前淋巴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