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审计存在的问题及监督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年来,财政审计监督的职能弱化,甚至流于形式。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开展工作多,总结归纳少;因循守旧多,开拓创新少;微观资料多,宏观资料少;埋头苦干多,宣传探索少;工作铺面大,执法力度小等。

以上问题的存在不但严重影响制约着审计工作的开展,而且还动摇了审计机关在宏观决策和维护经济秩序中的地位,影响了审计监督职能的充分发挥。

一、财政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对财政审计监督的重要性认识不清。一是对预算执行审计工作认识不到位,思想重视不够,缺乏遇难而上、勇于开拓的精神;组织领导不够得力,使财政审计图有虚名,监督工作流于形式,没有很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二是对进行财政审计监督思想上有顾虑,认为从计划经济过度到市场经济,各政府部门、事业单位本来就收入少、负担重、历史遗留问题多,再进行审计监督,会进一步束缚各级领导的手脚,削弱政府的管理职能,影响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三是审计人员认为财政审计监督工作量大面广、政策性强、要求较高、任务较重,费力不讨好,顾虑重重。

(二)财政审计监督的有关法规制度不健全。有些法规制度尚未建立健全,有些法规制度不够规范、具体、严谨,有些则已陈旧过时,不能适应当前市场经济体制运行和改革开放新形势的需要;有些法规制度政出多门,条块脱节,区域间差别大,执行中打架,不公正现象时有发生,致使审计人员在开展工作时无法可依,无章可循,左右为难。

(三)财政审计监督机制明显落后。一是审计监督观念陈旧。由于个别领导重收入轻支出,重堵截轻防范,重治标轻治本的观念较强,错误地认为财政要保,工资要发,利润要增,审

计要让,监督要弱,导致财政审计流于形式,监督力度不够。二是审计监督方法滞后。财政审计监督大多沿用计划经济年代常用的一套老办法,事后查处多,事前控制少;手工操作查账方法运用多,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实质性审查少,致使审计监督质量不高,收效甚微。

(四)财政审计人员素质不高。有些审计人员对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有关方针、政策、财经法规等理解的不透,不能履行职责,严格监督。有些审计人员在业务上没有经过认真系统的专业学习和技术培训,业务水平偏低,工作经验不足。有些审计人员为了自身或小集团的利益,不惜拿国家的财产物资作交易,在执行审计监督时,不能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而是有意偏袒被审计单位。

(五)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管理混乱。一是县乡两级特别是某些贫困地区的县、乡级领导,为了花钱方便或谋取私利,随意任用、调换财会人员,故意乱开、滥开银行账户,有意乱设、混用会计科目,截留、转移、挪用财政资金,致使财务管理混乱,会计核算资料失真,财产物资大量流失。二是有些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和私营业主,错误地认为改革开放应全面松绑,实行市场经济,应弱化甚至取消财政审计监督。实践证明,凡是怕财务公开,怕审计监督,怕公平竞争的,都是一些不愿丧失特权,想借机谋取私利的人。三是个别领导目无法纪,独断专行,多吃多占,行贿受贿,大肆挥霍国家资金;个别特权部门,我行我素,垄断经营,侵害消费者利益,致使国家财产大量流入小集团和个人的腰包,败坏了党和政府的声誉。

(六)财政体制与国际惯例不符,公共财政框架体系有待进一步建立。财政干了许多不该干的事情,即财政资金多用于一般性竞争领域的不合理补贴和投资,而科教、环保、农业、生态环境、高新技术用的少。审计监督很少涉及这方面的问题。

(七)审计机关执法工作不到位,审计程序不严格。一些审计机关执法不到位,没有真正按照《审计法》和《预算法》的要求,认真履行法定职责。目前还有少数基层审计机关没有开展这项工作,有的县级审计机关没有严格执行两个审计报告制度。有的审计机关工作不到位,审计目标不够明确,审计重点不够突出,审计工作不够深入,审计质量不高。还有一些审计机关执行审计程序不严格、不规范,审计内容不完整,审计行为存在一定随意性。

(八)财政审计监督查出的问题处罚不严。近年来,在开展财政审计监督活动中,有些审计机关不认真执行国家的财政法规,对个别被审计监督单位进行处罚时,抱着“批评从严、处罚从宽”的态度,采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办法,重处罚违纪违法的企业单位,轻处罚或不处罚企业单位的负责人,其结果是在客观上纵容包庇了违纪违法的领导,致使有些被审计单位违纪违法问题屡禁不止,屡查屡犯,既干扰了建立商品经济新秩序的正常进行,又干扰了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败坏了社会风气,降低了审计机关在人民群众中的威望。

二、深化财政审计监督的对策

财政审计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很多,危害甚大,如果任其发展,则后患无穷,严重影响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故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对策:

(一)抓宣传,研理论,增认识。

1.抓宣传。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舆论工具,通过召开会议、组织培训、技术咨询等多种形式,邀请从事审计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的领导、专家和学者,广泛、深入、细致、持久地向社会宣传财政审计监督工作的重要意义,详细介绍审计监督的重点、程序、方法和经验。通过宣传要创造一个自觉、协调、文明、高效的审计监督工作环境,既增强财政工作的透明度,也可以消除彼此误会,增进了解,以取得各方面的重视、支持和协作,使这

项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2.研理论。由于财政政策调节经济活动的目标服从于宏观经济管理的总目标,即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均衡发展。但根据财政政策本身的特点,也有其侧重的具体目标,如有效地调节资源配置,收入分配,保持供求平衡与调整产业结构。由于供求经常处于不平衡状态,深化财政审计就要加大财政审计的科研力度,从理论上弄懂弄通财政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关系,尤其要弄清财政、金融、企业三者之间的关系,最大可能地保持总供给和总需求的相对平衡,减少经济超常波动,并围绕经济体制和宏观经济政策,解决好财政审计的重大理论问题,找准位置,发挥作用,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多做贡献。

3.增认识。各级领导及政府职能部门,要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自觉树立财政审计监督意识,重视、支持、配合审计监督,使其有一个宽松的工作环境,良好的工作氛围,以便提供一流的服务,创造一流的效益。

(二)抓规范,完方法,尽快使财政审计监督工作法制化。

1.抓规范。一要尽快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统一的财政审计法规体系,审计监督部门和各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及个人必须严格执行,以便正确而有效地实施审计监督,彻底改变财政审计监督无法可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状况。二要建立健全各级财政资金从申报、拨付到使用全过程的财税审计监督机制,有针对性地选择同深化改革与宏观经济调控关系密切的重点项目,以及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项目,进行全面细致的事前、事中和事后审计监督,将财政资金的日常管理与专项监督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管理之中有监督,监督是为了更好地加强管理。三要制定一套科学完整、科学合理的审计监督业务技术标准和规范。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