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成本管理(2016)_第15章_标准成本计算_课后作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务成本管理(2016) 第十五章标准成本计算课后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
“成本差异=实际成本-标准成本”,其中的“标准成本”的含义是()。
A.单位产品标准消耗量
B.单位产品标准成本
C.预算产量的标准成本
D.实际产量的标准成本
2.
正常标准成本从具体数量上看,()。
A.它应当大于理想标准成本,也大于历史平均成本
B.它应当大于理想标准成本,但又小于历史平均成本
C.它应当小于理想标准成本,但大于历史平均成本
D.它应当小于理想标准成本,也小于历史平均成本
3.
下列情况中,需要对基本标准成本进行修订的是()。
A.产品的物理结构变化
B.工作方法改变引起的效率变化
C.生产经营能力利用程度的变化
D.市场供求变化导致的售价变化
4.
在确定直接人工正常标准成本时,标准工时不包括()。
A.设备意外故障产生的停工时间
B.必要的工间休息
C.每日例行设备调整时间
D.不可避免的废品所耗用的工时
5.
下列关于制定正常标准成本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直接材料的价格标准不包括购进材料发生的检验成本
B.直接人工标准工时包括直接加工操作必不可少的时间,不包括各种原因引起的停工工时
C.直接人工的价格标准是指标准工资率,它可以是预定的工资率,也可以是正常的工资率
D.固定制造费用和变动制造费用的用量标准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例如,以直接人工工时作为变动制造费用的用量标准,同时以机器工时作为固定制造费用的用量标准
6.
甲公司是一家模具制造企业,正在制定某模具的标准成本。
加工该模具需要消耗甲材料,每千克甲材料的发票价格为1元,装卸检验费为0.07元,储存费为0.03元,需要甲材料的数量为3千克,允许损耗量为0.3千克。
单位产品的标准成本为()元。
A.3
C.3.53
D.3.63
7.
在变动成本差异分析中,数量差异的大小是由()。
A.用量脱离标准的程度以及实际价格高低所决定的
B.用量脱离标准的程度以及标准价格高低所决定的
C.用量脱离标准以及价格脱离标准的程度所决定的
D.实际用量以及价格脱离标准的程度所决定的
8.
某公司本月生产甲产品500件,实际耗用A材料3200千克,其实际价格为0.55元/千克。
甲产品A材料的用量标准为7千克/件,标准价格为0.5元/千克,其直接材料价格差异为()元。
A.140
B.160
C.175
D.-150
9.
以下关于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的计算公式中,正确的是()。
A.变动制造费用实际数-变动制造费用预算数
B.(实际工时-标准产量标准工时)×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C.(生产能量-实际工时)×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D.(实际工时-实际产量标准工时)×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10.
甲公司生产E产品,成本标准为10元/件,生产1件产品标准工时为5小时,实际分配率为2.5元/小时。
当月实际产量为2000件。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为不利差异1000元,该产品的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为()元。
A.不利差异5000元
B.不利差异5250元
C.不利差异5750元
D.不利差异6000元
11.
二因素分析法下的固定制造费用的能量差异,在三因素分析法中被进一步分为()。
A.闲置能量差异和耗费差异
B.闲置能量差异和效率差异
C.耗费差异和效率差异
D.价格差异和数量差异
12.
某公司生产单一产品,实行标准成本管理。
每件产品的标准工时为3小时,固定制造费用的标准分配率为6元/小时,企业生产能量为每月生产产品400件。
7月份公司实际生产产品350件,发生固定制造成本5250元,实际工时为1100小时。
根据上述数据计算,7月份该公司固定制造费用总差异为()元。
A.100
C.-1050
D.-1950
二、多项选择题
1.
下列关于“标准成本”公式的理解正确的有()。
A.标准成本=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标准成本
B.成本标准=单位产品标准消耗量×标准单价
C.单位产品标准成本=单位产品标准消耗量×标准单价
D.标准成本=单位产品标准消耗量×标准单价
2.
标准成本按其适用期,可以划分为()。
A.现行标准成本
B.理想标准成本
C.基本标准成本
D.正常标准成本
3.
下列各因素的变化,需要调整基本标准成本的情况有()。
A.产品的物理结构变化
B.市场供求变化导致的重要劳动力价格变化
C.市场供求变化导致的生产经营能力利用程度变化
D.由于工作方法改变而引起的效率变化
4.
下列关于标准成本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理想标准成本是在效率良好的情况下制定出来的
B.正常标准成本在工艺技术水平和管理有效性水平变化不大时持续使用,不需要经常修订
C.基本标准成本是只要生产的基本条件无重大变化,就不予变动的一种标准成本
D.现行标准成本是在适用期间价格、效率、生产经营能力利用程度发生变化时需要加以修正的一种标准成本
5.
单位产品标准工时是指在现有生产技术条件下生产单位产品需用的加工时间,包括()。
A.直接加工操作必不可少的时间
B.必要的间歇和停工时间
C.设备意外损坏造成的停工时间
D.不可避免的废品所耗用的工作时间
6.
下列各项中,会影响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的有()。
A.直接材料质量次,废料过多
B.间接材料价格变化
C.间接人工工资调整
D.间接人工的人数过多
7.
原材料质量低劣,可能会造成()向不利方面扩大。
A.直接材料成本的数量差异
B.直接人工成本的效率差异
C.变动制造费用的效率差异
D.固定制造费用的能量差异
8.
下列成本差异中,通常应由标准成本中心负责的差异有()。
A.直接材料价格差异
B.直接人工效率差异
C.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D.固定制造费用闲置能量差异
9.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形成的原因包括()。
A.产量太少,无法发挥批量节约优势
B.奖励制度未产生实效
C.工人的技术等级达不到工作要求的技术等级
D.新工人上岗太多
10.
下列关于固定制造费用差异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在考核固定制造费用的耗费水平时以预算数作为标准,不管业务量增加或减少,只要实际数额超过预算即视为耗费过多
B.固定制造费用闲置能量差异是生产能量与实际产量的标准工时之差与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的乘积
C.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的高低取决于两个因素:生产能量是否被充分利用、已利用生产能量的工作效率
D.固定制造费用的效率差异属于量差
三、计算分析题
1.
某企业甲产品单位工时标准为4小时/公斤,标准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为10元/小时,标准固定制造费用分配率为16元/小时。
本月预算产量为20000公斤,实际产量为24000公斤,实际工时为86400小时,实际变动制造费用与固定制造费用分别为867500元和1000000元。
要求:
(1)计算单位产品的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2)计算单位产品的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3)计算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和耗费差异;
(4)计算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和能量差异(二因素分析法)。
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 【答案】 D
【解析】
“标准成本”一词在实际工作中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单位产品标准成本,单位
产品标准成本=单位产品标准消耗量×标准单价;另一种是指实际产量的标准成本,实际产量标准成本=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标准成本。
在成本差异的计算式中,“标准成本”是指实际产量的标准成本。
【知识点】标准成本的概念
2. 【答案】 B
【解析】
正常标准成本考虑了难以避免的损耗,所以大于理想标准成本。
正常标准成本应低于历史平均水平,以体现激励性。
【知识点】标准成本的种类
3. 【答案】 A
【解析】
基本标准成本是指一经制定,只要生产的基本条件无重大变化,就不予变动的一种标准成本。
所谓生产的基本条件的重大变化是指产品的物理结构变化,重要原材料和劳动力价格的重要变化,生产技术和工艺的根本变化等。
只有这些条件发生变化,基本标准成本才需要修订。
由于市场供求变化导致的售价变化和生产经营能力利用程度的变化,由于工作方法改变而引起的效率变化等,不属于生产的基本条件变化,对此不需要修订基本标准成本。
【知识点】标准成本的种类
4. 【答案】 A
【解析】
标准工时是指在现有生产技术条件下,生产单位产品所需要的时间。
包括直接加工操作必不可少的时间,以及必要的间歇和停工,如工间休息、调整设备时间、不可避免的废品耗用工时等。
而不包括偶然或意外发生的时间。
所以选项A不正确。
【知识点】标准成本的制定
5. 【答案】 C
【解析】
选项A是错误的:直接材料的价格标准包括发票价格、运费、检验和正常损耗等成本,是取得材料的完全成本;选项B是错误的:直接人工标准工时包括直接加工操作必不可少的时间,以及必要的间歇和停工,如工间休息、调整设备时间、不可避免的废品耗用工时等;选项C是正确的:直接人工的价格标准是指标准工资率,它可能是预定的工资率,也可能是正常的工资率;选项D是错误的:固定制造费用与变动制造费用的用量标准要保持一致,以便进行差异分析。
【知识点】标准成本的制定
6. 【答案】 C
【解析】
每千克甲材料的标准价格=1+0.07=1.07(元),单位产品消耗甲材料的数量=3+0.3=3.3(千克),单位产品标准成本=1.07×3.3=3.53(元)。
储存费不应当计入材料的标准价格,另外,材料允许的损耗量应当考虑在产品消耗的材料之。
【知识点】标准成本的制定
7. 【答案】 B
【解析】
在变动成本差异分析中,数量差异=(实际数量-标准数量)×标准价格,数量差异的大小是由用量脱离标准的程度以及标准价格高低所决定的。
【知识点】变动成本的差异分析
8. 【答案】 B
【解析】
直接材料价格差异=3200×(0.55-0.5)=160(元)。
【知识点】变动成本的差异分析
9. 【答案】 D
【解析】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工时-实际产量标准工时)×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知识点】变动成本的差异分析
10. 【答案】 B
【解析】
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成本标准/每件的标准工时=10/5=2(元/小时),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工时)×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实际工时-2000×5)×2=1000,可以得到实际工时为10500小时。
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变动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实际工时=(2.5-2)×10500=5250(元)。
【知识点】变动成本的差异分析
11. 【答案】 B
【解析】
固定制造费用的三因素分析法,是将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分解为耗费差异、效率差异和闲置能量差异三部分。
其中耗费差异的计算与二因素分析法相同。
不同的是要将二因素分析法中的“能量差异”进一步分解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实际工时未达到生产能量而形成的闲置能量差异;另一部分是实际工时脱离标准工时而形成的效率差异。
【知识点】固定制造费用的差异分析
12. 【答案】 C
【解析】
固定制造费用总差异=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成本-实际产量下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5250-350×3×6=-1050(元)。
【知识点】固定制造费用的差异分析
二、多项选择题
1. 【答案】 A, B, C
【解析】
“标准成本”一词在实际工作中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单位产品标准成本,准确地来说应称为“成本标准”。
成本标准=单位产品标准成本=单位产品标准消耗量×标准单价;另一种是指实际产量的标准成本,实际产量标准成本=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标准成本。
在成本差异的计算中,“标准成本”是指实际产量的标准成本。
【知识点】标准成本的概念
2. 【答案】 A, C
【解析】
标准成本按其适用期,分为现行标准成本和基本标准成本,按其制定所根据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分为理想标准成本和正常标准成本。
【知识点】标准成本的种类
3. 【答案】 A, B
【解析】
基本标准成本是指一经制定,只要生产的基本条件无重大变化,就不予变动的一种标准成本。
所谓生产的基本条件的重大变化是指产品的物理结构变化,重要原材料和劳动力价格的重要变化,生产技术和工艺的根本变化等。
【知识点】标准成本的种类
4. 【答案】 B, C, D
【解析】
理想标准成本是指在最优的生产条件下,利用现有的规模和设备能够达到的最低成本。
而正常标准成本是指在效率良好的条件下,根据下期一般应该发生的生产要素消耗量、预计价格和预计生产经营能力利用程度制定出来的标准成本。
所以A选项错误;正常标准成本可以在工艺技术水平和管理有效性水平变化不大时持续使用,不需要经常修订,具有稳定性。
所以B选项正确;基本标准成本是指一经制定,只要生产的基本条件无重大变化,就不予变动的一种标准成本。
所以C 选项正确;现行标准成本,是指根据其适用期间应该发生的价格、效率和生产经营能力利用程度等预计的标准成本。
在这些决定因素变化时,需要按照改变了的情况加以修订。
所以选项D正确。
【知识点】标准成本的种类
5. 【答案】 A, B, D
【解析】
直接人工标准成本中的数量标准是指在现有生产技术条件下生产单位产品需用的加工时间,包括:产品直接加工操作必不可少的时间、必要的间歇时间、必要的停工时间、调整设备时间、不可避免的废品所耗用的工作时间。
但不包括偶然或意外发生的时间。
【知识点】标准成本的制定
6. 【答案】 B, C, D
【解析】
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实际工时×(变动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间接材料价格变化、间接人工工资调整和间接人工的人数过多影响变动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即影响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而直接材料质量次,废料过多不影响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知识点】变动成本差异的分析
7. 【答案】 A, B, C
【解析】
原材料质量低劣,会造成生产中材料用量增加,同时也会造成生产效率降低,多耗用工时,所以可能会引起直接材料成本的数量差异、直接人工成本的效率差异和变动制造费用的效率差异向不利方面扩大,但不影响固定制造费用的能量差异。
【知识点】变动成本差异的分析
8. 【答案】 B, C
【解析】
材料价格差异是在采购过程中形成的,不应由耗用材料的生产部门负责,而应由采购部门对其作出说明,选项A错误;标准成本中心不对固定制造费用的闲置能量差异负责,他们对于固定制造费用的其他差异要承担责任。
【知识点】变动成本差异的分析
9. 【答案】 A, C, D
【解析】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形成的原因包括工作环境不良、工人经验不足、劳动情绪不佳、新工人上岗太多、机器或工具选用不当、设备故障较多、作业计划安排不当,产量太少无法发挥批量节约优势。
其中选项B属于人工工资率的差异形成的原因。
【知识点】变动成本的差异分析
10. 【答案】 A, C, D
【解析】
耗费差异等于实际制造费用减去预算制造费用,只要实际数额超过预算即视为耗费过多,选项A正确;生产能量与实际产量的标准工时之差与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的乘积是能量差异,选项B错误;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可以分为两部分,一个是固定制造费用闲置能量差异,一个是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前者反映的是实际工时未达到生产能量而形成的差异,后者反映的是实际工时脱离标准工时而形成的效率差异,选项C正确;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工时-实际产量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该工时反映的是成本差异计算中的“量差”,选项D正确。
【知识点】固定制造费用的差异分析
三、计算分析题
1. 【答案】
(1)单位产品的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4×10=40(元)
(2)单位产品的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4×16=64(元)
(3)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86400-24000×4)×10=-96000(元)
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867500/86400-10)×86400=3500(元)
(4)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1000000-20000×4×16=-280000(元)
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20000×4-24000×4)×16=-256000(元)。
【解析】
【知识点】固定制造费用的差异分析,变动成本差异的分析,固定制造费用的差异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