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的临床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7 - 240. 17 王培信 , 蒋波 , 孙正威 1社区急救网络组织和实施的体会 [ J ] 1
西南国防医药 , 1995, 5: 369 - 370. 18 王立新 , 田立 1 院前急救科研网络建设探讨 [ J ] 1 中国全科医
学 , 2006, 8: 664 - 665.
心肺复苏的临床研究进展
指南删除了对普通急救者在无胸外按压时的人工呼吸训 练 。专业人员对尚有自身循环 (如可触及脉搏 ) 的成人可进 行单纯人工呼吸 , 频率在 10~12次 /m in, 或 1次 / ( 5~6 ) s (Class IIb) 。对于偶尔有 1次叹气样呼吸的患者视同无呼吸处 理。 213 循环检查 在 2000指南中 , 对普通急救者的培训去掉了 脉搏检查 , 因为没有证据证明检查循环指征的明显优越性 。 2005指南推荐只要普通急救者确认患者无意识或无呼吸 , 即 可视为心搏骤停 。医务人员检查脉搏的时间不 应 超 过 10 s (Class IIa) 。如果在 10 s内还不能确定有无脉搏 , 应立即开始 胸外按压 。 214 人工循环 对于心搏骤停 、心室纤颤患者 , 胸外按压所 产生的血流能给脑和心肌提供少量却至关重要的氧气和养分 。 而几项研究表明 CPR人员在整个心搏骤停期间未进行胸外按 压的时间达 24% ~49% [4~6 ] , 故 2005 指南推荐所有救助者在 进行 CPR时尽量不要因检查脉搏 、分析心律或进行其他操作 而中断按压 ( Class IIa) 。按压时让胸廓充分回复到原来的位 置可以 使 更 多 血 液 返 回 心 脏 , 这 一 点 应 该 在 培 训 中 强 调 (Class IIa) 。如果急救者不能或不愿进行口对口吹气 , 那么应 该鼓励其进行单纯胸外按压的 CPR ( Class IIa) 。当患者无法 被放置成仰卧位时 , 救助者应该考虑对其进行俯卧位 CPR , 尤 其对已经有人工气道的住院患者 (Class IIb) 。
当高级气道 (气管内插管 、食管气管插管或喉罩气道 ) 建立后 , 通气频率为 8~10次 /m in, 通气时间 1 s, 同时按 100 次 /m in的频率进行持续不间断的胸外按压 , 注意不要使按压 和通气同步 。对具有可灌注节律 (即 : 自主循环血流好于胸 外按压时所能提供的血液灌注 ) 的患者实施单纯通气 , 频率 为 10~12次 /m in 〔即 1次 / ( 5~6) s〕, 通气时间 1 s。对有 严重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 , 应给予更低的呼吸频率 ( 6~ 8次 /m in) , 以减少内源性呼气末正压 。 312 给药途径 尽管很多药物 , 如肾上腺素 、阿托品 、利多 卡因 、盐酸纳络酮 、血管加压素等均能在气管内吸收 , 但是开
15 何忠杰 , 彭国球 , 张宪 , 等 1呼吸急诊抢救流程指南 ———呼吸阶 段化管理 [ J ] 1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 2005, 17: 491 - 495.
16 何忠杰 , 任国军 , 柯友洋 , 等 1改良氧利用率在心脏停跳后自主 循环恢复早期阶段的变化研究 [ J ] 1 中国急救医学 , 2005, 25:
系列讲座 (2) ———自动体外除颤 (AED ) 与除颤方法 [ J ] 1中 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 2001, 13: 253 - 257. 13 王一镗 1回眸 2004: 中国心肺复苏关注的问题 [ J ] 1 中国危重 病急救医学 , 2005, 17: 2 - 3.
14 何忠杰 , 张宪 , 文宇 , 等 1链式流程急救复苏非手术严重创伤患 者的研究 [ J ] 1中国急救医学 , 2002, 22: 395 - 396.
·1663·
果患者失去反应 , 救助者应开始 30∶2的 CPR。在 CPR 中 , 每 次开放气道进行人工通气时 , 救助者均应观察气道中是否有异 物 , 并在明视下用手指将异物取出 。常规盲视下用手指清理气 道是有害的 。 216 早期除颤 国外研究证明 CPR 可以延长心室纤颤 (VF) 的除颤时间窗 , 而仅有基本 CPR则不太可能终止 VF和恢复有 效灌注心律 。但国内有一个 10例的小样本文献报道 , 单纯胸 外按压成功转复了心室纤颤 。如果紧急医疗救护 ( EM S) 人 员没有目击患者的院外心脏停搏 , 则应在检查心电图并试图除 颤前先进行约 5个循环的 CPR ( Class IIb) 。2005年 , 对商品 化自动体外除颤器 (AED s) 的应用表明 , 连续 3次电击的方 式使从第一次电击到第一次胸部按压的时间延迟了 37 s[7] 。减 少按压到电击的时间间隔 , 即使是 1 s, 也能增加电击成功的 可能性 [ 8 ] 。
源自文库
放静脉通道 ( IV ) 和骨髓腔注射 ( IO ) 效果更好 , 且更便于 管理 。CPR时开放通路应由第三个急救者进行 。首选肘正中 静脉 、锁骨下静脉 、颈内静脉和股静脉进行穿刺 。仍推荐弹丸 式给药 。气道内给药最佳剂量尚不确定 , 仍推荐剂量为静脉剂 量的 210~215倍 , 并用 019%氯化钠溶液或蒸馏水 10 m l稀 释 。复苏用药应在检查心律后立即给予 , 也可在除颤前或后 , 或除颤器充电时给药 , 但不应中断 CPR。 313 血管加压素的使用 在 1186例院外心搏骤停的多中心研 究中 , post - hoc分析表明血管加压素在存活率方面优于肾上 腺素 , 但在神经功能改善方面无差别 [9 ] 。在心室纤颤或无脉 性室性心动过速持续 、心脏停搏或无脉性电活动时 , 仍然推荐 肾上腺素 (1 mg IV / IO ) , 每 3~5 m in重复使用 , 但一个剂量 加压素 (40 U IV / IO ) 可替代第一或第二剂量肾上腺素 。没有 证据表明心搏骤停时应常规补液 , 但血容量不足时应及时补 液。 314 心室纤颤 (VF) 和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 (VT) 的处理 只进行 1次电击除颤 , 当电击后 VF或无脉性 VT仍然持续 时 , 可考虑使用抗心律失常药 。胺碘酮和利多卡因均可使用 , 但胺碘酮优于利多卡因 。如果是长 QT间期的尖端扭转性室速 可考虑使用硫酸镁 , 剂量同 2000指南推荐 。 315 心脏停搏 (A systole) 和无脉性电活动 ( PEA ) 在心脏 停搏和 PEA 时 , 电击和起搏无益 。关键在于进行高质量的 CPR。对心脏停搏或缓慢型 PEA , 可考虑应用阿托品 ( 1 mg IV / IO ) , 总量 < 3 mg。 316 心动过缓的治疗 对于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 在等候使用 起搏器时 , 首选阿托品 , 单次剂量为 015 mg IV , 总量 < 3 mg。 阿托品无效时考虑进行起搏器治疗 。在等待安装起搏器期间或 起搏器无效时 , 可考虑使用多巴胺 (2~10μg·kg- 1 ·m in- 1 ) 和肾上腺素 (2~10μg /m in) 。由于国外没有足够的临床证据 能证明异丙肾上腺素的有效性 , 新的指南将其从流程中去除 。 国内虽有较多小样本关于异丙肾上腺素有效性的报道 , 但尚无 前瞻性大样本研究资料 。 317 心动过速的治疗 对于循环不稳定的患者首选立即电转 复 。循环稳定的患者根据心电图特点分为宽 QRS和窄 QRS两 类 , 这两类再进一步分成规则与不规则两种 , 并给予相应治 疗 。当不能准确评估患者的心功能状态时 , 其心电图特征分析 更显重要 。 318 复苏后问题 31811 血糖浓度 精确检测患者血糖浓度 , 严格控制血糖范 围。 31812 低温治疗 复苏后患者应避免体温过高 。如果猝死患 者在院外自主循环恢复后仍处于昏迷中 , 应给予 32 ~34 ℃亚 低温治疗 12~24 h (Class Ⅱa) 。 31813 一项荟萃分析发现有 5项临床体征可很好地预测死亡 或神经系统不良后果 , 其中 4 项可在复苏后 24 h测得 : ( 1) 24 h时仍无皮质反射 ; ( 2) 24 h时仍无瞳孔反射 ; ( 3) 24 h 时对疼痛刺激仍无退缩反应 ; ( 4 ) 24 h时无运动反射 ; ( 5) 72 h时仍无运动反射 。在复苏后 24~48 h行脑电图检查对判 断预后亦有帮助 。 319 急性冠脉综合征 ( 1 ) EM S调度员可指导急性冠脉综 合征 (ACS) 患者咀嚼阿司匹林 ; 侧重用 12导 ECG进行危险
care: The U tstein style [ J ]. Resuscitation, 2005, 66: 271 - 283. 11 沈洪 , 何忠杰 1心搏骤停的最有效治疗 ———早期电除颤 [ J ] 1中
华急诊医学杂志 , 2003, 12: 501 - 502. 12 沈洪 , 赵世峰 , 庹炎 1 《国际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 2000 》
陈志
【关键词 】 心肺复苏术 ; 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 】R 6051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 - 9572 ( 2006) 20 - 1662 - 03
2005年 11月美国心脏协会 (AHA ) 和国际心肺复苏协会 ( ILCOR ) 正式公布了 2005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标准 [1 ] 。较之 2000年指南 [2 ]内容 , 新指南在按压通气比 、电击除颤等心肺 复苏 (CPR ) 核心技术上做了重大修改 , 现介绍如下 。 1 2005 年指南的核心思想
成人按压胸骨的幅度为 4~5 cm , 100次 /m in。每 2 m in或 每 5个 CPR循环后 , 急救人员应轮换按压以减少疲劳 , 轮换 应在 5 s以内完成 (Class IIb) 。 215 气道异物梗阻 ( FBAO ) 患者的处理 对成人和 > 1岁儿 童推荐采用简易的腹部冲击法快速清除气道异物 ( Class IIb) 。 如果腹部冲击法无效 , 救助者可以考虑胸部冲击法和用力扣背 (Class IIb) 。对肥胖 、妊娠晚期者应该采用胸部冲击法 。 < 1 岁的婴幼儿不推荐使用腹部冲击法 , 因为可能会导致损伤 。如
鉴于双向波极高的首次除颤成功率 , 绝大多数 VF可在首 次除颤后被控制 , 并立即转为心室停搏和无脉性电活动 , 故 2005年心血管生命支持 (ACLS) 流程做了如下改动 : 建议成 人 VF /无脉性室速使用单相波 , 首次和系列电击的能量为 360 J; 首次使用双向波时能量为 150 ~200 J, 直线双向波为 120 J。第二次以及以后的双向电击应选择相同或更高的能量 ( IIa 类 ) ; 如急救人员不熟悉设备特定的能量 , 建议使用默认能量 200 J。首次电击后 , 立刻进行 5个循环或 2 m in的 CPR , 而不 应停下来检查心律和脉搏 。心律和脉搏的检查应在实施了 5个 循环或 2 m in的 CPR之后进行 ; 胸外按压不会诱发心室纤颤 ; 在除颤器进行充电时也应进行 CPR。
·1662·
村医药杂志 , 2005, 12: 3 - 5. 10 Langhelle A , Nolan J, Herlitz J, et al. Recommended guidelines for
reviewing, reporting, and conducting research on post - resuscitation
婴儿和儿童的最低有效除颤能量尚不清楚 。推荐第一次电 击能量为 2 J / kg ( IIa类 ) , 后续电击能量为 4 J / kg (证据水平 待定 ) 。目前尚无足够的证据来证明 < 1 岁的幼儿是否应使用 A ED s。
2005指南不推荐基本生命支持 (BLS) 提供者进行盲目 的心前区叩击 , 对于 ACLS提供者不推荐但也不反对使用该 法。 3 进一步心血管生命支持 (ACLS) 的主要变化 311 使用高级气道设备 在插入侵入性气道设备时会中断胸 外按压 , 所以急救者必须清楚使用侵入性气道设备的好处与危 险并权衡利弊 。侵入性气道设备的插入可以延迟到复苏几分钟 以后 (Class IIb) 进行 。2005指南建议应将中断的时间限制在 10 s以内 。插管时仅在插管者暴露声门和置入导管的瞬间停止 按压 。一旦气管导管通过声门 , 继续维持按压 。急救者可通过 物理检查 、二氧化碳监测仪和食管探测设备来确定气管插管的 位置 ( class Ⅱa) 。
作者单位 : 100031北京市 , 北京紧急医疗救援中心
龄段 (新生儿除外 ) 的患者实施单人急救时 , 按压 /通气比为 30∶2。30∶2 的确定来自专家共识 , 而并非确切的证据 。该建 议目的在于简化教学和提供更长时间不间断的胸外按压 。现场 有两名专业急救者时 , 婴幼儿和儿童所使用的按压 /通气比为 15∶2 (Class IIb) 。新生儿仍为 3∶1, 强调通气比应用高浓度氧 气更重要 。
指南中最重要的变化在于简化了心肺复苏程序 , 强调了快 速 、有力 、持续的胸外按压是整个心肺复苏的基石 , 在任何时 候都要尽量减少按压停顿时间 , 这种思想贯穿于整个基础生命 支持和进一步心血管生命支持的所有技术变革中 。 2 基础生命支持 (BLS) 的主要变化 211 开放气道 由于操作困难 , 无论患者有无损伤 , 普通急 救者 (Lay Rescuer) 均使用仰头提颏法 ( Head tilt - Chin lift) 开放 气 道 , 而 不 再 要 求 使 用 不 仰 头 的 推 举 下 颌 法 ( Jaw Thrust) 。专业急救者 (Health Care Provider) 对于怀疑有颈椎 损伤的患者在使用推举下颌法无效时亦应改用仰头提颏法 。 212 人工通气 在患者心搏骤停的最初几分钟内 , 人工呼吸 可能没有胸外按压重要 [3 ] , 因为在心搏骤停初始的几分钟内 血液中氧含量仍处于较高水平 。当血液中的氧气耗竭以后 , 人 工呼吸与胸外按压同样重要 。在 CPR 时到达肺部的血流明显 减少 , 因此低潮气量和呼吸频率能够保障恰当的通气血流比 。 过度通气会增加胸膜腔内压 , 减少静脉回流 , 降低心排出量 , 降低存活率 , 故 2005指南推荐所有人工呼吸 (无论是口对口 , 口对面罩 , 球囊 - 面罩 , 或球囊对高级气道 ) 均应给予 > 1 s 的人工通气 , 而非 2000指南推荐的 2 s, 应保证有足够量的气 体 (500~600 m l) 进入并使胸廓有明显抬高 。建议对所有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