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教学案:第三单元 第17课 爱国词四首 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应学生用书P58
赵鼎(1085-1147),南宋初期大臣。

字元镇,自号得全居士。

解州闻喜(今属山西)人。

与李光、李纲、胡铨合称“南宋四名臣”。

主要从政,也能词。

有《得全居士词》。

清末王鹏运把他和李光等四人的词合编为《南宋四名臣词集》。

今存词45首。

早期所写多为闲情绮语,南渡后所作多是家国乡关之思类作品。

有《忠正德文集》。

张元幹(1091-1161),南宋词人。

字仲宗,自号芦川居士,又号真隐山人,福州永福(今福建永泰)人,出身于世代仕宦家庭。

自小有志于学,胸怀壮志。

宋徽宗政和、宣和年间进入仕途。

李纲被罢官,也因而得罪。

汴京沦陷,休官还乡。

张元幹兼善诗词,以词名世。

他的词,在靖康之变前,多是婉约清丽之作,经大战乱后,词风多有慷慨悲凉之音。

他和张孝祥的豪放词作,上继苏轼,下启辛弃疾,被看做是豪放词派继往开来的词作。

有《芦川词》。

陆游(1125-1210),南宋诗人。

字务观,自号放翁,
越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人。

祖父、父亲都做官。

他出
生的第三年,靖康之变发生,北宋沦亡。

“扫胡
尘”“靖国难”是陆游平生志业所在。

在政治斗争中,
屡次遭到统治集团投降派排挤、打击,但他坚持理想,始终不渝。

他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词和散文的成就也很高。

所作诗将近一万
首。

题材非常广泛,大多数是关于收复中原爱国内容的。

他的词风格多样,也是以爱国主题为主调,这部分作品和辛弃疾的词同样成为这个时代的最强音。

有《放翁词》。

刘辰翁(1232-1297),南宋文学家。

字会孟,
号须溪,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

宋理宗景定三
年(1262)考进士时,因在廷试对策中得罪了权臣贾
似道,被降为丙等。

南宋灭亡后,隐而不仕。

刘辰翁所作诗文词很多,以词的成就最为突出。

现存词作达350多首。

他经历了南宋覆亡和元朝政权趋于巩固的两个时期。

对这期间的社会现实,他的词能以鲜明的立场和态度予以反映。

其词不假雕琢,悲咽沉痛。

他是南宋遗民中反映爱国思想最深切感人的一位词人。

有《须溪词》。

《鹧鸪天·建康上元作》靖康之变后,高宗仓皇渡江,驻跸建康。

建康作为江防要塞,一方面驻有南宋重兵,准备抵抗南下的金人;一方面聚集了从北方逃难过来的人。

面对此情此景,时令又恰值元宵,词人自然而然想起北宋时欢度元宵的盛况,作者填写此词,抚今追昔,表现了沉痛的爱国感情。

《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这首词写于宋高宗绍兴十二年(1142)。

四年前,枢密院编修胡铨上书皇帝,要求皇帝斩秦桧、孙近等投降派的头,表示“不与秦桧等共戴天日”,因而遭到迫害。

这年,秦桧又指使他的爪牙诬陷胡铨,把他除名,由福州押送新州(今广东新兴)编管。

当时士大夫慑于秦桧的淫威,都“畏罪箝口,莫敢与立
谈”(岳珂《程史》卷十二)。

当时寓居福州的张元幹,不顾个人安危,写了这首词相赠,并与之饯别。

《诉衷情》陆游作为南宋的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一生以抗金报国、收复中原为己任。

但是在投降派当政的社会条件下,他长期请缨无路,报国无门,最后还被罢黜回乡,投闲置散,壮志未酬。

但他始终没有忘怀国事,没有放弃对理想的追求,现实与理想的激烈矛盾,始终冲击着他的内心。

这首词就是在这样的心态下创作的。

《柳梢青·春感》春感,实际上是在元宵节里的感想。

南宋沦亡后,刘辰翁在外流落多年,晚年在故乡的山中隐居。

这首词就作于隐居期间,抒写了亡国之痛。

陆游爱国诗词的艺术特色
陆游的诗词在内容上丰富多样,在艺术特色上也多样化,有如下几点:
一、意境雄阔,气象浑成
雄阔浩壮是说诗境的特点,气象浑成才是立足点。

诗人结合历史、地理,联系自己的社会生活环境,用激宕的情感、敏捷的才思,娓娓抒发,慷慨激昂。

如《楚城》:“江上荒城猿鸟悲,隔江便是屈原祠。

”“江上荒城”以平坦的江面突出孤城,兴起荒凉、空旷、久远的气氛,“猿鸟悲”烘托出一片凄凉。

第二句直接用口语叙述,简易明了地描写出城的荒凉、周围环境的凄清,而屈原祠堂就在这样一个环境中,使人想到贤而被谤、信而见疑的历史伤痛。

二、激情满怀,格调高昂
激情是指诗人本身具有的情愫和作品中表达出来的深情厚意。

陆游为人赤胆忠心,为文当然气格高昂了。

如《题海首侠客像》中“赵魏胡尘千丈黄,遗民膏血饱豺狼”表达的是爱国情绪。

“千丈黄”从厚度、颜色写胡尘,意在给读者一种深厚黄尘弥漫之象。

“遗民”句把遗民的劳动所得比喻为“膏血”,把残忍的剥削者比喻为“豺狼”。

诗歌情感寄托于两个比喻和一个动词“饱”中,写尽遗民生活的苦难,情调深沉伤痛。

三、善于记梦,以梦述怀
想象奇特是我国传统诗歌的一个重要特点。

陆游的此类诗作大多在记梦诗中,如《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等。

四、托物言志,表情达意
托物言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

陆游在此方面的体现,主要表现在他的咏梅诗词里面,如《卜算子·咏梅》。

陆游以他饱满的爱国热情,谱写一曲曲爱国主义诗篇,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真可谓丹心可鉴。

对应学生用书P59
1.天涯(yá) 2.华胥(xū) 3.幹(gàn)
4.离黍(shǔ) 5.砥柱(dǐ) 6.南浦(pǔ)
7.耿斜河(gěng) 8.金缕(lǚ) 9.貂裘(diāo q iú)
10.两鬓(bìn) 11.蒙毡(zhān) 12.辇下(niǎn)
1.客路那知岁序移客路:在作客的途中,是战乱逃难的委婉说法
2.分明一觉华胥梦华胥:指梦
3.连营画角连营:营垒相连
4.底事昆仑倾砥柱底事:何事,为什么倾:倾倒5.雁不到,书成谁与书:信与:给
6.当年万里觅封侯觅:寻找
7.匹马戍梁州戍:戍守,镇守
8.关河梦断何处关河:关塞、河防,即边疆
9.那堪独坐青灯那堪:怎么受得了
10.辇下风光辇下:代指京都
1.天涯海角悲凉地,记得当年全盛时。

2.花弄影,月流辉,水精宫殿五云飞。

3.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如许。

4.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
5.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6.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7.此生难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8.铁马蒙毡,银花洒泪,春入愁城。

错误!
对应学生用书P59
一、阅读《鹧鸪天·建康上元作》一词,思考并回答问题。

[品语言]
1.词中“忽惊春到小桃枝”中的“惊”字可否换成“见”字?请简述理由。

提示:①不能换成“见”。

②因为“惊”字与首句的“那知”相呼应,不但表现了时序推移之速,而且写出了如梦初醒之感,充分表达了作者恨时思国的爱国情怀。

而“见”字仅仅是客观叙述,不能充分表达作者的情怀。

[析技巧]
2.这首词分别写了哪些实景和虚景?请举例分析。

提示:①实景:“客路那知岁序移,忽惊春到小桃枝。

”以实景直点题面,说明在金兵南侵之际,自己转徙异乡,不知不觉又到了一年的春天,表达了凄伤之情。

②虚景:“花弄影,月流辉,水精宫殿五云飞。

”并未以实笔具体描写元宵之夜,而是避实就虚,写花枝如何袅娜,月光如何皎洁,宫殿如何晶莹,云彩如何绚丽。

从虚处着笔,就避免了一般化,读后令人有新颖之感,并能唤起美好的联想。

鉴赏指导……………………(技法点拨,触类旁通!)
11.这首词写的是元宵节之感,上片却说“银花洒泪”,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怎样的效果?
提示:①拟人。

②这一句将客观景象拟人化,使银灯似有人的形象和感情,形象而强烈地表现出在元军的铁马践踏之下,本应该是欢乐祥和的元宵佳节,整个城市却陷入阴冷森严的气氛之中,广大民众心情凄惨悲凉。

12.《柳梢青·春感》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其中虚、实的句子是哪些?有何作用?请完成下表。

虚景实景作用
①想故国高台月明!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
情。

铁马蒙砧,银花洒泪,春入
愁城。

笛里番腔,街头戏
鼓,不是歌声。

②表达对故国无限深
沉的思念。

[悟情感]
13.“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三句话分别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提示:①“辇下风光”指心念故国,然而风光不再,表现的是亡国之痛;②“山中岁月”指自己身之所在,表现身处山中、报国无门的憾恨;③“海上心情”则是自己志之所向,借苏武牧羊矢志守节的典故,进一步表明自己守节不仕的志向。

解析:第(1)问为排列句序题,横线前“精于烧炖,讲究火功”为总说句,统领横线处的四句话,排列时应与之照应,先“烧”后“炖”,因此,句④放在最前面。

句②中的“原锅上桌,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持汤汁的鲜美”照应句③中的“习用火腿佐味,汤色清白,香气浓郁”,因此③②相连。

句①谈论的是红烧时所用的燃料,因此应置于③②之前。

第(2)问为补写式连贯题,甲处横线后面的句子围绕徽菜的取材和新鲜度来谈论,据此甲处可紧扣“取材”和“新鲜”两个关键词补写;乙处横线后说明徽菜重传统和养生的特点,因此乙处可紧扣“传统”和“养生”两个关键词来补写。

参考答案:(1)④①③②
(2)(示例)甲:就地取材,讲求新鲜
乙:秉承传统,注重养生
夏日,友人邀我一家游寨寮溪。

我们欣然前去,我一直想有机会身临陆游的诗境。

寨寮溪是飞云江中游的称谓。

陆游来过飞云江,留有一诗《泛瑞安江风涛贴然》:“俯仰两青空,舟行明镜中。

蓬莱定不远,正要一帆风。

”陆游是赴任福建宁德主簿路过瑞安的,时年33,第一次当官。

他5年前参加礼部会试高居榜首,秦桧之孙秦埙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