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联系和工业区域学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三节《新工业区》学案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三节《新工业区》学案

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三节 新工业区班级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学习目标:1.新兴工业区的兴起和分布,意大利新兴工业区发展的特点、条件和分布。

2.美国“硅谷”兴起的主要原因及区位条件。

学习重点:1.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为代表的新兴工业区的特点。

2.分析美国“硅谷”的区位因素。

学习难点:理解高新技术对新兴工业发展的渗透作用。

学习过程:一、预习﹒交流﹒评价1.新工业区的兴起时间是20世纪 之后, 其特征是一般分布在没有工业基础的 地区,以 企业为主。

2.主要分布:在意大利 和 ,德国 ,美国 ,日本 等。

二、新知﹒巩固﹒展示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新工业1.【案例分析】(阅读课本P68-69案例4,分析意大利新工业区形成的主要条件)① ; ; 是发展的当地条件;②20世纪70年代 和 大幅度涨价是发展的国际条件; ③④ ⑤2.【对比分析】3.【知识补充】意大利新工业区的发展模式——工业小区基本本质:一个地区的中小企业以一项经营活动为中心,逐步建立起相互信赖、比较稳固的协作关系和产供销体系。

作用:加强专业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市场竞争力。

典型代表:萨索洛国内条件【合作探究】阅读课本P70,结合阅读材料,试比较我国的温州地区的乡镇企业发展与意大利新工业区发展有何异同?1.温州乡镇企业与意大利新工业区域的发展有何相同之处?2.温州乡镇企业与意大利新工业区域的发展有何不同之处?3.文中指出了温州乡镇企业发展曝露的一些问题。

要促进温州乡镇企业进一步发展必须妥善解决这些问题。

请你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三、新知﹒拓展﹒提高以高新技术为主的新工业区——美国“硅谷”20世纪中、后期以来,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一些科技含量很高的新兴工业迅速发展起来,美国“硅谷”是高技术工业发展的先驱和典范。

1.【案例分析】阅读课本P71-72案例5,分析美国硅谷形成的工业特点①人才:;②产品研究开发费用:;③生产增长速度:;④产品更新换代:;⑤产品面向。

初中地理 工业教案

初中地理  工业教案

初中地理工业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工业的概念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2. 掌握工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如地理位置、资源、交通、劳动力、市场、政府政策等。

3. 了解我国工业的分布特点和主要工业基地。

4. 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工业的概念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2. 工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3. 我国工业的分布特点和主要工业基地。

教学难点:1. 工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的综合理解。

2. 我国工业基地的分布及其特点。

教学准备:1. 教材《初中地理》相关章节。

2. 教学课件或黑板。

3. 地图或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农业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工业吗?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讲解工业的概念:工业是从自然界取得物质资源,及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再加工的社会物质生产部门。

2. 阐述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科技进步的主要载体。

3. 介绍工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地理位置、资源、交通、劳动力、市场、政府政策等。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分析我国工业的分布特点:沿海地区工业发达,内陆地区工业发展较慢;东部地区工业发展较快,西部地区工业发展较慢。

2. 介绍我国主要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四、课堂互动(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影响工业发展的因素。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练习与拓展(10分钟)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展示收集到的相关地图或图片资料,介绍我国工业基地的分布及其特点。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工业知识的理解。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疑问,教师解答。

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检验学生对工业知识的掌握程度。

初中地理八上教案工业

初中地理八上教案工业

初中地理八上教案工业年级:八年级学科:地理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和类型。

2. 掌握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3. 掌握我国工业发达地带和主要的工业地区、工业城市分布。

4. 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特点。

过程与方法:1. 通过景观图片和文字说明,形象地介绍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和类型。

2. 利用图表分析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分布特点。

3. 学会分析工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认识到工业发展对国家经济的重要性。

2. 了解工业与人民生活的密切关系。

3.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1. 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和类型。

2. 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3. 我国工业发达地带和主要的工业地区、工业城市分布。

4.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特点。

教学难点:1. 工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联系。

2. 工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了解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2. 提问:同学们知道什么是工业吗?工业生产有什么特点?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和类型。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课堂讲解(20分钟)1. 利用景观图片和文字说明,形象地介绍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和类型。

2. 讲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3. 强调工业与人民生活的密切关系。

四、案例分析(10分钟)1. 让学生阅读教材案例,了解我国工业发达地带和主要的工业地区、工业城市分布。

2. 学生分享分析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了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2. 提问:同学们知道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特点吗?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特点。

2020年【学霸优课】高考二轮:15.2《工业集聚与分散》教学案(含答案)

2020年【学霸优课】高考二轮:15.2《工业集聚与分散》教学案(含答案)

2020年精编地理学习资料考点二工业集聚与分散1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分散与工业地域的关系工业联系既可能导致工业集聚,也可能导致工业分散。

工业集聚的结果是形成了工业地域,工业分散则加强了工业的地域联系。

工业集聚和工业分散是工业化发展过程中不同时期和不同条件下出现的两种现象,其产生的核心是降低成本,争取最大利润。

2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注意点1.工业布局并不是越集中越好工业布局只有在合理限度之内才能取得较好效益,超越其限度时效益会呈递减趋势,并引发各种问题的出现。

2.并不是所有的工业地域都能发展成工业城市内部工业联系比较复杂的工业地域有可能发展成为工业城市;但有些工业地域,其内部工业联系简单、规模小、工厂少,很难发展成工业城市。

3.新工业区并不等同于高新技术工业区新工业区有多种类型,其中两种形式最典型,一是新发展起来的,以传统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如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二是以高新技术为龙头发展起来的新工业区。

因而高新技术工业区只是新工业区的一种。

4.传统工业区并不都是在煤铁资源丰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早期的传统工业区多是在煤铁资源丰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是后来临海型布局的工业区,如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地带,也属于传统工业区。

下图是“某城市开发区不同阶段企业布局变化示意图”。

据此回答1~2题。

1.阶段Ⅰ,各企业集聚于该开发区的主要原因是()①近原料、燃料地②共用基础设施③共享廉价劳动力④相互协作和竞争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答案 D解析阶段Ⅰ以劳动力导向型产业为主,各企业集聚是为了共用基础设施、共享廉价劳动力。

2.阶段Ⅱ,该开发区兴办了许多新厂,吸引新厂布局的有利因素是()①人才素质高②劳动力廉价③政策优惠④原材料丰富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 C解析阶段Ⅱ高新技术产业占主导,人才和政策扶持是吸引新厂布局的主要因素。

对外贴牌加工是指企业按照外商订单组织生产,产品贴印外商商标,交由外商销售,如图示意某企业的发展历程。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学案 湘教版: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布局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学案 湘教版: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布局

第30讲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布局[课标内容要求]结合实例,说明工业的区位因素。

知识体系导学域发展工业的条件,了解区域工业布局情况,积累必备知识——基础落实赢得良好开端一、工业区位因素【特别提醒】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有很多,但对某种工业区位选择起决定作用的往往只有一个,即主导因素。

(1)不同时期影响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是不同的。

(2)不同地域,由于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不同的。

2.工业区位选择的新因素(1):是投资环境和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状况对厂址选择和企业经营具有重要影响。

(2)信息化水平: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加工制造业的深度融合,使得信息化水平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越来越大。

(3)集聚因素:集聚有利于企业共享和公共服务,降低,节省运输费用,减少交易开支,加强技术协作和信息交流,促进,进而增强企业和行业的竞争力。

【特别提醒】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对工业发展的影响:如劳动力成本增加,会导致劳动密集型工业外迁;城区地价增加,会增加工业生产成本,导致工业向郊区迁移;环境需求标准提高,会导致对环境有污染的工业迁移到环境容量大的地区。

二、工业布局1.两大层面(1)宏观上包括、多个企业的总体布局,某工业部门的战略配置,区域工业综合布局。

(2)微观上是指工业企业的布局(主要是),工业点的布局等。

2.意义:合理的工业布局有助于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增长,促进地区产业发展,有利于城乡统筹。

3.地域表现形式:。

(1)类型:可分为传统工业区与新兴工业区,或专业性工业区与综合性工业区。

(2)世界主要工业区目前,世界上规模宏伟的工业区有①、②、③俄罗斯工业区、④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区、⑤我国东部沿海工业区等。

【指点迷津】 1.工业区位≠工业布局(1)工业区位是为了把工厂建在具有明显优势条件的地方,以降低生产成本,获得最大利润。

工业区位一般范围小,是微观的。

(2)工业布局是研究一个城市的工业区的建立,是否能最有效地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与城市其他功能区之间的关系是否得到妥善、合理的处理,重点协调与居住区之间的关系。

3.3工业地域联系学案

3.3工业地域联系学案

3.3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学案(第一课时)工业区位因【学习目标】1.理解并掌握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三大主要因素。

2.从工业生产的“投入-产出”关系看工业联系。

【知识梳理】1.工业区位:指工业企业的,以及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与相关事物的。

2.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

3.三大主要因素(1)运输;其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厂的和。

①原料不便于长途运输或原料运输成本很高的工业,应接近。

②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或产品运输成本很高的工业,应接近。

(2)土地:土地供给状况和的区域差异,影响工业企业。

(3)集聚①概念:由于靠近其他经济活动而使降低的外部经济因素。

②意义:(1);(2) ;【合作探究】工业区位因素问题1:阅读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钢铁工业是四川省攀枝花市的主导工业部门。

下图中图甲是攀枝花市及其附近地区简图,图乙是设想的以攀枝花钢铁工业为基础的生产流程模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评价攀枝花市发展钢铁工业的主要区位条件:(2)图乙所示的生产流程中,字母A表示______,B表示______,C表示______。

(3)试分析此生产流程模式的优点:(4)图示地区还可发展炼铜工业,其主要的优势条件有:3.3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学案(第二课时)工业联系和工业地域【学习目标】1.工业联系的形式和各类工业地域的形成。

2.从工业生产的“投入-产出”关系看工业联系。

【知识梳理】1.工业联系(1)组成:工业生产系统主要由、和三部分组成(2)表现①从工业生产过程来看,许多中间环节的承担者既是,又是。

②工业部门之间形成或的联系。

③形成系统与地方生产系统。

2.工业转移和工业集聚(1)工业转移①原因:各地区的、劳动力素质、、市场需求、环境容量的不同及变化。

②表现: 重心的转移;密集型产业由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2)工业集聚:高质量的产品、迅速创新的产品和的服务,几乎由少数地区供应。

3.开发区和专业化产区(1)开发区:独资引进或合资合作建设的为数众多的工业企业,发展方向明确,技术工艺先进,产品大规模进入。

工业-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工业-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工业-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课程背景本课程旨在介绍工业发展历史、工业分类、工业区位选择等内容,帮助学生了解工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并通过实例分析,加深对工业的理解。

教学目标1.了解工业发展历史,了解工业分类、特点和区别。

2.能够分析不同工业的区位选择原则,并发现工业区位选择中的问题。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工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教学重点1.工业的分类、区分和特点及区位选择原则2.工业区位选择中的问题教学内容1. 工业的分类工业指以原材料和能源为基础,将其转化为有形产品的过程。

按照产品类型,可以将工业划分为以下分类:•制造业:包括耐用消费品制造业与非耐用消费品制造业。

•采矿业: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金属矿山等。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包括电力、天然气和水的生产与供应。

•建筑业:包括房屋和非房屋建筑物的建造。

2. 工业区位选择原则工业区位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原材料条件•交通条件•劳动力条件•市场条件•资金条件3. 工业区位选择中的问题工业区位选择中存在以下问题:•同质化竞争:多个企业在同一地区生产相同产品,竞争激烈。

•远离市场:生产企业距离市场较远,物流成本高。

•环境问题:工业生产对环境污染较大,需要考虑环保问题。

•就业问题:工业区位往往远离城市中心,就业人口流动性较差。

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促进学生的交流与思考,并通过实例分析,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评估教学过程中,考虑采用以下评估方法:•学生主动讨论、提问,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案例分析,检测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小测验,检测学生的基础概念、理论的掌握情况。

心得体会本课程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旨在加深学生对工业的理解及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其中,案例分析是重点,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同时,教学评估也是关键,及时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深入挖掘学生的思考与交流,达到教学目标。

统编人教版地理高中必修第二册《第二节 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统编人教版地理高中必修第二册《第二节 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第三章产业区位因素第二节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本节内容主要从两个方面分析了工业区位因素。

一、工业区位因素:先从工业生产一般过程开始,然后是工业区位因素列举及分析,最后通过“分析顺德家具产业集聚与专业化生产的优势”的活动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二、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教材先从科学技术进步对区位因素产生的影响进行概述,然后分析原料、信息、市场、运输等变化如何对工业区位产生影响,说明区位因素的变化及之间的联系,最后通过活动“以首钢搬迁为例,说明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加强理论和实际的联系。

1.区域认知:结合区域图文材料,认识不同地区工业生产条件差异及对工业生产的影响。

2.综合思维:运用工业区位理论,结合图文材料分析工业发展的区位条件,合理进行工业区位选择。

3.地理实践力:运用所学知识和搜集资料,以及切身的考察,能够总结不同区域的工业及影响因素。

4.人地协调观:分析合理布局工业,减轻工业“三废”对环境的影响,保护生态环境。

1.工业区位因素(重点)2.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的分析(难点)教师准备:课件、教材、PPT翻页笔、粉笔等;发学案。

学生准备:结合学案课前预习。

板书:二、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过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工业区位因素以及各因素所起的作用也在不断变化。

原料、能源等区位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逐渐弱化,而交通运输、消费市场等区位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日益增强。

(PPT展示材料,结合图文内容,进行区位因素变化的分析)【问题】1.工业区位因素发生了哪些变化?2.原料使用上有什么变化3.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工业区位产生了什么影响?4.物流条件的变化对工业区位产生了什么影响?(PPT展示材料,结合问题从进行分析)(一)科学技术的进步材料:钢铁、石油化工等对原料消耗大的工业的区位选择逐渐摆脱了原料地的束缚,而转向交通便捷的沿海、沿江港口布局。

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钢铁工业多分布在沿江或沿海地带(图3.23)。

问题:1.影响日本早期钢铁工业分布的主要区位因素是什么?2.影响日本现代钢铁工业分布的主要区位因素是什么?3.是什么因素导致区位因素发生变化的?(学生思考、回答)(二)信息技术的发展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工业生产实现了设计与加工的空间分离;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复杂产品的各种组件可以在全球采一、选择题(2018·洛阳适应性测试)服装生产企业——美特斯邦威于1994年始建于浙江省温州市,服装面料以皮革、棉毛为主;1996年,其将生产环节外包给当地服装加工企业;1997年,美特斯邦威开始在企业内部推广信息技术,将总部从温州迁到上海;2004年,又在新疆设立了服装代工厂。

初中地理人教版工业教案

初中地理人教版工业教案

初中地理人教版工业教案1. 知识与技能:了解工业发展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影响,掌握我国工业的基本格局和分布特点,了解高新技术产业的概念、特点和我国的分布情况。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收集资料、图表等形式,分析我国工业的分布特点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学生对我国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认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工业的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2.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和分布情况。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式,掌握工业的分布特点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工业发展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工业发展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影响,引出本课的主题。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工业的概念、分类及其重要性。

3. 课堂讲解讲解工业发展的历史,分析我国工业的基本格局和分布特点,重点讲解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的工业发展情况。

4. 合作学习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影响我国工业分布的因素,如地理位置、资源状况、交通状况等。

5.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让学生了解高新技术产业的概念、特点和我国的分布情况,重点分析高新技术产业区的分布特点。

6. 情感教育引导学生认识到我国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工业的分布特点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

8.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高三地理一轮精品复习学案:4

高三地理一轮精品复习学案:4

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高考目标定位】【考纲知识梳理】一、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1.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 包括水源、土地、原料(能源矿产资源)、动力等。

(2)社会经济因素: 市场、政策、交通运输、工人(劳动力)等。

2.选址原则(经济利益方面):工厂应选择在具有明显优势条件的地方, 以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利润。

3.主导因素决定工业区位选择类型劳动力(廉价)劳动力导向型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普通服装工业、电子装配业、纺织工业、鞋帽加工业技术技术导向型接近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发达的地区飞机工业、集成电路工业、精密仪表工业、高分子合成工业、生物制药工业等二、工业区位的选择1.工业区位选择因素不断变化交通和科技的发展降低了工业对原料、动力及劳动力数量等因素的依赖程度。

2.环境质量要求不断提高污染类型布局原则大气污染布局在居民区常年盛行风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或与常年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 或者常年盛行风地带的下风向水源污染型企业污水排放口原理水源及河流上游固体废弃物污染型企业远离居民区和农田3.政策和企业局决策者的理念和心理心理因素也成为重要的工业区位因素【要点名师讲解】一、工业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根据工业区位选址的原则: 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利润, 工业主导区位因素可以从工业生产投入的角度甲加以判断, 即所需的生产成本中投入越大, 其主导地位越强。

具体分析如下:1.根据生产要素的投入比重:比重越大者为其主导因素, 如下图:图中A工业投入比重最大的是电能, 则其主导因素为动力;B工业投入比重最大的是廉价劳动力, 则其主导因素为劳动力;C工业投入比重最大的是原材料, 则其主导因素为原料。

为了尽可能降低成本, 工厂应该选择在上述主导因素丰富而价优的地方。

2.根据特定生产环节判断(1)①原材料运输量大(如制糖工业)或不能长途长时间运输(如水产品加工业), 则不拘于原料地, 主导因素为原料。

工业区位-中图版必修二教案

工业区位-中图版必修二教案

工业区位-中图版必修二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单元,学生应能够:1.理解工业区位的概念,掌握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影响因素;2.掌握区位因素对工业分布的影响,能够分析工业区位发展的趋势和特点;3.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工业结构和分布特点;4.了解我国加快工业化进程的过程,认识工业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二、知识内容1. 工业区位的概念工业区位是指一定范围内工业企业的空间分布位置及其在空间上的组成形态。

2. 工业区位因素影响工业发展的因素有:1.市场和交通因素;2.原材料和能源因素;3.人力资源和生产成本因素;4.政策和制度因素。

3. 工业区位分布的特点1.东亚地区是世界制造业中心;2.世界制造业的发达地区多集中在沿海地区;3.世界制造业发展趋势是东亚地区和沿海地区的制造业增长速度高于其它地区。

4. 中国工业化的进程和发展趋势1.中国工业化的起点是新中国成立后的20世纪50年代;2.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加快;3.中国工业化的格局是东南沿海地区和长江中游地区发达,东北和中西部地区相对滞后;4.中国工业化的总体发展趋势是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三、教学方法1.演讲法:教师通过分析案例和实证数据解释工业区位分布中的因素和规律;2.看图法:教师通过ppt、图片等形式展现工业区位和分布等方面的知识;3.讨论法:学生根据案例和实践经验,分组进行研讨,形成自己的见解;4.案例研究法:通过深入了解具有代表性的地区,分析其工业区位发展的因素和趋势。

四、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工业区位的概念和影响因素;2.工业区位分布的特点和趋势;3.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原因和发展趋势。

2. 教学难点1.各因素在工业区位分布中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2.工业化进程产生的影响和解决方案。

五、教学计划第一节:工业区位的概念和意义(1课时)1.工业区位的概念和形成的条件;2.工业区位对地方经济的影响。

第二节: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影响(3课时)1.市场和交通因素;2.原材料和能源因素;3.人力资源和生产成本因素;4.政策和制度因素;5.区位因素对工业发展的影响。

《工业的分布和发展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中图版北京》

《工业的分布和发展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中图版北京》

《工业的分布和发展》导学案一、导入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节课将盘绕工业的分布和发展展开讨论,通过进修,让同砚们了解工业的地理分布规律和发展趋势,从而深入了解工业对于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二、进修目标1. 了解工业在举世范围内的分布情况;2. 掌握工业发展的主要规律和趋势;3. 理解工业对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三、进修重点和难点1. 工业的地理分布规律;2. 工业发展的主要趋势;3. 工业对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

四、进修过程1. 工业的地理分布规律- 工业的地理分布受自然条件、人文因素等多方面因素影响。

例如,水资源、能源、交通等因素都会影响工业的分布。

- 在举世范围内,工业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如欧洲、北美等地区。

这些地区拥有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技术优势,能够更好地支持工业的发展。

2. 工业发展的主要趋势- 随着举世化的发展,工业生产的举世分工越来越明显。

发达国家在高端制造业领域具有优势,而发展中国家则更多从事劳动力密集型产业。

- 环保认识的提升也推动着工业向绿色、低碳发展方向转变。

高污染、高能耗的产业逐渐被淘汰,清洁生产逐渐成为主流。

3. 工业对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于提高国家经济实力、推动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

- 工业的发展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产业链,增进就业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五、教室小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了解了工业的地理分布规律、发展趋势以及对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只有不息发展和创新,才能推动国家经济持续增长。

希望同砚们能够深入思考工业发展的重要性,为未来的发展做好准备。

六、作业安置1. 思考:工业发展对于国家经济的影响有哪些?请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2. 阅读:选择一篇关于工业发展的新闻报道或论文,进行阅读,并撰写读后感。

3. 探究:调查你所在地区的主要工业产业,了解其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271导学案.第2辑.高中地理2.必修.配XJ版

271导学案.第2辑.高中地理2.必修.配XJ版
学习目标
第三节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
第一课时 工业区位因素
学习目标
预习案 …………………………………………… 0 1 1 探究案 …………………………………………… 0 1 1 训练案 …………………………………………… 0 3 9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预习案 …………………………………………… 0 0 3 探究案 …………………………………………… 0 0 3 训练案 …………………………………………… 0 3 3
第四节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学习目标
预习案 …………………………………………… 0 1 5 探究案 …………………………………………… 0 1 5
训练案 …………………………………………… 0 4 3 ʏ 第三章复习学案 ……………………………… 0 1 7 ʏ 第三章过关测试 ……………………………… 0 4 5
预习案 …………………………………………… 0 2 5 探究案 …………………………………………… 0 2 6 训练案 …………………………………………… 0 5 5 ʏ 第四章复习学案 ……………………………… 0 2 9 ʏ 第四章过关测试 ……………………………… 0 5 9 参考答案 ………………………………………… 0 6 3
第二节
学习目标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预习案 …………………………………………… 0 2 1 探究案 …………………………………………… 0 2 1 训练案 …………………………………………… 0 5 1
0 0 1

区域产业活动
我国的优质长绒棉产区位于 ( 1. 新疆南部 C. 是( ) 珠江三角洲 A. 黄淮海平原 B. )

地理教案初中八上工业

地理教案初中八上工业

地理教案初中八上工业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以及工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联系。

2. 使学生认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和人民生活的关系。

3. 使学生掌握我国工业发达地带和主要的工业地区、工业城市分布,初步学会分析工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4. 使学生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特点。

教学重点:1. 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和各部门之间的联系。

2. 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3. 我国工业发达地带和主要的工业地区、工业城市分布。

4. 工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5.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特点。

教学难点:1. 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和各部门之间的联系。

2. 工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导入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2. 使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图片和视频,直观地呈现工业生产的过程和特点。

3. 利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具体案例,理解工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4.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工业吗?工业生产的过程是怎样的?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工业生产是指从原材料的采集、加工到制成品的生产过程。

它包括多个部门,如采矿业、制造业、加工业等。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和各部门之间的联系。

2. 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三、课堂讲解(20分钟)1. 教师讲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工业与人民生活的关系。

2.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我国工业发达地带和主要的工业地区、工业城市分布。

3. 教师讲解工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的条件,以及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特点。

四、案例分析(15分钟)1. 教师展示具体案例,让学生分析工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3. 各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地理 中图版 必修二 学案 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 上

地理 中图版 必修二  学案  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    上

3、2工业区位---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上)编写人:金雪莲审核人:金雪莲审批人:刘志国班组:姓名:组评:师评:学习目标:1.了解工业联系的类型,理解导致工业联系的主要因素,掌握主要工业地域类型。

2.主要从经济效益角度来把握工业集聚的意义和作用。

范围:课本P61-P65图册P25第一部分自主学习(预习课本,思考问题)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一、工业联系与集聚1、工业联系的方式。

(1)产品的联系,如生产某一产品零部件的工厂与总厂之间的工业联系。

(2)生产工序上的联系,又称为“”关系。

(如钢铁联合企业以及纺织厂、印染厂、成衣厂之间的关系)2、工业集聚(1)意义:节约、减少消耗,共同利用等,有利于处理生产过程中的问题。

(2)主导因素:利用、利用交通枢纽、利用、利用能源二、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1、工业的集聚便形成了工业地域。

2、推动性工业企业的特点:、较快、所属部门与其他工业部门之间联系广泛而密切,能力强。

3、基本工业地域的类型:性工业地域、性工业地域4、发展变化推动城市功能由向发展。

建立了多种类型的。

第二部分合作探究(结合课本知识,探寻下列问题解决方法)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案例1:鞍钢历史悠久,规模庞大,拥有铁矿山、选矿厂、烧结车间、焦炉以及炼铁、炼钢、轧材等冶炼设备,铸管、焦化、耐火材料、机修、动力、运输等附属生产单位,包括采矿场、洗矿厂、炼铁厂、炼钢厂、轧钢厂等等,能冶炼800多钢种,轧制600多个钢材品种。

据此思考:鞍钢附属的各工厂之间有没有联系?属于哪种工业联系?案例2:从厦门火炬管委会获悉,目前火炬(翔安)产业区整个园区的开发建设进展顺利,近200家光电、电子信息、电工、生物医药、新材料、精密机械、仪器仪表等行业的企业正在陆续入驻产业区。

其中,友达光电(厦门)公司计划于明年初正式投产,台湾科技企业育成中心、产业区生产资料市场的建设也快速向前推进。

而厦华工业园、友达项目的四个主要配套企业即将动工,中华映管、金保利光电、东元电机等知名企业以及众多配套企业已纷纷落地。

初中地理工业第一课时教案

初中地理工业第一课时教案

初中地理工业第一课时教案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工业的概念、分类、特点及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我国工业的分布特点及四大工业基地的分布;学会分析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提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工业发展的关注,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树立学生热爱家乡、为家乡发展做贡献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工业的概念、分类、特点及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我国工业的分布特点及四大工业基地的分布。

2. 教学难点:观察我国工业的空间分布特点。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上课之初,教师可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哪些产品是工业产品?它们是如何产生的?”引导学生思考,引出工业的概念。

2. 自主学习教师分发《我国工业的分布》图,要求学生观察并回答以下问题:(1)我国工业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2)四大工业基地分别位于哪些地区?(3)工业基地的分布与哪些因素有关?3. 课堂讲解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讲解工业的概念、分类、特点及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同时,通过讲解我国工业的分布特点及四大工业基地的分布,使学生掌握工业的空间分布规律。

4. 案例分析教师可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工业发展案例,如某地区的工业发展历程,让学生分析该地区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5. 小组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你们认为我国工业发展面临哪些挑战和机遇?”各小组成员发表意见,共同探讨我国工业发展的前景。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我国工业的分布特点。

同时,鼓励学生关注家乡的工业发展,为家乡的发展献计献策。

四、课后作业1. 绘制我国工业分布图,标明四大工业基地的位置。

2. 调查家乡的工业发展情况,分析家乡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撰写一篇调查报告。

第3课工业教案

第3课工业教案

七年级下册地理
第3课工业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工业的重要作用;
技能目标:了解矿产资源与工业的关系;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我国工业基地的分布情况;
教学难点: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情况;
三、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工业的发展情况吗?工业的发展对于整个社会有哪些重要作用?
师:下面就让我们学习今天的内容:(板书)《工业》。

二、工业与农业和矿产资源的关系:
师:课件出示我国农业发展情况和矿产资源情况的简介,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后,说一说,农业与工业有什么关系?矿产资源与工业的关系是什么?
生: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积极讨论;
师:巡视指导;
生:积极举手回答;
师:大家说的真好,说明你们是有观察能力的孩子!
三、主要工业基地的分布与高新产业的发展: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农业和矿产资源与工业发展的关系。

师:现在请大家结合课文想一想,我国主要的工业基地分布情况如何?我国高新产业的发展企情况又如何?
生:结合课文积极分组讨论;
师:巡视指导;
生:积极举手回答;
师:及时总结;。

必修2第3章第3-4节复习学案

必修2第3章第3-4节复习学案

必修2第3章第3-4节复习学案3.3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学习目标】1、了解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及其发展变化。

2、了解工业联系的形式和各类工业地域的形成。

3、理解环境对工业区位的影响。

【协作指导】一分析工业区位因素1.我国的鞍钢和宝钢,主导区位各是什么?2.分析中国制糖工业的布局特点是什么?主要受什么因素的影响?3.分析制约炼铝厂选址的主导因素是什么?4.结合地图册P63,以中国为例,分析饮料制造业的分布特点及其主要的影响因素?5.分析沿海地区多层建筑标准厂房里有电子装配厂和制鞋厂,纺织制衣、塑料玩具等,它们选址的主要因素是什么?6.分析影响北京中关村和美国硅谷选址的主要因素是什么?2通过以上问题的分析回答,请你归纳总结影响工业的因素主要有哪些?二工业联系与工业地域的形成1工业转移的方向和原因2总结我国的专业化产业区的特色与优势三工业布局环境保护因素(1)污染空气工厂设置在居民区最小风频的或与相垂直的郊外。

(2)污水排放口应远离及河流上游,即河流(3)有污染的固体废弃物应远离和右图中,某城镇规划拟建钢铁厂、造纸厂、啤酒厂和服装厂。

读图完成下表:3.4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学习目标】1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的形态的影响2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一、交通运输与聚落1.交通运输与聚落的形成交通便利→______________频繁→形成各种居民点。

2.交通运输与聚落空间布局(1)聚落多沿______________分布,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

ab.1.古代城市分布在河流____________________地区,城市相对密集,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平原、__________谷地、印度河谷地、______和______的中下游地区。

2.我国城市发展大多数城市都是______、沿河、沿海发展起来的,______设城,是我国南方城市布局的一般规律。

《工业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中图版》

《工业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中图版》

《工业》导学案导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将能够了解工业的发展历程、特点和影响,并能够分析工业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一、导入1. 通过展示一段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工业是什么?它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2. 让学生讨论一下他们身边有哪些工业产品,这些产品是如何生产出来的?二、进修内容1. 工业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什么是工业?工业是指以机器为中心,以人工劳动为基础,通过生产和加工原材料来制造商品的经济活动。

- 工业的发展历程:从手工业到机器工业,再到摩登工业的发展过程。

2. 工业的特点和分类- 工业的特点:大规模生产、机械化生产、标准化生产、自动化生产等。

- 工业的分类:重工业、轻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等。

3. 工业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工业对社会的影响: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推动城市化经过,增进科技创新等。

- 工业对经济的影响:增进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机缘,增进国际贸易等。

- 工业对环境的影响:污染环境、消耗资源、破坏生态平衡等。

三、示例分析1. 以中国的制造业为例,分析中国工业的发展现状和挑战。

2. 以某个工业企业为例,分析其生产过程、产品特点和市场竞争力。

四、小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了解了工业的定义、发展历程、特点和影响,同时也认识到工业在增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会带来环境和社会问题。

希望同砚们能够认识到工业的重要性,关注工业发展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为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做出贡献。

五、作业1. 阅读相关文章,了解更多关于工业的知识。

2. 小组讨论:如果你是一个工业企业的经理,你将如何平衡经济效益和环保问题?六、拓展延伸1. 考察当地的工业发展情况,了解内地区的主要工业产业和发展趋势。

2. 参观当地的工业企业,亲身体验工业生产的过程和环境。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置信同砚们对工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更好地认识工业的重要性和影响,为未来的进修和生活做好准备。

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二 3.2 《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教案

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二 3.2 《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教案

学校:临清二中学科:地理编写人:崔桂芳审稿人:王勇第三单元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第二节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教案)一、教材分析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节通过重点介绍工业的区位因素和工业地域的形成,旨在阐述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第一目“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教材在介绍工业区位因素的基础上,侧重从实际出发,分析各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第二目“工业地域的形成”主要包括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和分散及工业地域三个部分。

第三目“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概要的阐述了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负面影响。

二、教学目标1.理解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及工业部门的分类。

2.理解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及社会、环境需要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3.初步学会分析某一工业地域的主要区位因素,并找出其中的主导性区位因素。

4、理解工业联系的具体形式及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影响5、掌握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三、教学重难点1、影响工业区位的各种因素,2、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3、分析工业地域形成的区位因素四、学情分析高一的学生属于平行分班,没有实验班,农村学生对工业生产活动不熟悉,以讲为主,多分析一些案例。

五、教学方法实例分析法、归纳法、图示法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课本知识,完成学案。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城市图片。

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四人一组,准备探究学习。

七、课时安排:1--2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学生的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并了解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前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板书]: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首先请大家回忆一下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学生:气候,地形,土壤,市场,交通运输,政策等。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回答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和主要工业类型及其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联系和工业区域
高一地理学案
命制:侯蔚然校对:胡宪辉审核:倪建芬 学习目标:
1、了解工业区位因素变化对工业转移和工业集聚现象的影响。

2、了解环境因素与工业布局的相互关系,以及工业布局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重难点:
环境与工业布局的关系
自主导学
1、工业联系: 工业生产系统主要由投入、活动和产出三部分组成。

各工业部门
之间往往存在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工业联系的三种主要方式:(1)生产过程的联系;(2)产品用途的联系;(3)生产基础条件的联系。

2、工业转移和工业集聚: 由于各地区的供给、素质、水平、需求、的
不同,而且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工业布局相应地会表现出明显的趋向性:
①世界制造业重心转移轨迹为:英国→德国→美国→日本→东亚与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与地区→
我国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湾地区等。

②近半个世纪来,国家将一些密集型和密集型、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的工业转移
到国家。

然而,那些高质量的产品,迅速创新的产品和高度专业化的服务,几乎是由少数地区供应的。

3、开发区和专业化产业区
①我国的开发区在引进和、加强起到了重要作用。

②我国出现了“一县一品”“一镇一品”“一乡一品”的现象,反映了产业区的特征。


珠江三角洲:东莞和深圳的产业群;顺德、中山、珠海、南海的产业群;
顺德伦教、龙江、乐从的簇群;佛山石湾区和南海南庄的簇群等。

4、工业与环境
①质量是环境和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污染的防治在很大程度上制约
着工厂的成本和效率,因而成为工厂的区位因素之一。

工业排放的“三废”(废气、废水、废渣)对环境质量和人们的生活质量有着深刻的影响。

因此,工业布局必须考虑其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②单位产量污染控制成本的费用国家比国家要高,比农村要高。

活动探究:工业转移
1、阅读下列汽车生产统计资料,回答问题。

(1)为什么日本、美国汽车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比重下降,而中国所占的比重上升?
(2)我国汽车产量大幅度增长,对石油供应和城市交通会产生哪些影响?
产量/万辆增长率/% 占世界总产量比重/%
2000年2012年2000-2012年2000年2012年
中国206.9 1927.2 20.4 3.6 22.9
日本1014.5 994.3 -0.17 17.7 12.3
美国1277.8 1032.9 -1.8 22.3 11.8
2、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硅谷中的一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开始向美国内地以及墨西哥、
东南亚等地扩散,试分析其原因。

沙场点兵:
1、读下面四幅图,计划在图中①、②、③,④四地建设钢铁厂、化工厂、自来水厂和普通服装
厂,工厂排序与图相符的是
A.自来水厂、化工厂、普通服装厂、钢铁厂 B.钢铁厂、普通服装厂、化工厂、自来水厂 C.钢铁厂、自来水厂、普通服装厂、化工厂 D.钢铁厂、普通服装厂、自来水厂、化工厂
2、下图反映位于平原地区的某城地价分布,甲图表示该市风向频率,乙图中地价等值线数值a、
b、c、d、e依次递减。

该城市计划新建一座大型钢铁厂,厂址的最佳位置应选在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巴西的柑橘产量位居世界前列。

巴西柑橘果酱生产几乎全部集中在东南部沿海的S州。

该州面积不大,拥有大型港口。

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运输果酱的专用轮船的使用,巴西柑橘果酱在国际市场的统治地位得以巩固。

完成3~5题。

3、一般而言,影响柑橘果酱生产厂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
A.原料地B.消费市场C.劳动力价格D.交通运输
4、巴西柑橘果酱生产集中在S州的主要原因是
A.接近原料产地B.接近消费市场C.利用廉价劳动D.方便产品运输5、据材料推测,20世纪80年代初期,巴西柑橘果酱在国际竞争中面临的问题出现在
A.原料生产环节B.加工环节 C.运输环节D.销售环节近期研制出利用玉米叶片加工、编织购物袋的技术,这种购物袋易分解且物美价廉。

据此完成6~7题。

6、该种购物袋的生产厂应接近
A.原料产地 B.销售市场 C.能源基地 D.研发基地
7、该种购物袋的生产原料在我国的最大产地是
A.河南省 B.山东省 C.四川省 D.吉林省
某钢铁厂于19世纪初建在M地;20世纪80年代将炼铁厂从M地迁至N地,炼钢厂仍留在M地,如下图所示。

该钢铁厂所用的铁矿石一直依赖进口。

图中河流可通航。

结合表,回答8~9题。

8、该钢铁厂最初选择建在M地的有利条件有
①接近燃料地②接近铁矿
③接近消费市场④廉价劳动力充足
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9、该钢铁厂将炼铁厂迁至N地,可以降低
A.燃料运输费用
B.铁矿石运输费用
C.产品运输费用
D.废弃物的排放量
10、读我国东部某地区图,回答:
(1)该地区拟在A、B、C三区域种棉花、养奶牛、
种植花卉,你认为应该如何布局?(3分)
A、 B、 C、
(2)该地区拟建化工厂、钢铁厂、自来水厂、电子
元件厂、重型机械厂。

在图中D至H五区小事
地分别布局什么厂?(11分)
钢铁厂建在自来水厂建在
电子元件厂建在重型机械建在
化工厂建在,此地建化工的原因是。

(3)计划在该地区建设一防护林带,你认为应该布局在图中什么地方。

(2分)
(4)根据规划,该地区还可以发展什么工业?(举两例)(2分)
(5)近几年来该地区近海海区出现大范围鱼类死亡,你以为其原因是什么?(2分)
11、右图是甲国地图。

甲国是美国重要
的服装进口国,服装生产中心在A城;
首都B城是该国重要的工业中心,纺
织、食品、制糖是其主要工业部门。

分析A城成为该国服装生产中心的主要
区位因素。

(8分)
阅读涨姿势:中国如何从制造业大国转型为制造业强国?
一、是要重视标准的制订。

我国现在有企业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国家标准,但是产品要走向国外远远不够,必须要遵守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的标准,为组建企业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扩大对外开放、加快与国际惯例接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结合,我国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一定的进展。

二、是重视自主创新,发展核心技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涌现了一批勇于自主创新的成功企业,他们当中有的通过原始创新成果的产品化占领了国际市场,有的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打造自主品牌占领市场。

但从总体上看,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多数企业研发中心工作效率比较低,创新组织机制也不完善,尚未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能力。

三、是努力增加高质量、高附加值的产品。

我们的产品是有竞争力的,但同时我们要看到面临严峻的挑战。

我们的产品竞争力之所以不强,从目前来看主要是三大问题,其一是靠资源的低水平加工,其二是靠劳动者的低工资,另外还有环境问题,缺少世界知名品牌的产品。

四、是要重视人力资本,提高劳动者素质。

人力资本为提高企业的效益和竞争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人力投资带来的利润更多。

只有提升他们的工作能力,只有这样我国制造业走向世界,国际竞争力也才能得到进一步提高。

五、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

大力发展传统制造业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战略重点。

中国在现阶段还离不开传统制造业的发展。

随着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有几亿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

当前中国制造业的当务之急是继续努力做好附加值低的制造业,确保自身的竞争优势努力做好传统制造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